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本真呼唤回归

2024-05-09

语文本真呼唤回归(精选十篇)

语文本真呼唤回归 篇1

语文教育教学权威专家语文出版社王旭明社长不久前呼吁,现在“假语文” 充斥课堂,莫让“假语文”泛滥成灾,要杜绝”假语文”现象。他认为现在语文课堂教学“假语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贴标签式的生硬拔高;二是语文的元素没有融化在语文教学中;三是语文课成为表演课;四是过度使用PPT课件、音乐和其他辅助手段。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在平时的语文听评课及教育教学研讨观摩等活动中也深有同感,不乏担忧,多有反思。这诸多方面都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诟病,是阅读教学失真的表现,呼唤真实的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归本真,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要重视学以致用、语文实践,要重视情感体验。

一、语文姓“语”,语文课要回归学科本位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以及各学科之间的融合,这也是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提出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把握起来就出现了偏失。如教学《探索月球奥秘》这一综合性学习, 教学的重点应该在让学生感受“月文化” 的魅力,培养学生探索的精神和人文精神。但是有的老师却津津乐道地介绍了宇航知识和月球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学科本位的缺失。在新教师岗前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刚出道的新教师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现象。语文姓“语”,语文课要回归学科本位。

二、语文姓“语”,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要思考以下三个问题:语文究竟是一门什么课程?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语文课上我们应当做些什么?这三个问题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事关语文课堂的质量与效果,每个语文老师必须清楚明白。

近几年来,由于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老师都十分清楚地明白,语文课应该姓“语”。“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课程标准》把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首要的课程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实的问题是,不少老师把上述内涵丰富的素养要求仅仅“浓缩”为一个“理解”,口是心非, 一叶障目,只一味追求表面形式,教学出现了严重的偏向。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盛行的今天,不少语文课胡里花哨,一不小心语文课就成了声光电灌输的试验场。 笔者曾听过一位语文老师教丰子恺先生的《白鹅》。这是一篇生活散文,层次分明、语言生动、感情真挚。但这位老师一上课就用丰子恺的若干幅漫画引入,漫画内容既和课文内容无关,又与白鹅无关,一边看漫画还一边问孩子“感动了没有?为什么感动?”老师还要引入她对丰子恺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说“透过小事, 小画面之后,笔者们得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丰子恺说最喜欢弦外有余音,今天笔者们就来看看这篇散文的弦外之音”。 一篇小短文,老师就是这样生拔高,贴标签,要听出弦外之音。学生还没读课文, 根本不知道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就要求学生胡乱的猜测,这样的语文课只能是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没有语文味。

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

1. 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语文课要给学生留下什么?首先是语言。如何留下呢?要充分、有效地读书, 让学生把书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所以语文阅读课堂教师可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指导读通、读顺、读懂、读好,读中留下语言,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为一体。

我认为语文阅读课的构件之一就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读书。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阅读主体对课文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在不同的阅读层面应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朗读课文是可以分步实施的。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阅读要求,其他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 朗读课文需要老师给予具体的指导;要求学生具体做到:读字正确,字不颠倒, 不重复字句,读出长句子之间词语之间的停顿,读出段落的停顿。读出句子的抑扬顿挫,读出感情。对于刚刚起步学习阅读的儿童,老师还可以领着学生一句一句地读。逐步达到“读字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这一层面的阅读指导,在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在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常用这样的方式检查: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不懂的词语句子要多读几遍。

如一位老师教的《金色的草地》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我们交流交流:从课文哪些地方可发看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就不难了,学生很快就找到答案。有的说很神奇,有的说很美丽,有的说很可爱、有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答案就不一样,个性化的独特感受得到体现。这样的读就充满语文味了。

(2)口诵心维。这是感悟层面的朗读了,是要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而要求学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自我感受与体验。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让学生用心地读课文,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 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 作者、编者四方面的对话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在这一层面的课文朗读,应坚持“以读导悟,以读见悟”。即紧紧的扣着读书,引导学生通过感知、领悟、想象、联想等活动,理解其语言,进入其境界,体会其感情。然后再通过学生的读,来检验他们的境界,读起课文来,自然能够虚心涵泳,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指导学生感悟课文,就是要让学生走进角色,体会情感,想象场景。阅读教学课堂上常用的检验方式是:挑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读给同桌听,并且说说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理解词句后,设置的环节“再仔细读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3)有感情美读。这是积累层面的朗读训练,具有整合与审美的功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要让学生一边轻轻地吟诵,一边展开想象。必要时可辅之以挂图、录像或多媒体。借助媒介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第一场雪》时,学生在体会雪后的美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雪后的壮美景色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看到北国粉妆玉砌的美丽世界。有了这感情朗读,语文味就更浓了。

2. 语文课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大胆发表独特感受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托文本通过品词析句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训练,习得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深钻教材,充分挖掘文本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关键点、激发点,精心设计训练点。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

如于永正先生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把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中有一个词是“饱经风霜”,原文是:“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 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其他词语都教了,惟独把“饱经风霜”这个词给漏了。“呀!”课文学完了,于永正惊讶地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忘了讲呢?”不光是学生,连听课的老师的眼光都在说:“是呀,怎么忘了呢?”没想到于永正这样安排:“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原来如此!老师精心设计了对课文人物理解的个性化说话写话训练,不到5分钟,就有学生写好了, 一个学生这样写:“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可是看上去却像五十多岁的人。他面色蜡黄,颧骨很高,两只眼晴深深地凹了进去,眼里布满了血丝,眼角爬满了鱼尾纹,嘴唇发白,裂开了几道血口子,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连眉毛似乎都是灰白色的。”于先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巧妙的运用文本设计了语言运用的训练, 既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提高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能力。彰显本色语文的魅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三、语文姓“语”,追求以学定教,目标要凸显“语言”

我们要始终记住:语文姓“语”,目标要凸显“语言”。语文老师上课,无非就是借语文教材的课文范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语文课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也就是以念好语文的 “七字经”(识、书、读、背、写、说、习)贯穿课堂始终。

语文阅读教学要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做到“以学定教”。实践“以学定教”,务必非常重视学情分析以及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寻求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语文老师上课前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语文阅读教学行动目标制定的依据:不同年段阅读教学目标不同,如何把握不同年段的阅读教学的目标。根据儿童认知特点,分别确定低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可以确定为四项:1激发阅读兴趣;2培养朗读能力;3落实字词句训练;4学习默读,重视语言积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可确定为五项:1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3培养理解词句的能力;4培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5突出段落训练。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落实篇章训练”上。具体的指标是:1学会预习课文,养成预习的习惯; 2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3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4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5学习浏览,拓展阅读。

(2)不同文类的教学目标不同,不同的文本,我们要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式。 阅读教学要实现从理解课文内容向理解和运用课文语言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转变。阅读课教学目标和过程设计要兼顾两个方面:一是解读文本的思想内容, 二是在解读过程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怎样把握不同文类课文的阅读教学目标,不同文类的课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不一样的,但是在现实中,走进课堂的时候,我们每一节阅读课是不是有一些千篇一律?大家走进课堂,把课本放到讲桌上,然后在后面的黑板上写上课文的题目,“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哪一篇课文”,这就是我们平时大家见的最多的阅读教学的开场。有的语文老师习惯于用一种方式来教阅读。所谓的一种方式教阅读是指,有的老师习惯于用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方式教学生,追求的目标始终是盯住理解。什么认读、理解、分析具体的语句意思。这种方式如果遇到了文学类文本就脱离了文学文本的特点, 文学类的文本更多地注重体悟,我们在文学类文本中要强调这么几个词,一个是品位,品位语言;第二是感受形象;第三是体验情感。文学类的文本,我们要用这样一个方式去阅读:品位语言。比如小说,里面描写人物,是这样的那样的。你怎么说是这样那样的?它通过语言,用什么样的词语去表达的,品位语言,然后让你感受出形象。

(3)语文阅读教学要简明教学目标, 简约教学内容,简便教学环节。目标一旦确定,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要全部指向目标,围绕目标,找准重、难点,设计课堂主问题,找准阅读文本突破口,设计阅读 “线索”,通过对课文的认真分析,或找到一个能够牵动对全篇(段)课文进行阅读品析的关键字词,或提炼出一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或设计一个时间持续长久的阅读活动,让它们一方面带动全篇(段)文章的阅读理解,另一方面又牵动课堂阅读活动生动有序地进行。其间为学生创设语言文字训练表达(听说读写训练内容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平台,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课例:《索溪峪的“野”》的教学。可以抓住“野”这一阅读线索作为突破口,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组讨论中可以设计四个问题:1“野”在课文中指什么意思?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3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 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课例: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八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较长,涉及的内容多。文章的标题富有深意,它涵盖了全文内容。课题中的“美丽”集中体现了居里夫人个性特色,是作者重锤敲击的一条主线。可在上课时从题目入手,紧扣“美丽”展开教学,出示主问题: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居里夫人的“美丽”?

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合作解决问题。老师也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美丽”的含义挖掘出来了,这篇课文也就算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可布置学生写小练笔《我心中的美》,作为本课的拓展延伸。学生围绕“美丽”这条主线展开讨论,深化升华对美丽的认识。使课堂环节清晰,内容简约,扎实有效。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才是真实的语文课堂。

总之,“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具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课堂上语文味浓浓,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这应该是许多语文教师所追求的最美境界。语文教师们,让“语文味”的清香弥漫课堂吧!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和教学行为悄悄地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然而,当我们在追寻语文教学的本真意义和核心价值时,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生态”依然出现种种失真的现象,呼唤真实的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回归本真,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要重视学以致用、语文实践,要重视情感体验。

还原语文课堂 回归语文本真 篇2

——罗湖体育馆参会感想

2012年12月,我和学校几位老师一起到罗湖体育馆参加华南六省“名师大课堂”暨全国第八届小语大赛特等奖、著名大师精品课例评析会。时间很紧,中午连吃饭的时间都像是救火似的,但是,收获很大、很多。其一是见到了许多我心目中仰慕已久的大师,如崔峦、高林生、于永正、王崧舟、盛新凤等。特别是有幸与于永正老先生共进早餐,还与他握手、请他签名,可惜没有合影。呵呵,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追星族似的。其二就是能听到这么多让人心动、让人折服的好课,确实是一种幸福。所以我重点谈谈自己的听课后的几点感受。

1、落实语文双基是语文的根本。

在这次的课堂上,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语文双基的落实。无论是名家还是新秀,都十分重视对学生基本字词、朗读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在低年级的课中表现更为明显。如《数星星的孩子》《石榴》;高年级的课堂同样也十分重视,如《狼牙山五壮士》开头就是听写词语,既是考察学生熟记字词,同时也为后面课文的学习做好了准备。所以高林生老师在评课中就指出,语文课堂一定要落实好基础目标:识、写、读、背。崔峦老师也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提高自身素质是最大的技巧。

在这二十多节课里,我们看到了很多老师高超的教学技巧,高效的教学策略。但是细细想来,真正的技巧看似容易,自己照葫芦画瓢却很难,究其原因还是自身素质与他们相比有很大的欠缺。王崧舟老实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重境界;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重境界;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重佳境。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就像是武侠小说的“人即是刀”“手中无刀、心中有刀”之类的话,这些也都是息息相通的。王老师的《普罗米修斯》一课算是第二重境界。他总是能把学生带进自己创设的那种氛围里,但不是靠现在的多媒体,而是老师入情入境的朗读和引导,也就是他在演讲中说的有一种无形的“气场”。这气场无形,不仅深深的吸引感染了孩子们,场内听课的老师也被深深的感染。王崧舟老师在《诗意让语文如此美丽》的演讲中说:“诗意语文在不朽的文字当中《我的母亲》三处‘我的母亲’;要营造气场,注意诗意的辐射和融化(长相思中的‘身’和‘心’);语文课堂要抵达心灵,滋养学生的诗意生命《江雪》中的‘钓’;语文课堂要超越风格,诗意即本色,教师要上适合自己的课,要按美的规律上课。”王崧舟老师的课堂魅力就是他自己本身,他就像一个指挥家,就像一个引路人。

3、有效的教学策略。

可以说这次的所有课堂都有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策略,表现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每一个策略后面都会有一个教学理念的支撑。不然,无论多么精巧也不过是花拳绣腿的无用功。我现在就呈现几个经典案例。

王崧舟《普罗米修斯》对比品读片段

“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对比1:“有什么错?”换成“没有错” 对比2去掉“决”和“更” 对比3:把“承认错误”和“归还火种”调换顺序。

这三处对比是让学生体会文章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普罗米修斯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

于永正《给予树》写信练习

黑板上板书了“并不宽裕、如愿以偿、一百美元、五个、二十美元”

分三个小组进行写话练习。第一组写“金吉娅,你家里并不宽裕……”的句式,要求用上“一百美元、五个、二十美元”;第二组写“金吉娅,你才八岁……”的句式,要求用上“如愿以偿”,第三组写“金吉娅,你的礼物让我……”的句式,可以随便用。

这个练习,既是训练学生理解课文,也是训练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在学习使用好词好句。我们的教学也可以多多采用。

许嫣娜《大海那边》

角色扮演是本课最大的特色。学生和老师都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螃蟹,咔嚓咔嚓地做操,噗噜噗噜地吹泡泡,学生在童话世界里有滋有味地朗读,绘声绘色地表演,教室成了一个童话世界。在这个童趣盎然的课堂里,老师自身俨然就是一个儿童节目主持人,亲切的语调、夸张的表情,实在让人折服。这是我听到的最有趣的低年级的课,也是我可欣赏却无法实践的课堂,只能仰望之了。

苏兰《看戏》

让我敬佩的是苏兰老师本人的经历。讲台上精神抖擞、笑容可掬的一个人居然是身患绝症已经动过两次手术的病人。在这种情况下,她居然一口气上了70 分钟。想到这点,同时看到她的备课网页上密密麻麻的课堂资料,这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啊,我当时就不禁眼眶湿润。她的课堂和我们大陆的课堂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理念。他们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生活中的语文,而我们的孩子更多是课本上的语文。我们的孩子在接受礼物时不知道说谢谢,不知道应该双手接过去,不知道应该点头或者起立。我们的孩子不知道梅兰芳,不知道陈凯歌,不知道如何区分海报的宣传重点。苏兰老师最后说:“谁也不知道我们现在学的知识将来是否有用,但是你不去学习,将来想用也没得用,那时你就会发现现在的学习有多么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张祖庆《狼牙山五壮士》对比教学法

开头就听写了两组词语,分别是描写壮士和敌人的词语,然后分成两列,让学生认识了褒义词和贬义词。接着对比度了英雄和敌人的句子,进行探讨,能不能把写敌人的句子去掉,能不能把写英雄的句子去掉。这是写作方法和写作目的的训练,很有成效也很必要。最后对教材该不该把幸存的两位壮士交代一下,把日本军官向壮士跳崖处敬礼也写进教材进行探讨。这不仅涉及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也涉及到了编者的意图,很具有挑战性,前瞻性。

张龙《最后一头战象》

呼唤语文教育回归本真 篇3

一、当前语文教育的不良现象

1.课题浮躁,无文化

做任何事情,须守规矩,循次序,即所谓循序渐进。有些教师则随心所欲,课上得花哨,乱而无序。朱熹将读书无序视为一患,认为“学者所患,在于轻浮,不沉着痛快”。他主张,“凡读书须有次序,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细经玩味,如未通透,却看前辈讲解,更第二番读过,须见得身分上有长进处,方为有益”。而“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读书别无法,只要耐烦仔细,是第一义”。课堂教学的乱而无序只是一种现象,其实质是心浮气躁。

2.重视技术,缺素养

通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板书少了,代之以放映幻灯片的多了;教师的范读少了,代之以名家朗诵的音频多了……这多与少的变化,正反映了很多教师语文素养的的缺失。所谓多了声光电,少了读写说,这无滋无味的语文课,让人感觉多了轻浮,少了凝重。板书设计的优劣曾经是评判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今的一些公开课、观摩课已经很难再见到它的踪影。笔者曾听过不少公开课,发现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使黑板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有的只写一下课文题目,有的干脆一字不写,只有极少数的教师在黑板上认真书写自己的板书设计。书写规范,设计精巧,简洁醒目的板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篇章,发展智能,而且可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启迪。

3.突出训练,轻朗读

当前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法,有利于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启发的含义,他们片面地认为启发就是要多提问题,多训练,使反复训练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流行式。训练式教学活动,乍看师生双边活动频繁,课堂气氛活跃,其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意识根本得不到体现。

语文新课改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教学,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常常注重讲解、赏析,忽视了朗读教学。朗读教学变得可有可无,即使有,形式往往也比较单一。这就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实,好课往往是“读”出来的。一方面,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在语文课改的今天,传统的朗读教学法仍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不但不应该废弃,反而应该恢复其真面目。我们要高度重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只有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让师生的激情在课堂上熊熊燃烧起来,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走出困境,迈上一个崭新的境界。

二、语文教育回归本真的途径

1.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文学常识,不是仅仅是指对课本上那些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的认识,语文老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于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语文老师应该具有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

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渊”,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政治、历史、音乐以及理科的一般性知识,要晓天文、通地理,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标、新角色面前站稳脚跟,才能游刃有余。

2.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义务教育到高中的新课标对语文都强调了积累,这其实也是语言学科的又一共同特点。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积累训练的结果。俗话说:“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这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可以说,没有积累就学不好语文。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有哪些积累呢?

首先是字词积累。字词教学除了读准字音,还要辨清字形,懂得字词意义,特别是能理解语境含义。除现代汉语必须的字词外,还应该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字词及其相关意义和用法。其次是名句名篇的积累。其次是名句名篇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学生积累背诵这些作品,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自然也能达成自我精神的升华。再次是经验的积累。学生语文学习经验的习得是他们今后自我学习的参照,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课堂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形成经验,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会转化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积累习惯应该是一个语文老师永远的追求,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语文教育应该肩负使命,让语文教育回归本真,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

回归语文本真提高课堂效率 篇4

1. 以学生为本, 构建个性课堂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堂应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让学生学有所获, 习得方法, 触动情感, 提升人格。可是不少上公开课的教师不把课堂当做学生成长发展的圣地, 而当成自己展示所谓个人才华的地方, 不是关注学生是否有所收获, 更多的是惦记自己讲得是否出彩。这样的课, 学生只不过是老师表演的道具。这样的课堂, 看不到对学生耐心细致的辅导, 看不到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 看不到老师循循善诱的指导, 看到的只是老师旁若无人地自我陶醉, 抑或是制作精美、音像俱佳的课件。曾听说美国教育代表团到中国听课, 课堂上看到的是对答如流, 小手如林, 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给予满意的答复。上完课后, 美国教育同行说了一句十分耐人寻味的话:既然学生已经全部都会了, 懂了, 教师上这堂课还有什么意义呢?

儿童由于年龄特点, 他们的思维带有很大的情绪性, 往往受周围环境和教师态度的影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会使儿童的思维活动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这就要求教师充当一名“向导”的角色,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 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 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其不由自主地积极开动脑筋, 真正参与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心理状态会影响整个课堂气氛。为了形成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上课前必须认真调节心理状态, 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 走到学生中间来, 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互相交流, 用教师的情感或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来激活、感染学生的情感, 从而烘托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

课堂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要让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过程。教师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能力的高山。“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精心研读文本后, 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个性的课堂。一位教师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 让学生就题质疑, 就文质疑, 学生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 (1) 天游峰的景色那么美, 作者为什么不写好山好水而去写那不起眼的扫路人呢? (2) 为什么一杯茶就把我们俩的心灵沟通了? (3) 游人爬天游峰感到十分累, 为什么70岁的老人却说不累呢? (4) 老人60岁就该退休了, 为什么70岁了还不愿意退休呢? (5) 作者为什么不写3年之后去看老人, 而说30年后看望老人?老人能活到100岁吗? (6) 老人的笑声能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处吗?在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 这位老师再次让学生和文本对话, 在读中悟、读中议、读中思、读中练,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放开来学, 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都争着发言, 在课堂上展现了学生蓬勃的生命力和智慧风采。

2. 合理运用课件, 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

课件是一种受欢迎的现代教学技术, 但技术永远不可能代替艺术。在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课件只能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其作用的发挥全在于能否有效帮助学生研读好课文。如果只是陶醉于课件好看, 学生喜欢, 教学过程就不可避免地会在课件上漫游, 耽搁不少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所以问题的实质不在“课件”这个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不是好, 而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用课件帮助学生“潜心会文本”, 进行实实在在的语文学习。

3. 拓展迁移, 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内容再也不能仅限于语文教材了, 应该拓宽语文课程资源, 树立大语文观。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 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 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 课外的世界更精彩。一篇课文学完后, 当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 教师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 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 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 努力构建课堂内外联系, 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 篇5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基础,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但无论你如何解读,你都不能脱离文本,因为“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因此,只有首先立足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时下,课堂上有这样一些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又是唱又是跳;一堂课讨论得热火朝天,但所讨论的问题大都游离于文本之外,没有了语文的影子;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之后,无论精彩与否,下面都是掌声一遍。课堂形式非常丰富,但究其内涵却十分苍白。为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理念,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有的教师悄悄地退出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说到哪,教师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说愚公真愚蠢,移山不如搬家,老师就夸你真聪明;学生欣赏智叟的明智,老师说确实如此你很有见地;争论了半天没结果,老师就说大家各抒己见,争论得非常激烈,表现不错,有兴趣的课后可继续辩论。为了让学生自主,不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有的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有的跟在学生的后面,对学生百依百顺,有的甚至退出了教学的舞台,成了一名旁观者,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

让语文回归本真 篇6

一、巧用下水作文,激发学生抒写真性情

那节作文课的目标是通过细节描写,训练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总结出了记叙文细节描写的三点方法。为了起到示范作用,我向学生读了自己写的一篇悼念亡母的文章《我和你》。

这篇文章倾注了我太多的情感,我声音哽咽,自己读不下去的时候,请学生助读。一分钟的沉默之后,泪眼的我也看到了学生的泪水。这时我也明白,这篇文章触到了学生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这样的下水作文,引来同学们许多精彩的细节描写片断:如有同学写的《母亲其实不懂英语》:“不懂英语的母亲,却把一个‘爱字读得那么深,而啃了十几年的英语课本,却比不上她的一半儿——把‘爱字读得透透彻彻。”有同学的《奶奶》在写到给奶奶剪头发时“她弱弱地说,可不许给我剪得太难看啊。”有同学的《爷爷的锄头》中写道:“锄把早已被爷爷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的光滑,坑坑洼洼的木把早已褪去了它原有的光泽。”有同学在《爱在点滴间》中写道:“爸爸举我过头顶,那是我到过的最高的地方”等等。

于是,我在思考着,我们的作文,不应该是简单的叙述,空洞的议论,我们需要的是学生最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声音,作文要触及到学生的精神内核。

二、挖掘文本内涵,体味人性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蕴含着丰富的人情美,诸如《小狗包弟》中的“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而巴金作为一个受害者却站出来忏悔,这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力量的,他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的思索,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唤醒人心的作用。”这就是一种人性的光辉。在授课时就需要充分挖掘其内涵,要我们的学生敢于关注自我,反省自我,以抒写自己的真性情。

再如《项脊轩志》中作者在追忆母亲时,“余泣,妪亦泣”。有这样慈爱、善良的母亲是一种福分,而如今她已早早离开人世了,作者八岁丧母,这些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可对于一个年幼丧母的人来说,多么亲切温暖、值得眷念。林纾先生“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幼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八岁丧母,十年世态炎凉该有谁知。这样的文章我们就要教给学生涵泳其中的情感,在品读、悟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让我们的学生从文本中体味人性美。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能够让人久久品读的生动画面,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人的成长变化往往是在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上反映出来的,教学中只要抓住了体现真情的“动情点”,就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精妙境界。我们要善于选取有丰富内涵,能感动人的细小材料,以小见大,在平淡中见真情,于细微处见真诚。

三、教育学生关注自我,在自我历练中学会表达真情

安徽省舒城中学的何登保老师在他的论文《作文指导课的价值选择》里写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写作课堂上,不是写作知识的讲解和学习,不是方法和技巧的传授,教师不是传道、授业的工具,而是道和业的本身。教师所教的不是他所懂的,而是他所有的;不是外在于他的,而是内在于他的,是从他心里流出来的。

我们的学生对于每天接触到的人情、事物,不以为意,普遍的现象是学生没有幸福感,仿佛只有经历了生离死别才能长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要从人性的角度去关注学生,要学生善于发现自我。在教授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还要学会挖掘自我,要学生大胆地写“我”,写“我”的生活,写“我”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这样才能让语文回归“本真”。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叶花说人情”,只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仔细回忆往事,认真品味细节,一定会陷入情不自禁的境界之中。

文学即人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就是为人生,当他们在文字的世界中敢于并勇于抒写真情的时刻,当他们明白所有的技巧都在情感之下的时候,他们就会学着用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回归自己人生和心灵的本真,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

清简: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 篇7

教育应回归“清简”。“大道至简”, 越简单就越接近事物的本质。构成生命的细胞是简单的, 构成物质的核子是简单的, 就连最成功的描述自然规律的理论也简单至极, 爱因斯坦的质量能量公式E=MC2就是一个例子。任何问题的复杂化都是因为没有抓住最深刻的本质, 没有揭示最基本规律与问题之间最短的联系。停留在表层的“复杂”上, 必然会离问题的解决越来越远。教育, 理当“清简”, 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语揭示教育的本质规律。

当下, 各种教育思潮和教育思想空前繁荣, 只看一家之言, 我们是清醒的, 但看了多家言论之后, 我们往往会无所适从, 变得糊涂起来。根源在于我们对教育缺少最为本质的认识, 辨不清各种理论之间的差异。无论是建构主义还是解构主义, 也无论是人本思想还是科学思想, 都从某个视角揭示了教育的内在规律, 而教育的核心是“人”。“在这个世界上, 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高权力就是给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的权利。帮助每一个人最切实最完整地实现这样的权利, 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摩罗语) 人的生命意义在于其个性潜能的充分而自由的生长, 失去了这一核心价值, 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正本清源, 从“人”的发展出发来看各种教育思想与主张, 才能保持一份清醒, 敢于怀疑各家的言论, 从而找到自己教育的“主心骨”, 心中自然敞亮, 面对各种各样的教育乱象能从容淡定, 作出合乎教育规律的清晰评判, 不再人云亦云。

儿童回归“清简”。陶行知在《新的旅行法》里说:“儿童社会要充满简单之美。”小时候, 我们常常迷恋《西游记》《奥特曼》这一类神话故事, 然而成人后再也没有兴致去看这样的小说和电视了。在成人的眼里, 雷同的故事, 简单的情节, 一成不变的结局, 看了开头就知道结果, 这样的故事简单得可笑, 然而却让儿童欲罢不能。吸引儿童的往往是成人看不见或者不感兴趣的东西。同样的事物, 在儿童的世界里就有了一种别样的趣味。人们还是孩童时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简单, 可在成长的过程中, 由于吸收了过多的知识, 反而丢失了这种淳朴的天性。当我们长大以后, 不能忘记的是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孩子。如果不幸遗忘了, 那么就只能从儿童文学作品中去寻觅。

然而在学校里, 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那些自以为“有意义”的东西。那个经常被人称道的“孔融让梨”的故事, 无数次地被用来教育孩子要谦让、要有礼貌。然而一个四岁的孩子, 伸手去抓那个最大的梨子似乎是一种本能, 这才像是一个孩子的所为。“哥哥大, 吃大的;我小, 吃小的”这样的话语似乎很难让人相信出自天真烂漫的孩子之口, 即使相信也很难成行。这样的道德说教, 把成人的好恶赤裸裸地塞在了儿童的世界里。这样的作品不能叫儿童文学, 而应该叫做“教育儿童的文学”。这样的“教训式”作品, 使儿童时时感到羞耻, 内心不再纯净和快乐。《小猫钓鱼》让孩子不再玩耍, 《猴子捞月》让孩子不再好奇, 《骄傲的公鸡》让孩子不再言美……如此功利的教育, 如此复杂的语文, 怎么不让孩子感到恐惧和自卑?他们内在的智慧潜能又怎能自然地发挥?回归清简, 就是要还孩子一个简单、美好而善良的世界。用儿童的方式对待儿童, 把孩子当做孩子, 鼓励他们游戏, 允许他们犯错, 耐心地等待他们悄悄长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不把孩子当孩子, 要看到儿童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尽管是孩子, 却也有他们自己的思想。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想替代孩子的思考, 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压缩成单调乏味的书山题海。给予孩子简单而自由的生活, 让他们想说就说, 想做就做, 把快乐的童年留给每一个孩子。有这样一首网络小诗, 或许能让我们分享儿童世界的简单之美:

喜欢就在一起玩, 不喜欢的就不想在一起玩。

喜欢也不一定要在一起。

不图你钱, 不图你名, 不图你色, 不就图个喜欢吗?

我喜欢你, 你喜不喜欢我?

哦, 你也喜欢我啊, 那就继续一起开开心心地玩啊。

我喜欢你, 你喜不喜欢我?

你不喜欢我?那为什么要和我在一起玩?

和我在一起很开心?那就是喜欢我啊!

语文回归“清简”。语文是什么?语言文字, 语言文章, 语言文学, 语言文化……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常常提出不同的口号:“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上世纪60年代针对这两种倾向, 有人提出了“语文课是一门工具课”, 强调要抓“双基”训练, 结果语法、修辞等知识充斥语文课堂, 语文课沦为单调、机械的技术训练课。于是, 又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似乎这样就可以避免走入极端。然而细细推敲, “工具性”与“思想性”相对立而统一, “人文性”与“科学性”相对立而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两条铁轨上跑的火车, 没有矛盾对立, 又何来统一可言?语文似乎陷入了“逻辑迷魂阵”, 让人摸不着方向。于是, 《语文课程标准》的10条总目标中, 诸如“培养爱国情感, 形成人生观、价值观, 提升文化品位, 传承民族文化, 发展思维能力, 养成科学态度……”这些核心词汇让语文背负了“不能承受之重”, “加法思维”致使语文教学成了一个框, 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如此之重的任务又转嫁到了学生身上, 于是, “减负”成了一句时髦的口号, 干打雷不下雨, 负担不见轻, 反而越加沉重。学生几乎没有了休闲的时间与空间。在希腊人眼里, 学习就是享受一种闲适, 孩子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 才能自由而充分地获得心智能力的发展。只有劳作和忙碌, 而没有休憩和闲适, 小孩子会丧失灵性, 成年人会磨灭悟性。而一个人小时候没有灵性, 长大了又没了悟性, 那他还有什么希望?爱因斯坦说:“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学习的闲适, 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知识, 有足够的时间静思默想, 有足够的时间潜心体验, 也就有对世界深刻、独到的感悟、体认、理解与把握。不然, 学生就像被风干了的狗尾巴草, 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与朝气, 有知识而无智慧, 有学问而无情趣。语文需要“清简”。“清简”了的语文, 就有了一种学习的闲适, 就能让学生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与思想的放飞。

语文教学如何回归“清简”?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说:必须从“人的建设”的高度定位语文教学, 要通过语文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情感力、想象力、理解力, 因为这些是一切创新精神的基础。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先生认为:语言不仅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 而且是人的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 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人本身。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到“人的发展”上, 就会看到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 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语文教育, 乃至一切教育, 都要努力帮助学生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多元智能理论发现人类有八种智能, 而每个人都具有某方面的智能优势, 显示出独特的认知特征。适切的教育可以充分地发掘每一个人的潜在智能, 促使他们在各自的智能优势领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讲, 语文教学应该创设适合学生言语学习的“聪明环境”。在积

极健康、富有“营养”、充满情趣和交互作用的环境里, 促进学生言语智慧潜能的持续发展。言语是人的一种行为活动, 言语智能是人在这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表达机智、表现艺术以及丰厚的人文素养、人文底蕴。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 在获得课文所传递的信息的同时, 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能”才是“更为本质的行为”。

因此, 发展学生的智慧潜能是教育的价值追求, 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将培育学生的言语智能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清简”的语文教学需要实现两个转变:

一、从“教课文”到“教语文”, 实现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

长期以来, 我们总以为“教语文”就是“教课文”, 课文写了什么, 我们就教什么。于是, 课文是《新型玻璃》, 我们便让学生研究新型玻璃的种类和功能, 上成了科学课;课文是《谈礼貌》, 我们便让学生讨论讲礼貌的重要性, 上成了思品课;课文是《去年的树》, 我们便让学生议论从树木到火柴的演变, 上成了环保课……这样的语文课“种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家的地”, 语文教学内容囿于课文的思想内容, 而未能从课文中发现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语文内容, 着眼于语言的表达形式, 着力于学生的语文能力。

《谈礼貌》是苏教版五年级的一篇议论文, 文中讲述了三个故事:牛皋与岳飞问路;小朋友脚踩女青年的裙子;周总理理发。故事内容一读就懂, 所讲道理也一看就明白, 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教的。但是细细推敲, 我们会发现三个用来论述的语段在结构上有其特殊性:先简要地叙述事件, 后用一句话概述讲礼貌的意义。这种“叙述+议论”的段落结构有别于一般的叙事性文章, 因而具有教学的价值。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

板块一:比较读, 异中求同。让学生读通三个故事之后, 用心发现三个不同内容的故事有何相同之处, 再提示学生尤其要关注段落“怎么写”的秘密。经过比较之后, 学生不难发现三个故事都是用“叙述+议论”的方式来写的。这样的比较阅读实质上是用解读的方式, 从沉浸文本思想内容转移到关注文本语言形式, 是在学语文, 而不仅仅是在讲课文。

板块二:比较读, 同中求异。让学生将三个故事中的三句议论语作比较阅读, 同是议论却有何不同?

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 无礼讨人嫌。”

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 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 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通过比较, 学生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引用俗语议论;阐述礼貌待人的作用;论述礼貌对于个人的意义。一层深入一层, 有纵深感。从而使学生真正把握了三个故事如此排序的内在关联, 阅读理解就不仅仅停留在故事内容及议论了。

板块三:学改编, 活用结构。教师提供给学生三个故事, 让学生区分哪一个故事与本文的论点相合, 说明理由;而后请学生将这个讲礼貌的故事缩写成百字文, 并写上一句切合故事的议论;最后请学生比较这个改编的语段, 回答可以置换文中的哪一个语段, 并说说理由。这样的改编活动融阅读理解、概括表达、深度思维于一体, 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同构共生。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习得了这样的议论文论述结构, 今后阅读相似的文本就能结构化解读, 而不再逐句阅读了。

可见,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文本内隐的表达结构, 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更可以促进学生对类似结构文本的自觉阅读。掌握了这类文本的读法, 学生就会越读越会读。这样的语文教学, 走出了跟着课文“教课文”的怪圈, 真正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了语言文字的学习上来, 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 实现了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

二、从“教语文”到“长智能”, 实现语文教学的本真回归

从文本中发现语言的表达形式,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运用, 进而发展语文能力, “化知为能”, 着实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上成了语文课。然而, 语文教学紧紧停留在语文能力上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具备同样的语文能力, 并非就能在生活中“化能为智”, 获得言语智慧, 从而更好地生活。

《哪吒闹海》是苏教版三年级的一篇神话故事, 我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 设计了三个复述性的语文活动板块。

板块一:概述。引导学生用三句话来概括一个故事, 即说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故事的经过往往很难用一句话概括, 我便教学生抓住核心词语概括段意, 进而连词成句, 准确地用一句话概述:哪吒三闹东海, 摇动水晶宫、打死夜叉、火烧三太子。

板块二:讲述。引导学生用三句话来讲一句话, 即把简单的故事情节通过想象, 讲得具体而生动。比如:夜叉从水底钻出来, 看见一个娃娃在洗澡, 举起斧头便砍。学生经过练习, 可以讲述成这样一段话:夜叉从水底钻出来, 只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在洗澡, 便大喝一声:“呔, 你这个臭娃娃, 居然敢在龙王的地盘上撒野, 看我不把你收拾了。”哪吒转身一看, 只见一个红毛的怪物凶神恶煞地盯着他, 便笑着说:“哈, 哈, 你想打我?还嫩了点。”夜叉一听便火冒三丈, 暴跳如雷, 举起斧头便向他砍去。

板块三:转述。先引导学生从东海龙王向李靖“告状”的角度来转述这个故事, 再引导学生从哪吒向父亲“辩解”的角度来转述这个故事, 最后引导学生将这两次转述与课文进行比较, 进而发现“一个故事”居然会有“三种说法”。那么, 究竟哪种说法更符合真相呢?学生一时无所适从, 我便出示《封神演义》, 学生自然通过阅读专著, 还原一个真实的哪吒, 而不盲目地相信课文所描写的英雄形象。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中领悟到了, 就同一件事情而言, 说话者的“目的不同”, 其“说法也不同”。孰是孰非, 不能偏信一方, 须自己独立判断。

抓语文学科本质,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篇8

一、语言文字教学

音形义、字词句是语文的基础,是学生打开语文世界,走进社会生活的钥匙。尤其是小学阶段,字词始终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各种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积累、丰富字词,只有回归了语文教学的这个本质,学生才能更好地阅读,更好地表达。

在《北大荒的秋天》教学中,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这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常用,也最实惠的教学方法,琅琅读书声应该是语文课堂最根本的特征。教师除了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还要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可以单独朗读,然后比一比哪个同学吐字清晰,哪个同学声音洪亮。教师把本课的部分生字,规范地写到黑板上,让学生认读。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永远是课堂不能缺少的配置,教师规范的书写,是对学生写字最好的影响。教师还可以把黑板让给学生,小学生是爱表现的,他们都愿意到黑板上展示自己。在分析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让天空变幻莫测的颜色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颜色的理解和记忆,丰富学生关于颜色的词语。

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多朗读,通过朗读增强记忆,培养语感。教师要把对词语意思的理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再融入课文内容之中,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感性的认识,寻找字词形义的内在关联,提高词语积累的效率。

二、文学欣赏教学

语言文字偏重于工具、实用,而文学则作用于人的精神,丰富人的情感,因为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语文教学中除了重视学生文字积累,还必须教会学生懂得欣赏文学。小学教材中每一种文学形式虽然篇幅短小,内容简单,但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教师应该让学生们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了解社会,认识自然,懂得真善美,明辨是与非。

在《我们爱你啊,中国》的阅读教学中,这是一首诗歌,篇幅不长,语言凝练,感情热烈,节奏感强烈,思想境界开阔,表达了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豪情壮志。教师范读课文,用充沛的感情,投入的神情,来感染学生。“同学们,读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老师,你说这是一首诗,我非常喜欢诗,我觉得里边的语言像歌词,读的时候非常有气势。”“是的,这首诗的语言凝练,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流畅。”“您读的时候,我觉得非常自豪,浑身热血沸腾。”“这位同学已经走进了诗歌,诗就是饱含感情的文字,它比任何形式的文章感情都要浓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一起朗读课文,读出情感,读出气势,好不好,在读的时候除了要体验其中的情感,你们还要思考这首诗都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仅仅在于丰富的语言积累,还在于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积累和感悟这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抓手,也是语文课堂的本质所在。

三、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是有明确的规定:能说普通话,学会倾听,懂得与人交流,与人商讨,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时要懂得礼貌,说话要有条理,等等。口语交际能力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但是因为口语交际在考试评价中没有统一的固定标准,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它成了语文教学的附属品。要改变现状,要从教师的认识入手,把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常规化。

在第九册《莫高窟》的教学中,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搜集关于莫高窟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或者是传说。上课,学生朗读课文,自主交流,共同分享,给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接下来,教师安排了一个谁来当导游的游戏,不但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还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谁来当导游,要求说话吐字清晰,口齿伶俐,介绍有条理并且不能只是背诵课文内容,要自己组织语言,还要随时回答游客提出的问题,现在老师先当一个总导游。”为了给学生做一个演示,教师先介绍莫高窟的总体情况:“游客们上午好,看到眼前这些洞窟了吗,大家能数数一共多少个吗,我告诉大家吧,一共492个……”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跃跃欲试,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就是人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文本,挖掘里边的口语因素,积极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因为学生无论今后从事什么工作,怎样发展,口语交际都是影响他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如果善谈,愿意交流,工作生活就会顺畅,相反可能就会处处碰壁,很难成功。

语文就是语文,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要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学好汉语言,欣赏汉文学,在交流、体验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马保全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J].亚太教育,2016(21).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踏实高效 篇9

一、重视教师的范读,感悟声音之美

多媒体中行家的朗读示范作用是那么的规范,直接拿来用不就行了,何必要范读呢?有人这样说。但这其实是不对的,自古以来,朗读就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所谓“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话无不在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性。一篇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言传不如身教”,教师范读的声音更真切,更感人,教师通过自己的眼神、表情、肢体语言等感官动作将文字中所蕴含的信息直接传达给学生,用自己的情感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这是任何多媒体所无法做到的,而且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从而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语感。

再者,学生对于新课知识把握不是很好,往往是模糊的、肤浅的。教师在适当的点拨过程中加入示范性的朗读,创设情境,更容易使学生深入课文内容,与作者的心一起跳动。课文《在大海中永生》文中有一句邓小平爷爷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为了让学生理解这句话,教师可以先有感情地范读此句,感染学生的情绪,引起他们的思索,再引导他们体会邓小平的情感,感受邓小平爷爷对人民的深情,接着指导学生练读,这样不仅使学生顺利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也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的积极性。

二、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读

在教师的范读感染中,此时的学生怎样才能“感语言,悟深意”呢?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放声地吟诵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试想一下,如果学生连字词句都无法读通、读顺,连最基本的想法都无法用语言表达,只是跟着电脑去欣赏图片,去凑热闹,去“叽叽喳喳”,课堂氛围是热闹了,精彩了,可学生们又学到些什么呢?他们只会对语言文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反感。那么他们还会静下心来去品味语言吗?还会有兴趣去看那些枯燥无味的文字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赶潮流的“东西”是代替不了学生的品读的。笔者听一位老师执教“小马过河”,课上播放了《小马过河》的动画片并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式推进课文。四十分钟的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在讲台上表演节目,试问这样“热闹”的课堂背后,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什么?离开了课堂,学生只是了解了这样一个故事内容,然而老牛性格的敦厚、小松鼠隐隐透着着急和担忧、小马的天真活泼、老马的慈爱温和并没有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三、加强训练,扎实基础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作为人与人交际的工具。那么听说读写的训练是不可缺失的一环。语文学科科学的、必要的训练是必需的。而基于多媒体的语文学习,学生们有时甚至连笔都不需要携带。试问,这如何去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高度重视这一点,如,适当的默写、利用美文进行仿写、口语交际的训练等,这是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些有效途径。

让语文教学回归智慧的本真 篇10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常常处于应付各类琐事的浮躁的心境下, 往往会在各类教育思潮的裹挟下, 陷入教育的误区, 渐渐迷失语文教学的方向。因此没有恒定的教育信仰或者信念, 是不行的。我以为教育是发展人的事业, 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才是我们应该坚守的教育信仰。如何才能让语文教学回归智慧的本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寻找突破。

一、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以讲述文本内容作为语文课的教学内容, 是当前许多语文教师上语文课的常规路径。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围绕文本内容走, 抑或会将语文课上成品德课、上成科学课、上成环保课, 丧失了语文教学的本性。要让语文教学回归智慧的本真, 必须转变观念教学, 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 让学生学会语言的表达, 使之成为学生一生受用的教学。

1. 让课本知识回归生活常态。

书本的语言和生活的实际是有出入的, 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 发现其不同, 然后进行拓展或者模拟训练, 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小露珠》一课中, 小动物们和小露珠一一打招呼, 文中的打招呼是单向的, 小露珠没有回应, 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与人打招呼的现象有偏差。教师可以创设打招呼的情景, 真正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 把书本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2. 不断变化表述, 灵活应用语言。

中华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 同一个意思, 可以用不同的表述方式, 教师应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变换表述方法的训练, 灵活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在讲述小露珠特点的时候, 书上的语言是“像钻石一样闪亮的小露珠”“像水晶一样透明的小露珠”“像珍珠一样圆润的小露珠”, 如何让学生将小露珠的特点概括地说出来, 教师也是需要用心的, 因为三年级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关键学段。学生大多数会回答“小露珠像钻石一样闪亮, 像水晶一样透明, 像珍珠一样圆润。”这样的回答比起原文已经简洁不少, 此时教师可以先肯定然后再提升难度让学生继续换说法, 也可适时提醒, “小露珠像怎样的钻石呢?”学生经过启发后, 想到还可以将其说成“小露珠像闪亮的钻石、透明的水晶、圆润的珍珠。”通过训练让学生明白语言文字的表述有多种方式。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 充分挖掘学生的语言潜能, 学生创造性的火花就会被激发出来。

3. 模拟构段方式, 不断开发语言。

小学阶段, 特别是低年级的课文, 相似的构段方式比比皆是。教师就要研读教材发现异同, 引领学生发现规律, 为学生复述以及续写课文做好铺垫。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猴子种果树》一文就是很好的例子。课文有三个内容相似的段落:都是先写鸟儿怎么劝, 猴子怎么想、怎么做。教师可以讲解第一段的结构, 让学生发现文章结构的特点, 通过置换“鸟名、叫声、树名、农谚”, 让学生练习将故事讲下去。

教师如果能够认真研读教材, 用一双慧眼去发现蕴藏在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就一定能够走出跟着课文“讲课文”的怪圈, 就能让语文教学回归智慧的本真。

二、擅长将文本所述道理延伸至学生生活

以铭记课文告诉大家的道理作为语文课的最终收获, 是当前部分语文老师省去精心让学生领悟, “最快捷”、“最高效”的方法之一。殊不知这些会背诵各种课文中心思想的学生, 他们的语文能力真的得到提升了吗?在生活中, 他们能用学到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吗?只怕这样的教学最终培养出只是死读书的呆子罢了。语文课堂应该担负起发展学生智力, 培养学以致用人才的重任。

学生的智慧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日积月累地增长起来的。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够真正为学生所用的言语智慧, 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同样《哪咤闹海》一文, 浅显易懂, 看似没有什么可以教给学生的, 但是薛大师却发掘出了本课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点, 同时传授给学生判断别人话语是否正确的人生经验。课堂上, 教师让学生分别以哪吒、龙王这两个角色转述“闹海”一事为训练点, 让学生明白说话者的立场:龙王死了儿子, 必定将罪责归咎于哪吒;而哪吒为表自己的清白正义, 必定大肆讲述三太子的不是。教者接着问学生“那本文的作者立场是什么?”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情色彩来感悟作者的观点。接着引导学生生活中如果有不同的人来跟你讲述同一件事, 但是是不同版本的, 该怎么办呢?学生各抒己见, 最后归结为:深入了解事情真相, 不要轻易被一面之辞蒙蔽。

相信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将文本中讲述的道理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 那就一定能够使语文学科担当起培育学生智能的重任, 这样也就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真。

上一篇:厨房的味道下一篇:医学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