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024-05-0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精选十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篇1

基础测绘主要成果分为测绘基准 (平面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 重力基本网, 高精度卫星定位控制网) , 基础航空摄影 (基础航空摄影影像, 基础航空摄影原始数据) , 卫星遥感影像 (10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 15米卫星遥感影像) ,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100万地形图, 1:50万地形图, 1:25万地形图, 1:10万地形图, 1:5万地形图, 1:1万地形图) ,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测绘基准数据库, 基础航空摄影数据库, 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库, 基本比例尺基本地理信息数据库) 五大部分。

基础测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前期性, 基础性和社会公益性的工作, 其服务范围涉及与地理信息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领域。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十五”期间, 在广大测绘工作者的努力下, 我们的测绘事业得到了加快发展。基础测绘在全国的城市规划, 管理, 建设, 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区域经济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 科研教育和重大工程建设等领域的服务功能日益增强。基础测绘成果在政府宏观管理, 科学决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 在广大测绘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 我国的基础测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国家测绘基准体系, 初步形成了卫星动态导航定位服务体系;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基础航空摄影工作, 航空摄影的国土覆盖率超过80%;获取了大量的遥感影像, 国土覆盖率达93%;测制和更新了各种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其中1:100万, 1:50万, 1:25万, 1:10万等比例尺地形图已覆盖全国, 1:5万比例尺地形图覆盖国土面积80%, 1:1万比例尺地形图覆盖国土面积44%;基本建立起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其中主要包括1:100万, 1:25万等数字线划地图数据库, 地名数据库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 全国1:5万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 七大江河流域重点防洪区12.5米格网间距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 1米分辨率的数字正摄影像数据库。与此同时, 各种基础测绘成果在各级政府的管理决策, 国家的重大战略, 国家和地区的重大工程以及人民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区国土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 有国家重力点178个, 国家B级GPS控制点84个, 各等级三角点47218个, 其中1:100万比例尺15幅, 1:50万比例尺地形图40幅, 1:25万比例尺地形图1136幅, 1:20万比例尺地形图268幅, 1:10万比例尺地形图956幅, 1:5万比例尺地形图3510一幅, 全部覆盖自治区范围。覆盖全区范围的1:1万地形图50888幅, 现已测绘了6086幅, 约15万平方公里, 占我区国土面积的12.9%。目前已有1:1万数字线划地形图2696幅, 数字化成果在1:1万基础测绘成果占44.3%。多年来, 我区测绘部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努力适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把握现代科技发展趋势, 大力加强基础测绘工作, 加强对传统测绘技术体系的现代化改造, 基本建立起以遥感 (RS) , 全球定位系统 (GPS) , 地理信息系统 (GIS) , 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 以数字线划地图 (DLG) , 数字正摄影像图 (DOM) , 数字高程模型 (DEM) , 数字栅格地图 (DRG) 为主要产品形成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 初步具备了数字化测绘产品的生产能力。在测绘科技进步的推动下, 我区测绘事业蓬勃发展, 在自治区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基础测绘与人民的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到国民经济规划布局, 小到房屋地籍测量, 宏观如道路走向, 微观如高楼大厦的变形监测, 至于测绘与城市建设, 防火救灾, 区域经济开发, 江河流域治理更是数不胜数。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自治区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要突出抓好“一线”“三区”全面实施“十大工程”, 努力实现“三大目标”战略的总体思路。总体思路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 这需要大量的由测绘部门提供的地形图资料, 地理信息数据。

基础测绘成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基础测绘成果在引黄入呼, 环保监控, 灾难监测等重大工程得到广泛应用。2002年8月, 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事业局制作的自治区经济开发带地图, 即亚欧大陆及内蒙古铁路干线地图, 对于政府研究西部大开发和宏观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特别是对于自治区研究规划呼包银———集通沿线经济发展产业带起了重要的测绘服务保障作用。2002年1月完成的《内蒙古大青山山体乔灌木覆盖遥感动态监测》项目, 在为政府提供决策方面,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2年完成的国家重点工程———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勘测定界的任务及淹没区各类土地面积测量, 为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信息数据。2000年, 黄河乌海段决口, 为使乌海市政府及时掌握灾情, 利用遥感资料提供了受灾面积和灾情评估等测绘服务, 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快捷, 准确的科学数据。除此之外, 陆续为国家重点工程万家寨水电站, 达拉特电厂, 托克托电厂, 丰镇电厂, 准格尔煤田, 霍林河煤矿等提供测绘服务, 保障了对这些重大工程的顺利施工。完成的呼和浩特.包头.赤峰.通辽.海拉尔.锡林浩特.乌兰浩特等机场建设及扩建工程的测绘, 净空障碍物测量及雷达导航台工程测量, 为各个机场的基础建设, 土地管理提供了准确的测绘基础资料。应用于水电工程, 交通建设, 城市规划, 生态环保, 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成果层出不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各个方面对基础测绘成果的需求越来越大, 对测绘成果形式和服务手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对基础测绘成果进行深加工, 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测绘产品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如各种比例尺的全区地图, 全区及城市交通旅游地图, 蒙汉文版《内蒙古自治区地图集 (册) 》, 《内蒙古经济地图集》, 《内蒙古地方病地图集》, 《内蒙古国土资源地图集》, 《内蒙古文物地图集》等。随着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需求, 测绘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科研, 教育, 行政管理和日常生活中也日益显现出他的重要性, 它不仅为自治区各项大型建筑工程, 城市建设规划, 资源环境调查提供基础图件, 还为生态环保, 基础建设, 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调查, 科学治理草原沙漠化, 防治沙尘暴等方面提供测绘资料。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需要, 加快构件“数字内蒙古”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从根本上扭转基础测绘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局面, 各级政府对基础测绘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自治区领导对测绘工作非常重视, 提出要加快基础测绘步伐, 使1:1万地形图覆盖率至少达到全区总面积的50%以上 (25000幅左右) 。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基础测绘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省市已经将基础测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 规范了基础测绘的投入机制。

基础测绘提供的成果是地理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随着地理信息资源增值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快和拓展, 将带动一批基于空间位置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和新的产品的形成, 有利地促进智能交通, 车载导航, 个人移动定位, 现代物流, 电子商务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测绘事业是经济建设, 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事业, 测绘在推动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础测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不可少的基础性, 公益性, 前期性工作, 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的, 基础的组成部分。随着基础测绘工作的不断加强, 必定能够为自治区各行各业提供实时有效的测绘服务和保障, 为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根据我区现有的基础测绘资料, 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基础测绘的需求, 阐述基础测绘的作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篇2

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二○一二年二月九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陈震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稳增长、转方式、抓创新、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运行平稳、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十二五”开局良好。地区生产总值48604亿元,增长11%,高于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14129.6亿元(原口径),增长20.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47.9亿元,增长26.2%,高于预期目标16.2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107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2%,达到预期目标。固定资产投资26299.4亿元,增长21.5%,高于预期目标3.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42亿元,增长17.5%,高于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5397.6亿美元,增长15.9%,高于预期目标7.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5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41元,增长14.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5.3%,超过预期目标1.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2%,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5%,氨氮排放量削减1.9%,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均完成预期目标(四项减排指标系初步统计数,实际完成数尚待国家核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尚待国家核算。城镇登记失业率3.22%,控制在4%的预期目标内。人口自然增长率2.61%。,控制在4%。的预期目标内。

2011年主要工作: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季保持在17%以上。重点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和民生等的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59个月稳定在20%以上。200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50亿元。平抑市场物价,发放物价补贴4.4亿元。促进银企对接,全省中小企业新增贷款超3000亿元,担保机构在保金额超2700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5791.6亿元。中小企业新增贷款超过3000亿元。

(二)更大力度促进转型升级。制定“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1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4万亿元。服务业全年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7万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加强节能减排。全年关停小化工企业696家,发展循环经济,太湖治理项目加快实施,林木覆盖率达21.2%。

(三)更高层次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全年粮食总产3307.8万吨,实现“八连增”。城市化率61.9%。启动实施美好乡村行动计划。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实施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加大对苏北发展的支持,苏北发展内生动力增强。支持苏中江海联动发展、跨江合作开发。苏南加大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援建项目圆满完成。

(四)深化改革开放。省直管县改革试点、2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顺利。民间投资增长25.8%。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调整外贸出口结构,外贸出口增长15.6%,服务贸易增幅高于货物贸易增幅34.6%,私营企业出口增长33.5%。实际利用外资321亿美元,全国领先。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36亿美元。

(五)抓好民生改善。突出“四个群体”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新增城镇就业134.6万人,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超90%。实现社保五个“全覆盖”。新建477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45.3万套(户)。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8%。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顺利。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初步安排和主要任务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节能减排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

今年着力抓八方面工作:

(一)扩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促进消费增长。培育新消费热点,鼓励多样化服务消费和产品消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政府采购加大对节能、节水、环保产品消费的政策激励。降低商贸物流成本,健全现代营销、信用体系。加强消费市场可溯体系建设,专项整治预付式消费。

2、努力扩大有效投入。引导投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等倾斜,加强“三农”、民生、社会事业投入。今年安排省级重大项目220个,计划投资4450亿元。

3、加强运行调节。减免企业规费,力争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5%左右。提升省内用地供给和调剂能力,缓解企业用工矛盾。加强煤电油气运等组织调度。提高江苏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大中小企业服务力度。

(二)推动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

1、确保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2.3%。提高授权专利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建设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发展创业投资。实施“十大人才工程”,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10大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占据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创新型企业。

3、确保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0%。提升现有100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层次。重点培育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4、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在钢铁、石化等行业打造国家级重点产业基地,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建设国家重要生产基地。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7%以上。提高传统产业先进产能和品牌经济比重。推进100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三)抓好“三农”工作,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1、发展现代农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增加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加强农产品品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解决221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3、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均衡配置城乡公共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城乡自由流动。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中小城市,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

(四)着力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1、保出口稳定增长。重点推进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出口。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等进口。

2、力争利用外资规模全国领先。注重引进国际高端产业、智力、人才和技术装备。鼓励外资在江苏设立功能性机构。支持以跨国并购、引入海外各类基金等方式利用外资,鼓励内外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推动开发园区“二次创业”。

3、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势企业有序赴境外投资。

(五)统筹区域发展,提高协调发展水平

1、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积极发展临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持沿海产业园区提档升级。突出沿海交通大通道、主枢纽建设和公铁水空管综合交通网配套衔接。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苏北扶持。推进江海联动开发和跨江合作开发,实现与苏南联动融合。推进苏南率先发展。

3、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继续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

(六)推进节能减排,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1、强化政策引导与目标责任。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制定一批严于国家要求的地方节能减排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支持新技术运用。加强对地方评价考核。

2、狠抓重点工程与重点领域。实施五大节能重点工程。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

3、加强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加强水污染防治及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加强化工污染专项治理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林木覆盖率达到21.5%。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水域和滩涂保护,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七)优化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1、开展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及2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等领域。

2、巩固和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医保人均最低筹资标准,调整完善基本医保报销范围。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培养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3、推进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南京国家科技体制、无锡“两型”社会、宿迁区域协调发展等改革试点。

(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切实加强社会建设

1、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拓宽增收渠道。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2、社保主要险种覆盖率保持95%以上。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行城乡保障制度接轨。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0%以上。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36万套(户),竣工保障性住房13万套(户)。

3、推进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培训6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加固改造、重建、新建农村校舍776万平方米,实施农村校车安全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率89.7%。普遍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强化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基本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都有一名全科医生。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篇3

关键词 中国能源 能源消费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中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普查勘探表明,石油的地质储量估计要比探明储量大得多。1990年新探明天然气储量达1900亿立方米。除常规能源外,中国还有原子核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潮汐能等新型能源。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和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在缺乏能源的情况下,必定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严重的会影响一个国家根基。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生产总量每年都在不断的增加,并且国民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煤炭和石油占主导地位,这一些化石能源不像可再生能源一样可以重复利用,属于一次性能源。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开发和利用能源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能源的生产量不能满足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

据测算,到2050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可达到35.4亿吨标准煤。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形势,能源生产的增长并不能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据预测,中国国内能源供应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规模约占年能源需求量的1/10。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不够多元化

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当中,煤炭占到了67%以上,而新能源,包括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核电等,比例都很低。而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导致中国大量石油进口,给我国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并且长期消耗化石燃料,对环境也是一种破坏,引起大范围环境灾害,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中国能源的利用效率由于受到资金、技术应用、能源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比发达国家低很多,缺乏高效的应用体系,导致能源的不必要浪费,不能做到良好的节能。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32%,能源系统总效率为9.3%,只有发达国家的50%左右。1994年单位GNP能耗(吨标准煤/千美元)比较,中国分别是瑞士、意大利、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的14.4倍、11.3倍、10.6倍、8.8倍、8.3倍、7.2倍、4.6倍、4.2倍。同时,我国缺少节能政策,鼓励低消耗低排放,发展科学技术应用,培养技术性人才。

四、对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认识不足

中国人均能源资源相对匮乏,能源利用结构不合理,对能源的依赖性加强,使用现有主要能源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中国能源发展的重点。

但是,当前在中国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实施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意义还没有得到充分、广泛的认识,对积极地、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方针落实还不够。

随着中国居民住宅条件的改善,对家庭供热、空调、照明、家用电器的购买和使用等都对能源形成了较为强劲的需求。同时,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居民对于能源的利用趋向于生活用电和生活用气,从而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中国的能源消费的整体结构,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走向。

随着商品能源供应能力的提高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现在中国的许多乡镇农村地区开始意识到商品能源的高效。煤炭、优化石油气已经成为城市周边乡镇农村重要的生活和生产用能源。每个人每天都在消耗一定量的不可再生能源,导致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反映出市场体系不完善,应急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科技、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完善中国能源市场体系,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给能力,缓解压力。

中国能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联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没有能源的发展,没有能源作为强大的物质基础,在中国这个一个人口大国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稳定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应该以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来制定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必须加强能源战略储备,开拓海外能源市场;长期坚持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和建立节能政策。倘若能搞从根本上解决和调控好中国的能源问题,那么更加有利的发展国民经济,促使社会良好的发展,杜绝国际纠纷,做到真正的国泰民安。

参考文献:

[1]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二○○七年十二月.北京

[2]李金铠.中国能源结构:特征与优化[J].中国市场.2011年33期

[3]吴方.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9期.

[4]焦玉梅.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之我见[J].《北方经济》2006年第20期

[5]陈永汉;吴淑娟;郭耀泉.我国变频技术的发展潜力研究[J]《商业时代》2009年第31期

作者简介: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篇4

近日, 黑龙江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将黑龙江省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馆建设的相关内容, 纳入了《规划纲要》之中, 在此《规划纲要》的“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提出要“发展档案事业”, 并将省档案馆二期工程列入全省“十三五”期间重大文化工程项目。

将全省档案事业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体现了黑龙江省对档案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是对全省档案工作者的极大鞭策和鼓舞, 对于“十三五”期间的黑龙江省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的贯彻落实必将有力地促进黑龙江省档案基础建设、服务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为开创“十三五”期间档案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全省档案馆库建设现状, 最近, 在哈尔滨召开的黑龙江省档案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 县级档案馆要抓住国家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这一机遇, 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 科学规划建设项目, 落实好项目实施资金投入、选址、配套设施等, 力争把档案馆建设成为节能、环保、美观、协调, 满足“五位一体”功能需求的标志性建筑。要加快市地级综合档案馆建设, 争取将档案馆库建设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促进市地级档案馆建设达标。黑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列入档案工作内容, 为全省档案事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各市县档案部门也要积极将档案工作列入当地“十三五”《规划纲要》或相关专项规划, 争取以馆库建设为牵动, 推动档案各项基础工作的新提升, 使全省档案事业发展跨入新阶段。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篇5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xx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按照国家、省、市要求,根据县委“十一五”规划建议精神编制的xx未来发展蓝图。

第一章发展基础

一、“十五”回顾

“十五”时期是xx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期,全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2005年,xx生产总值达21亿元,较2000年增长91%,年均递增10.8%;地方财政收入达0.63亿元,年均递增15.5%。

(一)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

“十五”期间,我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4.4%,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9.5%,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8.4%;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0年的46.5:31:22.5调整到2005年的37:43.3:19.7,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1.7亿元,年均递增69%。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县以“建基地、扶龙头、连农户”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县发展市级龙头企业5家,县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建成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8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57个;农业“四带六园”格局初步形成。

——工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县坚持走工业强县之路,大力实施“1050工程”,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树脂、玻纤、机械加工、食品等行业得到加强,塑胶、电子材料等新兴工业发展迅速。“十五”末,全县工业企业达1760户,规模以上企业增加36户,达53户,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全县经济发展主导力量。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以商贸、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得到较大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较2000年增长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000年增长94%。旅游业发展总体框架初步形成,“一城两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步

“十五”期间,科学技术得到普遍推广,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普九”成果继续巩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体系逐步完善,xx中学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通过验收,职教、成教蓬勃发展。文化工作进一步加强,建成四川省文化先进县。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双拥工作成效显著,建成双拥模范县城。全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搬迁了县医院、新建了县中医院,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保障体系、救济、救助机制进一步完善,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保证了xx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

“十五”期间,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完成12.8亿元。完成旧城改造10万平方米,新修城市干道8公里,县城面积增加1.7平方公里,扩大到5.5平方公里。完善了供电、供气、给排水、城市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县城功能进一步完善。完成川陕公路、罗绵公路xx段改建工程,新建联网路113.9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675公里,在全省丘陵地区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向周边县(市、区)辐射及乡镇互相连接的交通网络体系。建成了50万伏变电站,改造了城乡电网,实施了天然气气化工程。xx信息港及光纤大联网工程的实施推进了xx信息化进程。通过土地综合治理和水利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着力实施了以“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全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十五”期间是全县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到“十五”末,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21元,较2000年净增121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8257元,较2000年净增2867元。

二、推动发展的优势

(一)发展的有利条件。xx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成都-德阳-绵阳之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带上,信息传递快,受大中城市发展带动性强,有利于各产业与外部对接。“十五”期间,全县经济总量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十一五”进一步实施战略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全县金融形势稳定,居民储蓄稳定增长,银行存贷规模不断扩大,全面建成a级金融安全区,有利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发展软环境,提高了xx对外形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发展循环经济 建构和谐社会 篇6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我们实现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我国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人类社会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一、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国外学者Kenneth Boulding、Herman Daily、Carl Folke及AnnMari Jansson等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循环经济理论进行研究探讨,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也很多,但目前很少有人对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加以完整的论证。循环经济的研究离不开经济学的范畴。我国学者吴季松在论及循环经济的科学基础中提到了经济系统控制论,在循环经济的实践基础提到了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学的关系;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在他的研究中对循环经济做了有意义的经济论述;中国人民大学的曹葵、牛桓云还建立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经济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一方面,经济学因研究人类行为而被划为社会科学,另一方面,经济学研究财富和生产关系就不能不涉及数量关系,因而它又兼具了某些自然科学的特性,但经济学的这种数量关系不似天体运动和分子结构这种数量关系的单纯,还掺杂了人间的私利和争斗在其间。其实经济学最直白的道理就是教人如何占便宜,自己便宜的同时,也让对方便宜。这就是谋求“双赢”的理念。而从理论上证明“双赢”及其实现条件,是由经济学完成的。

如果没有与循环经济这一理念相适应的经济学基础,就必然成为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一个致命缺陷。如果没有一个坚实的、系统的、自成体系的经济学理论作为循环经济的基础,势必导致循环经济研究更多地停留在对现状的描述和对未来空泛的政策分析与预测研究上,更严重的是,往往由于缺乏经济学基础将使得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找不到相应的经济学落脚点、立足点和出发点,最终导致循环经济只是一种理念,使其与人类行为(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不可避免地割裂开来,从而导致了循环经济的研究在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上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分离和难以整合。纵观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都会伴随着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任何发展模式都需要有一定的资源配置模式和人类相互间利益模式与之相对应。

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产品循环运动、货币循环运动和由此合成的经济循环运动。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理论,也是当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石。从理论渊源上看,最早系统分析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循环与利润率变化时指出:生产废料再转化为同一个产业部门或另一个产业部门的新的生产要素,即所谓生产排泄物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是生产条件节约的一个途径。虽然马克思没有使用“循环经济”一词,但他的一系列分析中透视着“循环经济”的内涵。他是从节约资源从而节约资本和提高利润率的角度来认识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的。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1.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共同体内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提出以来,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如火如荼,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不同角度进行研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迅速丰富、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关键就在一个字——“和”。什么叫“和”?和而不同,首先是“不同”,我们要尊重现代的一切的不同——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需求,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模式。这些一系列的不同,正是社会进步的显现,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把这一系列的不同凝聚起来。这种凝聚和协调,不是抹煞各自不同,而是各见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其次,“和”体现在多方合作。这多方里面既包括政府,也包括企业,还包括个人,千万不要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只是政府的事情,和谐社会是我们大家的事情,政府、企业、个人都有责任。

2.循环经济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两年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2004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谐社会建设问题。2005年的早春,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召开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研讨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强调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此后,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入各地调研,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论断。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6年在规划纲要定稿中进一步提出要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循环经济理念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之一。这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在“十一五”期间一项带有根本性意义的事业。

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实践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且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经济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是造成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大、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重要原因。发展循环经济,必须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一关键。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必须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更加和谐。

3.“和谐”是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一种有层次的和谐,其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即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平等相待,协调地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之中;其保证层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配套,基础层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用和谐的眼光、和谐的态度、和谐的思路和对和谐的追求来发展生态经济,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就要加快改变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对立的传统经济学观念,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与发展两者应是协调统一的整体的生态经济学新观念,深刻领会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在发展中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充分强调生态保护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能发展生产力。

4.构建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的基本国策。构建和谐社会,既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又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客观要求。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从发达国家及历史的经验看,实现循环经济的环境经济手段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干预来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通常称之为庇古手段;另一类侧重于“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本身来解决这个问题,此称之为科斯手段。这两类手段的共同特点都是使环境问题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并为实现环境目标必须付费(税收或内部化交易费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篇7

一、“十一五”信息化发展回顾

(一) “十一五”发展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 我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遵循“十一五”规划总体框架,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

1、信息基础设施和普及水平实现跨越发展, 服务能力极大增强。

公共信息网络已覆盖所有城乡, 电信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42.8万公里, 建设公众移动通信基站59427个, 行政村“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宽带”目标全面完成。到2010年底全省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023.1万户, 居全国第三位;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190.4万户, 3G放号量371.2万, 居全国第二位;通信业务总量、业务收入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过925.9万户, 网民人口比重近32%, 较2005年增长1.2倍;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09%,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88%, 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700万户, 数字电视用户达到585万户。广播电影电视业务收入超过84.6亿元。信息网络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5年期间, 信息化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 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惠及公众范围大幅度增加, 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2、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深度应用, 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在国民经济领域, 国家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试点省和农村信息化重点联系省份等一批试点示范项目进展顺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已覆盖所有行政村, 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开通, 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涉农信息资源得到初步整合, 各类综合农村信息服务站快速增长。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技术在95%规模以上的机械、服装和家电等企业中推广, 计算机监控技术在90%规模以上的化工、建材、造纸、冶金等流程型生产企业得到应用, 有近60%的规模以上企业成功或部分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 产品设计周期缩短75%, 生产自动控制率达95%, 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贡献率超过25%。服务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取得长足发展。在规模以上企业中, 有近95%的企业实现了内部联网, 并联入国际互联网。2010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了5000亿元, 全省企业电子商务交易达到经济流通总量40%左右, 80%以上的中小企业从电子商务中获益。省公共物流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标准发布实施, 山东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成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效益。

在政务管理领域, 全省电子政务的网络框架基本形成。电子政务外网主体工程建设完成, 省、市、县三级政府门户网站全部上线, 35%以上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电子政务内网实现省政府与党委、人大、所有省直部门和市、县 (市、区) 政府等的互联。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工商、税务、计生、应急等重点行业积极利用信息化优化业务流程, 规模和应用水平都处于全国前列。国防动员信息化体系逐步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业务协同取得显著成效, 金卡、金税等金字工程和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库陆续建成应用, 企业基础信息共享、财税库、银联网等跨部门信息交换陆续展开。

在社会事业领域, 文化、教育、卫生、就业等领域信息化取得新突破。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继续推进,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加强。县以上新农合信息系统全部投入运行,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以及传染病监测和预警能力方面得到较大提高, 90%以上三级医院建立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基层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快速发展。建立了省、市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中心, 养老保险联网工程初步启动。

在城市服务领域, 无线城市、城市居民“一卡通”试点、社区信息化进展顺利。“无线城市”建设政策、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济南、淄博、德州、泰安等市“无线城市”试点启动。城市居民“一卡通”发展较快, 济南、青岛、烟台、济宁等城市集成电路卡 (IC卡) 应用和发行取得突破, 省级互联互通安全管理服务平台、数据交换中心、IC卡应用城市互联互通试点前期准备进展顺利。以“亭、屏、站、线”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信息化服务模式逐渐成熟。

3、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有力推动了“平安山东”建设。

覆盖全省的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不断完善。数字证书推广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截至2010年, 面向质监、工商等重点行业共发放数字证书超过100万张。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支援中心建成运行, 互联网应急机制初步形成。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制度逐步推行, 面向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特别是政府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检查不断深入, 80%的省直部门、市、县 (市、区) 政府开展了门户网站安全风险评估。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渐成规模, 形成了中间件、安全服务器、密码产品及隔离设备等特色安全产品产业链。专业化服务有所发展, 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信息安全咨询、测评、外包服务的专门机构。

4、信息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巩固。

“十一五”以来, 我省信息产业以超过19%的年均增速快速增长, 2010年, 全省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21.8亿元, 总量居全国第四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42亿元。通信业务收入达到534亿元。“十一五”期间, 累计取得科技成果近4000项, 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200余项, 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在产业中的比重达到40%以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数字家电、新型电子原材料与传感器、高效能服务器、新一代网络产品、高端行业软件已逐步成为产业的主流产品, 我省信息产业大省强省地位进一步巩固, 核心竞争力大幅提高。

5、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为信息化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基础条件。

省级机构改革圆满完成, 市县改革进展顺利, 各级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山东省无线电管理条例》等颁布施行,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一系列指导意见相继出台, 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日益完善。截至2010年, 全省拥有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园5个、省级信息产业园29个, 国家级软件园2个、省级软件园13个。国家创新型企业3个、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个、国家和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8个、软件工程技术中心45个、集成电路设计中心8个, 光电子和光伏工程中心14个, 申请专利2.2万项, 参与制定或修订国家标准62项。省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服务平台、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移动信息化服务平台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相继建成开通。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基础研究工作全面加强。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十一五”期间我省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同时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新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战略高度对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二是信息化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调控力度需要加强和完善;三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不够, 部门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亟待解决;四是资金投入不足, 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愈加不协调;五是信息化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 高端复合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需要加强;六是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自主装备水平较低, 产业链条不够完整;七是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信息产业的带动有待提高;八是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 “十二五”信息化面临的形势

1、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复杂。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整体上引导和影响着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信息化与发展理念革新、发展方式转变联系更加紧密,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载体, 培育信息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地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普遍采取的重要手段, 网络空间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角逐日益加剧, 国际经济发展和需求结构变化对信息化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国内宏观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当前, 我国发展环境不确定性、不平衡性、不协调性和不可持续性因素增多, 但是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党中央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发展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3、我省经济和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

“十二五”是我省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关键阶段, 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是由经济文化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跨越的重要节点。综合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础, 新兴通信技术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 电子政务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进入全新阶段, 新兴技术正在开辟社会事业发展的崭新渠道。我省必须坚持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 推动经济社会调整和转型, 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和信息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目标, 以技术、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 全面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战略, 大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推进经济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城市与区域信息化, 完善升级信息基础设施,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促进我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 基本原则

1、持续创新。

坚持持续自主创新, 继续支持引进技术再创新, 强化集成创新, 重点突出原始创新;不断优化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持续创新体制, 切实增强信息技术持续创新能力, 努力在重点领域、核心产品、关键技术上填补空白、实现领先。

2、以用兴业。

坚持需求主导, 紧紧围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求, 明确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 促进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坚持产用结合, 促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 实现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的融合提升。

3、集约共享。

坚持互联互通, 建立技术和制度保障体系, 消除部门间信息障碍;坚持整合共享, 发挥集成效应, 促进信息资源的开放利用;坚持绿色发展, 加快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 走环保节约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4、安全高效。

坚持积极防御与综合防范相结合, 高度重视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隐患, 健全多层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 提升网络与信息监督管理水平, 以安全保发展, 以发展促安全, 提升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效率、效益和质量。

5、促进融合。

坚持“两化融合”、“五化并举”,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积极推动技术、产业、网络、应用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 实现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以构筑“智慧山东”为目标, 到2015年, 我省信息化总体水平跃居全国领先行列, 部分地区和行业信息化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信息化对全省经济发展贡献率超过45%, 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 (IICI) 达到0.8, 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9万亿元, 以信息化为支撑的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的区位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实现由信息经济大省向信息经济强省的跨越。

2、主要目标。

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完善, 满足于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的支撑能力极大增强。铺设光纤达到71.4万公里, 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9810万户, 其中3G网络用户数达到3120万户, 推广4G移动通信网试点, 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80%,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1901万户, 新一代互联网协议 (IPv6) 规模部署, 物联网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业务融合基本实现。

经济领域信息化全面深化。信息化与轻工、纺织、石化、装备制造、建材、冶金、煤炭、电力、医药、现代物流等行业深度融合,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计数字化率达到95%,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90%, 网络营销率达到60%, 综合集成率达到87%, 对节能减排贡献率达到25%。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省、市、县三级涉农基本信息共享数据库全面建成, 100%的行政村建成综合信息服务站, 农民户均信息消费年增速不低于15%。服务业信息化得到较快发展, 全省建成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的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5万亿元, 服务业省外市场快速拓展, 服务领域信息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政务信息化实现从“电子政务”到“整合政务”的战略转变, “服务型”政府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门户网站内容进一步丰富, 信息网上公开率达到95%以上, 省级电子政务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 8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和50%以上的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主要事项实现网上一站式服务, 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实现省政府与省直部门、市、县 (市、区) 政府等机构间内网办公。

社会领域信息化得到普及和深化。信息化在科研、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方面全面扎实推进。省级科研服务平台和超级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所有三级医院和60%以上二级医院建立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 全省发放社会保障卡5600万张, 即时结算社保卡和医保卡覆盖60%以上的城乡居民, 并实现信息省内共享。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实现我省文化信息输出“顺差”。

城市和区域信息化深入推进, 省、市、县、社区多级公众服务信息平台全面建立, 基本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社区内网上办理;“一卡通”在省内主要城市全面推开, 无线城市试点全面完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一批特色明显的区域经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建立并逐步完善。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平安山东”建设得到有效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防护能力全面提高, 95%以上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获得信息安全认证;攻克一批网络安全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省、市、县三级信息安全应急联动处理系统建设完成。

信息产业整体水平保持国内领先, 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8%以上, 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交货值达到43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00亿元。新信息产业规模超过6900亿元。

信息化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新建15个左右国家和省级新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一批行业创新平台、区域创新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完备, 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并实施, 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 公民的信息化素养大大增强。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 我省重点抓好完善升级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经济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城市与区域信息化,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一)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 推动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

1、大力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开展3G网络建设, 加大加深3G网络覆盖, 积极开展网络优化, 改善网络性能, 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网络发展, 加速网络产业链的成熟。统筹协调3G和未来网络发展, 充分利用已有网络资源, 加快引入增强型技术, 保障网络的平滑升级。积极开展未来网络的技术研发和试验。

2、积极推进创新型互联网。

加快建设基于IPv6的下一代高速宽带网络, 推进城域网高速互联。重点建设智能光网络和系统骨干传送网, 提升网络承载综合业务的性能。大力推进有线接入网络带宽升级, 加快光纤到户建设。分区域、按步骤部署无线宽带接入网络, 加快实施无线宽带网络的广度和深度覆盖。

3、加快推动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

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以及电信网全光纤化升级改造, 优先开发广电网双向传输设备、交互式网络电视 (IPTV) 、多媒体终端、智能化家庭设备、低成本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和宽带网络设备等产品。建设三网融合集成播控平台, 大力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的统筹规划和资源共享, 实现网络间互联互通和各类业务融合。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推进三网融合在政府管理、社会服务、文化教育、国民经济、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积极推动青岛市三网融合国家级试点, 开展省级三网融合城市试点。

4、统筹建设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海量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低功耗技术等云计算技术整合我省院所、高校、园区和企业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 建设山东省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为社会各领域提供新型信息化支撑服务。基于云服务平台, 建立服务于政府的电子政务平台, 服务于科研院所的研发、示范平台, 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实践平台, 服务于重点区域的信息服务平台, 服务于IT企业的研发、测试平台, 服务于制造企业的两化融合促进平台。

5、稳步推进物联网发展。

从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测试评估、应用推广等方面为物联网技术在我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开展射频识别与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网络体系结构、智能化信息处理系统、标准化等5类技术研发。构建以传感器、控制器为节点, 实时信息处理为支撑的局域传感网。围绕企业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共性需求, 建设国际先进的省级物联网技术、测试、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参与国际和国内物联网接口、架构、协议、安全、标识等领域标准制定, 建立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检测认证体系与环境, 为统一物联网平台建设提供综合测试和验证服务。建设智能水利、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港口、智能矿山等物联网示范工程, 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型。

(二) 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实现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突出抓好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

重点推进轻工、纺织、石化、机械、建材、冶金、煤炭、电力、医药和现代物流等10大行业的两化融合, 巩固和发展行业优势地位。在产品研发设计环节, 推广应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和虚拟制造等技术, 实现设计研发的数字化。在生产过程环节, 推广制造执行系统 (MES) 和智能传感等技术, 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在企业管理环节, 推广基于商业智能的新型企业资源规划 (ERP) 和供应链管理 (SCM) 等系统, 实现企业运营管理的协同化。在市场营销环节, 推广射频识别 (RFID) 和物联网等技术、产品, 提高产品可追溯性, 实现市场营销的网络化。在人力资源开发环节, 采用网络化、交互式等便捷教育手段, 加强新信息、先进制造、新信息与先进制造集成等技术的培训, 实现人才的信息化。在新型业态培育环节,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软件服务外包、数字媒体等新型业态, 实现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在企业技术改造环节, 推广清洁生产、新信息与先进制造集成技术, 实现技术的现代化。

2、重点推广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研究开发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信息技术, 以冶金、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 推进生产设备与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促进企业能源系统优化与合理利用, 促进节能减排新兴产业发展。建设“三废”综合利用管控系统, 完善城市水电气自动化调配和网络管控一体化系统。研制大型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促进大型建筑的整体节能。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环境信息网络系统, 建立完善省级综合减排数据库、各类重点污染源信息数据库, 研发和推广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3、优先抓好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

在粮食生产、畜牧养殖、水产渔业和高效经济作物等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进信息化, 研发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的电子产品和应用软件。加强农业领域市场信息化建设, 拓宽销售和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流通中质量检测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重点推广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农产品安全溯源等信息系统, 加强农产品运输和销售过程安全管理。推广农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 重点建设省级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 完善农村财务、资产、土地、水资源、农民工等基础信息数据库, 实现农村管理数据和信息共享。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改造完善各类综合信息服务站, 提升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国家级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4、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第三产业融合。

整体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强化金融行业综合信息监管和信用信息服务, 完善电子支付及信息安全系统, 发展网上银行、证券、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完善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数据库, 建设公路、航空、水路、铁路等运输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为应急处理和公众出行等提供完善的智能化信息服务。推广无线射频技术在商务领域的应用,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提升商务活动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以数字内容和服务外包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产业, 培育一批软件研发、呼叫中心等服务集群, 加快齐鲁外包城等载体建设;强化消费性服务业的信息化建设。丰富旅游行业网上宣传内容, 提供及时、准确的航班车次、精品线路等旅游信息。拓宽日常消费信息服务渠道, 完善商业零售、酒店餐饮和休闲娱乐等的网上营销水平。

(三) 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 构建数字化服务型政府

1、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

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实现横向联通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6大系统, 纵向延伸至乡镇和社区的信息网络, 提高骨干传输网的带宽及传输速率。推进社会管理方式创新,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强化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应用, 深化政务网站绩效评估, 提高政务信息发布、在线服务和交流互动能力。提高财政、税务、海关、工商、质检、审计、民政等重点领域业务信息系统应用水平, 重点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重大民生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增强综合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各级党委、人大、政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 提供便捷有效的参政议政手段, 拓展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2、扎实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完善数据交换标准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目录, 形成合理有序的信息采集与更新机制, 做好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性工作。建设并依托各级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 建立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国有资产管理、民生资金管理、审计和纪检监察综合协同的经济监管和宏观调控信息化体系, 推动社会信用、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综合治税等需求迫切、效益明显的跨地区、跨部门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扩大企业基础信息共享范围, 提高电子政务项目的综合效益。

3、强化基层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

推动具备条件的城镇社区建设民政、卫生、计生、公安、人保等综合性数据库, 提升基层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水利、气象等信息资源, 创新信息服务方式, 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加快基层电子政务体系建设, 完善县 (市、区) 电子政务公用信息平台, 实现行政审批功能。采用基层政务网站、城乡社区代办点和热线电话等服务手段,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政民互动和为民服务模式。

4、积极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完善人口信息、法人单位信息、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诚信山东5大基础数据库, 建立基础数据库信息共享机制, 强化再开发和再利用。推进重点领域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与应用, 形成金融财税类、资源环境类等一批新的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加大农业、水利、科技、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 探索建立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长效机制。

(四) 深入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信息化。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改造, 优化升级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建立适应不同地区的多种互联网接入方式, 解决偏远地区及农村中小学网络覆盖差问题。提高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普及水平, 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搭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全方位的教育服务体系,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优化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 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融合, 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

2.深入推进科技信息化。

以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主体, 完善科研数据和科技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合作开发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全省科技成果、专利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平台。推进科普信息资源整合, 搭建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科普信息服务平台, 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3.大力发展先进网络文化。

积极引导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等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我省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共享,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网络文化的监管引导, 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深化信息技术在保护传统文化中的应用, 发展具有山东特色的数字文化产业, 利用信息技术扩大齐鲁文化的影响力。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 开拓数字娱乐新领域。

4.全面加快卫生领域信息化。

加快医药卫生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建立实用共享的电子病历库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完善省、市、县 (市、区) 、街道 (乡镇) 四级公共卫生应急联动指挥与决策信息系统。优化药品、耗材和医疗设备网上采购交易流程, 支持基层基本药物的供应、应用与监督。建立省、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新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 促进覆盖医疗、医药和医保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5.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

完善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建设, 构建覆盖全省、联通城乡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 积极推进与财政、税务、公安、工商、残联等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形成共享与协同管理机制。大力推动全省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低保、优抚安置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网上服务, 完善全省社会保障卡工程。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全省联网, 促进充分就业。

6.全面建设人口、资源、环保信息化。

建设全面、准确的人口资源信息库, 提高人口管理水平。完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和林业资源等的统筹规划和信息共享,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与监控服务信息系统建设, 完善气象预报信息分析系统和水情数据自动监测网络, 实现全省资源的科学调度。完善全省环保智能监测网络、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提高环境综合管理能力。

7.持续完善信用信息化。

完善和推广企业联合征信系统, 建立全省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 实现工商、税务、银行、质监、海关等部门征信数据的共享, 促进企业信用信息在政府、企业、信用中介机构间的合理使用。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 促进个人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完善信用查询系统, 培育发展信用信息服务中介机构, 推动个人信用建设。

8.大力推进社会安全领域信息化。

深化“平安山东”建设, 完善安全报警预警、应急处置、指挥协调信息平台, 健全公共安全信息防控体系。完善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 推动科技防腐。实施“数字检察”和“数字法院”工程, 推动检察和法院系统“数字化执法”, 提升办案效率和执法透明度。建设人防智能决策信息平台, 提高人防领域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 实现与国家国防动员信息系统的连接。

(五) 积极推进城市与区域信息化, 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1.大力发展社区信息化。

加大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力度, 完善社区信息基础设施, 建设居民基本信息资源库和社区生活综合服务系统, 提供教育、医疗、商务、旅游、气象、餐饮、家政、物业、娱乐等社区信息服务。加强社区电子政务建设, 完善政务综合管理平台, 推动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户籍管理、综合治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业务的网上办理。逐步建成省、市、县 (市、区) 、社区多级社区居民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整合各部门涉及居民基本信息的社区资源, 建设社区网上协同办公系统。

2.加快推进城市交通信息化。

强化拥堵、事件、客流等道路交通信息资源采集处理, 促进跨部门、跨层级的交通管理信息共享。以交通管理、车载导航、指挥调度、停车管理、中心区限流、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等为重点,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道路交通管理和出行信息系统、公共客运调度与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建立集数据资源中心、共享交换枢纽和信息发布系统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信息平台, 全面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

3.深化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化。

完善市、县 (市、区) 、社区三级城市信息管理系统, 推进城市职能管理部门业务系统、公共服务企业业务系统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人性化。推进煤、水、电、气、热等公共事业信息化, 整合城市公共事业运行监控信息资源, 实现城市运行精确监管。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 建立城市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平台, 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全面准确基础信息。促进城市规划、住房及城市建设、园林绿化等的信息资源共享, 促进跨部门业务协同, 提升城市规划监管能力。

4.大力推进智能建筑与家居信息化。

促进信息技术在建筑楼宇中的应用, 在商住社区节能减排、公共安全、物业管理等方面, 推广建设一批示范智能化楼宇和社区, 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公共建筑节能监测信息网络。实施“数字家庭”行动计划, 开发数字化、高清互动式家庭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推广应用集家居控制、安全监控、视听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化家庭综合智能系统, 实现数字化生活。

5.深入加强城市安全信息化。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化, 整合优化公安、交通、金融、文化、安监、商业零售等的监控信息资源, 构建覆盖城市重要区域的智能监控网, 提升城市预警能力。建设警务综合指挥信息系统, 实现整体防范控制、多警联动协同、社会民众服务一体化, 提升城市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和服务能力。

6.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建设。

采用先进无线接入和新一代通信技术, 建设覆盖全省重点区域的无线宽带网络, 提供高宽带、低成本、方便、快捷的城市无线网络接入服务。建立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推进无线宽带业务在城市政务、商务消费、生产生活、社区服务等社会领域综合应用。推广普及“无线城市”各类终端, 培育壮大“无线城市”应用产业, 制定全省统一的“无线城市”建设规范, 形成完整的“无线城市”产业链。开展移动电子政务工程、移动电子商务工程、移动电子社区工程、公众移动信息化工程、无线数字城市管理工程等重点应用领域试点, 构建“智慧城市”, 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

7.全面实施城市“一卡通”工程。

构建可靠的“一卡通”运营管理系统, 建立覆盖主要地区、服务多领域、跨行业的“一卡通”服务网点, 重点在公共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事业收费等领域推广应用。建立省级数据交换中心、管理服务平台, 实现部分城市市民卡的联网通用。建立“一卡通”监督和预警机制, 从各个层次和环节保障系统安全可靠, 促进“一卡通”相关产业发展。

8.积极推进重点区域的信息化。

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重点支持服务于区域发展的信息化专项工程。建设各重点经济区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并与电子口岸互联互通, 实现工商、税务、海关、质监、电子商务、物流、生态保护等公共服务的信息资源共享, 积极推进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专业服务平台建设, 促进各重点经济区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六)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 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1.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和应急处置机制, 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控预测预警系统, 形成全省统一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管理体系, 提高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推行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建设具有积极防御和应急响应双重功能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增强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应急处置、有害信息封堵、防失窃密、抗破坏等安全保障能力。

2.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包括安全监控监测、应急响应、网络信任、技术防范和密码保障等系统的功能齐备、全局协调的安全技术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共建公用灾难备份系统, 增加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恢复能力。完善密码管理基础设施和电子政务统一认证服务平台, 加大数字证书推广应用。加强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

3.启动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省级电子政务共享灾备服务平台, 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数据级和应用级的在线、离线备份与恢复服务。建设山东省云计算与物联网安全平台, 解决云计算平台身份认证和数据机密性、完整性等安全问题, 解决信息交换和通讯安全问题。建设互联网内容监管系统, 加大网上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 加强网络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政府部门网络与信息安全能力建设, 保障信息资源安全使用, 营造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

(七)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主导地位

1.高端计算机及服务器。

重点支持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嵌入式和高可信计算等相应产品的研发, 加快发展高端容错、工业控制和高性能计算机。研发高效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服务器, 确立我省高端服务器行业领先地位。开发计算能力千万亿次、存储容量为PB级的高性能计算和存储环境, 建设高性能计算中心。

2.集成电路。

建设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工具、测试环境, 设计开发计算机存储芯片、数字音视频处理芯片、移动通信专用芯片、信息安全芯片、嵌入式终端用系统级 (SOC) 芯片、汽车电子专用芯片、数字化仪表专用芯片、射频识别芯片等。围绕12英寸半导体芯片生产线引进, 开展消化吸收创新, 培植集成电路设计开发等新兴产业。

3.高端软件。

加快研发工业软件、中间件和基础软件产品, 积极发展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等核心软件产品。开展基于物联网环境和商务模式下的新型软件业态和关键技术研究, 支持高可信、网络化、平台化、构件化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智能搜索、智能挖掘等技术的发展, 加快研发网络通信、信息安全、数字音视频、智能控制、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嵌入式软件。选择有条件的地区, 建设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提升我省软件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4.平板显示器与新型元器件。

重点支持新型平板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视以及激光电视、三维电视等数字电视、采用数字处理技术的液晶电视前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加快发展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和生产。围绕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数字化家电、汽车电子、环保节能设备及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需求, 重点发展微小型、高性能、智能化的各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设备及测量仪器。

5.传感器与电子标签 (RFID) 。

加强新型传感网的集成与融合技术研发, 加快发展性能好、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位移、力敏、磁敏、光敏、热敏、气敏、湿敏、离子敏和生物敏型传感器, 和光纤、微纳、生物、医学研究等急需的高端传感器, 以及新型环保、气象、海洋、大气环境监测等传感器产品。加快建设RFID产业园区 (基地) 和研发基地, 支持RFID产业化和应用关键技术攻关, 加强RFID技术与条码、生物识别等自动识别技术与互联网、通信网络、传感网络等的融合。

6.通信网络设备与产品。

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多网异构融合、新型网络结构、云计算与资源虚拟化、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通信等新技术领域, 重点研发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智能终端、智能信息处理和泛在网络设备、宽带多媒体网络设备和数字内容产品, 加快3G移动通信网络终端及核心设备以及新一代宽带互联网络设备制造等领域产业发展。

7.数字家庭产品。

在现有数字化家电的基础上, 完善技术标准和数字家庭系统解决方案。研发推广数字电视技术, 重点发展网络电视 (IPTV) 和手机电视等无线视频、有线视频和各种终端多媒体产品, 发展无线网络游戏、流媒体等固网、宽带网和移动网的在线服务和各种创新应用产品及业务平台, 大力发展3G、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NGB) 和移动多媒体广播 (CMMB) 网络增值业务和应用服务系统。

四、保障措施

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创新合作、资金投入、人才队伍、支撑服务建设, 科学组织规划实施, 加快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一) 创新信息化工作体制机制。

进一步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体制, 提高政府科学规划和协调指导能力。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省重大信息化事项的统筹决策,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 分工协作, 解决重要政策落实、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等关键问题, 各企事业单位要深化信息主管 (CIO) 制度, 协调推进本单位信息化建设。形成和完善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的信息化协调推进机制, 确保组织领导到位、任务落实到位、责任分工到位、监督检查到位。科学制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信息化发展指标统计监测, 建立健全信息化统计报告制度和绩效评估机制。进一步发挥省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 为全省信息化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二) 健全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

研究制定适应我省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人才政策、投融资政策、进出口政策等, 创造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加快重点领域立法, 适时研究制定推进我省三网融合、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加大《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山东省无线电管理条例》等法规的执行力度, 加快形成比较完备的地方信息化法规体系。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 从我省实际出发, 加快制定物联网、电子政务、无线城市、一卡通等系列标准, 带动相关产业应用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参与国家标准的研制和试点, 推动地方性标准成为国家标准。

(三) 加强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业化为导向, 公共技术开发平台为支撑, 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 立足原始创新, 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 巩固我省信息化发展特色和优势。加强国际国内合作, 开展二次创新, 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和促进我省企事业单位积极申请国内外商标专利和版权, 积极推动软件正版化, 加大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和行业成长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四) 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

优化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信息化建设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在促进信息化发展中的杠杆作用, 确保投入增幅不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行业及民生领域的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支持。不断强化企业的市场投资主体地位, 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引导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金融机构投资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倾斜, 鼓励民间资本、国内外风险资本进入我省信息化建设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信息化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 为信息化提供更多的投融资渠道。

(五) 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利用我省人才政策, 加大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 重点引进紧缺的各类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 基础教育与在职教育相互结合, 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广信息技术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制度, 培养层次多样和结构合理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把对农民工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放在优先位置。开展国民信息素质动态检测和定期评估, 组织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 提高国民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

(六) 完善信息化支撑服务环境。

建立和完善各类信息化支撑机构, 重点发挥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省两化融合促进中心、省软件评测中心、省信息化培训办公室、省数字证书认证管理中心等现有支撑机构作用, 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界力量兴办新的支撑机构, 开展基础研究、决策辅助、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活动。建立和完善不同行业、区域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为信息化提供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网络化支持。完善省工业信息化运行形势监控分析系统、能效监控系统、行政并联审批平台等政府公共服务项目, 提高部门信息化服务能力。举办宣传周、博览会、研讨会等活动, 加大信息化宣传, 创造信息化发展良好社会氛围。

(七) 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和检查。

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和谐社会 篇8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随着许多国家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循环经济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首先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其次是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体现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三是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循环经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21世纪前二十年,我国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而奋斗,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以末端治理为主的环境保护手段,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束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将成为我国全面奔小康的瓶颈。因此,从我国国情出发,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和谐社会本质上是统一的,两者应该纳入统一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实现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于实施“十一五”规划、完成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当前的环境资源危机急需循环经济来疏解,循环经济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资源环境危机的有效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节约宝贵资源;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有助于降低经济成本;有助于增加社会就业;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健全的法制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和规范,那么发展循环经济只能是一句空话。目前,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的法规和政策体系远没有形成。我国已经出台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部分涉及循环经济内容的有关法律法规,但明确、系统的循环经济法的制定还在酝酿讨论中。

2. 循环利用的意识不足,公众参与意识不强

人们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不够,资源危机感不强,普遍缺乏循环利用的意识。从企业方面看,目前,很多企业对循环经济本身和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识的不足使坚持经济利益导向的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强,这对企业积极主动地在内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产生了很大制约。

从家庭和居民层面上看,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宣传倡导下,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节能减排意识有所觉醒,但远未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人们普遍缺乏将生活“垃圾”分类捡装的习惯,对可回收垃圾的范围也不十分清楚,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日常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不足20%,而经济发达国家的回收利用率大多在65%以上,更谈不上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约水、电、气等能源资源的行为。

3. 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

在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下,资源循环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有些污染和废弃物排放不计成本,由于回收废旧资源再生利用比使用现成的资源成本高,导致了相当多的地区、部门和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对于企业违反规定损害环境的行为,我国已经有了一些处理办法。但实践证明,处理的力度远远不够,还不能对企业的行为起到有效的规范作用。例如,我国目前对排污严重的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大,企业宁愿支付罚款也不愿意在环保方面进行投入,这对于引导企业自觉开展循环经济实践,将循环经济推广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去是十分不利的。

4. 循环经济技术水平不高

企业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是我国经济增长缓慢、效益不高、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环保产业的总体水平只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亟待提高。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作基础,包括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国外发展情况的研究;经济政策、法规的研究;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的研发。目前,我国对这些理论和相关技术的探讨和研发还有待加强。

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

众多理论和实践探索表明,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科学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法规制度、形成经济激励机制、开发相关技术等措施来推进。为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快制定和完善循环经济立法

国家应逐步完善循环经济立法。在法律中明确企业的责任,要求企业采取必要的措施,在产品使用后成为循环资源时,自觉进行循环利用,工业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均由企业自行负责。我国还应修订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在总则中对循环经济做出原则性规定,在分则中单列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回收、再用、再生利用规定,或将之分散到污染防治、资源与生态保护的章节之中。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等单行环境法律,对资源的节约、回收、再用、再生利用做出特殊的规定。在一些重点行业,如高资源消耗、高废弃物排放和可再生利用行业,制定专项法规,以加强可操作性。在全国人大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主持下,中国正在抓紧制定循环经济法,有关草案须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正式通过。

2. 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

对于迫切需要循环经济而同时循环经济又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的中国,为了构建完整的循环经济体态,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探索。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由于其覆盖面广,在构建循环经济整个过程中无疑成为其铺设社会基础的最佳通道。首先应从培养青年人环保意识开始。教育青年人具有环境意识应该是学校的任务之一,因此环境教育应列入我国中、小学的义务,目的是使青年学生懂得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了解环境变化中尚存在的问题,从而培养自己的环境意识,珍惜和爱护大自然。其次,增加环保方面的新型职业(如职业“废弃物处置人员”),培养一大批专业人士直接从事环保事业。通过他们的努力,倡导公众对垃圾进行分类,尽可能使用节能灯、尝试没有电视的生活,用纸扇代替风扇,用风扇代替空调等来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将公众行为与循环经济理念联系在一起,对推动中国民众发扬优良传统,建立节约型社会将起到积极作用。

3. 利用经济手段,形成激励机制和惩罚措施

用更具实效的经济激励以及其他刺激手段建立激励机制,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引导企业自愿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进行循环经济实践。具体包括: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对有关循环经济项目实行投资倾斜;实行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收费等政策措施。例如,对于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应给予减免税收、财政补贴以及信贷优惠等政策。

同时,建立法律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类社会经济主体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加强环境收费力度,彻底改变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状。运用价格和收费手段推动节能减排,推进资源价格改革;落实污染者收费的政策,提高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垃圾焚烧、抑制过度包装等。

4. 提高技术、节约能源

循环经济,就是把上一生产过程的废料,变成下一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使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生产过程实现环状式的有机组合,变成几无废料的生产,因而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表面层次看,上游产业所排放的废料,甚至是有害材料,所以能够成为下游产业的原料,并且是一种能够节省成本的原料,关键在于技术,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但究竟何种技术会应运而生,则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是企业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投入和产出的比较的结果,因而企业需联合各方力量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科技研发优势,联合它们以市场为纽带,选择有基础、战略性、主导型的关键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开展攻关,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篇9

座谈会上, 王战、刘世锦、李扬、林毅夫、胡鞍钢、樊纲分别就国际经济形势、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强化金融工作、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经济治理等谈了看法。他们认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 经济运行基本面是好的,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 实现长期发展前景乐观。同时, 也要看到, 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 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 需要冷静观察, 对各类风险隐患早做准备、加强防范。他们提出, 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有效实施一些兼顾当前和长期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要加大改革落实力度, 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习近平认真听取各位专家发言, 并同他们进行讨论交流。他指出,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中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一目标, 既是中华民族的宏伟目标, 也把每个人、每个家庭、各方面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结合起来了。发展是硬道理, 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 也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立足国情, 根据条件变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 推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习近平强调, 我国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们牢牢把握着我国发展主动权。转方式、调结构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 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 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 在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习近平指出,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今天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 就是落实这个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学者意见并使之制度化, 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专家学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倾听群众呼声, 掌握真实情况, 广泛调研, 潜心研究, 不断拿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成果, 为党中央科学决策建言献策, 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多作贡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篇10

从百业待兴走向率先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大跨越

经济总量实现百倍增长。建国60年来, 天津地区生产总值 (GDP) 由1949年的4.1亿元, 增加到2008年的6354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增长了384倍, 年均递增10.6%。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 天津经济增速已连续1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进入了全国经济发展较快地区行列, 为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改善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天津人均生产总值 (人均GDP) 由1949年的102元, 增加到2008年的55473元, 居全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第三位, 按可比价格计算, 增长了138倍, 年均递增8.7%。1 993年, 天津人均GDP突破1 000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划分标准, 已达到下中等收入国家 (地区) 发展水平;2003年超过3000美元, 相当于上中等收入国家 (地区) 发展水平;2008年达到7987美元, 成为全国31个省区市中继北京、上海之后第三个人均GDP突破7000美元的地区。财政实力日益雄厚。全市财政收入由1949年的0.4亿元, 增加到2008年的1490亿元, 增长了3386倍, 年均递增14.8%。发展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2008年, 天津万元GDP能耗为0.9吨标准煤,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吨标准煤, 下降率连续3年在全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中排名前三位。

滨海新区崛起助推天津跨越式发展。自1994年建区以来,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加大。新区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112亿元, 增加到2008年的3102亿元, 年均递增20.7%, 高于同期全市平均增速7.3个百分点;占全市经济的比重由20.8%上升到48.8%, 提高了28个百分点。特别是2006年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以来, 天津滨海新区不断强化排头兵意识, 在带动天津发展、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飞跃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大优化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天津农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0.9亿元, 增加到2008年的123亿元, 增长了22.3倍, 年均递增5.5%。以粮为主的生产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种植业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84.9%, 下降为2008年的47.6%, 而养殖业比重则由11.5%上升到48.4%。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2008年全市粮食产量149万吨, 比1949年增长5.4倍;蔬菜产量314万吨, 增长11.9倍;肉类、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则分别增长102倍、22.2倍和19.5倍, 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

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天津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6.1亿元, 增加到2008年的3534亿元, 增长了248倍, 年均递增1 0.4%。改革开放前30年, 天津工业走过了一段曲折前进的道路, 也创造了多个“新中国第一”, 飞鸽自行车、海鸥手表、北京电视机等名牌产品享誉全国。改革开放以来, 天津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 通过大项目建设推动优势产业集聚, 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及机械装备、航空航天等八大优势产业逐步壮大, 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初具雏形。主要工业品产量显著增长。2008年全市钢材产量3007万吨, 比1949年增长6396倍, 其中无缝钢管占居行业龙头, 产量占全国的16.4%;自行车保持60年优势不减, 2008年产量达1853万辆, 占全国的29.1%;手机从无到有, 年产9005万部, 占全国的16.1%。

第三产业迅速成长。天津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 949年的1.7亿元, 增加到2008年的241 1亿元, 增长了243倍, 年均递增9.8%。改革开放前30年,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力发展工业, 强化了天津工业基地的作用, 相对弱化了商贸中心的作用,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战略的积极调整, 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占全市经济比重也回升至近40%。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第三产业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商贸流通、社区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文化服务、房地产业六大现代服务业体系不断完善, 对促进天津经济的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计划封闭走向全面开放对外经济关系实现大拓展

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天津外贸出口总额由1952年的1.9亿美元, 增加到2008年的422亿美元, 增长了221倍, 年均递增10.1%。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建国初期, 天津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仅占10%, 且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品;改革开放以来, 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得到快速发展, 2008年占全市出口比重已达62.1%。招商引资成效明显。1980-2008年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由0.03亿美元增加到74.2亿美元, 累计达472亿美元, 年均递增3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推动天津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5.4%, 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市的68.8%, 吸纳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占全市的28.2%。

从形式单一走向丰富多元流通集散功能实现大提升

流通规模日益扩大。天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 952年的7.2亿元, 增加到2008年的2000亿元, 增长了277倍, 年均递增1 0.6%。商品市场兴旺发达。随着商业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天津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完善, 从建国初期以乡村集贸为主, 逐步发展为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大型商业企业为骨干、以农村和城市社区网点为基础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大商贸流通体系, 2008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达98个, 其中成交额超10亿元的批发市场多达41个, 有力地推动了天津商贸集散功能的提升。

从基础薄弱走向日臻完善城市投资建设实现大突破

投资水平大幅提高。天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 949年的0.04亿元, 增加到2008年的3404亿元, 年均递增21%。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前30年以生产性投资为主, 重点支持了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八十年代, 以地震灾后重建和轻工行业为投资重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规模不足百亿;九十年代, 投资向汽车、冶金等重化工业倾斜, 年均投资规模迅速增加到392亿元;进入新世纪以来, 重点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 对交通邮电、市政公用事业等服务业投资力度逐步加大, 年均投资规模已超千亿, 达到1623亿元。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 以公路、铁路、快速路、轨道立体化交通为骨架, 多种交通方式紧密衔接、转换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正快速形成。特别是随着“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家园”活动的深入开展, 天津城市建设进入了品质提升的新阶段, 在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 坚持以人为本, 着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同时兼顾发展促繁荣, 初步形成了功能齐全的商贸旅游板块, 海河两岸服务型经济带、文化带、景观带效应逐步显现。

从温饱不足走向比较富裕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大升级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天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151元, 增加到2008年的19423元, 增长了128倍, 年均递增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49年的45元, 增加到2008年的9670元, 增长了214倍, 年均递增9.5%。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天津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949年的132元, 增加到2008年的1 3422元, 增长了1 01倍, 年均递增8.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49年的43元, 增加到2008年的4593元, 增长了106倍, 年均递增8.2%。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换代。城市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 分别由1949年的65.8%和86.1%, 下降到2008年的37.3%和39.9%,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分标准, 均从温饱不足进入了比较富裕阶段。

上一篇:如何完善下一篇:智慧整合服务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