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中的大胆尝试

2024-05-15

写作教学中的大胆尝试(精选十篇)

写作教学中的大胆尝试 篇1

一、元认知策略在中职写作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1. 是由实现有效教学的要求决定的。

有效教学包括有效地教和有效地学。有效学习主要是指学生自主地、探索地、研究性地学习,有效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过程,并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反思以探求出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过程。因而学生要提高写作能力,除了要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外,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写作学习过程,以及不断地反思修改。无疑,元认知策略暗合有效学习这方面的要求。

2. 是由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写作习惯决定的。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文学功底差、学习能力偏弱、意志力薄弱、观察与表达能力欠佳等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正如写作的基础与基本原料,但对于中职生来说,他们平常对生活观察的敏感度较低,很少积累与归纳材料,再加上他们在以往的写作学习生涯中获得的成功体验较少,导致了他们对写作缺乏欲望与自信。尽管新修订的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在写作教学方面降低了要求,绝大部分中职生仍然是“谈写作而色变”,常为“无米”而烦恼。关键原因在于他们对自身的写作现象的认识存在偏差。因此,在中职写作教学中,元认知策略应该适时地引入。

3. 是由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决定的。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国家在新制定的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强调语文的实用性。写作能力作为一种综合体现学生认知水平、表达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能力,其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新大纲对专业性应用文教学要求进行了强化,要求中职生必须学会写作几种应用文,以适应职业的要求。然而,大部分中职生在写作只懂得死记格式要求,套例子,并没有形成一种能力。而元认知策略的应用能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指导,灵活运用,最终真正提高自己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二、元认知策略应用于中职写作教学的实施过程

元认知策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它能保障学习的顺利进行,它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采取的管理步骤。写作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思维活动,它同样需要管理,离不开意志活动的推动、控制和调节。那么,元认知策略在中职写作教学的应用如何实施呢?

1. 计划与安排写作活动。

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基石。计划策略在整个元认知策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关系着整个的写作活动的全局,它包括确定写作目标、积累材料、预测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安排写作的时间。因此在写作之初,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切合实际的、可测量并且可控制的目标。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学习动机,并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写作任务与方向,以采取适当的措施以达成目标。

2. 监控写作过程。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写作也是如此,在积累材料之际知彼外,还应对自我写作状态进行审视。写作元认知监控策略包括写作时对习作心理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写作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所以在写作之初,教师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写作过程,及时发现自己的文章在选材、构思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修改。研究表明,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能给学生相当大的激励的作用。自我提问是一种很好的监控手段。教师可让学生自我提问:“我选择的材料是否合适?我用了什么写作方式?我用了多长时间完成?”等等。这样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写作速度、写作内容,以及他们所运用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效果,等等,不再“糊涂”,更好地调动他们写作的主动性、自觉性。

3. 评价写作成果。

(1) 自评

修改的优先权应当属于作文的本人。经过监控过程的自我提问,学生必然会发现习作中的许多不足,并加以修改,从而能增强自我评价的能力,为自我调节打下基础,更好地做到“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激发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2)互评

学生自评可能会受到自信和私心的限制,因而需要同学间互评,以求发现更多的信息,而学生也能在评改过程中对作文的标准、要求更熟悉, 进而促进写作的技巧和能力的提高。

(3)师评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其作用是不可忽略。相比学生,教师有能力对语篇形式的逻辑结构和布局能力进行有效评估。

4. 自我调节。

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它在写作过程或写作结束都发生作用。当学生在写作至某一段落,意识到思维凌乱或写不下去时,他们就会在此中断,重新思考;或习作完成后,通过评价反馈看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纠正或改变写作方式。学会自我调节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弥补理解上的不足,激发上进心。

三、写作元认知策略应用的操作举例

O’Malley等指出,没有掌握元认知策略的学生,是一个没有方向和没有能力评估自己的进步、自己的成绩和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的人。那么,在写作课堂中,元认知策略如何使用,使学生成为掌控自己学习的主人呢?下面以中职生需掌握的常用文体(议论文)为例,对写作过程元认知策略的运用作说明与尝试。

1. 计划与安排。

(1)我的任务是什么?

(2)我希望达到什么目标?

(3)我想要表达什么观点?

(4) 我如何分配我的时间?打算用多长时间完成??

(5) 我用什么方式方法去完成?

(6)可能影响我的观点确立的事例或观点有没有?

……

2. 监控。

(1)写作时有没有偏题?

(2) 写作方法是否恰当?选择的材料是否恰当?

(3) 结构安排合理吗?

(4) 段落间的衔接有无问题?

(5) 我的语法运用准确吗?

(6) 我用了多长时间?

……

3. 评价与调节。

(1) 写完后, 我总结过写作的思路吗?

(2) 有没有更好的写作方法?

(3) 写作目标有没有达成?

(4) 写作水平有没有进步?

(5) 别人的作文给自己什么启示?哪些地方可以借鉴?

(6) 写完作文后, 我的弱点是什么?今后该怎么做?

……

摘要:元认知是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从元认知策略与写作教学的关系入手, 探究元认知策略对中职写作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中职写作教学,必要性,实施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7.

[2]周茜.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湖南:长沙, 2008.8 (3) .

[3]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7.

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模式 篇2

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模式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碧波涟漪,可谓一石可击千层浪,在实行创新教育模式后,课堂内就不像以前那样呆板,纯粹的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甚至有时可能看到学生在睡觉的不协调现像,而现在课堂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重。学生都愿意学习,都愿意共同探讨趣味十足的课本知识,记得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课文中有段文字是这样描述的,“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于是我就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她一点燃火柴能看到这种景象呢?”同学甲说:“是她太饿了,产生了幻想”,同学乙却说:“因为那天是圣诞节,而她却又冷又饿,又不能回家,所以产生了幻想”,当时,该学生也参与到同学中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整个课堂气氛非常理想。

因为改变了教学模式激起了他的学习兴趣,促进了他学生意识,变硬性强迫接受为自己主动学习,到了期未考试,该同学的成绩从最后几位一下升到了前几位,并在后来的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跟许多同学一样获得了优秀的成绩,据学生本人介绍:目前已在重点高中就读,这就印证了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才是创造的原动力,是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型成果无一不是在对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先得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用兴趣的磁铁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因此,在现实情况中,一个调皮好动的学生,在传统教育中也许是个后进者,但在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可能就可以改变成优秀的学生。

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 篇3

关键词:高中 计算机 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高中信息技术已经超越了单纯计算机操作训练,着眼于学生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提倡高中信息技术内容设计要着重于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发展,课程资源也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应该开拓新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游戏作为一种富有趣味性的教育资源应该合理有效地被我们请进日常课堂教学中来。

一、倡导游戏辅助教学法的原因及背景

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游戏不好,一旦沾上就无可救药,很多时候干脆来个一刀切,不让孩子碰电脑,其实,游戏只是一把双刃剑,有弊也有利,只要不沉迷其中,游戏也是一种不错的教育和娱乐资源。

可能很多信息技术老师都有这种体会,刚开始上信息课,许多学生都非常地兴奋和积极,但是当他们真正上了一段时间信息技术课以后,就会发现兴趣越来越淡,上课也心不在焉,宁愿进行一些漫无目的的计算机简单设置,(如桌面设置,文件夹设置),也不愿做老师在课堂上指定的练习与操作,因此尝试在平时课堂上引入一些健康、益智的小游戏,作为辅助的教学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游戏辅助教学法的优势

是不是所有游戏都能被引入教学中来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哪些游戲是能够为我们平时教学所使用的呢,我们又如何来区分呢?其实只有那类专门为教育教学而设计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或者本身目的不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但是游戏过程、游戏规程、激励机制等能为教学所借鉴引用的这类游戏才是适合我们日常课堂教学的,我们通常叫这类游戏为辅助教学游戏。

当游戏被引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以后,游戏就已经不单单只具备日常游戏的娱乐功能,它更大的功能是在富有趣味的途径下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我们的学生,将严肃、枯燥、烦闷的电脑课变得轻松、活泼,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游戏辅助教学法的几个实例

单纯的信息技术知识琐碎而枯燥,如果不使用其他方法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想要使学生从“叫我学”到“我要学”进行转变,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知识有机的溶入到学生喜闻乐见的任务或者游戏中去。

在课堂提问上引入新技术,吸引学生眼球

上课期间,我们经常会请同学来回答问题,日常单一的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学生司空见惯,如果我们使用VB编辑的Excel语音随机点名器替代老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和点名,是不是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呢?当学生发现这堂课对他进行提问的是节奏不快不慢的电脑肯定会产生一种新奇和惊叹,从而提高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和注意力。

借助游戏娱乐功能,让枯燥的算法变得生动活

算法教学我们都知道枯燥而乏味,怎样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入教学内容成了我们要考虑的棘手问题,适时引入一些对教学内容有联系的小游戏或许就能解决问题。

课例一:利用猜价格游戏,引入算法教学第一课。

当学习流程图和程序结构的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模仿幸运的52猜价格的Flash小游戏来引入课程内容,让学生先试玩几分钟,娱乐之余让学生考虑下游戏背后的判断价格程序的设计,引导学生画出结构图,从而进入流程图内容教学,再用此游戏让学生判断属于什么结构的程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对程序的几种结构进行判断。

课例二:通过吉普赛人古老读心术游戏,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巧妙性

当学习程序设计时,我选用了下面这样一个游戏,先让学生试玩,在学生惊叹吉普赛人古老读心术精准的时候,开展讨论,破解游戏的奥秘——程序之美。(吉普赛人古老读心术:选择一个两位数(或者说,从10~99之间任意选择一个数),把这个数的十位与个位相加,再把任意选择的数减去这个和。例如:你选的数是23,然后2+3=5,然后23-5=18 然后在图表中找出与最后得出的数所相应的图形,并把这个图形牢记心中,然后点击发光水晶球。你会发现,水晶球所显示出来的图形就是你刚刚心里记下的那个图形。很好玩的,很神奇。)

借助当前流行的找茬游戏,来学习Flash按钮制作,和Flash程序语言。高中多媒体课程Flash项目中最难的当属于按钮使用和Flash程序ActionScript的编写了,为了让同学更好的理解代码,我选了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又是很流行的找茬游戏来作为例子,开展本堂课程教学,学生在制作时,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积极探讨,虚心请教。在这堂课上同学们不仅学到了这堂课要求掌握的Flash按钮制作和程序语言的重难点,还复习了Photoshop的照片处理功能以及前些课时所学的Flash的影片制作和透明体alpha设置等很多操作,效果比较明显。

四、游戏辅助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在选择游戏时一定要选与教学内容有紧密联系的游戏,不要明知和内容没啥大关联,也要牵强着放进来,要尽量做到“少而精”。 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选用一到两个小游戏即可,避免无节制滥用。

2、网络游戏和大型游戏尽量避免。一般这类游戏情节过于逼真,又有挑战激励机制,学生很容易上瘾,现阶段很多学生都是因为这类游戏而产生家长和老师都恐惧的网瘾。因此尽量少用这类游戏,即使它与教学内容有联系。

3、上课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控制。游戏辅助教学一定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最好不要让学生自己玩,因为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学生容易出现偏差,将游戏辅助教学变成真正游戏,从而玩出问题,玩出副作用。

游戏辅助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兴趣昂然,让课堂生动活泼。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课件认真备课,做足功课,上课积极引导,处理好游戏与学习的关系,游戏就能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了。

(作者单位:河北省武安市第十中学)

大胆尝试精心组织 篇4

为摆脱困境, 物流行业的知名企业福建盛辉物流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在苦苦探寻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运输效益的途径。2007年公司开始实施甩挂运输, 也时逢交通运输部、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大力倡导、鼓励发展甩挂运输, 给予盛辉极大的启发, 让盛辉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福建省盛辉物流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 是一个集零担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和汽车维修、检测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盛辉目前已有自有运输车1300多辆, 经营场所80多万平方米, 员工6900多人, 旗下250多个分公司、办事处, 经营网络覆盖全国, 时为中国物流百强、中国民营物流十强、国家5A级物流企业, 交通运输部重点联系物流企业、全国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是全国第一家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民营物流企业。

经过前期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盛辉认为甩挂运输与传统运输相比, 具有运输时效性强、车辆实载率高、牵引车使用效率高等优势, 这恰好破解了困扰盛辉多年的难题。为了抢得先机, 即使在外部环境并不十分明朗的情况下, 盛辉毅然决定在集团货源较为充足的干线线路及场所相对宽松的物流园区大胆尝试开展甩挂运输, 充分发挥点线网经营模式的优势, 提升企业竞争力。

成效显著

四年多来, 盛辉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经验, 结合自身实际, 经过不断摸索与尝试, 己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保证甩挂运输有序开展。

首先, 精心培育甩挂运输线路。

在开通甩挂线路前, 尤其是条件尚不成熟的线路, 为保证货源, 满足甩挂运输需求, 公司采取“三管齐下”, 精心培育甩挂运输线路。首先组织人员, 加大业务开发力度, 积极拓展大宗客户;其次利用网络布局优势, 优先保证甩挂车辆的配货需求, 要求下属公司向片区总部集货, 或与兄弟公司合作联合发车;最后在货源不对等的线路, 在确保运输实效的前提下, 实施单向增设途经点, “捎带”途经货物, 确保按时发车, 准点到达。通过三方面的努力, 待线路货源稳定后, 逐步予以剥离, 实现定时定线定班运作。

其次, 加快改造甩挂运输站场。

用于甩挂运输的牵引车与挂车, 合计车长近20米, 所谓“船大难调头”, 若无大型的甩挂场站, 将无法实巩甩挂作业。为突破场地瓶颈, 公司抽调专人, 督促指导有条件的片区、网点加紧场地改扩建工作。努力克服场站用地紧缺给甩挂作业带来的困难。

第三, 加大投入甩挂运输车辆。

为提供强大的运力保障, 自开展甩挂运输以来, 公司不断优化运力资源。2011年, 专门采购了36部斯堪尼亚牵引车投入到甩挂运输线路。如今公司甩挂牵引车已从试点开始时的71部, 增加到现在的125部, 挂车从试点时的145部, 增加到现在的230部。甩挂线路通过更新牵引车和挂车, 有效改善了甩挂作业的运力构成, 大大降低了车辆抛锚率。公司计划在2O12年再购买36部斯堪尼亚的牵引车, 推进甩挂运输稳步发展。

第四, 实施精细化的组织管理。

从提升运输综合效能出发, 首先制定颁发了《甩挂运输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运输调度做到四定。即定人、定车、定线路、定时间;二是车辆管理坚持五检。即车辆交接时驾驶员自检、车辆到站后车队长督检、每周2次不定期的安办抽捡、车辆进站后进修理厂强制趟检、对接近或达到规定里程车辆进行二级维护竣工检测;三是安全防范坚持七制。即车管部主任、车队长、驾驶员安全责任制, 运用GPS监管制, 每周安全分析会议制, 司机家属座谈制, 新驾驶员指导考核制, 经常性安全教育制, 禁止赌博制;四是应急备有三案。即设立线路机动车, 以便甩挂车头出故障后的及时调整案;设立机动驾驶员, 防范驾驶员不能正常出车时有人顶岗案;设立事故应急措施, 保证公司安全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赴理案;五是考核针对四员。即按出车趟次、安全、节能三项指标考核驾驶员, 按装卸时效、服务质量考核装卸员, 按集团年安全管理指标考核车管员, 按集团维修费用指标及车辆返修率、抛锚率考核车辆维修员。

第五, 强化甩挂运输技术支撑。

一是拨款500多万元与物流软件开发公司合作, 对原有的盛辉物流信息技术管理系统 (ERP) 进行了改造升级。二是在所有车辆中装上GPS卫星导航系统, 做到实时跟踪调控, 实现运力最佳调配, 提高车辆使用率和运行安全。三是建立了400-822-2222全国客服呼叫中心, 为客户下单、查询提供了方便。为此我司每年拨付200多万元举办甩挂作业等员工技能培训, 对各公司经理、牵引车司机、企管员、搬运工等相关人员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 以增强甩挂作业者的运作能力。

回顾几年来的运行效果, 随着以甩挂运输为主导的物流经营方式的转变, 盛辉公司在货运时效、车辆实载率、车辆使用率等指标都比单车运输方式有了明显提升, 同时, 货损货差也呈较大幅度下降,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福州至南京为例, 实行甩挂运输前, 公司承诺货主的送达时限为24小时, 开展甩挂运输后这一时间被缩短为16小时, 整整缩短了8个小时。采用单车运输时, 为了尽量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 减少装卸等待时间, 实载率一般多在70%-75%左右。而采用甩挂运输方式后, 车辆的实载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基本上能达到90%以上。

再接再厉

鉴于甩挂运输的明显优势, 盛辉将持续加大甩挂作业力度, 在更多的线路上采用甩挂运输模式;加大力度建设好闽南金三角、福州等甩挂运输基地, 并向北京、沈阳、成都等物流干线延伸扩展甩挂运输作业, 实现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环渤海地区等7个集团7片区中心间的甩挂运输, 计划增开武汉至郑州、成都, 济南至青岛、北京至沈阳、郑州至济南等线路, 进一步扩大甩挂运输规摸。

随着中国铁路、港口建设的飞速发展, 生产企业物流外包业务的激增, 不少品牌企业, 高端客户提出了多功能物流服务。公司将在现有基础上, 积极探索多式联运, 如公铁联运、陆海联运的甩挂运输, 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 扩大经营范围, 提高运输效率和企业效益。目前, 正在厦门东渡港、福州江阴港、离京龙潭港进行物流园区选址工作, 拟在厦门、福州和南京分别建设现代化的陆海联运物流基地。

实施甩挂运输是转变物流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更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必然选择。公司将继续按照交通运输部门提出的总体要求, 进一步做好甩挂运输场站的改造及新建工作。完善甩挂作业的配套设施, 增加物流装备, 提升管理水平。尽管公司在开展甩挂运输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如场站用地紧缺、场站建设资金筹集困难、车辆更新压力大等, 但盛辉坚信有交通运输部等部委的部署指导, 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 盛辉物流集团有能力继续完善甩挂试点工作, 力争成为全国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典范。并以此为起点, 实现“百年老店”的宏愿, 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信息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篇5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最让老师头疼的也许要算是习作教学了。因为中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知识面较窄,在习作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学生特别怕写作文,二是学生的习作经常出现 “假、空、抄”,即写假事情,无中生有,或内容空洞,无具体事实,更有甚者直接抄写其他书上的优秀作文。

笔者认为,如果能在习作教学中巧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辅助习作教学,能把图象、声音、文字等教学素材融合,实现教学的优化整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发展,对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习作兴趣。

我们在习作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对习作有一种畏惧感,感觉要写好习作很难,因此我们在习作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直观、新颖、感染力强、可视性强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画面和音像帮助,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素材,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景中,使学生触景生情,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指导学生写《春天来了》这篇习作时,教师可以先播放课件,伴随着清新而欢快的音乐,屏幕上出现配乐朗诵的画面:冰雪刚刚融化,春姑娘为大地铺上了崭新的绿毯,山河穿上了碧绿的衣衫,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图像展示情境,音乐渲染意境,朗诵描述场景,学生很快沉浸在对春天的向往中,兴致盎然地谈论起春天。这样,他们自然有了想描写春天的兴趣。

再如,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后,要求学生写一种水果。学生对水果比较熟悉,但几乎都没见过水果成熟的过程,不知道如何入手写水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把桃子、橘子、苹果、梨、葡萄等水果生长、成熟、丰收的景象展现在学生眼前。丰富的画面资料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来到葡萄园,大串大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沉甸甸的,有绿的、淡红的、深红的、紫的……学生这时便被吸引住了,满架的葡萄,满筐的葡萄,镜头拉近,只见一粒粒葡萄滚圆滚圆,红得发紫,绿得发亮。学生看得兴致勃勃,这样就有了一种写作的兴趣。这时抓住机会让学生叙述,叙述完后要求他们再自由选择一种水果观察、描述,他们就能仔细地看,认真地思考,引导他们抓住事物特点有条理地说,然后形象生动地写下来。

二、利用多媒体提供素材,培养习作能力。

学生要写好作文,需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实践证明,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辅助习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学生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习作质量的高低。观察深刻,感受、体验就深,就能触发写作动机,发现有价值的题材。介于中学生的注意特点,他们对现实生活里的人和事、景和物缺乏细致观察,难以发现其间内在的联系和发展关系,以至于出现作文内容重点不突出、条理混乱,不能清楚地写出所见、所闻、所感。因此,需要教师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而多媒体计算机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独特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课件可将文字、声音、图象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图片作一定的处理,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反复观察、从而使学生的观察逐步做到有序而细致。如指导学生写小动物“猫”时,采用课件对猫的头、脸、身子、脚、尾巴分别放大显示,引导学生在进行细致观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懂得观察要按一定顺序。接着分别展示猫在吃食、玩耍、睡觉等不同时候的动作及生活习性的动画或声像材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全面了解猫。通过观察,学生写起来既生动形象,又条理清晰。

利用多媒体辅助习作教学,可以为学生的说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执教 《可爱的小动物》,当学生观察了一种小动物后,教师很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不信你们瞧!”这时,屏幕上显示一些小动物,学生面对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情绪自然被调动起来。教师紧接着让他们介绍小动物,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让孩子们按刚才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只最喜欢的小动物向大家作介绍。鲜明生动、深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这时教师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这就为他们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灵活运作多媒体课件,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将学生带进广阔的想象空间。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声音材料,让学生发挥想象,根据自己的想象写与声音相关的情节。课前把一些录制的声音或是网络声音素材进行组合,课堂上老师先让学生分辨各是什么声音,用恰当的象声词说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听到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在你脑子里呈现出了什么场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几种声音编小故事或者编小作文。这样,既能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又能迅速地创设必要的习作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创作状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拓展阅读,丰富习作积累。

大量、广泛地阅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除了平常的课内外阅读之外,教师可以下载与学生习作相关的资料,拓展学生的阅读。同时,教师应该支持学生课余进行个性化的网络阅读,如阅读中外名著,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等。当然,教师要对学生的网络阅读加以引导,教给学生如何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方法,提供与习作主题相关的资源,方便学生查找、选用,指导学生上网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传统的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的相关内容,学生总是显得兴趣不浓,但我们如果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下载有关的资料时,那色彩鲜艳的图画、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唤起他们学习的潜在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情感。改变了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的被动地位,使学生逐渐由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积极的知识探索者,主动的能力构建者。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让学生们走进生活、体味生活,应该让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捕捉文学、感受生活的心。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便欲望逐渐萌动,教师再进行恰当点拨或触发他们的某种灵感,使学生不可抑制地“不吐不快”,写出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四、利用多媒体互评互改,提高讲评效率。

传统的习作讲评课中,老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只能听到教师的讲读,看不见其他同学的文字,有些索然无味。而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评改作文,这样能有效地提高评改的效率。在讲评作文时,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优秀习作投影在屏幕上,作为范例讲评;可以把典型的病例显示在屏幕上,供大家分析、推敲、修改;还从一般的习作中找出精彩的词、句、片断显示在屏幕上,供大家品味欣赏……可以选择一篇习作,投影在屏幕上,师生共同对文章的内容、遣词造句以及标点符号进行评改。评改过程展示了修改的每一步骤,使学生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了然于胸。修改后,再把作文原稿和修改稿进行比较对照,使学生自已领悟出修改的好处,培养了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和能力。这样,通过教师讲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样做远比教师用小黑板抄写一篇典型的习作,然后再由教师一人讲评,质量要高得多,效率高得多。

写作教学中的大胆尝试 篇6

1.量少且不能坚持。不少老师把学生写作留到高三进行强化训练,高一高二的基础阶段只是象征性地写写,一个单元结束才写一篇文章(120 words)。殊不知写作能力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才有基础,才会写出好作文。

2.写作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写作教学中还存在写作内容与所学内容联系不大的问题,造成学生对写作缺乏热情,消极敷衍,从而产生排斥心理,恐惧写作。

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学语言不能忽略巩固阶段,要不断地用它。”由此可见,英语的学与用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写,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用起来。

写的内容可多可少,可写三五个句子,也可写几段文字,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坚持每天写,养成写的习惯。原则是学用结合,教什么写什么,学什么写什么。在高一基础阶段,教师可以降低写的难度,由浅入深。还要鼓励学生写真实感受,培养对写作的兴趣。

二、把写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的尝试

1.把写作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阅读(Reading)课型中。把写作和语篇阅读紧密结合,不仅锻炼写作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处理语篇信息的能力。

阅读是语言的输入,通过阅读学生能理清文章的主旨、层次结构,能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也能学会一些重要的短语及优美的句型。教师可以抓住这个良机,设计写作任务,从其中一个切入点来写,如模仿文章的结构写一篇小短文。通过写作这样的语言输出方式,帮助学生把阅读中所获取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吸收和内化。

如牛津英语模块一Unit 1的阅读话题是School life in the UK,介绍的是英国的高中学习,文章有四个部分:学校介绍,英语学习,课外活动,学校饮食。高一新生,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学校生活充满新鲜感,对School life这样的主题应该感想颇多。所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My school life为题仿照文章的结构写一篇小短文,并鼓励他们多使用文中的短语和句型。

2 . 把写作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语言知识讲解 ( L a n g u a g e points)课型中。传统的Language points课堂中,老师讲学生记再做些练习,然后学生在课后花大量时间记忆所学语言知识。而以这样的方式掌握语言知识只能算是浅层次的熟能生巧。真正的掌握应该是通过“用”从而形成语言能力,而“写”就是一种高级运用。教师可以根据所教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写”把课堂所学内容真正地掌握。

如牛津英语模块一Reading部分的重点短语和句型有:forfree (免费的)、be fond of (喜欢)、relax (放松)等。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涵盖这些语言知识,让学生写一段小短文。情景如下:走进这所高中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一切都充满新鲜感,我正在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早晨7:00上课,下午5:30下课,虽然我们的学习任务很重,但是我们也有不少放松的时间,例如:清晨我们可以坐在河边看书,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件事;每天花一个小时的时间锻炼;此外,我们还可以到图书馆免费借书阅读。

我发现与初中知识相比,高中的知识要难得多,所以要想每门学科都取得好成绩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老师常鼓励我们:实现梦想最好的方法就是专心学习。

3.把写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语法(Grammar)课型中。很多语法课都适合短文写作,但是没有被老师利用好。传统语法课堂基本是语法规则讲授和练习。如果教师能创设情境,把语法知识运用于写作,帮助学生在语境中习得语法,实践语法,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可以使语法教学和写作训练相辅相成。

例如牛津英语模块一三个单元的语法是定语从句,教师可以设计情景让学生运用定语从句写作。我在语法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情景:

我已经收到你写给我的信了,我常常想起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三年时光。还记得教我们英语的那个老师吗?还记得我们一起拍照的哪个湖吗?还记得我们一起玩耍的那些伙伴吗?还记得总是被我们捉弄的那个男孩吗?那些逝去的时光总是美好的!我非常地想你,特别是当我听到学校广播里播放的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的时候。在我空闲时间里,我经常阅读从学校图书馆里借来的书籍,我向你推荐(recommend)我最喜欢两本书,一本是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写的《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一本是维多利亚·希斯洛普(Victoria Hislop)写的《岛》(The Island)。

总之,把写作训练适时地运用到各种常规课型中,一举两得,既锻炼了学生写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通过写作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样的写作,不拘泥于形式,也没有过多的诸如字数之类的限制,不易引起学生对写作的抵触情绪。而且有些情景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摘要:写作能力是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写作是高考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写作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没有被真正地重视起来,学生写作能力薄弱一直是困扰很多教师的难题。写作训练要持之以恒,要坚持学用相结合的原则。本人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把写作训练融入到日常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持续不断地锻炼,真正地做到学用结合。

写作教学中的大胆尝试 篇7

一、拓展阅读空间, 优化语言输入

高中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普遍不高,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语言输入的数量少、质量低。因此, 可以利用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开辟一片全新的天地。通过阅读, 使学生们不断获得高质量的语言输入, 学会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面对Internet丰富的学习资源, 我针对英语写作推荐了一些自己平时收藏的网站给学生们, 例如:英语写作网, 旺旺英语, 我爱英语,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牛津英语网等。同时, 我还鼓励学生们把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的材料如名篇欣赏、英语新闻、名言隽语、英语写作、外籍老师修改的作文、经典名篇等栏目的精彩内容阅读后再下载下来, 让同学们在课后相互交流, 甚至在写作课堂上选择使用适合全班同学的经典材料。这样同学兴趣盎然, 意犹未尽, 进而带动他们进行自由创作。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 激活写作背景

在写作教学中不宜总是采取学生单独写出作文来让教师批改的模式, 而应该提倡学生开展两人或数人小组活动, 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因此, 写作必需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有写作的真实的情景或话题、要有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互动的交流平台, 组织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活动中交流进步。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创设比较真实的情景, 如教师可在屏幕上显示一些吸引人的画面、关键词语, 或者播放一段故事, 让学生观其形、闻其声, 然后有所感而写。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英语写作教学, 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新途径。

三、融多媒体信息技术于整个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之中

1. 利用头脑风暴激发学生创造能力

嘴巴加笔纸的小组讨论往往沉闷费时, 讨论容易变为漫谈, 出现英语讨论变为母语讨论, 小组讨论变为个人发言甚至无人发言的局面。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的头脑风暴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将学生头脑中思想、策略转换为清楚的、视觉化的行动、内容大纲, 让每一个参与讨论的人都很快地捕捉、发现和传达思想, 较快地讨论出文章的内容概要。如我针对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1的话题Friendship, 具体涉及到“什么是好朋友”, “怎样交朋友”, “什么可以做朋友”以及在交友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惑等。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几乎都是围绕“朋友”这一中心话题设计的。因此设计了以下写作任务:

1.想到哪些形容词来修饰Friendship or friend?

Responsible, generous, honest, helpful, selfless, diligent, openminded, reliable, and so on.

2. 关于Friendship or friend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A faithful friend is hard to find.

知音难觅。

A friend is easier lost than found.

得朋友难, 失朋友易。

A friend is never known till a man has need.

需要之时方知友。

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

君子之交淡如水。

A joke never gains an enemy but loses a friend.

戏谑不能化敌为友, 只能使人失去朋友。

A friend without faults will never be found.

没有十全十美的朋友。

3. 对这个话题的大概的构思框架是怎样的?

4. 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出以上内容。

5. 学生参与到每个头脑风暴环节, 然后进行愉快的写作。 (二) 融合音乐片段于英语写作教学

把音乐用在写作课上,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增加课堂趣味性, 使写作教学更加灵活。就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把音乐片段融于写作教学的方法之一就是将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音乐片段与写作训练相结合。如我针对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 Unit 5的话题Music, 设计了以下写作任务:

Step 1:播放具有悲伤和快乐感情色彩的音乐各一段;

Step 2:要求学生先判断这两段音乐的感情色彩, 并根据学生自己喜欢的感情色彩写一篇开放性作文:对于生活我们应该充满什么感情色彩;遇到困难或挫折我们应该带那种感情色彩:生活中, 我们都有悲伤和快乐的一面, 应该怎样处理和看待。

这种写作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把音乐融入其中, 使写作教学更有趣味性。

3.利用多媒体进行连词成句或连短语成句

连词成句或连短语成句是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训练, 通过连词成句活动展播好词好句的方式比简单地呈现句子更生动有趣、方便快捷, 比朗读、背诵更灵活, 更能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写作教学中的大胆尝试 篇8

PEP小学英语教材教学内容简单,都是学生很容易理解运用的生活场景,五年级孩子至少有三年的英语学习经历有能力当起小老师。为避免第一次上台孩子们会有点紧张,首先,我布置了备课任务,让想尝试讲课的孩子提前做好准备,并且在教材处理方面给了他们一些指导;其次,课前我会抓住一个有吸引力的话题,和孩子们用英语聊天,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等孩子全身心融入英语的情境后,他们表现和表达的欲望则会增强,此时请小老师正式上课,他们会自信而快乐。

例如,今年三月份的一个早晨,笔者观察到课前班里的孩子们正欣赏着窗外白雪覆盖下的美景,小脑袋一个个向外张望着。

T:“What can you see?”

S1:I can see beautiful trees.

S2:I can see tall buildings and small houses.

S3:I can see blue sky,small houses,small city,road…

T:What can you see in our classroom?

S4:I can see students,desks and chairs.

S5:I can see four fans and eight lights.

S6:I can see walls,windows,floor,two boards,many pictures,Englishbooks,pencils,notebooks…

愉悦的心情,宽松的气氛激发了孩子活跃的思维。你一言,我一语把所学单词激活并进行了一番回忆。见此情景,笔者用英语和孩子们进行谜语游戏,帮他们发现并学习教室里的flag和broom。学生们热情高涨要求继续进行,全班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一起。这时已备课的男孩吕良伟举手急于要向我表达,他说自己也有一个谜语,看到他满怀的激情,我和其他学生被感染,都在认真倾听。

S吕:“It’s not a bird.It can fly.(他眉飞色舞的表情和神秘感马上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吸到了他的谜语里)

Ss:Plane?

S吕:“It’s not a plane.It’s small.

S1:What color is it?

S吕:Black.

S2:乌鸦?

S吕:It's not a bird.It’s small.

S3:It’s a butterfly.

S4:It’s a bee.

S吕:It’s not a bee,not a butterfly.It likes…?

S5: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S吕:Not my favorite food,its favorite food is sweet food.

S5:It's an ant.

S吕:It’s not an ant.Usually it’s in bathroom.

Ss:苍蝇!

S吕:Yes,it’s a flying!

Ss:Flying!孩子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声的呼叫着这个让他们绞尽脑汁又滑稽的昆虫的名字。吕良伟接下来当起了真正的小老师的和孩子们一起拼写了flying和由ing联想到他自学的单词ceiling。多么有趣的单词教学,充满学生的积极思维!多么高效的单词教学每个学生都渗透进了智慧!

笔者发现孩子们陶醉于吕良伟的授课,孩子们请求他继续讲下去。吕良伟先和同学进行复习,他利用简笔画勾画出一座大山。

Ss:“mountain”

S吕又顺势勾画了个爬山的小孩。

Ss:“climb mountain”。

接着他又在黑班上勾画出一棵大树,一条小路。

Ss:“go hiking”

S吕:“Right!”他把这个词组写在黑板上,沿着刚才的简笔画继续画了一幢房子。

Ss:go shopping!”

S吕:“Really?”他又继续画了两个大人带着孩子,对面出现两个人。

Ss:“visit grandparents!”

S吕:“Right!”他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带着王冠的人。

Ss::“Queen,王子,皇帝,皇太后,皇太子…”

S吕:“No.This is a man.

最后有个同学把答案“国王”猜了出来,吕良伟板书king这个新词。孩子们根据hiking读出了king这个新词。接着孩子们又一次掀起拼写的高潮……单词复习结束后,同学们一致要求他继续讲Let’s talk新课部分,我示意是否要接替他,他表示仍要继续讲,看得出他对讲课很有感觉。他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句Let’s go hiking together next Sunday.单词sometimes,其中对together,sometimes进行了详细讲解。教学理论中的循序渐进原则在他的授课过程中体现得那么淋漓尽致,每个孩子都认为学习特别好玩,兴趣盎然。笔者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吸引!

案例中的小老师吕良伟通过讲课活动,自制力明显增强,学习更加勤奋。后来又多次要求上课,孩子们也给予了积极回应。他利用猜谜和画画这样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带领同学就像走迷宫一样,回忆着旧知识,快乐地接近着教学目标,这是一种新的教学尝试。班里不少孩子也要求上台讲课,展示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小老师们用自己的认知规律,进行备课讲课,把自己的认知方法与其他伙伴分享,更容易引起同伴的共鸣。

让学生当小老师的尝试和经历,也让笔者对教学有了以下三点认识。

第一,孩子们需要展示的平台和机会。

第二,不同认知水平的孩子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指导和宽容以促使他们在不同层次有长足的进步。

第三,教师能从学生身上看到他们的长处和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便于改进教学方法。

集体日记写作教学尝试 篇9

然而, 在许多语文教师眼里, 写作教学历来是一项“精力投入多, 产出效果少”的艰巨工程。尽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无数遍地讲过, 尽管每篇习作都认真细致地批过 (眉批、总批甚至面批等) , 至于读书笔记、美文摘抄、日记练笔等繁多的训练套式也操练过, 但除了那些会写的不教也会写外, 不会写的基本上还是不会写。就最终的效果而言, 纸上谈兵式的“教”与依样画葫芦式的“学”都大打折扣。

在开学不久的一次作文评讲与指导课上, 我唾沫横飞地讲评着前次作文中普遍存在着的这样那样的问题, 可学生们面无表情, 无动于衷, 讲评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了。可就在我拿起一篇以班级同学给老师庆祝教师节为题材的作文准备讲评时, 班上的多数学生一下来了神:因为文章所取的材料就发生在不久前, 班级为此还举办了专题的联欢活动。看着学生们“如饥似渴”的神情与举动, 我一转念, 朗读的环节何不交给习作者本人来完成, 而评议的环节何不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悟畅所欲言呢?这样一来, 既避免了老师“唱独角戏”的尴尬, 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很可能还能提高讲评的效率。

就在习作者读完自己的文章后, 学生们互评互议的劲头顿时高涨起来, 有评说结构布局的, 有评说主题立意的, 有评说材料取舍的等等, 甚至有不少学生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见此情景, 我趁热打铁, 随意选择了某位习作者作文中写自己为活动组织能否成功而担忧的一段文字, 输入电脑并投影在屏幕上:

……我担心极了, 生怕明天的活动搞砸了。我真害怕老师因此而撤了我的职务……

紧接着, 我让学习小组发挥集体智慧, 对这短短的文字做“见仁见智”的修改, 并要求说出修改的原因。几分钟后的小组交流中, 我边聆听着学生们的发言, 边迅速敲击键盘, 将修改后的文字迅速整理到位。

组1:这本是一段描写自己心理活动的文字, 但作者用词笼统、概括, 没有展开。我们组认为可以这样修改……

组2:“极了”表示程度, 但究竟是怎样的程度呢?文字太过抽象, 不具体。再如“生怕”、“真害怕”这些词语都无法让人真切感受“我”的担心和害怕。我们组是这样修改的……

组3:我们认为, 好的心理描写在于能细致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 而不是大众化的泛泛而写, 一带而过。我们组帮他做了如下修改……

组4:……

在学生展示完集体修改的意见后, 一段在几分钟内形成的修改稿呈现在学生们面前:……不过, 我依旧不放心, 反反复复思考着怎样把第一次的联欢会办得有声有色。我的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晚上即便是躲在被窝里也总是翻来覆去地嘟哝着“好紧张, 好紧张”, 连一向喜欢我的“瞌睡虫”都不愿光顾我了。我辗转反侧, 总是睡不着, 生怕因为“砸锅”而被撤职, 到时那顶刚戴不久的乌纱帽会舍我而去的。

学生们品读着集体智慧的结晶,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的同时, 更是从先前集体讨论的环节中掌握了心理描写的技巧和要领, 更是明白了细腻的描写对于表现人物的重要意义。

作文课结束以后, 我对这节作文讲评课进行了反思, 写作形式方面的训练究竟该如何进行呢?众所周知, 写作强调个性化的表达, 反对“千人一面”和“千篇一律”。但作为平常的训练, 是否可以像“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一样, 将我们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融入其中呢?在强调个性写作的同时, 是否可以将他人的智慧、小组集体的智慧汲取到写作中来呢?基于这样的思考, 我想到了最常见的练笔形式——日记。传统的日记是自己写自己的, 会写的学生洋洋洒洒而乐此不疲, 而不会写的既为写什么发愁, 又为写不好担忧。这是普遍的现实, 是写作教学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与其让日记流于形式而毫无效果, 何不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创新日记的方式呢?集体日记的设想便在头脑中形成了。

何为集体日记, 就是以一定数量的人组成的学习小组为单位 (必须考虑人员的适度并兼顾组员的基础等) , 或自定主题或给定话题, 由全员参与完成的一种写作练笔方式。此方式之所以能成为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路径, 我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 集体日记, 符合学生普遍爱说、爱动、爱思考的特性。写作需要静思、沉思, 但百思不解困惑的情况下, 通过集体日记的形式, 能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唤醒, 进而共同挖掘那些可以写进日记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素材, 可以在共同探讨中学会写作的某些方法和技巧。现在的学生乐于交流、喜于参与, 而集体写日记的方式, 顺应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这样的方式不仅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同时也是一个“积细流成江海”的写作积累过程, 一个能够在集体的共同参与下汇聚每个人的见闻、经历与感知的过程, 一个能够激起彼此写作热情、产生思想火花与共鸣的过程。

其次, 集体日记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多面、多点、多角度的思维。写作活动是一种思维的活动, 而灵活的思维能够让笔下的文章灵动如水、飘逸如风, 让作文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感。这或许就是考场作文中相同命题情况下为什么能涌现出诸多不同风格、不同选材、不同主旨的美文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集体日记, 恰恰给组内每一个成员搭建了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思维平台:你怎么想怎么写, 而我这样想这样写, 他又是那样想那样写等等。不同的读者能够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不同的作者也能写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小组成员在多角度、多思维的比较、筛选中, 能做到“多”中选“好”, “好”中选“优”, “优”中选“精”。这样的“1+1”或“1+N”的智慧共享的过程, 是思维品质提升的重要过程, 这对于学生多角度思考文题、多渠道选择材料、多方面构思技巧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最后, 集体日记, 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习惯。集体日记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学生在集体积极的合作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逐步从“拄着拐杖走”到“扔掉拐杖走”, 从集体“抱团走”, 到个人“独立行”。当然, 在这个过程中也容易使一些学生产生依赖思想, 这就需要教师建立起关于集体日记的质量评价细则, 必须把对组内集体日记的整体考评优化为对集体成员的个别考评, 尤其是“量”与“质”的考评, 这对于提高和激励那些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很有裨益的。

写作是富于个性化表达的一种情感、思想方式, 反映着人的言语与思维行为。但借助集体日记的方式, 可以让学生在独立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合作, 并在合作的基础上努力探究写作时最佳材料、最佳剪裁、最佳立意、最佳表达等写作的最佳状态。

“集体日记”这样一种练笔形式, 是在形式上对传统日记进行的一种创新。它对于开启学生思维大门、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等都具有积极而可行的实践意义。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本着有效以至高效的原则, 深入探究集体日记的操作规则、评价指标等有关内容, 必须深入思考集体日记时“集体”与“个体”、“共性”与“个性”的有机融合。

写作: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篇10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就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 不断要求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 才能产生出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动力, 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编辑个人作文集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在学生进校之初要求他们各自准备一个空白大笔记本, 让他们将自认为满意的个人作文全部誊写于上, 并且配上精美的插图和漂亮的花边, 同时为自己的这个作文集取上名字。利用学生渴望汇集成册的成就感来激发他们对写作的欲望与兴趣。

二、引导学生去观察感悟生活

艺术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 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作文也不例外,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一定包含着细腻的生活观察和丰富的情感表达。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去近距离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和景物, 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只有对事物的观察达到细微、仔细、具体才可能将事物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情感表达方面, 独生子女的社会现实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情感水平。现在的学生从小生活在长辈的无限关爱之下, 对他们来说, 享受关爱是理所当然的, 而付出关爱是不可思议的。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公交车上好心人把座位让给年老体迈的爷爷奶奶, 可最后在座位上稳如泰山的却是他们的孙子孙女们, 而老人却一手拉着车环, 一手吃力地拎着孩子们的书包摇摇晃晃。每当节假日, 学生们回家偶尔想帮长辈做点事时, 听到的总是“你只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就行了, 其它的事你不用操心。”久而久之, 学生们“一心只读圣贤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 对周围世界关注的视觉浅显, 思想触角迟钝, 发现不了生活中的真善美, 下笔时, 也就被“无米之炊”困扰。他们对新事物不热情, 对弱小、不幸者缺乏同情心, 社会责任感淡薄, 这也正是学生作文缺乏真情的最根本原因。为此, 我常引导学生去关心国家大事, 关注和思考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精彩纷呈的“事件”:像环境保护, 素质教育, 农民负担, 腐败现象, 升学压力, 汶川大地震, 冰凝灾害, 奥运精神, 青少年犯罪, 庸俗文化的泛滥等等。

三、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心理日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人脑的容量毕竟有限, 不可能无限制地容纳多种信息。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有时稍不留意, 便会过去, 若不把它记下来, 时间一久便会忘了。因此, 我鼓励我的学生写观察日记:让学生将当天发现的、自己觉得特别的事情记下来, 不管是好事还是丑事, 不论是喜怒哀乐还是新闻趣事, 只要觉得印象深刻的就把它记录下来。同时引导学生写心理日记, 这是最有利于学生抒发真情的。周围的社会生活是“生活”, 可称之为“外生活”, 我们的内心活动也是“生活”, 可称之为“内生活”, 它是外在生活在内心的反映。心理日记, 可以说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 它可以避免套话、假话, 从而促使学生在作文中用真情写眼前的事和心里的话。只有通过记日记, 建立了材料库, 我们的学生在任何时候写作便会信心拈来, 娓娓道来, 且能贴近生活, 抒发真情, 打动读者。

四、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当代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的语言仓库。”我认为要想把作文写好, 写生动, 这第一个仓库固然重要, 而另两个仓库也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语言上的积累尤为重要。许多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让人久读不厌, 除了情节的设置扣人心弦, 或蕴含的哲理意味深长外, 很多时候是因为其语言的生动、幽默, 有生命力。所以我要求我的学生每天保证至少半小时的阅读量, 并每人准备一本摘记本, 随时摘记精彩的字、词、句等, 或记下阅读时的疑惑、感想等, 定期在班内检查交流。在课外阅读中我特别强调人物传记的阅读, 我每个月都会组织开展一次“名人故事会”, 所谓“名人故事会”即让学生将他所阅读的人物传记中的一个典型故事在全班来一次故事复述, 这样能加深他们对人物的了解, 人物身上的那些精神特质也会长期保留在学生的脑海中, 这些故事、精神也就自然成为了他们写作时特别是写议论文时的一些素材。

上一篇:河流生态需水下一篇:放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