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中国梦研究

2024-05-23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研究(精选九篇)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研究 篇1

当前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社会大众的利益诉求和政治理念的表达方式日趋直接和急切。缓和社会矛盾,凝聚民心,达成共识,实现国家政权的稳定,不但是重大政治任务,而且是重要的文化任务。红色文化,作为新中国政权合法性的文化证明,既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提倡引导,更有赖于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推动。红色文化的实践发展历程表明,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文化能量和文化智慧,只要党和政府加以正确引导,就能成为维护国家政权稳定、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文化力量。然而,我们观察当前红色文化内部情形,发现在当前社会利益和意识形态大格局中,红色文化内部不同活动群体之间,存在着某种既“合作”又“区别”的关系,一方面党和政府有着对红色文化传统的继承诉求,并开展大量红色文化活动,另一方面,民间广大普通群众对红色文化传统也有着继承的诉求,并自发开展大量红色文化活动,但民间相当部分的这种红色文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跟弱势群体追求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现实目标有关。也就是说,民间自发开展的某种红色文化活动,尤其是广场红色文化活动,同政府主导的追求社会稳定的红色文化活动,形成了一种张力。由此上溯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发现由于当时红色文化在中国文化版图中的淡出,导致民间对国家政权是否还是红色政权存在疑问;再上溯至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我们发现以红卫兵为主体而开展的广泛而激烈的“民间红色文化活动”,表达出当时民众崇拜偶像的情感。进而上溯至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发现人民群众用各种美好的文化方式歌颂新中国和新生活,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开展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大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与国家政权稳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经过了一个什么样的历程?今后应如何走下去?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处理的文化和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仅可以从文化的意义上解决红色文化的内部结构、历史传承和未来走向问题,还可以从政治的意义上解决新中国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与国家政权稳定的关系问题,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反之,则可能影响国家文化战略布局。我们应该高度重视。

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因为这是一个党和政府及学者尚未系统深入地开展专门研究的课题,所以理论界目前能提供的直接的参考资料比较少,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党政工作者和学者对红色文化的各种论述而间接获得一定的参考意见。党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到对外要防止敌对势力文化渗透,对内要加强文化凝聚力,这实际上说明了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创造条件使民间红色文化活动同政权稳定相适应。党内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的不少高级干部和学者也强调指出,弘扬红色文化传统,讲到底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共产党建党的宗旨,能够造福天下老百姓。有人认为,中国政府和民间对红色文化传统的重视,是中国社会发展到现在必然会出现的文化现象,事关中国社会稳定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还有人认为,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应大力加强建设;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推进红色文化创新,创造性地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切实发挥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教育功效。这些提法,大多数并不直接涉及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与国家政权稳定关系,但我们仍可从中寻找到有益启示。

关于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与国家政权稳定关系研究的更直接更丰富的资料,应该到“民间”尤其是网络上去寻找。网络上有大量各地民间红色文化活动的报道及评论(例如相关网络文章的跟帖),特别是一些马克思主义网站和红色网站,开辟了专门的民间红色文化活动报道和评论专栏,引起民间社会的极大反响,成为聚集民间红色人士人气的舆论阵地。这些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一般具有群众性、自发性、自觉性、与政治经济诉求密切相关的特点,它们是群众自发地自觉地参与的,没有官方组织,少则数人,多则上万人,座谈会、茶话会、聚餐会、唱红歌、跳红舞、喊红色口号、印刷红色读物、散发红色传单、发表红色演讲、组织红色文艺汇演、进行意识形态论战等,是这些民间红色文化活动的基本形式。而配合这些民间红色文化运动的评论,其有思想价值者,或者长篇大论,具有学术性,或者三言两语,直截了当。这些评论虽然思考深度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大体上都指向这么一个令人思考的结论:遍及全国各地开展起来的民间红色文化活动,反映了广大普通民众的政治信念和利益追求,如果党和政府能够充分利用好,引导好,则不仅能够倾听人民呼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人民群众中蕴含的无穷智慧和活力,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民众的和谐。这里蕴含着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用科学发展观、和谐稳定思想、追求中国梦的愿景,去加以指导,使其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服务。近年来网络上评论得比较多的几个例子可作证明。北京、常州、深圳等地民间自发组织的红歌会,开展大量民间红色文化活动,政府举办重要文化活动时,邀请红歌会参与,主流媒体正面报道,官民关系良好,各尽所能维护社会和谐;但在洛阳等地,民众举行红色文化集会时造成了某种冲突。从深层看,这些网络言论表达着民间红色文化力量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的某种关系。总而言之,这些事件及其网络评论为我们研究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与国家政权稳定关系提供了直接而丰富的材料。

3. 研究目标

主要目标是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与国家政权稳定的关系。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大力开展红色文化研究,重新审视红色文化传统,正当其时。而研究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民间红色文化与国家政权稳定的关系史,从中寻找治国安邦的文化方略,可以成为此方面研究的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研究视角,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化价值和政治作用。

4. 主要内容

深入全面地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红色文化活动与国家政权稳定的关系,梳理其历史演进过程,分析其当前情状,评估其在当前中国文化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解析其内部结构、历史传承和未来走向,从中寻找社会管理启示,为国家文化战略布局和国家文化治理提供参考意见。大体包括如下各方面内容。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研究 篇2

靖远县若笠中心小学

杨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中国革命、红军、长征、靖远起义、虎豹口战役这些名称,今天在这里我想能够敲响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激起我们每一个人的热血,引起大家的共鸣。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靖远是这块红色屏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了解红色靖远,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故事。

1936年10月,中央发布了宁夏战役计划,红四方面军要在靖远强度黄河,中央将造船任务交给了红四方面的三十军,10月14日政委李先念和军长程世才率领军队挺进了条件独厚的大芦白茨沟,此时距10月24日的渡河只有10天的时间,战士们分工明确,日夜工作,造木船16条,16条船要是放在今天现代化的工厂里,确实简单,但是在当时敌人围追堵截,连基本工具都缺少的情况下,其艰难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里,我还要和大家一起体会一位白发老大妈的几句话,这也是发生在祖厉河畔造船时的故事,白发大娘害怕三十军政治部主任李天焕责怪一个无依无靠,曾给地主放牛,后投奔红军,年仅15岁的孤儿时说的话:“可不许埋怨小家伙,羊皮袋是我送给他的,像这么大的孩子,还不该送到学堂去念书吗?可是这年月,又是蒋家又是马家,逼得没成人的孩子都得拿枪打仗,要不就活不下去!他不会凫水,带着羊皮口袋,防备个万一…”老大妈慈祥的眼睛里流露着怜惜,颤抖的声音充满了辛酸。枪声远去,忠魂永存!

靖远是一块具有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革命先烈剖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英勇顽强,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今天,扶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继续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为实现我们的梦想——中国梦而拼搏,作为我们新时期的小学生,我们要紧握这杆大旗,向着理想、向着未来冲刺!

谢谢大家!

若笠中学八(2)班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团结、进取、活泼、创新是的最大特点。学期初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组织学生为班级未来的发展制订出有针对性的班级公约,在班容班貌、清洁卫生、公共财物、两操劳动、课堂纪律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通过师生监督、生生监督,促进每一位同学健康成长,由于实施的这些班级制度是由学生自己提出、制定的,因而效果较好。小到一只簸箕、一把扫把如何摆放,大到门窗、电灯的开与关,学生都能各负其责任。

班主任组织学生通过对学生守则、道德问题的讨论;书籍、报刊的阅读指导;对电影、电视的评论等来形成学生的是非观;运用典型事例,进行表扬和批评;运用墙报、黑板报、专栏等舆论工具,宣传正确的舆论导向;经常性地组织好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宣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以无形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

有坚强的班委会和集体核心,有自己的班级特色。每两周选举产生班长,并有班长组建班委会,大家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班级事务井井有条。在管理班级工作中,不断培养班干部自己学会管理班级。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觉性,为班级多做一点实事,如班级有劳动任务,他们能积极带头;班级要召开主题班会,他们能精心的布置、具有特色。这样,班干部心中有同学、有集体,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在班级的集体生活方面,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学校各种竞赛活动和文艺表演活动等。让每位学生在实践中多锻炼,发挥自己的才能。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进步,整个集体也就跟着不断完善。学生在集体中互相帮助,共同切磋,相互鼓励,共同成长。

八(2)班被评为校级优秀班集体、卫生先进班集体和靖远县“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全体师生的辛勤汗水和奋斗的心血。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不断奋进的动力,班集体就是在一个接一个的目标的实现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断提出新的共同的奋斗目标,寻找鼓舞学生前进的力量,激励和指导全班学生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我们全体师生会更加努力,结出丰硕的成果。

一、出色的管理和良好的自治

一是班主任转变角色,推进班级民主管理,使学生干部成为“管理能手”。每位班干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能够认真履行义务并接受全体老师和同学们的监督和考核。每月老师和同学们都要对每一位班干部当月的工作进行测评,看看哪位班干的“支持率”最高!这大大增加了班委会工作的积极性,工作主动性和主人翁责任感随着班级的发展与日俱增。即使在班主任不在时,自习课、间操、义务劳动、晨会、小测试等活动均能达到班级自治!该班王洪岩,李雪同学被评为区优秀班干部。

二是坚持实行“一日常规量化考核制度”,各项工作实行量化管理。学生入校以来坚持每天记录学生的行为,一周一总结,一月一测评,做到奖惩分明、惩罚得当,形成了独有的评价体系。并认真记录反馈在“家校联系卡”上,得到了家长的积极反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得该班一直以来都有着良好的纪律,每周都能得到校纪律、卫生示范班的光荣称号。

二、优良的学风 激励学习有方法

班级引入了相互学习、学习竞争机制。通过班级学习园地的文化建设,使班级有浓郁的学习氛围。我们班的“快乐学习园地”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版面。看这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每一棵大树代表每一名同学,树上的果实是同学们通过努力结出的成果。为了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我们的各科课代表作了很多工作,利用早自习和自习课的时间,对同学近期学习情况进行测试。同学们也能够认真准备,积极参加每天的考试。负责监考的同学认真负责,保证了考场的纪律!韩雪、张雪飖、赵凤娇、李雪等学习成绩突出同学每天认真批阅,做到公平、公正!每位同学只要累计三次优秀或及格,就会收获一枚果实!大家你追我赶,看看谁是丰收大赢家!每到下课的时候,同学们总会聚集到此,比一比、看一看。到目前为止,获得果实较多的同学有:张超、王洪岩、王百强、陈珊珊等。到期中、期末时,老师还会根据同学们收获的成果给大家发小奖品!有耕耘才有收获!同学们一起勤奋努力,一起体验丰收的喜悦!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班级的特色建设-------乐群班

乐群班每一位同学都生活在温暖的班级体中,集体在同学们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学生将自己置于集体之中,做班级体的主人,贡献出自己的才华和力量。在集体中,我们体会到了作为学生的快乐。乐群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师生共同学习、一起愉快生活的家园,是洋溢书香、勤奋好学的学园,是孕育快乐、创造快乐的乐园。我们学习着、成长着、快乐着。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课下,认真复习;自习课我们沉醉于知识的海洋。早自习,琅琅的读书声不绝于耳,我们用一首首立志歌曲振奋人心,与老师共同分享一幕幕陶冶情操使人潸然泪下的影视作品。我们有精心布置的教室环境、细则严明的班规、独具匠心的班徽、见证成长的博客、旋律欢快的班歌、奋发向上的班训。

乐群班倡导:

快乐学习,快乐生活;

自治自省,合作创新;

品德合格,文化过硬;

班风优良,学风浓厚;

纪律严明,尊师爱校!

我们的班歌(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改编):

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初中生还有闲情唱,妈妈听了准会这么讲。初中四年都闷声不响,难道这样才是考重点的模样。我这压抑的心情多悲伤,就算考上重点也不舒畅。生活需要七色阳光,年轻人就爱放声歌唱。妈妈妈妈呀你可知道,锁上链子的嗓子多么痒。我想唱歌可不能唱,还有多少复习题都没做。努力吧准备考重点,老师听了准会这么讲。时时刻刻的光啃书本,这样下去就像书呆子一样。这种烦闷的生活多枯燥,凭这怎么能把重点考上。生活需要七色阳光,年轻人就该放声歌唱。老师老师呀你要想想,难道你过去就是这么样。我想唱歌我就唱,唱起歌来心情多么舒畅。歌唱吧青年朋友们,因为生活应该是这样。一张一驰是文武之道,莫把自己总是弄得那样紧张。只要心情快活精力充沛,学到知识就会永记不忘。

每天我们都搜集到许多快乐,这源于集体的力量。我们体会到了从别人的快乐中才会找到自己的快乐。高尚的道德品质在这里养成,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体验到同伴的温暖、爱护和帮助别人、尊重他人,以谦逊的态度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我们班,不管是班级干部,还是普通成员,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发光发亮,happy每一天。

乐群是一种行动,“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就是这种行动的诠释。未来社会是崇尚自主与合作的社会。悦纳自己同时也悦纳他人,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往、与人相处则是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提出的基本要求。在“乐群”精神支配下的学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和睦、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有助于独立而自主的人格的塑造,有助于改善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造成的心理偏差;有利于积极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谁就拥有积极的人生。快乐就藏在我们身边,听好每一堂课、说好每一句话、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件事,让我们每天都在集体中快乐健康的成长!

四、文化生活丰富

班级自建了“图书角”,同学们利用手中的零用钱每月为班级购买《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杂志供全班阅读,同学们在这里快乐阅读,它已经成了同学们聚集看书的地方。“ 开卷有益”,爱读书、读好书,为我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乐趣,帮助我们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也能让我们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图书成为我们的朋友!

课余时间我们随班主任老师一起去博物馆参观,博览古今、开拓视野;去图书馆博览群书,增长知识;去江畔捉鱼,捉小虾,真是快乐极了!建立了“快乐往事”展板,展示了同学们美好记忆的照片,记录了诸多活跃的身影和健康成长的历程,留下了许多笑容!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研究 篇3

在当代,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的设想,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深刻把握,是对人民群众社会期待的真切回应,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夯实中国梦的文化根基,而文化的根基,必将通过文化传承在大学教育中得以实现。

今天的中国,在物质世界中享有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人们的精神世界正面临严重的危机,且社会正在为此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人们的精神世界亟需文化的滋养,为此,大学教育就需要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与文化传承相契合,以期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梦。

一 关于中国梦

关于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对其进行详细阐述。第一次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就中国梦展开阐述:“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第二次是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发表讲话时,再次详尽阐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2]

中国梦的提出和阐述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深刻把握,是对人民群众社会期待的真切回应,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历经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不断地探索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直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再到改革开放,持续而艰辛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汇集时代发展成果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梦提出和阐述的历史背景,那么,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中国梦提出和阐述的理论背景。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从不同侧面有力地指导了中国梦的提出和阐释。

可见,中国梦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走向,它是历史的、现实的,更是未来的。

那么,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知道,任何国家的发展,都要依靠两种力量:一是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二是文化传承的软实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取得让世人瞩目的成绩。13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这已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物质过快发展导致了精神发展跟不上,因为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路。百姓生活虽然富裕了,但精神世界却陷入了危机。这似乎与其经济飞速发展不相称。因此,审视现在,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是需要精神力量的提升,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夯实中国梦的文化根基。

二 关于文化传承

“文化”一词,从文献记载看,大概最早出现在《周易·贲》中,书中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意思是,观察天象,则可知四时之变;观察人类自身具有的文明气象与文饰之道,则可知文教有化育人心的功能和作用。“文”与“化”合成一个词语是在西汉时代,刘向在《说苑·指武》中的论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4]按汉字的本义解释,“文”是指人在某种物体上做记号,留下痕迹,或称之“刻纹”“画纹”;“化”的本义则为改易、生成、造化,是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我国,对文化的理解一直延续着最初的内涵,即文治、礼乐教化。但今天我们使用的“文化”概念,其实已是源自西方的解释。“文化”在英语中是Culture,而Culture的词源是拉丁语中的Cultus,这个词的原意中含有种植、耕作、居住、动植物培育等语义。从词源上看,“文化”有人们在自然界中劳作,并从中获取成果的意思。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文化概念的解释有近200种之多。虽然关于文化没有统一的概念,人们使用时各人按照自己的需要而定,但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解释是文化的“两分法”,即文化可分为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两种。广义文化即人化,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人类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特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

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就是它的血脉。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史,当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能够众志成城;当分裂割据时,我们总是能走向统一;当历经贫弱时,我们最终总是走向强盛。其原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都能找到。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特质,所需要的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所强调的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的担当,所主张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理念,也都是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元素。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种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价值体系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见,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振兴中国文化,是民生的需要,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文化的振兴与传播必将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三 关于大学教育

复兴文化传统,重在文化传承。而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就负有传承人类文化的职能。这一职能,在2014年4月,由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了出来。他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各项工作之中。”[5]endprint

这一职能的提出,是大学内涵的彰显。无论是我国古代经典《大学》中开宗明义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6]还是西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修辞学校”,柏拉图的“图雅学园”,中世纪欧洲的博洛尼亚大学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再到德国创办提倡学术自由的柏林大学,20世纪初的美国大学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等现代大学,无不是为了启发人们的心智,让社会更文明,人类更有文化。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

大学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存在。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是具有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体现了文化的广义概念,因大学的诸多活动及其人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成为大学的精髓与血脉,也是大学之所以为“大”的真正意义所在。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的“主体”,必然有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和办学理念。这种价值追求和办学理念就构成了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它集中反映了对大学的本质、功能的理解和价值追求,是大学吸收历史文化传统,经过长期办学实践的探索与积淀,并随时代发展不断充实的。

大学教育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承文化呢?除了设置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外,大学教育主要通过其精神文化的陶冶来提高人们的素养。下面就谈谈其精神文化内涵与实现中国梦的契合。

大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也是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它为历代师生员工所认同,并不断对后来者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熏陶,如春风化雨般。为了便于传承和颂扬,大学的精神文化总是通过文字、图形等符号,以校训、校风、学风等形式表征和展示。我们仅以其精神文化最重要的表征物——校训为例。

校训是一个大学对其理念追求、文化传统的理性抽象,是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出自《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7];“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8]这个校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深刻揭示了清华的精神内涵。中国学子对清华大学的向往和垂青,不仅仅是它们的基础条件和名气,更重要的是向往接受它的精神文化的熏陶。而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被学生们接受后,往往以良好的气质,优雅的举止,高尚的修养等形式外显出来。因此,现代大学,尤其是建校历史较短的高校,更要在总结其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凝练出精神内涵,加以高度概括升华,使其成为师生的身心烙印,并将其代代相传。这必将为实现中国梦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中国梦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中国人不断的努力,才能成就的事业。因此,将实现中国梦的理念注入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核,使其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隐性课程,感染和渗透着学生,且这种感染和渗透具有强大的社会辐射作用。

综上所述,文化传承必将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而文化传承借助大学教育将其内化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从而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如此必将可持续地推动我国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张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第1版).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

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第1版).

[3][7][8]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汉]刘向撰.程翔译注.说苑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1-10-09.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研究 篇4

关键词:红色文化,中国梦,教学

2012年11月2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他说:“现在,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 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1]。中国梦成为全国人民奋斗的目标, 成为中华民族每个人实现个人梦的动力。

加强中国梦教育是当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它应该通过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式开展教育, 激励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理想、积极向上、刻苦学习, 为实现自己的梦、民族梦而努力。

思想政治课是开展中国梦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政课教师应该钻研教材, 挖掘相应的教学内容, 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中国梦教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概论》课的教学, 老师可以利用好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三个平台, 以红色文化促进中国梦教育。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概论》课教学的主要平台, 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上面都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中国梦教育。

1. 教学中以讲读朗诵形式, 让红色文化进课堂、进头脑

在教学过程中, 结合教材内容, 通过老师、学生讲读、朗诵的形式来宣讲、传播红色文化。比如, 讲“毛泽东思想”一节内容时, 结合教材上“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讲毛泽东创立毛泽东思想的主观条件时, 教师就可以讲“毛泽东徒步游学, 读无字之书”的故事, 既让学生了解到伟人的人格魅力, 又让学生明白到底该怎样参加实践活动才有收益。在讲“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时, 教师可以讲邓小平“三起三落”的故事, 让学生明白, 挫折不可怕, 要把挫折当做锤炼自己的机会, 把在挫折中的经验当作人生的一笔财富。在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时, 老师或学生可以讲红岩小故事、长征的故事等, 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今天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在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时, 让多媒体播放流沙河的“理想”诗歌, 在讲“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时, 朗诵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等等, 通过这种以讲读、朗诵的形式,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之不易, 它们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 又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做到红色文化不仅要进课堂、更要进学生的头脑。

2. 变单一的口述为多媒体、新兴媒体教学, 实现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红色文化进课堂活动开展中, 要将红色文化的宣讲和红色情感的渗透与教学手段的变革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多媒体、新兴媒体进行教学。比如, 讲“铁人精神”时, 播放电影铁人王进喜片段;讲毛泽东提出“第二次”结合时, 播放“以苏为鉴”视频, 讲“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时, 展示汶川大地震时解放军参加救援的图片等等。这样, 学生在接受理论时, 不仅有老师的讲授, 还有视觉的冲击、听觉的享受。此外, 自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应该重视, 教师可以用QQ、微博、微信等让学生做作业, 同时, 这也是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这种教学手段的变革, 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多维的角度下接受理论知识, 更主要的是有利于教师通过视听材料培养学生的红色情感。

3. 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 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在红色文化进课堂中, 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除了讲授法外, 要更多地采用新的教学法, 比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专题讲授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演讲式教学方法、辩论式教学方法、团队体验式、问题发现法等, 以此加强红色文化宣传, 推进中国梦的教育。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 教师选择案例, 应从侧重于案例的典型性、现实性、生动性出发。因为典型性的案例更能准确地说明观点, 生动的案例更能使课堂活跃, 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而现实性则能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 能让学生解读现实, 从而正确地理解教材的内容, 应用所学的理论分析社会现象。比如, 讲“构建和谐社会”时, 组织学生开展“有钱就是幸福”的辩论, 以此让学生懂得幸福的真正的含义, 知道该怎样去追求幸福, 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怎样把自己的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在采用情境教学法时, 教师可以精选和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故事等红色文化素材, 营造氛围、烘托气氛, 让学生随材料而动真情。

二、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可以实行项目化教学, 比如社会调查、探究性专题学习、每周新闻评述、微电影、红色基地考察、红色电影周等。这些项目在进行时, 都可以把红色文化内容添加进去, 并跟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 在社会调查项目中, 可以要求学生结合学校周边实际, 或者家乡的实际红色资源, 分组调查。比如, 红岩精神象征的白公馆、渣滓洞, 还有涪陵大顺乡的李蔚如烈士墓和纪念馆、涪陵816核工业洞等进行实地考察, 然后写作调查报告, 分析红岩精神、革命烈士的奉献精神、科学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在课内的实践教学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唱、写、舞、读的方式宣传红色文化。这种方式可以把红色资源、教材内容、学生才艺结合起来。比如, 学生可以分组开展实践, 一边用口琴演奏《十送红军》, 一边在黑板上速画十送红军的场景, 一边用毛笔书写送别的标语。

三、网络教学

本门课程应该充分利用精品课程网站, 链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网页, 上传学生的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作业、感想、图片。

当然, 在红色文化进课堂, 推进中国梦教育的过程中, 要注意两点:一是红色文化与教改联系起来, 不搞两张皮, 不喧宾夺主, 不本末倒置。二是实践教学、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三者有机统一, 不搞三个板块。

参考文献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研究 篇5

今天的中国, 在物质世界中享有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但人们的精神世界正面临严重的危机, 且社会正在为此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 人们的精神世界亟需文化的滋养, 为此, 大学教育就需要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与文化传承相契合, 以期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梦。

一关于中国梦

关于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对其进行详细阐述。第一次是2012年11月29日,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首次就中国梦展开阐述:“现在, 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第二次是2013年3月17日, 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发表讲话时, 再次详尽阐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 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2]

中国梦的提出和阐述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深刻把握, 是对人民群众社会期待的真切回应, 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 历经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不断地探索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直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再到改革开放, 持续而艰辛的探索, 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汇集时代发展成果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梦提出和阐述的历史背景, 那么, 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中国梦提出和阐述的理论背景。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从不同侧面有力地指导了中国梦的提出和阐释。

可见, 中国梦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走向, 它是历史的、现实的, 更是未来的。

那么,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知道, 任何国家的发展, 都要依靠两种力量:一是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二是文化传承的软实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取得让世人瞩目的成绩。13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 这已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物质过快发展导致了精神发展跟不上, 因为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路。百姓生活虽然富裕了, 但精神世界却陷入了危机。这似乎与其经济飞速发展不相称。因此, 审视现在, 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是需要精神力量的提升, 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必须夯实中国梦的文化根基。

二关于文化传承

“文化”一词, 从文献记载看, 大概最早出现在《周易·贲》中, 书中云“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3]意思是, 观察天象, 则可知四时之变;观察人类自身具有的文明气象与文饰之道, 则可知文教有化育人心的功能和作用。“文”与“化”合成一个词语是在西汉时代, 刘向在《说苑·指武》中的论述:“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4]按汉字的本义解释, “文”是指人在某种物体上做记号, 留下痕迹, 或称之“刻纹”“画纹”;“化”的本义则为改易、生成、造化, 是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我国, 对文化的理解一直延续着最初的内涵, 即文治、礼乐教化。但今天我们使用的“文化”概念, 其实已是源自西方的解释。“文化”在英语中是Culture, 而Culture的词源是拉丁语中的Cultus, 这个词的原意中含有种植、耕作、居住、动植物培育等语义。从词源上看, “文化”有人们在自然界中劳作, 并从中获取成果的意思。然而在现实中, 人们对文化概念的解释有近200种之多。虽然关于文化没有统一的概念, 人们使用时各人按照自己的需要而定, 但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解释是文化的“两分法”, 即文化可分为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两种。广义文化即人化, 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人类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 特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 是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

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 就是它的血脉。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史, 当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发生时, 我们能够众志成城;当分裂割据时, 我们总是能走向统一;当历经贫弱时, 我们最终总是走向强盛。其原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都能找到。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特质, 所需要的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 所强调的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的担当, 所主张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理念, 也都是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元素。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种突出优势, 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价值体系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见,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振兴中国文化, 是民生的需要, 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文化的振兴与传播必将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三关于大学教育

复兴文化传统, 重在文化传承。而大学自产生之日起, 就负有传承人类文化的职能。这一职能, 在2014年4月, 由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了出来。他指出:“不断提高质量, 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各项工作之中。”[5]

这一职能的提出, 是大学内涵的彰显。无论是我国古代经典《大学》中开宗明义的“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6]还是西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修辞学校”, 柏拉图的“图雅学园”, 中世纪欧洲的博洛尼亚大学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再到德国创办提倡学术自由的柏林大学, 20世纪初的美国大学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等现代大学, 无不是为了启发人们的心智, 让社会更文明, 人类更有文化。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

大学是客观的物质存在, 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存在。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 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 是具有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体现了文化的广义概念, 因大学的诸多活动及其人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成为大学的精髓与血脉, 也是大学之所以为“大”的真正意义所在。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的“主体”, 必然有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和办学理念。这种价值追求和办学理念就构成了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 它集中反映了对大学的本质、功能的理解和价值追求, 是大学吸收历史文化传统, 经过长期办学实践的探索与积淀, 并随时代发展不断充实的。

大学教育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承文化呢?除了设置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外, 大学教育主要通过其精神文化的陶冶来提高人们的素养。下面就谈谈其精神文化内涵与实现中国梦的契合。

大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 是大学的灵魂, 也是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它为历代师生员工所认同, 并不断对后来者产生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熏陶, 如春风化雨般。为了便于传承和颂扬, 大学的精神文化总是通过文字、图形等符号, 以校训、校风、学风等形式表征和展示。我们仅以其精神文化最重要的表征物———校训为例。

校训是一个大学对其理念追求、文化传统的理性抽象, 是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比如,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出自《易经》中“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7];“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8]这个校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并深刻揭示了清华的精神内涵。中国学子对清华大学的向往和垂青, 不仅仅是它们的基础条件和名气, 更重要的是向往接受它的精神文化的熏陶。而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被学生们接受后, 往往以良好的气质, 优雅的举止, 高尚的修养等形式外显出来。因此, 现代大学, 尤其是建校历史较短的高校, 更要在总结其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的基础上, 凝练出精神内涵, 加以高度概括升华, 使其成为师生的身心烙印, 并将其代代相传。这必将为实现中国梦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中国梦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它需要中国人不断的努力, 才能成就的事业。因此, 将实现中国梦的理念注入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核, 使其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隐性课程, 感染和渗透着学生, 且这种感染和渗透具有强大的社会辐射作用。

综上所述, 文化传承必将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而文化传承借助大学教育将其内化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 从而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如此必将可持续地推动我国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张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 2012-11-30 (第1版) .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1-30 (第1版) .

[3][7][8]杨天才, 张善文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4][汉]刘向撰.程翔译注.说苑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5]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1-10-09.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研究 篇6

一四川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丰富的价值资源

四川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与丰富的价值资源, 四川是红军长征的文化圣地, 共和国将帅之乡, 它集中体现了四川人民不怕牺牲、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 蕴涵着强劲的精神动力和丰富的价值资源。

1长征丰碑:红军长征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圣地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2]二万五千里的红军长征, 在四川就有一万五千里。在长征中, 红一、二、四方面军在四川多个县市留下了革命的足迹, 四川境内60%以上的地方都播下了红色文化的种子, 给四川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其中包括1935年6月,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1936年, 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西康甘孜会合, 两次大会师的成功实现为红军长征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长征中, 还有数百次战役在四川境内激烈上演, 如四渡赤水、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许多经典战役和伟大战迹。在长征期间的四川, 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了会理会议、毛儿盖会议、巴西会议等重要会议, 先后通过了《关于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议》《中央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定》等文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都在四川写下了许多光辉的篇章。如今, 屹立在川西北的“红军长征纪念碑”向世人展示了四川及四川人民在长征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 四川是红军长征记忆的历史宝库, 是长征文化的圣地, 在四川的大部分地方存有长征时期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传奇的革命故事。

2将帅故里: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与崇高精神

四川是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 如邓小平、朱德、陈毅、罗瑞卿、张爱萍等, 同时也是黄继光、赵一曼、张思德等革命英雄和革命先烈的故乡。在1955年9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授予了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等10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其中, 四川籍元帅就有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四位, 占十大元帅的40%。而在1955~1956年间, 四川籍人物中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的共有99位。因此, 四川又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帅之乡。同时, 在革命战争时期, 四川还涌现了无数个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烈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他们的成长经历、丰功伟绩和伟大人格, 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的一笔极其宝贵的文化财富,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四川人民为建设幸福生活而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3川陕苏区: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实践与经验总结

四川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开始建设苏维埃政权, 先后有4个省委、3个省苏维埃政权、近20个县委和近40个县的苏维埃革命政权在四川建立, 使四川成为了当时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从1932年12月18日到1935年3月28日, 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进入通江两河口, 再到红军强渡嘉陵江西征, 最后于4月8日撤离南江的两年多时间里, 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坚持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勇于开拓、敢于担当的豪迈气概和革命精神, 形成了川陕苏区红色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品格。川陕苏区红色文化从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上主要包括川陕苏区时期各类战场遗址、英雄和革命烈士等的故居及遗物、各种会议举行的地点、军队的行军路线等, 以及在这些纪念物上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川陕苏区的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 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 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川陕苏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国家政权建设经验, 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毛泽东曾对川陕苏区的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认为:“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 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3]今天, 川陕苏区红色文化仍然是四川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对纲要课程教学的意义

1充实课程内容, 增强课程吸引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纲要课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兴趣一旦被激发, 学生就会更加关注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质量也就会随之提高。教育心理学显示, “学生对身边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容易产生更深厚的兴趣, 人们感兴趣的往往是切合人们实际的, 对之略有所知却又不完全了解的东西”[4]。四川在革命战争年代所留下的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资源, 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 是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 因此能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纲要课的课程吸引力。如:讲红军长征的胜利, 把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放在屏幕上, 再依次结合金沙江、大渡河、岷江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进行讲解, 让学生充分了解红军长征中经历的艰难险阻。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历史人物精神崇高, 革命故事生动感人, 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 能够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帮助学生更生动、直观地理解教材相关内容,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心

纲要课的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实际, 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 进一步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 懂得珍惜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 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 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心。这也是高校纲要课与历史专业课程教学目的的区别之一, 纲要课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信仰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在教学过程中, 要做到充分发挥纲要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就必须使该门课程真正地贴近学生生活, 贴近学生个性, 贴近学生情感。而充分利用当地具有特色的地方性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讲到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时, 可以结合“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上陵园”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建于1934年7月, 原名“红四方面军王坪烈士墓”, 分12个墓区, 共安葬红军烈士12000余人。此外, 在四川通江县境内还有50人以上的烈士墓区40余处, 共安葬红军烈士20000余人。这些都表明了在革命战争年代, 中国人民为了新中国敢于奉献、不怕牺牲、为崇高理想顽强拼搏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通过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讲解, 激发出根植在每个大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感, 引导学生把这种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学习、生活的动力, 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利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增强纲要课程吸引力的路径探索

1创设恰当的历史情境, 正确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在纲要课的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恰当的历史情境, 主次分明, 详略得当, 突出重点, 避免盲目使用地方红色历史资源。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地组织教学,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在运用四川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时, 要与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 并把它放到国家、国际的大背景下, 使教学环节有充实的活动内容, 环环相扣。同时, 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 把握教学重点, 恰当引入地方红色文化, 提出启发性问题,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运用历史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历史经验, 体悟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全员参与课堂教学, 让学生动脑想、开口讲, 由于四川高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四川, 这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大都源自学生的家乡, 有些村庄或乡镇就是当时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在课程教学环节, 教师可以安排、引导学生来讲述它, 通过他们自身的参与, 感染其他同学,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纲要课的学习中。

2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红色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目前, 由于在高校纲要课的教学中, 很多高校实行大班教学, 人数众多, 在实际执行中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同时, 在进行纲要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 由于外出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涉及到学生的安全问题, 很多教师及学校领导都不愿意开展纲要课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样不仅浪费了地方教育资源, 而且也使纲要课的教学效果显得苍白无力。因此, 高校领导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开展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对增强纲要课程吸引力的重要性, 为开展纲要课社会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组织保障、资金支持和队伍建设。纲要课程组教师要广泛开展各方面的调研,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和活动计划, 各方面通力配合, 增强纲要课的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 各高校还可以把纲要课的社会实践活动与暑期各社团的“三下乡”活动相结合, 并且利用学生资源, 到有红色文化资源的学生所在的地方, 让他们充当向导, 作好力所能及的前期工作。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打造富有感染力的交流平台

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 聘请对当地地方红色历史文化有研究的专家、学者, 或者在革命战争年代亲身经历过某事件的亲历者、仍健在的老红军等来学校做报告、专题讲座或交流。通过与这些人面对面地交流, 使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增长了他们的见闻, 而且也能把历史与现实更好地统一起来, 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感受那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

4深入基层广泛调研, 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结合纲要课的课程教学, 引导学生写出实践报告、心得或是研究论文。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多是教师直接告诉问题和结论, 而学生的自我社会实践可以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 然后通过调查研究, 查阅资料, 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从而获得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未来人生成长的经验。目前, 大部分高校已开展纲要课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师应充分挖掘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 充分利用各地丰富的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对增强纲要课的吸引力, 提高纲要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 各地历史文化资源对增强纲要课的吸引力只是一种辅助方式, 我们还应该探索更多的教学模式, 真正做好纲要课的教学工作, 让纲要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课题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苏维埃中国[M].北京:北京市印刷二厂, 1957.

中国梦与文化强国建设的思考 篇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石

(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当今时代,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使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激增, 思想活动逐渐产生差异性, 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正确的“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 与文化的性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密不可分。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正确和科学引领社会思潮, 发展与促进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先进意识形态。中国梦从理想状态变为现实状态的过程, 不仅是核心价值观激励民众同心协力共赴民族复兴大业的历程, 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 二) 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对全国家和全民族制定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统一人民大众的精神支柱, 是全民族、全同胞达成相同的文化认同感, 从思想上和意识上抵御外来的文化霸权。不断丰富和挖掘我国文化的精髓, 通过文化的输出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和接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坚持五位一体相辅相成的发展战略,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互相协调发展, 不仅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得到高度发展, 而且要使精神文明得到健康发展。中国要真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要切实提高本民族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 就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从而实现经济与政治、文化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这五方面相辅相成、互相协调, 进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推进“五位一体”的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是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基石, 是推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的发动机。

三、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增强民族凝聚力

( 一) 增强文化自信, 向实现文化自强跨越。要达到文化自强, 文化的自觉和觉醒是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觉醒与自觉, 是文化发展趋势与规律的正确把握, 是文化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地位及作用的系统全面的认识, 从文化的觉醒过渡到文化自觉, 从文化的自信过渡到文化自强,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身文化价值的全面和充分的肯定, 也是对自身先进文化的发展理念的坚定。

( 二)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是经济与政治、历史与当代、民族与世界等社会生活的精神产物, 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传帮带、支柱和标志。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

中国梦的目标和方向是美好的, 可实现这个梦最牢固的支撑就是文化强国的建设, 只有通过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再认识, 创造一次更伟大的科学革命, 世界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中国, 中国梦才能够得到世界的认可, 中国梦才是真正可预期的。如果离开了文化强国的建设, 那么这个梦的实现恐怕就只能是遥遥无期。

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既是社会中普遍的现象, 又是生产力, 国家和社会对文化所能够带来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愈加重视, 具有极大的发掘潜能。文化发展的全球性, 不仅可以通过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形式扩展, 也可以通过文化产业构成与文化产品拓展形式来推行。尤其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球化进程当中, 西方文化的文化霸权主义以产业链和文化产品的方式对其他文化实力稍弱国家构成了一些文化安全保障的问题。文化是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民族精神传承的传帮带, 然而在文化全球化剧烈的冲击下却显得非常脆弱。面对快速发展的全球文化普及化趋势, 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及文化体系成为各国保护自身独具特有的文化措施中的最关键的一环。因此, 我国在文化方面既是一个大国, 又是一个小国, 大国体现在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小国体现在我国文化产业规模较小, 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认识, 从国家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 系统、全面地挖掘与发挥民族文化底蕴以及其所具备的能量, 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事业, 实行文化产业升级政策, 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实现文化产业的结构性调整, 构建适宜我国的文化发展的产业体系, 进而有效促进文化强国的建设。

五、加大文化传播力, 增强我国文化在国际话语权, 塑造良好国际形象

我们要加快构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文化传播工程, 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播力, 以国际认同的话语体系传播我们的先进理念; 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理想和旗帜, 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文化产品之中, 推动反映我国的文化标识、文化符号和文化品牌,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增强全球舆论引导力; 培育具有国际性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及企业, 让更多的文化产品通过商业渠道走出国门,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国际文化产业市场的占有率。

中国梦的实现与文化强国的建设密不可分, 实现文化惠民、文化强民、文化富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的, 而实现文化强国的最终目的就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趋势来衡量, 一个多元化文化发展的世界格局正逐步形成与完善。随着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我们正由文化自觉、自信逐渐转向文化自强的新高地。在时代的潮流、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大趋势下, 要求文化建设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要推动文化的创新, 就必须适应时代需要, 吸收借鉴人类先进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坚持弘扬和丰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常态下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建设全球共有精神家园。通过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最终实现中国梦的目标。

摘要:当今时代已经进入全球化, 是“软实力”较量的时代, 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团结拼搏、共同奋斗和实现远大理想的能量之源, 是我们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 是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是国家软实力增强的重要基础。我们国家需要积极倡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强的精神, 推进民族文化的扬弃、传承、积累与建设, 以此增强国家软实力, 最终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文化自强,民族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梁彦.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战略转型的硬支撑[N].无锡日报, 2010

[2]赵英臣, 刘光辉.软实力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思考[J].泰山学院学报, 2009

[3]吴兴南, 林善炜.全球化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魏明.文化: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J].湖北大学学报, 2007, 2

[5]胡良桂.文化自强与文化强国[N].文艺报, 2010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研究 篇8

红色旅游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丰功伟绩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2014年,全国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发展,接待游客和收入不断增加,全年接待游客预计达到9.07亿人次,同比增长15.39%;综合收入达2264.78亿元,同比增长14.06%。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显现。直接就业130.6万人,间接就业510万人,同比分别增长6.7%和10.87%。78%以上的游客自费参与红色旅游,85%的受访游客对红色旅游兴趣浓厚。

红色旅游的发展和兴起既是旅游方式、旅游观念的变化,也是进行党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既是旅游产业形式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与时俱进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的资源调节作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统一起来。

红色旅游是培育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今天,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创新模式。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将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与参观旅游结合起来。在旅游过程中,广泛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国精神,提高游客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广泛性、实效性,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大众化、常态化。同时,在旅游参观中,给予游客以党史知识的普及、内心深处的震撼、爱国思想的启迪、中国精神的传承,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更加饱满、信心更加坚定地投身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中。

红色旅游是宣扬革命道德的重要形式,为坚持中国道路提供理论指导。现代社会,日益远离那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社会动荡的年代。但是,革命年代的那种追求真理、勇于献身、热爱人民、服务人民、英勇顽强、坚忍不拔的传统,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在红色旅游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革命精神和旅游参观统一起来,广泛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正能量,抵制腐朽落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红色旅游,广泛地宣传革命传统,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革命历史,继承革命精神,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

红色旅游是促进当地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手段。发展红色旅游,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可以将历史文化资源转换为经济资源,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直接或间接拉动当地交通、餐饮、电信、购物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帮助当地居民摆脱贫苦、观念解放,更好更快地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当地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注入生机活力。红色旅游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招商环境,扩大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比如当年红军医院旧址所在的井冈山小井村、琼崖革命根据地所在的琼海市椰子寨村,依靠红色旅游走上了小康之路。2014年红色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30.6万人,间接就业人数510万人,大幅度增加了当地居民收入,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红色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将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统一在起来既是创新,也是考验。红色旅游的未来不可能就是简单的建几个纪念馆,修几个纪念碑,而是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科学规划,资源整合,做好基础建设

规划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红色旅游的水平和效益。红色旅游不同于传统旅游项目,不可一味求大求全,要因地制宜,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发展红色旅游首先是科学规划,制定计划,专门研究和分析社会需求、资源基础、配套条件、项目性质、优势特色,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开发建设规划,整合各种资源进行开发建设,同时还要根据红色资源的特点、地理位置等因素,综合开发,把红色旅游放在整体中发展,同有利于维持充足的客源,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还可以和农业观光、工业旅游、休闲度假等多种旅游形式结合起来,延长产业链,实现旅游产业化,形成在市场中具有吸引力、竞争力的产品。在规划过程中既要设计好空间布局的旅游项目,又要根据市场需要做好景点规划和产品设计。红色旅游的核心和主题是革命传统文化,因此在规划中要充分挖掘革命传统文化内涵,注重实事求是,客观还原历史面貌,以保护历史遗物为主,宣扬革命精神为主,不可无序开发、盲目投入、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要合理布局、强调重点,既能吸引游客,使之心情舒畅,又能自觉接受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

二、定位准确,加强策划,增加红色旅游的影响

红色旅游的定位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和旗帜。一个准确的定位可以帮助红色旅游塑造品牌基础、带来无限商机。红色旅游的定位要选取唯一性、垄断性、排他性,升华内涵、提炼语言。如韶山的“领袖故里”、瑞金的“革命摇篮”等等。同时要加强红色旅游产品策划,增加人们的自觉自发性,扩大游客的范围,实现由“参观学习”到“休闲度假”的转变。在旅游景点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改变过去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文物展览,使游客切身体验革命年代,深刻领会和学习革命道德,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好餐饮、交通、住宿、购物、娱乐等场所,提高旅游接待水平,让游客来的高兴,玩的开心。在旅游过程中,倡导互动,增加游客的参与,提高游客兴趣,使游客在游玩中感受和接受革命传统,进而升华,在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要围绕定位,创新红色旅游形式,在参观中体验革命精神,在快乐中接受爱国教育。

三、加强管理,扩大宣传,提高红色旅游的知名度

发展红色旅游一定要加强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质量。一般来说,随着旅游的发展,当地居民很容易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出现蒙骗现象。红色旅游必须防微杜渐,在发展过程中,加强管理,对包括周边的宾馆、饭店、商场等在内,绝不充许出现强买强卖、随意涨价等欺诈行为。

近年来媒体对红色旅游广泛宣传,但总体来说社会影响还是不够,市场潜力挖掘不足,人们对红色旅游的认识不到位,因此还要扩大宣传,提高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在宣传中,突出红色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的特殊历史意义,树立红色旅游良好的社会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宣传语言要通俗易懂,形式要多样化,力求真实、生动,避免枯燥的说教,多用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再现历史情境,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红色旅游知名度。

四、改革体制,理顺关系,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

当前的红色旅游景点在管理一般都是隶属于民政、文化部门等事业单位,属于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不符合现在的市场经济下运行机制和要求,影响了红色旅游经济的发展。要发展红色旅游,就必须遵循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努力培育红色旅游市场,在管理上实现由事业化管理向产业化管理转变,采取合作、合资、租赁、转让等多种灵活的经营方式,深化改革,探索新机制、新方式,在更大范围、更大领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红色旅游领域,鼓励多元化的社会主体对红色旅游的投资,实现共赢。明晰产权关系,积极推进红色景区经营权分离,发挥资源优势,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推进红色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的步伐。

浅谈实现“中国梦”与校园文化建设 篇9

关键词:中国梦,校园文化

一、实现“中国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国梦, 是2012年11月29日,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 习近平同志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什么是“中国梦”呢?从宏观上来讲,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这个梦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体现了我们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将“中国梦”的思想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积淀, 同时增强校园师生团结友爱。

(一)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所谓“中国梦”观点, 提倡和倡导的是和谐世界观和价值观。现如今许多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不良观念在大学校园中流传, 对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大学生赞同不劳而获的价值理念, 导致现如今出现了许多大学生被富商包养的情况发生;还有的学生没有人生规划与目标, 终日混迹于网吧沉迷于游戏荒废了学业等, 这些学生迫切的需要学生思政工作者对其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在现如今主流思想的引领下, 将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与“中国梦”的主题思想结合起来, 更加形象、完善的梳理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 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淀

校园文化是一个高校教书育人、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梦”的理念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学生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直观的感受到“中国梦”这一理念的主题思想, 从而使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在校园文化活动中, 将“中国梦”这一思想的内涵引入到具体活动中去, 例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党团活动中, 打造新一时期的活动特色主题, 形成现时期独特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这一主题思想的内涵。

(三) 弘扬中国精神, 增强校园师生团结友爱

在现如今的高校中, 师德教育的培训以及学生尊师重道的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 许多大学老师在讲课中只注重课本上知识的讲解, 很少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引导, 讲完书上课程就离开课堂, 课下鲜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 一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如何尊重知识、尊重老师, 考试作弊、随意进出老师办公室甚至对老师出言不逊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精神没有很好的得到发扬与传承。将“中国梦”的理念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增强校园师生的团结友爱, 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 培养完善品格的大学生。

二、用“中国梦”思想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一) 课堂中结合教学宣扬“中国梦”主题思想

第一, 在教学的内容上,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在相关理论课程中重点讲解有关“中国梦”理论内涵和时代意义。将有关“中国梦”的思想引进教材中去。第二, 在课堂中引领学生加入课堂的讨论中去, 实实在在的发表自己对于“中国梦”这一思想内涵的理解与认识。第三, 可以改变课程的开合模式, 将平时课堂的表现以及研讨内容加入到课程中去, 真正将“中国梦”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真正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将“中国梦”的思想结合平时课堂教学, 就要求专业教师不断增加自己代课的时效性和感染力, 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大学生思政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加自己的教学感染力, 老师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改变自己的授课思路和方法, 采用该专业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来引入对“中国梦”理念的宣传和教育。

(二) 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学生活动

作为高等教育学府, 高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梦”这一主题思想的内涵, 不仅要时刻提升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 更要在精神教育、校园活动等方面做一全面提升。用积极、健康、创新的思想进行多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 在校园设施建设中, 创造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个性气质鲜明的校园文化熏陶, 使大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接受“中国梦”理念的熏陶和鼓舞。在平时学习生活中,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时刻关心和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第一时间与学校的各个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 确保学生能够在一个温暖和舒心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第二, 通过各种主题校园文化活动来彰显“中国梦”的主题思想。例如, 可以结合“中国梦”思想开展“我的梦, 中国梦”校园达人秀活动。在近些年来选秀节目的兴起与风靡, 越来越多的青年希望能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 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高校可以根据现如今青年大学生的这一特征开展以“我的梦, 中国梦”为主题的选秀校园活动, 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 将“中国梦”这一主题思想深入贯彻到每一个学生心中。以“中国梦”的主题思想为指导,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 这样的做法是具有时效性和高效性的。

(三) 利用多种形式将“中国梦”主题思想融入校园文化中

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将“中国梦”的理念引入还必须借助现如今的各种媒体资源, 加强对于这一理念的宣传力度。首先, 在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利用海报、宣传板、横幅等宣传“中国梦”这一主题思想。其次, 最大限度扩大中国梦主题教育的覆盖面。利用现如今在学生中普及以及便捷的网络, 建立中国梦主题网站, 通过微博、贴吧、微信朋友圈等大学生喜爱的网络交流方式弘扬主旋律, 传播主流思想,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 将自己的成长成才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讨论中接受并认可中国精神。同时, 要注重发挥学生公寓、学生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各类活动,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学习和探讨“中国梦”的主题思想。最后, 要积极开展树立学生先进典型的活动。例如, 开展“我的梦, 中国梦”为主题的歌曲大赛、演讲大赛, 举办校园文化之星、优秀学生社团、红旗团总支等评选活动, 充分引起学生对“中国梦”主题思想的认同与共鸣。期间, 还可以通过人物访谈、先进事迹汇报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表彰活动, 发掘大学生内在的优良品质。

三、结语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将思政工作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 这样可以多方面的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在校园文化开展和建设中, 鼓励和大力支持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以及勤工助学、诚信感恩教育等, 帮助学生从实际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书本和课堂之外的“中国梦”思想, 真正将“中国梦”的先进理念和思想融入到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03-18 (01) .

[2]陈福虽.“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31 (1) .

[3]陈玉琛.高校中国梦校园文化建设探析.鄂州大学学报, 2014, 21 (3) .

[4]姚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推动作用.科技经济市场, 2013 (6) .

上一篇:成本障碍下一篇:工艺要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