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数学

2024-05-17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数学(精选14篇)

篇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数学

分析:在导入新课的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局限于课本,而是从学生的认知和生活的实际出发来重新组建。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和想一想,充分调动学生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让学生找准上学期所学的几何形体的认知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充满趣味和挑战性的活动中,身心参与,思维被激活,充满了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

片断二:

师:观察这几个图形,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1:方方正正的。

生2:它们都有边,都有角。

……

师:大家已经看到长方形和正方形有边有角,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究竟有什么特征呢?我们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己来研究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借助你手中的材料(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尺、细绳等),找出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并且想办法证明它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把最后研究的结果填在实验报告上。四人小组合作,其中一人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分析:学生进行探索研究的活动,教师向学生提出恰当合适的探究任务,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材料,提供恰当合理的指导,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师:合作活动结束,哪一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略)

师:汇报和动手操作一样,要有条不紊的进行。我们先来汇报长方形边的特征,再来汇报角的特征。

(分析:教师组织学生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活动,并教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

生: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你们采取了什么方法来验证?

生1:我是用尺子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发现两条长边都是10厘米,两条短边都是5厘米,因此我们认为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2:我是用线去比一比的。先比出第一条长边有多长,做上记号,再去看另一条长边是不是也这样长,再用同样的方法比一比两条短边。

生3:我将纸对折,换一个方向再对折,发现纸的对边刚好重合。

……

师:真不错!长方形的角又有什么特征呢?

生:长方形有四个角,它们都是直角,它们大小是一样的。

篇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数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

下面就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来谈谈几点做法。

创设富有趣味性、探索性的情景

例如,在教学加法应用题时,笔者出示了一群小兔在野外采蘑菇的画面,问一共有几只兔子。看到这个有趣的画面,学生就极其自然地进入情景,加上他们细心地观察、饶有兴趣地讨论,有了多种结果:一种是左边的8只兔子加上右边的7只兔子,一共有15只兔子;另一种是10只白兔加上5只灰兔;学生还发现:看见眼睛的9只加上看不见眼睛的6只;弯耳朵的加上不弯耳朵的.;看见尾巴的加上看不见尾巴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参与着表达、思考等数学活动,感到非常有兴趣。

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笔者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在生活中选取了许多学生熟悉物体。如小皮球、乒乓球、积木、牙膏盒等各种形状的物体,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四人一袋,问学生想不想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这样一来,既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倒出袋子里的东西后,我便又一次利用儿童好玩好动的天性,说:“你们看一看,又摸一摸,会发现什么?”这样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参与操作的热情,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

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愿意在活动中学知识。在传统的课堂上,过于严肃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话,往往把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压抑下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比如,在教学“分类”时,充分利用主题图启发学生:“来到商店,你们发现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毛巾是生活用品,不应放在卖文具的地方。”另一个学生马上发现:“皮鞋也应放在卖鞋的地方,放在这里不方便卖也不方便买。”还有的学生说:“墨水瓶太小,放的位置太高不好拿,应该与地球仪的位置对换。”……通过创设这样的空间,学生不仅懂得了分类的实用性、多样性,还体验到了探索者发现奥秘的乐趣。

从评价方式为自主学习提供动力

篇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自主探索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每一节的教学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景,创设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景,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从学生所熟悉的情景引入,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去主动探索获得新知.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安排了一个“猜年龄”的游戏:“请大家把你的年龄乘以4,再减去7,然后叫学生说出所得结果,依次猜出其年龄.”这个游戏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在老师“猜”对几名学生的年龄后,他们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正当他们对教师的“神奇之功”赞不绝口时,老师告诉他们,学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之后,你们也能猜出别人的年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习过程中劲头十足.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打开教材,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

二、引导参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大量研究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在于缺少一把打开神秘宫殿的钥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探索中,不断地发现、创造,从而学得新知,体验成功,提高探索创新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面镶嵌”这一节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索过程:

1.工人师傅能用正方形、长方形铺地面、贴墙面,你能用等边三角形进行平面镶嵌吗?(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全等的等边三角形,迫不及待地拼了起来)

2.你能用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进行平面镶嵌吗?(认真观察,小组探索交流:想一想,为什么有的能,而有的不能?)

3.我有一些完全一样的任意三角形,能不能进行平面镶嵌?(学生纷纷拿出学具紧张地拼了起来)

4.完全一样的任意四边形、任意五边形能不能进行平面镶嵌?(认真观察,小组探索交流:想一想,为什么有的能,而有的不能?)

5.我有一些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能不能同时用这两种进行平面镶嵌?再给你一些边长相等的正五边形、正六边形,你能从中选择两种进行平面镶嵌吗?

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思考,他们知道了哪些图形可以进行平面镶嵌,而哪些不能,并且总结出能进行平面镶嵌的条件.

显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不都是让他们有什么空前的发明创造,只要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不断思考、探索发现的,那就是创新,就是创造.上述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当了一次“发明创造者”,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不仅轻松地学到了知识,而且活跃了思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体验到发明创造后的成就感,有了敢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

三、勇于实践,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尽量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努力构建以学生为实践主体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的供学生操作的材料,让学生边学边说,鼓励他们在玩耍中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在汇报结论时,我惊奇地发现,学生除了采用倒水或倒沙子的传统方法外,有的还利用两块橡皮泥做成一个圆锥和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然后把圆锥再做成同底的圆柱体,分别测出两个圆柱体的高并进行比较,指出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还有的学生则把圆锥放在圆柱体、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里,容器里的水没过圆锥,通过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得出圆锥的体积,然后再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自主探索中获得了新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科学知识,又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既开拓了学习的空间,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始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师生互动的学习场所.

总之,我们只有在开放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组织学生活动,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情景、时间和空间,才能使学生投入到积极思考、互助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教学活动中,才能让学生沉浸在解决问题的兴奋中,才能让课堂充满民主、和谐、愉悦的气氛.只要我们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始终坚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去学习数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地去面对问题情境,积极地去探索发现,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

篇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数学呢?

一、自主探索

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如在讲“小数性质”这一课时,首先通过复习旧知:1分米=0.l米、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并结合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0.l米=0.10米=0.100米。同时,在写法上加以比较,从而揭示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旧知引出新知,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让学生结合上述所学,完整地总结出小数的性质,这样突出了重点,分化了难点,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

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课前,我带领学生用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去测量操场的面积。一开始,学生兴趣高涨,个个跃跃欲试,然而没过多久,学生个个皱着眉头来找我,说:“老师,这样用面积单位去测量太麻烦了,要是我们测的面积更大,那可怎么办?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这样,让学生从再现的生活情境中感到有必要寻求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从而激起了学生想要进一步学习的积极的学习心向,教学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三、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与外界的信息发生互动的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信息的传递,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师生、生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具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交流,有效激活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增强合作观念,共同完成学生任务。

例如,教学“梯形的认识”时,学生知道了梯形的概念。正当老师准备下一个教学环节时,胖乎乎的小明举手提问:“老师,能不能把梯形概念中的‘只’字去掉?能不能把‘四边形’去掉?”

生1:“只”字去掉,变成了“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那么,长方形、正方形也有一组对边平行,但它们不是梯形。

生2:如果“四边形”去掉,就变成了“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而有的图形是五边形、六边形,它们可能也有一组对边平行,难道有一组对边平行的五边形、六边形也是梯形吗?

生3:看来梯形概念中的“只”字和“四边形”不能去掉。

通过讨论,学生能及时查缺补漏、正本清源,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探索的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四、实践活动

篇5:让学生在探索和感受中学习数学

——《小数除法》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第八册数学P61-64页小数除法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结合具体情景,学生将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会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除法和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同时这节课也是下节课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小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法后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乘法的算法并明白了它的算理。大多数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类比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想到把小数除法先变成整数除法去做,再利用商的变化规律去解决小数除法的问题,但这种方法有局限性。

三、设计思路

有了小数乘法的基础,我在讲《小数除法》的数学课,设计思路是质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为学生创设观察、发现、探索的空间,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引起探究;新困惑、再次探究;总结规律,达到高潮的过程,将抽象、枯燥的静态知识变成学生动态的兴趣的探究对象,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是发展、变化的。

四、学习目标

1、通过“算一算平均每支笔的售价是多少元”的情况,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正确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正确掌握并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

例1:开学了,超市发推出了买一盒(10支)圆珠笔送2支的优惠活动,一盒笔售价是14.76元。在优惠活动期间,平均每支笔的售价是多少元?

师: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学生自由发言。

师:谁来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

生:在优惠活动期间,14.76元可以买12支圆珠笔。师:那你们会列式了吗?

生:会。14.76÷(10+2)=14.76÷12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二:自主探究 第一层次: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计算一下这道题。师:四人一组交流你们的方法,推选代表准备汇报。

组1:我们组类比小数乘法的方法,先将14.76扩大100倍是1476,1476÷12=123,再将123缩小100倍是1.23。

师:这种方法可以吗? 生:可以。

师: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生:商的变化规律。

师:你们真聪明!用类比的方法解决了这道题。其他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这时,学生中无人举手。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的过程,感受到学生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第二层次:

师:我给大家介绍另外的方法吧。14.76÷12表示什么呢? 生:它表示把14.76平均分成12份,求每份是多少? 师介绍了书上的解法,并让学生思考了这几个问题。学生讨论解决了这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介绍书上这类题的方法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新知有初步的了解后指导他们对其中的重、难点进行深入的思考,以便理解新知。] 第三层次:

练习题:18.75÷15。

大多数同学用的是他们自己探究的方法。第四层次: 例2:1.95÷26。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师:没有完成的同学举手。

这时,大约有一半的同学都举手了。师:说说你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我先将1.95扩大100倍是195,再求195÷26的商,这时,我发现有余数不能除尽。

师:你们四人一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吧。

生:我们想的办法是在195后添“0”再继续除,得出商是75。我们在195后添“0”,195又扩大了10倍变成了1950了,商75要变成1.95÷26的商应缩小1000倍而不是100倍。

师:从这道题中你们发现刚才你们自己探究出来的方法有什么缺点吗?

生:我发现如果有余数不够除时,被除数已经变成整数了。师:想想在什么数后面添“0”不改变数的大小呢? 生:在小数后面。

师:那你们就别把被除数变成整数,用老师给你们讲解的第二种方法计算一下? 师: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生:用第二方法就不会出现刚才的问题了。因为没有改变被除数,被除数是小数,在小数末尾添0大小不变,所以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被除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引起探究;新困惑、再次探究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的过程,从而从内心中接受新知识然后主动去理解和应用它。]

教学反思:

一、注重情景的创设。

整个教学设计,先以超市优惠活动这一学生比较熟悉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的作用。

二、注重实践与探究。

新课讲授时,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注重展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重视展开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问题时,没有进行铺垫引导,而是先让学生自己探索,转化为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从练习中反应出学生对自己探索的得到的东西记忆深刻。但如何让学生接受教师讲授的第二种方法呢?这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第一种方法的缺点。

篇6: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数学

吴美蓉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探究性学生的核心.也是目前语文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长期的接受性学习使学生也习惯于在教师训练下一步步接近现成的答案.从而产生一些不利于学习的因素.例如:学生很被动,强制性依赖性明显,训练机械呆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因此要转变这种现状应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入手,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索意识.并营造争鸣氛围,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的能力的目的,在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抓住文本潜在内容冲突

研究文本潜在内容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方法之一.只有抓住实质性的东西,才能让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与作者直接对话在有的文章中是通过展现一些矛盾而体现其本质的.因此当学生发现文本中的内在冲突后,可以通过探索解决矛盾.

二: 制造文本与已有认知的.碰撞.

其实,文本是对学生已有认知的一种挑战.学生在研读文本时会产生和已有认知的冲突.当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文本发生激烈的碰撞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探索,研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当然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不同对文本的理解层次也就有差别必然会产生歧义.教师的引导应该具有层次性.如:在教学<<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时,当学生认识到聂荣臻将军不仅从战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还把他们安全的送回日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卢沟桥的烽火>>.这时学生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产生强烈的不满和认为应该以牙还牙的原有认知与文本发生了碰撞,引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通过探究,学生明白了聂荣臻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大的胸襟.

三:助文本字里行间的空白处

文本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对象.在阅读文本的时候,不难发现很多地方留有空白处.

文本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关注的对象,在阅读时不难发现很多地方留有空白,这些空白好似余音缭绕,细细品位染工人回味无穷.通过发现和研究这些空白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探索之门任思维自由翱翔..

篇7: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数学

摘 要: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索问题中主动思考。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和动机,研究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心理,通过学生的行为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创造情景,烘托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数学问题中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就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根据数学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探索;引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正所谓一切的学科都起源于生活、取自于生活,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学科,要学好数学,探索数学问题,就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数学作为三大科目之一,对学生的重要性不可谓不大,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就要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呢?

一、数学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激起探索欲望

数学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如何,学生对此并不熟悉,这也是我们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数学教学中灌入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所以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不再是学生心目中“不实用”的科目,这样就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比如,让学生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做课后作业时需要多长时间,上下学需要多长时间,遇到雨天要增加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出门才不会迟到。而在此基础上,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应利用生活中学生会遇见的问题,与自身的数学知识相结合起来开展数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用处,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起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欲望。

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

研究学生学习的动机,根据学生的心理创新教学活动,了解并理解学生在学习中所遇见的各种问题,而学习动机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它能让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有兴趣,认真看待数学问题,自主探索数学问题。如,教师教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方法,通过写日记记录今天遇到的难题;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知识文献,借助解题;或通过相似的题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题的方法。教师也要拥有丰富的数学知识,不仅是数学课本内的基础知识,也要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有关数学的故事、数学中有趣的题目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三、鼓励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探索意识

在传统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只是教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运用的例子也都是课本内的事例,很少运用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本就是为了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果所学知识对自己没有用处,学来又有什么用呢?造成学生无法对数学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应设身处地地以学生的角度展开思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怎样的数学问题,创造与之相像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些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或遇到却解决不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更易掌握知识。例如,在《时钟度数计算》一课中,教师拿出真正的时钟,摆弄秒针或者分针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时钟所呈现的度数,不再是课本里固定不动的图片。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有趣,喜爱学习。

四、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参与研究知识,实现自主探索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只通过听、看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也只通过口头解说加上板书教学,学生无法直观全面地理解知识。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不同的形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可运用的所有感官去接触新知识,深刻地感受到材料中的知识,学生更易分析、掌握这类知识,真正的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参与研究知识。

1.多观察推导

与其他学科不同,数学的实践性较低,不能像生物、物理、化学学科一样通过实践观察,从中学习理论知识,数学知识概念性强,数学公式只能一步步地推导印证,解答其中的疑难点。例如,运用个案研究法,将班级中的典型学生作为对象进行研究,观察分析找出与其他学生的.共性以及自身的个性,长时间观察后得出结论。所以在此基础上也要加强实践操作,不能因为数学的实践性低就不实践,这样就会使推导出的结论无法正确运用。

2.多思考概括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包含很多的概念公式,解答时多思考那些公式概念,寻找解决办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解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知识,不同知识之间隐藏的联系,解题思路是否合理,都要多思考概括。

3.多讨论分析

教师应在课堂上与学生多互动,引出问题引导学生,与学生互相探讨,讨论怎样解决问题。在讨论中学生与教师相互发表意见,分析其中的难点。有时学生的见解也会对教师有启发性作用,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4.多动手实践

在观察推导后得出的结论学生的运用会有些滞涩,甚至出错,要想灵活运用就要动手实践,“熟能生巧”并不是空话,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现场做题,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解答,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

除此之外,数学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设问、排版演练等都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增强自信心。

在数学课堂教学和课堂练习的教学活动中,加入生活中的数学内容,在于学生互动交流心得及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自身的经验为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解惑。这样一来,不仅更了解学生除学习之外的生活,也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知识的氛围。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时,要关注其中的问题,及时应对找到解决方法,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联系多方面自主探索,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自主探索意识。

参考文献:

郑晓蕾。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J]。初中数学教与学,(10)。

篇8: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数学

一、自主探索来源于教师对学生潜质的充分信任

对学生能力的怀疑是造成数学课堂教学中虚假探索的重要原因。教师常常怀有这样的担心:面对这种难度的题目,学生能够探索出来吗?开放性的问题放好放,但如何收回来却是教师较为担心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在该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无形之中降低了难度,为学生搭建了各种并不需要的台阶,并美其名曰“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然而就在这种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牵制下,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所经历的思维历练却大打折扣。

每一位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对于世界都拥有着充足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这种与生俱来的内心冲动注定了每个学生都具备了自主探索的能力,教师理应充分肯定学生的这种能力,这是数学课堂实施自主探索的先决条件。否则,教师畏首畏尾,就难以形成真正的课堂教学探索。

二、自主探索来源于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点拨引导

(1)重组学习材料,让思维问题更具挑战性。教材对于数学知识的呈现处于静止状态,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策略对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进行重组和编排,这在极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开启了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教师将原本是圆柱体的铅笔削成了圆锥体,让学生思考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学生畅所欲言,但教师始终不置可否,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制的圆锥圆柱模型进行装沙的实践操作……正当学生们通过反复实践即将得出结论时,教师又再度设疑:“是不是所有的圆锥体积都是圆柱的三分之一呢?这需要怎样的条件呢?”教师引导学生小组之间交换圆柱,再度实验,从而引领学生将视角聚焦到等量关系上去了。

这个案例中的整个过程波波相连、环环相扣,学生思维密度大而富有实效性,其主要缘由在于教师在学生思维兴奋中不时地给予学生具有挑战性问题的引领,帮助学生形成了真正的探索磁场。

(2)搭建探索时空,让探索过程更具开放性。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密不透风,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甚至以秒来计算。试想, 在这种密度下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自主思维如何能够得到充分释放?学生的自主探索如何能够得到践行?究其缘由,出现这种教学状况是因为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丝毫自主的时间与空间。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通过复习长方形面积,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探讨如何通过与长方形的比照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学生纷纷思考猜测,答案不一而足:有人认为可以数数四边形里的方格,有人认为是长与宽的积, 还有人说出底乘以高。教师并没有给予正面评价,而是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自主操作、观察、反思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最终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了求平行四边形的公式。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正是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空保障,学生才能够充分调动自身原有的知识储备和已经形成的生活积累高效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探索。

三、自主探索来源于教师对学生实际的考量尊重

(1)尊重学生实际就是准确定位探索的关键点。探索的关键点是指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已经具备的知识形成有效必然联系的知识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探索关键点的确立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这关乎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否与所要探索的内容形成必然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实际情况拥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在探索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之间探寻出一条便捷而富有实效的通道。

教师在组织实施探索过程之前,就要对探索的内容进行全面审视,特别是涉及到学生具备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必备的能力?有多少人、已经掌握到怎样的程度?哪些知识能够独立完成,哪些知识则需要合作学习才能得以实现?只有真正把握了学生的实际起点,才能使得我们的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提升的摇篮。

(2)尊重学生实际就是适时改变学生的探索方式。尊重学生的实际不仅要考量学生思维的起点,更要在课堂实践中尊重学生的动态生成,及时调整教学的思路,引导学生调整自我探索方式, 以最适合的方式激活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试图让学生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一位学生脱口而出“3.14”。这样,依照原计划执行的探索已经失去了意义。于是,教师改变思路,让学生将自己设想成为古代数学家还没有知道结果的情境,以便设身处地地投入到探究中去。

篇9: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人教版五上第54页例3,第55页练习十二第4、5、6、10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2. 使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运算定律和字母公式,能够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向学生渗透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的简单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并根据字母公式求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乘号的简写和略写的方法,一个数平方的含义,通过字母和数据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求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小军和小明同时从A、B两个城市相向而行,这里的A、B各表示什么?(字母可表示“地方”)

2. 阿P和阿A看《阿Q的故事》,这里的P、A、Q各表示什么?(字母可表示“人名”)

3. 扑克牌“红桃J”和“梅花K”,这里的J、K各表示什么?(字母可表示“数”)

师:以上的字母A、B、P、A、Q、J、K等除了表示地方、人名和数外,还可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出示课题: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二、讲授新课,自主探究

(一)教学例3(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 让学生用文字叙述,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如果用字母a、b表示这两个数(下同),用字母表示是:a×b=b×a。

2. 让学生用文字叙述,并用字母表示其他的运算定律。

学生用语言说明运算定律的内容后,教师依次指导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各种运算定律,并用课件加以演示。

3. 让学生将答案写在教材第54页的表格中。

4. 教学字母与字母相乘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乘号的简写。

(1)引导学生看书第54页后提问: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学生板演)

(2)提问:其他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交流,说一说)

教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5.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有哪些优点?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更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列举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以及人机交互的演示后,感悟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优势。

(二)教学例3(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1. 课件展示自学要求提示,让学生自学例3(2)的内容。

自学要求提示:

(1)正方形面积公式可简写作什么?

(2)“a2”读做什么?表示什么?

(3)a2与2a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为什么?

(4)a2中a的右上角“2”与2a中的“2”在大小和位置上有什么不同?

(5)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可简写作什么?也可略写成什么?

(6)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怎样简写和略写?要注意什么?

2. 让学生自学后,小组讨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互相质疑、解疑。

3. 根据自学要求内容提问学生后,用课件逐一展示。让学生自己写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及时反馈。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采用先自学再讨论、质疑、解疑的方法,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4. 做练习十二第56页第5题: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可选择增加一些不同类型的练习)。

a×xx×xb×8b×10.1×0.1

5. 师生互动。

(1)两个相同字母之间的乘号不但可以省略,还可以怎样写?怎样读?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两个相同数之间的乘号不可以省略,但可写成什么样?怎样读?

(3)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字母前面的1不写行吗?

教师强调:a2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省略数字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字母的前面,但字母前面的1不必写。

【设计意图】对含有字母的式子中,乘号的简写、略写这些重难点内容,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并通过及时反馈和不断反思,使学生自己在反馈交流中加以比较、区别。及时了解自己掌握新知的情况。

(三)教学例3(2)计算正方形面积和周长

1. 让学生自学例3(2)相关内容。指名两位学生板演,教师强调书写格式。

2. 师:应用字母公式求面积和周长,应注意什么?

应用字母公式求面积和周长,第一步先写出字母公式;第二步把字母表示的数值代入公式;第三步进行计算,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内容、板演,结合教师的讲评与提问,使学生明确解题步骤和方法,懂得应用字母公式求周长和面积。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一)巩固练习

1. 让学生完成第56页练习十二中的第4、6题内容后教师及时反馈讲评。

2. 让学生完成第57页练习十二中的第10题,让学生先独立解答后再集体评议。

(二)拓展练习(用课件出示)

1. 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

(1)x×1=x(?摇) (2)4+a=4a()

(3)10×2=10(?摇) (4)8×2=82(?摇)

2.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在括号里)。

a2表示()。

A. 2个a相加?摇 ?摇?摇B. 2个a相除

C. 2个a相减?摇 ?摇?摇D. 2个a相乘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同层次的练习,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有进一步的理解;能准确掌握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的方法和技巧;并突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总结

今天,同学们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新知。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让我们体验到它的简明性、易记性和便于应用的优点。同学们又在老师的课件展示提示中,通过自学课本、互动交流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掌握了应用字母计算公式求周长和面积。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乘号的简写、略写这些内容,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积极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顾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新知的理解和记忆。

篇10: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学习

文/白兴虎

摘 要: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创新阅读教学的几种模式,即从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调整阅读思路;采取小组合作教法,激活阅读思维;营造讲故事的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引进多元智能理论,活跃阅读方式;重视正面评价因素,唤起阅读情感。

关键词:阅读;自主;思维;兴趣;情感

把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当作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努力通过改革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语文知识,读中体悟语文思想,读中顿悟语文精神。

一、树立自主学习意识,调整阅读思路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经过参加各种培训后,认识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从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树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调整阅读的思路,是改革阅读教学的出发点。为此,在学生中做了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对待阅读心理状态,借鉴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观察、去思考,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论在备课阶段,还是在上课阶段,我都把自己当成学生想:这篇课文说了什么,我能读懂吗,我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去学,怎样学才能轻松有效等。在这样的思考中我把阅读教学的突破口放在对学生自主阅读意识的培养上。

二、采取小组合作教法,激活阅读思维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老师长期单纯的讲授并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相反他们更愿意在同伴相互的交流和讨论中学习,在交流和讨论中,他们的思想会变得更加活跃,理解会更加深刻。我在调查中了解到学生的这一内在学习需求,所以在阅读课教学中采取了小组合作式的教法,努力让全体学生卷入学习,卷入讨论中。

三、营造讲故事的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孩子们是乐意听故事的,也特别喜欢讲故事的,把阅读课以讲故事的形式上出来,往往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因为讲故事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言语思维,也能调动学生的表象思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表象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加工识记到的知识,并对记忆有很好的帮助,而且每个学生的表象都有着自己的生动性和独特性,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四、引进多元智能理论,活跃阅读方式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孩子的智能是多方面的,阅读教学不能局限在单纯的言语智能上,而是要通过多种智能的运用和开发,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所以我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运用画画、唱歌、配乐朗读、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动起来,大胆解放他们的嘴巴和肢体,让他们不仅用嘴巴放开说,还让他们尽情跳、尽情做,把课文中的意思和情景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达到了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促进了阅读课教学效率,整个课堂充满生动活力,孩子们的童心和天性得到了展现。在这样的有说、有笑、有表演的阅读课堂上,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理解能力真正得到了提升。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进传统教法,让教学形式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方式,并对他们点滴的进步予以积极有效的评价,让他们充分在阅读中表现自己,张扬个性,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那么他们的成长就不仅仅是语文综合能力,而是学生的整个心灵空间和生命世界。

(作者单位 甘肃省酒泉市南苑小学)

篇1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数学

摘要: 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弘扬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习惯 ; 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论文创新点: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对各学科教学都带来很大的冲击。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转变观念、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正文:

“自学—互动—检测”三段式教学法在应用中的关键就是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内容问题化”的核心,是提取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有效信息,编织信息结构,形成信息网络;然后把信息网络进行加工,形成一个一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问题;再依据教学内容,参考教辅资料,使问题的答案规范化、科学化,从而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展示问题,开展讨论,再生成问题,升华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十分重要,优秀的导学方案,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基础。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皮亚杰也认为:“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明,至少是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体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要求人们有独立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弘扬人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人们在当今知识总量以成倍速度递增的前提下,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有了自学能力,无论知识更新的周期如何加快,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如何强烈,都可以运用自学能力去有效地掌握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教师的层面主要表现有:

自主学习变成了“自由学习”。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应给学生充分自由,学生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自主学习变成了漫无目标的 “自由学习”,这显然是认识上的偏误。殊不知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己学习,自主学习不是沙龙闲谈、不是自由论坛,更不是自由活动。自主学习,教师该讲的还是要讲,而且必须讲。只是,讲什么?什么时候讲?讲多少?教师要认真思考和准备。

自主学习变成了“他主学习”。有的教师害怕学生自己完成不了学习任务,不相信学生,不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有时学生讨论不到一分钟,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答案告诉学生,并强迫学生接受,这跟自主学习理念显然是相悖的。实质上,自主变成了“他主”, 变成了老师做主。

对自主学习的茫然、无耐和抵触。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基础差,学习环境差,教学条件差,实施自主学习太难”。在偏远的条件较差的山村学校,学生自主学习究竟能否实现?在这样的条件下,实施自主学习难度肯定大,见效肯定慢,老师的付出肯定要多。但是,我们不能抵触自主学习,更不能放弃自主学习。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重视,要花更大力气,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在学生的层面主要表现有:

学习兴趣不大。兴趣决定态度,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那么他就不会积极地探究所学内容,缺乏学习动机,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其学习效果也就不会大幅度地提高。

学习无计划。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因此,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是心中无数。他们考虑的是“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主动做什么”。

不会自主学习。如:课前不按老师的导学案预习,对上课内容比较陌生,无法带着疑问去学;听课时开小差不记笔记,课后不及时复习,听完课就万事大吉,等等。这种被动的学习方法大大降低了中学生的学习效率。

注意力不集中。由于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特别是学习差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

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学习不足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听之任之,看不到科学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尝试正确方法所带来的甜头,以为磨刀误了砍柴工,因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和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解决自主学习问题对策一:培养师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转变观念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1)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应让位于学生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协助者,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指导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则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宰。

(2)教育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而且还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可能是什么,这样才能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在学习中,学生要主动选择和探究,要增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解决自主学习问题对策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绝不是个别教师在某个学科在较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寻求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下使广大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要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自学—互动—检测”的教学模式下,让学生拥有了广阔自由的空间,课前的自主预习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让课前自主预学成为一种学习习惯。作为学生,高效学习必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学习的高效首先要求你要主动地学,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同时要明白高效学习还是一个带着问题去探究思考的求索过程,只有这样,你才具有小组交流、班级展示的资格和资本,才能保障你的学习是高效的、优质的。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学习所必备的各种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如: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自主学习的主人,要指导学生主动确定学习目的,制订具体的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等;自我识别能力,指导学生通过章节测验、学业考试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风格,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自我选择能力,教育学生要善于选择学习工具,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等;自我组织规划能力,学生科学、合理地自我组织、制订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自我监控能力,即培养学生控制整个自我学习过程,要学会自我评价,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方法,积极探索构建适合自己特点、最佳的自主学习模式;协作学习能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

(3)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法指导作为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现代教育观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但真正要将它落到实处,使学生终生受益,却并非一日之功。中学生要从自己的特点出发,在主观努力的同时加上客观的帮助,寻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而不是盲目地去学习。在学习中应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好各门功课。如:每节课在预习时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合适的目标,既不能目标过低,造成学生浪费时间,无所事事;又不能目标过高,让学生觉得无能为力,以致放弃学习。

(4)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围坐”不等于有了合作,讨论也不等于就是合作,“自主”不能变成 “自流”,“问答式”不能变成“放羊式”,“小先生”不能代替老师讲,“导学案”的设计要与教师、学生、课堂的实际相结合。合作学习的内涵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能力和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其根本是让学生走向自主。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思维品质,让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主动学习,善于学习,享受学习。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山东文艺出版社(2)张卓玉.《构建教育新模式》.[M].湖南教育出版社

篇1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创新1

——通化市东昌区胜利小学:张佰娥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创设情境,在兴趣中创新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过程本身引起的。营造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能够促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激发探索未知的欲望,诱发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创设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

例如:教学“拔萝卜”一课时,我从情境引入:秋天到了,小白兔和小黑兔高高兴兴地来到山头拔萝卜。这时大屏幕出示画面:他俩拔得可起劲了,一会儿小黑兔便问小白兔:“你拔了多少个萝

卜?”小白兔忙答:“我拔了23个萝卜。”“你拔了几个?”小黑兔答:“我拔了36个萝卜”这时,小白兔就动脑思考问题了。同学们猜猜它会想出什么问题,这与以往教师教,学生被动学完全不同的。通过巧妙地情境引入,自然而然就把本节课所要学习“36+23”、“36—23”由学生自己提出来了。

二、自主探究,在发展中创新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脑、动口、动手,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表达不出来。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首先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其次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机会,锻炼学生去说。

例如在学习“时分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对“时针指在2、3这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意见。我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钟表模型分组讨论、探索,最终得出了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再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简单的例题。可以由学生模仿老师在讲台上给大家讲解,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

三、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在过程中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怎样教,把重点放在怎样教“好”

上这样的教学会约束学生的思维,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我发现每个学生都会形成自己熟悉的学习方法,在学生独立学习时他们用自己擅长的学习方法和适宜的学习方式来开展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下面谈几种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

1、操作法——在实践中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成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启发学生 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用耳辨析。

例如:教学“购物”一课,主要是使学生认识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为了能更好地贴近生活实际我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小组,有采购员和售购员现场买卖。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 懂得在购物中怎样使用人民币。在学生质疑过程中,我适时的点拨,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悟出其中奥秘。

2、合作交流法——在讨论中创新

在课堂 教学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学习群体,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这样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 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 使课堂教学不再出现被遗忘和冷落的角落。

例如:教学“有趣的图形”一课时,我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

们把事先准备好的各种图形放在桌面上,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堂上同学们气氛活跃,争着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这样的讨论, 能使学生在切磋中提高, 又能拉近师生距离, 使学生能提一些以往不敢提的问题。

3、想象法——在奇思妙想中创新

“合理的想象是创新的源泉,科学创造的雏形”。想象是人们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头脑再加工,构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是培养创新智能的源泉。

例如,在一个长方体木块上挖去一个小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和原来的的比较谁大谁小?题目既没有告诉我们从哪里挖,有没有挖透,也未说明原来长方体有多大,正方体有多大?因此题目条件.解答策略,答案都是开放的,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扩展奇思妙想的空间,让他们尽情想象,奋力创新,使学生在课堂中焕发出生命活力。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知识的源泉。

4、辩论法——在争论中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因此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利措施。针对教学中的疑难点,有意识的设置争议情境,让学生在争议中发展思维。

例如:让学生解答一道题目:“有两根钢管同样长,第一根锯下2/3。第二根锯下2/3米,哪根钢管剩下的部分长?”出现三种判断的结果,这时,把握住“火候”,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各

抒已见,各个争得面红耳赤,这时老师不能压抑学生情绪,让他们争一争,说出自己的见解,经过激烈的讨论,得出结论.当两根钢管的长度都是1米时,第二根剩下的部分长,这样在争议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智能,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5、实践法——在生活空间里创新(1)数学画

低年级的儿童,很喜欢画画,学完认识图形后,可以让学生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画出或贴出他们喜欢的图形,如用三角形和长方形能画松树,用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能画机器人——还可以设计好方格纸让学生去涂颜色,数学画的创作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2)数学小制作

数学小制作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理念,学生只通过视图来研究三维空间比较抽象,在教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等物体时,让他们带来药盒、魔方、皮球、足球、饮料瓶等实物,让他们亲身感知并利用这些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制成了汽车,有的制作了机器人,让学生手脑并用,还发挥了想象力,进行了创造。(3)写数学日记

日记是一个人成长的记录,它展示着一个人的经历,也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忆,通过写数学日记,我发现我的学生学会了

节约,学会了理财,学会了珍惜时间……

总之,通过以上这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作者个人简介: 姓名:张佰娥 性别:女 年龄:34岁

篇1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数学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前几节课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性质, 即完全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它是三角形中两大重要性质。这节课把三角形内外角关系这个定理作为一个重点, 把第二大性质作为主攻的难点, 要求学生通过课本给出的探究为契机, 经过验证、观察、比较、尝试、归纳、推理论证、巩固应用的过程, 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

一、互动过程

笔者踏着清脆的铃声, 走进教室, 师生互相行礼问候之后, 快速清查人数, 处理完有关登记手续之后进行引课:

师:请同学们看我手中这个三角形 (课前师生共同制作的教具) 它有哪些大家认识的角啊? (同学们在仔细观察)

生:三个内角, 还有几个和内角互为邻补角的角。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和三个内角互为邻补角的角即三角形的外角, 同时我们来掌握内外角的关系, 即两个重要的性质, (明确目标) , 请同学们先明确了三角形的外角概念之后, 快速探讨解答课本第七十四页“探究”, 同时独立完成黑板上给出的“导学内容”。 (限时8分钟) 。

(要求学生前四分钟必须独立思考完成, 四分钟后提醒学生分小组共同讨论完成, 允许学生继续独立思考;同学们很快进入状态, 小组合作讨论激烈, 兴趣昂然, 这个过程大约花费了8分钟) 。

在巡视过程中共参与六个小组的讨论, 聆听部分学生的自学收获和困惑, 同时也萌发了很多新的想法。因为有引课时和学生共同制作的简单教具来演示, 大部分学生很容易就给出了三角形外角的概念, 巡视的过程中提出学生动手画一个三角形ABC并作出它的外角, 学生都能够很快理解这个概念。

师:三角形的内外角之间除了位置上互为邻补角之外, 不相邻两角和外角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吗?

生:有!我们第二组讨论发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发言人引导大家分析探究题目, 归纳, 提炼, 展示他们组的研究成果) 。

各组踊跃发言, 第四组组长举牌力争, 夺得展示成果权, 他们组竟然有很多新的发现, 其中一个发现就把三角形的第二个重要性质引了出来, 他们组给出了明确的表达, 其他组很快提出了质疑。笔者发现问题的解决过于开放, 流于思维活动的口头表达上, 不利于学生彻底掌握这两个重要的性质, 及时给了纠正, 进行了补充, 引导。学生们又冷静下来, 整个课堂又一次进入了沉思, 同学们很快动笔书面表达。这时师在巡视指导的过程中, 又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同学们普遍比较关注这两个重要性质 (主要是第一个) 如何来求证, 如何准确论证, 其中有几种思路成了大部分学生争论的焦点。

师:性质一的证明有没有哪一位同学能给出一种简便的证明思路来?

生1: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时候, 讨论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好多种证明方法, 其中过三角形一个顶角做另一边的平行线 (辅助线) 这种方法给了我们很大启示, 所以我们组讨论发现作一条过外角顶点且平行另一边的平行线很容易证明这个定理…… (生1组两名学生在黑板展示他的解答过程)

生2:我们的方法和他们组的想法不谋而合, 还是想通过做辅助线来解决这个问题;区别是我们做角相等先利用平行线判定, 后利用平行线性质来解决…… (生2组两名学生代表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解答过程)

两组同学的精彩表现迎来了阵阵掌声。同学们在组内仍然进行着激励的讨论。第六组的学生 (王梦阳) 猛然蹦了起来, 举起了双手, 力争发言权。

生3:“老师!不用那么麻烦, 用量角器一测量就可以了, ” (引起了全班同学们哄堂大笑, 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 出乎意料)

师:能想到用量角器测量不足为怪, 但理应想到它的误差和不精确性, 我们由此想到几何学的创造者用智慧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想到了绕过动手测量, 从而避免了好多难以克服的不精确问题, 用有关的公理、定理、概念、命题等确定一个问题的结论, 从而避免了实验过程中好多的不确定性;用我们学过的熟知的公理、定理等对一个未知命题进行演绎, 使我们面对的一些几何方面的东西豁然开朗, 清澈见底。同时我们不得不信它的正确性, 存在性进而也拓展出了各种各样可利用的基本法则来, 这大概就是几何学的聪明之处了, 正如有人说:“几何学是摆脱了直现束缚的光辉榜样”。

(笔者客观地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做法, 但接着就有十几名学生提出异议, 强调那种做法只是一种实验而非证明。笔者本意是“抛砖引玉”“声东击西”, 不想“一石击起千层浪”, 效果良好, 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整个过程中, 笔者并未明确指出如何解决, 如何证明。而是给了学生很充足的时间讨论, 课堂氛围良好, 学生思维活跃, 大部分学生都对本节课主要的内容重难点把握准确, 小组讨论问题明确, 但发现学生小组合作成果表达不明显, 有些小组结论不准确, 但好处是思维很有拓展性。

师:同学们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看来, 在证明一个结论时, 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比较关键的……, 我们接着讨论。

生4:老师我们组刚才发现的证明方法, 比他们组都好!我们不做辅助线, 直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平角定义解决它! (第七小组杨奕和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了他们的证明思路)

这时候, 整个课堂异常活跃, 讨论声不断, 同时也响起了清脆的掌声。

师:同学们想得真周到!谁能概括一下我们刚才讨论了几种证明方法, 哪些方法比较容易理解, 容易掌握呢?

生:当然是最后一种了! (各小组学生自主归纳了刚才讨论过的证明方法, 不无感慨地嘀咕着。)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 用我们的语言总结出这个命题来, 要能用几何语言写出这个命题的已知, 求证并画出草图来, 用推理的方法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教师针对学生写已知和求证出现的问题给予了指正, 证明时各小组的后进生存在的困惑, 教师进行了引导。)

笔者在巡视整个课堂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解答思路比较明确, 甚至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上述论证的好几种思路, 但学生因为刚接触几何证明题的推理表达过程, 很是陌生, 问题千奇百怪, 表达出来的结果和思路两回事, 笔者在这一点上早已心中有数, 不强求学生写出完美的证明过程, 但要求学生必须动手表达, 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想法准确表达出来。

师:好!四分钟时间到了, 请同学们对自己的书写过程进行对调检查。 (小组长分工、对调、指导、修改)

(学们很快进入讨论合作检查状态, 学习小组再一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笔者不愿意打断他们的思路, 也不愿意将自己早已预设的证明结果给他们, 笔者对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 合作探究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些低估了, 发现有好多学生的表达已近乎完美了, 这个过程近十分钟了, 发现大部分学生若有所悟的神情, 基本有了结果, 就停止讨论。)

生1:大家请看我们第五组的展示结果…… (第五组组长拜重阳同学和助手梁劲宇在黑板上展示了他组的证明过程, 并且进行了生动的讲解, 同学们鼓掌表示赞同)

生2:我认为我们组的表达更为准确, 同学们请看……

(第三组同学迫不及待地举牌发言, 引起了同学们阵阵喝彩声)

生3:我认为第三组同学对平行线性质的应用存在缺陷, 没有明确表示出来, 有些含糊其词。

学生的讨论更加激烈, 笔者真不愿阻止他们的争论发言, 但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 同时为了规范证明步骤, 也给学生作一些必须的示范, 供学生可选择一种简便证明过程模仿写出来。笔者要求学习委员在黑板上展示了预设的结果, 同时又提醒学生留意第三组的证明表达过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表示同意。在学生的学习交流中, 教学接近尾声。

师:今天大家对我们本节的重难点解决的很好!那么, 三角形外角的第二个重要性质相信我们已经不成问题了。

生:根据性质1, 性质2也就证明了…… (第一组四号同学很快把思路展现给了大家)

师:很好!请大家用规范的语言把这些结论的证明过程表述出来, 并学会用推理符号表达 (考虑到时间问题, 师并未在性质2上过多纠缠, 剩余十几分钟的时间了, 师引导学生对性质1的应用进行了训练, 发现同学们基本能灵活运用解决一些基础题目, 用时大约四分钟。由于在探究和证明定理时花费了不少的时间, 只好把预设的两个提升练习放到自学时间来完成了。本节课在师生共同归纳小结声中结束了。)

二、教后反思

1. 这节课是全校公开课, 是针对学校初中部提出的采用小小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 构建学习平台, 便于师生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而进行的。听课老师大部分都堪称专家级教师, 笔者和学生起初的紧张是不言而喻的, 但我们的紧张情绪随着教学默契很快就消失了。

2. 这节课的亮点在于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笔者注重培养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由验证到归纳、再到推理论证的思维过程, 整个互动学习过程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得到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课堂上给了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去经历和体验参与学习的过程, 激活课堂, 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疑、去猜、去运用, 从而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3. 这节课的设计科学, 整个课堂中好多问题都是开放的, 都是由学生提出来, 学生来解答的, 笔者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及时的补充、矫正。学生思维异常活跃, 所有学生都参与探索, 打破了教材的束缚, 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4.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师创造性地教。笔者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没有顺应机械地照搬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 而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为前提,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为目的, 综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篇1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索;导入艺术;教学情境;互动方式

一、引言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这段话中出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学习”等一些关键性词语,为小学数学教学树立起了一面“自主探索”的鲜明旗帜。“自主探索”,就是将学生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经历尝试、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等探究性的活动。主动性、独立性与自控性是“自主探索”的特征。

二、努力优化教学策略,积极开展自主探索活动

1.讲究导入艺术,点燃自主探索的激情

导入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有效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自主探索的激情。譬如,带领学生初学代数式,在导入环节我跟学生玩起了这样的数字游戏:学生任意想一个数,将这个数减去1后乘以2,减去4,然后加上6,把最后的结果告诉老师,让老师猜猜你想的那个数是几。当学生报出结果之后,我很快把那个数说了出来,学生感到惊讶。于是,我趁机引入了代数的概念。其实学生所报的结果用代数式表示就是(X-1)×2-4+6,即2 X。我将学生所报的数除以2,就是学生所想的那个数,学生了解其中的“玄机”后恍然大悟。以此种方式导入新授内容,点燃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激情。当然,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大胆思考,探求规律,主动使用代数语言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思考,自然而然地使学生感受到了代数语言和符号的作用及含义,感悟到了学习代数的目的。这样的经历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代数语言和符号的正确理解与掌握。

2.创设教学情境,促进自主探索的进展

数学教学情境是依据教学需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的数据材料或背景信息。所创设的情境中蕴含着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价值,能够刺激学生思维的神经,揭开自主探索的序幕,促进自主探索的进展。譬如,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教学中,如何设计和展开教学,我针对三角形的两个性质(A、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B、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①针对性质A,将结论设计为一个开放性的探究问题: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让他们思考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可能会有什么关系;②针对性质B,将结论设计为一个操作性的实验问题: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分别作出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及顶角平分线,观察后有什么发现。通过一番动手操作,学生惊喜地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寻找相应的证明途径。这个教学案例说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与动手操作,帮助把握知识背后的数学本质和数学思想;通过瞄准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将课程本身蕴藏的活力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3.运用互动方式,提高自主探索的效率

互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交往性与合作性是其鲜明的特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运用互动方式,可以提高自主探索的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譬如,执教“一次函数的图像”某章节,教学内容主要是结合一次函数的图像探究一次函数的简单性质。由于教学内较多,为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我要求学生在家庭作业本上绘制出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两组函数图像。课堂上,首先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前所绘制的函数图像,接着展开师生、生生互评活动;然后再把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互动,根据自己绘制的函数图像来初步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在交流、反馈阶段,我利用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对k、b两个常数进行分类研讨,探索出k、b的变化对图像的影响和变化规律。在此过程中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这一环节的教学,通过独立思考、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探究能力及合作能力,引领学生初步领悟到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及函数的性质由常数k、b决定。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运用互动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4.营造愉悦氛围,调动自主探索的兴趣

在“统计与概率”某章节内容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发展学生的随机意识,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播放动画片《机器猫》中的一个片断,然后引出一个问题——你能帮助小叮当确定每一发子弹射出是红色还是黑色的吗?由此引出本课时教学内容“可能性”。这种以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引入新授内容,迅速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触动了学生的思维;接着,在本课时教学中,我又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中初步建立随机概念,比如,通过摸球游戏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不确定性以及产生的原因。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事件以及随机性的感受,以促进其形成有效的随机观念,在练习环节还设计了学生之间相互提出事件并判断事件类型的活动。总之,通过营造生动活泼、愉悦有趣的活动氛围,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情境中,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使学生的直观经验朝着数学理解方向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借助“自主探索”,学生可以丰富经历、提升技能、培养情感、形成态度,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践行自主学习的理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力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让自主探索的旗帜飘扬在初中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控制下一篇:五年级语文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