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的审美化

2024-05-01

写作教学的审美化(精选九篇)

写作教学的审美化 篇1

从传统意义上看, 新闻作为及时传播的新鲜重要的事实信息, 它以实用为目的, 其内容受到生活真实的严格限制, 不具有审美属性。其实, 新闻在传递信息, 使读者了解客观事实, 获得切实知识的同时, 也能传达审美信息, 使读者得到美感享受, 具有审美属性和审美价值。新闻的审美属性, 就是指新闻作为新闻作者审美意识的物化表现, 其本身也是审美对象, 具有特定的审美价值, 能引发人的美感, 使受众得到美的陶冶和启迪。

新闻的审美属性是由新闻自身的素质决定的。首先, 新闻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原生形态的美的直接反映。新闻反映的对象从客观方面看无非是真善美和假恶丑, 反映和抨击假恶丑, 也就是间接地肯定、颂扬真善美。新闻直接反映真善美、假恶丑, 这是新闻的特点和优势之所在。其次, 新闻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内容。新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反映, 而客观事物是具体的、实在的, 唯其具体实在, 方能被人感知, 正如人的认识是以感知为基础一样, 作为一种特殊认识的美感产生于实践中的具体感知, 离开真切的感受无所谓美感, 新闻对事实的叙述、描写, 使它具有了直观性、形象性、可感性特征, 这是美感生成的必要条件。再次, 新闻包含着作者的审美判断。新闻是用具体的事实信息来反映客观的社会生活, 这是新闻的真实性法则所决定的, 但新闻对生活的反映并不是机械地“复制”、冰冷地“克隆”, 并不意味着有了事实就有了新闻, 只要反映事实的新闻便是好新闻。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事实会形成种种不同的报道, 并且可能产生种种不同甚至相反的社会效果?这是因为新闻传播作为一种主体行为, 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主体性的烙印。所谓主体性, 是指传播主体在选择事实、传达信息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的个人意志、情感和认识。同时,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舆论工具, 它要“说话”、要“发言”, 即表达特定的观点态度, 更何况新闻传播要受政治经济的制约、文化观念的影响。但新闻又是以特殊的方式, 即用事实、用形象说话或发言的, “从表面上看, 新闻似乎只在客观地叙述事实, 实际上在用词造句之间就隐含着某种观点, 形式上的含蓄掩盖着内容上的某一立场。” (1) 最后, 新闻写作作为一种技巧、艺术, 它体现了作者的创造性, 无论是新闻采访, 还是在立意、构思、表达诸方面, 美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一切创造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作为审美活动来考察”, (2) “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被称为艺术性的活动, 都必定具有审美意义”。 (3) 因此, 新闻作为具有创造特征的艺术性活动的产物, 同样具有审美意义, 会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新闻体现着作者对反映对象的审美理解, 同时新闻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决定了新闻能从审美的角度反映事物, 能以直观情感的方式告诉我们真假、善恶、美丑。

新闻美不仅是新闻自身素质的体现, 同时也是新闻事业的性质要求使然。新闻事业作为掌握在一定阶级手中的舆论工具, 它是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现实, 为本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新闻要影响人, 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必先为广大受众所喜爱、所接受, 如果作品干瘪枯燥, 味同嚼蜡, 势必使读者望而生厌, 因此, 我国新闻界许多有识之士, 特别是新闻作者历来强调要写视觉新闻、立体新闻、现场感强的新闻, 要求新闻作品具有可读性、趣味性等, 其实质就是要新闻写出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 具有沁人心脾的艺术魅力。“所谓立体化, 无非是要注意交代新闻背景, 有典型情节、细节、感人的画面、精彩的对话, 使之有声有色, 有血有肉, 让人从消息中具体形象地看到事物的本来面貌。”而现实的情况恰恰不能令人满意, “不少消息满篇只有概念化的叙述, 枯燥无味的数字, 孤立、零碎的新闻事实, 给人以平面感。” (4) 这正是长期以来对新闻美认识缺陷而造成的实践上的弊端, 它严重制约了新闻作用的正常发挥。审美的意义是深刻而广泛的, 它对人的知、情、意、行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 正如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说:在人类的各项认识和实践活动中, “审美像探照灯一样照耀着前进的道路, 使人们能够预见、猜测和热情地预感所要探索和期望的结果, 做出对于未来的大胆预测。” (5) 新闻审美不仅能给人一种情感的愉悦, 更是人们产生积极行为的强烈的内驱力。实践证明, 新闻的实用性、功利性不仅不会妨碍它的审美功能的发挥, 其审美价值反倒会强化新闻实用功能的实现。

新闻美有其特殊的表现。新闻之美, 贵在“真实”。内容的真实是新闻审美的基础。真善美, 以真为前提, 真是合规律性, 善是合目的性, 美则是真善的形象显现, 不真, 不善, 也就不美。从人类审美发展史的角度看, 实用也先于审美。狄德罗说:“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在前面的两种品质之上加以一些难得而出色的情状, 真就显得美, 善也显得美。” (6) “出色的情状”, 就是指生动的形象。人们之所以需要新闻就在于它每时每刻能给我们提供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新信息, 帮助人们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以便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同时因为真实便与读者的生活、心理接近, 阅读的时候没有距离, 不会感到陌生, 容易引起心灵的交流与共鸣。新闻之美, 重在“新颖”。新闻是一条流动不息的长河, 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地刷新着自己, 新情况、新事物、新人物、新问题、新成就、新经验……如雨后春笋, 层出不穷。唯其新才能令人爱不释手。正如徐治平先生所言:“因为人有一种本能的好奇心, 作品之新奇, 就能满足读者审美心理的独特要求, 从而获得猎奇的快感;此外, 这种对于审美对象的新奇感, 可以变为强烈的刺激信息, 使读者对作品获得鲜明长久的印象, 从而增强作品美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7) 新闻之美, 美在含蓄。新闻“表达的, 往往是一种无形的意见。越是高明的新闻工作者, 越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 也越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它能够使读者 (听众和观众) 在接受事实的同时也接受作者的观点和意见, 所以具有一种特殊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8) 新闻通常只是某个或某些“个别”、“具体”事实信息的报道, 但它能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其以小见大的艺术表现方式决定了它能给读者以暗示, 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和情感。

新闻美是新闻的可贵品质, 是新闻写作的高层次追求。它不是搜集、罗列、机械地记录一些生活的表面现象就能得到, 而应对新闻事实进行审美观照和艺术表现。最重要的是要以审美的眼光捕捉人们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事实, 捕捉鲜活的人物、精彩的场景、传神的细节, 运用活生生的语言进行生动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 直接展示事物的形象和状态。正如姚里军同志所言:“新闻要尽可能采取某种感性的表达形式, 不能依靠那些空洞的词语和概念化的陈述, 不能让传播对象去接受你对事物的抽象认识, 而必须以审美的直觉捕捉到事物可感的状貌和变化, 让读者从一定的描述中获得某种感性的印象。这是新闻作为一种‘时代的艺术’的语言标志, 是一个美学标志。” (9)

时代的发展, 受众的需要, 推动着新闻媒体、新闻写作的变革。新闻以感性具体的形式集中反映着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 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 是新闻作者社会情感的物化形态, 因而必然具有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新闻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 尽可能用形象说话, 提高新闻的艺术表现力, 以扩大新闻的审美信息含量, 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注释

1[1]夏琼:《新闻评析原理实务》,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第18页。

2[2]鲍列夫[苏]著, 乔修业、常谢枫译:《美学》,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6年版, 第20页。

3[3][5]斯托洛维奇[爱沙尼亚]著, 凌继尧译:《审美价值的本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第17页, 第199页。

4[4]朱耀荣:《让消息鲜活起来》, 《写作》, 1996 (5) 。

5[6]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第135页。

6[7]张智辉、李雪:《精短散文创作美学与技巧》,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第30~31页。

7[8]成美、童兵:《新闻理论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第18页。

论应用文写作的审美特征 篇2

具体的应用文概念,许多研究论著多有诠释:“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公共事务或私人事务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文章,包括机关应用文和私人应用文两类,或可称之为公务文书与私务文书。” [1]这就是我们对起源早、使用广泛的应用文在今天的理解。应用文在今天,广泛地被使用于国家政务和一切公私事务中。虽然被看作是“艺文之末品”,可又确实是“政事之先务”、“经国之大业”。应用文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人以清康熙年间的吴乔在《答万季野诗问》中的一段话说诗与文之区别:“又问:‘诗与文之辨?’答曰:‘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制辞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啖饭则饱,可以养生,可以尽年,为人事之正道;饮酒则醉,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喻“意为米,文为饭,诗为酒”说诗与文的作用,确实是既形象又有道理。意为米,“文”乃米而为炊、炊而为饭,可果腹、养生、尽年,“为人事之正道”,足见其地位的重要。

事实上,正是由于人们对应用文认识越来越深入,所以对应用文及应用文写作也给予了越来越充分的重视。这不但体现在应用文写作规律的研究上,也体现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上。

但至今人们对应用文写作审美规律探讨的重视还是很不够的。出于“美是普遍存在的”这一认识,人们一般都接受“应用文写作具有审美特征”这个观点。但仔细考虑,应用文写作到底美在哪里,认识则大不一样。多数人认为应用文写作中的美,只不过是表现在文本上的一些形式美而已。包括一些对应用文写作进行审美研究的人,也多在应用文的形式美上下功夫。有的人则认为,应用文写作中美的现象是存在的,但和文学艺术相比,对应用文写作的美学研究不值得“小题大做”。甚至有人对应用文写作中所谓“审美”研究不屑一顾:应用文美学没有什么学问可言。研究应用文审美特征究竟有什么意义、价值,这方面的研究是否值得、是否必要,应用文写作过程究竟体现了怎样的审美特征?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澄清和明确的。

人们需要应用文,就像饥饿时需要吃饭一样,并不在乎饭的外表性状。吃的时间长了,就要开始品一品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不再停留于以米为炊,简单的炊而为饭,人们开始讲究“美食”,把通常的饮食做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成为“色、香、味、型”俱佳的美食。在应用文起到它的实际作用的情况下,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只是饱,而有更进一步的要求。这就像人们在不改变饮食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要进一步考虑它的“色、香、味、型”,使之成为既可用又可品味、鉴赏的艺术品。也正如普通的水杯加工成精美的艺术品的杯子一样。看看我们使用的杯子,当然还是既实用又精美的更受欢迎。早期人类使用土陶器盛装食物,泥碗、泥盆也可以盛装食物,但后来人们不满足于这种器物的粗制滥造,于是按照美的规律改变这些器物形状,以后又出现了陶瓷、彩陶、镏金、景泰蓝等等,这就是人们对实用器物的不断的审美追求。物质产品尚且这样注重审美追求,何况作为精神产品的应用文呢!人们对应用文也应该甚至是必须有这种审美的追求:在好用、实用的同时,要提高应用文的品位,把应用文打造成精美的工艺品。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审美教育

前言: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审美教育在其中的渗透是毋庸质疑的,加之写作过程中学生个性化、创新性的充分展现,使写作教学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承担者。然而,事实上,高中阶段审美教育工作整体面临着一些问题,审美教育的推行并非是一帆风顺的。针对当前教育现状,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理论与实践上的策略性探索,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对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推进审美教育进行策略性思考,以期对日后的语文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审美教育现状

美育作为与智育、体育并行的教育目标近年来逐渐被深入的挖掘出来,这既体现在教育部指定的教学大纲中的明确规定,也体现在新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逐渐重视。审美教育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育,在教学过程中,美育的特殊性在于没有明确的载体,众所周知的智育分别由各学科承担,在传统意义上受到教师与家长的重视,体育由专门的体育课程承载,并随着中、高考将体育列入考试项目,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而美育并无专门的课程承担,只能通过渗透在各个学科中得以体现。审美教育的渗透性使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受传统教学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本身就忽视了其中的人文性,包括审美教育;另一方面,即使教师能够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到审美教育,在实践中如何做到不留痕迹的操作也成为一个难点。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包括审美教育。其中的高中写作教学因其固有的一些特性,更是成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承载处与效果展现处。高中写作教学之所以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主要基于如下的特点,其一是个性化,写作能够通过文字反映出学生的内心,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阶段,对于事物学生不仅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且有了独立的见解,而通过写作刚好能够反映出学生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其二是创造性,写作在充分展示学生内心个性的同时也是学生的一种创造,展现学生的审美与创造,是学生审美的直接体现,如果说语文阅读教学等是知识、人文素养的输入环节,那么写作则是学生在理解之后的输出,体现着学生的审美。基于以上的特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

经过前文的分析,客观來看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审美教育现状,可以做出如下总结:其一,在应试教育下,写作教学更多的关注到模式、技巧,而忽视了人文教育,具有严重的功利性,具体表现在教师会教学生一些应试技巧,如排篇布段、引用名言等,却对其中情感的抒发、价值观念的渗透等不做重点教学,尤其是对于将文章作为自身感情的载体都不做重点讲解,使高中作文成为一种“模式化”的东西,与文章有所差距;其二,浮躁的环境未能给予审美教育足够的环境设定,主要表现在课堂外社会中浮躁、奢靡的氛围,课堂内考试至上的氛围,这些环境因素都使得学生的审美发生一定的偏差,教师不加以正确引导,则会导致学生审美观念混乱,以新奇为美甚至以丑为美的现象时有发生,表现在作文中,经常会有一些“故事新编”等现象。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的渗透

(一)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美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输出环节,在作文中反应出的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水平等,因此,写作教学是日常教学积累的体现,写作教学不可一蹴而就,写作能力的提高更多的体现在日常的积累。高中阶段教学工作相对紧张,大量的课程与课业压力,导致学生在现阶段很难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课外的阅读积累,因此,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成为教学的重点挖掘对象。另外,因教材内容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化整为零”随时练习

语文学习的媒介就是通过对篇章的阅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美进行感悟,发挥“微作文”的作用,用简单的句子写出对文章的感悟、对某一景物、事物的感悟等,或者直接自身的情感。微作文能够在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且微写作的形式符合当前信息时代信息传递特点,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使教师能通过句子随时关注到学生内心的动态,“化整为零”的进行作文教学。

(三)教学中营造美的学习氛围

写作的最佳状态是用文字反应内心,产生感动。在写作教学中进行审美渗透,首先就要营造出美的环境,使学生产生美的感受,并付诸笔端体现出来。美的环境营造,教师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一方面,写作教学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与其在写作教学中过多的进行概念、技巧的传授,不如引导学生多欣赏美的内容,如推荐一些优秀的文章、书籍,使学生阅读过后谈出自己的感悟;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文字、音乐等营造环境,或者吸引学生欣赏一些影视作品的片段。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

审美教育最终落实到学生,落实到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在高中阶段,学生面对高考等的压力,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在这样的压力与环境下,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下,学生的心理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在审美方面很容易走向偏颇,如以丑为美、价值观念变得现实等方面,或者对于美的发现不足,需要引起教师注意。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责任,学生作文“模板化”是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重要弊端,这实际上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师要在实践中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8—45.

[2]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9.

[3]美学向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225—293.

浅谈写作中的审美移情 篇4

刘勰《文心雕龙》:“写气图貌, 既随物宛转, 属采附声, 亦与心而徘徊。”一语道破了写作之道的一个秘密, 即审美移情。“随物以宛转”, 就是以人度物, 把人的主观情感“外射”或“移注”到自然事物上, 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 仿佛它也有了感觉、思想、情感和意志, 从而使人与物发生同情与共鸣。这时, 外物也失去原来的独立本质, 而兼具双重性格, 可“与心而徘徊”, 达到物我交融、物我同一的境地。这样, 自我的情感就被移置到了客观形象上。审美移情, 能使事物获得灵性, 也能使作品获得灵性而不落俗套。比如移坚强进取之心于西北高原的白杨树, 使得茅盾笔下的“白杨树”成为坚忍不拔, 力争上游的人格形象;移期望之情于灯火, 使得巴金的“灯”成为一种对未来的信心, 一种给人以生活勇气的精神力量。再比如面对操场上的一片小草吧, 移情于它, 则它便不再是无情的植物, 而可成为挡风蔽日保护大地的奉献精神的化身, 可成为甘于默默无闻点缀大地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 也可成为被人践踏而仍倔强向上的生命力的象征。这样, 这片小草便获得了灵性, 经文字恰当处理后的文章, 也就能情理皆具而品位不凡。

二、审美主体健康情感的培养

审美移情能使文章充满灵性, 但移情首先必须具备一个基本因素, 即“在我们自己的心灵里, 在我们内心的自我活动中, 有一种像骄傲、忧郁或者期望之类的感情”。然后才能够“把这种感情外射到一种表现了我们精神生活的对象中去”, 可见, 要写出优秀的文章, 首先审美主体必须具备一种健康的情感。培养审美主体的健康情感, 必须在学习和生活中全方位地渗透情感教育, 使人受到强烈的情感感染, 产生和加强对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勇敢、力量等本质的肯定性的情感反应, 并作用于意识深处, 由此而陶冶性情, 净化心灵。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 要尤其注意出现情感的负面偏向。很多学生因挫折或失败而引起延续期较长的不快与苦恼情绪, 形成不良的心境, 因而在他们的文章中多感物伤情、思想消极而格调低下。或一些学生因环境原因, 对社会现象多批判之辞而乏热爱之心, 反映在文章中就有很多厌世情绪, 即使写些赞辞, 也多为敷衍聊算, 空洞平泛。对这些情况, 老师当及时点拨, 因势利导, 以构筑他们健康的情感世界。

三、移情表达

写作落笔前的移情, 达到的是一种思想上的境界, 即物我交融。如何把这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表达出来, 写成文字、文章, 这又是关键的一个环节。移情表达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 情与物的嫁接。

直接抒情固然有酣畅淋漓之痛快, 但却也有失之含蓄, 直而无味之弊, 最好的办法便是情与物结合, 这样就显得既具体形象, 又情真可感。情, 是人的情, 因而把人的心理、行为与物嫁接在一起, 便是一种很好的物我交融方式。这种方式表现在写作中有两种方法, 即拟人与比喻。如:“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 高兴起来了,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唱出宛转的曲子, 跟清风流水应和着。”作者把鸟与人的喜悦行为嫁接起来一并写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也写出了作者对美好季节的热爱之情。

2. 情对物的选择。

我们在阅读中可以发现, 有些文章并没有用拟人和比喻等手法, 而很客观地描写外物, 但就在这样的描写中, 我们也能明显地感觉到其中的情感因素。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作者因情之所需, 而对外物进行了选择。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作者就通过选择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西下的夕阳等易引起人旅途孤独感的景物与小桥、流水、人家等温馨安乐的景物进行对比来写其怀乡思亲之情。

3. 情对物的改造。

在移情过程中, 当审美主体的感情比较强烈, 用平常事物难以表述时, 则往往可采用对外物进行变形改造的办法。如李白的《秋浦歌》以“白发三千丈”来极写其“愁”。愁之深, 短短白发难尽其情, 故一改常态为“三千丈”。与这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如杜甫的《古柏行》诗句:“霜皮溜雨四十周, 黛色参天二千尺”这句诗也以夸张之辞“二千尺”来写作者所观古柏的高大参天之感。再如吴伯萧的《早》里的一句描述:“早啊!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不知是凭意义还是想象, 当火柴擦亮的时候, 那个字也一下子发起光来, 顿时照得满室通亮。”作者以夸张手法, 通过对一个“早”字的神奇变形改造, 充分表达了对少年鲁迅的无比敬佩和热爱之情。平时学生作文中所写的如“嘴巴嘟起来可挂个油瓶”、“饿得矮了一截”等, 均为移情中对物的变形改造。这些都适宜于表达作者强烈的、特殊的情感。现在我们已深切认识到移情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 不过同时也要知道, 好多时候情因物生, 而后才反过来以情观物。所以, 用心观察还当为第一。只有眼中有物, 胸中有情, 才能成就审美移情而致落笔有神。

总之, 要写出优秀的文章, 首先审美主体必须具备一种健康的情感。培养审美主体的健康情感, 必须在学习和生活中全方位地渗透情感教育, 使人受到强烈的情感感染, 产生和加强对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勇敢、力量等本质的肯定性的情感反应, 并作用于意识深处, 由此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对中学生的情感教育, 要尤其注意出现情感的负面偏向。很多学生因挫折或失败而引起延续期较长的不快与苦恼情绪, 形成不良的心境, 因而在他们的文章中多感物伤情、思想消极而格调低下。或一些学生因环境原因, 对社会现象多批判之辞而乏热爱之心, 反映在文章中就有很多厌世情绪, 即使写些赞辞, 也多为敷衍聊算, 空洞平泛。对这些情况, 老师当及时点拨, 因势利导, 以构筑他们健康的情感世界。

摘要:作文需要习作者有着健康的情感, 感情与外物有着紧密的联系。情与物的嫁接、情对物的选择、情对物的改造这三种基本的移情表达方式的运用, 可避免学生写作时情与物的离脱而造成的空洞与呆板。

女性审美诗境下的多元写作 篇5

俯世:他的泪从我的眼睛里流出

标题出自林雪的一句诗:“他那只失明眼里的泪/从我的眼睛里流出”。那是一首写独眼建筑民工的诗。这个身体和命运都如枯草一样的男人给家里打电话,说吃得好、住得好,安全又挣钱多。实际的情况是:吃的是馊酸的饭菜,住的是如放大的胶囊一般的苫布房,而且工友刚刚在一场事故中死去。为了生存,主人公噙着屈辱的泪水,而诗人却为他流出了泪水。这种贴近草根的写作,体现了诗人开始主动自动地去接纳和感受别人的苦难,并与苦难肝胆相照。这样的写作标志着林雪的诗歌在发生根本的变化。因为这里诗歌的主体和客体发生了改变,写的对象变成了主,诗人的位置变成了次。这种转变对林雪来说,也许是无意识的,但越是没有痕迹的不刻意的变化,越标志着林雪的襟怀已经打开,而且越来越辽阔,也让林雪的表达越来越平易自然,直至朴素和简单。所以她写诗更像是说话,轻松省劲。其思维也从过去的顿悟、断想、梦呓的点射变成整体、线状和顺水而流。林雪已经放弃了诗歌的技术操练,现在写诗对她犹如习惯,似乎她不是在写诗,而是用习惯的写诗方式记录生活,向世界说话。这种精神与写作的敞开与大气,表明她的心灵和笔尖都与生养我们的大地接壤。

我把这种同情关怀悲悯毫不相干人的诗歌称之为俯世,俯,是主动倾身躬身贴近的意思,不仅是心动而有义举。这就不是在温室里虚构一些同情和泪水,而是实实在在的侠肝义胆和大情大义。这种情怀的诗人还有刚出道才几年的玉上烟(现在已经改回颜梅玖)。她的诗歌也常常能撇开自己去关心和同情命若琴弦的卑微者,加之对不公平和非正义的谴责,她的写作具有了人道主义色彩,也让她的诗歌有了温度和胸襟,更充满了疼痛感。所以她的诗歌一直没有离开生活,离开生命。她的诗歌有热量有知觉有人性,因为这就是她心灵撕下的血与肉。而且文本上她已经找到了解开诗歌的钥匙,那就是直觉。直觉缩短语言与诗的距离,直抵诗核,或者说出即诗。这让她的诗歌挤出了多余的水分,变得纯粹结实,而且简练果断,只一下就捅破情感的泪腺。这使她的写作像井喷。最近她的诗歌出现了平静和散漫,这是叙述方式,也是人生态度。但当你轻声或者默诵几遍后,一种深刻的冷依然会渗进骨髓。所以平静是因为她敢于接受现实的残酷并无惧,也就是常说的看透了生活还依然爱着。散淡让她的心灵和写作松弛并更自由。这预示着玉上烟的诗歌从内到外都在变革,她稀释了苦难,让诗歌在文本上呈现出一个大气崭新的寥廓气象。

从文本上讲,这种俯世精神在这些诗人身上稀释,稀释成一个诗人的素质和品质,也就是说诗人已经把对具体人与事的关怀,转变成对天空大地万物的体恤,转变成一种普遍常态下的写作态度。所以到了宋晓杰这里,视角更广阔了,在她看来俯世就是爱世,就是缘情体物,所以她的写作显得更放松和自由,她把生活放在常态下来观照和审视,苦难和幸福都变得宽阔和从容,这让她很少在细节上缠绵,更多的是全景式的扫描和果断地奔赴与告别。她的组诗《荒野上的孩子》,情感上不拖泥带水,其抒情方式也是一种敞开和重(zhong)唱,用声音模拟就是咣咣的,这是情感敲击大地的声音,也是内心穿越尘嚣与荒芜,向旷野向灵魂的自由之地皈依时的急切和欣喜,奔涌的思绪如她自己的诗句:“连绵的海涛,一波连着一波。”既有速度又有力度。当年《诗潮》杂志曾经重点推出三个女诗人,冠之为“三狐”。我把晓杰比喻成火狐,红色还燃烧,说明她的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烈。但她当时的诗歌明显有与生活不协调的感觉,我当时说宋晓杰用诗歌发动了一场与嘈杂、浮躁、沦陷的生活反抗的战争。现在看,晓杰已经从生活中超拔出来,或者说回归。如今她带着明净的心和灵性的力量,带着诗歌回归敞亮而又朗照的自然和土地。这是另一种俯世,闪耀着温暖和慈爱。

值得一提的是韩春燕的诗歌,她有着一颗骏马的心,她的诗里有马蹄和嘶鸣。这是她诗歌的速度,也是激情飞扬的马鬃。随着她由低向高抒情,她胸腔里的气息也一呼不止,急促的是她的情感在凝聚,舒缓的是她那颗虔敬的心在仔细地端详,并与草原上的万物缠绵。她是一个与自然有缘的诗人,自然让她自信,也点燃了她情感的火焰。她用孤独赢得了寥廓,也用寂静战胜了时间。她的诗歌明显地出现了上下两极,向上,是她的凌云之志,以及对境界的敬畏之心,向下是抚爱万物的怜悯心肠。那随着草原一起打开的还有胸襟和诗歌的疆域。在眼花缭乱的技术主义写作中,韩春燕以不变应万变,朴实真实扎实的诗风,在恢复着诗歌的传统,那就是有感而发,并让理想高于一切。

nlc202309040046

至此,这种雌性的俯世写作已经变得明朗和鲜亮。这是一种带着母性心肠的现实写作,核心是湿润的爱,即使有时有一点凉,也绝不冷硬。坚持这种写作并比较活跃的还有萨仁图娅、衣米妮子、王妍丁、黑眼睛、夏雨、任萍、宗晶、董燕、寒烟、小兰、红娃等等。其中王妍丁是天生的悲天悯人,习惯了操心和多愁善感,又灵敏地感受到冥冥之中的呼唤和命运,对现实中不和谐的东西特别强烈。在她看来给人类以及万物送上断头台的是“膨胀的谎言和贪心”,她也发出了拯救的呼唤,为了地球也为了我们自己,让我们尊重自然让我们重新找回良心道德。而躲在角落里默默写诗的宗晶,她的诗歌里是有光的,这是诗人心中的善念使然。所以她常把目光送给拾垃圾的老人、寒夜里下班的普通工人等,她用慈悲抚摸世界,写正知正觉的诗歌,让心和诗歌都融入生活,每一句都像冬天早晨呵出的热气,真切而温暖。这都是俯世爱世悯世的具体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俯世是这些诗人的姿势,也是精神内核。在写作方式上她们又努力出新,保持着文本的前卫性,所以这些诗人与其他写作风格也有着交叉,胸襟一张开就是广阔的现实写作,写作的视角一闭合就又跑回内心,写出的诗歌又成了另一种风格,成为探索生命体验和神秘体验的内视诗人。

内视:“我爱上了打铁这门手艺”

这是李轻松的一句诗,她也确实把写诗当作一门手艺,诗歌就是她打出的器具。要想让器具精美,不仅需要技艺,还需要投入情感、心灵、品格和情怀。一首好的令人叫绝的诗歌,一定凝结了诗人全部的经验、体验还有人格。所以技术主义的诗歌也并非游戏,只是她们把诗歌的视角和镜头对准了内心,用诗歌的钻头去探测和挖掘复杂而又深邃的灵魂了。在辽宁这种内视的诗人当属李轻松成就最大。李轻松是一个感觉型诗人,她一向不大理会理智、逻辑和推理。她的早期作品充满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她仿佛开了天眼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超验的先天的带着某种暗示,像巫术一样。我多年前曾这样写过李轻松:她是从自身出发,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开始,其视角是内视的。她写作的资源主要来自她的感觉、体验和身体里起伏的潮汐。也就是作为女性和个体生命的狂想、梦境、呓语、欲望、潜意识、躁动、第六感,以及神秘体验、本能驱使和两性的冥想和深度勘探。这样的写作使她漠视她身边发生的人和事,从而走进了人自身生命的隐秘世界。也使她的诗歌布满了无序和隐喻,所以她的作品呈现的是一种破碎、错乱的光芒。读她的作品,你会感到她的灵光到处闪烁,就像撒了一地的水晶碎片,其光芒四射又杂乱无章。她也不追求有序和完整,而且似乎有意打碎完整,使一大块光明变成很多块小的光芒。这泛滥的光芒锋利尖锐,更能折射出生命的隐秘部分,同时也使她的诗歌成为探索生命的符号,从而使她的诗歌具有了心理学的成分。

跟着技艺主义走的还有李见心,她的诗歌像刚磨快的刃,握一下就能划出血来。这标明她不再靠想象力和对语言的反复打磨来锻造诗歌,诗歌在她这里不再是一件精美的器,而是奔流的气——汹涌的气流,这也标志着她从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向挥洒自如的大师挺进。她不再在词汇和比喻上挑来拣去,而是从灵魂里直接倾倒出风暴和狂飙。她过去的诗歌更多的是让人陶醉,现在是让人摇撼;过去是拐着弯说话,现在是单刀直入。诗歌在她这里不再是月光和玫瑰,而是子弹和剑。她挥舞着长剑,把光洁的马甲下面不光彩的东西挑出来。当然更多的时候,她只是自语,她不想通过这些来改变世界,但是通过诗歌把自己内心的潮汐激发出来。这让她的诗看上去精美华丽而且沉静优雅,但背后折射出的是作者焦灼、渴望还有岩浆一样奔涌着的爱和灵魂。

与李轻松相比,李见心代表了这样一类,技术上锐意创新,但思想是现实的,甚至是传统的,她是通过外颜的变幻,让诗歌有出人意料,让读者大吃一惊。从而让她们的思想更彰显,更有锋芒,诗歌也就更有力量。所以李见心的诗歌较之李轻松的诗歌就更显露一些,更清晰一些。

而我曾用“颤流”来说明宫白云的诗歌特质。美国用这个词形容歌手的声音既有力量又起伏、连绵不绝,从而笼罩和统摄全场。把这个词用在宫白云的写作上,就是说她的诗歌颤得激烈,流得有力。宫白云在诗歌面前一直是激动亢奋以至于沉醉和迷狂,这让她的诗歌气血充足,气脉鼓荡且翻滚起伏,她会把你席卷上浪尖,然后再把你重重地摔在地上,让你感受到真相的厉害。因为真相都不灿烂,且冷峻平常,要赋予它意义,就要理智地对待它。譬如时间,尽管它无情空茫,但我们还是要给这些疾驰而去的微小的生命不倦的爱,并尽量握住它。所以,宫白云的诗歌是走心的。也正因走心,这颤流才那么轰心,才那么丰盈。当然诗歌的丰盈并非生活的丰盈,也可能正好来自于缺失。缺失就需要填充,缺失得越多需要填充的就越多,所以我们在宫白云诗里读到的很浓很厚的情感,正是她内心孤独的黑洞。而我们在她诗中陶醉感动并幸福着,其根源就来自于一颗苦难的心写出的幸福的诗。

所以宫白云跟李轻松和李见心又有着差别,宫白云的技术与要表达的内容,甚至情感都是搅拌在一起的,它们一起沸腾一起翻滚,就是为了情感、思想和技术一起冶炼、锻打并淬火和成型。所以她的诗歌中没有阅读上的障碍,易于看清也易于理解。深入浅出,这也可能是网络成长起来的诗人普遍的特点。

其实诗歌文本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技术的更新和革命。诗歌就是修辞学。诗贵出新,诗歌也厌旧恋新,最优秀的诗歌永远是河流最前面的那部分。所以诗人要有勇气去探索,去颠覆并创造新的技术,以保证诗歌的鲜活性和先锋性。辽宁的女诗人是深悟此道的,后来的一些更年轻的诗人雷艳华(雷子)、苏浅和微雨含烟等都在技术上艰难又自信地探索着。雷艳华的长处是铺排激情,现代主义的强光和无边的智性延伸,让人感到她想象力的恐惧。而更多的时候她受益于心灵的充盈和直觉,把意象堆成一座森林,然后再用抒情的方式将它们一一拆掉,在这样的往返中她的智力得到了拓展,她内心的大海开始平复,而她的诗歌和才华也迸发出难以遏止的力量。苏浅擅长把零碎的意象用情绪的线串起来,构成五彩斑斓的花环。她的情感是整体的,语言是跳跃的,意象却呈散乱状。而在她平淡的叙述中会突然有一道闪电划过,那是诗人天才的灵光在闪现!我爱读她这样的诗句:“它既不是美国,也不是加拿大的/如果我热爱,它就是祖国/如果我忧伤/它就是全部的泪水(《尼亚加拉瀑布》)”。多年前我就说:凭这几句,如果苏浅愿意做个诗人一定会走得更远!微雨含烟似乎也在变化着,诗的界面由原来的复杂烦琐的意象密布,转变成有序,像线一样流淌的溪水,诗歌也因而变得清晰洗练。虽然诗的内核依然是多向的,但不再隐蔽而呈显明状:“雨越下越大。我为在药店里长久停留而羞愧。/索性再抓五副,或者/一直抓到雨停/反正这一生病得不轻,爱得不轻——”这就是诗到说出为止,诗和表达之间没有了“隔”。至于理解得深浅那是读者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了。

nlc202309040046

外瞰:“解开绳索,放出自己”

在辽宁女诗人的写作中,更多的介于关怀人间冷暖与关注个人内心之间。具体来说就是这些女诗人天生的杞人忧天,那种与生俱来的敏感和率真让她们更加灵敏地感受到自然万物所透露的信息和命运。像游丝迎接风的吹拂,一点点的波动都能在她们的心里引起翻天覆地的战栗甚至折断。表面看是触景生情,实际又不是简单的触景生情。因为那些情早就在她们的心里堆积着,鼓胀着,偶遇的景物仅仅是捅破和勾出了这些情。这些涌动的感情逼迫着她们俯瞰世界,找到能点燃自己的人和物。所以我暂且称之为外瞰,即从里向外探试和寻觅。外面的景物是她们内心的喻体,或者说是互为喻体。在这种对望和互相印证中诗人解开了束缚自己的绳索,放出了休眠甚至囚禁的自己。

这个小标题其实是川美的一句诗。川美在向外瞰望的过程中,让心向自然回归。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川美的诗歌,那就是通灵。她的诗歌中有一种神灵,让万物附上了灵性,让人充满敬畏。仿佛她能通晓自然和万物的心,冥冥中能听懂并感受到隐藏在树木河流以及花草鱼虫中的秘语和真意。所以她的诗歌中是有神的,并由此带来圣洁宁静还有不刺眼但深沉的光芒。这让她的诗歌不只是返璞归真,更多的是让心灵里的清澈、澄明借自然和万物呈现出来且活灵活现。这让她的诗歌像净化过了的晶体,透明清新散发着清晨森林中绿叶的气息。这有氧的诗歌,养心养魂也养性灵和创造力,让诗人在诗中自由地呼吸,完全地敞开。这些景物是她心灵的外化,诗中的风景都浸染了她心灵的颜色。因此我们看见的风景并非是大自然的原型,而是经过了诗人心灵的过滤和重塑,这诗这景就是她心灵的模样,是梦和理想的显影,是一颗心灵与万物的对话和互映。好的情感需要好的景物来装载,而美的景物也需要美的心灵来映照。川美的心与她选择的物象是一致的,所以她的诗静得更静,美得更美。像一个洗去胭脂的女孩,在清水里唱着芙蓉的歌。

与川美的静美和悄然相比,贺颖的写作则显得火爆。她的诗歌完全是主观的,她的内心铺满了火焰、弹药还有雷霆和风暴,为了不让这种情感发生天津滨海新区那样意外的爆炸,她必须找到一个倾泻出去的渠道。所以她笔下的雪山、莲花、经书和父亲,既是点燃她情感的火种,更是她高危情感的泄洪道。她的诗歌像一个百慕大三角,有着强大的引力,你只要用心读几句,就会被吸进去。这被誉为死亡之地的神秘区域,对于诗人来说却是天堂,因为你只有掉进去,才能感受到一个诗人的心灵像火山喷薄一样灿烂丰富和摄魂,同时还产生着巨大的能量,可以让你伟大又可以让你毁灭。所以她的《繁星之间最为通灵的那一部分》,是她唱给“父亲”的颂歌、情歌,更是圣歌,这里的父亲是一个喻体,是父亲也是情人,是英雄更是神,是看不见却时时在统摄自己的信仰、绝对和永恒。面对它,诗人的姿态是仆伏的又是仰望的,像在庙宇里独吟和合颂,她怀着敬畏、热爱和忏悔之心在旁若无人地歌唱,其声音在凡间与天堂之间回荡。把人唱成神,也把神唱成人,最后诗歌就有了天上和人间的韵味与大美。

与川美的缓慢和贺颖的猛烈相比,孙担担则不紧不慢。她也是一个善感的诗人,她经常能从相遇的事与物中测试出内心的温度。这是她注视自己的方式,也是她打开心灵的方式。她的诗歌有时散漫,有时又莫名的忧虑,这让她的诗歌忽而开阔忽而起伏。她像个巫师,天生对语言有一种敏感,冥冥中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所以她对语言和意象进行重组和淘洗,使诗歌成为一种魔咒,让自己陷进去。更多的时候,她也借助这种力量让自己飞翔。所以她总能在世俗和实际得如铁板一块的生活里敲打出诗意,给密不透风的黑暗屋子安上一个窗口,让阳光和鸟鸣渗进来。她的心境和世界也随着诗歌葱茏起来。我们姑且把这看作是诗歌的拯救,救世界,也救诗人的心。

与孙担担相似的是重新写诗的刘敏,她不仅慢,还有一种静,这种静不是万籁无声,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安定和松弛。人的心一放下,天地就大了,境界就高了,出手也就自由了。轻、淡、静,是她诗歌的品质也是精神。轻和淡是她内心淡定的外化,说明她写诗不狠,不咬牙切齿,蜻蜓点水似的一抹而过,诗境就开了,胸襟就阔了。像书法中弃去巧与功的章草,随心所欲中透视着灵与慧,凸显出真诚和朴素。这是一种辽阔和寂静,代表着高度和境界。诗人看透了人生,诗歌就成熟了,俯视着人生,诗歌就能满腔和气,随地春风。

到此,我们明白了,外瞰的诗歌就是平衡和协调着诗人的内与外,即情感与景物、理想与现实、自由与限制。用这样的观点来观照娜仁琪琪格的写作,就会发现她是以凛凛之寒的心,千辛万苦地去追求高洁的诗之志。于是写诗就变成了充满坎坷的修行之路。所以我们在她的诗中看到了两组对立的词汇:一组是单纯、柔软、洁净、清澈、丰盈、微笑,对立的则是灰暗、飘零、疲惫、凋敝、独怆、寒凉、寒冷等。这是由形容词砌造的人工风景,代表着上与下、光明与黑暗、理想与现实、诗意与尘俗等。这些对立的词互相撞击着,就是两种品格在搏斗和厮杀。最后她的真感情与真遭遇碰撞出了真景致,让她的诗歌有了格调和冲击力,阴郁的情绪也得到释放。所以娜仁琪琪格写诗不屑于技术上的挖空心思,而是直取情感和心灵,这就反证了唐朝王勃说的:“非缘情体物,雕虫小技而已。”

同样这种写作方式的还有夏雨、黑眼睛、菁菁、寒烟、小兰等诗人。夏雨的诗歌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给人以很清爽的感觉。但是在清爽的背后我们看到一种期待、一种宽容和一种力量。她的思维是线状的,小溪似的流淌着。有时有点伤感和无奈,也被诗歌中清新和明亮的意象也就是景物给消解了。黑眼睛的诗歌像夏日清晨的河水,表面微凉里面却有一种暖。这来自于她心灵里的善美和感恩。善美让诗歌有了清澈和澄明,感恩让世界以及万物有了柔软和温情。从审美类型上说,黑眼睛的诗歌是淡远的,像远村上空袅袅的炊烟,轻描淡写,但让我们牵肠挂肚,翻江倒海。她需要努力的是让她的诗歌更像她的笔名:黑眼睛。明晰清澈的同时,视线再单纯直接些,让看见的事物直接呈现,而不隔在词汇的眼罩里。

所以,在外瞰的诗歌里,景物是依附于情感的,情感镀亮了景物,景物也衬托着情感,情感是这些女诗人诗歌的总和。

因此,不论写作上怎么变化,女性诗歌有个永远绕不过去的坎儿,那就是情感,就是爱和被爱。女诗人比男诗人更纠缠于情感,即使好不容易放下了爱情,也轻易地掉进亲情友情乡情和莫名的情感冲动中。即使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物相遇,有时也会涌起激动并流出泪水。这先天的母性让她们更加慈爱和感伤,也更加相信那冥冥中闪电一样划过的“第六感”。所以在她们的诗里经常出现一些非逻辑的元素,还有断片、跳跃、梦呓、幻觉、神经质等等。即使是现实生活中,她们也比男诗人多一份操心和纠结。女人就是天生的诗人,或者说比男人更适合写诗,而辽宁的女性适合写诗的,更多更多。

篇幅所限,很多女诗人没法细述了。总之,她们的创作是广阔的,有时也借鉴各种方法,变换着不同风格。但不管怎么变化,女诗人们所有的诗歌都是写给世界也是写给自己的情书。

试论应用文写作的审美价值 篇6

一、对应用文体概念的界定

对应用文体的认识, 人们大体都停留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联系文体, 但事实上, 应用文的出现是在很早, 甚至在文学艺术出现之前, 就已经有应用文的雏形形态出产生。文字的作用是记录事情, 而文学就是把事情进行按照其发展轨迹进行排列组合, 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记录, 其实这也就是应用文最早的形态。在古代有“书、表、奏”, 可被后世借鉴的也有史书记录等形式的历史文字, 随着历朝历代的不断运用和完善, 应用文的使用也更为规范, 历史地位也更为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 到了现代, 更多的应用文被运用到行政事务的工作联系中, 作为一种上传达下的媒介, 大到国家方针政策, 小到百姓社会生活, 应用文的普及率已经可以说是覆盖到了国家的任何角落, 国家也出台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企事业单位也都参照执行, 不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到处可以见到应用文的影子, 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目前对于应用文的外延界定为:“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公共事务或者私人事务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文章, 包括机关应用文和私人应用文两大类, 或可以称之为公务文书和私务文书。”

二、应用文写作内容的语言之美

应用文是属于叙述和说明的文体, 从其外延可以看出, 应用文的内容表达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主要是对工作中各类消息的传达、发布和描述, 比如政府的政令、一定范围内的通知、自上而下的通报, 不论是何种形式、何种目的, 既然作为信息传递的文字载体, 在内容的要求上就会有真实性、严谨性和中立性, 这也就注定在文字的表达上不能出现夸张、过分的修饰和抒情, 以防止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产生语言歧义, 或者过多的个人抒情对别人产生误导。

事实上, 应用文的语言之美在其严谨、规范和流畅, 应用文写作内容的语言不仅要求言简意赅, 更要求应用文在对内容的表达上准确, 能真实表达拟文部门或者个人的本意, 因此在对事物的表述上字词的表达要反复斟酌, 力求准确。

三、应用文写作内容的理性之美

大多数人都认为应用文的写作是比较简单的, 不就是对一件事情进行简单的描写, 做到不带主观感情。但事实上, 在应用文的内容表述上是需要拟写人有一定的文字功底的, 不论上之前说的对语言严谨性的把握上, 还是说对文字内容的把握, 都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表述。在实际的应用文写作多, 大多数的人在文字的表达上, 对于事物的描写上, 或多或少都会加入自己的个人观点,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主观感情, 这一部分主观感受的融入, 对于阅览应用文的人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弄得不好直接导致对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 这就要求撰写应用文之前, 作者应该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整, 试想一下, 一个心思焦虑的人让他赶时间写一篇非常重要的政府公文, 那极有可能这篇文章的语气、措辞、人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甚至文章的内容也会脱离当时写文的本意, 这就要求作者在创作之前需要有一个稳定、平和的心态, 才有可能撰写出质朴、客观、理性的应用文。

对于应用文的“美”是非常难以界定的, 其实我们可以把美等同于精品, 而精品的诞生来源于读者的理解和认识, 其实应用文的撰写把握几个原则:一是客观真实的体现事件原貌。就是内容上必须绝对的真实, 不能为了纯粹的追求效果好而刻意夸大或者曲解事实;二是完整叙述事情的基本情况。就是内容的表述上应该考虑周全, 尽量周全的、完整的再现实际情况, 不要出现一些因为疏忽产生的遗漏;三是言简意赅的准确叙述情况。就是内容的表达和措辞要经过锤炼, 不要加一些华而不实的语言, 尽量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完整的表达。应用文的产生是顺应时代的需要, 工作的需要, 交流的需要, 但不论对其写作内容和格式如何界定, 它本身就是“文”的一种, 因此应用文的写作在遵循“文”的写作要求基础上, 我们再来根据内容挖掘其理性美和语言美, 最终体现出应用文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廷秀.应用文语言的审美特质[J].翰林学院学报.2 006.01.

[2]文广会.应用文语言的简约美[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4

学生写作中的审美创造能力培养 篇7

语文教师通过语言艺术的审美施教, 让学生通过对语言艺术美的感知和品味, 产生美的体验和感受, 但这并非是教育的全部, 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美的艺术实践。那么, 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 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让他们进行审美感受, 发挥审美想象, 并利用美的语言形式与技巧进行创造与写作呢?我认为,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只有多接触自然, 接触社会, 熟悉生活, 关心生活, 才能找到写作的素材。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 第一先观察。”因为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 是感受生活, 接受生活印象, 贮存各种信息并产生创作冲动的阶段, 是艺术创造的知觉阶段, 观察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文章是客观生活的反映, 要反映好客观事物, 非注意观察不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应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让他们在观察中感知美、领会美。我班有一位女生, 每次作文都自然流畅, 思路开阔。在介绍经验时, 她说:“我时刻都在注意观察者周围的一切人、事、物、景, 感受生活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之情, 因为处处留心皆学问, 写起来就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 有感可发了。”的确, 她的写作水平证明了她的话。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心理品质不同, 审美观察的效果也不一样。针对这一点, 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耐心引导他们:观察人, 可看熟悉的老师、工人、农民、同学……观察他们的形象体态、衣着风度、表情动作, 行为习惯、语言等;观察物, 可看工具、课本校园、车辆、山川、动植物、建筑物、工艺品等;观察自然现象, 可引导他们看朝霞、落日、星空、四季变化、风雪雨雹、雷电等;观察社会现象, 了解百态万千的世界, 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等等。同时, 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利进行系统的观察, 如从近到远, 从大到小, 从外表到本质, 从整体到局部, 从静态到动态进行观察, 这样就能使观察活动细致入微。

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 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横向、纵向、逆向、多角度思维等, 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等, 并让学生展开讨论, 交流并汇报观察结果, 相应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创造力的另一个基础就是想象力。黑格尔曾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审美创造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审美想象。想象与情感高度融合后, 就会闪耀出智慧的火花, 创造出美来。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人、事、物, 并认真做好记录, 获得了感性经验, 这就为审美想象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多种形式放手让学生大胆、富于想象地作

1. 写随笔。

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 命题自由, 文体不限, 字数不限。从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入手, 可议论, 可抒情, 可记叙、随心所欲。这样可不自觉地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同学们起初的内容可能会比较简单, 慢慢地, 随着观察视野的不断扩大, 内容就会越来越丰富, 从身边的小事写到社会、到人生;从班级的生活与风波, 家庭的欢乐与忧愁到社会见闻, 等等, 大到宇宙, 小到自我, 尽入笔底。同学们的写作的欲望和创作热情就会越来越高涨。

2. 扩写、续写、补写和改写。

给一段话、一个情节或一篇篇幅较短、内容较概括的文章, 让学生根据情节、内容充分展开合理想象, 充实原文内容, 可以描绘形象, 也可以渲染气氛, 或改变人物结局。比如学完《孔乙己》一课, 针对孔乙己最终是死是活, 让同学们动笔给孔乙己安排命运。有人说孔乙己真的死了, 因为他又去偷书被丁举人抓了个正着, 被当场打死。还有的同学写孔乙己死后到了阴曹地府, 认真反省了自己的人生, 脱下长衫, 成了自食其力之人。也有的同学写孔乙己没有死, 潜心苦读终于像范进一样也中举了。

3. 鼓励学生大胆去写想象作文。

一次题为《二十年后的我》的想象作文, 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自由翱翔, 思路开阔, 想象夸张又不失合理。看完一篇篇习作, 我仿佛看到20年后各行各业都有我的学生, 仿佛已置身于20年后高度发达的科技时代。《假如我是县长》一文, 同学们更是以一个刚上任的新县长架势呈现在我的眼前。他们胸中有蓝图, 从工业、农业、环保、教育、卫生、治安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设想、构思, 有宏观, 也有微观;有计划, 更有措施。为了使本县的经济更加繁荣, 他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看着看着, 眼前已是一群位活脱脱的政治家, 有胆识、有魄力的改革家, 哪里是一群稚气未脱的初中生?我似乎看到了祖国的未来, 祖国灿烂的明天……经过不断地引导、激励、训练, 同学们的想象力更加丰富了, 有的甚至是惊人的。

其实, 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就是培养他们对美的构思能力, 使他们能在想象中把握生动具体的形象, 并具有重新组合、重新创造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 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三、培养学生对美的表达力

在谈到制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这一问题时,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学生的生活贫乏, 缺少写作的源泉, 或者是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其实不然, 在日常教学中发现, 有不少学生作文写不好既不是缺乏生活, 又不是缺乏对生活的感悟, 缺乏的是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的提高, 首先要靠词汇积累。试想, 当同学们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 并且有了丰富的生活感悟之后, 用什么东西去把它表述出来?当然就是语言或者叫词汇。有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作文的训练实际上就是语言的训练。任何一个表述能力强的人, 他的词汇量一定是很丰富的。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人的情感与思维是一种意识存在, 而情感与思维中的主要成分是一个又一个的概念, 然后才是概念之间的关系, 要将它外化给别人看, 凭借的物质外壳就是语言。而概念的物化就是词汇, 因此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人, 首先缺少的是用以表述内心感受的那些词汇。生活中常见某人为了表述自己内心的某种感受而急得面红耳赤、抓耳挠腮, 这时他缺少的不是语法而是词汇, 在自己积存的词汇中一时间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去准确表达他此时内心的感受。这时常常有人在旁边根据他的叙述语境及其表现, 替他找到一个词, 他马上连声说:“对, 对, 就是这个词”。这样“词汇贫乏”的生活场景屡见不鲜。因此, 在作文教学的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内外文质兼美的名篇阅读, 有计划地进行词汇积累, 才能准确、流畅、生动、简洁地表达。

其次, 在词汇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不同表达方式的具体语言要求:叙述要求语言形象、生动、感人;议论要求语言概括、严密、鲜明;说明要求语言准确、易懂、简洁;描写要求语言丰富、精美、传神。利用课内外片段练笔训练学生掌握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式, 并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个性化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罗丹指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 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对于观察得到的素材, 再经过个性化加工, 才会有审美价值。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从不同角度, 对学生广加启发, 扩展思路, 引导学生写出有新意的东西, 并在文字技巧、形式、风格上加以培养, 使学生形成对美的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换句话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方式, 激发学生的创作情趣, 引发学生的创作愿望和冲动, 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兴趣中作文, 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办手抄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把班级中优秀的作文摘出来, 排版, 书写, 插图, 等等, 让同学们分工有序, 各显其能。当大家看到集体创造的智慧的结晶时, 那种丰收的喜悦更能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趣, 增强写好下一篇作文和办好下一期报刊的信心。这样, 通过办报, 既能锻炼写作能力, 又能提高写作兴趣。此外, 还可以设“写作园地”, 指导学生写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系列作文、情景作文、语言片断等, 并把优秀习作作为范文, 张贴出来, 让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走向良性互动循环的轨道。

当然, 提高写作水平只有兴趣是不够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国文科写作的教学目的, 在养成学生两种习惯, 有所积蓄, 须尽量用文字发表;每逢用文字发表, 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功夫。”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的作文是不足取的, 遇到这种现象, 教师应该及时纠正。

此外, 教师还应认识到写作训练和做人的训练是同时进行, 学生的生活态度、是非标准和审美情趣必然会反映到作文中来, 要努力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使学生从实际出发, 写其事, 说真话, 抒发真情实感, 并把重视生活经验积累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以实现创造力的培养, 让写作教学真正回归生活, 从而获得创造源泉。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审美创造力, 一直都是每一个教师不懈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课堂教学经验, 以审美为核心, 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表达力和兴趣习惯等几个方面入手, 提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写作教学,审美创造能力,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观书有感.

[2]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12.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 1953.

[4][法]罗丹.罗丹艺术论.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0.8.

[5]《论语》长春.作家出版社, 2004.8.

应用文写作审美研究 篇8

一、应用文体的使用现状

应用文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文体, 因为早在其他文学艺术出现之前, 应用文的最初形态就已经产生了, 人们创造文字就是为了来记录生活生产中的点点滴滴, 把文字通过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并且用来表示一定的事件流程, 这就是应用文最早的形态。在经过历史的长期发展之后, 从史书记录, 应用文就在不断的被人们运用, 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的文字资料。

关于应用文的定义是“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公共事物或者私人事务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文章, 包括机关应用文和私人应用文两类, 或可以称之为公务文书和私务文书。”在现代, 由于应用文多被运用于公务文书之中, 所以在艺术造诣上与其他文体相比逊色不少, 但是其中包含的国家政策和一些关键实用的信息又是其他问题所不能比及的。在关于社会生活和国家政策传达的问题上, 应用文的作用很大。

应用文是国家政府使用的一种正规问题, 它所要承载传达的, 就是政务上的问题, 所以应用文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实用, 在审美上, 是不需要追求的。但是在“应用文”这三个字上, 人们不应该只把目光放在“应用”二字上, 既然应用文也是“文”的一种, 那么它就是人们关于自己内心世界想法的一种文字表述, 《论语》中曾经说过“言而无文, 行之不远。”这就说明, 无论“文”具体承载和传达的内容是什么, 在写作的时候, 还是需要加上一些修辞和审美的手法在其中, 才能是文成“文”。

在使用应用文的时候, 无论是公务还是私务, 既然是应用文, 那就要求, 在文中所表达的事物, 必须要对其描述的准确, 语言要精炼, 文体结构要严谨、合理。不能像写散文一样让人思绪不稳, 抓不住主干。如此说来, 似乎应用文的审美性和真实性就存在着矛盾, 但却不然, 就如刘兴家先生所说的, 人之于应用文就好比饥饿的人与食物一样, 要求应用文写作中真实性和审美性要和谐的统一起来。

二、应用文写作的语言质朴之美

应用文写作的内容首先要求达到的就是真实和明了, 如何在这种要求下达到审美的体验呢?在日常的生活中, 应用文确实多数情况下是运用到各类消息的传达、发布与交流上去, 比如政府的公文政令, 个人之间的书信往来, 作为信息传递的文字载体, 首先要达到的就是真实性和时效性。这样的文章是不需要过的修饰和夸大美化的, 语言也不需要生动华丽, 写作的目的与过程也要简明扼要的表述清楚, 为了避免不同的人在阅读的时候产生歧义, 也不需要像别的文学作品那样在什么细节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抒情。

这样看来, 如此的文章读起来岂不是如同嚼蜡, 但是反过来看, 或许这正是一种特殊的审美,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与其他唐代诗人的诗歌相比,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的平实易懂, 甚至有人说, 就连没有读过书的七十老妪也能明白白居易诗歌的意境。这也是白居易诗歌能够广为流传至今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他不要求承接者的文化水准的高低, 只要能记住, 就可以将诗歌传承下来。在应用文之中, 应用文的语言是简约明了的, 在一个人要表述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的时候, 应用文的表达是明确清晰的, 能让读者体会到质朴的美感。这种简单明了的表达方式也使得应用文成为社会上人们快捷沟通的一种流行文体。

应用文的语言不仅要求文字表达的简单明确质朴, 更重要的是对所描述事物在描述过程中要遣词用字的准确性, 当今社会应用文这种问题大量的应用于政府文书的书写上, 所以应用文写作时关于文字词语的使用就要非常的小心, 如果在表述事情的时候一个词语的使用的不恰当, 那很有可能会在人民群众的心理产生歧义达不到文章写作的最初目的。例如, 在应用文写作的时候, 在涉及到专业名词和解释一些专业的术语的时候, 是不能根据作者自己的理解随意编写的, 必须要根据相关权威资料中的记载来解释相关内容。另外在应用文写作的过程中, 不能使用“大概”、“或许”等模糊类的词语, 必须要用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出准确的意思, 因为一个事件, 一句话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词语来修饰会起到不同的解释, 所以在写作应用文的时候, 使用词语要达到严谨之美。

三、应用文写作中内容感悟之美

在应用文写作的过程中除了要达到语言的严谨、质朴以外, 在内容上也要达到审美属性的深层挖掘的感悟之美。

在应用文写作的内容要求上, 在上一点中其实就有涉及, 那就是内容要求客观。写作者关于应用文的写作目的达到, 这本身就是一种令人感到愉悦和满足的过程, 是写作者关于美好的一种体验, 这种美好不是反应在文章的内容之中, 文章的内容里, 并没有什么华丽的文词, 也没有写作者关于时间的激昂澎湃的看法等等主观因素, 写作者就是单纯的将命令书写出来而已, 但是所达到的效果, 确是在内容上抒情所不能达到的, 而且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通常会考虑到“因人而异”这个因素,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不得不考虑到民族、宗教等等对于一个人关于一句话的理解, 那么在写作的时候, 作者就要有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 通过站在不同人的不同角度, 对于一个应用文来写作, 这个转换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关于作者美的过程。应用文写作在内容上另外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内容上的逻辑问题, 逻辑必须是缜密的, 就例如如果在一篇应用文中涉及到国家问题, 可以说的就要说清, 不能说的模模糊糊, 而不能说的, 就坚决不能透露一丝一毫。应用文一般都不是自由发挥的文章, 所以文章的用词用字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要求, 而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 一般都会像推理记录, 必须是缘由分明, 环环相扣, 不差分毫, 让读者对于内容的中心和过程一目了然, 这中内容上的缜密也是一种审美特征, 这也是宋桂晶女士所说的思辨之美、理性之美。

有的人会说, 如果是按照以上的条件来写一篇应用文, 那么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请大家注意, 在撰写应用文的时候, 多次的强调是不能带主观情感的, 这一条听着是简单的, 但是做起来并不是很容易的, 所以撰写应用文, 营造应用文的简约、严谨、质朴之美对于写作者也是一种挑战。为了能打到预期中应用文所要达到的客观、质朴、严谨等等要求, 这就使得作者在撰写应用文之前, 对于自己的情绪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这是一个很直接的因素, 试想一下, 如果作者在作文之前的情绪不稳定, 那么要他写作一篇客观、质朴的应用文恐怕不是什么易事。另外在之前也提到过, 撰写应用文的时候, 如果涉及到了一些专业的名词, 那么相关的解释一定是要出自权威、专业的书籍之中, 不能是作者的主观猜测。所以这也要求作者如果要营造出应用文的严谨之美, 那么在创作之前, 就要做好充分的专业知识准备。才能是应用文达到严谨, 而且高效优质。既然文本一直提到的是应用文的审美, 要求要撰写应用文的作者, 首先自己就得有着一定的“美”的功底, 不能说一个心里恶毒丑陋的人, 去撰写应用文, 美是人根据自身内在的要求和理想对审美对象进行的一种加工和变形。所以营造应用文的审美就要求作者具有一定的内在美。在撰写应用文的时候, 自己的主观情感不能尽情的流露。

在创作应用文之后, 如果要认可其中的审美特征, 首先是真正的具有美的效果, 另外还要成为大家公认的优秀之作。如何才能达到读者心中优秀的应用文之作呢。这就要求作者所写的应用文要是精品, 在内容上要达到真、全、精。关于这三点, 其实是很好理解的, 真就要求内容上要真实, 不能参杂些许的虚假, 全, 就是要在真的基础上, 叙述内容要涵盖所有涉及的面, 避免在叙述的过程中出现纰漏, 精就是要在全的基础上, 关于语言的锤炼, 不能是啰啰嗦嗦, 内容也要有所取舍。达到这基础的三点, 才能更好的在应用文中建构美。

结语

关于应用文的美的特征, 早在古代就有很多学者研究探讨过,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论语》中的例子, 又如清代学者关于文词上的探讨就以“酒”“饭”来做比较, 诗文不同就是文辞的差异而已。关于语言, 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也提到“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名句, 就阐释了语言质朴的美的所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过“文约为美”这就是对于文章精炼的一种赞美和肯定。

就如之前所说的应用文的产生和使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是息息相关的, 他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录, 是以实用性为基础的, 但是大家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也要记得, 应用文也是文的一种, 它也离不开文的限制, 文与美的结合也同样适用于应用文身上, 要求实用与审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谢延秀.应用文语言的审美特质[J].榆林学院学报.2006, (01) .

[2]李迎新.论公文语言的审美范式[J].中国科技信息.2007, (13) .

[3]吴邦成.应用文的审美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03) .

[4]冒新国.对应用文文体特征的审美透视[J].台声.新视角.2005, (03) .

[5]张灿贤.应用文语言的审美特征[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05) .

[6]文广会.应用文的审美价值[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5, (04) .

[7]文广会.应用文语言的简约美[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04) .

[8]张有喜.应用文体的审美特征[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 (04)

写作教学的审美化 篇9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 审美化教学 应用

古诗词在我国拥有较长的历史,通过诗人本身所表达的意境,让人去感受去体会,具有一种艺术美的体现,古诗词理解需要以意境为基础进行想象,将自己融入到作者所营造的环境当中,与诗词为一体,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然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一味地引导,很难使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和想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审美化教学主要是通过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审美能力去体会古诗词艺术的内涵和意义,保证教学的全面发展。

1 审美化教学在小学古诗词中应用的必要性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在讲授古诗词内容的时候,往往只注重词句的解析释义,忽视了诗词本身所具有的意境和美感体验,学生盲目地记住诗词的含义,并没有彻底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心绪,对诗词的整体意境没有感知能力,无法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古诗词教学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注重读、背、默写,形式枯燥单一乏味,一味地对词义和句子进行解析,使学生感到无聊,甚至产生了厌倦心理,对古诗词鉴赏和品析没有丝毫的情感。

教师在古诗词鉴赏过程中,过度引导和讲解,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动思考、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更加剧了学生对古诗词理解兴趣和动力的丧失。

2 审美化教学应用于小学古诗词中的特征分析

审美化教学主要是指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各种因素转化成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都充满表现力和活力,成为静态和动态的完美结合,审美化教学在古诗词中具有很多审美特征,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真正理解古诗词所蕴藏的深义。

就审美特征而言,审美化教学在小学古诗词应用中主要有童趣诗词、写景诗词、喻理诗词和抒情诗词四种审美特征,童趣诗词语言活泼流畅,富有生命力,主要反映儿童的稚嫩笨拙之美。

例如高鼎《村居》“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忙”字把孩子们想放纸鸢的迫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写景诗词重在意境和意象的体现,通过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如杨万里的《小池》中“小荷”、“泉眼”的描写,生动形象,富有情意,把读者带入到一个唯美、柔和的意境当中。

喻理诗词主要以景、物、事为特点,来表达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以《赠刘景文》为例,诗人用“菊残”等一些凄凉的景象来描绘秋冬的萧瑟之情,并在其中运用对比的方式,强烈体现出了青春虽已流逝,但仍要珍惜的乐观态度。

抒情诗词旨在抒发感情,大都表现为寄情于景或者借景抒情的形式,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句以桃花、潭水为基调,抒发了友人之间浓重深厚的感情。

3 审美化教学策略在小学古诗词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改革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古诗词讲授的现状,审美化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新世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高尚情操起到了良好的积极作用。

古诗词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语言简练、流畅,富有深意,变现手法多样,文字情趣性较浓,有种脍炙人口的感觉。意境是诗词的灵魂,在讲授古诗词时,教师要注重意境的感悟和作者情感的把握,要用心感受作者的心绪,将学生带入到作者所营造的氛围当中,真正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古诗词的理解主要是意境和诗词本身的结合,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要根据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设立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置身于作者营造的意境之中,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真正理解。另外,教师也可适当地加入多媒体元素,使讲解氛围更加深情,富有感染力,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4 结束语

古诗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采用审美化教学的方式及时解决,审美化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品视文艺作品,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有效地发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黎雪梅.小学古诗词的审美化教学[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1(9):40-42.

[2]邱辉明.小议初中古诗词的审美化教学[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2(3):61-62.

上一篇:化工企业应急管理下一篇:行驶跑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