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周期

2024-05-11

治疗周期(精选十篇)

治疗周期 篇1

1 中医人工周期疗法

1.1 行经期

行经期是月经周期的第1—4天, 黄体从成熟转向退化, 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分泌也逐渐减少, 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而剥落出血, 基础体温 (BBT) 下降。中医认为, 此期胞脉充盈, 血海充满而溢, 为阳转入阴的阶段, 治疗易理气活血调经, 因势利导, 促进经血的顺利排泄, 拟四物汤加丹参、泽兰、香附、益母草调治, 偏虚寒者加吴茱萸、桂枝温经活血;偏血热者加生地、丹皮、栀仁以凉血通经。不孕症患者治疗期间要注意监测基础体温, 不宜妄用活血调经之品, 宜以补肾为主, 适当加入安胎的药物。

1.2 经后期

经后期就是卵泡发育期, 为月经周期的第6—10天。行经期经血下注, 经后期血海空虚, 卵泡处于发育阶段, 基础体温 (BBT) 为低温相, 机体处于阴血相对不足的状态, 此时益肾补血或温肾补血, 使肾气充, 阴血逐渐恢复, 从而促进卵泡发育与卵子成熟。方药:党参、生黄芪、白术、山药、当归、熟地、首乌、补骨脂、仙灵脾、巴戟、仙茅、紫河车, 1剂/d, 连服5d。

1.3 经间期

经间期就是排卵期, 为经期的第11—14天。随着卵泡的发育成熟, 雌激素的分泌已经达到高峰, 从而刺激脑垂体分泌出大量的黄体生成素, 并形成排卵前高峰, 导致生成素的卵泡破裂。此期肾之阴精进一步充实, 阴阳交替, 重阴转阳, 进行转化, 阴消阳长, 由低向高转化。已有研究证明, 补肾中药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作用, 据报道, 单用补肾调经汤排卵率为66.67%。治宜补肾阳并酌加活血药, 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 消散瘀血, 促进排卵。方药:仙茅、仙灵脾、菟丝子、当归、赤芍、丹参、泽兰、郁金、香附、益母草、怀牛膝, 1剂/d, 连服4d。

1.4 经前期

经前期就是黄体期, 为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此期成熟卵泡破裂, 排卵后形成黄体。黄体细胞形成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 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进入分泌期[2], 为孕卵着床做好准备。第15—22天时, 方药:熟地、白芍、首乌、枸杞子、当归、川断、党参、龟板, 1剂/d, 连服8d;第23—25天时, 机体阳气至旺, 阳极则阴生, 阴血下注冲任血海, 下降, 子宫内膜脱落出血, 治宜活血通经以增强子宫的血液循环, 促进子宫收缩, 使子宫内膜正常脱落, 月经如期而至, 方药:当归、赤芍、丹参、熟地、泽兰、香附、茺蔚子, 1剂/d, 连服3d。

2 病案举隅

陈某, 女, 27岁, 1998年6月8日初诊。患者曾人工流产1次, 至今3年未孕, 医院检查诊断为继发性不孕症。经输卵管通水治疗后输卵管通畅, 超声监测卵泡正常。患者形体消瘦, 自诉腰腿易软、心悸失眠、口干, 月经周期正常, 经红量少, 舌红少苔, 脉细数。于月经来潮前5d给予丹栀逍遥散疏肝理气调经, 处方:丹皮15g、栀子12g、柴胡12g、白术15g、茯苓12g、白芍12g、当归12g、益母草10g, 1剂/d, 连服3d。月经周期第15—22天, 益气养血补肾, 促使黄体分泌便于孕卵着床, 处方:熟地15g、白芍12g、首乌15g、枸杞子20g、当归12g、川断15g、党参15g、龟板20g、菟丝子15g、女贞子15g、旱莲草20g, 1剂/d, 连服8d。治疗2个疗程后停药2月, 停经50d, 超声检查提示早孕。1997年2月顺产1女婴, 母女均健康。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 女性的生育与月经主要是依靠肾气—天癸—胞宫之间的平衡, 人以血为本, 月经以血为用, 《丹溪心法》云:“经水不调, 不能成胎。”《妇女泌科》指出:“女子无子, 多以经侯小调”, 故有“种子必先调经”之说。治疗重在调理肾、肝、脾。肾为先天之本, 藏精, 主生殖;肝藏血, 主疏泻, 精血同源;脾为后天之本, 生化之源, 脾气健则气血旺。因此临床上, 中医可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 对症下药。经后期填精补血、补肾滋阴, 用熟地、当归、何首乌、菟丝子等, 根据情况酌加二至丸或二仙汤;经间期 (排卵期) 调气活血, 用丹参、当归、桃仁、红花、泽兰、茺蔚子、香附、桂枝等;排卵后期补肾助阳, 用熟地、当归、何首乌、寸云、菟丝子、川断、紫石英等;月经前期及月经期活血调经, 用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牛膝、泽兰、坤草、香附等, 以促使生殖周期每一阶段的变化更加通畅顺利, 或者使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变化障碍、变化异常恢复正常。

临床上, 月经不调中的闭经、月经后期、月经量少等多属虚证, 治疗应以补虚为主, 或补肾, 或益气养血, 在补虚的基础上, 根据病情酌加理气、活血调经之药。月经先期, 月经量多者, 多以清热凉血、滋阴清热为主, 酌加益气养阴之药[3]。中医认为, 在月经周期中, 妇女的气血阴阳都在发生变化。中医人工周期疗法即是根据月经周期的阴阳消长转化规律, 即根据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及黄体形成的不同阶段, 分别施予中药调控, 使子宫内膜恢复生理性的周期变化。根据中医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理论, 结合基础体温测定或超声监测排卵, 以补肾为基本法则, 采用补肾—活血化瘀—补肾之法活血调经, 周期性用药可促进排卵, 在临床用于治疗不孕症取得了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DUBUISSON JB, AUBRIOT FX, MATHIEM L, et al.Risk factors for ectopic pregnancy in556pregnancies after in vitro fertiliza-tion: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ve management[J].Fertil Steril, 2001, 66 (4) :686-690.

[2]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5 (6) :416-420.

怀孕周期表 怀孕周期怎么计算 篇2

怀孕周期,指从受孕到生产之间的时期。怀孕(或称妊娠、有身),是指哺乳类雌性(包括人类)在体内有一个或多个胎儿或胚胎。人类的妊娠是哺乳动物中研究的最详细的。

由于每一位孕妇都难以准确地判断受孕的时间,所以,医学上规定,以末次月经的第一天起计算预产期,其整个孕期共为280天,10个妊娠月(每个妊娠月为28天)。

孕妇在妊娠38~42周内分娩,均为足月。由于每位女性月经周期长短不一,所以推测的预产期与实际预产期有1~2周的出入也是正常的。

怀孕周期有多久

推算方法是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例如末次月经第一日是阳历4月21日,预产期应为1月28日。若您仅记住阴历末次月经第一日,应换算成阳历,再推算预产期。必须指出,实际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可以相差1~2周。若记不清末次月经日期,可以让医生根据早孕反应开始出现的时间、胎动开始的时间、手测子宫底高度、尺测子宫长度加以估计。

怀孕周期怎么计算

由于每一位孕妇都难以准确地判断受孕的时间,所以,医学上规定,以末次月经的第一天起计算预产期,其整个孕期共为280天,10个妊娠月(每个妊娠月为28天)。孕妇在妊娠38-42周内分娩,均为足月。由于每位女性月经周期长短不一,所以推测的预产期与实际预产期有1-2周的出入也是正常的。主要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根据末次月经计算

末次月经日期的月份加9或减3,为预产期月份数;天数加7,为预产期日。例如:张女士的末次月经是3月13日,其预产期约为:月20日。李女士的末次月经是年5月28日,其预产期约为:3月5日也可以从末次月经第一天起向后推算到第280天就是预产期。

2、根据胎动日期计算

如你记不清末次月经日期,可以依据胎动日期来进行推算。一般胎动开始于怀孕后的18-20周。计算方法为:初产妇是胎动日加20周;经产妇是胎动日加22周。

3、根据基础体温曲线计算

将基础体温曲线的低温段的最后一天作为排卵日,从排卵日向后推算264-268天,或加38周。

4、根据B超检查推算

医生做B超时测得胎头双顶间径、头臀长度及股骨长度即可估算出胎龄,并推算出预产期(此方法大多作为医生B超检查诊断应用)。

5、从孕吐开始的时间推算

反应孕吐一般出现在怀孕6周末,就是末次月经后42天,由此向后推算至280天即为预产期。

如何确定怀孕周期

妊娠的开始可由数种方式确定。一是侦测新形成的胎盘所产生的荷尔蒙。临床的尿液与血液检查可以在受孕后6-8天内侦测妊娠。家用的尿液检查则通常要12-15天后才有效侦测。这两种方式都只能侦测妊娠而无法得知受孕的日期。妊娠也可由月经的中断确定。月经中断早于任何妊娠早期症状(如害喜)。实际上医生通常以女性报告的上次月经的第一天来计算受孕日(即胚胎的年纪”)。除非只有很少的性行为,无从得知受孕的确切日期。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治疗体会 篇3

【关键词】 低血钾;周期性瘫痪;治疗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钙通道疾病, 以骨骼肌弛缓性瘫痪的反复发作为特征,与钾代谢异常有关。在我国以散发者多见。就2008年—2010年来我院收治低钾型周期性瘫痪86例的治疗体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观察的86例患者均为2008年-2010年因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就诊与我院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54例,女性患者为32例,此组患者的年龄在16-72岁,平均年龄在为42岁。经过对患者病史的询问,属于初次发病的患者为38例,发病次数在两次及两次以上的患者为48例。其中在劳累、多汗好后发病的患者为41例,药物因素导致患者发病的患者有18例,另外27例患者发病原因不明。本组患者中,6例患者有甲亢病史。

1.2 临床表现 本组所观察的86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肌无力,患者的肌力减退程度由轻到重涉及:Ⅳ+级到0级。患者肌力减退特点可概括为:远端肢体重于近端肢体、下肢重于上肢,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或者消失,未见感觉障碍和病理征。本组所观察的86例患者中59例肌腱反射减低,占69%,19例肌腱反射消失,占22%,8例肌腱反射正常,占9%。涉及16例感觉异常,占19%,感觉异常以主观感觉的不适,如肌肉酸痛、发胀、双下肢麻木等为主要表现,没有发现感觉减退病例。还涉及3例颈肌无力,8例呼吸肌无力,1例呼吸肌麻痹。

1.3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一般对血清钾和心电图进行检查,有时也进行尿常规检查。经血清钾检查发现本组患者血清钾小于2.0mmol/L的为6例,2.0~3.0mmol/L的为18例,3.0mmol/L以上的为62例。本组全部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经检查发现65例(占75%)出现典型低钾心电图改变,另21例心电图正常。心电图的改变以T波低平或者出现u波为最常见,其次为ST段下降及PR间期延长。经尿常规检查发现尿酸升高1例。

1.4 治疗 根据化验所得血钾浓度及临床表现每1~2h口服氯化钾2~3g,急性发作时一次口服氯化钾2~3g。服药后一般在数小时内就能显效,但是好转后还应继续服用氯化钾,至完全恢复后停药,服用氯化钾剂量每天3~4次,一次1~2g。对呕吐、口服困难者可留置胃管,自胃管注入10%氯化钾。重者患者不仅要口服补钾,同时还应给予氯化钾静滴,具体为30ml 10%的氯化钾加入10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速度为1min输入5ml左右),滴注每天1~2次为宜,好转后才改为口服。合并轻度呼吸肌麻痹和心律失常的患者,不仅应补钾,而且还应给予吸氧、吸痰,预防肺部感染。对心律失常患者,用患者用10%氯化钾30ml、胰岛素10u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

2 结果

68患者经积极治疗后,肌力均恢复正常,感觉恢复良好。

3 讨论

3.1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特点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骨骼肌钙通道疾病[1]。我国以散发者多见,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多以血清钾降低、发作性肌无力、补钾后能迅速缓解等症状为临床表现。发作时间多于饱餐之后清晨起床时或夜间睡眠醒后。该病发作一般从双下肢开始,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而且基本为对称性,几小时后症状达到高峰。该病所导致的肌无力,一般只累及肢体骨骼肌,而很少累及脑神经所支配肌肉,严重时可累及呼吸肌。瘫痪肢体肌张力低,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3.2 导致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发病原因 患者常见诱因有:疲劳、酗酒、饱食(尤其是食入大量碳水化合物)、感染、寒冷,以及使用胰岛素等,有时可无明显诱因。该病诱因较多,治疗时应注意寻找病因,如本组病例经观察调查就后发现,本地区气温较高,工人出汗较多,为本组患者的常见诱因,同时,上呼吸道感染输液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及葡萄糖治疗后也是比较常见的诱因,而饮酒、饱餐引起者相对较为少见。

3.3 诊断 该病诊断不难,一般注意血钾和心电图检测,就可明确诊断。诊断时要和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相鉴别,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钾正常、重复神经电刺激波幅递减、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则是四肢驰缓性瘫痪、远端重于近端、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对急性发作的四肢无力患者应进行血钾的常规检查,同时还要检测T3、T4,以免误诊。

治疗上,静脉补钾的同时要重视口服补钾,因为血钾不能过高,补钾就不能过快,这就限制了补钾的速度,而口服补钾则不仅相对安全、方便,而且補钾速度也较快。发作时,我们用10%氯化钾口服液顿服30ml左右,一天内再分多次口服,总10 g。一般补钾5g左右,患者肌力就逐步开始恢复。对重症患者以口服10%氯化钾或枸橼酸钾为主,同时可将10%氯化钾加入氯化钠溶液内缓慢静脉滴注,但速度不宜过快,补钾过程中还应及时复查血清钾,以免影响心脏功能。由甲亢、心律失常等引起者要注重原发病的治疗,即同时控制甲亢和纠治心律失常。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平时则多以含钾丰富的蔬菜水果为食,这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服用螺内酯,也可预防该病发作。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神经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73.

[2]张瑞银,张敏珍.低钾型周期性瘫痪68例诊治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3719.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病的疗效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月经病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 年龄18~52岁, 平均年龄 (38.4±3.5) 岁;对照组患者中, 年龄19~50岁, 平均年龄 (35.9±4.2) 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 采用雌激素、孕激素单用或联合周期治疗用药方法。实验组采用人工中药周期疗法, 依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性, 结合中西医月经周期中的肾阴阳气血消长的的变化规律, 发挥中医内调外养的辩证治疗理念, 使得疗效更加显著。

1.2.1月经期

月经期即经血来潮的时期, 正常经期为2~7天, 一般女性为4~7天。此时子宫内膜脱落, 在月经结束期, 身体基础体温会有所下降。所以此时应该活血化瘀, 调经理气, 促进血液排出[2]。中药药方, 四物汤: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 水煎服, 早晚各1次, 饭前空腹服用最佳。四物汤, 有补血调经的功效, 治疗女性月经期经量过少、身体血行不畅及经期的腹痛身体虚弱等。

1.2.2经后期

经后期约在女性周期的7~14天, 此时是经期过后进补的最好时期, 按照中医说法, 以补阴养血为主, 滋肾养血。此时期最佳药方为:熟地黄15 g, 山茱萸15 g, 女贞子20 g, 旱莲草15 g, 沙参15 g, 石斛20 g, 何首乌15 g, 黄精15 g[4]。除药物调理外, 食补也十分重要, 六味地黄汤加味来炖煮肉类, 如何首乌帝王鸡等。

1.2.3经间期

经间期在女性周期的14~22天, 包括排卵期和黄体期。此时常出现的病症为经间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 , 阴道出血, 量少色红, 无血块但会伴随腰痛, 身体乏力, 夜寐不安等。中医的辩证为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胞宫湿热证、肝郁气滞证[5]。此时的药方为:马齿苋30 g, 益母草30 g, 水煎服, 早晚各1次, 饭前空腹服用最佳。

1.3观察项目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 对比两组患者经期血量, 经期是否准确, 是否存在腰痛, 腹痛, 乳房胀痛等症状, 判断两种方法的疗效。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月经病均得到了明显好转。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6%;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5%, 从疗效上比较, 中药周期治疗的疗效更高。且患者治愈后不良反应较小, 治愈更加彻底, 达到了标本兼职的效果。

3讨论

中药周期治疗月经病, 以中医的整体观念为指导原则, 采用中医辩证的治疗手法, 调节月经周期中气血的动态平和, 根据月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的不同生理特点配以不同的治疗药方, 疗效明显, 且安全无不良反应。西药虽然治愈时间更快, 效率也高, 但是西药往往很难深入解决病根, 而中医根据“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内调外养, 治愈手法温和, 安全高效, 是治疗女性月经病的重要手法之一,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周期性治疗女性月经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月经病患者89例的临床资料,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实验组采用中药周期性治疗, 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 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在疗效方面,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6%,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中药治疗月经病讲究标本兼治, 从整体上调节机体气血阴阳的变化, 以整体理念, 治疗序贯而连续, 治疗更加温和, 安全有效基本无副作用, 是女性治疗月经病重要的途径之一,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药周期治疗,月经病,四物汤,逍遥散

参考文献

[1]宋文静, 石翠, 夏秀茹, 李明玉, 孙磊.中药周期性治疗肾虚型青春期功血的临床实践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26 (4) :1882-1883.

[2]钟义祥, 吴曦, 罗文勇, 张素容, 陈耀章.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月经病引起的月经失调102例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学学报, 2010, 26 (6) :11-12.

[3]黄磊, 李秀梅, 房红军.中西医手法结合治疗闭经43例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医学杂志, 2013, 20 (4) :33-42.

[4]赵君群, 秦凤如.浅谈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女性月经病[J].新中医杂志, 2013, 03 (4) :33-42.

治疗周期 篇5

教学主题:

周期问题二(数列中的周期问题)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题意,从中找准变化的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作为解题的依据; 要确定解题的突破口,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导入 问题导入

例如:1,2,1,2,1,2,…那么第18个数是多少?

2.呈现

例1.小和尚在地上写了一列数:7,0,2,5,3,7,0,2,5,3… 你知道他写的第81个数是多少吗? 你能求出这81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吗?

解析:⑴从排列上可以看出这组数按7,0,2,5,3依次重复排列,那么每个周期就有5个数.81个数则是16个周期还多1个,第1个数是7,所以第81个数是7,81516…1 ⑵每个周期各个数之和是:7025317.再用每个周期各数之和乘以周期次数再加上余下的各数,即可得到答案.17167279,所以,这81个数相加的和是279.

例2.⑴44……4(25个4),积的个位数是几? ⑵ 24个2相乘,积末位数字是几?

解析:⑴按照乘数的个数,积的末位数字的规律是:4,6,4,6,4,6,……,奇数个4相乘得数的末位数字是4,偶数个4相乘得数的末位数是6,所以25212…1,25个4相乘,积的末位数字是4.

⑵按照乘数的个数,末位数字的规律是2,4,8,6,2,4,8,6,……,4个一组2446,所以24个2相乘,积末位数字是6.

例3.12个同学围成一圈做传手绢的游戏,如图.

⑴从1号同学开始,顺时针传l00次,手绢应在谁手中?

⑵从1号同学开始,逆时针传l00次,手绢又在谁手中?

⑶从1号同学开始,先顺时针传l56次,然后从那个同学开始逆时针传143次,再顺时针传107次,最后手绢在谁手中?

文新教育集团个性化教案

***

解析:⑴因为一圈有l2个同学,所以传一圈还回到原来同学手中,现在,从1号开始,顺时针传l00次,我们先用除法求传了几圈、还余几次.100128(圈)……4(次)从1号同学顺时针传4次正好传到5号同学手中.

⑵与第一小题的道理一样,先做除法.100128(圈)……4(次)这4次是逆时针传,正好传到9号同学手中(如图).

⑶先顺时针传156次,然后逆时针传l43次,相当于顺时针传15614313(次);再顺时针传l07次,与13次合并,相当于顺时针传13107120(次),1201210(圈),手绢又回到l号同学手中.

***

例4.甲、乙两人对一根3米长的木棍涂色。首先,甲从木棍的端点开始涂黑色5厘米,间隔5厘米不涂色,再涂5厘米黑色,这样交替做到底。然后,乙从木棍同一端点开始留出6厘米不涂色,然后涂6厘米黑色,再间隔6厘米不涂色,交替做到底,最后木棍上没有被涂黑色部分的总长度是多少?

解析:此题最好画图为同学们示意:在前30厘米内未被涂黑的是:1,3,5,在31-60厘米内的是:4,2,因此60厘米一个周期:(1+3+5+4+2)×300/60=75厘米.例5.右图中,任意三个连续的小圆圈内三个数的连乘积都是891,那么B代表多少?

解析:根据“任意三个连续的小圆圈内三个数的连乘积都是891”,可知任意一个小圆圈中的数和与它相隔2个小圆圈的小圆圈中的数是相同的.于是:B=891÷(9×9)=11 例6.实验室里有一只特别的钟,一圈共有20个格.每过7分钟,指针跳一次,每跳一次就要跳过9个格,今天早晨8点整的时候,指针恰好从0跳到9,问:昨天晚上8点整的时候指针指着几?

文新教育集团个性化教案

解析:昨晚8点至今早8点,共经历6012720(分钟),72071027点53分,指针正好跳到“0”位,指针共跳了102次.

918204518,由于每次跳9格,所以共跳了9102918(格).每20格一圈,6,说明从今早8点整起,7分钟,7分钟…往回数,昨晚8点后,第1次指针跳是8点6分,直到今早因此从“0”位开始,往回倒45圈,还要倒回18格,正是昨晚8点时指针所指处:20182,因此昨晚8点整时指针正指着2.

例7.有一个111位数,各位数字都是1,这个数除以6,余数是几?商的末位数字是几? 解析: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寻求周期.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发现,余数出现的周期为3(1,5,3);第1个“1”上相对应的商为“0”,从第二个“1”开始,商的末位数字的周期为3(1,8,5)

因为111337,所以这个数除以6后余数的末位数字是3; 因为(1111)336…2,所以这个数除以6后商的末位数字是8. 例8.求28291282929的个位数字.128解析:由128÷4=32知,28所求个位数字为16-9=7.3.练习与检测 的个位数与84的个位数相同,等于6。由29÷2=14……1知,29的个位数与91的个位数相同,等于9.因为6<9,在减法中需向十位借位,所以1.根据下面一组数列的规律求出51是第几个数? 1、2、3、4、6、7、8、9、11、12、13、14、16、17……

解析:观察题目可知数列个位数字每九个数一组,十位数字依次增加,0~4共五个数,则可列式为:5×9+1=46,即51为第46个数。

2.紧接着1989后面写一串数字,写下的每一个数字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的乘积的个位8972,9218,数.例如,在9后面写2,在2后面写8……得到一串数字:19892868…,问:这串数字从1开始,往右数,第l999个数字是几?这1999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解析:⑴根据题意,写出这列数的前面部分数字:***42……“286884”这6个数字重复出现,周期是6.

⑵第1999个数字是:因为(19994)63323,所以,第l999个数字是6. ⑶这1999个数字的和是:

(1989)(286884)332(286)27119521611995

文新教育集团个性化教案

3.8个队员围成一圈做传球游戏,从⑴号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向下一个人传球.在传球的同时,按顺序报数.当报到72时,球在几号队员手上?

18765423

解析:将8名队员看作一组,每组报8个数,72个数可以分成几组:7289组,没有余数,球正好在一组的最后一位队员手中,因此球应该在8号队员手上.

4.课外活动时,甲、乙、丙、丁四人排成一个圆圈依次报数.甲报“1”,乙报“2”,丙报“3”,丁报“4”,这样每人报的数总比前一个人多1.问“34”是谁报的?“71”是谁报的?

解析:解析:根据题意,甲从“1”开始报数,一共报了34次.因为是4个人在报数,所以报4次就要重复一遍,也就是说是以4为一个周期重复的.34里面有8个周期还余2次,所以“34”应是重复8遍以后第二个人报的,即乙报的.71417…3,所以“71”应是第三个人报的,即丙报的.

5.有一个1111位数,各位数字都是1,这个数除以6,余数是几?商的末位数字是几? 解析:余数出现的周期为3(1,5,3);第1个“1”上相对应的商为“0”,从第二个“1”开始,商的末位数字的周期为3(1,8,5),因为11113370…1,所以这个数除以6后余数的末位数字是1;因为(11111)3370,所以这个数除以6后商的末尾数字是5.

4.小结

周期性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是: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从中找准变化的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作为解题的依据;其次要确定解题的突破口。主要方法有观察法、逆推法、经验法等。主要问题有年月日、星期几问题等。

5.作业

1.如图,电子跳蚤每跳一步,可从一个圆圈跳到相邻的圆圈.现在,一只红跳蚤从标有数字.的圆圈按顺时针方向跳了1991步,落在一个圆圈里.一只黑跳蚤也从标有数字.的圆圈起跳,但它是沿着逆时针方向跳了1949步,落在另一个圆圈里.问:这两个圆圈里数字的乘积是多少?

文新教育集团个性化教案

11109876540123

2.如右图,把1~8八个号码摆成一个圆圈,现有一个小球,第一天从1号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前进329个位置,第二天接着按逆时针方向前进485个位置,第三天又顺时针前进329个位置,第四天再逆时针前进485个位置……如此继续下去,问至少经过几天,小球又回到原来的1号位置?

3.如右图,有16把椅子摆成一个圆圈,依次编上从1到16的号码.现在有一人从第1号椅子顺时针前进328个,再逆时针前进485个,又顺时针前进328个,再逆时针前进485个,又顺时针前进136个,这时他到了第几号椅子?

(3674.算式

作业参考答案 367762762)123123的得数的尾数是几?

1.解析:解答此类问题时,只要能发现旋转周期现象,并充分加以利用,就能较快找到解题的关键.本题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与周期性有关的问题,电子跳蚤每跳12步就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如此循环,周期为12.

(1)因为199112165圈.

(2)因为1949121625,所以,黑跳蚤跳了1949步后落到了标有数字7的圆圈. 11,所以,红跳蚤跳了1991步后落到了标有数字11的圆(3)求的乘积是11777.2.解析:根据题意,小球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逆时针……两天一个周期循环变换方向.每一个周期中,小球实际上是按逆时针方向前进485-329=156(个)位置.156÷8=19……4,就是说,每个周期(2天)中,小球是逆旋转了19周后再逆时针前进4个位置.要使小球回到原来的1号位,至少应逆时针前进8个位置.8÷4=2(个)周期,2×2=4(天),所以至少要用4天,小球才又回到原来“1”号位置.文新教育集团个性化教案

治疗周期 篇6

(冷水江市中医院湖南娄底412000)【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196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治疗组根据月经周期采用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口服达英-35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血中激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中激素E2、LH、T均有明显下降,而FSH有明显上升,较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血中激素组间比较,治疗组的E2、LH、T均低于对照组,而FSH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异常的内分泌状态,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症;中药人工周期;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71-0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有报道称育龄期PCOS的患病率高达5%~21%,其临床多表现为月经紊乱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等,常伴有雄激素过多、高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超声下多有卵巢的多囊改变[1]。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西医药治疗的疗效尚不理想,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人工周期治疗PCOS 98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196例PCOS患者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或住院部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患者,诊断标准参照相关文献[2]:(1)月经稀发或闭经;(2)基础体温监测或 B超检测 3个月或以上排卵少或不排卵;(3)有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和生化特征;(4)B超检查有多囊性卵巢,凡符合以上2项并除外其他导致雄激素升高即确诊。采用SPSS18.0产生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其中治疗组年龄19~35岁,平均(29.6±4.5)岁;未婚30例,已婚68例;病程1~7年,平均(4.6±3.2)年。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31.2±5.3)岁;未婚27例,已婚71例;病程1~7年,平均(4.5±3.4)年。2.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自拟中药组方按照月经周期治疗:月经期不服药,其余时间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续治疗 3个周期。(1)月经后期(月经周期第6~10天),治以益肾填精养血为主。方药:熟地20g、山茱萸15g、山药15g、淫羊藿15g、菟丝子20g、女贞子15g、茯苓10g、泽泻10g、甘草5g。(2)排卵前期(月经周期第11~14天),治以补肾为主,辅以活血化瘀。上方加丹参20g、益母草10g、泽兰10g。(3)排卵后期(月经周期第15~23天),治以滋补肾阳,益气养血为主。方药:熟地20g、山茱萸15g、山药15g、杜仲10g、淫羊藿10g、菟丝子15g、肉桂粉3g(兑服)、茯苓10g、泽泻lOg、甘草5g。(4)月经前期(月经周期第24~28天),治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经为主。方药:柴胡15g、枳壳10g、当归15g、香附10g,赤芍10g、郁金10g、牛膝1Og、桃仁10g、红花10g、甘草5g。(2)对照组:给予口服达英—35(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40104,每片含醋酸环丙孕酮2mg和炔雌醇0.035mg),1片/1次/天,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21天为1个周期。停药后待月经来潮的第5天开始下1个周期的治疗,连续治疗3个周期。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月经周期和临床症状的变化,血中激素:雌二醇 (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的变化,并用直肠B超检查卵巢的大小。4.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显效:月经恢复正常周期,停药后月经规则连续3个周期以上,症状均明显减轻,血中激素值基本正常,B超示卵巢大小恢复正常;有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但停药后不到3个周期病情复发,症状有所减轻,血 中激素值较前正常,B超示卵巢比治疗前缩小;无效:月经紊乱等症状均未减轻,血中激素值无明显变化,卵巢大小亦无变化。5.统计方法 所有临床资料数据由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二、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疗效等级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964,P<0.05),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2.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中激素E2、LH、T均有明显下降,而FSH有明显上升,较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中激素组间比较,治疗组的E2、LH、T均低于對照组,而FSH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表2 两组患者血中激素比较三、讨论PCOS的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大多学者认为本病系药物、遗传、精神等多种因素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以至于出现月经周期紊乱、不孕、多毛、痤疮等临床表现,甚至出现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等。目前西医多采用西药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雄激素,重建月经周期[4]。中医学无该病的专门记载,但据其症状可归属于“月经后期”、 “闭经 ”、“不孕”、“癥瘕”等,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肾气—天癸—冲任轴的相互调节作用失约,肾、肝、脾功能失调,瘀阻胞宫所致[5]。因此笔者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中肾阴、肾阳的变化规律,结合本病的临床表现来分期用药,其中月经后期精血流失,故治以益肾填精养血为主,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女贞子滋阴补肾,益精填髓,又以淫羊藿、菟丝子补肾阳,阴阳同补,寓“阴得阳助则泉源不竭,阳得阴助则升化无穷”之意,辅以茯苓、泽泻健脾利湿,放补药过于滋腻脾胃,甘草调和诸药,从而使得肾精得补。排卵前期为静中生动之际,则在前方加丹参、益母草、泽兰以活血、化瘀、调经。排卵后期则滋补肾阳,益气养血,在六味地黄汤的基础上加了温补肾阳之淫羊藿、菟丝子和强筋骨的杜仲,又兑服少于肉桂粉以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活血通经。月经前期为血海盈满将溢泻之际,应因势利导,治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经为主。方以柴胡疏肝散加味,原方为疏肝理气之代表方,肝为血海,主疏泄,再配以引血下行之牛膝,活血化瘀之组合桃仁、红花。诸方相配,使肾精旺盛,冲任调达。通过本研究,笔者发现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异常的内分泌状态,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因此,笔者认为对于PCOS患者的治疗,中药人工周期是一种值得继续深入探索的治疗方法。参考文献[1]王瑞霞,赖慧红.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1):56-59.[2] Rotterdmn ESHRF/ASRM一Sponsored PCOS Consensus Workshop Group.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is critiera and long—term health risk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Fertil Steril,2004;81(1):19-25.[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41-247. [4]李小林,吴献群.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4O例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2):40-42[5]谈勇,任青玲.试论中医药对PCOS生殖障碍调控的时机与方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405-407

治疗周期 篇7

关键词:月经周期,人工流产,清宫术,宫腔残留

人工流产术 (人流) 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 尤其是重复流产的危害倍增[1]。多次刮宫可损伤子宫内膜或引起子宫内膜炎症, 造成胎盘底蜕膜部分或完全缺失, 致胎盘黏附或种植异常[2]。胎盘粘连、部分植入造成手术困难, 手术并发症增多, 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甚至造成医疗纠纷。对于2次清宫术后仍有宫腔残留的患者如何处理是较为棘手的临床问题。笔者采用模拟月经周期疗法治疗再次清宫术后仍有少量宫腔残留, 取得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 01 0年1月至2 01 3年1 2月在我院自愿人工流产残留再次清宫术后仍有残留的38例。患者18~25岁5例 (1 3.2%) , 2 6~3 0岁8例 (2 1.1%) , 3 1~3 5岁13例 (34.2%) , 36~40岁12例 (31.6%) 。孕次:1次3例 (7.9%) , 2次4例 (10.5%) , 3次10例 (26.3%) , 4次1 1例 (2 8.9%) , ≥5次1 0例 (2 6.3%) 。所有患者在人工流产再次清宫术后出现持续或间断性的少量阴道流血史, 流血时间10~30天。无明显腹痛等不适症状。B超检查提示:宫内残留回声直径<1cm有26例 (68.4%) , 宫腔内点状强回声7例 (18.4%) , 宫腔内有较均质线状中等强回声3例 (7.9%) , 未见明显宫内异常2例 (5.3%) 。排除标准: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性疾病;对雌孕激素过敏;不愿接受口服药物或惧怕药物副作用;不配合随访。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签署模拟月经周期治疗知情同意书并愿意接受随访。具体治疗方法:给予戊酸雌二醇片 (补佳乐) 3mg, 每日1次, 连服21天;用药第12天同时加服醋酸甲羟孕酮片 (安宫黄体酮) 8mg, 每日1次, 连用10天, 同时停药。分别于服药1、2、3周及停药后10天, 观察阴道流血、阴道排出物及复查子宫B超等。第2、3个月随访月经周期、月经量、月经持续时间、感染、宫腔粘连、再次妊娠等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服药完毕后再次阴道流血时间≤10天, 阴道排出物送病理检查证实为蜕膜或绒毛, B超复查子宫内膜线清晰, 随访3个月月经周期正常。失败:流血量明显多于月经或流血时间超过10天。

2 结果

用药第1周阴道流血停止36例 (94.7%) , 残留自然排出15例 (39.5%) 。用药第2周所有病例阴道流血均停止, 残留自然排出13例 (34.2%) 。用药第3周残留自然排出6例 (15.8%) 。停药10天:阴道残留自然排出1例, 阴道撤退性出血 (模拟月经周期) 时间≤10天的35例, B超复查均无宫腔内异常回声。治愈35例 (92.1%) ;治疗失败3例 (7.9%) , 10天后仍持续流血、未排出残留, 患者不能坚持转为宫腔镜治疗。随访治愈的35例;停药2个月后月经恢复27例 (77.1%) , 其中感染、宫腔粘连各1例 (各2.9%) ;停药3个月时月经恢复8例 (22.9%) , 其中感染1例 (2.9%) , 再次正常妊娠3例 (8.6%) 。停药3个月随访时, 全部病例月经恢复正常。转宫腔镜治疗的3例, 由于患者及家属意见较大, 不配合随访, 所以未继续跟踪随访。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5例, 乳房胀痛4例, 头痛1例, 复查肝肾功能及血脂均正常。

3 讨论

宫内妊娠物残留是流产术后常见并发症, 传统的处理方法是盲视下再次清宫术。但随着稽留流产、胎盘粘连等发生率的增加, 难治性宫内妊娠物残留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有些病例经过2次盲视清宫术后仍有残留, 其中部分患者由于害怕清宫术的痛苦, 难以再接受第3次清宫术, 从而不愿到医院就诊, 导致病情加重, 发生宫内感染、残留物与宫壁粘连, 处理更加棘手, 同时也增加了医疗纠纷隐患。因此, 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这类疾病非常必要。龚磊[3]报道, 术前口服适量雌激素可增加子宫对缩宫素及前列腺素的敏感性, 同时可加速子宫内膜修复增生, 使宫内妊娠残留物与子宫壁分离, 有利于蜕膜的剥脱和排出。巫琴芬[4]报道, 宫腔镜联合补佳乐治疗难治性宫内妊娠物残留效果良好, 但应用宫腔镜亦增加了患者的手术风险、痛苦和经济负担。从本文结果看, 模拟月经周期疗法治疗再次清宫术后仍有少量宫腔残留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1%, 多数患者在服药2周时宫内残留物排出, 月经恢复也较快, 至停药3个月时全部月经恢复正常, 宫内感染及宫腔粘连发生率低, 治疗过程中有少数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和乳房一过性胀痛, 未见其他明显副作用。

采用本治疗方法治疗再次清宫术后仍有少量宫腔残留患者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治疗前选好适应证, 必须是身体健康且无各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疾病的患者, 且阴道流血量少, B超检查残留<1cm。 (2) 详尽告知患者及家属, 并签署同意书。 (3) 患者愿意接受口服药物治疗, 又愿意配合复诊的。

参考文献

[1]程怡民.从人工流产到促进避孕药具的使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 (7) :387.

[2]丰有吉.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425.

[3]龚磊.药物刮宫治疗少量宫内妊娠残留38例临床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 2005, 13 (8) :498.

治疗周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确诊符合月经不调诊断标准,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40例。对照组年龄14~49岁, 平均年龄 (25.6±3.4) 岁;病程3个月~4年, 平均病程 (1.5±0.4) 年。研究组年龄14~48岁, 平均年龄 (25.8±3.2) 岁;病程4个月~4年, 平均病程 (1.7±0.5)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 即采取黄体酮+乙烯雌酚注射治疗, 在患者经期第5天开始注射黄体酮20 mg, 1次/d;乙烯雌酚1 mg, 1次/d, 连续治疗5天。研究组采取中药周期疗法, 于不同经期不同阶段实施不同方药治疗[2]: (1) 月经期:按照理血调经治疗, 采取血竭安异方处理, 包括血竭、甘松、益母草、桑葚子各15 g, 当归、官桂、赤芍、丹参、桃仁各10 g, 三七9 g, 于行经期口服, 1剂/d。 (2) 经后期:按照滋肾养血治疗, 采取补肾养血汤处理, 包括菟丝子、肉苁蓉、淫羊藿、仙茅各15 g, 紫河车、丹参、党参各10 g, 当归、熟地各20 g, 于月经后干净第1天开始口服, 1剂/d。 (3) 经间期:按照调和阴阳治疗, 采取理气活血汤处理, 包括牛膝、香附、茺蔚子、当归、赤芍、郁金各10 g, 桃仁6 g, 于月经干净后第12天开始口服, 1剂/d, 连续服用5天。 (4) 经前期:按照平补阴阳治疗, 采取活血促经汤处理, 包括赤芍、党参、白术、茯苓、香附、川芎、泽兰、肉桂及牛膝各10 g, 于月经干净后第22天开始口服, 1剂/d, 连续服用5天。上述四个经期治疗完毕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并对比分析。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采取的疗效评价标准[3]为:1) 治愈:治疗后患者的月经提前或错后时间均不超过1周, 停药后可维持月经周期≥3个月;2) 好转:治疗后患者的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时间7~10天;3) 无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2/40) , 对照组为10% (4/40)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月经不调属于女性常见疾病, 研究显示, 月经周期受人体下丘脑和垂体等神经的调节, 同时还受激素影响, 一旦人体神经系统与激素分泌异常, 则可能引发月经异常。中医认为月经受脏腑气血与经络影响, 若发生经络不畅或气血衰弱等, 则可能引发月经失调。黄体酮、乙烯雌酚属于治疗月经不调常用药物, 但其疗效不佳, 而且不良反应较多。随着近几年中药治疗月经不调研究越来越深入, 我院采取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黄体酮于乙烯雌酚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药周期疗法。结果显示,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7.5%, 对照组为85%, 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中药周期疗法指导思想为“经水出诸肾”, 同时结合月经不调中的气血阴阳消长变化规律, 以补气血、活血通经、养肝肾及调冲任为主, 从而达到调整气血、脏腑及阴阳的效果, 并重建正常月经周期。此外, 该疗法特点主要是以月经期、经后期、经间期及经前期的阴阳气血消长生理变化规律, 实施分期治疗。其中补肾养血汤可温肾补血, 并强化能量代谢, 促使精神振奋;理气活血汤可促使血管扩张, 并疏通血运, 促进淤血消散;活血促经汤可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促进子宫肌肉血运, 并促使子宫内膜脱落[4,5]。综上所述,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优势在于可因时制宜, 即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期选取不同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 从而更好地调整机体脏腑经络混乱的气血阴阳情况, 进而促使正常的气血阴阳消长规律恢复, 尽快恢复正常的月经。

综上所述, 月经不调患者采取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安全性高, 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宋英红.中药周期疗法治疗48例月经不调患者临床分析[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 2014, 14 (4) :68-69.

[2]曾菊.浅谈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J].中外女性健康 (下半月) , 2012, 20 (12) :25-26.

[3]许秀秀.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探讨[J].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2, 11 (5) :314-314.

[4]杨秀芬.浅谈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J].中外女性健康 (下半月) , 2013, 08 (1) :29.

治疗周期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6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均为男性, 年龄19岁~42岁, 主要症状均为周期性瘫痪, 肢体对称软瘫, 远端较近端重, 其中有49例患者肌力表现为0~2级, 20例患者为3级, 均出现腱反射下降或是消失, 深浅感觉并未出现异常, 病理征象显示阴性, 并未出现脑神经麻痹情况。69例患者中有48例在日常表现中有多汗、多食且消瘦等代谢增高的症状, 且48例中有3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 有16例患者出现单纯突眼症状;另外21例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亢进高代谢表现, 亦未出现突眼以及甲状腺肿大等情况。69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首发症状是周期性瘫痪, 有27例患者先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后伴发周期性瘫痪, 有13例患者出现反复性的周期性瘫痪现象。患者中有18例在瘫痪出现前过于饱餐, 19例患者发病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7例曾经过度劳累, 而其他15例患者没有明显诱因。

1.2 方法

轻度低钾患者可以服用钾类药物, 轻度到中度患者在症状出现时可以应用10%氯化钾20~40 m L, 然后每隔2 h~4 h服用20 m L, 通常数小时内就会有效果。在病情好转后可以按照临床表现以及血钾含量调整应用剂量, 直到彻底恢复后将药物停用。患者如为重度低钾可以应用10~20 m L的10%门冬氨酸钾镁加至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然后分次服用10%氯化钾20 m L, 每隔2 h~4 h服用1次, 直到症状缓解, 然后再给予补钾。在补钾时需注意心电图检测并观察血清钾含量, 避免出现医源性高钾等不良症状。在此过程中可以应用抗甲状腺类药物进行治疗, 或是在病情保持稳定后进行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 需避免复发因素, 例如不可应用大量碳水化合物等, 避免过于劳累, 防止感染, 有效防止疾病复发。

2 结果

所有69例患者在初入院确诊即服用20~40 m L的10%氯化钾, 将500 m L NS与15 m L的10%的氯化钾混合, 按照40滴/min速度静脉滴注。其中有6例患者的血钾小于2.0 mmol/L需要使用心电监护进行补钾, 并应用10~20 m L的10%门冬氨酸钾镁加至生理盐水当中静脉滴注, 然后分次服用10%氯化钾20 m L, 每隔2 h~4 h服用1次, 一直到症状缓解;39例患者应用10 mg他巴唑, 每日3次, 20例患者应用100 mg丙基硫嘧啶, 每日3次;10例患者服用碘剂进行治疗。65例患者在出院之后依然坚持应用抗甲状腺药物, 所有患者都进行随访, 未发现复发情况。

3 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通常多出现在女性患者中, 但是伴有周期性瘫痪的甲状腺功能亢进通常发生于青壮年男性患者, 而且此类情况多出现于亚洲地区。本组患者都是男性, 而且发病年龄段在19岁~42岁, 属于此种疾病的高发期。此病发病机制未明, 但是绝大部分患者在疾病出现时, 都表现为低钾血症, 并且通过补钾治疗能够有效缓解, 所以很多研究者认为其和细胞中钾出现转移或是受到稀释有一定关系, 而且很多甲状腺素能够导致Na+-K+-ATP泵兴奋性上升, 许多K+会由细胞外转移到细胞内。在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时, 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会发生紊乱, 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 细胞组织感应儿茶酚胺能力提高, 使得钾利用速度增加, 由此而导致低血钾。而且有资料认为, 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出现时, 其高肾上腺能状态能够影响到周期性瘫痪症状的发生。出现周期性瘫痪症状的患者, 特别是青壮年男性患者, 还经常性反复发作, 必须要进行甲状腺功能常规性检查, 避免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周期性瘫痪出现漏诊、误诊现象。而且不可经常性饱餐, 避免过度疲劳、感染等。在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周期性瘫痪后, 需要尽快补钾, 且在此过程中及时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 周期性瘫痪急性发作期后, 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关键时期[1]。

此类疾病通常和两组因素有关:一是钾代谢发生异常:部分学者认为,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是因为钾在代谢及分布中发生异常所引发的;二是和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亢进属于免疫系统的疾病, 周期性瘫痪通常也和免疫存在相关性。有研究发现, 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周期性瘫痪属于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同的表现形式, 出现低血钾症状可能和合成的大量甲状腺素以及释放存在一定关系。而且甲亢性周期性瘫痪的出现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出现较高的糖负荷或是过量饱餐后致使血糖上升, 使胰岛β细胞大量分泌, 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增加, 糖被氧化分解速度增加, 致使细胞外钾离子大量转向细胞内, 导致血钾分布发生异常, 因此临床表现症状通常和钾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

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周期性瘫痪通常中年男性患者较多, 但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和体征并无典型性;周期性瘫痪发生通常并未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具有相关性, 会出现于其之前或之后, 还有可能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过度疲劳、精神受到刺激、饮食糖分过高、感染等因素可诱发疾病;症状未明确前, 不可随意给予葡萄糖液等, 避免病情加重;危重病需尽快处理, 不可过长时间等待检查结果, 致使抢救时机丧失[3]。

参考文献

[1]李红.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症48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 2009, 11 (10) :1806.

[2]范德先, 谢永福, 何国春.甲亢性周期性麻痹35例临床特征分析[J].西部医学, 2008, 20 (4) :743-744.

治疗周期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2月入住该院的卵巢早衰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进行分组, 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3例, 年龄22~39岁, 平均年龄31.5岁;对照组33例, 年龄23~38岁, 平均年龄30.7岁。观察组有生育史者29例, 不孕者3例;对照组有生育史者30例, 不孕者2例。两组患者闭经年限均≥6个月, 闭经时间6个月~4年不等;伴有潮热28例, 盗汗26例, 伴有焦虑28例, 外阴瘙痒9例, 伴有阴道干涩23例, 原发性不孕2例, 继发性不孕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纳入研究。通过B超检查卵巢子宫均小于正常形态, 卵巢中有少量的卵泡生长。所有患者均间隔一个月以上测定性腺激素至少2次, 结果FSH、LH值升高, 尤以FSH升高明显, FSH范围在 (42~115) U/L, 平均为70.34 U/L;E2值低于或等于卵泡期水平, 范围在 (4~35) pg/L, 平均值为7 pg/L, PRL值检测正常。排除染色体异常和生殖道解剖畸形等, 各项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符合临床诊断中卵巢早衰诊断标准。

1.2 方法

对照组行激素替代疗法采取雌孕激素替代疗法前3周给予雌激素片0.625 ug口服, 1次/d。最后1周使用醋酸甲羟孕酮分散片0.5 g口服, 1次/d。自月经来潮起第3天或停药1周后, 重复上述治疗方案, 治疗3个月后, 停药3个月, 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观察组行激素替代人工周期中药疗法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月经周期, 撤退性出血后第4天始服用理冲汤[4] (党参14 g, 白术14 g, 黄芪14 g, 山药14 g, 生地12 g, 当归8 g, 白芍8 g, 三棱6 g, 莪术6 g, 鸡内金8g, 牛膝12 g, 甘草8 g) 加减。水煎服, 1剂/d, 月经前期增加通经活络的药物, 月经后期增加补肾调经药物。治疗3个月后, 停药3个月, 分别观察记录实验数据。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血清激素水平

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在月经来潮第2天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LH、FSH、E2的含量, 观察治疗前后数值的变化。

1.3.2 月经恢复情况

治疗3个月后检查月经恢复情况, 停药3个月后检查月经恢复情况, 进行统计学分析。

1.3.3 更年期症状改善情况

依据更年期症状确定评分标准:总分为10分, 5分以上为重症, 3~5分为中症, 3分以下为轻症[5]。 (1) 潮热、出汗, 12 h内多于10次为2分, <10次为1分。 (2) 失眠, 夜间睡眠3~4 h为2分, 5~6 h为1分。 (3) 烦躁, 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为2分, 不影响工作、生活为1分。 (4) 乏力, 不能正常工作为2分, 能正常工作、但感疲劳为1分。 (5) 关节痛, 影响工作生活、活动受限为2分, 稍有影响、活动不受限为1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对资料组进行比较,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中激素变化

治疗3个月后分别检查两组患者血清中LH、FSH, 研究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0.01) ;E2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研究组治疗方法可显著降低FSH、LH水平, 和提高E2水平。见表1。

注:同治疗前比较, *P<0.05, #P<0.01。治疗后同对照组比较, &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2.2 月经恢复情况

治疗后3个月检查月经恢复情况, 观察组中月经恢复30例, 停药后患者再度出现闭经3例;对照组中恢复月经22例, 停药后再度出现闭经患者11例。经χ2 (=15.880) 检验,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激素替代人工周期中药疗法更能促进月经恢复。

2.3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及停药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

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84.85%、63.64%;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1.52%、30.3%,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56<0.05) 。见表2 (治疗3个月χ2=8.451) (停药3个月后χ2=7.360)

表2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及停药3个月临床疗效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POF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 主要与遗传学因素、免疫学因素、促性腺激素作用障碍、酶缺陷、医源性因素、环境及感染因素, 心理因素等8个方面的病因有关[6], 但大多数POF并没有明显的病因可循, 这也给对症治疗增大了难度。中医上并没有卵巢早衰的明确症候, 但有闭经、血枯、早发绝经、不孕等相似病症。因此肝肾不足、气血虚弱为主, 肾精匮乏、肾气不足是POF的根本病机, 治疗上多采取补肝肾, 利用中医中药具有多系统、多环节、多靶点的整体调节功能达到治疗效果。

目前西医在治疗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 该法有助于恢复衰退的卵泡功能, 提高体内雌激素水平, 调整月经, 缓解血管运动障碍及泌尿生殖道萎缩等症状, 改善生活质量。但激素替代治疗后能够自然排卵及恢复月经的患者极少, 停药后部分患者月经有反弹现象, 再度出现闭经, 而长期应用, 副作用较明显, 又存在一定的风险, 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人工中药周期疗法从中医整体出发, 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系统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 相对不良反应小, 但是见效缓慢是其很大的弊端。因此, 两者结合的激素替代人工周期中药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成为医学界治疗卵巢早衰十分重视的问题。

该实验随机抽选66例卵巢早衰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采用激素替代人工周期中药疗法;对照组33例采用激素替代疗法, 观察发现, 观察组治愈15例, 好转13例, 未愈10例, 总有效率为84.85%;停药3个月后, 治愈7例, 好转14例, 未治愈12例, 治愈率63.64%。血清促卵泡素 (FSH) 、雌二醇 (E2) 、促黄体生成素 (LH) 治疗后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总改善率为76.21%, 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中治愈4例, 好转10例, 未治愈16例, 治愈率51.52%;停药3个月后, 治愈0例, 好转10例, 未治愈23例治愈率33, 30%。使用激素替代人工周期中药疗法治疗卵巢早衰治愈效果显著, 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法[7]。朱春兰等[8]研究中药结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卵巢早衰得出, 该治疗方法优于单一疗法治疗卵巢早衰,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自觉症状, 缩短治疗周期, 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雌孕激素替代疗法的基础上, 采取中药人工周期治疗的方法治疗卵巢早衰, 有助于恢复稳定的卵巢功能, 临床效果显著[9]。临床观察未发现不良反应。较单纯使用治疗效果好, 体现了传统中医的优势。临床上值得推广。虽然中西医治疗取得一定成效, 但缺乏大样该研究, 对于远期疗效以及以后是否会影响患者妊娠,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随。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 我们相信在治疗卵巢早衰必将取得进展。

参考文献

[1]李鹏利.卵巢早衰的治疗[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7 (4) :598-600.

[2]PERESANI L, ROSSETTI R, CACCIATORE C.Genes involved in human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J].Journal of Molecular Endocrinology, 2010, 45 (6) :405.

[3]FASSNACHT W, MEMPEL A, STROWITZKI T, et al.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 syndrome:towards the molecular clinical analysis of its genetic complexity[J].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2006, 13 (12) :1397-1410.

[4]朱耀, 王寅.理冲汤在月经病治疗中的运用[J].江西中医药, 2014 (10) :3-5.

[5]许学风.理冲汤联合激素替代治疗卵巢早衰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13) :1883-1884.

[6]金婧, 阮祥燕.卵巢早衰的病因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 (3) :142-144.

[7]李兰荣, 张迎春, 姜朵生, 等."张氏腹三针"治疗卵巢早衰30例[J].河南中医, 2015, 35 (4) :853-854.

[8]朱春兰, 夏亦东.中药结合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 (10) :92-9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治疗周期】相关文章:

左氧氟沙星联合云南白药周期性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体会09-12

周期波动04-25

寿命周期05-01

周期蛋白05-05

运行周期05-07

周期轨道05-29

周期问题教案04-12

周期函数04-15

位置更新周期05-08

寿命周期模型05-08

上一篇:江西樟树下一篇:组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