移动稽查终端

2024-05-08

移动稽查终端(精选四篇)

移动稽查终端 篇1

服务装备创新作为智能营销技术支持体系的重要支撑, 通过构建统一、安全、可扩展的智能终端应用管理平台, 提供电力内部用户和外部客户的智能终端管理应用, 满足服务能力提升要求。因此, 研究基于智能移动作业终端构建电力营销稽查的智能化, 提高营销稽查的便利性和处理效率, 是遵循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智能营销”管理思路, 拓展营销稽查工作方式的有效技术支撑。

1 营销稽查在智能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 稽查人员缺乏灵活机动的移动作业平台。稽查人员在日常检查工作中, 如发现疑似问题, 到现场进行核查时, 需在营销、稽查、采集系统或其他相关系统中查询相关数据, 此时, 往往需要回单位查询系统或电话联系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协助查询, 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2) 稽查工作管理体系与稽查监控平台不匹配。公司现行的稽查工作已经覆盖到站所, 然而目前稽查监控平台只能覆盖到县市公司用电检查班, 站所的异常处理、工单反馈等工作还处在线下处理的状态, 上级部门疏于对站所稽查工作的沟通和管理。

(3) 稽查监控平台数据时效性与便利性不够。监控平台提供的异常数据如居民大电量、用户超容、力率执行异常等信息均为事后数据, 对异常问题缺乏主动推送功能。监控平台发现的异常问题用户, 没有对应的地理坐标信息, 稽查人员如需现场核查, 需要供电所人员配合, 给工作带来不便。

2 研究思路及方案

稽查智能化是新型营销稽查业务作业模式, 通过移动作业终端, 综合应用多维分析、大数据挖掘等信息通信技术, 运用用电现场GPS导航等服务手段, 建立营销稽查智能化工作机制, 构建“在线管理、智能分析、自动跟踪、及时预警”稽查智能化工作体系, 逐步实现营销稽查由“问题处置型”向“智能防控型”转变, 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防控”转变。

(1) 搭建一个平台, 即稽查管控体系和智能移动作业支撑平台。建立健全营销业务质量管控“三级防控”工作体系, 实施供电营业所 (班组) 自查自纠、业务专业日常管控、稽查信息监督评价考核三级管控, 实现营销业务质量管控工作闭环管控。搭建一个基于高效可靠的智能移动作业支撑平台, 实现监控分析、实时查询、现场移动稽查等实用功能。

(2) 研发一种工具, 即智能稽查移动作业终端。开展智能稽查移动作业终端的研发和使用工作, 从而满足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需求, 实现在任意地点、任意时间对任意设备开展现场检查的工作模式, 确保营销稽查业务的及时性和高效性。

(3) 构建一套标准, 即智能稽查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考核标准。通过三大标准, 进一步推动营销业务应用的提升与发展, 提高营销稽查现场作业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3 取得的成效

(1) 提升营销稽查工作的时效性。利用地图服务, 准确定位现场工作地点。能够通过用户号查询营销GIS中对应的用户位置, 在地图上进行快速定位, 并提供智能导航服务。改变原来去现场稽查需要台区管理员或抄表人员带路的低效工作方式, 特别是现阶段用电信息采集建设的全覆盖, 远程抄表逐步取代人工抄表的情况下, 现场稽查作业更需要借助位置服务和地图导航等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2) 提升稽查现场工作的规范性。记录现场稽查轨迹并进行回放, 可在现场进行各项工作信息录入, 通过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录音、录像等, 有效解决虚假现场工单和查处不准确等问题, 确保现场稽查工作的真实性, 防止和减少现场作业相关程序的随意性, 同时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

(3) 一定程度实现了营销异常的事前控制。利用移动作业终端组织开展一些专项稽查或临时性稽查, 在营销系统形成异常之前, 直接发起稽查工作任务进行现场稽查并触发整改, 使营销工作质量管控关口前移。

(4) 为现场作业提供精准数据支撑。通过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主要业务系统建立接口, 实施信息整合, 为稽查人员在现场提供详实的实时数据和资料支持。

(5) 提高营销风险防范水平。稽查在线监控作业和移动作业相结合, 可实现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设备的营销日常稽查、专项稽查或临时性稽查工作需求, 进一步提高公司营销风险防范水平。

4 参考案例

案例1:随机稽查。稽查人员对XX台区进行线损异常检查, 通过移动作业终端查询营销系统与采集系统数据, 发现XXX用户的台区对应错误, 且该户存在抄表不到位情况, 稽查人员通过移动作业终端对该户发起档案整改, 并记录相关抄表人员的违规行为证据上传稽查智能化平台作为绩效评价依据。

案例2:专项稽查。稽查人员通过移动作业终端对XX用户开展大电量专项稽查, 导航至用户现场发现该户为餐馆用电, 应执行商业电价, 当场用移动作业终端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取证, 同时通过移动作业终端查询得知该户为居民大电量白名单用户。按照《供电营业规则》相关规定, 向该户追补违约使用电费18000元, 根据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营销违规行为处罚规定对白名单申请人、审核人各给与500元经济处罚。

5 结束语

汽车移动终端 篇2

熟悉IT厂家的读者都知道,NVIDIA公司向来以显示技术著称,其显示芯片更是行业翘楚。多年来一直雄霸显示芯片解决方案领域。这次CES会上,德国汽车品牌奥迪高调宣布将会与NVIDIA合作生产搭载Tegra处理器的仪表板,这种新型仪表板将会让奥迪旗下轿车拥有更完美且更丰富的显示屏幕,试想下,当高精度的“Google Earth & Google street view同步显示在屏幕上的时候,你会更喜欢车外的景色么?除了显示效果以外,更大的卖点在于其与智能型手机整合的功力将更全面。在IT产业日益下滑的形势以及萎缩的市场份额情况下,这种傍上诸如奥迪等世界强势车企的合作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另类的救赎,看来真的有必要替NVIDIA的竞争对手ATI担心了。

这两个名字,相信广大读者都不会陌生,随便一个名字说起来其实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今年的CES上面,上面二位的名字同时出现在一起就代表着一个全新娱乐系统的诞生,而且是建立在4G网络上的系统。凯迪拉克和安吉星展出了基于4G网络的CUE全新车载娱乐系统。安吉星通过Verizon 4G LTE 移动宽带网络,向消费者展示了未来车载娱乐、通信及安全信息服务系统。借助4G网络,现场一辆搭载安吉星信息服务系统的别克 LaCrosse测试车完美展现了车辆监控、碰撞探测、视频聊天、路况监测和家庭远程遥控等人性化信息服务功能。CUE车载系统将取代传统仪表盘的液晶屏幕以及中控台上的多媒体系统,所有信息都将集中在中控台的 全新触摸操作屏幕上。

德国汽车品牌奔驰在CES上宣布其在车用通讯娱乐系统(telematics)方面取得的进展,同时与谷歌宣布强强联手,深化合作关系。谷歌将向奔驰提供谷歌地图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以便奔驰旗下车型能够使用基于谷歌云技术的各类谷歌产品,第一时间享受到新开发API技术的使用权。

消费者最先可体验到的将会是“汽车行动力新水准”──也就是戴姆勒集团开发的车用资通讯娱乐系统mbrace2。标榜是以云技术为基础,利用戴姆勒的车辆后端服务器(Vehicle BackendServer)持续传送导航信息到汽车上,而且能连结 Facebook等社交媒体网站;此外,该系统还可回传实时性的汽车诊断资料给厂商。另外mbrace2被包装为“数字生活风格(digitallifestyle)”的实用方案,具备“个人化守门员”的功能,最实用的卖点是可让父母随时追踪注意小孩在车内的行动,以及透过Google搜寻信息,或是提供其他常见的上网功能。该系统将出现于奔驰的 SL 系列新车款,并将很快成为该品牌所有在美国推出之车型的标准配备。

现在满大街的“爱疯和爱扑”可以说都有点泛滥了,不过就算如何泛滥都还是让人趋之若鹜地接着追,尽管不少厂商都号称配备了i字头的设备接口,但是如果数到最上进的品牌,非BMW莫属了。很多年以前,已经在同行之中率先把iPod作为标配接口生产在旗下车辆之中,还一度引领了不少消费者买BMW就买iPod的消费观念。不过这次CES上,宝马的卖点却不再是i字头的设备了。

本届CES上,BMW展示了一辆配备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车型。这个新通信系统基于QCT的MDM6200芯片组,由Peiker Acustic公司开发。该系统将于2012年年中开始提供。新的通信系统将支持目前的“BMW Assist”安全和保障服务,还将支持新推出的其他车内服务,如WiFi热点、互联网广播和交通信息服务。宝马计划最终在所有车型上都安装此通信系 统,Peiker预测每年安装量将达到数十万辆。BMW、Peiker和高通公司也已经在合作规划下一代通信系统——为汽车带来LTE连接。

还记得当年用微软操作系统的手机时,经常要同步各样数据,简称为“sync”。福特的SYNC计划,即专为手机和数字媒体播放器配备的福特车载多媒体通讯娱乐系统,由福特与微软和Continental分担,前者贡献了软件/操作系统,后者提供了硬件与系统集成。于2007年亮相北美国际车展。早期的SYNC系统主要致力于通过蓝牙、USB等方式将用户的手机、播放器等设备集成到车载信息终端上来,此后,SYNC增加了车辆健康状态检测和自动接通紧急救援电话的功能。而本次CES 2012上,最新的SYNC则集成了交通监测、导航讯息功能,为驾驶者连通一切驾驶途中所需要的信息。SYNC的亮银色招牌更是干脆直接出现在了福特的车上。作为一个现役的福特车主,只能小声说一句:“我更喜欢Android”。

此外,福特汽车公司也在CES上宣布,将于今年初在全球最知名的科技公司集聚圣地硅谷创建首个专业性研究实验室,福特汽车还透露会有数十个APPS应用程序加载在它的汽车信息平台上。

其实在黑莓RIM收购QNX 之前,QNX已经是车载设备的领军品牌,而向来推崇主动互联的RIM将带领QNX更上一个台阶。QNX公司已经把车载系统授权给世界各地的厂商,包括数字仪表、免提系统、多媒体组件、连接模块和3D导航系统。此次QNX展示了全新的云连接技术和最新的汽车软件技术,包括一触式蓝牙配对、基于桌面的后座娱乐系统、重构式的数字仪表盘和高清晰免提通讯。安装在一辆极具动感的保时捷概念车上,据说这部汽车具备了现在最先进的汽车集成系统,能够实现NFC刷卡以及多媒体分享等众多功能。

移动稽查终端 篇3

移动办公,也称3A办公,即办公人员可在任何实践爱你(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Anything)。这种全新的办公模式,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对办公人员的束缚、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远程协作,尤其是可轻松处理常规办公模式下难以解决的紧急事务。

然而,如何构建移动办公体系,尤其是在采购过程中,怎样规避风险,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收益,成为考验CIO们智商的难题。

笔记本电脑是最佳选择

2007年5月,中国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抽样调查了金融、电信、商业企业、制造业、政府、教育等行业的近百位CIO。67%的CIO认为,移动计算已经成为公司重要的IT应用;甚至,有49.9%的CIO认为,未来3年,移动计算将是公司IT战略的重要内容。

在已经开展移动商务的企业中,97%的企业将笔记本电脑作为移动终端。其中,90.4%以上的用户采用了英特尔的计算平台;采用PDA和智能手机的分別是26.0%和14.3%;采用黑莓手机的比例为7%,且主要集中在跨国公司在华分公司或办事机构。数据表明,相比PDA、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CIO们对笔记本电脑的运算能力、稳定性、安全性更为信赖

采购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虽然笔记本电脑已成为移动办公最主要的终端,但仍存在若干使用瓶颈,需要CIO在采购笔记本时予以关注。

一是电池使用时间,90.50%的被调查CIO认为。现在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使用时间需要大幅提高。

对移动办公的用户来说,成天想着到哪儿能外接电源,或是总惦记着多带几块备用电池,终究不便。所以CIO在笔记本的选择上,必须考虑机器是否节省功耗。采用了英特尔全新迅驰处理器技术的笔记本,就是个中典范。这类电脑通过采用该技术,不仅大大提升了系统启动和应用软件运行的速度,还通过减少硬盘转动而有效节省功耗;另外,CPU具有更低功耗的增强型深度休眠状态,前端总线可实现动态切换,在看DVD或听音乐时,CPU便进入深度休眠状态,前端总线也切换到低电压运行状态,大大节省功耗。

二是外形尺寸和减轻产品重量,分别有71.4%和69.5%的CIO对此提出微词。移动终端在移动商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无论是手机还是笔记本电脑都有其局限性。手机携带方便,但是由于存储空间有限,对许多大的文件处理往往就显得无能为力了。笔记本电脑运算处理能力在所有的移动终端中最具优势,但是现在其体积和重量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CIO们可以在兼顾笔记本运算能力、稳定性、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先选取轻、薄型电脑。

三是提升无线联网的距离、信号强度和易于连接性,以方便移动商务人士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方便地接入互联网以及企业内部网络获取信息。

借用最近的一句流行语:决策千里之外,自在移动商务。不少CIO认为:“英特尔下一代Wireless-N,作为全新的无线技术,使数据传输速率高达300Mbps(每秒传输300白万字节)一一与上一代无线技术相比,提速5倍,覆盖范围扩展2倍。这使得更快、更远的移动商务随时随地接人成为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四,用户越来越关注笔记本电脑在可管理性方面的能力。有67.8%的CIO明确指出,这是他们构建移动办公体系中重要的考察因素。英特尔迅驰双核处理器技术能带来突破性的移动性能及响应速度,以满足更高要求的商务人士。当用户同时运行多个高强度应用程序以及运行双核优化过的应用程序时,将能体验令人惊叹的性能提升。如此种种优异的特性,使得拥有迅驰四笔记本的商务人士如虎添翼。

第五,虽然笔记本电脑相比其他移动终端占据优势,但是50.0%被调查对象还是认为,它在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还需要加强。CIO们深知,在移动办公体系中,这无疑关系着企业运营的命脉。英特尔迅驰处理器技术通过基于高级加密标准(AES)算法的WPA2无线网络安全标准,提供更加可靠的无线安全性。采用这一技术的笔记本电脑,无疑给CIO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选择。由于AES是目前针对移动客户最强的加密算法,企业管理人员和研发专业人士都能够稍稍放心——毕竟,英特尔迅驰处理器技术带来了不同以往的、更高的安全性能。

移动终端“双核”开始普及 篇4

为了迎合市场对双核处理器的需求,广东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岸线)日前正式发布了包含其最新WCDMA/GSM基带芯片Telink7619和移动计算芯片NS115的“泰山”平台。

新岸线所发布的基于ARM9架构双核处理器的Telink7619 WCDMA/GSM基带芯片采用了低功耗设计,并且支持数字射频(DigRF), GMS/GPRS/EDGE/WCDMA等多种模式。NS115移动计算芯片除了集成了1.5GHz的ARM Cortex-A9 MPCore双核处理器和ARM Mali-400 MP 图形处理器外,还支持1080P高清编解码和Android 4.0操作系统,并同时对DVFS、Multi-Vt、Multi-Vd等电源管理技术提供支持。

新岸线市场营销副总裁杨宇欣介绍说,新的“泰山”平台在功耗方面相比同类产品能够做到最低。“决定芯片功耗的并不仅仅只是制程工艺,包括芯片定义、前后端设计等都会对最终的功耗产生影响。新岸线在这些方面都拥有专业的设计团队,而没外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产品的彻底优化。”他说。

上一篇:腹部黑白B超下一篇:通信卫星动态调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