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主评价

2024-05-17

中学生自主评价(精选十篇)

中学生自主评价 篇1

把评价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可分别实施学生自我评价、征求同学进行评价或者组评、征求教师评价,有时加上家长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因素。然后将这些评价综合、整理形成最后评价。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定时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从而积极地把评价要素纳入到自己独立的学习认识活动中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自我评价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首先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教学的目标和计划,学生制定探究学习的计划,这样学生才有目标可循,有一个自我评价的标准。其次是学生对照目标进行每日评价、单元评价和学期评价。

1.每日评价主要评价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主要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按计划探究;是否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否和小组合作成功。对照自己的情况按照做得很棒、一般、尚须努力分别打上☆、△、○三等。然后找出自己的进步和还需努力的地方。

2.单元评价主要评价单元目标的达成以及阶段性的学习情况。单元评价的主要项目有: (1) 按计划活动情况; (2) 积极思考、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3) 理解掌握本单元知识、规律,能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并解决问题; (4) 和小组团结合作情况; (5) 作业完成情况; (6) 仍需努力的地方。单元评价除自评外,还应结合组评和师评,才能形成最终评价。

3.学期评价主要结合每日评价和单元评价总结出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仍需努力之处。除了引导学生从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进行评价外,关键要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他人的合作情况,以及自己在集体中的贡献等情况作出合理的评价。

二.同学评价或者组评

一般在每单元或每学期结束,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由学习小组成员讨论,然后报交教师。教师将学生的自评和同学的互评对照,对自评和他评结果一致的做下记载;对自评和他评结果有差距的,由班主任、学科老师、学生小组及学生个人共同讨论,取得一致后再记载。经过自评和他评,得出的结论要公平、准确,被学生认同。自评和他评主要在于形成集体的标准和舆论,以及学生要有良好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使学生在相互评价、自我比较中引起反思,起到让学生能够正确、公正地看待自己的作用,这种评价活动的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三.教师评价

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的地位,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督导作用,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检查,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无法替代或削弱。教师评价主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原来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评价,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新课程需要教师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不同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对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做全面分析。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发他们释放自我发展的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家长评价与社会评价

评价若只限于学校,难免有些疏漏,对学生的评价也可能不太全面、不太准确。家长和社会的反馈意见就能弥补这些不足,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改变家长对学生单一的“应试”要求,使家长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也能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会自我评价。

中学生自主评价 篇2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

新《课标》明确了课程评价的主体应以学生自主评价为主,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如何通过评价来为学生发展服务,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趋力呢?我们认为必须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自我评价和反思与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的。自主学习是反思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形成一定的看法之后,反思才能进行。而通过反思,学生会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究,在不断反思探究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善自己的看法,或得出他人未曾有过的独特感受和新异的结论。

因此,我们五年级数学组在教学中倡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对学习者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做法和一些想法。

一、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过程。现在的孩子自我意识强、自我感觉良好,对己欣赏,对人挑剔。尤其是我们的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在评价自己时,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在评价别人时,又往往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年级越低,这种情况就越明显,自己有同样的不足还要告别人的状,不能很好地反思自己。

二、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手段

自我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因素,促使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消除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我们已经知道,仅仅依靠改变教师的做法是不够的,一定要调动学生的主观影响因素。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创设操作平台去让学生发挥这种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主观影响效应,再加上教师的及时引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达到提高成绩提高能力的目的。自我评价应当是这样一种有效手段。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得好不好兴趣的影响作用很大,但兴趣并非与生俱来。评价因素就是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

之一。今天我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谈数学学习,不只是数学知识的运用,数学思维、心理思维的提高也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学生们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心理可能碰到障碍,要跳过去的人还是学生自己。通过自我评价,老师可了解到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碰到的心理障碍,把握各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沟通(口头的或书面的),可以令学生真实感受到他的努力的确在受到关注,不再轻易放弃,逐渐恢复或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让学生产生要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便会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全神贯注,比较迅速地掌握所学的一切。这里想再着重的一点就是,进行沟通时应多针对学习过程,学习习惯,思维乐趣,而不是以成绩或做题对错结果而言,否则又会与“以成绩论天下”无异了。

三、自我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良好的反思是自我评价的主要形式,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评价内容方面主张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情感与态度。评价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教师要不断为学生创设自我评价、反思的条件、机会,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评价,帮助学生通过评价认识到其不足,通过评价树立其信心,通过评价改进其学习方法。这是自我评价的目的所在。可惜一贯以来,我们的评价中都不太重视形成性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形式恰好有助于弥补这方面的欠缺,它相对地侧重个体自我发展过程评价,同时就像一个对话窗口,让老师尽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努力程度,再作出有针对的点评和引导。自我评价这种手段的特点是主观性较强,如果比作试题,那么它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型试题。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认知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有限,也不一致,所以创设条件只是一个有利的读写窗口,教师的适时点评与鼓励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它用以指引学生能向着正确的自我调节的方向,不让自评迷失方向或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只有完善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也是让学生养成自觉进行阶段性总结习惯的很好方式。

为了尽量避免自评有走过场现象,拟设计成周记形式反馈,文字不限制字数,能节省时间。设计成问题式模板,让学生写的时候有规则可循,同时格式基本统一,便于教师作出分析。问题尽量不与利害关系密切联系,易得到真实回答。

中学生自主评价之我见 篇3

关键词:中学生;自主评价;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和自主评价习惯的养成,是素质教育推广的切入口,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一步。下面笔者谈谈中学生自主评价养成的具体做法及其价值所在。

一、学生礼仪习惯的自主评价

教师常常千百遍地教育学生要懂礼貌,要尊敬师长,要孝敬老人,到了成年后要关照妇女儿童。但这样的教育其效果是不明显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把自己所做的有关礼仪方面的事如实地记录下来。将自己做的那些有礼貌的事记录下来,如和人交流面带微笑;主动跟长辈打招呼;常常给长辈鞠躬;回答问题先举手,教师同意后再回答;主动帮助老人和小孩;公交车上主动给行动不便的人让座等。这样,自己的礼仪表现应该是一个优秀、良好、合格的评价。将自己做的不礼貌的事也记录下来,如出口伤人,有意大声喧哗干扰他人学习,打饭、购物不讲秩序,拍倒掌、喝倒彩等。如果出现这样的行为,自主评价就是不合格的,自己的礼仪表现应该是“差”的等次。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远远超过教师的千教万教和父母的千叮咛万嘱咐。

二、学生守时习惯的自主评价

学习是时间观念较强的一项活动,学生每天睡觉、吃饭、上课都要守时。如果自己做到守时了,守时的行为应该是满分;如果自己有不按时吃饭、睡觉、迟到和早退的情况,那守时行为应该是不合格的。这样,让学生自主养成守时的习惯,将有助于其生活、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学生自己学会守时比别人强制性的要求要有效,仅靠别人的提醒和管制是不行的。如果学生时代不养成自主守时的习惯,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将会处处碰壁。

三、学生健体习惯的自主评价

学生健体关键是要靠自己。单靠学校安排的体育课是非常有限的,学生平时的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家务可做,多数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少学生养成了懒惰的习惯,身体素质已下降。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好习惯。每天学生是否自己锻炼过,自己是清楚的,如果没有锻炼,其健康习惯应该打折,应该给出自己不如意的评价。

四、学生道德习惯的自主评价

中学生的情绪易怒,自控能力差。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以及阅历的丰富,他们的道德素质将日益提高。中学生对自己的道德习惯是最了解的,他们已经能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懂得了道德的底线是什么,也能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在多数时间里,学生是共同学习和生活的,他们之间的道德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培养他们独立的自主评价能力,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五、学生预习效果的自主评价

学生每天是否充分预习明天要上的课,预习时是否充分利用工具书,是否把疑难问题记下来,这些学生自己是最清楚的。学生做好了预习,就会取得很好的听课效果。学会预习,学会检测预习效果,也就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同样,预习的效果是否理想,也得学生自主评价。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好,教师也不能肯定是学生的预习效果好,也许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好。这一评价尺度得交给学生,学生自己才是课前预习效果的真正主人。

六、学生听课效率的自主评价

在课堂上,听课究竟能听懂多少,学生自己是最清楚的。教师会认为回答问题积极的,听课效率就高,但不一定。有些学生不愿回答问题,他们习惯于独自思考,听懂了也不愿回答。教师提问,他们也只是应付几句,然后又保持沉默。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主动回答问题的情况和自己做作业的情况来确定自己听课效率的高低。如果自己主动回答了问题,作业做得较满意,或者自己对课堂上的内容都能听懂,就应该给自己的听课效率打个较高的分数。如果自己在课堂上听课极不认真,有看课外书和开小差的现象,对教师的讲解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就该给自己的听课打个较低的分数。

运用形成性评价促学生自主学习 篇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提到越来越高的地位,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过分重视语法与词汇的讲解, 转而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上要从兴趣入手, 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途径,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 需要引入新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改善教学环境与方法和促成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深入研究形成性评价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我在同一年级选了两个班进行形成性评价的实验。

在一年多的实践和研究中, 我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课前五分钟的口语训练, 这个活动就是给每个学生上台演讲的机会, 内容不限, 学生口述新闻讲解身边的新人新事, 甚至还可以找段精美短文朗读。二是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成立小剧团, 一学期每组上台表演2个英语故事。三是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卡, 用于记录学生每次的测验和平时表现、上课发言情况。此外, 我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特别是一些优美抒情的英语散文, 从而增加学生的单词量和语言学习的能力。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 两个实验班的学生英语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也让我看到了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催化作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可以决定自己的学习, 选择学习的方式和方法, 甚至是学习的内容。重视过程, 享受过程, 让学生放下了学习压力的包袱, 学习不再是一个苦差事而是一种乐趣。学期结束, 我让学生找出本学期英语学习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情, 很多学生都推选了英语短剧的表演, 说它不仅锻炼了大家的口语, 还提高了大家的勇气, 大家不仅敢上台了, 还敢大胆地用英语交流了。通过这件事情, 让我明白英语教学不仅是指课堂上的讲解和对习题的处理, 更应该是注重实际的运用。

二、学习过程即成长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与其他评价方式不同, 它真实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每一个阶段都能找到学生成长的足迹。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 不再把一次测验的得失看得很重, 看重的是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努力, 看重的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学习过程, 注重的最终的学习成果。

三、增强学习能力, 提高自信心

形成性学习评价体系注重的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不以一两次的得失论英雄。从而让学生放下包袱学习, 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学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表现更加充分, 学习更加上心了, 也更加自信了。

四、帮助学生和老师调整学习的策略

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老师能更了解学生, 学生也更了解自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看到的不再只是每次考试的成绩, 而是自己的每一点成长与收获。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学生的合作与参与意识逐步增强, 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学会了互相的包容与欣赏, 也学会了取长补短。

中学生自主评价 篇5

阿石学校四年级李宗仁

班级十星评比,促进了学生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促进了教师自加压力、自我发展,学生主人翁意识增强了,管理能力提高了,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班级有正气,活动有生机,工作有活力,学生的情操、思想、知识、创造力都得到了升华。实施星级评价为学生终身发展,追求幸福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注重情感教育班主任应该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一切为学生服务,当好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学习上的合作伙伴,生活上的关怀者,为学生搭建发展平台,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班级自治,指导学生自我管理。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就是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视学生为班级主人,与学生共谋班级发展大计,有成绩大家分享,有问题大家分忧,共同克服。树立“班兴我荣,班差我耻”,“我为班级添光彩”的强烈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主任的合作者,好帮手,愿意为班级利益付出代价,做出自我牺牲。

二.制定班级自主管理目标――十星级评价方案 目标是奋斗的方向,目标的激励可以引发学生把自我实现的需要转化为行为动机,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班级实行星级管理,学生实行星级评价”,是一种目标具体化的管理方法。实行星级管理,目标具体,学生易

把握,好操作,积极性高,管理活跃,效果好。我在实践中研究出星级管理的办法后,所带的班班风正,学风好,班级评比一直名列全校前茅。科学化的评比使班级潜在的竞争意识更加明朗化、公开化,学生班级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没有一个班愿意落后。杜绝了安全事故,违纪事件,学生轮流当干部,治理班级,做到了干部自己选,班级自己管,班规自己订,班会自己开,星级自己评。学生不仅自主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增强,改变了“只为自己,不管别人,只要自己过得好,不管班级糟不糟”的自私心理,形成了互帮互助、团结向上的良好风气。

中学生自主评价 篇6

一、现行作文评价特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评价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过程。“作文评价是语文教师对涉及学生习作的各种因素和现象作出的价值判断,多以作文的等级、分数或评语的形式表现。”现行的评价制度存在以下四个“单一”现象:1、评价主体单一:教师独揽评价“大权”。2、评价内容单一:依据考场作文评分标准为习作评价标杆。3、评价方式单一:用分数代替评价,以概括评价替代具体分析。4、评价标准单一:重甄别与选拔之功,轻激励与改进之能;重总体要求,轻个性差异;重最终结果,轻发展过程。在多元社会观念下,现行的评价制度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些大胆的尝试和创新,通过改变作文教学中的评价机制,以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及语文素养。

二、改变作文评价机制的尝试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书面写作,是语言交际的一种方式。“依现代的观点,语言交际是信息的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和反馈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其中既有心理的活动,也有生理、物理的活动。”“学生作文可以看作是学生提出的一次交际诉求,而作文评价就是对其诉求的回应。”而这种回应不能单一地由教师发出,而应由师生或生生等多元对话互动,从而让学生习作不断地反复、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完善。总之,在多元社会,作文评价主体也要多元化。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互作用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那么作文评价中,被评价者也应成为评价主体中的成员,凸现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鉴于此,作文评价可依据具体的作文内容,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灵活变动作文的评价主体,可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淡化作文分数和等级,强调品评和反思,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评价,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热情,培养欣赏别人文章的好习惯。作文评价要深入有深度,教师在作文评价中就不能缺席,教师在作文评价中的角色应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激励者,与学生的关系是和谐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在评价中用心感悟真心,感受真情,欣赏童趣,品味其个性化的语言。做到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位学生的作文,肯定其优点的同时,不回避其不足,也不痛揭其不是,而是能委婉地提出建设性的修改建议,让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2、大众作为评价客体

在信息技术大背景下,作文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作品得到更多的评价与展示,促进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学生可利用博客,上传自己习作,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评议,选出优作,让作文评价更充分展示民主、公平、公正。其次,还可组织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上传到作文主题网站或班级习作贴吧,再让学生在论坛与贴吧上展开讨论。由于评价的参与者性格、兴趣、价值观的差异,评价结果将呈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弥补了课堂上不能人人参与评价的不足,达到最大限度地实现作文评价的个性化。甚至还可建立网络投票站,在网站上设置点击率、评价等级等排行榜,这就有效地促进学生以“发表习作—评价—修改—再发表”的模式,为获得更多的关注、更高的评价,不断地做到尽善尽美,从而满足其内心自我价值肯定的需要。当学生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时,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的调动。评价主体多元,那么每个人的知识、经验等就会在不同的视角中加以体现,每个学生就可能会在多元的评价中认清自我,学生的认知就可能会在这种多元的评价中趋于完善,不至走向某一极端,从而达到完善人格的教学终极目标。

(二)评价内容多维化

传统的作文评价以作文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语言表达为主要评价内容。这实际上是只评价了学生习作文本本身,而对其形成这一文本的过程和完成习作过程中的态度没有评价。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我们作文教学中重知识与能力,轻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现状。评价内容要多维,那么评价的三个维度就缺一不可。因此除知识与能力维度的评价外,还要加强另外两个维度的评价:一是重视学生准备写作过程的评价,不仅对学生准备材料优劣与多少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占有材料过程所用方法及态度进行评价;二是不仅要重视评价学生习作的思想内容,还要重视评价学生写作过程中选材、列提纲、定初稿和修改等环节中所表现出的态度与创新意识。总之,作文评价的内容,要贯穿学生写作的全过程,既重视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又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评价。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此处所言的评价方式,是从评价途径的角度来区分的。

1、讲评与写评相结合

教师的讲评是围绕本次习作中学生习作的优缺点和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评论与分析。既有综合讲评,即对全班学生习作进行概括分析;又有专题讲评,即抓住习作中反映出的一两个主要问题,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深入讲评;还有对比讲评,即将本次学生典型习作与范文进行对比讲评。写评,是指教师对每位学生习作的书面评价,包括眉批、侧批、总批等。写评要具体,运用生动而非僵化的语言表达。写评针对个体,讲评针对全体,两者相结合,做到点面结合。这种评价方式,学生既能明确自身优点与不足,也能借鉴他人的优点反思存在的问题,激起扬长避短、争取更大进步的学习写作内驱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加自主地学。

2、即时评与延时评、重新评相结合

即时评多用于当堂完成作文时,根据学生参与学习时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或对学生构思、立意、表达等进行评价。及时评,有利于学生及时明白思考过程的不足,提高思维的质量,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延时评多针对学生习作整体的评价,在写作完成后一段时间内,在学生思考沉淀过后的再评价,学生会更好地接受这样的评价。重新评是指在学生修改习作后,对其习作再评价,这时的评价更侧重肯定其进步之处,让学生在修改中收获进步的喜悦、成就感。

3、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

书面评价指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性活动,它是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对被评价者的习作进行的综合评价。口头评价是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面对面进行双方交流、探讨并作出评价的方法。这种评价方式,因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能以平等的方式坐下来面对面地谈话交流,沟通更加直接、灵活且生动。这种口头评价可以弥补书面评价中单向性及不够全面具体等缺陷,通过双向交流,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有个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启迪与激励。评价方式多样化,不仅体现评价激励与改进功能,促进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写作,而且教师通过选择适合的、灵活多样的方式评价,有利于减少教师写作教学中的倦怠感。

(四)评价标准层次化

每个学生个体,他在文化背景、生活阅历、禀性才情、学习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这些差异决定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因此,教师不能要求全体学生的作文能够做到“齐步走”,若用同一标准,同一尺度去衡量评价学生的作文,或肯定,或否定,这样的评价看似公平公正,实则有失偏颇。所以,作文的评价标准,不应是唯一的,而应是多层的、变化的、发展的。对作文基础弱的学生,评价标准要适当降低;而对于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则需适当拔高要求。如:口语表达强而书面表述弱的学生,要多让其进行口头写作,多表扬鼓励,从而提高写作的信心。有的学生擅长抽象推理,有的学生擅长形象思维,有的学生感情细腻,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多几把衡量的“尺子”,就能多肯定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多嘉许其习作中的优点,多呵护其写作信心,才能达到逐渐提高写作水平的目标。

总之,评价习作时,尽量做到循序渐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层次,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给予学生不同的人文关怀,防止“一刀切”,以免挫伤学生写作积极性。作文教学要发展,要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写作,改变作文评价机制的实践就不能止步。

本文系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发展基金课题中的一般课题:《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评价方案设计与实施》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ZJJ20130101852

参考文献:

[1]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高燕.以语言交际原则为基准优化中学教学作文评价的策略[D].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焦华坤:新课程高中语文写作评价教学之谈[J].语文教学,科教文汇,2009,(04).

[4]张建春:高中语文作文评价研究[D].延边大学,2010.

[5]郑雪静: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作文评价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 2010.

[6]朱莹: 作文评价多元化初探[J].文学教育,文章写法,2011.(12).

[7]汤万军:浅谈作文批改与评价方法的有效性[J].作文教学研究2009,(6).

[8]申颖: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文评价体系的建构[J].阅读·写作,2015.(04).

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性评价的探讨 篇7

关键词:学生自主性评价,新课程,物理教学实践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明确提出:“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要,突出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1.学生在物理教学中进行自主性评价的内容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性评价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学生的实验操作,另一部分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其中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包括:学习准备(复习预习)、同步导学(质疑答问)、同步反馈、上课纪律、完成作业五部分。学生的实验操作这一项内容是学生自主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2. 有 利于增强学生实验操作的兴趣 、 培养 实验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我们要让学生的自主评价走进教学,真正让学生参与评价, 在评价自己、评价别人的过程中体验自己作为学习主人的喜悦。

例如:苏科版物理八年级“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的实验探究活动,以前由于实验器材的局限,课堂上教师规定:1号同学负责鞋盒的闭开,2号负责用各种材料包裹机械秒表,3号一边听声音一边往后移动直至听不见声音,4号负责测量3号同学移动的距离,最后集体归纳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在这样的实验课上,每个学生实际上只参加了实验的一小部分,其余时间都是在看别人做实验,学生并没有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学生学习实验操作的愿望得不到满足, 学生评价就无从谈起。

为保证学生能自主评价探究活动,教学实践中我们精心准备,两人一组互动式全程参与实验操作,让每个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都得到了激发。如此,过去只会观望别人动手实验的学生就少了,大家都有了动手的环境,而且开始不会做的实验还可以反复探究实践,直到练会为止。在此基础上对实验操作进行评价,掌握实验要领的人数明显比以前增加,全体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有了提高。

3. 有 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 、 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让每个学生都来做评委,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投入的状态,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这种做法也让学生懂得要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互相商量、探索着去评价,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以前,教师不对学生实验操作进行考查,大部分学生不认真练习操作,草草了事。现在,每学期教师都制定好要考查的实验操作项目,而且要求人人过关。这一小小的压力促使学生加强练习,在练习中,学生不断地检查自己的实验操作程序,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完成了实验,并且当起了教师的小助手,帮助辅导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4.需要有适宜的方法和科学的标准

教师在讲课时,要严格规范实验操作程序, 把一个完整的实验分解成若干个小步骤,而且每一个小步骤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例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把全过程分解成五个步骤。第一步: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温水,并用酒精灯加热烧杯,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第二步:正确使用温度计,当水温升到90℃ 时,每隔0.5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在表格中,同时注意观察烧杯中水的变化,直至水沸腾2min后停止读数。第三步: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第四步: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接起来。这就是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第五步:整理器材。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要领和开展评价,教师可把复杂些的步骤分解成若干小项。如:第一步可分解为三项:1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温水(注意加盖以缩短实验时间); 2正确使用酒精灯; 3观察水中的变化并能描述出变化现象 (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 第二步也可分解为三项:1设计好记录表格;2正确使用温度计; 3一边把握时间一边及时记录下当前的温度计示数。

学生了解了评价的标准,掌握了规范实验操作程序,既而就是确立合适的评价方法。一般情况下,以四人左右的小组作为基本单位进行评价比较合适。在小组内,一个学生先向大家介绍实验仪器,然后动手实验,边做实验边说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他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相关问题让他回答。一个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自我评定等级,小组成员讨论后给一个互评等级,教师的评定一般尊重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当自评和互评相互矛盾时,教师要亲自参加考查,共同完成当前评定。

一般来说,学生评价不是一锤定音,做错的实验步骤可以重来,直到做会且个人满意为止。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全体同学人人达标,人人得优,也不足为怪。

有效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催化剂 篇8

1. 制定自主学习评价的检测表

评价检测表主要包括学生参与的状态、学生交往的状态、学生思维的状态、学生情绪的状态、学生生成的状态等。自主学习评价表可分为两部分进行, 首先是小样本调查, 在小范围学生内调查一周之后, 再次对相同调查对象进行相同调查, 以检验量表的项目设置、信度、效度等, 保证量表本身的真实可靠性;然后是大样本含量的抽样调查, 用以研究学生自主学习水平。

2. 确立自主学习评价的基本原则

评价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主体性原则: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评价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在此基础上实行教师、同伴、家长四位一体的评价主体。

多元性原则:评价除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 还应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应用性原则:对学生运用工具对信息的搜索、加工、筛选、传递等应用能力的评价。

发展性原则:面向未来的评价, 重视学生今天与昨天比有哪些进步, 增强学生的自信,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励性原则:对于学生的进步应及时予以肯定, 定量评价中以等分不等值的方法, 让积极评价多于消极评价, 发展评价多于静止评价, 过程评价多于终结评价。这样能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 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3. 掌握自主学习的评价方法

(1)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采用经常性的口头评价, 如用恰当的语言真诚赞美学生的点滴成绩;使用体态语言, 如赞赏、信任的眼神, 爱抚的动作;在作业中书写评语, 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比较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状况, 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 获得了哪些进步, 具备了什么能力, 在哪些方面具有潜力, 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定量评价采用积分累积和等级评定的方式。在呈现评价结果时重视定性评价, 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2) 以过程性评价来促进学生课堂的自主学习, 采用教师点评、小组互评、个人自评的方法。教师点评—及时鼓励:教师点评还包括对学生的上课状态、学习态度、发言积极与否、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小组互评—共同进步: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互相评价, 这种评价将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处事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自我评价—自我反思:通过自评可以让学生回顾学习历程, 认真总结, 认清学习的欠缺与收获。在这一过程性评价中, 学生能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 体验成功, 看到不足, 明确努力方向;教师能从评价中得到改进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评价主体多元给了学生一个更全面的评价。

(3) 适时使用即时评价与延缓评价。教学中常采取学生的实践在前、教师的归纳在后、学生的评论在前、教师的评价在后的形式, 教师不作任何权威性的“先行”或中端的评价, 只是作为普通一员来参与讨论, 并把评判权放给学生, 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 当每一种意见提出时, 教师都给学生一定的评价, 他们或分析、或争论、或同意, 让他们自己来处理, 教师只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 才适时给予点拨, 达到“点石成金”“水到渠成”的效果。教师的延缓评价, 让学生充分展开了思维的过程, 展示了思维的发散性, 展现了鲜活的学情。

4. 体现了自主学习评价的特色

(1) 评价指标多元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现代课程的基本理念, 建立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 即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角度观察、评价学生, 正确看待评价对象的成功与失败。无论学习状况何等不理想, 离教学目标有多远, 只要与自身相比有进步, 都要加以肯定, 激励他们前进。评价时看基础、看进步、看发展, 并不片面追求统一性, 找出学生的闪光点, 发现学生的潜能。

(2) 评价方法多样化,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评价学生学习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如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大型实践作业、建立成长档案袋、分析小论文和组织专题活动等方式。评价内容可包括认真倾听、积极发言、提出问题、认真思考、愿意与他人交流、会欣赏别人、作业书写等。将评价伴随在教学过程中, 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但也不忽视总结性评价的定量功能, 两者有机结合, 既可关注结果, 又可关注过程, 和谐统一。

(3) 评价主体多边化,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评价主体的多边化, 组成由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学生和家长可参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学生也可以就教师对自己做出的评价发表不同的意见, 进行申诉等。重视评价者与学生的互动, 在相互沟通协助中, 有效地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进行监控和指导, 帮助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同时充分发挥被评价者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不断积淀优化自我素质结构, 调动他们发自内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其不断改进, 获得自主发展。

中学生自主评价 篇9

一、重新认识中学英语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的英语学习往往是用考试的形式来衡量的。这种观念的产生的原因是, 不少学校向来以学科为本, 而缺少了以人为本的观点。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还要指导学生深入地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与他人合作探究的学习, 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以前的学习评价往往只是比较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 不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只重视老师的评价, 而不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考察评价重视, 而对于学生的情感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却不够重视;只重视答案的客观唯一性, 不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多样性发展。

学习评价作为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新课标的教学, 我们老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 然后根据这个目标要求, 采用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过程来完成这一目标。然而这个目标能否实现, 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就要依靠教学的评价机制来做出判断, 最终的评价结果能反映出老师制定的目标是否合理, 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由此建立起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正面引导作用。

二、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形成性评价不同于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重在学习的成果, 而形成性评价重在学习的过程。形成性评价比较重视学习的整个过程, 比较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成果。老师则是负责收集资料, 还要和学生讨论, 并且指导学生, 和学生一起进行评价。

能不能学好英语, 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学生是否对英语学习感兴趣,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愿意积极地参与;学生的不同观念;学生的综合素质等。而且这些方面一般都不能定量的评定, 也无法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因此, 形成性评价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还要在英语学习方面变得更为积极。

形成性评价的体现也和一般的测验, 提问, 课外活动等有所不同, 它注意于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关键在于让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学习任务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而不单单只是一大堆的测试结果。它更为注重评价结果对于老师和学生所起的反馈性作用。这一评价机制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平时的学习情况, 有利于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提高,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教师还可以根据评价的反馈情况, 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

我们要想真正重视形成性评价, 就一定要先对现在存在的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的改革, 这个改革还要适合教育目标。所以在改革的时候, 我们要遵照评价机制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原则。

三、学习评价改革原则

1. 导向性原则。

学习评价作用在于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 老师在重视学生们知识语言的同时, 还要强调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培养, 形成有效的学习模式以及交流意识。学习评价的过程中, 要能够重视形成性评价, 这也是评价改革中的重要环节。评价不但要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 也要重视英语学习的过程, 在选拔的同时, 还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 科学性原则。

形成性评价可采用测试型评价和非测试型评价。中学生学习评价包括了语言技能和综合能力, 还包括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文化意识以及潜能的发展等。在评价中要注重运用语言的能力, 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方面, 试听说方面要有合理的安排, 客观与主观题安排合理。

3. 可行性原则。

形成性评价应与总结性评价并重, 打破原有的评价格局。操作手段要更加简单, 不加重老师和学生的负担。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给学生自主权, 让学生可以自动完成学习任务。

4. 多样性原则。

学习评价要具有多样性, 特别是形成性评价, 它不但要求教师去评价学生, 学生还要进行自我评价以及合作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 老师要增加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要做好评价的角色。形成性评价让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有更多发挥自己想法的机会, 有利于自身发现力和创造力的锻炼。

四、形成性评价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鼓励学生互帮互助, 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 老师尽量不插手干预,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一开始学生可能会比较不适应, 老师可以给予适当地指导。时间一长,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老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把自己犯的一些错误归结为自己的能力不强, 对自己缺乏认同感。我们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记下自己的体会也是对学习的一种自我监控和评价, 有助于下一个阶段状态的调整。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 能适当地进行指导。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树立起更强大的自信心。一步步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

中学生自主评价 篇10

一、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设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来自本学院2010级三个专业95名生物学方向大学生, 包括了生物师范专业27名学生, 生物技术专业38名学生, 生物检疫专业30名学生, 使用的教材均为高教版《基础分子生物学》, 课堂授课由同一名教师进行。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的内容围绕自主学习能力涉及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和学习环境六个方面进行调查[4]。问卷是客观题, 包括两部分, 一是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年级、专业、性别、是否准备报考研究生。二是30项评估指标, 选择项均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 从“完全不符合”、“通常不符合”、“有时符合”、“通常符合”、“完全符合”依次记1~5分。

二、数据收集

告知学生调查目的后, 要求在10分钟内答完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95份, 回收95份, 有效问卷93份, 有效率98%。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数据分析

从表1中可看出:学生在六个方面的平均值都低于4分, 前五项的平均值在3.5~4之间。说明大部分学生只是有时候能发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其他时间都处于相对被动的学习状态。六方面中最差的是学习内容, 平均值最低只有2.82分, 说明学生们主动获取分子生物学学习内容的能力处于较低的水平, 通常不知道该怎样完成自主学习。

下面我们从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和学习环境这六个方面各自进行分析, 具体情况如下。

1. 学习目的。

在表2中, 第6题的平均值最高, 证明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积极性的;其余选项的分值均超过3分, 彼此之间较接近, 50%以上的学生都能认识到学习分子生物学与自己的前途相关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也都能够比较认真地对待分子生物学的学习。该项问卷的整体情况表明, 三个专业学生对待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均有一定的兴趣, 学习目的比较明确, 能够把学习与自身的前途联系起来。以上结果提示我们在高校教学中要给学生以合适的引导,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素养, 从而有利于他们今后走向社会, 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5]。

2. 学习内容。

从表3可看出, 尽管34.4%的学生能在老师不布置作业的情况下自己看书, 但大部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平均值都低于3, 说明他们只是被动地听讲, 完成教师要求的课内学习任务,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者的作用, 引导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主动获取知识, 实现自主性探索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针对学生在学习内容中问题, 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益的措施, 比如课前布置预习题, 课堂上随机提问打分等, 学生带着问题去学, 又有考核机制的激励, 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另外, 网络教学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通过网络教学课件, 教学资料的共享, 实现网上提问、网上答疑。教师将一些好的、适合于高年级学生自学的学习材料发布在网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并提交学习笔记, 将学习的课堂延伸到课余[6,7]。

3. 学习计划。

从表4可看出, 第2和第4题的均分较高, 说明大多数学生愿意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然而第1和第3题的均分较低, 显然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开展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学习, 而且时间不固定, 能完成学习计划的人寥寥无几。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学习计划, 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或小组汇报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 调整计划, 并在期中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小结, 反思学习中的问题, 为以后的学习作更好的准备。此外, 还可以采取阅读专业文献汇报, 不定期的课堂小测验等形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8]。

4. 学习方法。

此项中学生做得最好的是第1题, 其次是第2题, 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在分子生物学学习过程中能遵循常规的方法来学习。然而其他题中得4和5分的学生加起来都不足半数, 表明学生们不太会应用多种方法开展分子生物学学习, 没有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以上调查数据提示我们, 教师在分子生物学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 更要做为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并提供机会, 指导方法,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9]。

5. 学习评价。

从表6中不难看出, 在93名被调查的学生当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 (51人) 能经常注意观察别人的学习方法和在学习分子生物学中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求帮助。然而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 (40人) 会经常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总结;能积极寻找考试成绩不理想原因的学生也不到半数 (44人) 。以上调查结果提示我们:教学中不论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如何, 教师都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尝试学习过程, 让他们树立自尊和自信, 同时鼓励学生“自我实现”[10]。

6. 学习环境。

表7的数据表明, 将近一半以上的学生 (分别是51人、54人、63人、52人) , 能主动培养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兴趣和主动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来完成自己的学习。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以上调查数据提示, 学生只有合理利用学习场所, 才能因地制宜, 把不同学习环境的优势发挥出来, 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对学习效果的负面作用, 并加以利用以提高学习效果与效率。同时学校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样认真学习的学生人会更多, 学习的时间也更多。

四、讨论

目前,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薄弱仍是高等教育诸多问题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我们从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和学习环境这6个方面对学生学习《分子生物学》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情况进行了总结。根据问卷调查中得到的数据分析表明学习内容对学生自主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影响最大, 均分为2.82;其他几项的均分在3.5以上, 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有时候能积极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 情况不容乐观。该次问卷调查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我们从多个层面调查了影响学生学习分子生物学积极性的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该调查体系也同样可以运用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将使我们的高等教育更有针对性, 也必将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永光.信息时代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13, (6) :166-168.

[2]郭胜伟, 张稚鲲, 谢松.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J].江苏高教, 2012, (2) :85-87.

[3]王荣, 刘勇, 姜双林.高等师范院校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 2012, 1 (29) :100-102.

[4]张忠慧.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实证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 2008, 6 (22) :57-62.

[5]翟成羽.大学生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行为关系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8) :154-157

上一篇:主体材料下一篇:个人经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