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黑白B超

2024-05-08

腹部黑白B超(精选十篇)

腹部黑白B超 篇1

分析与维修:DP-7700为深圳迈瑞生物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数字黑白B超, 该台B超故障现象为开机显示器整块全白, 或者虽有显示但为乱码, 在无显示时伴有蜂鸣器响声, 偶尔间可以进入系统, 但正常工作时间仅10s左右即停止正常工作, 表现为整机死机。经联系厂家技术人员, 到达现场, 经判定为主板故障, 报价3万余元, 因配件价格昂贵, 故未进行更换。经笔者仔细观察, 发现该主板虽然高度集成化, 但是电路结构呈模块化, 同时仔细观察故障出现时, 以及短短10s正常时, 发现在蜂鸣器响声出现时, 主板计算机部分指示灯状态与10s正常工作时候明显异常, 因此初步判断, 故障部分应该为电源。但由于该设备厂家并无电路原理图纸提供, 因此结合电路板实际测量, 绘出CPU电源供电模式如图1。

根据图1结合实际测量得出电源板供应5V电源至CPU板, 在CPU板中分为两路, 其中一路直接供应DG714电子开关等放大器芯片, 另一路经LM317稳压后送至计算机部分, 根据LM317稳压电源输入与输出比例关系:Uo= (1+R2/R1) ×1.25, 结合电路板实际测试, 输入5V, 但是输出仅有1.04V并且不稳定, 波动范围极大, 有时甚至可以达到3V, 因此得出LM317存在隐性故障。该故障出现不易发现, 因此更换之, 仅花费5元。通过此次维修, 既为医院节约了运营成本, 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小结:目前科学技术的进步, 设备越来越先进, 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 但是虽然如此, 结合电路基本结构知识综合考虑元器件特性, 无论集成化程度如何, 基本原理还是大同小异, 因此掌握基本电路技能, 在维修工作中可以获得很多意外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迈瑞生物电子有限公司客服部, 《迈瑞B超培训》, 2010年.15页

腹部B超检查报告单 篇2

单位:CM 姓别: 性别: 年龄: 住址: 档案号: 临床诊断: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饱满、缩小

实质回声:均匀、欠均匀、极强不均匀、细密、增强、增粗

管系走行:规律、欠清晰、尚清 门静脉内径 左、中、右三支肝静脉内径 胆系:胆囊大小: 囊壁:薄、光滑、增厚约毛糙

胆汁透声:佳、欠佳、盖 囊内结石:无、有 其内见

肝内胆管:不扩张、扩张 内径 其内见

肝外胆管:不扩张、扩张 上段内径 显示段长其内见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增大

实质回声:均匀、欠均匀

主胰管:不扩张、扩张

内径其内见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增大

实质回声:均匀、欠均匀

胰静脉:不扩张、扩张

内径 左肾脏:大小:正常、增大、饱满、缩小 实质回声:均匀、尚均匀、增强

集合回声:无分离、分离

右肾脏:大小:正常、增大、饱满、缩小 实质回声:均匀、尚均匀、增强

集合回声:无分离、分离

膀胱:充盈:任、欠佳、差 其内见: 左输尿管:不扩张、扩张,段内径,于段内见

右输尿管:不扩张、扩张,段内径,于段内见 前列腺:大小 实质回声:尚均匀、不均匀

子宫位置: 长径: 前后径: 横径: 内膜: 内部回声: 宫劲: 节育环: 位置: FUD值:

正常、异常 左卵巢大小: 卵泡: 右卵巢大小: 卵泡:

附注:

超声诊断意见:

报告医生:

B超彩色黑白有啥区别 篇3

区别1一个是声像图 一个是二维图

黑白B超和彩色B超并不是在影像的颜色上有区别,其实彩色超声的“彩”与彩色照片的“彩”不是一回事,彩超显示图像未必就是彩色的。

它们的区别是黑白B超是用灰度调制显示声束扫描人体切面的声像图;彩色B超则是在黑白B超的基础上,由彩色处理器对血流信号进行处理,一般用红、蓝、绿三种基本颜色显示血流方向、速度,形成血流状态的二维图像,这样能直观显示出血管分布、血流方向、血流速度等。

区别2一个查腹腔器官

一个查多个器官

相对来说,黑白B超的结构要简单一些,只有1~2个探头,一般只能检查腹腔器官。彩色B超的结构要复杂一些,集大容量计算机、声学、雷达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机械学等,有3~4个探头,除了可检查腹腔器官外,还可检查心脏、皮肤浅表器官、血管、肿瘤等。

另外,彩超具有B超、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造影剂超声等6种超声诊断方法,有无创性血管造影之美称,其图像分辨力优于黑白B超。

区别3一个普通检查一个精确诊断

黑白B超常用于普通检查,如有无胸水、腹水及胆结石、膀胱结石、肾结石、前列腺炎、肝囊肿、子宫肌瘤等病症,早孕、想做流产者只用黑白B超即可。

彩色B超则多用于精确诊断或是黑白B超不能诊断的疾病。一般对于冠心病、心肌病、血栓等心血管疾病,彩色B超可显示异常血流信号。对甲状腺、乳腺、腮腺、睾丸等浅表组织器官,彩色B超可显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是减退的异常状况。

此外,阻塞性黄疸、肝硬化、宫外孕、血管性病变等,医生都会建议使用彩超,以更准确诊断疾病。

对于需要了解子宫、卵巢、输卵管和前列腺细微结构的病患者,则要做经阴道或是经直肠的彩超。

需要强调的是到底选择彩超还是黑白B超,还是需要根据病情而定,两者在临床诊断中各有利弊。

腹部黑白B超 篇4

关键词:光标,轨迹球,开关特性,反相器

我接手过一台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SSA-240黑白B超机回波图像测量故障的维修。故障现象是:机器进行回波图像测量时,测量光标只能在屏幕上做左右移动操作,不能做上下移动操作。此种故障一般情况下是由于轨迹球控制盒内光电开关的光路不清洁引起,所以首先对轨迹球内电路板上的光电开关进行了清洁,但故障没有排除。因此,此次故障就不是一个轨迹球光路不清洁的简单问题,需进一步检查。打开轨迹球盒,在盒的底部固定有一块作为光电转换控制用的印刷电路板。电路板上有三块集成块、四个光电开关及一些阻容元件组成,三块集成块分别是:IC1为HD74HCO3AP,IC3(四二输入端与非门)、IC2为HD74HC14P(六反相器)、IC3为74HC221P(双稳态触发器)。4个光电开关的型号是P830,其在电路板上的标注代号分别是:P11、P12、P13、P14。仔细描绘出该印刷电路板的电路图,见图1。

查此印刷电路板的供电电源为直流5V,于是为该电路板加上5V直流电源进行检查。光电开关透光(即光路无遮挡)时,测得光电开关各发射极的输出电压是VP11e=VP12e=3.8V,VP13e=4.1V,VP14e=2.7V。将光电开关的光路遮住时,测得光电开关各发射极的输出电压全部为0V,感觉光电开关还可以。测量集成电路IC2的各管脚电压,当光电开关透光时,IC2的输出脚V⑵=V⑷=V⑻=0V,只有IC2的输出脚V⑿=5V。当光电开关的光路遮住时,IC2的输出脚V⑵=V⑷=V⑻=V⑿=5V。通过测量发现IC2的输出⑵、⑷、⑻脚电压随光电开关的遮光、透光其电压跳变正常,只有IC2第⑿脚的输出电压不论光电开关透光与否,电压始终为5V。电路上IC2的⑿脚与IC3的⑵脚相连,测量IC3的⑵脚电压亦固定为5V不变。是IC2坏了,还是IC3有问题呢?在电路板上IC2的⑿脚与IC3的⑵脚通过一个J5跳线连接,将J5焊开,再送电测量,IC3的⑵脚电压为0V,而IC2的⑿脚电压仍为5V,于是怀疑IC2反相器中6A、6Y这组有故障(参见HD74HC14P内部电路)。所以用一片新的HD74HC14P换上,送电检查,故障依旧。再根据电路进行分析,光电开关P14的射极输出电压,随着光路的透光与遮光,电压在2.7V至OV间跳变,而IC2反相器的输出脚⑿脚的电压始终为5V。是不是加到反相器IC2输入端⒀脚的触发电压不够,使其不能跳变呢?于是试着将IC2的⒀脚与IC2的⑷脚(同为触发电压输入端)用一条短路线短接一下,IC2的⑿脚电压马上跳变为0V,说明反相器IC2并未损坏,反相器IC2不能翻转的根源在于其输入的触发电压不够。于是问题集中在光电开关P14上,P14的射极输出电压在有光照时最高只有2.7V,不能达到3.5V以上,说明其开关特性不良。2.7V电压达不到使反相器翻转的触发电压,故反相器不翻转。光电开关型号是P830,上网查,未查到其有关资料,电子市场上又买不到P830,于是根据几何尺寸和电气特性买了一个与光电开关P830基本相似的光电开关HY306-01换上,送电一试,效果可以。用到机器上,效果亦十分良好。轨迹球组件损坏,找东芝供货商购买,需订货、待发货到货十分费时,咨询价格为八千六百元,而到电子市场买一个光电开关包括一片集成电路HD74HC14P加在一起也不到五元钱,即省时又省钱,所以将此次轨迹球维修的体会告诉大家,以便在以后的维修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时,能对大家有一个帮助。

参考文献

[1]吴立勤,雷纪胜.超声诊断仪原理与维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3.

[2]袁易全.现代超声仪原理与应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杨忠群,等.Acuson B超轨迹球维修1例[J].医疗设备信息,2003,(12):25.

[4]郭伏,扬学涵.人因工程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腹部黑白B超 篇5

【关键词】阴道B超;腹部B超;异位妊娠;比较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24-02

女性疾病中异位妊娠较为常见,对其的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妊娠的破裂,甚至引发大出血,给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1]。当前,临床上对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多采用的是阴道B超和腹部B超两种。本文主要对比分析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以为其的诊断提供相应数据依据,现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2例,根据不同诊断方式分为阴道组和腹部组,每组各36例。其中,阴道组患者年龄为21~37岁,平均年龄为(28±3.12)岁;初产妇21例,经产妇15例;停经时间为40~63日,平均停经时间(51±2.54)日,给予其阴道B超诊断。腹部组年龄为22~36岁,平均年龄为(29±2.98)岁;初产妇23例,经产妇13例;停经时间为41~60日,平均停经时间为(49±2.63)日;给予腹部组腹部B超诊断。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本次入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为异位妊娠,且都有不同程度下腹部持续或阵发性的疼痛、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肝、肾功能及血红蛋白检查正常,无药物禁忌症;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签字同意。

1.3诊断方法

给予阴道组阴道B超检查,采用3.5MHz频率探头;适度充盈膀胱后取患者膀胱截石位,采用耦合剂对探头进行涂抹,沾2%碘伏溶液后,在患者下腹部性纵切、横切及斜切等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宫腔内有无妊娠囊、异常的团块、宫旁附件以及子宫的大小等,并检查盆腔内团块的性质、液性的暗区以及子宫和团块之间的关系。

给予腹部组腹部B超检查,采用7.5MHz频率探头;排空患者的膀胱后取其截石位,在探头上套上薄膜并涂上耦合剂,带上无菌手套沾2%碘伏溶液后将探头缓缓推入阴道至宫颈部后,行横切、纵切探查;轻压患者耻骨联合上方,确保子宫更接近探头,观察患者子宫大小、内膜厚度、双侧附件有无异常的包块、宫腔内是否存在盆腔积液或包块等。

1.4评定标准

诊断标准主要参照病理学检查的结果,观察两组诊断的符合率;同时,对比分析两组异位妊娠的类型,(1)卵巢妊娠:患者子宫内无囊,但在卵巢的内部能够探查到胎囊,且增大卵巢内有低回声;(2)宫颈妊娠:宫颈的内口闭合,宫颈管膨胀,颈管内有胎囊,可见胚芽及胎心;(3)输卵管妊娠:患者子宫内无胎囊,但子宫旁有低回声,且低回声中能探查到患者胚芽和胎心的搏动;(4)残角子宫妊娠:子宫旁能探查到子宫内的低回声,且低回声中有胎动;(5)子宫角部妊娠:子宫角部凸出,胎囊的外部附有肌壁,胎囊内能探查到胚芽和胎心的搏动[2]。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通过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可采用标准差( X±s)来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可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两组诊断结果中,阴道B超的符合率为94.44%,腹部B超的符合率为80.5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和发育,也叫“宫外孕”,该病的病因主要是因为输卵管的管腔或周围组织发生炎症,使得管腔不通畅,阻碍了孕卵的运行而在输卵管内着床和发育;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停经以及不规则阴道出血等[3]。在妇产科危急、重症疾病中异位妊娠较为常见,该病起病较急,对其的诊断和治疗若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的不孕,甚至死亡,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当前,临床上對于异位妊娠的诊断多采用的是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联合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

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阴道B超和腹部B超被广泛应用于异位妊娠的诊断中。阴道B超主要是将探头置入患者的阴道内,其分辨率高,图像较为清晰;且阴道B超还能够避免肠腔气体及腹壁脂肪层的干扰,无需对膀胱进行充盈,缩短了诊断的时间,在急诊患者中更为适用。但在应用阴道B超时,需根据患者的体位及时调整探头,进而确保图像的清晰和完整。腹部B超是较为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该种方法能够有效辨别病变部位和脏器之间的界限。但腹部B超诊断前需充盈膀胱,极易延误救治的时间;且对于肥胖患者,极易受腹部脂肪的影响,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4]。

本次研究中,应用阴道B超诊断的符合率为94.44%,与腹部B超诊断的符合率80.56%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应用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更为显著,其确诊率比腹部B超诊断的确诊率更好。此外,阴道B超的灵敏度比腹部B超的更高,前者无需充盈膀胱,操作更为快捷、方便,且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文正平.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6):64-65.

[2]贺晓薇,肖曼,范射梅.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0):10-12.

[3]崔丽华,董先华.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7):1491-1492.

腹部黑白B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产前B超检查的孕妇为3 350例, 年龄23~45岁, 平均34岁, 35岁以上孕妇为280例。所有的患者都采用腹部B超进行筛查[3]。

1.2 方法

使用Medison SA-8000彩色三维B超诊断仪, 探头频率S-BVW4~8 (5 MHz/60 R) , 尤其是重点筛查12~28周的孕妇[4]。孕妇取仰卧位, 按顺序详细、全面、系统地全面检查胎儿的胎盘、羊水、脐血流、头颅、胎心、肢体长度、四肢、颜面、腹腔、心脏、胸腔、脊柱、颈部等处, 尤其是要反复地测量和探查胎儿可疑的器官或部位。为了有效地筛查胎儿是否畸形, 应该对胎儿发育异常部位进行多切面观察。为了避免对胚胎的发育造成影响, B超检查不宜放在孕早期, 而应该在产前1周及孕第12周、20周、28周、37周进行腹部B超筛查[5]。

2 结果

通过腹部B超筛查, 发现胎儿畸形有57例, 漏诊3例, 有效率为95%, 误诊率为5%。其中3例为产后发现, 4例为孕37~40周时发现, 检出率为7.0%;17例为孕28~36周时发现, 检出率为29.8%;24例为孕20~27周时发现, 检出率为42.1%;12~19例为孕12周时发现, 检出率为21.1%。

在腹部B超筛查所查出的57例畸形胎儿中, 有2例为肛门闭锁, 2例为双肾积水, 4例为脑积水, 5例为胎儿肢短, 28例为唇裂, 4例为双足内翻, 2例为开放性脊柱裂, 3例为无脑儿, 7例为先天性心脏病。这57例孕妇有效地终止妊娠, 在术后发现与腹部B超筛查胎儿畸形结果相同。

3 讨论

胎儿畸形对于人口素质会造成严重影响, 腹部B超筛查胎儿畸形能够有效地查出胎儿出生缺陷, 降低缺陷儿的发生率, 有效地保障优生优育。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的产前诊断的方法[6]。但是如细胞遗传学检查、胎儿血管穿刺取样、羊膜腔穿刺取样、取绒毛活检这些方法不能作为常规筛查胎儿畸形的方法, 因为具有创伤性, 很难在孕妇中推广, 但是腹部B超筛查却能够有效地检出胎儿各种结构畸形和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情况, 具有易于接受、廉价、直观、无创伤的突出优点, 该组资料表明, 通过腹部B超筛查, 发现胎儿畸形有57例, 漏诊3例, 有效率为95%, 误诊率为5%, 而据统计[7], 血清学检测、孕妇血清AFP、乙酰胆碱酯酶检测的有效率都低于B超。因此, 腹部B超筛查胎儿畸形能够有效地指导终止妊娠、宫内治疗、胎儿畸形的诊断, 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特点, 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通过B超诊断可以有效地检查出大部分胎畸形儿, 但是绝对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全部筛查出来。超声诊断不仅要重视高危人群, 也不能忽视低危人群。对孕妇要多方面、多体位、多次联合检查, 但腹部B超诊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合理应用超声仪器、B超诊断者的技术水平、羊水量、胎儿姿势、胎位、孕龄等, 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必须与胎儿心动图检查、羊水造影检查、胎儿镜检查、羊水检查、脐带检查等技术相结合, 这样一来, 才能够做到准确诊断胎儿畸形。

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B超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结果 。方法 选取该院妇科2009年1月—2011年4月在该院进行产前B超检查的孕妇为3 350例, 年龄23~45岁, 平均34岁, 35岁以上孕妇为280例。所有的患者都采用腹部B超进行筛查。使用Medison SA-8000彩色三维B超诊断仪, 探头频率S-BVW4-8 (5 MHz/60 R) , 尤其是重点筛查12~28周的孕妇。结果 通过腹部B超筛查, 发现胎儿畸形有57例, 漏诊3例, 有效率为95%, 误诊率为5%。其中3例为产后发现, 4例为孕37~40周时发现, 检出率为7.0%;17例为孕28~36周时发现, 检出率为29.8%;24例为孕20~27周时发现, 检出率为42.1%;12~19例为孕12周时发现, 检出率为21.1%。结论 腹部B超筛查能够有效地检出胎儿各种结构畸形和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情况, 具有易于接受、廉价、直观、无创伤的突出优点, 能够有效地指导终止妊娠、宫内治疗、胎儿畸形的诊断, 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特点, 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关键词:腹部B超,胎儿畸形,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李沁阳.B超检查在诊断孕期胎儿畸形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 2010, 33 (29) :115-119.

[2]张春红, 李建芬, 胡建华, 等.B超诊断胎儿畸形与异常62例[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02, 31 (3) :115-119.

[3]陈党生, 吴家华, 范瑞莲.B超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 (附52例分析) [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2, 36 (3) :114-119.

[4]张亚俊.江门地区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 30 (6) :100-106.

[5]陈志华, 罗晓明, 吕冠明, 等.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85例分析[J].当代医学 (学术版) , 2011, 37 (18) :163-169.

[6]蒋桂英, 蔡秀丽, 李德惠.32例胎儿畸形的B超诊断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0, 29 (3) :175-178.

腹部黑白B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 来我院妇科门诊和住院患者中, 出现停经、阴道不规则出血、血或尿HCG阳性, 并伴有下腹隐痛症状, 严重者昏厥与休克者共计120例, 均经超声科检查诊断并手术后经病理证实患有异位妊娠症。阴道B超诊断60例, 腹部B超诊断60例, 年龄20~44岁, 平均29岁, 就诊时间在妊娠5~13周, 病例尿HCG呈阳性反应, 均有先育或流产史, 其中宫内带节育器者有36例, 有结扎史5例。经自愿选择, 60例选择阴道超声, 6 0例选择腹部超声, 2种方法均用探头对子宫和附件区进行常规检查。使用仪器:日本纳米1 0超声诊断仪和日本产东芝340超声诊断仪, 阴道探头频率为6.5MHz, 经腹部探头频率为3.5MHz。检查时常规检查子宫、附件、盆腔, 必要时检查肝、肾、脾间隙, 子宫直肠窝, 观察子宫内有无孕囊, 附件区孕囊或包块位置、性质及与两侧卵巢和输卵管的关系, 并测量其大小。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都在随后进行的手术 (包括腹腔镜) 、病理、随访中得到印证。

2 结果

60例阴道B超检查子宫附件盆腔, 显示孕囊或包块时间30~58d, 平均41.68d, 腹部B超检查60例, 显示孕囊或包块时间36~66d, 平均为48.75d。阴道B超检查异位妊娠病例显示附件孕囊或包块时间明显要比腹部B超要早, 平均早7.07d, 从时间上有早诊断, 早治疗的价值。根据阴道B超和腹部B超显示孕囊或包块诊断异位妊娠, 结合临床进行手术。阴道B超诊断后选择手术时间为33~61d, 平均44.22d, 腹部B超诊断后选择手术时间为38~69d, 平均52.48d。前者比后者早8.26d。

3 讨论

经临床对比我们发现:阴道B超 (TVS) 分辨力高, 阴道探头可直接放置在最佳聚焦范围接触被检查器官, 能有效避开肠腔气体干扰和腹壁脂肪层衰减的影响, 无需充盈膀胱, 呈现图像清晰, 操作简便, 快速无痛, 便于急诊检查。局限性:高频的阴道探头聚焦普遍小于10cm, 远场显示欠清晰, 较大的包块不能完整显示。腹部B超检查对远场显示清晰, 较大的包块显示清楚, 不需转换探头即可探查肝、肾脾间隙, 但需充盈膀胱, 容易受肠腔气体干扰和腹壁脂肪层衰减影响。无创伤, 价廉, 可反复多次进行。对于检测异位妊娠而言, 阴道B超明显优于腹部B超。

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B超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 分析对比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为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以期帮助临床选择手术方式 (腹腔镜或开腹) 。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010年6月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120例异位妊娠病例, 通过阴道B超或腹部B超手段统计显示孕囊或包块的时间以及采取手术时间, 总结分析出阴道B超与腹部B超的相应优势。结果 阴道B超诊断60例, 显示孕囊或包块时间30~58d, 平均41.68d;手术时间33~61d, 平均44.22d。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60例, 显示孕囊或包块时间36~66d, 平均48.75d;手术时间38~69d, 平均52.48d。由此可知经阴道B超显示包块或孕囊时间及手术时间比经腹部B超显示包块或孕囊时间及手术时间早分别为7.07d和8.26d。结论 阴道B超比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时间上要早, 在临床上意义重大。

关键词:阴道B,超诊断,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价值

参考文献

[1]袁光华, 张开, 简文豪.超声诊断基础与检查规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375.

腹部黑白B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 年4 月~2015 年5 月本院的16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16~48 岁, 平均年龄 (32.34±4.90) 岁, 停经时间38~82 d, 并且均经其他临床检验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 阴道有不规则出血或腹痛现象, 并且不存在其他病史影响, 满足本次研究的基本条件, 不会影响研究结果。随机将其分为阴道B超组和腹部B超组, 每组80 例。两组患者病情、病史、病程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阴道B超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阴道B超诊断, 腹部B超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腹部B超诊断, 对比两组患者确诊率及图像表现。

1. 2. 1 阴道B超组患者进行阴道B超检查。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排尿, 以确保图像资料的直观与清晰, 高分辨率。将薄膜 ( 如避孕套) 套到超声探头上, 经由患者本人或医生把探头深入阴道执行扫描。扫描过程是自上而下, 或者从左至右, 停留30 s左右。

1. 2. 2 腹部B超组患者进行B超检查。使用G60 超声检查仪, 探头频率保持在大约3.5 MHz。采用膀胱充盈法, 全面扫描患者的下腹部, 检查时间停留1 min左右。检查完毕后, 专业医生分析与研究诊断图像, 重点观察患者子宫大小、宫腔妊娠囊、宫旁附件及子宫凹处的团块情况。

专业工作人员分析与研究两组患者检查结果, 对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特点与诊断价值进行对比与总结, 汇总记录结果, 并制成表格, 以利于研究人员分析与查阅。整个记录过程要做到谨慎认真, 数据要客观真实。

1. 3 观察指标将阴道B超与腹部B超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诊断表现进行对比与观察, 对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观察指标主要涉及确诊率、宫外类孕囊率及不规则包块等方面。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确诊率对比阴道B超组患者确诊率为96.5%, 腹部B超组患者确诊率为65.9%,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2 两种B超诊断图像比较阴道B超组检查心管搏动17 例 (21.3%) , 宫外类孕囊21 例 (26.3%) 、不规则包块78 例 (97.5%) 、盆腔积液65 例 (81.3%) 、假孕囊23 例 (28.8%) ;腹部B超组检查心管搏动6 例 (7.5%) , 宫外类孕囊12 例 (15.0%) 、不规则包块66 例 (82.5%) 、盆腔积液38 例 (47.5%) 、假孕囊4 例 (5.0%) , 两组诊断图像比较, 阴道B超组优于腹部B超组 (P<0.05) 。

3 讨论

异位妊娠属于妇产科常见急危重疾病之一, 它发病急、病情快速恶化, 病死率较高。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异位妊娠死亡率占到孕妇病死率的10%~25%, 已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经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确诊异位妊娠疾病的最常用手段就是阴道B超与腹部B超。

腹部B超有着简单便捷、无痛、扫描范围宽、性价比高的优势, 且患者对此诊断方式接受率也较高, 故被临床广泛应用[3]。但是因易受膀胱充盈度的影响, 在诊断过程中, 采用膀胱充盈法就会出现探头率低、图像分辨率差等的局限, 难以精确地诊断患者的异位妊娠。阴道B超诊断特点是高技术性、高精确性, 仅需要将仪器简单放入检查部位, 就可在较短时间内, 确诊异位妊娠。在诊断过程中, 可以较好避免脂肪和膀胱气体的影响, 其图像分辨率与清晰度均高。阴道B超还能清楚掌握患者的子宫内膜情况、输卵管及卵巢解剖的情况, 以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 便于临床医生确定治疗方案[4]。阴道B超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诊断过程中, 易受到阴道壁的制约, 难以确诊位置较高和体积较大的盆腔疾病。同时, 有阴道炎症、阴道病变及未婚女性均不适用阴道B超诊断方式。有研究指出:对女性采用阴道B超检查时图像清晰度高, 分辨率高, 但是容易受到盆腔炎、肿块、黄体破裂等因素的影响, 从而影响到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也有研究对阴道B超与腹部B超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研究发现, 两种方式的敏感性相差不大, 但是阴道B超的特异性显著高于腹部B超。

综上所述, 比较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疾病运用阴道B超检查不仅具有图像清晰、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特点, 而且能免受脂肪、膀胱气体的影响。但是部分女性不适合使用阴道B超, 临床检查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检查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采用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160例异位妊娠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阴道B超组和腹部B超组, 每组80例。对阴道B超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阴道B超诊断, 对腹部B超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腹部B超诊断, 分析两组患者确诊率。结果 阴道B超组患者确诊率为96.5%, 腹部B超组患者确诊率为65.9%, 阴道B超检查的确诊率和诊断图像优于腹部B超患者 (P<0.05) 。结论 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疾病临床效果比较, 阴道B超的诊断更为明显。

关键词:异位妊娠,阴道B超,腹部B超,诊断

参考文献

[1]何梅.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效果对比.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25) :3982-3983.

[2]董海霞.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 (31) :31-34.

[3]鱼菊芳.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分析.吉林医学, 2014, 35 (25) :5626-5627.

腹部黑白B超 篇9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86例经手术治疗后病理切片证实为异位妊娠的病例,年龄在20~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2.6)岁;妊娠次数在1~3次之间,平均妊娠次数为(1.2±0.56)次;其中具有剖宫产史的有26例,流产史的有23例,结扎史的有15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有19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停经、腹痛、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腹部B超及阴部B声检查,超声诊断标准参照文献制定的标准[4,5],怀疑异位妊娠并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妊娠次数、病史等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采用三盲方法,及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检查人员、阴道B超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均不告知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3种检查方法均有科室主任独立完成并做好记录。

1.2.2超声检查(1)腹部B超检查:检查前充盈膀胱,未能充盈膀胱者采用经导尿管向膀胱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00ml以充盈膀胱[6],取仰卧位,沿纵、横、斜切面探查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腹腔,观察是否有包快及内部回声[7];(2)阴道B超检查:检查前患者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并用安全套将阴道探头套上,再缓慢将探头放置于阴道内,分别检查子宫及附件,盆腔、肝肾隐窝及腹腔其它部位[8]。

1.2.3术后病理检查76例患者手术后均切除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所有检查均由同一专业人员完成。

1.3 观察经阴部B超诊断、阴部B超联合腹部B超诊断

异位妊娠类型:(1)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峡部妊娠、伞部妊娠,间质部妊娠;(2)腹腔妊娠,(3)阔韧带妊娠;(4)卵巢妊娠;(5)宫颈妊娠;(6)子宫残角妊娠。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15.0统计学软件打包处理完成,资料数据采用百分数进行统计描述,资料分析采用配对设计卡方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种不同B超检查方法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程度:经阴道B超诊断有65例与术后诊断相符,符合率占85.53%;经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有72例与术后诊断相符,符合率占94.74%。详见表1。

2.2 2种不同B超检查方法检查后对异位妊娠诊断正确性比较,有校正χ2=4,P<0.05.提示运用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较好。详见表2。

注:校正χ2=4,P<0.05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临床上常见的妇产科急腹症之一,对孕产妇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宫内节育器的使用,使得盆腔感染的机会增加,从而增加了发生异位妊娠的机率[9]此外有人工流产史及经剖宫产史者发生异位妊娠的机率较初产妇高,因此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0]。早期对其诊断并做好处理措施能减少异位妊娠对孕产妇的危害,目前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可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辅助检查中的超声诊断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中较为常用[11],包括腹部B超和阴道B超,有研究认为经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更高,具有创伤小、准确及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12]。本文研究经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并与经阴道B超的诊断结果比较,发现2中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直视及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存在差异,经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占85.53%;经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符合率占94.74%。同时对2者符合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经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检查方法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较高。

腹部B超和阴道B超均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无创、可多次检查等优点,阴道B超是妇产科近十几年来一项突破性进展,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该方法能较好的避免了腹部脂肪层级肠道气体的影响,高分辨率的超声探头可以直接经阴道观察子宫及附件和盆腹腔等部位的变化,能清晰地显示被检查部位的病变及其内部结构[13]。而经腹部B超虽需要充盈膀胱及探测距离较远,较易收到肠道气体、腹壁疤痕及腹部脂肪层的影响[14],但是腹部B超对于远场显示清晰,不需要转换探头就可探查肝肾隐窝及脾肾隐窝等间隙[15]。运用2种方法联合起来可以克服彼此的缺点,提高诊断效果。

腹部黑白B超 篇10

目的:探讨腹部B超检查对脂肪肝、肾结石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体检中心连续3年对湖北省某高速公路1707例职工进行健康体检。结果:2010年发现异常201例,总检出率为31.02%;2009年发现异常154例,总检出率为29.22%;2008年发现异常149例,总检出率为28.54%。结论:定期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脂肪肝、肾结石等常见疾病,为及时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我健康防护意识逐渐增强,健康体检也渐渐受到重视。其中,B超检查对肝、胆、脾、肾等脏器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因此,在健康体检中B超检查是必不可少的。2008-2010年我院体检中心对湖北省某高速公路1707例职工进行了健康检查。在B超检查中发现的常见疾病有:脂肪肝、肾结石和胆囊结石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本资料对象为湖北省某高速公路3年参加健康体检的职工,共1707例,其中男性875例,女性832例;35岁以上579例,35岁以下1128例。

(二)方法

1.全面体检项目。包括既往史、饮酒史、血压测定、心电图、胸透、肝胆脾肾B超、乙肝5项及生化检查。

2.B超检查。B超机采用东芝彩超Nemio-XG(SSA-580A),腹部探头频率3.5HZ。要求受检者空腹12h以上,采取仰卧位、左侧卧位及右侧卧位等,对受检者各部位采取多切面扫查。

3.B超诊断脂肪肝标准,可分为4类:1)轻度脂肪肝:肝小叶有10%~30%的脂肪浸润;声像图表现:肝实质回声增强,光点细密,血管走行尚清,远场回声无明显衰减,肝体积不大,出肝面光带清晰可见。2)中度脂肪肝:肝小叶间有30%~50%的脂肪浸润;声像图表现:肝实质回声前中场增强,光点细密,血管变细,走行隐约可见,远场回声衰减,肝体积略大饱满,出肝面光带减弱,提高远场增益可出现。3)重度脂肪肝:肝小叶脂肪浸润大于50%;声像图表现:肝实质回声前半部明显增粗、增强,后半肝回声明显衰减或消失,血管模糊不清,肝体积增大,出肝面光带不显示。4)非均匀脂肪肝:根据声像图表现划分为4型,即:局限浸润型、多灶浸润型、肝段浸润型、弥漫非浸润型。

4.B超诊断肾结石标准:1)典型肾结石点状或团状强回声,后伴声影。2)非典型肾结石尿酸、胱氨酸等结石透声性好,呈点状或团块状,后方声影较弱或无声影;肾钙沉积症表现为各椎体均显示强回声,后方声影不明显;海绵肾结石较小,无声影,呈放射状排列在肾窦回声的边缘。

5.B超诊断胆囊结石标准:1)典型胆囊结石无回声胆囊内出现强光团,强光团后方伴声影,且随体位改变沿重力方向移动。2)非典型胆囊结石HC5影像园XCTMR.com(1)胆囊颈部结石结石位于胆囊颈部,横切时胆囊颈部与结石构成“靶环征”图像,通常胆囊体积增大,形态饱满。HC5影像园XCTMR.com(2)胆囊充满型结石胆囊出现弧形增强光带,后方呈一片声影,称胆囊壁结石声影(WES)三联征。胆囊内无胆汁暗区回声,胆总管常呈代偿性扩张。HC5影像园XCTMR.com(3)胆囊泥沙样结石胆囊内出现等回声团,仰卧时常呈片状且沉积在胆囊后壁,后方无声影。异常回声随体位改变其沉积形态及位置均发生改变。HC5影像园XCTMR.com

6.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脂肪肝、肾结石、胆结石3年的检出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35岁以上和35岁以下之间的比较用χ2检验,检验水准ɑ=0.05。

二、结果

2010年发现异常201例,总检出率为31.02%;2009年发现异常154例,总检出率为29.22%;2008年发现异常149例,总检出率为28.54%。共检出疾病10种,其中脂肪肝发病人数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肾结石;再次为胆结石。其他排名(见表1)。

表1 某高速公路职工2010年648人B超检出疾病分布

2008-2010不同年龄段疾病差异分析(见表2)

表2 2008-2010疾病差异分析

三、讨论

(一)脂肪肝

3年统计结果均显示脂肪肝检出率为最高,2010-2008年检查出脂肪肝分别为100例、82例、81例,检出率分别为15.43%、15.56%、15.52%,总体相差不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糖高脂高热量食物摄入过多,吸烟,饮酒,泡吧,上网,生活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导致脂肪肝发病率居高不下。35岁以上脂肪肝分别为41例、46例、53例,35岁以下脂肪肝分别40例、36例、47例,35岁以上脂肪肝检出率高于35岁以下,说明年龄的增长与脂肪肝患病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脏代谢逐渐减慢,运动量相对减少,引起脂肪囤积,易患脂肪肝。目前脂肪肝患病趋势年轻化,年轻人身体素质较好,有侥幸心理,觉得老年人的病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生活饮食不规律,发病不易察觉。

脂肪肝发病率虽高,但其具有可逆性,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一般可恢复正常。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改善饮食结构,低盐、低脂肪、低热量、高蛋白饮食,戒烟酒,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定期检查,可降低脂肪肝的程度及减少脂肪肝的发病。

(二)肾结石

检查出肾结石分别为29例、17例、21例,检出率为4.48%、2.62%、4.02%。肾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是由于机体内胶体和晶体代谢平衡失调所致,与感染、营养、异物、环境及新陈代谢等因素有关。男性比女性易患此病,年过30岁的人比年轻人更易患此病。本组人员由于长期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每天坐着工作时间长,活动少,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每天饮水少,还长时间憋尿,所以易患肾结石。共有17例自诉采用过药物、碎石等治疗方法,其中6例效果较好,未再发现结石。

(三)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检查出胆囊结石 22例、20例、18例,检出率为3.4%、3.8%、3.45%。胆囊结石形成的基本因素是胆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呈过度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结晶而形成结石。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与生活习惯、日常饮食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约有50%的胆囊结石患者可终身无症状。三次共检查有11例患者已切除胆囊,现查出60例多为新发或无症状未处理者。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下一篇:移动稽查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