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法探讨

2024-05-22

教学法探讨(精选十篇)

教学法探讨 篇1

问题探讨教学法是指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 就课程问题进行质疑、思考、探讨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质疑、学生质疑、师生质疑、生生互疑四个方面。问题探讨教学法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 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 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 从而驱使个体积极地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 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苏格拉底也说:“问题是接生婆, 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由此可见,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是创新的基石,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

问题探讨教学法的目的是将教授法改变为教学法, 使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的实现方式发生变革, 即把教师的教授活动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活动, 实现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 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主动探索色彩的自学、实验、讨论、质疑等活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新的教学理念, 即关注人全面发展、全员发展、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 思想政治课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高中政治课本身就是一门开放性、探索性的课程, 在政治课教学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 有利于实现教学“三维目标”,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 问题探讨教学法的探讨

国外早就对问题教学法进行研究, 其早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在20世纪,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从心理学角度指出“教学法的要素与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 并创立了“教学五步法”。20世纪80年代, 国外又出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 简称PBL学习法)

我将问题教学法衍化为问题探讨教学法, 是为了在教学中更加充分地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师生共同进行探讨。

问题探讨教学法的过程, 一般可设计为五个环节:教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或教师根据问题情境设计问题——学生回忆、联想、讨论、探讨问题——由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论证操作——教师进行评价、学生进行评价——师生共同进行反思、总结。

(三) 政治课教学运用问题探讨教学法的意义

首先,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是现代教学的重要元素。而问题意识是衡量主体性的重要标尺。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或答案, 不再满足于人云亦云, 而是敢于怀疑老师给出的或书本上的结论, 会产生探索一个问题多种答案的意识, 从而使思维活跃起来, 打破思维定势, 在思维和探索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 学生就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样的学习, 就不再是一个灌输的过程,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 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锻练。

其次, 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发现和探究, 通过相互讨论、辩论从而对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能更有效地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再次,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 “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向中国科大少年班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只有能问、会问, 才有创新的可能。强烈的问题意识, 作为思维的动力, 可以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 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 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懂得:教学的结果不是消灭问题, 而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新的问题, 问题意识不仅能使教学无止境地进行下去, 更重要的是它能把学生引向创新之路!

最后,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大胆质疑的精神。这是新课程改革要达到的一个目的。仔细观察目前的中学政治教学, 我们会发现:学生提问与质疑仍然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课堂教学大多是重复着“教师提问, 传递知识, 学生答问, 接收知识”的教学模式。课堂上, 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教师所讲的“条条”和书本上的知识要点, 很少有机会能够主动提问。即使有问题要问也很胆怯, 不敢问, 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一种“无疑可问”或“有疑不问”的局面。学生跨进校门时都是一个问号, 可毕业离校时都变成了句号。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剧、教师的悲哀吗?

(四) 具体课例

高一年级《经济常识》第三课时“商品的价值量”。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什么是价值量?

学生:略。

师: (提出问题情景) 大家都学过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项链》, 他笔下的那两串同样用于装饰的相似的项链, 价值就整整相差了71倍, 害得漂亮的玛蒂尔德太太整整辛苦劳作了10年。

师: (提出问题) 为什么两串项链在价格上有如此大的差别?

讲授新课

商品的价值量 (板书)

师: (提出问题) 什么是商品的价值量? (学生看书后回答)

师: (进一步提问) 价值和价值量是同一个概念吗?二者是何关系?

(学生反应、议论、教师总结。)

师: (进一步设疑) 商品价值的大小用什么衡量?也就是说用什么衡量商品耗费多少差别的人类劳动?

师: (创设问题情境) 拿出手机、MP3、钢笔等物品让学生猜这些商品的价值有多大, 这时学生会根据商品价格的高低来判断价值的大小。教师引导学生:如果这时货币还没有出现, 还没有价格, 那商品价值大小通过什么来衡量呢?

(学生讨论后, 板书:价值量的决定)

师:劳动时间可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那么, 商品的价值量到底是由哪个劳动时间决定?假定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那将会出现什么后果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归纳。)

师:通过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对比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企业命运攸关的事。那么, 劳动时间是否会发变化?它随什么变化而变化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教师讲解。引入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的关系的内容)

师:我们以生产衣服为例, 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从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从以上的分析推理看, 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让学生归纳)

学生讨论: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有什么区别?效果会是一样的吗?

中学生物教学法探讨 篇2

摘要:案例教学是课堂常规教学的一种补充,提供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操作观念,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其意义在于探索一种能够把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行为案例,让学生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科学的重要性,获得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关键词:案例教学

中学生物学

案例教学是模拟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通过学生经历或体验来感悟和理解科学知识,掌握创新技能的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是课堂常规教学的一种补充,提供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操作观念,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其意义在于探索一种能够把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行为案例,让学生在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科学的重要性,获得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中学生物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容易提炼成案例,促进学科知识的生活化。可是,案例教学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因此有人置疑中学生物能否用案例进行教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生物案例教学的特点;中学生物案例教学的可行性;生物教学案例如何选择进行探讨,为一线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新理论、新方法。

一、中学生物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1.中学生物案例教学具有较强的学科性质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农业、林业、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行业。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需要与其它学科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在交叉、渗透和融合中日益呈现出主导学科的地位,推动各行业的发展。同时,在解决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医药卫生、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等问题方面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2.中学生物案例教学具有明确的教学宗旨

生物学案例教学的宗旨是针对实际案例进行研究,是从实际中来又到实际中去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认识到生物技术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学会健康生活,掌握一定的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方法。

3.中学生物案例教学具有特定的功能

中学生物案例教学主要是提供与学习内容有直接联系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参与研究,在案例中体验成功和失败,积累经验,培养能力,达到实际教学目标。

4.中学生物案例教学具有灵活的方式方法

中学生物案例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如“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这一案例设计,就能将环保的科学意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体现出“中学生物学科教育是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但由于初中学生刚接触生物学,生物学知识不够完整,容易造成学科间的知识不易衔接,影响整体认识结构的建立,因此在案例教学时,应根据主题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由点及面,面面环扣,点面映照,相辅相成。

二、中学生物学案例教学的可行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授传给学生,再附以实例加以阐述,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器。案例教学则是先提供一定的情景,把一定的教学内容概括成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析、研究,通过教师的释疑、剖析,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建立相应的学科概念。再经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内容。

中学生物课实行案例教学的可能性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中学生物学的内容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大部分是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以问题探究为载体的案例教学容易从生活中提炼成案例,促进学科知识的生活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节时,我设计《流行性感冒》、《禽流感》两个案例进行探究,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能够总结归纳出“传染病”的定义和流行的基本环节及其预防的方法。该案例取于现实生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性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中学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具有应用价值的课程。在以实验、实践为先导的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理论性的课题探究,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又能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如我在讲解《水中生活的动物》这一节前,我设计《鱼鳍教学案例》来辅助课堂教学,在探究过程中,大部分同学根据生物学常用的对比法很快想到,捆住鱼的某一类鳍,就要一条大小种类相同的活鱼与之对照,通过观察对比,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得出结论。鲫鱼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用作案材简单易行,有利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中学生物学案例教学的选择。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生物案例,我们不能不加以选择地用作案例教学,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教师,必须对案例进行编辑和提炼,根据教学内容的主题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典型的、与学科知识结合紧密的案例,才能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因此,进行案例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要具有现实性

案例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现象,也可以是由已知的生物知识衍化派生出的现实生活的再现,作为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努力使案例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学问,促使学生多问多想多创造。如《用药和急救》一课,我设计《安全用药》案例进行教学时,我从药店收集学生常用的一些药物使用说明书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分析判断如何用药才是安全的。由于此案例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通过分析、交流,很容易找到安全用药的要求。

二、案例要具有可操作性

案例取材于现实生活,有真实感,学生易于理解,但它是一种实践过程,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因此设计案例时,要考虑到学生探究时的仪器、药品、学生理论知识等条件是否具备。

三、案例要具有启发性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案例教学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好的案例不仅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课,设计《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案例进行教学时,案例要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构想,自主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学习。

四、案例要具有学科性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是一切有生命的物体。因此,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有学科性,要能把微观的生命现象变成宏观现象,微观的变化表现为宏观的变化,如《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教学案例,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科学家对人体内气体交换规律的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科学实验的素养;通过展示肺泡结构图片,播放气体交换动画,将抽象、复杂的内容生动全面地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

五、案例要具有综合性、社会性

人类生存、社会发展都离不开生物科学知识,生物既是一门基础科学,又是一门前沿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其它学科有很强的交叉性,互动性,教师在设计案例教学时,除应具有生物学科的独特之处外,还应该融合物理、数学等其它学科的认知方法,同时不能忽视案例的社会效益,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我设计《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课案例时,采取了两个实验同步进行的方式。在第一课时的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画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最后对探究计划进行初步的实施。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时,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并撰写探究报告。为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自主探究提供了空间。又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总之,案例教学主要是提供情境,体验过程、协作交流、积累经验、培养能力、意义建构、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提供与学习内容有直接联系的体验过程。案例教学如果能灵活有效的运用于课堂,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就能把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学习活动变为学生积极、自觉、主动地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就能实现教育教学改革转型的目标。

参考资料:

1、《新课程典型案例研究与评析—初中生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教学法—初中生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职英语教学法探讨 篇3

一、中职英语教学的制约因素

中职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初中毕业的学生,在高考扩招后,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逐年递减,只有极少部分自学能力差、学习能力低、基础较差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中职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观念较为陈旧。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中等职业学校对英语课程不够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把培养各类技术性的人才作为目标,把教育重心放在专业课上,而将英语当做辅助科目,这就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够全面,不能够真正满足社会需要。

二、针对中职英语教学提出的几点方法

1. 分层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按照不同的学习情况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

(1)教师要分层进行备课

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备课,采用阶梯式教学模式。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为甲、乙、丙三层。甲层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可以为他们提供难度相对较大、灵活性相对较高的练习;乙层的学生英语水平一般,则可以采用模仿练习,如造句、改写对话、翻译等;丙层的学生英语基础差一些,可以布置简单的课文朗读、单词拼写等,逐步增加难度,逐渐提高。

(2)教师要进行分层教学

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降低难度,鼓励他们多练习、多开口,不断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对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多提问他们,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对于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设计一些灵活性的、有难度的问题让他们思考,以高要求、高标准不断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

2. 多元化教学

多元化教学主要是指采用灵活的多样化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及方法,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指导他们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既提高中职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教学方法,不断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并且还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中,如果采用不当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中职生英语能力和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有效的学习策略不单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更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中职生来说,提高学习效果非常重要,但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更加重要,这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提高和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及特点,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3. 任务导向教学

任务导向教学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解读,制定明确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获得相对较多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让学生投入学习的过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还可以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当然,在任务的规划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4. 提高教师的修养和从教能力

教师从教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一个教师的从教能力直接影响他的教学水平,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能力。教师的修养也体现出一个教师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责任心,对学生要尊重、关心、爱护,以及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相处融洽,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要提高中职生的英语水平,就要靠中职教师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和从教能力,这样才能够为中职英语教学做出贡献,为社会培养全面的人才。

案例教学法探讨 篇4

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展开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亲验性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案例教学在职业学校中的运用能很好地使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遵循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研讨,重点培养学习者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使学习者提高问题分析能力。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在职业教育中大力倡导。

在使用进行案例教学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案例教学与举例说明、传统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

(一)案例教学不同于举例说明

案例教学和举例说明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在案例教学中,虽然教师在课前要做搜集材料、考虑整堂课如何组织教学等工作,但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而举例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主体,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其次,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教学任务都是借助案例展开的;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则处于次要地位,只是对教师对讲解的理论知识进行的论证。

最后,案例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举例则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仍然是教师说学生听的形式,根本没有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二)案例教学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

案例教学有许多优点,但案例教学不能排斥和取代其他的教学方法,它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尤其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学生才会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观点依据的由来。同时由于案例教学是在具体的、孤立的情境中实施的,尽管教师试图将其所处的环境描述清楚,或者将环境布置得具有高度的仿真性,有利于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索、整理和加工,并通过研讨,得出符合实际的“决策”,但是却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二、案例教学中的情景布置

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之前除了预先要准备好上课的内容与形式之外,还要对上课的场地进行适当布置,甚至专门建立一个案例教学的教室,使得学生一来到这个环境就很快地融入教师准备的案例中,从而积极地加入到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来。

例如,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最好不要少于4—5人) ,分组时按照学习成绩、能力水平、个性特点、性别比例等情况合理搭配,混编成组,并由各组学生自行选出小组长,然后将整个教室的课桌椅围成一定的形状,例如圆形、长方形、正方形、马蹄形 (“u”型) 等,每个小组的成员相对集中地围坐在一起,组与组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不仅方便每个组员之间的讨论,而且组与组之间也能减少干扰。而上课时教师则可以站在整个教室的中央,这样不仅能清楚地环视、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能与所有的学生保持等同的距离,而且能在学生讨论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使每一位学生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较为充分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这样的一种情景布置既能让每位学生融入到案例教学中,又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案例教学中师生的角色扮演

(一)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1. 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创造性的积极发挥是关键。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展示案例,而在案例展示后必须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适时加以点拨、归纳,使教学生动有序地进行,只有师生配合和谐一致,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佳。针对这一点,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外,还要具备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讨论的本领,要能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理论提升,能使学生对案例中所包含的问题获得更透彻的理解,能促进学生之间积极的人际交往,能构建一个具有合作取向的、努力向上的学习环境。

2. 教师课前选好案例,设计好问题是前提。

案例教学模式以案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针对性原则。教学案例的选取和设计应针对教学目的,有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原理的理解掌握。例如教师可以针对企业技术创新、挖掘改造等关键问题、热点问题组织案例教学,将新设备、新工艺、新知识、新材料等的学习寓于案例教学之中,使学生产生共鸣,提高教学效果。

(2)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不能一味选择好案例而背离教学目的,这样就是舍本逐末。案例中应包含一定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因此,应从教育与教学的角度选取最佳事例,起到举一反三、打通思路的作用。

(3)典型性原则。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有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掌握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和方法。在案例筛选过程中,如果选择了与教材内容联系不密切的案例,有时也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由于牵强附会、偏离主题,便难以达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的教学目的,不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趣味性原则。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或者从他们的日常生活的事件中进行提炼加工和概括。这样的案例才能吸引学生,促使他们不断思考,也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真实性原则。案例应该取材于鲜活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实践,而不是凭借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随意生产出来的空洞的、没有生命的文字产品。

3. 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中应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补充。

在实际教学中,案例的展示,课堂中归纳总结,均可结合多媒体、图片、实物或实际场景等多种教学手段完成。同时,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还必须配之以生动、简明、扼要的讲解。

(二)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角色

实施案例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案例教学必须破除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真正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学习和锻炼。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起主导作用,但绝不能包办代替。案例教学与讲授法的一个重要分别就是:案例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的支持和配合,离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新,案例教学将寸步难行。而长久以来的讲授法却使学生养成了依赖、被动的品质和习惯,这势必会给案例教学的推行工作带来诸多的困难。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职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弱。一般说来,职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对于一些推理性的理解和新事物的接受要花一定的时间,这就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接受程度。要想有效地从案例教学中有所收获就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讨论。所以整堂课学生都应始终处于积极思考、思路跟着老师走的状态,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释讨论,开拓视野,克服学习上的依赖心理,在教师的启发下,总结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知识,最后,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除此之外,为了很好地配合教师,学生在学习期间要不断地增长知识,丰富知识积累,尤其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以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理念理解新的知识、掌握新的知识。

四、案例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本质探讨 篇5

文章类型:教学研究

文章加入时间:2002年4月4日10:44

------------------

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基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一特点,人们提出了”任务驱动“ 的教与学的方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由于对”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本质和内涵理解上的差异,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实践中,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除了人们从一般意义上提出的 ”任务“设置要有趣味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以外,任务驱动的学习目标单一性、任务驱动的形式化和简单化、任务驱动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或缺等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 任务驱动 教学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顺应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特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有着鲜明的特点,即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其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与传统学科课程相比,更少地偏重学术化的理性知识传授,淡化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而更多地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其课程的功能在于更多地关注学生经验性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可见,信息技术课程的组织形态应以体验性知识、综合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为主。体验性知识,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突出知识的固有性、多义性和交互性,关注课程的固有意义,重视经验、体验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的作用;综合性知识即跨学科知识,体现信息技术课程在学科上的交叉性。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因而有了该课程在客观上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方法性知识,体现信息技术课程所包括的课程的服务思想、结构方法、形成及发展规律,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收集、处理、测量、交流、评价等的方法,这一切均是学生将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技术只是搭建学生与现代信息环境之间的接口,学生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学习,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掌握探索科学的方法。

基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些特点和它的课程组织形态,在教学上,人们提出了”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法。

二、任务驱动是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的基本形式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设计通常由以下若干环节组成: ①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②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问题(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③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④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 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减少学生们以往由于片面追求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性“而导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法带来的茫然。

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充满了人性,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在任务驱动教学形式实现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的使用已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信息意识、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行为已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内在意识,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教学要求自然水到渠成了。

三、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容易产生的误区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被广大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广为采用。由于对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本质和内涵理解上的差异,在”任务“的提出上,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除了人们在一般意义上提出的”任务“设置需要有趣味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以外,以下问题需要思考。

1.任务驱动的学习目标单一性

”任务“总是围绕某一个或多个确定的学习目标而提出的。

第一,教师要在总体学习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第二,在设计”任务“时,要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科学处理”双基“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传统的基础性学科比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则需要在关注”双基“目标的基础上,向能力目标倾斜。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会背出多少概念的意义不大,而是看他们会做多少,比如 ”窗口“、”模板“、”网络协议“等,不一定需要学生背出它们的确切定义,而在于学会怎样操作”窗口“。”模板“,怎样遵循”网络协议“。尤其对于初、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常规性的知识和操作已经基本具备,更需要发展他们”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培养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第三,设计”任务“时,自然要注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的差异,即使对相同年龄段的学生,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将学习目标分层次,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出恰当的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开放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一定容量、一定梯度的”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基础目标对应的小任务,学有所思的学生接着完成下一个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发展目标对应的任务,学有所创的学生还应继续完成后面开放性的任务。

2.任务驱动的形式化和简单化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存在着将任务简单化的倾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对达成教学目标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把任务简化为以教学目标的问题的提出,就有犯形式主义错误之嫌了。比如,在高一”计算机网络“一节的示范课上,教学目标是:认识并了解计算机网络。作用。分类和组成,教师依此提出了四个问题①什么是计算机网络?②计算机网络的作用?③计算机网络的分类?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认为这就是给学生提出的四个任务,而后用大半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从教师做好的网络课件中,分别单击”计算机网络“"”网络的作用“ ”网络的分类“"网络的组成”等超级链接,通过看到屏幕上呈现出的与书本上一致的概念性的答案,来完成“任务”。这种对“任务”与“问题”的理解未免过于肤浅,这里提出的四个“问题” 不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来建构知识框架,而只需要打开书本就可轻而易举地获取正确答案,它不是“任务”,不构成“任务驱动”的前提,自然也不属于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这位教师所做的课件自然也属于“课本搬家”。对高中学生尤其是城市的高中学生,这种照搬课本的信息技术课是不会受欢迎的,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们不需要“课本搬家”,他们渴望获得在教师引导下的。展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示事物本质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驱动下的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过程。

3.关注任务驱动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或缺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是对学生技术的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课程,它既含有丰富的科学性,又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知识,在教学目标上则体现为丰富的情感目标。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使教学环境情境化、问题化,教学过程则要求既源于具体情境而又能超越具体情境,达到融知识、技能、情感于一体的至高境界。有价值的任务驱动的设计除了能使学生达成一定的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以外,还需要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感、行为习惯乃至人格塑造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均产生积极影响。有这样一节小学信息技术课:以 “附件”中“录音机”的录音、效果等的学习为载体,使学生学会“窗口”、“菜单”等的操作。这本是一节任务驱动较为得当的好课,遗憾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自行录下一段声音并进行效果加工之前,未作任何关于音乐审美的说明和要求,致使一位学生在讲合演示时,将国歌用“加速”效果播放,既不悦耳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国歌的严肃性和庄严感,不能不说是这节课的一大败笔。

中小学生正处在文化接受的开放阶段,多元化的文化从多方位渗透到校园,积极的文化、道德导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任何一节信息技术课,均可以从人文的角度去深刻解读,都能够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充分关注任务驱动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或缺问题。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超越单一学科框架、向课后延伸的研究型学习课题……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作为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主流教学方法,它的内涵和外延还将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2]熊 梅 当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教育研究2001(3)

[3]张建伟 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 教育研究2000(10)

[4]黎加厚 通过设计来理解英特未来教育的教案设计

[5]张志勇 目标教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文章出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项目教学法实例探讨 篇6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烹饪教学实例学生注意力

1.中职烹饪学生的状况及教学现状

1.1目前就读中职烹饪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学习成绩差,学习积极性差,文化知识、学习能力和理论知识体系差,各科成绩不理想,无缘于普通高中而选择就读职校的学生。而在校的中职学生大部分对理论知识学习不感兴趣,喜欢模仿老师的技能操作,他们的动手能力、模仿能力强,喜欢动手而不善于动脑思考。

1.2传统的烹饪理论教学采用的方法单一,无法常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常规理论教学的讲授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只培养了学生应试能力和死读书的能力,很多理论知识学生学了考了就忘,无法真正的应用到实践并指导实践,这是目前烹饪专业教学上最突出的问题。

1.3实操课学生只是盲目的模仿,不善于思考,学习效果差,缺乏创新精神。目前烹饪操作课基本沿袭了“教师讲解——教师示范——强调要领——学生练习——教师点评”这一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2.项目教学法在烹饪教学中应用实例

下面就以中餐热菜中的“稻香红烧肉”教学为例,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技能教学活动进行探讨。

2.1确定项目,明确目标

项目的选取是项目教学成功的关键。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够自主学习、小组成员间能否通力合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课堂教学感兴趣,才能真正学到一些知识与技能,从而逐渐成为一个创新型的人才。这里选取其中最常用的红烧法为例进行项目教学。

2.2制定合理的计划,做好准备

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基础。项目教学法的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准备。为完成稻香红烧肉这一项目教学,老师必须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在上课前通过书本或网络查找稻香红烧肉相关的知识,稻香红烧肉的成菜标准,并结合资料以及已学的知识,写出稻香红烧肉的制作流程、操作步骤、操作技术关键等,激发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课堂学习上来,减少了老师在学生旁边指挥操作的现象。

另一方面,老师也针对项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搜集相关资料,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如何组织教学进行过程设计,根据行业规范和要求制定项目计划书。以下是制作稻香红烧肉的计划书:

主题:稻香红烧肉的制作

原料:带皮五花肉1250克、香料、姜片、葱、白糖、料酒、酱油、盐、味精等。

要求:① 分几个小组,各组组员分工要明确。

② 制作过程中要保持工作范围的清洁干净。

③ 制作时间为45分钟。

2.3 实施项目,适当指导

项目教学法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项目的实施是项目教育法的核心部分。实施的过程主要分以下4个步骤:

2.3.1 指导学生分组

首先以自愿平等的原则让学生自由组合,按每小组8人为标准。形成小组后,老师再稍作调整,尽量让每一组的实力均衡。

2.3.2讨论并制定方案

分组完毕后,组员根据各自课前搜集的资料所得进行讨论,重点是:①红烧的特点;②稻香红烧肉的制作流程(包括工具、分工、制作步骤、技术关键);③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小组内讨论完毕后,再由老师指导,做一次组间的讨论。首先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对该组的方案来一次展示,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对其方案提出疑问,并由提案的一组进行解答。期间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解答。最后老师对各组方案中会导致成品失败的环节提出,并辅助学生进行修改。在这样一个讨论中,学生们无形中将知识点都作了认识和消化,也为接下来的操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准备。

2.3.3分工实施,协调合作

由于烹饪操作的特殊性,老师必需做出一些安排,以确保小组间分工明确的同时,也保证该组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至少能从头到尾观看到操作过程并能及时给组员提出意见。而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确保每一个人都“有事可做”,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方案的实施中来。同时,老师也要提醒学生注意时间的限制,有计划地提高学生做事的速度。

2.3.4成果展示,检查评估

项目的结束阶段是通过作品的展示以及项目实施过程的总结,对每个学生做出正确的评定。

首先各组将制作菜品展现。展示完毕以后开始检查评估工作。评定从两方面入手,即结果性评定和过程性评定,结果性评定主要是考察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过程性评定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工作态度。先由小组内的成员对自己小组的菜品进行评价,再由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最后由老师对各小组的成品进行评分。在评价时,师生之间要保持交流,在针对成品和感观指标进行评价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商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方案作出进一步的修改。

另外学生也有必要对自己和他人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的表现作出一个客观的评价,让学生能通过自我的反思与他人的建议对自己的技能以及处事能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并能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学生们根据评分表格做好各组的自评和小组间的相互评估。老师再就评估的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针对各组的不足之处寻找可能出现问题有环节,并对其进行修改。最后,老师对各组的方案及成品进行一番客观的点评。在点评的时候,老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客观的对每一组甚至每一个学生进行点评。

最后,老师对整节课的内容作一个系统的总结归纳,包括老师自己对稻香红烧肉步骤的安排及原因,给学生一个参考。同时督促学生课后将实验报告完成。

总的来说,项目教学法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注意力会被大大的调动和提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益,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相信通过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不断的努力,我们职教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焦泽昌,李燕.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OL].中国林业教育,2003年第四期.

[2] 张党省.职校教师在项目教学法中的角色--科教文汇(下半月) [J/OL].中國期刊全文数据库,200609.

[3] 张小红.谈项目教学法在电工基础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10年28期.

激发式教学法探讨 篇7

所谓“激发”即激之使奋起 (《辞海》) 。“激”指教师的教学行为, “发”则指教师行为作用于学生所产生的结果。“激发”的意义就在于解决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问题, 旨在使学生“动|起来, 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 生发出求知的欲望、探索的勇气。而“启发”则是阐明事理, 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它的意义就在于使学生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

这二者的关系如何呢?“激发”是“启发”的基础和前提, “启发”是“激发”的延伸和升华。没有“激发”, “启发”就会成为, 无源之水。就只能是老师的一厢情愿, 就只能是“启而不发”。没有“启发”, 则“激发”就显得肤浅, 难以深入, 难得实效, 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也就难以持久。所以, 二者必须依次相辅而行, 才能相得益彰, 收到实效。

俗话说:“水不激不活, 人不激不奋”。如果不激发学生, 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就没有启动, 压根就不愿学这门课, 人在教室心在外, 形在此而神在彼, 那么, 老师的启发就只能成为灌输和强加。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消极被动之中不可能有好的精神状态, 当然也就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有的老师提问学生, 学生站起来不说话。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老师问的是什么, 更别说会不会了。还有的老师在考后抱怨:讲过的题就是不会做, 真没办法。其实这正是由于缺少“激发”造成的。而这也正是本人将激发置于启发之前的原因所在。

由此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感到:对于教师而言, 使教学变得兴味盎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因而,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否则只能是事倍而功半。

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精设导语, 创设氛围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也是关建的一步。好的导语可以激起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 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力。反之则会压抑学生的热情, 分散学生的精力。所以, 导语的设计不可忽视。开头当如爆竹, 骤响易彻, 这是极有道理的。如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这样导入:我国是一个文化灿烂的国度, 其中, 宋词更是群星争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的先河, 一扫过去词的脂粉柔情, 使人耳目一新。有人曾这样评论:读柳永的词, 需二八少女, 手持红牙板, 低吟浅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读苏学士的词则须关西大汉, 手持铜琵琶、铁绰板, 高唱“大江东去”。由此可以看出苏词的豪放风格。而“大江东去”, 正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的开头一句。它成了这首词的代名词。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 具体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这个导语借名家名篇之名激学生慕“名”之情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升堂入室。

2跳出俗套, 另辟蹊径

对教师而言, 必须常教常新, 不能墨守成规。对学生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 其实不然。虽然学生不像老师那样多次反复接触同一篇课文, 但他们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 也有一定思维惯性, 总是了解作者背景、分段、总结中心、归纳特点, 如果我们从方法上仍然亦步亦趋, 学生定然感到陈旧单调乏味, 难以激起兴趣, 所以, 必须另辟蹊径。

例如教学《拿来主义) 一文, 我开讲不说作者, 不提背景, 而是让学生熟读课文第七自然段, 并要求学生依据“所以, 我们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一句中的“所以”, 从上文寻找能与之相呼应的“因为”或者可以放置“因为”的位置。这使得学生感到耳目一新, 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探求的兴趣。

3前后勾连, 左右比较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对于熟悉的东西学生会感到厌烦。而完全生疏的知识又不易马上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所以要选择那些对学习新知有关系有帮助的已有知识, 使新旧建立联系, 并比较之, 使学生在对比中产生思维的活力。有比较才有鉴别。鉴别的过程可以成为学生获得乐趣的过程。语文教材为联系比较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4开拓延伸, 生发深化

课堂教学应该紧扣教材, 目的明确, 这无可质疑。但这并不等于机械死板, 拘泥于课本, 不敢越雷池一步, 如果这样, 教学内容将陷于僵化。所以, 在课堂上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适时适量适度的拓展延伸,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还可扩大学生视野, 增加课堂的容量。例如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活》, 可以自然的引伸到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组内容的讲析,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还加深了对马克思伟大贡献的理解;讲《劝学》中的“木直中绳, 其曲中规……”, 可以拓展到物理知识;讲《体态语》可以进一步深化、归纳运用体态语和破译别人的体态语。凡此种种, 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均有异曲同工之妙。

5加强训练、多管齐下

课堂教学内容、训练重点是相对稳定的, 我们一般不能随便更易。然而, 学习、训练的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 为了有效地学习, 我们应当灵活选择恰当的训练方法, 打破固定僵化的俗套, 使语文课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充满活力。我们可以将听、说、读、写、演等方法有机结合,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动与静的平衡, 构建起课堂教学训练的立体框架, 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6肯定成绩, 鼓励竞争

在学习中要不断发现学生的进步和成绩, 使他们有成就感和成功感, 从而产生愉悦感和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 为了获取某种效果可以激发兴趣。当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时, 如果发现自己取得了一定成绩, 有了一定进步, 就会产生成功的快乐和继续努力的兴趣。如果一味的努力下去, 却不见效, 则会灰心丧气、失去兴趣。因此, 老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成绩和闪光点并及时恰当的给予肯定, 从而激发其兴趣。为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获取成功的机会, 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引进竞赛机制。如朗读、写作、回答问题、表演等等。可以单个人, 也可以同桌, 还可以小组。从人的普遍心理来看, 那些具有竞争性的能比高低、评优劣、论先后、争上游的活动, 可以有效的激发人的好胜心和兴趣。对于风华正茂的学生则更是如此。所以, 语文老师应刻意为之。

以上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几个途径。那么在具体实施激发的时候, 还应注意些什么呢?

(1) 准确及时把握激发的时机。

上课伊始, 学生都有一种期待心理, 如果老师能高质量的满足这种心理, 那么就能激发起学生听课的兴趣,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从而为“启发”学生获得新知、完成教学任务创造出良好的条件。所以, 导语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此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还需要对学生不断的给予必要的激发。那么在怎样的情境之下进行激发才是有效的呢?在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有了感性认识, 积累了一定的知识, 经过激发和努力, 能够有所发现或突破的情况下, 实施激发则是较好的时机。如果学生精力集中, 情绪亢奋的时候则应乘势给以启发, 以满足他们求知成功的心理。这个情势下的激发不仅是多余的, 甚至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如果学生已经心烦意乱, 消极疲沓, 这才去激发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使时间和精力造成浪费。所以时机的恰当把握十分重要。比如学习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一文, 在学生基本了解全文内涵的情况下, 我趁势激发: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可以见仁见智, 评价可以是多元的。正如对《红楼梦》的理解:才子佳人看见的是缠绵, 道学家看见的是淫, 革命家看见的是排满。《读〈伊索寓言〉》是钱钟书先生对某些寓言故事的看法, 那么你完全同意吗?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这就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欲望。有学生指出:关于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 钱先生得出大胖子都是小心眼的结论, 我觉得很别扭。我认为可以这样概括:“有些人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还能奋斗, 而条件好了反而不思进取”。还有学生说:可以归纳为“什么事情也不能违背规律, 否则, 欲速则不达”等等, 由于激发的时机把握好,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势下再辅以启发, 则水到渠成, 瓜熟蒂落。

(2) 准确选择激发点。

激发点是教学内容的突破口,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枝茎肯綮之处。它既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功能, 又有紧密联系教学内容的效用。如学习《风景谈》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一提风景, 同学们会自然地想到名山大川、奇花异木、亭台楼阁、文物古迹。把这些分类, 不外乎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两大类。可是茅盾先生在介绍《风景谈》的写作过程时却说:‘我是将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的’, 那么, 这‘政治’指的是什么呢?在文章中是如何表现的呢?请大家在阅读中思考、归纳”。这则导语紧扣了“政治”这个“点”, 将“政治”与“风景”联姻, 所以既有激发兴趣之功能, 又很好地联系了教学内容,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恰当把握激发的“度”。

在激发过程中势必要运用提问的方式。这就必须注意, 问题的提出必须具有思辨的力量, 具有探索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还应控制问题的难度, 问题过于简单, 大多学生能轻而易举的脱口而出, 则必将使学生不屑于开口, 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就是“没意思”, 从而导致学生的兴趣减弱, 思维抑制。问题过深, 学生的水平难以企及, 即使经过努力其收获仍然是零, 学生难以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欢乐, 久而久之兴趣必然受影响, 思维也必然产生惰性。所以, “度”的把握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药》这篇小说的学习过程中, 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药是用来治病的, 如果对药和病作简洁的划分, 可以分为哪几类?鲁迅先生以“药”为题的用意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 大多明确了:药可以分为真正能用来治病的药和骗人钱财的假药两类;病可以分为生理的病和精神的病两类。鲁迅先生以此为题正是要告诉人们改造社会的关键在于救治人们精神的病。此题既有思辨的价值, 又是学生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解决的, 属于跳起来才能摘到的果子。故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4) 充分考虑激发的面。

素质教育的一个原则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也规定, 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因而, 在激发的过程中, 要将普遍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水平又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清楚的认识到, 老师的激发只有作用于学生个体的心智活动, 满足于学生个体的精神需求, 才能收到成效。所以, 激发的内容必须有弹性, 有层次。

在学习《劝学》中, 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个千古名篇, 观点鲜明, 语言形象, 章法严谨, 十分精彩。那么你对此文还能指出其不足吗?很显然, 这个问题既有思辨的价值, 又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可以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说:“善假于物”的“物”, 有好坏之分, 文中未指出, 此乃不足。有的说“学习”不仅仅限于书本、课堂, 还应走向社会, 走进生活, 文中未提, 此亦局限。还有的说“六跪”, 显然是不准确的, 作者未注意认真考核, 留下了不应有的纰漏……很显然, 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 而且个性特长也得到了展示。

当然, 激发时还应考虑其针对性, 有意识地为某些有特长的同学提供表现的场所和创造的机会。

(5) 正确把握激发的向。

激发的意义要通过学生的行动才能表现出来。所以, 教师在激发学生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学生受到激发后在内心形成的兴趣、思维的倾向和趋势是符合教学情境的, 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经之途, 而不能旁逸斜出, 天马行空, 不知所之。只图表面热闹和浅层活跃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最后一部分时, 老师在讲解中辅以体态语, 模仿焦、刘二人殉情的动作。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不惜夸张甚至故做滑稽状, 引学生哄堂大笑, 气氛确实活跃。然而, 确不符合教学所需要的悲剧性气氛。使学生在前边的学习过程中所积累酝酿起来的深沉、悲哀、同情的高尚的心理状态遭到破坏。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的作用大打折扣。这样的激发是肤浅的, 是华而不实的, 是与整体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的, 所以, 必须坚决避免。所以, 老师必须对教材有正确的认识, 有恰当的感情定向, 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情绪状态有深人的了解, 从而正确实施激发。如在学习《祭妹文》《祭十二郎文时》以哀乐作为背景音乐, 进行朗读, 就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学习文章所需要的情感, 激发了学生诵读、探究的欲望,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所以, 激发的行为决不是外加的, 决不是老师的随心所欲, 兴之所之, 而是老师对教材对学生深入研究理解, 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从而确立的教学行为, 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小学语文教学法探讨 篇8

一、激发兴趣, 渗透情感

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适中, 如果太容易, 学生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就会觉得没意思, 如果太难, 学生会感到摸不着边际, 失去信心。提问要紧扣课文, 有一定的深度, 能使学生抓住要害, 想一想就能说出一二。学生有好胜心理, 是愿意思考问题的, 关键在于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要吃透教材, 了解学生。

首先, 学生课前入情。作为教师, 要想让孩子们对新课的学习有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 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准备一个好的导语。好的导语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有了一个好的导语, 就为以后课堂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值得一提的是, 好的导语不仅要符合课上内容, 最重要的是将情蕴含在其中, 如果在第一节课的开始就能够将学生的情感引入其中, 那么学生在今后的课程中就会步步深入。

其次, 课上把握兴趣, 激发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 主动学习, 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满堂灌输, 激发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设情境, 师生互动

作为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环境, “以境动人”, 同时注意教学内容的内在影响力, 做到以景动人、以情感人, 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领其情, 从而创设课堂互动的合作点。

(一) 质疑情境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创设质疑情境, 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唤醒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迎接创新的挑战, 教师提出问题, 师生互动, 共同在问题中思考。

(二) 表演情境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时必须面向全体, 课堂上做到人人参与, 不要只限于优生。在师生互答时, 应考虑后进生的感受, 在表演的过程中, 教师只作为引导, 其他权利应该交给学生, 大胆的放手, 让他们试着追求。例如在《狼和小羊》一课时, 教师可以准备好狼和小羊的头饰, 然后把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 让他们分工协作, 走上讲台表演, 学生们不但增加了积极性, 同时也会感到特别有成功感。于是, 自然地学生由被动到主动, 抓住了狼和小羊的言行, 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演力, 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师轻松学生开心。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普遍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它以图文并茂、直观的声像、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 有助于学生合作、主动地学习, 达到开启学生思维, 陶冶学生情操,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境界。总之, 我真诚地希望我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我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最大程度地学到应知应会的知识。实实在在教语文, 简简单单教语文, 从从容容教语文, 轻轻松松教语文, 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化的教学状态。我在路上, 我在努力。

四、走下讲台, 充当学生

教师要走下讲台,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 学生才能真正喜欢老师, 才能喜欢这位老师的课, 才能学习好语文这门课。学生学习得轻松, 教师教得愉快。教师要走下讲台, 一是因为师生在年龄方面存在着代沟, 教师喜欢的, 学生不一定赞赏, 而学生崇拜的又很难是教师的所爱。二是因为教师的社会职业与学生的社会角色不同, 就某种程度来讲, 学生对教师心存猜忌与提防, 惟恐“言多必失”, 在与教师的交谈中, 往往抱着“投石问路”的心理, 采取“挤牙膏”应对策略, 你问一句我答一言, 你不掌握实底, 我便搪塞敷衍, 光打“擦边球”, 不接触实质, 因而有些时候师生之间的“促膝谈心”, 只能是教师推心置腹的摆事实, 讲道理, 学生则充耳不闻, 闻而不戒, 起不到一点作用。要改变这一状况, 真正与学生心与心地沟通, 就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走下讲台,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与学生站在同一层面上。在对待问题和事物时允许学生持反对态度, 更允许学生申辩自己的理由, 教师能耐心听完学生的申诉, 给予肯定和引导, 学生才能敞开心扉, 向你倾诉, 与你交流。只有这样, 才有益于我们的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教学法探讨 篇9

关键词:计算机学科,计算机教学,教学法

时代在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也随之迅速发展,同时计算机应用领域更是迅速扩大,人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计算机技术已成为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技术。计算机教育是一项融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教育,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不仅对传统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计算机教学特点而言,它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教学学科,动手操作已经成为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必然途径,当然,这是在掌握了课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来谈的,本文就计算机的教学方法将展开讨论。

一、强化规范操作

计算机实践教学和一般的课程不一样,要求严格按照一定程序和规范操作。因此,小学计算机教师在课程开始时要不断强化学生规范操作上机。特别是在学生练习操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监督和引导,确保在有限的上机操作时间内,能使更多的学生完成操作任务。如,教师可以来回地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加以引导,加强个别辅导,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教师也可以通过局域电子教室的“监控转播”、“语音对讲”、“遥控辅导”等功能,对学生进行监督、引导、辅导等,用以解决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各种问题,提高上机操作的效率,确保学生在有限的上机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实用操作技能。

二、边学边练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一门学科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都要付诸实践,计算机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应如此。所以,我们的“WO WO恋歌”就得天天唱。

三、举一反三法

人人并非皆为神童,也并非个个有过目不忘之才。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是教还是学,都要认真、仔细、慎重地对待每一个环节,对同一个问题要反复琢磨,反复考虑,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更深刻的体会。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触类旁通法

“学会了种豆,学种瓜也就不是很难的了”。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也是如此。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老师也不可能样样手把手地教学生。所以,好多知识还需我们自己去钻研。譬如:我们在老师的辅导下熟练地掌握了Office2000办公系列之Microsoft Word,则剩下的诸如Microsof Excel,Microsoft Power Point等系列成员我们就完全可以自己学习和操作了。

五、求精兼博法

计算机从诞生到发展再到比较成熟,在短短的70多年中已经形成其独立的计算机工业体系和文化体系。计算机文化起步虽晚,但它已经囊括了几乎人类所有文化。面对这么庞大的文化领域我们只能接受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很少一部分。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很专业、很精通地掌握其中的某一部分,在精通掌握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基础上,再学习一些其他的计算机及其应用知识,以拓宽自己的专业的知识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求精兼博法。

假如我们是学编程的,我们可能学C语言、汇编语言等基础语言,在学好其中两三种语言的基础上,我们再学其他的语言和应用软件,诸如Photoshop,Flash等,如用电影制作软件Movie Maker就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电影。

六、突出表扬鼓励

学生在学习学习和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要积极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求助于教师。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在老师鼓励下获得真知,慢慢养成良好上机习惯,教师要多去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然,有时电脑会出现因为软件本身或者系统出现的错误或者提示信息的一类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如系统安装的杀毒软件提示升级了或者打开软件时弹出选择窗口,保存文件时提示文件已经存在,等等。但如果不注意应对,就会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小的干扰,学生可能会一个劲儿地寻求老师的帮助。其实,教师应该明确地让学生知道:这不是什么大的“错误”,而是电脑很友好地表示,就像平时把鼠标移到图标上会显示出名称来一样,这“错误”是提示你如何解决问题或者是如何让操作更简便、更符合自己的要求。出现这类“错误”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屏幕提示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选择。长此以往,学生遇到新问题时,首先就会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尝试自己解决,而不是坐等着寻求他人的帮助。

七、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对近几年来,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中小学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与创新教育有着“天然结合点”的计算机学科应当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这个重任。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讨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

“引导探究”式教学法探讨 篇10

“引导探索”式教学方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能力外, 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此教学方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等步骤促进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并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从而将单向信息传递变为双向或多向式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新型关系。问题是教学的开端、教学的主线以及教学归宿, 是引导探究式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特点。

2 引导探究式教学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课程中的应用

针对这门课程, 传统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分析得出磁场对运动电荷存在洛仑兹力———讲解洛仑兹力的方向———大小——课堂训练———课后巩固练习。从效果上看, 学生不但了解了洛伦兹力, 并且也会判断和计算力的方向和大小。但是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 学生仍旧处于被动灌输的位置上, 我们仅能说学生学会了, 但是不能说学生们会学了。本节课利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 此课程的教学设计如下: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讨论, 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证明洛仑兹力的存在———由安培力的知识得出 (1) 洛仑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2) 洛仑兹力大小的计算公式———课堂讲练———课堂练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为了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关于洛伦兹力的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以及动口去学习, 这样的教学处理不仅是对获得知识的重视, 更是对学生获得知识过程和方法的重视, 从而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 真正体现了以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思想, 从而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1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复习左手定则及安培力的大小计算, 电流的形成, 提出问题:安培力的产生实质是磁场对什么作用表现出来的?通过提出问题以及激发学生手脑并用进行探究, 使得学生能够在简单的层次上像科学家那样主动的发现问题。

2.2 合理猜想, 思维发散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猜猜看“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实质上是对什么的作用的表现呢?”教师给出适当的提示, 最终根据学生的猜想总结出:因为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所以, 可以猜想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是作用在运动电荷上的洛仑兹力的宏观表现。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散学生的思维, 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点拨,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推理和比较, 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源。其作为一个科研的过程, 除了让学生感受到科研的方法外, 还能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

2.3 学生实验, 引导探究

通过利用试验验证的猜想, 教师给学生提供运动电荷和磁场的前提下, 让学生设计合理的试验步骤。经过大家的讨论确定了以下进行试验的电路:有导线、学生电源阴极射线管和感应圈组成回路, 阴极射线管发射电子, 学生观察电子束的径迹。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自己选出代表来进行操作, 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及信息交流, 从而形成一种和谐亲密和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由此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又进一步发展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作为一个试验探索的过程,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应当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试验方案进行讨论后在对设计进行完善, 为了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进行设计, 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引导, 不仅让他们体验到探索的艰难, 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4 学生分析、推导、得出结论

教师设疑:洛仑兹力的方向如何判断?观察大屏幕的模拟, 通过安培力的方向迁移到洛仑兹力的方向引出左手定则,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洛仑兹力的概念猜想洛仑兹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讨论, 得出结论与q、v、B三个物理量有关。教师提示F洛与F安的关系,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F洛=qv B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及推理过程, 归纳结论。

学生通过试验获得感知的同时在推理过程中通过思维加工, 获得结论。这与传统教学的总结完全不同, 传统教学的总结是教师在总结自己的演示试验, 而引导探究式教学则是学生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 通过梳理认识结构进行的归纳结论, 学生从中得到成功的喜悦。

由于此过程将传授知识变为亲身体验学习过程, 从而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转向科学的思维模式, 不仅使学生受到科学的教学, 更潜移默化的锻炼他们的心理、态度以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 在增长能力的同时增长才干。

2.5 演绎分析, 验证规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两方面的目的:第一, 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第二,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强化探索的结果以便学生理清因果关系。

2.6 巩固练习, 指导实践

用多媒体电脑将基本训练、能力提高以及综合运用三部分练习题映射在大屏幕上。

2.7 归纳总结, 学法指导

我们通过发现问题———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的途径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探究过程。教师指出, 这不仅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 更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认识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由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猜想、分析和试验以及总结等获得知识, 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主动性, 更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此外, 通过整个探究过程, 除了探究结论外,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探究的思维方法, 从而体验探索艰辛的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赵文波.对当前探究教学法运用的新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S2) .

[2]崔友兴, 蔡林, 陈瑞君.问题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比较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08) .

上一篇:质量管理下建筑工程下一篇:电力通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