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文化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弘扬红色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红色资源被很多旅游、教育等行业所应用,不仅深受人们的喜爱,更赢得了社会的赞同。

第一篇:弘扬红色文化论文

弘扬传统文化,点亮红色青春,润泽学生心灵

摘要:本文以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为例,以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红色文化的核心理念,建设班级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并以此为契机,弘扬传统文化,点亮红色青春,润泽学生心灵。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基因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了许多论述,如在《习近平用典》一书中,他就引用《论语》11次,《礼记》6次,《孟子》4次,《荀子》3次。由此可见,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基因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和底气。

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文明历史长河中历经岁月洗礼、时光沉淀以及历代先辈不断升华而生出的光彩夺目的瑰宝,早就已经融入于我们的血液之中,成了我们的基因,千丝万缕而不可被斩断,是中华儿女们坚毅、勇敢、善良、勤劳等性格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1因此,发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红色革命文化相融合,引领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坚守核心价值之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之魂,拓展人文精神之用,筑牢救国文化之体。

红色文化基因是革命时期,由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其中蕴含了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积淀,它体现了党的信仰、制度、作风、道德、革命精神等种种优秀传统。中华儿女选择了马列主义,而马列主义的立场正是广大无产者的立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共同小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不谋而合。事实证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引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蓬勃发展,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只有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列主义才能在中国取得发展。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是构成当前中国文化的两个基本要素,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红色文化是魂,优秀传统文化是根。

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自下而上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优秀的班级文化能够影响并带动班级建设、学生个性,甚至能够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人文品格的塑造,增强班级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为了引导学生敬畏传统、弘扬传统,增加爱党、爱国的情感。本学年,我们班创立了以传统文化为基调,结合红色文化价值观,构建“翰林院”这一班级文化主题。自翰林院创立以来,我们依靠"文化自信"力量,始终坚持"专注文化,只为未来"的发展理念,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红色基因"为己任,按照"立足扎根初中,不断延伸拓展"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静态环境文化、动态活动文化"两大特色优势牌,"软硬"兼施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下面不揣简单与浅陋,试对此阐述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整合多方资源,创建班级静态环境文化

1.班名:翰林院;翰林院乃为养才储望之所。

2.班徽:班徽设计以竹子为象征物,名称为“竹沁”。竹子柔中有刚的为人原则挺拔洒脱、虚怀若谷正是学生的人格追求。

3.艺术长廊:《中华古韵,诗词颂德》,在学生每天路过的走廊上张贴古诗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让每一个学生能在宜学的环境下乐学善思。

4.才艺栏:《弘扬中华之经典,传承国学之瑰宝》,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展现个性,张贴自己最得意的水彩画、剪贴画、成语、书法、剪纸等,形成班级良好的文化环境,熏陶学生性情,让每个学生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伴随着浓浓的书香卓越成长。

5.文苑撷英:张贴摘录或创造的美文,让学生学会观赏别人的好处,以更谦虚的态度,更严格要求约束,随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气。

6.翰墨凝香:读书之美,美在开阔视野,好书使人得益毕生。梦想凝聚力量,希望昭示未来,书中的力量必将化成翅膀,帶着我们这一代自由翱翔,自强不息!

7.宣传栏:《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做事需要攻无不克,尽管饱经风霜、历尽冲刷、负重千斤,仍需固若金汤,坚不可摧,找到通往梦想的路,不畏艰辛。

8.美德少年: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传统美德光芒万丈。以勤立身,自强不息,持之以恒,乘风破浪,勇立时代潮头,追逐青春梦想。

二、开展系列活动,构建班级动态活动文化

1.“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我国有“诗国”的美称,从远古过来的诗歌,始终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永恒的价值,崇尚道德,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在班里组织学生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情,在触摸语句中含英咀华。

2.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在阅读中渗透传统美德意识,从中深受教育,定期组织班级讨论会,同学们在辩论中澄清是非,既修身养性又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班级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

3.书法自古有法书,定期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书法学习活动,进行评比和奖励,激励学生练字积极性。

4.“书香浸润灵魂,文化滋养个性。”举行民间手艺制作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剪纸、水墨画等活动,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基于学生诉求,构建班级“硬”制度文化

1.班干部:为了培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感和班级凝聚力,班委成员从学习、纪律、午餐、二操、个人卫生等方面进行分管鞭策,起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

2.学习小组促共赢:班级由博学笃志、气吞山河、燎原之火、百战不殆、宁静致远、鹰击长空、金榜题名七大小组构成,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

3.文翰小筑:刚柔并济的班级管理制度,启迪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立足时代之基,建构班级“软”精神文化

1.翰林内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管理经验,组织学生讨论、制定富有本班特色的班规。

2.班级文明公约:班级公约的存在是要让人人心中有一杆秤,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打造一个高素质的集体孕育个人的成长,个人则以优秀的素质来反哺集体,最终实现集体和个人的德才兼备。

3.班风:诚信、求真、勤恳、奋进。这正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五、小结

学史明理,学史自信。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支撑,也是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古人说:“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唯有传承历史,方能立足当下,继往开来。

参考文献

[1]于洁. 优秀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作家天地,2020(11).

作者简介:何伟芬,女,1986年10月,汉,广东中山,本科,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教学

作者:何伟芬

第二篇:保护利用红色资源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研究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红色资源被很多旅游、教育等行业所应用,不仅深受人们的喜爱,更赢得了社会的赞同。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对后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一方面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还不断激励、鼓舞人们前进,所以,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以及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不仅是我们现代人的责任,更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为促使政府发展旅游事业提供渠道,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现就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研究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最为艰苦的革命环境中不断形成的,它也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记录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红色资源既包含物质文化资源又包括非物质文化资源,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纪念馆、博物馆、历史文化遗产、革命精神、道德思想、政策制度、红色风情等。近年来,从我国发掘的现状来看,红色文化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而且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很容易吸引大量的人群,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红色文化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涵盖,它不仅体现了当前社会的状况,同时也充分展现了过去人们的经历以及更多的历史。所以,为了可以使文化之间相互连接,促进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今天我们有必要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传承弘扬红色文化,让更多的文化可以一直延传下去。

一、保护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首先,在保护红色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强对于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一方面可以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我国文化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建设红色旅游景区时,应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景区的安全性与承载力,避免更多的资源受到超负荷的破坏。例如,在景区内,应不断完善标语标识、护栏、休息等各个区域的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对于景区环境的保护。此外,还应不断优化旅游路线,方便人们出行。其次,加强红色资源的管理体制建设既可以开发市场主体,还有利于社会经济建设,统筹资源合理配置,促使红色资源有效的开发与利用,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在完善管理体制的过程中使景区不断融入社会,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提升红色资源的利用。同时在景区内还可以建立博物馆、展览区等,提高红色资源的使用价值,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红色文化,从而使其得到弘扬与继承。此外相关部门也应积极配合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各方面对其进行保护,将社会发展与红色文化有效结合,在不断提高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可以使得红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将其责任落实到每个人,从而使红色资源得以有效保护的同时,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二、运用媒体力量,弘扬红色文化价值

在新媒体背景下,借助现有资源进行弘扬红色文化,不仅可以加强人们对其重要性的关注,还有利于体现红色文化的价值所在。通过媒体进行宣传,能够有效的加强人们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首先,我们可以建立红色文化的网络专用宣传平台。借助网络的特点,加大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可以促使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拓展红色旅游产业,让更多的文化得到传承。此外,借助网络数字化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红色资源信息,让人们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感受红色文化的内涵以及意义所在。新媒体作为当前比较广泛的一种宣传平台,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工作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其文化进行了解,同时通过互动的环节,还可以方便网友之间的交流学习。利用媒体拓展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不仅可以快速的传播,还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互动性,加大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既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人们对红色文化有所了解,给他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因此,运用媒体力量,保护红色资源,加大对其影响力宣传力度,从而弘扬红色文化的价值。

三、创新文艺作品,展现红色文化气质

红色文化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历史的创新,同时也给后人在文艺作品创作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艺作品本身就富有极高的感染力,是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其知名度的形式之一,一方面挖掘了更多的红色资源,另一方面还拓展了红色文化对于当前社会的影响力。红色文艺作品体现了古人的创作技术,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在宣传红色文化的過程中,应找准定位,从人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从而吸引更多的人群。比如在电影、电视剧、书画、戏剧等作品中体现其特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结合时代的发展,创作出更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文化作品。对于红色文化作品的创新,要充分具备文化特色,在提高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不断挖掘作品内涵以及特色价值,使时代精神可以从中有所提现,从而提供更多的红色文化正能量,吸引更多的人群,展现红色文化气质。

四、总结

总之,红色文化作为当前人们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有力的证明了历史的价值导向,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从而有效的丰富了红色资源的利用。把红色文化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红色文化展现了整个的革命历程,丰富了红色遗产,让每一项文化遗产都得到了传承。保护红色资源,加强红色教育,推进红色文化遗产工作的落实,对其进行长远的规划并加强保护措施,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加大其对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打造一批富有内涵和吸引力的红色文化基地,还可以充满人文关怀,让红色文化真正深入人心。保护利用红色资源,发挥其优势,让红色文化遗产焕发勃勃生机,吸引更多的人群,从而有效的促使红色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陈始发,李立娥,齐耀祖.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历史考察[J].理论视野,2014(08).

[2]张泰城,张玉莲.红色资源研究综述[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3]挖掘红色资源 弘扬红色文化——在莘县“平原红色文化长廊”规划论证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 [J], 丁龙嘉

(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党校 150020)

作者:崔红梅

第三篇:简谈如何弘扬红色文化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摘 要:赣南是一块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的红土地,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其中留下的厚重的红色文化和孕育的光荣革命传统,奠定了赣南在中国红色文化中重要独特的历史地位。因此红色文化对赣南苏区的振兴起着重要的作用,赣南苏区的发展离不开红色文化的弘扬。红色文化与苏区精神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作为中国革命老区的赣南,理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优势,加快建设文化体系,推动红色文化弘扬,不断开创赣南振兴发展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红色文化;苏区精神;红色旅游;文化弘扬

红色文化是赣南最丰富、最具比较优势的文化资源。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决定了弘扬红色文化对赣南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苏区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体现的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内涵精神。因此将红色文化摆到核心位置重点弘扬,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红色文化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文化是一个很广的概念。有学者认为:“文化,就是人化。它不是一层不变的东西,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1]它有大文化,也有具体的文化。它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又不断在生成,因此历史留下的就是精神和文化。红色文化,是革命领导人在红土地上开展苏区革命留下的精神和文化,同时又可以称为“红土地文化”,指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2]。它是党和革命领导人在革命斗争和建设中一脉相承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它在每一个具体的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红色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去理解。在意识形态上,红色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红色文化是赣南特有的精神文化,这样一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反过来又影响并服务于政治经济。因此它又被视为无产阶级的文化,反映了赣南苏区革命的特点和赣南人民坚定信念、求真务实、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从内容结构上讲,红色文化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指红色文物、革命遗址等物质方面的红色资源,包括历史遗物、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场所、五星红旗、红旗渠、“神舟”航天飞船等物质形式;非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

归结起来,笔者认为红色文化的内涵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红色文化是最具先进性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国优秀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是民族精神在革命时期的延续、丰富和发展。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创新和民族凝聚力为特征,凝聚和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优秀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二,红色文化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社会政治文化。它集中体现了我党在文化指导思想上的先进性,折射出了我们党和广大革命群众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怀及其高尚品质。 第三,红色文化所承载的核心元素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创新思维、顽强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红色文化与赣南苏区精神的关系

苏区精神是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内涵的精神。胡锦涛同志在视察赣南工作时指出:“苏区精神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4]赣南苏区精神就是在赣南苏区这片红土地中开展革命斗争培育起来的赣南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这片红土地是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又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发源地。其特有的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的理论内涵具有内在一致性。

1.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的内涵具有一致性

红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和体现,而苏区精神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精神之一,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是民族精神在苏区时期的延续、丰富和发展,因此红色文化是苏区精神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无论是弘扬红色文化还是传承苏区精神,都是为坚定我们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用科学的创新思维求真务实、用顽强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人民服务。苏维埃运动孕育的伟大苏区精神和干部好作风是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精髓。

2.苏区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

红色文化的弘扬有主次,重点是对苏区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既然体现为一种精神文化,与苏区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苏区时期, 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 坚信革命必将取得最后胜利,以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为强大的精神支柱,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罕见的奋斗勇气,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而迎来了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3.苏区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灵魂

赣南这片红土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塑造了赣南苏区人民纯朴、热情、勇敢、坚强的品格,培育了赣南人民向往革命、勇于牺牲的精神气质。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赣南的历史文化与共产党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远大理想,以及为革命敢于斗争、甘于牺牲的精神相结合,孕育、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苏区文化和精神。这种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内涵的苏区精神就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三、弘扬红色文化、振兴赣南苏区的策略途径

1.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通过红色旅游提高红色文化的知名度

赣南保留有大量的红色文物和革命旧址,是客家的摇篮,典型的“客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颇具特色。据统计,仅散布在赣南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群)、纪念建筑物等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就有 267 处[2]。因此大力开展红色旅游是振兴赣南苏区的特色形式。首先,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革命旧居旧址做好修缮和保护,同时完善红色景点的旅游配套设施;增强旅游区的服务功能,实现红色旅游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其次,拓宽旅游渠道,深化与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赣南地跨赣闽粤三省,是珠三角、厦漳泉地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因而深化与闽西、粤东、粤北的旅游合作,对赣南苏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和红色经典线路。通天岩、宋代砖城墙、八景台等人文景观,重视旅游资源整合,以瑞金为核心起点,向于都、石城扩展,重点创建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立融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区”[2]让赣南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第四,发展体验式旅游。设计一些与当地文化习俗相关的旅游产品,比如兴国红歌会、赣县谜灯会、瑞金、于都长征一渡团体竞争赛,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观赏性,让红色文化的精神和内涵更直观地展现出来。

2.加快文化体系的构建,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

红色文化资源是赣南特色之一。应把红色文化基地充分利用起来,比如中央苏区红色博物馆、兴国将军馆、毛泽东故居等,把它们作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发挥红色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赣南人民和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第二,应抓好文化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比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等,为赣南人民了解红色文化创造资源条件。第三,扩大电视广播的覆盖区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让赣南人民都更直观的学习并了解红色文化。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文化创新,吸纳人才,鼓励社会、民间进行创新。比如发展红色新闻出版社或者以红色文化为特色的油画艺术,使之形成专业化的、有特色有内涵的文化产业。促进赣南专业化、科学化文化产业链的形成,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创意园,赣南红色文化影视基地等红色文化产业园基地建设,实现赣南由红色文化资源大市向红色文化强市的历史性转变。

3.充分发挥红色文艺在红色文化弘扬中的宣传作用

红色文艺是红色土地上特有的艺术风范。红色文艺主要包括红色戏剧、红色山歌等。比如兴国山歌、赣南采茶戏、赣州东河戏这三项就已被纳入国家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红色文艺与红色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红色文艺以一种生动形象的姿态展现了赣南地区人们的风采和精神面貌,同时又丰富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这种文艺的方式通常易被人们喜爱和接纳,丰富和宣传红色文艺活动可以助推红色文化的弘扬,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文广系统、艺术团可以增加基层文艺巡演,努力创造反映苏区精神的文艺精品,逐步让红色文艺进校园、进课堂、进小区,培育乡村文艺能人,指导文艺宣传工作,激发大家对红色文化的热情,使赣南成为展示红色历史、文化、风情的大舞台。

4.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和红色文化知识的人才,编制红色旅游的教科书

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资源。大学生作为弘扬红色文化的主体,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对红色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向外界准确传达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因此高校应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红色精神教育要进入学校教材之中,一方面,可以编制教科书,将红色文化纳入教育体系轨道。另一方面,通过制作红色旅游手册、红色文物宣传单等手段广泛传播红色文化知识。

5.打造赣南红色品牌产业

赣南有非常多特色资源,比如赣南脐橙、赣南硒鼓,这些都赣州本土的资源。要帮助这些产业越走越远,必须帮助树立文化品牌意识,并且在品牌中体现文化价值,提升赣南的知名度和形象。每一个优秀的品牌一定要有文化底蕴做灵魂,才不至于像空中楼阁,容易倒塌。因此赣南的品牌要做优秀应根植于红色文化,利用本土化、特色化、通俗化的红色产业披上文化的盛装,增加品牌附加价值。

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离不开一个充满浓郁红色文化的人文环境和氛围,不能缺少一条体现红色文化的旅游精品路线,不可忽视一个充满朝气的红色文化产业群,更要打开了解赣南苏区文化特色的最佳通道。

参考文献:

[1]荒坪.红土地与客家文丛-红色无际[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3.

[2]谢庐明,陈建平.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分析评价与开发研究[J].党史文苑,2007(20).

[3]刘绍卫.加快红色旅游的发展[J].广西党史,2005(2).

[4]付小清.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探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5]彭光华.提升赣南红色文化知名度 对赣州红色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当代江西,2008(9).

[6]邓显超.关于弘扬苏区精神与提升赣州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党史文苑,2010(2).

作者:肖燕

上一篇:初一小学数学论文下一篇:电力安全生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