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本真 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2024-05-25

坚守本真 努力构建高效课堂(精选6篇)

篇1:坚守本真 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坚守本真

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 隔窗看雀 》说课稿

一、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鄂教版第十册第17课《隔窗看雀》是一篇语言生动、平实,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其中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生活态度能引起我们长久的思考,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审视周围的人与物。

所有五年级的老师们都一致认为这篇文章选得好,但教学的难度却很大。首先是散文这种“形散而神不散”的行文方式对学生来说难以把握。更重要的是文章从小小麻雀身上所折射出一种讲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为了达到深入浅出、化繁为简的目的,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

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通过与文本、与作者交流,理解麻雀“忙碌而不羞愧,普通而不自卑”的可贵,感受作者对麻雀这个小生命的欣赏,从而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初步思考。

3、通过学习文中优美细腻的语言文字,想像画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

二、谈难点的突破

1、这篇文章的内涵与学生的认识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学生理解是有一定的困难,麻雀仅仅是一个他们并不陌生的事物,但是要感受和领悟麻雀“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的生活,并不容易。如何让学生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义,领略到文章深处的东西呢?我采用读悟结合的方法,抓住文章最主要的枝干,紧紧扣住文中能够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摩擦和振动的语句,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展开自主学习,感知、理解、回味,读出文中情感,从文章的表层读向深层,逐步领悟到作者的用意并感受到优美文字中所传达出的情趣。

2、“忙碌而不羞愧,平庸而不自卑”这句话出现在课文第六自然段的行为之中,很显然,它是文章的文眼,是麻雀生活态度的集中体现,也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将这句话作为这堂课的阅读切入点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但这句话高度概括很空很泛,即使学生在课文中一眼就发现了它,也只能代表作者的个人感悟,学生没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无法与作者实现精神的沟通,无法真正领悟这句话并丰富它的内涵。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呢?我在教学中没有硬性揪着不放,而是暂时把它放在一边,集中精力品味课文六至十一自然段,从作者对麻雀生活带有浓厚感情的描述中体会这小生命活出快乐与坚忍,自信与乐观,充实与幸福,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想象补白等阅读方法不断丰富麻雀在其头脑中的形象。在这之后,我水到渠成地将学生读书体会归纳到文眼之下,告诉他们用心感悟到的正是“忙碌而不羞愧,普通而不自卑”的真正内涵。

此外在第九自然段,作者把麻雀比作点缀在人类生活中的活标点,语言优美风趣、比喻排比运用巧妙,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把这段教学重点放在语言文字积累上,从“活标点”这一形象比喻出发给我们的世界带来生趣,再利用将暗喻词改成好像、犹如等,不露痕迹的提示暗喻写法,最好后激发学生背诵下来。几个环节体现语文课的本色,又避免机械训练,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三、说课后反思。

1、一直以为,文字是语文课堂得以飞翔的着陆点。脱离语言文字的着陆点,其感悟难以扎根。怎样才能使学生“言语的耳朵”更加灵敏,“言语的眼睛”更加明亮?我觉得,一定要贴紧文本潜进字词里去。《隔窗看雀》中不少文字句段,赋予了诗人特别的眼光与想象,平实而奇特,生动而鲜活,可以称得上神来之笔。然而如何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神来之笔,让学生感悟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一直是我设计这堂课和执教这堂课最大的困惑。

2、《隔窗看雀》是一篇文质优美、耐人寻味的好课文,但学生理解起来确实难度很大。课文里面蕴藏着太多的知识点需要挖掘,而且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我感觉自己不知道怎样把握,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是兼顾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通俗地说就是很容易顾此失彼。这节课我先后试教3次,最长一次拖堂40分钟还是不得草草收场。有专家说,课堂上要争取不问。问题是老师不问学生没有那么强的能力能自主学习。

篇2:坚守本真 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灵台一中新课程实验前期准备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上午好!

2009年1月,我校被确定为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开始了《构建普通高中新课程学习型课堂》的研究工作,课改准备工作,也随之全面启动,逐步地实施,下面我将灵台一中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及课改准备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做一简要汇报,敬请指导。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1、健全组织 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我校普通高中课改工作的领导,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习有关负责人、学科骨干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九个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各方面的工作,考试了课改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

2、完善制度 制定方案

学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灵台一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灵台一中新课程实验师资培训方案》、《灵台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灵台一中构建学习型课堂研究方案》等规章制度,使课改实验工作得到了制度上的保证。

3、加强培训 更新观念

一是派主管教研的副校长赴天津51中挂职学习三个月,全面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方式和教学模式。

二是派九大学科的骨干教师赴江苏洋思中学学习一周,全面考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全面启动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活动。

三是校长、副校长、教研室主任等学校负责人先后赴河北、南通、银川等地学习考察,借鉴外地经验,明确我们的工作思路,四是选派校级领导赴张掖参加全省新课改实验样本校校长论坛。进一步明确省厅对课改工作的要求。

五是购买新课程培训光盘,按学科组队全体教师进行通识和学科培训,编印培训资料、组织教师撰写培训体会,全面教育理念,了解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课例。六是派十人参加市上的新课改动员及培训会。

七是四人参加远程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会。

八是九名教研组长参加省上的培训。

九是罗校长参加甘肃省校长新课程能力建设培训会。

十是五名英语老师参加平凉市英语教师培训。

4、突出实质 改革课堂

篇3:坚守本真 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一、认真备课——高效课堂的前奏

教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我们在课堂教学准备中,不但要备内容、备流程、备方法,还要备学生, 尤其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设计教学目标和方法。

二、扎实预习——高效课堂的基础

在授课前,任课教师都事先安排学生预习;预习的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针对预习的内容,让学生预习那些内容能看懂,能理解; 二是找一找预习内容中看不懂的,并把它做上记号;三是对于预习的内容,学生有什么想法,一并把它记下来,在课堂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探讨。

三、小组合作——高效课堂的法宝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 进行的基 本单位 ,它是小组 合作学习 的组织基础。 在授课中,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激励,这样就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力 , 课堂气氛 浓厚了 、活跃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益也自然提高了。

四、关注学生——高效课堂的根本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好,教师讲得再精彩,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其中,那算不上是高效的课堂。 课堂上要关注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不回避任何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课堂上要对学生恰如其分地评价,给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五、有效练习——高效课堂的保证

练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利用典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其基础之上拓展延伸,多方位加强课堂练习,尤其围绕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反复训练,触类旁通 ,达到了融 会贯通的目的。 这样,学生因为“ 熟能生巧”,在课堂中消化和吸收当堂所学的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某一类型的题目解答的基本步骤和规律,在巩固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提高的目标。

篇4:坚守语文本真 构建高效课堂

2008年语文课程改革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笔者根据所获信息,梳理出以下几点。

理论研究催生阅读教学新概念——阅读教学改革又上新台阶

纵观本年度语文课改历程,总的感觉是理论研究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表现在:语文教育专家、教研员以及一线教师从不同角度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提出了不少很有见地的新观点。

一是提出“文感”阅读教学新概念。一线教师对“语感”的概念比较熟知,而对于什么是“文感”却很陌生。什么是“文感”?蔡伟在《走向“文感”:后“语感”时代语文教学的出路》一文中,对文感定义如下:“文感是个体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通过长期的读与积累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对文本直接快速感悟与理解的心智技能。”由此定义引发了文感与语感是什么关系,两者有何区别等问题。文章认为,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存在一定的交叉关系,但两者的功能、适用范围都有着显著的不同,相互之间可以互补,但不可替代。“语感定位在‘语’,文感定位在‘文’”。语感侧重对听与说起作用,在多说多听中才能训练出良好的语感;文感着重对读与写起作用,多读多写才能养成优美的文感,语感更关注语言产品的局部,而文感更关心语言产品的整体。文感与语感组成了语文教学的“双核”。走向文感,这是语文课程改革之必然,也是语文有效性教学之必需。

二是提出“生本教育”理念。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研所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传统的“师本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生本教育”的本质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作为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落实生本教育?周艳玲、邵琛琛在《“生本教育”理念与高中语文课堂教育》一文中提出三个方面:1.强化以学生需要为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变“教会学生学”为“学生主动会学”。2.在增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互动中,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共同参与”。3.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平等意识,变“教师权威者”为“师生共同提高”。“生本教育”理念极大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现状,为让语文教师发挥潜能、展示才华,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

阅读教学概念不断泛化,说明阅读价值正被人们重新审视,现代化阅读理论的发展,必将对现代阅读教学产生重大影响,推动阅读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语文课程“性质之争”于事无补——有识之士急呼“免战”

语文课程如何定“性”,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问题。一门课程的定“性”问题,竟然困扰了语文界长达半个世纪。近年来,人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感到疲惫了,纷纷提出挂“免战牌”。

理由一: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认定,语文界似乎已经形成一个话语定式:要求用非常简单的“一两个词”+“性”字来表述,这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首先是语文课程基本性质十分复杂,绝不是“一两个词+性”就可以说清楚的;其次是不同人、不同学派对语文课程基本性质、功能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任何一个太简单的表述,都难给人较为明确的认识。

理由二:长期以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转移了我们对语文教育根本任务应有的关注,许多与如何提高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直接相关的重要课题却未能得到深入的研究。专家呼吁语文教育工作者求同存异,搁置“课程性质”之争,回到原点,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理由三:钱梦龙撰文提出质疑:“语文课程难道非定性不可吗?难道不定性语文教学就真的找不到方向了吗?”他坦言“我们与其在定性难题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绕来绕去,绕到最后仍然糊里糊涂,教学中又容易产生种种负面效果,那为什么不彻底摆脱在长期争论中形成的‘两性对垒’的思维惯性,扔掉‘工具性’‘人文性’这类抽象的概念,直接面对‘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这些问题本身呢?”

理由四:一些国外的母语课程标准,没有“必须用简单的词语,准确而又获得众人同意的”母语课程本质特征的表述要求,也未见到这方面的激烈争论。

理由五:专家、学者由于着眼点不同,曾提出各自对语文课程性质独到的见解。据统计,有十多种观点确实言之有理,但阐明自己的“性质观”,并不等于客观存在的“本质”。

理由六:语言学家李宇明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是无解的,他说:“别说语文具有人文性,物理、化学也具有人文性。语文当然具有工具性,数学、逻辑学也具有工具性。老是这样争论实在于事无补。”

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剪不断,理还乱”,引起了普遍关注和忧虑。有识之士坦言,“争论不见得是坏事,但是减少些争端、多些探讨和实践,对当前语文教学更有裨益”。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语文界备受关注的焦点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少慢差等问题,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构建高效课堂,正是新课程改革进入关键领域的理性选择。语文界正在围绕“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敏感而又现实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和积极的实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课程实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构建高效课堂有其特定的話题背景,那就是现行的课堂教学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虽然当今的教育手段先进了,教学方法多样化了,但为什么课堂教学实效性却不高,原因何在?有论者认为“目前课堂教学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媒体教学手段掩盖了教学的实质内容;二是偏离文本的空泛讨论脱离了语言文字。它们给课堂教学涂抹上铅华,而教学的本来面目缺乏血色和神采。”(王鹏伟《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实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热闹的课堂背后缺失的是教学实效。

提高课堂效率是教育教学永恒的追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度研讨。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钱剑波撰文提出以下六个方面:1.有效教学是有明确任务指向的教学。2.有效教学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3.有效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的教学。4.有效教学是最优化教学策略实施的教学。5.有效教学是三维目标统一的教学。6.有效教学是师生生命价值彰显的教学。

高效课堂教学集各种要素于一体,高效课堂教学具有哪些特征?赵丽霞在《高效课堂教学的六个特征》中提出六个方面:特征一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特征二是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特征三是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特征四是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特征五是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托。特征六是以科学的教学组织为保障。

高效课堂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确保学生主体地位为保障,构建动态平衡的课堂生态系统,以利于学生高效学习和幸福成长的课堂组织形式。王俊在《回归教学本质,构建高效课堂》一文中指出,高效课堂的具体表现有六个“力”值得关注,即蓬勃的生命活力、持续的内在动力、卓越的成功魅力、适度的思维张力、强大的团队合力、长远的发展潜力。

以上几位论者所提出的高效课堂的六条标准、六个特征和六个“力”,给语文界以丰富的启示。

一节有效的语文课,要实现教学的高效,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表现在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宽度和广度,对教材的前提性和规定性作合理、适度而和谐的协调。周一贯的《阅读课堂教学“五说”》一文对“五说”(即“课文说什么”、“课文怎么说”、“课文为什么这么说”、“我想对课文说”和“大家又会怎么说”)作了阐释。“五个说”把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内在对话机理诠释成可以具体把握的教学行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提高课堂实效具有现实意义和引导价值。

语文教学如何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业内人士提出了颇具启发性的见解

正确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寻求解读文本的新视角,探究解读文本的新途径,成了本年度语文界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教师应以怎样的视角透视文本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处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教师应该以怎样的视角透视文本并做出相应的教学处理呢?作者视角: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读者视角: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语文视角:凸显学科的本体特征;学生视角: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在解读文本过程中选准多维视角,关系着教学的成效高低。

话题二:语文教师如何解读文本?

语文教师应如何解读文本,黄厚江在《语文教师的智慧阅读》一文中提出必须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陌生阅读——在全新的阅读中感受文本,形成新鲜的阅读体验,获得对文本的直接认识,积累阅读教学的“本我”资源。第二阶段,立体阅读——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阅读文本,获得对文本的全息解读,处理好文本阅读中多重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三阶段,智慧阅读——借助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获得对文本新颖、独特的理解,为高品位、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提供可能。

话题三:如何把握多元解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多元解读”受到普遍关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何把握“多元解读”,有论者提出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多元解读”应注意下述几点:1.应区分“教学情境中的解读”和“非教学情境中的解读”。2.多元解读不应变成对学生的无条件服从。3.多元解读不应成为消解科学精神的温床。4.多元解读不应成为培育“假民主”的土壤。5.多元解读不应成为盲目地反对权威的理由。

话题四: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

受十多年来语文考试模式的影响,教师忽视“解读文本”,有相当多的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较低。孙绍振教授认为:“当前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弱化,贬损了中学语文教育应有的含金量。”他强调语文教师要大力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黄艳明在《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文本解读》一文中提出四个方面:1.文本解读:收放有度,在作者创造与读者再创造之间;2.入乎其中:关注文本,在文心与我心之间考量;3.知“人”论“著”:关注作者,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思考;4.他山之石:他山之“文”,他山之“论”,皆可攻玉。

不断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师“安身立命”之道。教师的阅读视野,会为老师独立解读文本提供一个自如的平台。阅读视野的开阔所带来的综合效益是巨大的,阅读视野开阔的教师,大多会形成自觉的探究意识与较强的“求甚解”的能力,而这正是一个教师文本素质的基本指标。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人格构建和精神构建——“经典阅读”受到语文界认同和重视

重拾中华经典,复兴中华文化。社会上掀起了讲读《论语》《三国》等文化经典的热潮。

所谓“经典”,就是民族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结晶。阅读经典,就是“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新语文读本》编者的话)经典里融化了先人们对人、对人性、对人生的思考与探索,表达了先哲们对真善美的思考。阅读经典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语文素养有重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从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者、教科书的编写者到教师、家长都提倡和鼓励中小学生阅读经典。有识之士主张经典作品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占据重要地位,有许多中小学校在语文教学上不约而同地走向了“阅读经典”之路。小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中学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修课。

阅读经典的益处固然多多,但如果不解决好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阅读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中小学生读哪些经典?有论者提出,不仅要引导孩子读《论语》,也要适当地读诸子百家;不但读古代经典,也要读现代经典;不但读中国经典,也要读外国经典;不但读文学经典,也要适当读历史、哲学,以至科学经典。在这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及相匹配的实验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经典怎么阅读?许多专家、学者以及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见。钱理群根据他的经验、体会和认识,以及当下中国的“读经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五点具体意见:1.应建立多元化的经典阅读观。2.应引导学生读原著,一字一句地疏通,一篇一篇地老老实实地读,弄清原意,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与习惯,不要“抽出而讲之”,不着边际的发挥;对流行的讲解、心读、摘句,要保持必要的警惕,避免上当受骗。3.要引导学生以平常心阅读经典,对经典作家,既不“仰视”,也不“俯视”,而“平视”之……对将经典作家神化,圣人化,宗教化,意识形态化,道德化,功利化的倾向,要保持高度的警惕。4.在语文课程中讲经典作品,应有别于社会教育中的经典普及,它应服从于语文教育的目标,注意其基础教育的特点,应始终抓住语言文字这一基本环节,因文而会心。5.要引导学生“以心契心”。还有专家指出,重读、再三读、反复读是走进经典的唯一途径,又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不二法门。也有专家提出,现在经典阅读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那就是内容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同时,教学方式上也需要改变过去单纯的“诵读熟记”,可以结合中小学生现实生活给予诠释,使“读经”具有现代价值。这里学校自身认识水平,特别是教师的学识水平起着决定作用。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步入经典,首先自己要阅读经典,要与学生努力形成“共生”效应。

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新的历史起点,必然有新的矛盾与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有新的思路与平台。站在这样新的起点眺望未来课程改革征程,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进一步鼓足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只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就能稳步向成功的目标迈进。

作者单位

江苏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校区)

篇5:坚守本真 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打造品牌学校

自2010年10月市教育局开展高效课堂构建活动以来,我校根据市教体局《关于构建高效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开放探究式教学模式,扎实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确立了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三种课型的教学流程,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理论学习

活动一开始,学校就成立了构建高效课堂领导小组。教导处印发了《三门峡市初中高效课堂基本教学流程》,通过全体教师会议,年级组会议,教研组会议,教研活动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通过学习,全体教师统一了思想和认识,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明确了三门峡市初中高效课堂基本教学流程包括四个教学环节,即“导、学、讲、练”。所谓“导”就是目标导学,“学”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讲”就是精讲点拔、归纳提升,“练”就是精练达标。在这个基本流程中,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以增长学生学习技能为目的,教师为学生服务。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爱学→学会→会学。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流程能够实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向互动与内在结合,能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能力,构建高效课堂。

二、循序渐进,开展高效课堂构建活动

2010—2011学年下期一开始,学校领导和教管人员便分包学科,全程参与实验活动。本学期共安排包括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不同学科类型的研讨课170节,探讨各学科运用开放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经过一个学期全体教师的不断探索,构建了适合一中教学的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三种课型的教学流程,初步培养出一批有一定示范引领作用和有个人教学特色的骨干教师。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五下午第三节为教研活动时间,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说课、议课,然后教师各自写出教案,周一交教导处检查,集体备课博采众长,集思广益,提高了备课质量,力争每节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我校的集体备课原则是“三备”、“四定”、“四统一”。“三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教法、备学情学法。“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设置、统一检测内容。

集体备课分三个阶段:

1、个人初备阶段。

在集体备课讨论前,教师根据教研组统一安排,按单元或按课时分工备课,互相交流。教师根据预授课的内容,个体完成深挖教材,收集资料,认定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中心发言人主要负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创设、教学预设及应对策略。

2、第二阶段——集体备课讨论阶段。

集体备课时由中心发言人说课,大家讨论补充。集体备课的形式,主要是发言、讨论、认定。由教研组长主持,先由组长预先指定的中心发言人,依据个人初备时思路,对本周教学内容作广泛而又有针对性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其他成员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对单元备课或课时备课内容、环节、教法、学法、预测问题的创设等作具体深入的探讨,边探讨边认定,达成共识。

3、第三阶段——二次备课阶段。

集体备课后,由教师个人根据第二阶段形成的共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特长优势实施二次备课——添加个案,形成个人特色。二次备课是集体智慧与个人特长的融合,是集体备课优势的最高体现。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画知识结构图及优质教案评比等活动。为推动我校今后的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如何精讲精练、课堂调控细节问题,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处理等还需进一步探究。

教导处重新印发了“三门峡市初中高效课堂基本教学流程”,组织教师再学习,再领会,进一步明确高效课堂基本教学流程。召开各学科备课组长会议,安排各年级各学科对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三种课型的教学流程进行修订、完善。本着“名师引路,共同提高”的原则,教导处组织安排各学科的骨干教师上观摩课,在操作层面上为任课教师提供示范和引导,力争每位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摩,都能 2

按高效课堂教学流程进行教学,经过一个学期全体教师的不断探索,最后,制订出了9个学科三种课型27种教学流程。为了真正构建高效课堂,我校提出了严把“五关”,做实“四清”的教学方案,“五关”是:①备课关,②预习关,③课堂关,④作业关,⑤辅导关。“四清”是:①堂清,②日清,③周清,④月清。

新学期开学之初,学校又在领导班子会议上确立了以“观课议课”为重点的教研教改活动,进一步深化我校的开放探究式教学模式,促使教师熟练运用“导——学——讲——练”的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接着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宣传动员,教导处随即召开了学科组长会议,安排本期观课议课活动,要求各学科组长各负其责,联动推进。教导处负责活动中的理论学习培训,观课议课等工作的检查、记录和档案汇总等工作,由于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观课议课活动在我校得以顺利开展。

为了使观课议课活动取得实效,教导处先后印发了“端正观课议课态度,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和“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的学习材料,任课教师人手一册,利用周五教研活动时间,以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明确观课议课的目的、作用及内容,搞清楚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区别,怎样进行观课议课等,为观课议课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如:在观课的内容上,我们要求一观授课教师,二观学生课堂表现,三观师生互动交流情况。在议课方面,我们要求:一要议教学目标,二要议教学思想、态度和基本功。三要议教学方法,看 3

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运用了启发式,是否重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探究,是否注重方法能力的培养。四要议教学效果。通过学习,教师们认识到了观课议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开展教学,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到目前为止,我校所有任课教师在“观课议课”活动中态度端正,积极参与,更新了理念,提升了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使自己的课堂更加高效,更有吸引力。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录制各学科不同课型的示范课27节,印制了知识结构图66套,收编了优质教案70多个课时,以备今后教学参考。

三、活动见成效,汗水结硕果

1、两年来,全体教师在沿用开放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积极参与本学科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三种课型教学流程的探究与创建。全校初步培养出一批有一定示范引领作用和有个人教学特色的骨干教师,探索出各学科的基本教学模式。

新授课:要求教师树立“以学定教”,课堂训练的教学理念,倡导实施“先学后教,精讲精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把促进学生积极紧张的思考作为主要任务,教师精心导入、组织、提问指导、评价,组织学生自学,展示、暴露、讨论、解决、确保学生学有时间,学有所得,学有长进,以保障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讲评课:要求教师要分析典型问题,共性问题,研究学生的解题习惯、思路、技巧,要对错因形成进行分析、探究,还有其错误思路,4

找准问题症状所在。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循循诱导学生建立起知识问题的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课:要求教师要合理安排练习与讲评时间,通过设疑激趣,提高学生求知兴趣,通过练习、讨论、指导学习思考释疑;通过点拨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和掌握规律;通过专门训练,增强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最终促使学生找出知识问题的内在联系,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理清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的角色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学生学习方式逐步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两年来,在三门峡市优质课评选活动中,26名教师分获一、二等奖。在三门峡市个性化作文竞赛,数学、英语之星评比等活动中,38名学生获奖,32名教师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在河南省初中数学竞赛和全国物理、化学竞赛中,36名学生分获省级及国家级一、二等奖,29名教师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180多篇论文在地级以上的论文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3、近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位居第一,深受社会好评。连年被评为三门峡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去年又被三门峡市教育局授予“十佳学校”。

学校教育是永恒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无止境的,虽然我校取得了 5

一些成绩,但目前仍有个别教师不能够熟练运用“导学讲练”三种课型的教学流程,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如何精讲精练、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处理等还需进一步探究,未来的路还很长,目标更高,任务更艰巨。针对我校青年教师多的特点,本学期中我们又开展了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讲活动,力促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教学骨干。在三门峡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继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为打造品牌学校,彰显特色而努力奋斗。

篇6:坚守本真 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前自学 课堂导学 课后巩固 学案整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时的减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因此我校实施了“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改革。通过这段时间的授课以及向学生的调查了解,学生对此是持欢迎态度的,自己感觉授课效率较以前也有所提高,这使我对继续用好导学案更加有信心。怎样才能使导学案发挥出它最大的效力呢?这是我们一直在探究的课题。

我们数学组的导学案是老师们在研究教学大纲、教材的基础上,先集体备课,说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其教法学法,然后轮流备课形成学生用的学案,老师们各自进行二次备课后上课,上完课后进行反思总结并优化学案。可以说,学案是我们全体教师智慧的结晶。每一份学案都着眼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侧重于让学生“会学”知识。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保障,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如何使用好学案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一、课前自学

教育家吕叔湘说:“学生的学,应当由被动地学向主动地学转化”,“变教师的外部给予为学生的内部求索”。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自己主动学了,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但是如何在教师不讲的前提下,保证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学会,并且产生最大化“效益”呢?

每次我都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课本进行预习。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导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二、课堂导学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新课标的数学知识分类不同,我就根据不同的知识和要求采取了不同的导学方式。

1.对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2.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导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精讲点拨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4.对由实验得出结论部分的教学,可让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得到知识,最后由教师对结论进行总结、归纳。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了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因而无论使用何种方式,其关键在“导”,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教师在课堂导学的过程中不管采用哪种导学方式都要求学生当堂分段完成导学案中“课堂导学”部分的内容,并适当做些方法、规律等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新课内容结束后,学生再重新审视一遍在自学时完成的导学案中“基础整合”部分的有关问题,即本课的知识小结。

三、课后巩固

课后巩固分为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及能力提升几部分组成。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练习应尽量在课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出解答。这一方面能让学生有及时而适当的训练,达到“当堂达标”的目的,既巩固所学,又使学生学有所用;另一方面,可让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为课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信息。能力提升部分的题目在编写时就分为不同的层次,教师可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题目作为课后的练习巩固。同时教师要适时将导学案收起,仔细批改,对导学案上反映出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并指导学生对导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

四、学案整理

因为导学案是按照课时编写并在每一节上课前分发给学生的,因此也许会比较散乱。为防止粗心的学生丢失,每一次讲评完学生订正好后我会要求学生将导学案上交,由我集中保管,当一个单元内容结束后,再将这个单元的导学案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将导学案装订成各章节的复习资料。

上一篇:数学教学方法下一篇:暑假安全教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