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的精髓

2024-05-11

孔子思想的精髓(共9篇)

篇1:孔子思想的精髓

弘扬孔子文化精髓,促进综合素质发展作文

弘扬孔子文化精髓,促进综合素质发展

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由想起去年在妈妈单位举办的联欢会上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

一位年仅三岁的,超可爱的小弟弟,表演了一个令大人们惊叹的小节目:背诵<<三字经>>全文。这个连说话都奶声奶气的小男孩,一边眨巴着亮晶晶的小眼睛,一边十分轻松、流畅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一次停顿和迟疑。全场不由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更令这位小家伙意犹未尽,如何都不肯把话筒放下,全场又是一阵大笑

这搞笑的.一幕或许触动了妈妈,第二天,一本崭新的《论语》出现在我的桌前。

于是,我也开始像一只贪吃的小虫,吸吮、品味起《论语》这片绿叶上的露珠。

子曰:“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这句话告诉我们:狗夜里要看门,公鸡早晨要报晓,动物都有所作为,

人如果不学无术,如何可以称为人呢!这生动又精炼的语句难道不比家长们一句句干巴巴的“一定要好好学习呀!”更耐听、更管用吗?

子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也就是说:“爱心、公正的言行、礼仪、才智、信用是五项应当遵守的守则,是不容忽视的。”这和目前社会提倡的综合素质对我们的要求不正是异曲同工吗?

啊!我真想走进时光隧道,回到二千多年的春秋时代,向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道上一声“谢谢!”你经典的话语,仍让我们――当代小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熏陶!

现在,我想引用孔子的这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戏无益,勤有功。有志者,事竟成。”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遨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云海中,让中华族的经典、精髓永远传承发扬!

篇2:孔子思想的精髓

1 孔子人文思想精髓的主要内容

一是, 立志。 (1) 要立志—————“人无志则无以立”。孔子认为立志对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他说:“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1]孔子又以“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2]来表达自己对志向的重视, 强调人必须有远大的志向、明确的目标。 (2) 立大志———“修己以安人”、“克己复礼”。孔子认为立志应立大志, 以国家兴亡为己任。

二是, 做人。“仁者, 人也” (《中庸》) 。这里所说的“仁者人也”中的“人”字其实就是仁字, 这是孔子对做人的最高概括。首先, 孔子非常重视和尊重“人”, 这是他做人的价值取向, 《论语·乡党》记载:“厩焚, 子退朝, 曰:‘伤人乎?’不问马。”[3]马厩失火, 首先关心的是人而不是马, 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对“人”本身的人文关怀。第二, 孔子认为是“人”就要具备仁德, 所以他说“人而不仁”是不对的。第三, 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4]、“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5]孔子坚持设身处地想他人所想。

三是, 交友。 (1) 孔子认为交友是快乐的, 孔子在《论语》首章开篇就说“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学而》) [6] (2) 交友要“慎重”。《论语》中孔子再三强调慎择“友”, 特别提出明辨“益友”和“损友”。[7]在孔子看来, 同正直的人交友, 同守信的人交友, 同有见识的人交友, 是有益的。相反, 结交走邪道的人, 善于阿谀奉承的人, 习惯花言巧语的人, 则是有害的。

四是, 懂“乐”。孔子之“乐”其实就是现在讲的“幸福观”。孔子认为物质基础对于个体幸福很重要。他说:“邦有道, 贫且贱焉, 耻也;邦无道, 富且贵焉, 耻也。” (《论语·泰伯》) 但孔子从未将“乐”停留在物质基础之上, 而是从个体的精神追求和德性实现上对“乐”进行阐发。“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 曰:‘苟合矣。’少有, 曰:‘苟完矣。’富有, 曰:‘苟美矣。” (《论语·子路》) [8]卫公子这样的品性与境界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肯定, 从中也可侧面反映出孔子认为“乐”是一种境界, 是一种追求。

五是, 自强。孔子认为, 一个人要在这个世上有所作为, 首先要做的就是锤炼自己的本事, 他说,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9]。他认为, 一个人不要担心自己不能得到社会的重视和重用, 关键是自己有没有合适的资质, “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10]孔子还郑重提醒, 年轻人应该趁早作为, 不要拖沓耽搁, “年四十而见恶焉, 其终也已。”[11]

2 孔子人文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启示

其一, 大学生应该重视立志。当前许多大学生们在信仰上竟然无所适从, 内心变得空前空虚与迷茫, 根本没有把自己的理想与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义务和乐于奉献相联系起来, 更可悲的是, 现在竟然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找一个款哥 (富婆) 、找一份好工作”等庸俗化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等方面。从孔子的立志思想中, 我们认为大学生应该立大志, 立长志, 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这样其人生才会真正有意义和价值。

其二, 大学生应该学会做人。现在的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 人格不健全?、心理失常、感情荒漠化现象十分突出。一部分大学生, 以自我为中心, 要求父母、老师、他人为自己服务, 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 从不考虑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应有的回报, 缺乏合作意识。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从孔子的“做人”思想, 大学生应该懂得和实践珍爱生命、学会感恩、具有爱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及奉献社会。

其三, 大学生应该擅于交友。当前大学生要么相对比较内向, 而又没有很好的从高中过渡到大学, 不会交友, 不愿交友;要么走了极端, 把交际当成大学生活的全部, 交友广泛, 有时甚至根本不分对象, 有滥交的嫌疑。从孔子的“交友”思想, 大学生应该:一是具备开放的心态。学会积极和他人交往;二是培育宝贵的友情。学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深交, 彼此互帮互学, 相互提升;三是注重分寸。学会在与朋友交往时时刻注意把握好言行的度, 不媚不俗, 不卑不亢, 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情。

其四, 大学生应该懂得幸福。当大学生们面对巨大的商品堆积和炫目的文化快餐, 从而有可能获得享受和满足的时候, 他们的价值取向开始向金钱和物质享受倾斜, 他们往往把金钱和物质享受当成幸福。按照孔子的幸福观, 大学生应该: (1) 重塑以精神满足、以为天下担当的新幸福观。大学生必须认清以金钱和物质享受为本的幸福观的局限性和低级趣味性, 自觉在思想上进行抵御, 深刻领会个人的幸福不仅仅在物质层面, 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 在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幸福不仅仅只属于个人自身, 更应该对社会有奉献, 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体现个人价值。 (2) 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价值。大学生应该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通过自己努力去创造社会财富, 为社会增加正能量。只有如此, 个人才能在社会整体幸福的背景下实现个人的幸福。

篇3:孔子思想的精髓

关键词:孔子思想;儒家;精髓;知其不可而为之

两千四百多千年,一位平凡的老师溘然长逝,在那个诸侯忙于争霸的年代没有闹起一点点风雨,走得平静而安详。命运没有给予他光华和荣耀,他的从政和游说处处碰壁,然而这位孤苦的老师却活得出乎当年寻常的长寿,在他七十三年的岁月里没有什么大的波澜,“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切随着众生皆定的命运生长。而在他的身后,恭恭敬敬侍立着一帮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子贡、颜回、有若、子夏……他们各有所长,其中一些人把老师平日里的言行以及同门间相互切磋的话语记录下来,论次编定,遂成一部《论语》,由孔门弟子代代相传,谁能料到这部语录竟在日后得以“独尊”,绵延不绝至今。

一、孔子思想的内涵

孔子是一位老师,他带领学生们在乱世宣扬一种叫做“儒”的学说。他把他的思想通过一言一行教导给当时人,他的言行取舍就成了儒家思想最初的积淀。可以说,儒学、儒家以及孔子是三位一体的概念,这个概念几千年前来不能彼此分离,亦无需分离。探讨儒家正源思想,绝大部分意义上就是探讨孔子的思想,孟子、朱熹等儒学后代的思想观念是补充完善。

关于孔子思想的内涵,历来不乏研究,注疏、义解、新解《论语》者数不胜数,而他们的中心却始终围绕着“仁”这一概念,“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其次是“礼”,“礼”是一种秩序和规范,推行和应用“礼”以达到和谐的状态,懂得“仁”和“礼”,便能够让人们“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再次是“中庸”,中庸讲究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它作为一种道德评价也成为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仁”、“礼”、“中庸”其实都是按孔子思想在道德层面上的表现而析分出来的。而使孔子遵循这种“仁”、“礼”、“中庸”的内心驱使,是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孔子思想真正的精髓。

二、“知其不可而为之”意蕴

“知其不可而为之”出自《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朱熹《集注》引胡氏曰“晨门知世之不可而不为,故以是讥孔子。然不知圣人之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也”[1],认为这是一种通达;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引《康注》曰:“晨门知世之不可而不为者。孔子斯人,是与万物一体,饥溺犹己,悲悯为怀,……仁人之心,不忍若是,恝此所以为圣人也。知不可而为,晨门乃真知圣人者,不然齐景、卫灵公之昏庸,佛肸、公山之反叛,陈蔡之微弱衰乱,此庸人之所讥,圣人岂不深知?而恋恋徘徊,其愚何为若是载”,他对此评价道“儒学骨干仍然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可称悲壮。此语之流传千古,岂不因是?”[2]认为这是一种悲壮的道德;钱穆认为“此门者盖一隐士,知世之不可为,而以讥孔子;不知孔子之知其不可而为,正是一种知命之学。世不可为是天意,而我之不可为则仍是天意。道之行不行属命,而人之无行而不可于道亦是命。孔子下学上达,下学,即行道;上达,斯知命矣。然晨门一言而圣心一生若揭,封人一言而天心千古不爽,斯其知皆不可及”[3],在这里钱穆将晨门、封人与孔子于乱世“为”与“不为”的思想作出比较,封人出自《论语·八佾》“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晨门和封人都认为在天下无道的社会中不应有所作为,这是顺应天命,而钱穆认为恰恰相反,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一种知命之学,因三人言论的对比才烘托出孔子可称圣人。李零读懂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专门著书并大胆定名为《丧家狗——我读论语》。台湾历史学家王健文撰有一部关于“寻找红气球”的小书,“寻找红气球”就是寻找梦想,小书名为《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为之”的梦想与“不可”的现实互为映照,“让他一生的故事更增添了无可排遣的悲剧意味,对孔子来说,这不是他想要的人生结局,但是幸而如此,才成就了历史上永恒的圣者图像。”[4]如此而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蕴就大抵能显现了,“知其不可”并非是时代难容的事,而是不可以在混乱的时代迷失自己的精神与生存状态,是孔子在心中追求的一种道义,虽然它不可能为当时人们所接受,他依旧不离不弃,终于踏上一条悲壮的路。这条路上,他不断宣扬自己的主张,鼓励沉沦和逃避的人们起来有所作为,同时也为自己强注底气。

三、孔子思想精髓为“知其不可而为之”

虽然“知其不可而为之”在《论语》全文只提到过一次,比不上“仁”、“礼”、“孝悌”等反反复复涉及,但“知其不可而为之”这种精神,这种道德力量的运用却超越了政治观、鬼神观、学习观等诸多领域的限制,超越“私德”与“社会公德”[2]的分合,成为贯穿孔子一生并能概括孔子思想的一个概念。“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门在贫富贵贱上的取舍,“贫且乐也”的生活年代早已过去,而孔门依然守着远古的风气;“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孔门在人生使命上的坚持,任重道远可以使多少人放弃,而孔门以“士”的品格告诫自己不可以不弘毅;“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中有许多章节对君子和小人的作为进行了比较,为人们定义了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小人,使“仁”、“义”、“和”等君子之风得到最直接的宣扬,而君子所厌恶的一切,小人固有的陋习,恰恰是社会普遍现象,君子少之又少,小人充斥人间,那么孔门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依然不厌其烦地宣扬着君子的品格,一遍又一遍,唯恐说得不够明白和详细。

当然,他也曾想过是否总有一日自己也会哀怨,会放弃,心中道义久久不能实现,也许他没有怀疑自己的坚持,却已经怀疑他的坚持能否会有好的结局。“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老师孤苦,终于在他七十三岁的时候结束了悲壮的一生,而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心念却未随着老师的撒手人寰而消散,就如他曾说过的话,“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三军如何能夺我的志,匡人如何能易我的志,孔子思想将代代相传,终于等到西汉董仲舒上书“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5]那一刻风光,成为一千三百年古代文化的典范,正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使得中华文化在面临一次次大的进攻和摧残时总有一批士人凛然坚持,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源远流长不尝间断的文明,不少西方人以为孔子就是儒家,儒家就是中国,何尝是无所依据的。因而,“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贯穿一切“仁”、“礼”、“中庸”、“孝悌”、“信”等士子美好的概念,是孔子思想最为精髓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2]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3]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4]王健文.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M]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篇4:庄子思想精髓浅析

庄子用大鹏和蜩、学鸠的比喻来说明“自然人”和“社会人”的区别。“自然人”,就是肯定人性、解放人性、反对任何对人性的束缚。按马克思主义观点:“自然人”就是没有受社会异化的人。而“社会人”奉行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礼说”,即每个人都要学会克制,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 以达到君子的标准。

庄子认为,人在物质生活上会受到一定限制,所以“自然人”不应该在物质生活上下功夫。那些达官显贵、祭祀用的猪、上供用的龟……他们在物质生活上都很富足,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却贫乏且不自由。同样,那些低飞的蜩与学鸠只满足在灌木丛中窜跃,它们的精神生活也是贫乏得很啊!而大鹏和御风而行的列子呢?他们的自由固然要比蜩与学鸠的要大得多,如果没有“羊角”一样的旋风,没有时令产生的云气,他们谁也飞不起来。那如何才是精神上的解脱,如何才算是达到了自由呢?只有“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才是达到了绝对的自由,这正代表庄子向往的理想人格。在现实的人类社会中,“自然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庄子认为弘扬自然人的个性可以培植大鹏之志;用社会束缚人的个性则会异化出手足无措的畸形。

二、道枢说

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是一是非,此是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 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齐物论》)意思是说:“此即是彼,彼即是此。彼有彼的是非,此也有此的是非。所以,彼此那里都有各自的非标准。那彼与此真的是一种对立的关系吗?到底有没有彼与此的分别呢?只有超脱了这种对立关系,才能至道枢,它就像是旋转着的圆环的中心,始终处于稳定的中心位置,可以应对无穷的变化。”

庄子以此来论证他的“五行轮回”学说,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各自有各自的长处与特点。五行轮回运转变化构成天地万事万物,大至星辰的生成毁灭,四季变迁,花开花落,人之生老病死,小至电子循环,分子聚散,种种生灭变化。要做到以空明的心境去观察事物的本源,认识到无论五行如何运转,都是万物循环变化的自然状态,对是非不置可否,任其自然,做到“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处”,才能证到生命的本体,凸显出生命的力量。

道家认为为人处事应取道枢之理,将大道比为圆的圆心,像是转动着的车轮的车轴,所有阴阳的道理像车的辐条一样,与车轴相连;因此所有的车条都有道理,是轮流沉重的,那就该阴则阴,该阳则阳,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三、“无为说”和“阴阳辩说”

庄子的“无为说”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贯彻于整个人生哲学中。认为人生在世不应被喜怒哀乐所牵绊。告诫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寿而不悦,夭而不悲,通达不以为荣,穷困不以为丑。”(《天地》)。《庚桑楚》中又说: “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总之要求忘掉自身,彷徨于尘世之外,逍遥在无所事事之中。

由此可见,庄子的无为已经达到“无心”和“无情”了。“惠子问庄周:‘人故无情乎?’庄周曰:‘然。’惠子又问: ‘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周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德充符》)正是做到了无心无情,庄子才愿无为, 放弃一切斗争,顺从上天的安排。笔者却认为庄子的冷漠不是缺少社会责任,恰恰是出于对社会的一种关切。

而在“阴阳辩说”中,动阳静阴,外阳内阴,内外兼顾, 动静结合,才能协调阴阳。阴阳相生相克、万事万物有阴有阳。在《在宥》、《秋水》、《则阳》、《齐物论》中均揭示了阴阳双方的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规律。同时阴阳还具有向各自对立面转化的特点。“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于乱,大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于鄙;其作始也简, 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意思是说:以智谋巧慧相互争斗的人,在开始时正大光明,最后通常是以阴谋诡计决胜负,甚至不择手段。按照礼仪来饮酒的人,开始时有规矩, 最后常以乱告终。大至多有奇乐,乐极、昏醉,以至肆意放荡。其他事情也一样,开始于尊贵,必将以鄙弃告终。这些论述虽然还在“道”的支配下,却具有明确的辩证法因素。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们提倡的淡泊名利、旷达超脱、清心寡欲,以及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人性本真的观点,都有利于人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和道德思想境界的提升。

摘要: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思想,极力反对儒家的“社会人”而提倡“自然人”。除大力宣扬“无为说”和“阴阳辩证说”外,还开创了“道枢说”。本文试对庄子思想进行初步总结。

篇5:孔子思想的精髓

[关键词]全面发展高职教育改革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七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改革有着很大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意义。在人才的培养方法上,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孔子教育思想有着许多共同之处,融合二者的精髓,对于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对现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1高职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观意味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指人的各种需要、个性获得最充分地发展,同时完善个人生理和心理,促进思想道德观念和自我意识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尊重人的个性解放,丰富人的各种能力,使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虽然长期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大都停留在宣传上,还是处于过分强调学历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阶段。目前,适应新形势、适应高科技生产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全面培养。

2高职教育坚持科学发展观意味着要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它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特别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本来就是对人的教育。但是,我国的高职教育更多地表现出的却是一种功利性教育的倾向。过去两年中,高职教育形成了多渠道、多模式的发展态势,积极开发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结构,招生规模也快速扩大。然而,在培养方法上却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忽视学生的技能培养、道德培养、素质教育、个性发展、不能因材施教,等等。如果高职教育不从学生的本位出发,很容易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失去应有的特色。许多学校以多招生、快就业、高学费为目标,不注重通过培养学生的素质来打造教育品牌,功利色彩较为浓厚,甚至偏离了教育的本质目标。

二、孔子教育思想对现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1高职教育要注重德才兼备,践行全人教育。孔子是中国的教育大师,他一直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方法。孔子围绕既定的育人目标,确定了被称为“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涵盖了道德修炼、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等教学内容,并把道德培养放在首位,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培养胸怀弘道与行道志向的君子或志士。孔子的这一教育理想,强调品德是学生生存之本,高职教育可以充分借鉴。只有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才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如果一味强调技能的培养,是难以达到现代化教育的真正目标的。

2高职教育要尊崇“仁、爱”思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只有建立平等对话、相互促进的师生关系,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业绩。“仁、爱”思想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仁、爱”可谓是孔子教育思想之“本”,他强调对学生要有发自内心的爱,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个性需求,对高职院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谓画龙点睛。高职生具有成绩差、厌学、叛逆的特点,不易管理。如果教师尊崇“仁、爱”思想,用善良的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水到渠成。

3高职教育要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心理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认为,人的智力有智、愚之分,人的性格有鲁、雅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潜质也有不同的发展趋势。根据孔子的这一论断,分析并对待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教学途径就会豁然开朗。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招收的学生大多分数较低,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较弱,必须充分了解这些特点,因材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指导和促进。针对高职生厌学、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思考的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和凸显,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认识现代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促进高职教育改革

1现代高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只注重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的目的是对人的培养,包括学生知识、品德、心理、社会适应性等各个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但许多高职院校片面强调技能培养,不注意对人的塑造,教学中仍沿用本科课程体系和授课形式,只注意传授理论知识和课本知识,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缺乏实训基地建设,并不能真正达到高职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以至于成为本科教学模式的缩影。在课程设置上,单纯强调课程本身的严密、完整、系统性,忽视学生的未来发展,忽视对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对生产、社会实际了解不多,缺乏实践经验。

(2)大班教学,满堂灌,不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不能因材施教。高职生个体差异大,爱好也不同,大多数存在厌学倾向。有的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差,但动手能力强,有的学生则正好相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基础的差别也很大。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师资或教育设施,为节约资源,采取大班级教学模式,有的课堂人数多达100多人,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类教学,无法了解大多数人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甚至连学生都认识不全。课堂授课仍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不注意学生的听课感受、知识需求及理解能力。

(3)不能建立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不能做到良性的共同进步。教育活动是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整体性活动,必须各方协调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许多高职学校不注意对教师的在职培养,偏重于加大工作量,仅依赖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指标,采取“涸泽而渔”的做法,没有可行的教师培养规划。许多民办学校把学校和教师的合同关系导入僵化,没有构建促使教师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和学校的教育事业真心地融为一体的机制。有些年轻教师仅把教师工作作为考公务员或去其它单位的跳板,并不热爱教育事业。从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来看,一些高职院校还没能达到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协调一致、良性发展,对教育的效率产生了直接的消极影响。有的高职院校师生关系还很紧张,许多教师不能真正地做到真心关心和爱护学生,一些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甚至故意和教师作对。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互动关系亟待完善。

2正视主要问题,促进高职教育改革。

(1)转变教育理念。教育是育人的活动,高职教育不只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孔子教育思想,承先启后,调整理念,践行全人教育。对待高职教育,学生、家长乃至社会还存在着错误的观念,将其看成是“低层次”高等教育,认为高中毕业生选择高职教育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有分数较低的学生才会选择就读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择业时,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要改变这种片面地把高职教育看作是培养低层次人才的观念,强调对人的综合培养,把高职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摆在同等重要、不可或缺的位置。

(2)坚持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随着产业的升级换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高职教育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专业设置,根据社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和调整教学内容,校企联合,建立实习基地,培养实用型人才。要践行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把突出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

篇6:辩证认识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精髓

基督教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人必须赎罪、行善,死了以后才能进入“天堂”。孙中山作为一个基督教徒,倾向于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作为一个进化论者,他坚信人是不断进化的,人的兽性会随着社会的进化而不断减弱,人性会不断增强,人类社会的道德会不断进步,平等互利将成为人们经济交往中的主要原则。孙中山接受了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博爱等思想,弘扬了救众济世的积极精神;但同时,孙中山的终极关怀又不是基督教所宣扬的“天国”彼岸世界,而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呈现出儒家所固有的入世情怀。

教育的起点是指教育以什么样的人性假设作为理论构筑的前提。由于对人性的本原有不同理解,从而形成不同的教育起点观。只有把握人性的本原,才能真正构筑解放人性的教育。首先,孙中山先生的教育思想客观上是建立在人性假设哲学基础上的,而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这也是其能日渐走向成熟、完善及为其后的深远影响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孙中山教育思想仍停留在生命之外寻找教育的基础,把知识和道德视为教育起点,使人的发展丧失了生命的根基,人性的“力”在教育中无以生长,属于理性主义知识论的教育起点观。孙中山认为学校的设立是非常重要的,他说:“夫人不能生而知,待学而后知,人不能皆好学,必待教而后学,故作之君,作之师,所以教养之也。”这是理性主义的教育起点观,他们将理性视为人的本性,教育就是为了培育人的理性能力,求知是理性能力的最高表现。理性主义的教育以培养知识人为目的,以知识的传递与学习为基础,建构整个教育的逻辑与体系。

二、关于教育的地位,能以“救国”、“立国”战略高度去认识

在教育与革命救国孰是第一的问题上,孙中山经历了由“教育第一”到“革命第一”的转变,即改良主义阶段和革命主义阶段。

受改良思想的影响,孙中山先是指出“教之有道,则人才济济,风俗丕丕,而国以强;否则返(反)此”,[1]2这时的孙中山还存有“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等改良主义幻想。在幻想破灭以后,他很快修正了自己的思想,以倾覆清廷的民族民主革命为首位。他说“大凡一个国家所以能够强盛的缘故,起初的时候都是由于武力发展,继之以种种文化的发扬,便能成功”;[2]“必也治本为先,救穷宜急,衣食足而知礼节,仓廪实而知荣辱,实业发达,民生畅遂,此时普及教育乃可实行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把振兴教育培育人才提高到“国本”、“国脉”的高度,表现出其治国理念中的战略眼光。此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要回复人格,“第一件须从教育始”,“学问为立国根本,东西各国之文明,皆由学问购来”;“凡国强弱,以学生程度为差”。[3]由此可见,在辛亥革命胜利前后,孙中山科教兴国的思想是很明确的,他把发展教育视为“振兴中华”、建设“共和新国”的长远大计。

教育要以革命的成功作为前提,必须有国家的独立和统一为先决条件,仅靠教育变革,是不能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孙中山早期的改良愿望,不适当地夸大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夸大了教育对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推进作用。同时值得肯定的是,孙中山及时发现并对“教育救国”思想批评,摆正了革命与教育的关系,指出了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正确路子。其次,孙中山教育思想的理想化色彩较浓。革命活动是孙中山一生从事的重心,其教育主张的提出更多地着眼于革命的需要,因此他的思想也多被看为“革命教育”思想。他虽意识到教育在革命和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创造条件来改变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鉴于时势所需,他更多地把精力投人到革命斗争中,而将教育的发展放在了次要地位。革命教育思想的论述有时是为了鼓舞和动员人民起来参加革命斗争,有时是为了国家建设的宏观设计。这样就难免带有较强的理想化倾向,在客观上影响了教育发展的进程,缺乏持久性动力。

三、关于教育的范围,倡导不分种族性别的普及义务教育

孙中山指出,中国应该像西方国家那样,做到“庠序学校遍布国中,人无贵贱均奋于学”,使“通国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孙中山认为,要普及教育,必须树立平等的教育观,无论男女、长幼、贫富、贵贱,均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对妇女教育、儿童教育问题尤应特别关注。他说“凡在自治区域内之少年男女,皆有受教育之权利”,并主张“学费、书籍与学童之衣食,当有公家供给”,以免除贫苦学童的后顾之忧,使“那些穷家小孩都能够读书”。他还说“无论贫富,凡在十岁以下的儿童,都要给教育到底”,只有“让人人都能读书,才可以说是普及教育制度”。除设立各级各类学校外,他还要求各地要设立一些公共讲堂、书库、夜校等,作为年长者“养育知识之所”,由此可见他对成人教育也很重视,设想通过各种办学途径,提高成人的文化水平。

孙中山教育思想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礼教下的不平等教育观念,主张教育平等、教育普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的教育家、革命家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首先,孙中山倡导的普及教育实质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教育的范畴,其主要内容是对全体国民进行三民主义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其倡导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是为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其次,从办学主体的实质上看,虽然其主张国家、公家(集体)、私人办学,但孙中山所说的国家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公家是地方自治团体,私人是资产阶级的教育家、文化工作者、企业主;他所说的“集体”是指地方、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他所说的私人,在民主革命时期,除工农之外,也包括“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教育家、文化人、记者、学者、技术家”。总之,孙中山教育观念中的“公家”、“集体”与今天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

四、关于教育内容与方法,渐趋重视与社会建设、发展的现实联系

关于教育内容,孙中山尖锐地指出,封建教育的内容是中国历代圣贤明哲授受相传的古人的经传。“经传”以文为尚,使“以能文为万能,多数才俊之士,废弃百艺,惟文是务”,“士人当束发受书之后,所诵习者不外于四书五经及其笺注之文字”,[1]51造成了“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学和用相分离的教育格局,而这正是“国势所以衰,而民势所以不进”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崇尚书本、脱离实际“读死书”的现象,孙中山把其“知难行易”的哲学观应用于教育领域,强调“实行”、“实验”的作用。他说:“进步最大的理由是能在实行”,而采取那种“述而不作”、“坐而论道”、“死读死记”的做法,学问“怎么能够有进步呢?”孙中山注重向学生传授西方物质文明的有关知识,提出了读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他提出,学生应从事“实地考察”,重视“双手万能,力求实用”。“凡能助双手生产之机械,我当仿造,精益求精,务使我能制造,而不依靠于人。必期制造精良,实业发达,亦学校所有事也。”孙中山还主张根据每个人的资质情况因材施教,即根据每个人的“聪明才力”,“各分专科”。按照学生个人实际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因材施教。孙中山还主张在教学中应“津津启导”、“由浅而深”、“自简及繁”,认为这些都属于“教养有道”。

应当看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孙中山的注重科学、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的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我们仍要看到孙中山囿于所处时代及阶级局限性,其倡导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仍然具有朴素、模糊的特征,对它的继承和发展正是当代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孙中山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48.

篇7:体验人类思想精髓的永恒魅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读书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懂得,名著经过了时代的考验,其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很高的,读名著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上课时我根据所讲内容,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拓展延伸,使名著在学生面前“犹抱琵琶半遮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吊足其胃口,课后很多学生便会迫切地主动去寻找书籍进行阅读。如在讲《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补充了“世界四大小说家”,并讲了一些其代表作:契诃夫的《变色龙》,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生动的故事配以夸张的讲和演,让学生忍俊不禁,听得津津有味,然后适时加以引导,让其课后寻求其他更精彩的名篇,这样学生便变被动为主动,自觉自愿去读了。

二、简介长篇名著的内容及价值,使学生有整体轮廓与价值定位

长篇名著,顾名思义,是篇幅很长的作品,阅读这样的作品,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还是很重的,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去阅读此类长篇名著。尤其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视节目、电脑游戏等对学生的诱惑,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学生的大量时间。所以要让学生一字一句地去阅读,不容易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我大多利用课堂学习名著导读时,进行横向拓展,对名著进行介绍,包括作者身世、故事梗概、名家点评、历史价值等,使学生对名著产生一定的印象。这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前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力求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里提高最大的效率。

三、指导学生精读精彩之处,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名著长篇居多,学生不可能长时间去读课外书籍,大都是利用课余有限的时间读,没有好的阅读方法,学生会没有耐心读下去的,会有疲惫感。不怕大家笑话,初中时我读《茶花女》,或许是难懂,或许是方法不对,半途而废了,至今也没有完整地读完。所以我觉得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1)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书的背景、作者、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名著大门的钥匙。(2)略读与精读相结合。读长篇,可运用泛读与精读结合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进行阅读探究。最能反映名著特色的主要章节、经典段落,书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及相关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心理、对话描写等,要进行精读,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它作为讲读课文带领学生共同分析研究,取其精髓。在对长篇名著的基本内容理解了的基础上,再通过具体章节段落的分析,展现其主要特色,由一斑见全身,效果还是很明显的。(3)写读书笔记。可以摘抄名言、精彩片段,寫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自觉阅读的积极性

光读,不记不说不练,犹如大浪淘沙,很快流逝,因此我尝试着举行一些读书活动,以此来推动学生读书的热情,增强记忆,熏陶情感,提升素养。在特定阶段完成的名著阅读,一般有具体的活动安排,如“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演讲比赛、“名著知识知多少”的抢答比赛、“名著对我的影响”的作文竞赛等活动,甚至仿照名著自己给自己写书,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热情。

五、教师以身作则阅读名著,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篇8:荟萃思想精髓凝聚智慧光华

《新课程研究》之“点”, 是把握教育热点、难点、焦点, 用心策划好各期的专题栏目, 借以集思广益, 荟萃思想精髓, 凝聚智慧光华, 探索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新课程研究》之“面”, 是除专题策划外的若干栏目, 涵盖了教育教学的不同领域, 涉及到探索指向的不同层面, 照顾了热爱研究的不同群体, 理论与实践在这里相融, 名家与草根在这里互动, 真正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

《新课程研究》之“内”, 是充分发挥期刊本身的作用, 通过精心办好刊物、提升选文质量、扩大作者对象, 来彰显其魅力, 来赢得作者和读者的喜爱和信赖;《新课程研究》之“外”, 是在刊物之外同样倾注真情, 付出真意, 那热闹的QQ群, 聚集的是大批热心的群友, 敲出的是群友们对教育、对刊物热忱的关心;那很有规模的大型教研活动现场浓郁的研究氛围中凝聚着主编和他编辑团队卓越的组织、策划能力;那一份份专题策划组稿函、一张张观摩课活动的光盘征订单等材料里表达的是《新课程研究》悉心培植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骨干队伍的炽热情怀。

篇9:量化投资的精髓,是人的投资思想

曾在全球量化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巴克莱投资管理公司(BGI)管理量化基金、现任富国基金公司另类投资部总经理的李笑薇,以自己多年的海内外成功投资经历,与《投资者报》记者分享了量化投资的神秘与魅力所在。

自李笑薇加盟富国以来,富国A股量化投资模型于2009年底投入实战,并获得了不俗的战绩。截至2011年6月30日,富国旗下两只指数增强基金——天鼎中证红利、富国沪深300分别获得了4.32%与 3.79%的收益,在所有指数型基金中位居前两名。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中证红利指数分别下跌2.69%、2.1%。这一团队,正推出第三只指数增强基金——富国中证500指数增强。

量化不是“黑匣子”

《投资者报》:提及量化投资,国内投资者总认为很神秘。它与主动的定性投资差别到底有哪些?

李笑薇:量化模型的特点之一是抽象,但它称不上是一个“黑匣子”,与传统基金的投资区别也并非像投资者认为的那样大。

传统基金经理在做市场判断时,脑子中会闪过好几个模型,比如如何选定行业、个股,实质这都是一个个模型。严格说,他们脑子里的模型比量化模型中能看到的都要多,只是他们没有把这些模型提炼出来而已。

投资者购买传统主动股票基金,并不代表他们对基金经理的操作完全熟悉。基金经理在哪个时间段,配置了哪些行业、个股,投资人无法确切知道,只是能看到每个季度的报告和最终的投资结果。

相比之下,量化投资进出市场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清晰明了。在我的眼里,这个过程不是“黑匣子”,而是团队里每一个人按流程逐步去完成的。

《投资者报》:量化投资的详细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李笑薇:量化投资对团队合作要求更高。一般来说,有一部分人专门进行数据的清洗、整理、输送等,这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较强的人才;模型的设计和研究,往往需要很强的金融及数学背景;基金的日常管理往往需要金融及工程方面的专才。因此,通常量化投资团队的成员学历都较高,但不是说学位很重要,而是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

具体流程中,提取数据的人看数据,有人专做研究,有的做优化或者交易下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在整个团队中起不同的作用。一个人可能干多件事情,但想要全部完成是不可能的。

《投资者报》:量化投资能否稳定地战胜市场?

李笑薇:在不同的市场阶段,市场的有效性会不同,需要用特定的方法,寻找不同阶段的不同机会。

市场上的各种方法,捕捉的内容都不一样。比如巴菲特,他的风格更趋近于一级市场中VC、PE的思维;西蒙斯则是完全抛开基本面,从纯技术的角度,将全球货币的走势、衍生品等林林总总的东西作为投资标的。

从A股市场来说,当前的发展阶段需要有独特的投资方式,富国基金量化增强的定位也有市场需求存在,满足了一部分配置指数基金的需求。从运作经验看,量化增强后的收益会好于一般指数的收益,上半年超额收益有8%。总体来看,这个收益稳定在5%~10%间,是很多基金难以做到的。

超额收益从何而来

《投资者报》:我们也注意到,多家基金公司都构建了独立的量化投资团队和模型,富国基金量化投资模型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李笑薇:量化投资最重要的是人的思想,量化只是一个方式和工具,真正在挣钱的,是人的投资思想。

从富国量化模型的特点来看,首先是自下而上精选个股,不做仓位选择。由于这是一只指数产品,投资人买时就要买到这样的仓位,我们一直是用95%的仓位操作。

其次,嚴格风险控制,精细成本管理。再次,系统化的投资流程,科学化的投资管理。量化投资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团队里面专门有人负责清洗、研究数据,做一系列的回撤,实现交易单。

最后还要尊重模型出来的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主动干预非常少,人的干预更多在整个模型的设计上。

《投资者报》:你们今年近8%的超额收益是如何实现的?不同市场环境下,模型是否会有大的调整?

李笑薇:对我们来说,发现哪些因子在最近的市场更有效,并保持一定的前瞻性,是量化团队的主要工作。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估值因子,在2006年到2009年都有比较优异的表现。但是到了2010年,估值因子的作用突然发生了变化,估值并不能起到明显推动作用,我们也提前做了适当的调整。

责任心决定能否做好

《投资者报》:除了模型外,量化投资成功还取决于什么?

李笑薇:一般而言,量化投资策略是否成功取决于三大因素。一个因素是质量,重点取决于数据和研究。第一步是要保证数据的质量没有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数据源,我们基本是用一家数据商,但会用两家来互相检验,检验后的结果才进入到自己的数据库里。

研究质量的好坏,其实是工作责任和态度的问题。量化虽然有门槛,但对理工科硕士以上的人来说门槛并不高,能否做好靠的是责任心。

第二是经验和判断。我们会做大量研究、看历史业绩,但历史不代表未来。当你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发现可能有五个因子影响,表现最好的是A,后面有BCDE,其他因子哪些权重更大?做决定要基于经验和判断。但归根到底,判断与决策要有很强的实践来做支撑。

三是运气,好的质量和经验不等于好的业绩。尽管它们可以提高好业绩的概率。投资结果在任何时候都有运气的影响,这对所有管理人都是公平的。不过,今年这样的业绩基本上属于正常运气范围内。

《投资者报》:会不会碰到运气特别差的时候?

上一篇:重庆市人民政府99号令下一篇:建房施工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