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2024-04-13

凤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通用6篇)

篇1:凤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凤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

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凤冈县人民政府(2009年7月15日)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凤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期完成情况总体较好,绝大部分按照进度要求有序推进。

(一)预计可提前完成的规划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11%,到2010年达19亿元。2008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7.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比2005年增长47.5%,年均增长12.9%。2009年预计增长12%,总量将突破20亿元,可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呈加快发展趋势,预计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23亿元,比2005年底增长1倍,年均增长将超过12%。

2.人均生产总值。规划目标比2000年翻1.15番。2008年完成人均生产总值4119元,比2000年翻1.1番;预计2009年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4660元,比2000年翻1.3番,可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可望达到5000元,比2000年翻1.4番。

3.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10%。2006—2008年,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6.8%,后两年预计增长12%以上,可提前完成五年规划年均增长10%的目标;2006—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5%,提前两年完成年均增长10%的目标。总量上,2008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1205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289万元;2009年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23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240万元。

虽然财政增收速度超过预期目标,但财政支出压力也随之加大,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加之偿还欠债和支付项目建设匹配资金,收支平衡压力更大。如2008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289万元,增长36.2%,但财政总支出达到63047万元,比上年增长47.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8.1%,公共安全支出增长7.9%,教育支出增长54.5%,医疗卫生支出增长7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0.1%)。

4.工业总产值。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15%。到2008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3173万元,比“十五”末翻了1.1番,年均增长28.7%,提前两年实现了规划目标。

5.规模工业增加值。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20%以上。前三年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9.5%,尤其是2008年增速达到41.5%,突破1.1亿元。2009年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将增长25%以上,达到1.3亿元,可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13%左右。2006—2008年年均增长18.3%,从量上看,2008年完成5.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2009年预计达到6亿元以上,可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

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7%。2006-2008年年均增长11%,2008年达到8840元,2009年预计达到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6%。2006-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从总量上,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56元,2009年预计突破3000元, 可提前一年实现规划目标。

8.森林覆盖率。规划目标为45%,随着“天保”、“人工林”、“长防林”和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到2007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53.7%,比“十一五”规划高出8.7个百分点。

(二)预计可以完成的规划目标

1.农业总产值。规划目标为年均增长5%。到2008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16918万元,比2005年增长18.2%,年均增长5.7%。今明两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优化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能够确保年均增长5%的水平。

2.人口自然增长率。到2008年全县人口自增率由2005年的6.17‰降低到3.06‰,总人口425178人。按照目前人口自增率增长的趋势测算,总人口可控制在44万人的目标值以内。3.城镇登记失业率。规划目标为控制在4.3%以内。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18%以内,今明两年,随着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等政策的实施,就业岗位不断增多,到“十一五”末城镇登记失业率预计可控制在4.3%以内。

4.城镇化率。到2008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1.3%,比2005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今明两年,随着县城建设的稳步发展,工业园区的加快推进和乡镇集镇扩容建设,到2010年城镇化率可以达到35%。

5.污水处理率。规划处理目标为6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总投资2730万元,日处理污水能力6000吨,该项目已于2009年5月动工建设,预计今年10月底建成投用,建成后污水处理率可以达到65%以上。

6.节能减排指标。随着人们节能减排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大力实施,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能控制在目标值内。

(三)预计难以完成的规划目标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规划处理目标为90%以上。我县垃圾填埋场项目总投资1926万元,日处理垃圾60吨,建成后的垃圾处理率可达到90%以上。但目前该工程因选址问题,今年难以动工建设,明年建成投用的难度也较大,预期目标难以完成。

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1)农田水利建设。到2008年底,共实施烟水配套工程三期,完成总投资6815万元,修建小水池937个、小水窖100个、整治山塘41座、渠道223千米和管网建设1123千米。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工程,解决了11.16万人的饮水困难。湄凤余灌区、4座病险库治理顺利实施。投资1.9亿元的河头水库工程已列入国家建设规划。

(2)农业生态建设。三年来,以实施天保工程、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为重点,共造林115000多亩。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全面启动,工程涉及8个小流域,治理面积50.41平方公里,总投资3400多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000万元,分三年组织实施,建设内容有水保工程、坡改梯、牧草种植、林业工程、茶叶种植等。同时还对“十五”期间实施的退耕还林进行了补植补造和兑现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共完成农村能源沼气池建设 15048口。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1)农业产业化加速发展。“稳粮、强茶、壮烟、兴畜、重特”的产业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粮食生产稳定在18万吨以上,发展有机水稻5000多亩。茶叶产业规模壮大,知名度提升,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5万亩,产值2.12亿元,比五年规划面积15万亩增加了3万亩,提前两年实现了规划目标。茶叶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在近几年获得国家级金奖24个、银奖7个的基础上,最近在省委、省政府举办的“贵州十大名茶”评选活动中,我县选送的“凤冈锌硒茶”、“春江花月夜牌明前毛尖”、“绿宝石”三支茶叶被评为“贵州十大名茶”,占全省名茶近1/3,全市名茶的3/4。优质烟基地地位得到巩固提高,2008年全县收购烟叶14.7万担,10年来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生态畜牧业建设稳步推进,2008年实现畜牧总产值3.65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31%。辣椒、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2)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三年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茶叶、精米、油菜、生猪、烤烟、家禽等产业化经营,逐步构建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引导企业推进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正在搬迁扩建的食物油脂厂,建成后年增加7.5万吨加工能力;兴阳米业公司成为全省最大的有机米加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贷款扶持和加大科技投入等方式,引进了黔风茶业、万发蚕丝厂等,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导力量。

(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订单输出”。三年来共培训6万多人,转移输出10多万人,实现务工收入16.5亿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成为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4)扶贫攻坚力度进一步加大。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针对我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实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渠道增加投入,强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攻坚顺利推进。2006年以来共投入资金2370万元,完成整村扶贫一类镇1个(土溪镇),二类乡4个(王寨乡、新建乡、石径乡、天桥乡),三类镇4个(花坪镇、永和镇、永安镇、绥阳镇),共实施项目示范点171个,受益人数7万余人。

3.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改革,实现农村土地合理流转、规模经营。出台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办法,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进一步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农村市场不断开放。加快农村投融资体系建设,完善政府财政支农政策,创新农村金融体制,规范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改革,探索农村农业保险。成立了农业发展信用担保中心,为推进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关于新型工业化建设

“十一五”以来,工业经济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县城生态在机工业园区启动实施,《凤冈县有机生态型工业集聚区发展规划》通过市级评审,组建了工业园区筹委会,搭建了机构和平台,被市政府列为市县共建工业园区,为加快生态工业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省级重点项目年产60万吨水泥厂已于2009年6月28日点火运行;黔风、春秋、寸心草、仙人岭等一批新老规模茶叶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年产20万吨的凤冈净宇生物有机肥厂即将建成投产;油脂厂整体搬迁和新厂规划建设正按协议督促落实;兴阳米业、神农米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3个米业商标被授予全省“放心粮油”称号;新能源开发项目竣工投产;8家整合煤矿正在全面建设;碳酸钡项目完成环评和选址;各类乡镇企业发展加快,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三)关于以城建和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以来,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1亿元,占总投资的6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6亿元。

1.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

坚持以县城扩容和提质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管理。一是《凤冈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获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邀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了县城新区控制性详规,11个乡镇集镇发展规划通过市级评审,26个重点村规划编制有序进行。二是完成了凤凰广场、步行街、龙凤大道、星港湾等市政工程,城北客运站、县城兰球馆、县城南部新区供水、县城平安工程有序推进,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三是县城区重点实施了兴阳花园、金苑小区、广湖雅居、石景小区、金久小区、望湖小区以及步行街和星港湾等商业住宅小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按计划实施。四是全县“三创五治”和“整脏治乱”工作全面推进,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五是乡镇集镇和农民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创建“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41个,受益2.1万人,完成黔北民居513栋,完成第一批农危房试点235户,第二批1027户已全面动工。村庄整治力度加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2.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三年来,交通项目共完成投资2亿元以上。以县际公路、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和乡镇客运站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杭瑞高速公路凤冈段建设前期筹备工作有序推进。“8”字型公路网络和一小时经济圈骨架网络提前三年完成,“一横一纵五联线”路网构架基本实现,全面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目标。完成通乡油路102.7公里、通村砂石路646.5公里,通村水泥路76公里。到2008年我县拥有省道公路41.5公里,县级公路187.3公里,乡级公路103.2公里,村级公路1494公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我县经济作出了较大贡献。

3.电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三年来,完成无电村、无电户等电网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投资1亿元以上,抗冰保冻、雪灾加固、无电村建设等电力工程顺利实施。邮政、电信、移动、联通、网络等通信业快速发展。新建农村通讯基站100余个,通讯网络覆盖村村寨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子阅览室和14个乡镇站点建设全面完成,县、乡数字电视平移工程提前三年完成。

(四)关于第三产业发展 生态旅游业发展势头旺盛,《凤冈县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有序实施,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快速推进,永安田坝村于2007年成功申报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成功申报为国家AAA级景区。旅游宣传和推介力度进一步加大,在第二届中国生态旅游论坛会上,凤冈被评为“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同时,完成了玛瑙山古军事洞堡综合开发规划,“黔羽枝”古生物化石保护得到省级高度重视。

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交通物流、餐饮娱乐等健康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税收1470万元。

(五)关于社会事业建设

教育发展迈出新步伐,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兑现,“两基”迎“国检”深入推进,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高中教育办学规模扩大,凤冈中学成功申报为省级示范高中。县职中申报为省级重点职校,正在创造条件申报国家级重点职校。民办教育和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教学资源不足的压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优质服务和法制化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工作全面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新农合参合率达96.65%,城镇居民参保率达71%。初级卫生保健合格县通过省级验收。卫生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县医院和部分中心乡镇卫生院正在实施规范化建设,14个乡镇卫生院和69所村卫生室全面建成,医疗巡回服务广泛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强,“两个确保”和城镇低保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殡葬改革顺利推进,文明丧葬新风尚正在全县形成。农业普查全面完成,经济普查有序开展,统计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三关”工程深入实施,妇女、儿童工作发展规划落实较好。《凤冈县志》修编、科技事业、气象服务、档案管理、老年工作、残疾人事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全面推进。

(六)关于依法行政建设

深入实施县委“三化五能”党建工程,严格执行政府“三问”责任制,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廉政责任制,审计监督、行政监察和反腐倡廉等工作取得新成果。制定出台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建设工程招投标、医药购销、政府采购和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等“五项制度”。“五五”普法全面开展,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切实加强政府反腐倡廉建设,加大审计、监察力度,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得到及时纠正。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三、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调整的规划指标 通过对“十一五”规划实施前三年和2009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规划》的主要目标基本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充分体现了《规划》的战略性、宏观性和预见性,体现了规划编制“积极可靠,留有余地”的原则。但是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个别规划指标不能如期实现。因此,特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对以下规划指标进行审议调整。

(一)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到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目标调整为36∶38∶26。2008年,全县经济结构比由2005年的49∶12∶39调整为40∶16∶44,实现了一产下降了9个百分点,二产和三产分别上升了4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结构调整逐渐趋于合理。但从二产的增幅看,三年才增4个百分点,虽然近年来工业发展增速加快,但总量小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在两年内要达到38%,需上升22个百分点,难度非常大。拟将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36∶26∶38。

(二)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目标为年增长25%,五年力争完成投资突破50亿元。2006年—2008年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占规划目标的34%。预计2009年和2010年可完成投资18亿元。五年预计完成总投资35亿元,占规划目标的70%。拟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划目标调整为35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四、确保规划目标完成的对策措施

(一)加速发展壮大生态经济,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一是以标准化为引领,以突出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为主要抓手,加速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强力推进茶叶产业建设,力争通过3-5年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特色名优绿茶基地县。实现“以茶富民、以茶兴县、以茶扬县”的目标。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水稻、油菜、畜禽、辣椒等有机产品基地建设,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国有机产品生产基地示范县。进一步强化烤烟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对烤烟生产的领导,力争烤烟产量稳定在16—18万担,巩固提升烤烟支柱产业。

二是突出发展生态工业。着力抓好六大骨干工业项目(年产60万吨水泥厂、年产100万斤“绿宝石”茶叶标准化体系生产能力建设和年产400万斤“春江花月夜”茶叶系列产品及配套建设、油脂厂全面搬迁、20万吨有机肥项目、8家整合煤矿、缫丝厂搬迁扩建和产品深度开发),提升壮大规模工业发展水平。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和统一企业入驻标准”的要求,加快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确保2010年前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成型,搭建工业经济发展平台。大力引进和发展符合我县产业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入驻工业园区。

三是积极培育生态旅游业。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将湄潭—凤冈“百里生态茶园观光长廊”打造成国内最大的茶叶观光风景带的重要决策,全面提高以永安田坝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A级景区建设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业发展水平,努力建设集生态农业观光和休闲度假中心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整体提升凤冈旅游品位。加强“黔羽枝”古生物化石保护和研究成果对接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同时,加快玛瑙山古军事洞堡、乌江流域凤冈段等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努力将凤冈打造成杭瑞和黔北高速大通道上的黄金驿站。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提高跨越发展的基础能力 一是夯实交通基础。按照交通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切实按照全省县县通高速公路发展规划,抓紧编制新一轮公路建设规划,积极配合做好杭瑞高速公路和黔北高速公路凤冈段建设的各项工作。积极申报326国道遵凤段和凤冈—余庆、凤冈至务川、正安、石阡等县际公路提等改造,尽快形成高效、快捷的交通网络体系。抓住乡村公路养护费纳入国家统筹的机遇,健全县、乡、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体制机制,明确管理责任,调动乡镇、村、组建设和养护农村公路的积极性,提高公路通达深度和通行能力,打破长期形成的低水平内部循环局面。抓住思林电站关闸蓄水机遇,抓紧申报建设河闪渡码头,大力发展航运事业,实现通江达海目标。

二是夯实水利基础。抓住中央和省大力支持水利工程建设的机遇,深入研究我县现代水利设施建设,科学编制符合我县跨越发展的水利设施规划,着力抓好河头水库、穿阡饮用水源保护、县城新老城区供水管网、龙潭河综合治理、病险水库治理、农村“三小”工程和安全饮水以及田坝旅游风景区饮水等重点工程建设,认真抓好项目实施,加快实现人均0.6亩保灌田和人人享有安全饮用水目标。

三是加强电力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电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生活保障型用电向经济发展型用电转变,努力构建现代电力设施体系。2009年完成进化110千伏和土溪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2010年基本完成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全面提高供电质量,增强电力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

四是提升城镇品味。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县城”三张城市名片为载体,以建设生态文明城镇为目标,深入推进“三创五治”和“整脏治乱”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镇品味,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努力把城乡建成绿色家园。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高环境承载力。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切实抓好集中饮水源保护,加大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认真抓好石漠化治理工程,全面启动以骨干公路、主要河流、重点村镇及茶区、景区景点为主的绿化、美化工程,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确保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升环境承载力,努力夯实发展基础,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高度关注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不懈地抓好人口和计生工作,使人口出生率、自增率分别控制在目标值以内,确保计生创“国优”目标顺利实现。巩固提高教育“两基”成果,积极为“双高普九”创造条件,推进县职中、农村中小学改造、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等工程建设。抓好抓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巩固提高城乡参保率、参合率,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推进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继续做好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确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全力推进殡葬改革工作,扎实抓好城乡低保扩面工作,切实保障群众最低生活水平。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完成“十一五”规划,仅有一年多的时间,根据分析,“十一五”完成目标既令人振奋,又有较大压力,我们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纵深推进“建设生态家园,开发绿色产业”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凤冈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加速发展壮大生态经济,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实力,高度关注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确保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篇2:凤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一、《纲要》实施情况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区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战略思路、发展目标和根本任务,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实施进展顺利。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2006–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85%,2007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222元,均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4.81%,高于规划目标16.8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30%,高于规划目标4.3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6.74%,达到规划目标要求;两年半累计利用外资5.63亿美元,高于规划目标12.6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6月份,全区实现GDP119.4亿元,同比增长15.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8亿元,同比增长33.6%;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07.8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17.1%;实际引进外资1.74亿美元。

——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9:26.9:71.2。——2007新增就业岗位1.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4%,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三项保险的覆盖率分别为72.53%、84.76%、72.37%,五苗全程免疫接种率达到98%,社会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2007年全区总人口达到47.9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92‰,2007年建成区面积达到47.2平方公里,学前教育城区入园率达到92.5%,学前教育农村入班率达到89.06%,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1.9%。

——2006–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17%和18.90%,分别高于规划目标4.17个和10.9个百分点,2007年分别达到15937元和9693元。

——截止至2008年6月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85%,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28.97%。

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纲要》提出的8项约束性指标,其中3项已达到规划目标要求,2项高于规划目标要求,3项达到规划进度要求;9项预期性指标,其中6项超过规划进度要求,3项达到规划进度要求;8项导向性指标,其中1项达到规划目标要求,7项超过或达到规划进度要求。(具体完成情况见附表)

(二)重点工作实施情况

1、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一是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传统服务业不断壮大,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新型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已初步形成了以芙蓉路城市主轴、沿江经济带、新世纪城市拓展板块、金霞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的“一轴一带一板块一园区”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我区三次产业比为1.9:26.9:71.2,与2005年相比,一产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二产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三产比重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新河三角洲开发加速推进,月湖公园建成开放,喜来登酒店、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和金霞物流园区、青竹湖国际会展中心建成使用,霞凝新港完成一二期扩建。四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两年半累计引进省外境内资金74.28亿元,引进到位外资5.63亿美元,先后引进恒基兆业、世纪金源、美联银行、北辰集团等战略投资商,引进美美百货、深国投沃尔玛、红星〃美凯龙、岁宝百货等具有国际盛誉的大型商业项目,投资洼地效应日益凸显,区域经济步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2、宜居城市建设顺利推进。一是城市规划不断完善。顺应城市化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编制了《城北新区发展规划》、《开福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五年行动计划》,为指导开福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城市路网基本构建。新建和拓建了火星北路、车站北路、芙蓉路、营盘路、福元路等道路,城市路网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区共拉通城市道路62条,通车里程180公里,是目前长沙市城市骨架拉得最大的城区。三是城市新区迅速崛起。全面启动了以“一区两园”为核心的大城北建设,重点打造了青竹湖生态新城、四方新城、江湾半岛新城和金鹰文化新城,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7.2平方公里。四是旧城提质步伐加快。新河三角洲整体开发加速推进,松桂园商圈已成为长沙市的核心商圈,建设了滨江美食街、湘春路、开福寺路等特色街区,城区价值明显提升。五是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公交、供水、供电、供气、排污体系日益完善;“美丽十湖”建设成效显著,太阳山森林公园实现开园;新建了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四方坪中学、清水塘小学滨江校区等学校;区图书馆和影剧院建成使用,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健全。六是城乡环境不断改观。实施了以大明示范村为代表的新农村建设工程,已修建农村公路190公里,提前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3.8亿元,构筑了城市防洪圈,推进了堤垸建设,主城区整体防洪能力提高到百年一遇。实施了保护区内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完成植树造林15万株,森林资源覆盖率达到26.27%,林木覆盖率为39.55%,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投资和消费需求稳步扩大。一是投资需求持续扩大。至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3.8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区在建投资项目39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1个,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6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7个。完成企改投资6.1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房地产投资29.2亿元,同比增长57%。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外资进入仍比较活跃,共签约重大招商项目6个,引进省外境内资金16.2亿元,到位外资1.74亿美元。二是市场消费趋于旺盛。200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1.1亿元,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今年上半年,石油制品、汽车、家用电器、通讯器材等四类热点商品共实现零售总额42.7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9.6%。电视购物成为新的消费亮点。餐饮住宿消费持续升温。房地产保持建销两旺,是长沙市上半年商品房销售唯一保持正增长的区。

4、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一是不断深化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民主政治建设。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了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工作,严格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强化了审计监督和行政效能监察,推行了领导干部届中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顺利完成了村支两委、社区居委会直选工作,我区村务公开工作经验在全国推介。二是努力推进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理顺了洪山综合农场管理体制,完成了以“公司市场化、服务行业化、社会事务社区化”为导向的经开区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了“合并、强街、扩权”战略,将原12个街道撤并为9个,实行财税分级共享和属地征管。在全市率先推行以“管养分离、重心下移、市场运作”为主要内容的城管体制改革。三是稳步推进了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实行行政事业单位核岗定编;确立了“凡进必考,择优录用”的人才引进机制;推行了教育系统全员聘任制和街镇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完成了区直部门二级机构改革和区属开发公司、特困福利企业的改制工作。四是积极推进了村改居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完成了洪山街道、青竹湖镇、四方坪街道和新港镇39个村(场)的“村改居”工作。建立新型农村经济组织14个,扶持壮大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5、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科教事业不断进步。全区科技进社区普及率达100%,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城区。两年多来,共投入教育事业经费4.3亿元,年均增长23.3%;进一步完善学校布局,全面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成功创建为“湖南省素质教育先进区”和“全国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区”。二是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打造了“湘江韵律”群众文化生活品牌,成功举办了“元宵灯会”、“中秋茶话会”、“青竹湖全国公路摩托车赛”等大型群众文体活动,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推进基层体育设施建设,目前我区体育健身场地面积已达211万平方米,人均5.07平方米。三是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40个村全部建成一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加强了卫生设施建设,已全部建成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四是计生工作再创佳绩。人口计划生育率连续保持99%以上,人口出生率保持8‰左右,自然增长率保持4.1‰左右,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

6、和谐社会建设呈现良好局面。一是促进全方位就业力度不断加大。两年多来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2.7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03万人;创建全省最充分就业街道3个、最充分就业社区21个,创建数位居全省第一。二是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1亿元,并实现应保尽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到93.91%;实施特困家庭大病医疗救助2200余人次,累计救助重症精神病人2248人次,两项共计发放救助金440万余元。成立区慈善会并筹集善款500余万元,共救助困难户5000余户。启动了廉租房建设,缓解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三是社会稳定基础不断夯实。建立和完善了人民调解机制,两年多来共调解纠纷7560件,驻所调解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努力开辟人民来信来访绿色通道,信访案件办结率为100%,“大信访”工作格局基本构建。大力开展“平安开福”创建活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两抢一盗”专项整治,连续五年获得“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区县”称号。人民武装和民兵预备工作不断巩固,征兵工作获全省先进。老年人、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二、《纲要》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十一五”前两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远远高于规划目标,但投资效益不高,投资结构仍然不优,工业投资占比偏低,以土地、资本等资源投入为主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没有较大改观。能源资源、资金、土地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明显。

2、产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低,现代物流、金融商贸等城市高端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建安房地产业“一业独大”,在产业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说明我区产业发展缺乏多元化支撑,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二是基础税源不足。近几年我区基础税收虽有较快增长,但在总体收入中的规模明显偏小,仅占全区总收入的39.4%,且增长速度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三是产业规模相对偏小。产业的规模效应和聚集辐射功能不强,在全市全省还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3、和谐社会建设压力较大。一是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农民持续增收的困难加大。二是环境保护问题严峻。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加,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十分艰巨;湘江流域、捞刀河、浏阳河流域水污染、养殖污染、城镇生活污染较为严重。三是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建设仍然不足。四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就业总量的矛盾仍然突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不够稳定;社会保险覆盖率还需进一步提高。五是物价上涨较快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影响较大。

4、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今年以来,受宏观环境变化和冰冻灾害等影响,我区经济呈现高位回落态势。从需求来看,今年以来,无论是政府投资项目,还是社会投资项目,都明显少于去年同期,且大部分为去年的续建项目,新开工的项目不多,投资高速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从产业发展看,工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特别是园区用地紧张,项目落地难,同时由于房价高企、购买者持币观望以及整体市场的供大于求,我区房地产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三、“十一五”后期宏观环境分析及走势预测

“十一五”后期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总体依然看好,但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国际国内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从全球看,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国际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共同推动了新一轮通胀和预期,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将明显放缓。从国内看,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回调期。我国当前出口增速放缓,经济发展正处在从外需到内需、从粗放到集约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之中。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将在调整中优化,在优化中发展,增长速度也将呈现放缓趋势。

从我区自身来看,自2000年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十一五”期间正处于这一轮高位稳定型经济周期从高峰逐步平稳回落的时期,其增长速度将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根据周期发展规律分析,未来2–3年我区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一是去年12月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二是长沙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中,被列为长江中游地区的重点开发区域;三是今年3月份国家已出台中部六省实施比照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长沙市被列为重点支持的城市之一。以上三大政策机遇将有力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加速向长沙集聚,有利于我区抢抓好自身优势和产业特色,推动新一轮快速发展。

总体来看,“十一五”后期我区发展面临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区经济社会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目标预期能全部实现。

四、进一步实施好“十一五”规划的对策建议

1、紧紧围绕《纲要》目标要求不动摇,进一步加大《纲要》实施力度。经区人大批准的《纲要》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全区各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真履行职责,狠抓工作落实,做深做实各项专项规划,合理制定计划,确保《纲要》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按期完成,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加快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努力破解瓶颈制约因素。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重点推进八大改革。一是推进资源节约体制改革。选择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探索水权、林权等资源使用权的市场化制度;建立全区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办法和节能模式。二是推进环境保护体制改革。建立环保优先的决策机制,探索建立全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三是推进产业发展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两型产业。四是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五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区城建投投融资能力建设,探索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的途径和方式。六是推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和途径,推进建立新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七是推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的财政引导机制和税收激励机制,建立统筹城乡公共财政支出的公共财政体制。八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增强基层经济建设的自主权和主动性。

3、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一是依托保税物流中心、长沙新港和长沙铁路新北站三大物流平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把金霞物流园打造成为中部地区的物流枢纽。二是依托物流带动,突出发展运输成本比重大的大运量工业,在城北新区规划建设一个1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运量工业基地,引导能源工业、组装加工、机械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集群发展,使金霞经济开发区成为辐射长沙东西两翼工业走廊的核心产业园区。三是立足区内文化产业优势,制定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区内等文化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突出引进文化品牌项目,倾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四是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重点打造和引导建设一批沿江沿河沿湖高档住宅区,突出发展高档商业地产。五是着力引进具有国际品牌的商业旗舰、大型专业卖场,继续做大做强汽车销售、医药销售、电视购物、餐饮娱乐等商贸品牌,大力发展酒店宾馆业,壮大会展经济,促进城北现代商贸业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努力把芙蓉北路金融城建设成为全省金融中心。

4、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度重视环境安全问题,进一步完善环境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各类突发性环境事故的处置能力。强化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扎实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强化管理,完善节能降耗考核制度和指标体系,全面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节能管理,严格控制高能耗行业的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确保节能降耗等指标按期完成。

5、积极推进新城建设,努力提升城市价值。抢抓长沙市新一轮区划调整的机遇,进一步拓展大城北的发展空间,着力引进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平台项目,努力将城北新区打造成为引领长沙向北发展的龙头和“3+5”城市群的核心启动区。努力打造芙蓉路城市主轴,不断聚集多元化经济要素,逐步形成长沙的城市经济核心带。大力推进滨江片区、老火车北站、黄兴北路两厢的提质开发,加快完成新河三角洲整体开发,提高主城区的品位和发展价值。突出抓好城市供排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站场建设,健全新城区的公交系统,合理布局公园、学校、医院、社区服务场所等公益设施,精心打造“一江两河十湖”,完善城市的公共配套和综合功能,努力将开福区打造成全市最佳宜居城区。

6、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城市化统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建设体系,全面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着力提高农民收入,培育具有综合和现代专业技能的农民,加快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7、积极推进社会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城区。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深入推进平安开福建设,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利益,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健康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切实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

篇3:凤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1 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1.1 主要农业机械增幅加快, 装备结构明显改善

(1) 农机总动力。规划目标540万k W, 2008年农机总动力达到529.82万k W, 较“十五”末475.9万k W增加53.92万k W, 年均增加17.97万k W;增长11.33%, 年均增长3.78%, 完成规划目标98.1%。

(2) 大中型拖拉机。规划目标9 000台, 2008年保有量达到8 156台, 较“十五”末6 372增加1 784台, 年均增加595台;增长28%, 年均增长9.33%, 完成规划目标90.6%。

(3) 联合收割机。规划目标7 000台, 2008年保有量达7 249台, 较“十五”末5 780增加1 469台, 年均增加490台, 增长25.4%, 年均增长8.47%, 完成规划目标103.6%;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规划目标600台, 保有量达404台, 较“十五”末102台增加302台, 年均增加100台, 增长296%, 年均增长99%, 完成规划目标67%。

(4) 配套农具。秸秆还田机规划目标6 500台, 2008年保有量达7 377台, 较“十五”末5 420新增1 957台, 年均增加652台, 增长36%, 年均增长12%, 超规划目标877台;旋耕机2008年保有量达7 804台, 较“十五”末5 270新增2 534台, 年均增加845台, 增长48%, 年均增长16%;精少量播种机保有量达32 816台, 较“十五”末28 450增加4 366台, 增长15.35%;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达1 335台, 较“十五”末612台增加723台, 年均增加241台, 增长118%, 年均增长39.4%。

大中型农机具配套比规划目标1∶3, 2008年达到1∶2.97, 较“十五”末1∶2.66增长11.65%, 完成规划目标99%。

(5) 农机固定资产总值。2008年农机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7.82亿元, 较“十五”末23.3亿元增加4.52亿元, 年均增加1.5亿元, 增长19.4%, 年均增长6.46%。

(6) 小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小拖保有量达到13.3万台, 配套农具22.85万台, 比“十五”末略有增长。

1.2 农机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支撑和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1) 农机化综合水平。规划目标60%, 2008年已达70.55%, 较“十五”末46%提高24.55个百分点, 年均提高8.13个百分点, 超规划目标10.55个百分点。

(2) 机耕水平。规划目标85%, 2008年机耕面积33.8万hm2, 机耕水平达85.45%, 较“十五”末28.0万hm2、70.6%分别增长5.8万hm2和14.85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1.94万hm2和4.95个百分点, 超规划目标0.45个百分点。

(3) 机播水平。规划目标70%, 2008年机播面积33.9万hm2, 机播水平达到67.8%, 较“十五”末28.0万hm2、56.1%分别增长5.9万hm2和11.7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2.0万hm2和3.9个百分点, 完成规划目标96.8%。其中小麦机播稳定在99%以上, 玉米机播面积4.0万hm2, 机播水平20.21%, 基本完成规划目标。

(4) 机收水平。小麦机收规划目标95%, 2008年机收面积29.4万hm2, 机收水平98.03%, 较“十五”末27.4万hm2、91.2%分别增长2.0万hm2和6.83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0.7万hm2和2.28个百分点, 超规划目标3.03个百分点。玉米机收规划目标1.3万hm2, 2008年机收面积1.2万hm2, 机收率5.78%, 较“十五”末0.4万hm2、1.8%分别增长0.8万hm2和3.98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0.2万hm2和1.33个百分点, 完成规划目标86.75%。

(5) 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水平。规划目标80%, 2008年完成还田面积16.4万hm2, 还田率82.8%, 较“十五”末11.0万hm2、55%分别增长5.4万hm2和27.1个百分点, 年均增长1.8万hm2和9个百分点, 超规划目标2.1个百分点。

此外, 农业生产其他环节机械化水平也有不同幅度增长, 2008年完成化肥机械深施21.7万hm2次, 同比增长9%;机械植保53.9万hm2次, 同比增长18%;机电灌溉36.4万hm2次, 同比增长4.7%。

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及农机化作业市场化的发展, 使安阳市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特别是玉米机播和机收2个环节水平提升, 使全市农机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对主要粮食生产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1.3 新技术推广引领农机化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拓展

进入“十一五”以来, 安阳市重点示范推广了“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玉米联合机收”、“设施农业机械化”等农机化技术, 在滑县、安阳县、龙安区、内黄县、汤阴县和林州市分别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玉米机收”、“花生机收”、“设施农业”等农机化示范区, 引领农机化作业领域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1.4 农机合作组织建设加快, 农机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安阳市农机合作组织建设步伐加快, 农机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已有县级农机服务组织6个, 乡级农机服务组织11个, 村级农机服务组织422个, 农机大户732个, 其中, 拥有资产50万元以上的农机户2个, 资产20万~50万元的农机户170个, 资产10万~20万元的农机户561个, 培育了一批农机经纪人和中介组织, 在农机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以来, 全市创建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24个, 2008年经营总收入3 866万元, 农田作业收入3 604万元, 年经营纯收入1 392.5万元, 其中年经营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12个。

1.5 抓好常规工作, 为规划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一是以农机生产安全为目标, 切实抓好农机监理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 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 全市共创建平安农机乡镇5个, 平安农机村14个。累计新增入户挂牌农业机械4 412多台, 核换发驾驶证2 119个, 检审机车17 974多台, 农机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二是科教培训工作有新进展。规范强化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 促进拖拉机驾驶培训依法培训, 规范办学。三是积极开展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和职业技能鉴定。建立市级职业技能鉴定站, 培训配齐了考评员, 对400多名农机从业人员进行了职业技能鉴定, 培训农机维修人员410人。四是农机质量监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配合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开展农机产品专项治理活动。全市开展宣传活动10余次, 发放宣传材料9.4万份, 接受农民咨询1 080人次, 检查农机维修点72个, 经营场所112处, 对30家销售、维修点进行了整顿, 查处假冒伪劣农机产品43台 (件) , 维护了市场经营秩序, 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玉米生产机械化进展缓慢

安阳市小麦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但玉米生产特别是收获环节机械化程度较低, 2008年虽有一定发展, 但机收水平仍然较低, 仅为6.58%, 是河南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较“十一五”10%规划目标差3个多百分点,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农机化的全面发展。主要原因:一是机具适应性、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玉米种植标准化程度低, 农机与农艺配套性差, 造成作业效率低, 比较效益差。三是作业市场尚未完善。农民购买机具成本高, 回收投资时间长。

2.2 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效果不佳

2006年以来, 安阳市相继在滑县、汤阴县、龙安区、安阳县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年均实施面积3.5万hm2左右, 占“十一五”规划目标6万hm2的57.8%, 差距较大。主要原因:一是目前安阳市耕地主要采用大水灌溉, 免耕播种浇地困难;增产效果不明显, 群众接受程度低;机具价格高, 影响农民的购机积极性。二是作业效率低, 特别是免耕播种机由于添加肥料、小麦 (玉米) 种、调整种量、肥量, 地块大小与播种机的幅宽不适宜, 以及作业速度慢和机具自身因素等造成作业效率低, 经济效益差, 挫伤了农机手使用机具的积极性。三是机具的性能和适应性差, 易出现部件开焊、断轴、断链条现象;整机刚性差, 机件易变形等, 自行维修困难。

2.3 农机服务组织数量少, 整体水平不高

虽然安阳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有较快发展, 作业领域也不断拓宽, 具备了规范发展、加快发展的基础, 但组织化程度不高, 内部运行机制、管理制度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总体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与“十一五”规划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规模较小, 技术落后。有的农机合作组织拥有的机具动力较低, 又缺乏合理的更新补充机具的机制, 尚不足以进行规模化作业服务, 服务面和效率受到制约。组织化程度不高, 资源配置能力弱。由于前几年没有合理的引导和积极的扶持政策, 农机合作组织发育不健全, 不能开展广泛高效的农机服务。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 基础建设薄弱。

另外, 农机化装备结构仍不尽合理, “三多三少”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3“十一五”计划中期执行情况分析

3.1 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有利因素

一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河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的颁布实施, 依法确立了农业机械化的地位, 提出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要求, 明确了扶持发展的有关政策。二是围绕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环境保护,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要求农业机械化发展要适应新的变化和需求, 为农机生产服务开辟了新的空间和领域。三是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对农业机械化作业需求和依赖程度加大。四是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的增加, 生产条件的改善, 对农业机械化重视程度增加, 投入加大, 势必促进农机化的快速发展。五是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为农机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六是一些主要机械和主要作业指标已经完成或提前规划目标, 为“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奠定了有利基础。

3.2 制约“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不利因素

安阳市农业机械化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主要表现在装备结构仍不尽合理, 特别是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机械发展不平衡;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各个环节薄弱;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 还不能适应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不足, 与农业机械要求大规模作业之间产生矛盾, 农业机械的效能不能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机具推广较慢, 农民对新技术、新机具在看到效益后才肯接受, 而且农机具科技含量相对较低, 耕作较粗放。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机化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

4 下一步主要工作措施

(1) 大力组织实施“兴机富民”计划, 着力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功夫。打好以跨区作业为重点的“三夏、三秋”2大战役, 提高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着力提高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水平, 使农机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手段和有效途径;着力普及推广农机新科技,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节约型农业的发展;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机经营者素质。

(2) 落实好农机补贴政策, 发挥项目引导示范作用, 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按照突出重点和兼顾特色的原则, 向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倾斜, 推进玉米生产过程关键环节机械化, 推进全市一年两熟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发展进程。结合其他农机化项目的实施, 抓好重点农机化技术的示范推广, 提升农机科技应用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安阳市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

(3) 更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大力推广、发展特色农业机械, 示范推广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类机械装备, 依法淘汰和更新高耗能及落后的农业机械。

(4) 培育新型农机服务主体。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和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大力鼓励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主体, 使农机合作社成为推动农村新一轮改革, 土地流转的新生力量, 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新生力量, 成为建立农村发展新的体制机制新载体。推进土地流转, 实现规模化生产, 大力发展合作经营、跨区作业、农村运输等社会化服务, 通过代耕、代管、代种、代收等机械化服务, 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实际困难,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5) 抓好示范园区建设, 打造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农机化示范园是农机部门向农民展示农业机械化作用和优越性的平台, 以先进性、创造性和示范性为特征, 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农机化示范基地。以服务和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劳动效率、土地产出率为目标,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选择一批农机化基础好的村, 建立规范的村级服务组织、新技术示范推广、农机安全等“多位一体”的农机化发展示范基地。

(6) 实施4项规划, 整体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通过实施玉米机收专项规划、保护性耕作专项规划、节约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规划、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项目, 整体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为提高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7) 加强农机队伍建设。抓好农机管理人员的培训, 提高依法管理、依法监督的水平;抓好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落实推广任务, 提高推广质量;充分利用农机化学校等资源, 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的培训, 切实提高农机从业人员操作、维修和保养农业机械的技能。

(8) 抓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监管责任。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强化农机安全源头管理, 抓好拖拉机的登记、检验、核发牌证和拖拉机驾驶员的考核、发证、审验。健全监管网络, 建立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9) 加强宣传, 为顺利完成“十一五”计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各类新闻媒体以及各级党政信息刊物, 宣传《河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农机化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在新时期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利用现场演示会、培训班各种会议等宣传农机化工作的政策,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新知识, 取得各级领导对农机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为“十一五”农机计划的顺利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环境。

篇4:凤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近日,通化市二道江区人大常委会在本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对区人民政府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进行了审议,审查批准了十一五规划的调整报告。

会议认为,区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区政府充分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投资拉动,加强工业集中区建设,大力发展围钢经济,使全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工业经济支撑点单一的问题,使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截至2007年末,十一五规划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已接近和超过十一五规划末期目标,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十一五规划更具科学性、发展性,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编制中长期规划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进行审议是适时和科学的,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会议对区政府在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对调整后的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提出建议。一是要在经济总量上不断扩大;二是要在项目建设上发展高新产业,多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做到趋利避害,化解风险,均衡发展;四是培育财源,加强征管,节约开支,增强财政实力。(刘敏)

创新审议方式 提高监督实效

地方人大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是《监督法》确定的重要监督方式之一。长春市二道区人大常委会注重审议方式创新,提高了监督实效。

实施棚户区改造是省、市、区三级政府确定的造福百姓、惠及民生的重点工作。长春市二道区作为老工业区,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棚户区改造开发任务非常繁重。为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的步伐,区人大常委会把审议监督区政府的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工作,列入了常委会的重点审议内容。审议前,他们改变过去少数人参与调研、多数人进行审议的方式,组织参加审议的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并邀请部分市、区人大代表共同视察,让大家直观地看到通过棚户区改造开发給城市建设带来的新面貌;然后,再听取区政府关于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的情况报告;最后,召开常委会进行审议。实施先视察、后审议的方式,形象直观、目的明确,使大家耳目一新,既改变了大家头脑中存在的老二道陈旧混乱形象,也对区政府在棚户区改造开发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肯定,更对变化着的新二道的快速发展充满了信心。这次审议工作方式的创新,提高了人大常委会审议工作的质量,推动了政府的重点工作,确保了监督工作的实效。

篇5:凤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海口市人大常委会“十一五”规划纲要审议工作小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有关规定,市人大常委会为了做好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提交的《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的工作,制定了《关于审议海口市“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的工作方案》,并印发到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侯新明任组长,秘书长邹富兴及财经工委主任颜维散为副组长,内务司法、教科文卫、农村、城建与环资等有关工作委员会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审议工作小组,委托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负责工作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4月份,审议工作小组先后召开了四次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市政府、市发改局、教育局、卫生局、农业局等十二个部门的情况汇报,了解海口市“十一五”总体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情况及农业、工业、旅游、财政、商务、科技、教育、卫生、人事劳动保障、信息化、环境保护等若干专项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情况。审议工作小组经深入调查,认真分析与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基本评价

“十一五”规划实施3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任务和要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总体上看,我市“十一五”规划三年的执行情况是好的。主要表现在:

(一)“十一五”规划绝大多数指标有望顺利完成

我市“十一五”规划的主要预期指标涉及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47项指标。实施三年来,大多数指标完成较好。至2008年底,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每千人口医生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我市养老保险参加人数、全市医疗保险参加人数、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主要江河湖库水质达标率、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等14项指标已经完成预期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年末常住人口、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森林覆盖率等11项指标已完成90%以上。据统计数字显示,除第二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市化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完成规划目标有一定难度外,其它指标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包括约束性指标在内的绝大多数指标均能顺利完成。

(二)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支农惠农力度加大,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加快畜禽养殖区、规模化种养殖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加工区建设。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农业科技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继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特色突出,畜牧业、渔业、瓜菜、花卉特色农业发展较快,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以“工业进园区,园区向西移”的工业布局调整原则,已经形成了高新区和保税区为核心,以汽车制造、制药、化纤纺织、机电和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产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以金盘电气、三星光通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崛起。第三产业已成为支撑和带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力。除传统的商贸业和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外,我市以旅游、地产和物流业为主的三足鼎立的现代服务业有较快的增长,2008年第三产业比重占67.4%。

三是不断完善省会城市功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路网建设,加快旧城改造和新片区开发进度,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城市数字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四是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加大防污治污投资力度,坚持产业引入的高环保标准。着重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全市大气、水环境指标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五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教育强市战略,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六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业工作扎实推进,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新农合医疗参保率提前二年达到国家目标。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房建设,人民群众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七是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政府投融资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理顺招商机制,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

(三)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443.18亿元,比2005年增长40.5%,年均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4亿元,比2005年增长27.5%,年均增长8.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8.5亿元, 比2005年增长了45.9%,年均增长13.4%。投资、消费和外贸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增强。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559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60.8%;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234.75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69.6%;2008年外贸出口总额为13.08亿美元;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5.6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47.8%,逐步形成“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三年来,我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构建和谐海口取得可喜的成果。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十一五”规划实施三年多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但在规划实施中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少数指标如期完成困难较大

从中期评估的情况来看,仍有少数指标完成难度较大,主要有: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由于受原油、原材料、粮食等价格上涨影响以及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涨影响,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大幅上涨,2006—200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比分别上涨1.26%,4.44%和5.8%,累计涨幅达到11.8%,远高于规划控制在累计涨幅5%的目标。第二产业总产值。2008年,全市第二产业总产值113.28亿元, 年均增长9.4%,低于“十一五”规划年均增长目标2.6个百分点。受金融危机影响,汽车产业的明显下滑,严重影响第二产业的任务目标。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及我市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显现

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继续扩大,我市依赖岛外消费需求的旅游和房地产业的冲击最直接、最明显。表现在从2008年11月份起,美兰机场旅客吐量和全市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出现了当年首次负增长。经济增长进入调整周期,各产业短期内增长乏力。特别是占全市工业总量30%的汽车制造业大幅度的下滑,导致2008年全市工业产值下滑5.6个百分点,为近三年来最低水平。从社会投资来看,投资者信心不足,有些社会资本主导开发的项目,面临资金链断裂,投资行为更为谨慎。

(三)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尚有差距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我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多年来在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欠账仍较多,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求有相当差距。教育方面:义务教育阶段府城地区学校学位严重不足;城区与农村、名校与普通学校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发展不平衡;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达不到规划目标。卫生方面:城乡卫生资源布局还不甚合理,农村和社区卫生基础建设较薄弱,医疗服务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和文化方面: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高科技和文化尖端人才匮乏。

三、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提出的几点建议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三年来效果是显著的。大多数指标都完成较好,各项工作都能按序时进度正常稳步推进。从前三年经济运行情况预测和分析,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经济指标是有可能的。因此,建议同意市政府对“十一五”规划暂不作修改的意见。为确保“十一五”规划纲要各项任务的完成,提出以下建议:

(一)认清形势,应对各种挑战

从中期评估情况看,大部分指标虽然完成较为理想,一些指标已达到或超额完成规划目标,部分指标实现了阶段性目标。但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完成目标任务的难度加大。因此,要进一步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省五次党代会和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海口实际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真抓实干,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把握好海南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的有利条件,冷静面对困难与挑战,树立坚定信心,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统筹兼顾,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针对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工业“短腿”问题,坚持把发展新型工业作为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切实落实中央、省对企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素质,促进工业发展。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增加促进经济发展的引导资金支出,加大对生产经营领域的扶持,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实施。

(三)保障民生,共享改革成果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每年新增财力的主要部分用于改善民生,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民生方面的投入,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优先发展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区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要将保障就业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就业扶持和技能培训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要抓好价格的监测工作,尤其是物价上涨影响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的监控,采取调整措施,促进物价稳定。要加快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改善居民住房条件,让百姓安居乐业。

(四)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

要严格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政策,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节能减排工作,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要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坚持不破坏环境、不污染环境、不搞低水平建设的原则,集中布局,集约发展。抓好高耗能、重污染行业及重点流域、重大工程污染预防工作,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实施污染控制管理,明确政府、企业的节能减排责任。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五)加强协调,落实各项措施

“十一五”规划实施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市政府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组织协调,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继续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各项政策措施。要针对中期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我市实际,及时分析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根据规划实施的计划开展目标任务落实的检查工作,严格目标责任制,确保“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的实现。

篇6:凤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年12月)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了“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从评估结果看,《纲要》的实施尽管受到了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较大影响,但《纲要》中确定的发展战略、基本方针和各项任务仍然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总体进展情况良好。

一、“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进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省主动适应国内宏观调控新形势,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紧紧围绕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扎实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国民经济在新的宏观调控背景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超过预期。2006-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9%,超过了“十一五”规划10%以上的预期增长目标。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5741亿元,按2005年价格计算完成预期目标的83%;人均GDP33928元,比2000年增

长1.32倍,年递增12.8%,“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人均GDP比2000年增加2倍左右的预期目标有望提前达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37.7亿元,相当于2010年预期目标的93.2%;年均增长30.1%,远超年均增长12%左右的预期目标。2008年上半年,由于受到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较大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略有下降,但仍保持了较快增长,达到13.6%。

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头两年累计进出口和出口总额分别接近和超过了“十五”期间五年累计总量。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3495.4亿美元,其中出口2036.7亿美元,分别增长23.1%和27.0%。进出口和出口规模居广东省之后,保持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6.1%和16.7%。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和增速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2006和2007年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分别达到174.3和218.9亿美元,分别增长32.3%和25.6%。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0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7%,两年提高0.22个百分点,比“十一五”规划2%以上的预期目标低0.3个百分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已累计实施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00项,突破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核心关键技术。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大幅度上升,2007年全省申请专利88950件、授权专利31770件,分别跃居全国第二、三位。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指数列北京、上海之后,跃居全国第三。截至2007年,全省国家和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共性技术中心已达2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半以上设立

独立的研发部门,1/4以上企业设立独立的技术部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6-2008年6月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972.7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60000亿元调控目标的48.3%,平均增长18.5%,比“十五”同期增幅减缓5.4个百分点。2007年,总消费率为42%,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二)富民优先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实践中成效显著。“十一五”以来,我省坚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加快富民步伐,推出了一系列富民惠民工程,推动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2007年底,对照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目标值,全省共有19个指标达到目标值要求,完成率达76%,其中核心指标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超过了目标值要求。苏南总体上已全面达到省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江阴、宜兴、武进、扬中、溧阳、金坛、海门、丹阳、江宁等14个县级市(区)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社会标准。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78元,完成“十一五”预期目标的86.2%,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15.3%;其中,工资性收入10604.3元,经营性收入1683.9元,分别占可支配收入的64.7%和10.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61元,完成预期目标的87.5%,年均增长11.5%;其中,工资性收入3476元,经营性收入2552元,分别占人均纯收入的53.0%和38.9%。2006和2007年全

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4%、3.19%,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均控制在4.5%的规划目标之内。两年间新增就业人数225.2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98%、95%,失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8%,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95%,均提前达到“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要求。在实现城乡“低保”全覆盖的基础上,建立了“低保”标准随物价上涨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应增长的机制。2007年,全省恩格尔系数41.6%,与40%的调控目标相差1.6个百分点。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为97.6%,超过预期目标7.6个百分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2006年以来,新建改建农村道路2.2万公里,完成“十一五”规划的55%,全省所有行政村通了公路,符合通车条件的客运班车通达率99.5%,居全国省区之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2005年的85%提高到2007年的96.9%,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差1.1个百分点,改厕率达到67%,完成规划进度的83%。

“十一五”以来,进一步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创新体系步伐,先后投入200亿元新建了一批重点文化设施,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十一五”规划中的多数文化指标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

(三)产业结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不断得到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正向预期调整目标靠近。2007年,全省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7.0:55.6:37.4,与2005年相比,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均下降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从

业人员结构27.9: 35.3: 36.8,实现了“十一五”提出的“三二一”排序,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3.6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1.0个和2.6个百分点。

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3714元,提前达到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11000元左右的预期目标,年均增长17.2%。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83.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9万公顷。粮食产量稳中有升,2007年达3173.3万吨,比2005年增加338.7万吨,2008年夏粮总产量达1094.1万吨,同比增长2%。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农业发展较快,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超过30%。2007年农产品出口增长18.6%,超过了15%的预期目标。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7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5%,比2005年上升3.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9.1,比2005年提高32.3个百分点。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专用科学仪器设备、电气机械及设备、新材料等制造业产值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2007年底,全省资产规模超百亿元的企业达35家,超50亿元的有65家。百强企业中工业企业占69家,其个数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0.16%,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6.1%,利税占29.4%。突出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纺织等重点行业的节能改造,限制和淘

汰落后产能。自2004年以来,我省铁合金行业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2万吨,焦化行业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243万吨。至2007年底,全省已累计关停2713家化工企业,其中太湖流域关停了1894家。

服务业呈加速发展之势。200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9634.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7%,比2005年提高2.2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喜人,软件业和服务外包产业高速增长。集聚区建设、企业和品牌建设、外包基地建设、人才建设取得新进展,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南京中邮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常州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2007年,全省47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136.1亿元,市场成交额1955.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5.2%和30.6%。集聚区就业人数432035人,比挂牌时增长40.5%。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已高于第二产业,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2007年,全省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达到470家,超百亿元批发市场17家,亿元市场累计成交额达到6000亿元。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增加值提前突破1000亿元。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已高于服务业增长速度,发展势头良好。

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继续推进。“十一五”以来,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54公里,总里程达到3725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1500公里,沿江沿海港口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83个。沿海、宁淮、盐

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苏通大桥顺利通车,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京过江隧道等项目进展顺利,崇启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京沪铁路(江苏段)和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完工,合宁铁路建成通车,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货运中心、无锡硕放机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淮安机场、苏中江都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连云港15万吨级深水航道建成通航、30万吨级矿石泊位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骆北段和调水源头工程已经基本建成,依托原有江水北调体系,基本实现调水出省目标。配合沿海开发战略的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已全面实施,海堤重点堤段防护工程基本完成。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为代表的治淮11项骨干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淮河下游防洪标准接近100年一遇。“十一五”以来,新增电力装机1353万千瓦,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泰州电厂一期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等项目建成投产。电网输配电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500千伏“四纵四横”主网架结构,过江输电能力达到900万千瓦,江苏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电网省份之一。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发展势头良好,新能源机组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1%上升至2007年的13.5%。2007年末,全省移动电话用户3313.2万户,净增440.2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85.7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671.9万户。

(四)五大战略在更高起点上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教兴省战略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科教

人才优势正在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2007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比“十五”末提高3.6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到2007年底,全省建立产学研合作组织机构275个,有研发机构近400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0万人,各类科技基础设施629个。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省财政对科技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07年全省科技研发投入达430亿,占GDP的比重为1.7%,居全国第二位。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的81.6 %,比“十五”末提高2.5个百分点。全省高新科技企业5286家,数量全国第一。教育现代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2007年,全省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6%;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现有高校121所,在校大学生156.8万人,职校在校生153.6万人,均居全国第一。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全社会人才意识普遍增强,人才环境明显改善,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加快推进重点人才工程,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支撑度明显加大。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约为700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才约为31万人,位居全国前列。

经济国际化战略跃上新台阶。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进入后WTO时代的新形势,加快调整外贸结构,推动对外贸易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连年大幅增长,年均增速分别

为23.8%、28.7%。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42.6%,全省一般贸易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加工贸易。调整优化引资结构,在总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基础上,现代服务业和农业利用外资增长迅猛。2007年服务业利用外资达到52.2亿美元,连续两年增幅超过70%;农业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6.6%。苏中、苏北利用外资增速加快,占全省的比重与2005年相比分别提升2.6和4.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外贸出口额再创新高。2007年实现出口额265亿美元,增长50.9%,高于全省出口总额增幅24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加快了出口市场多元化步伐,继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之后,2007年对荷兰、德国、韩国出口超百亿美元。“走出去”战略步伐不断加快,民营经济境外投资开发呈现强劲势头。“十一五”以来,我省企业对外投资额每年都以近50%的速度递增,2007年达到4.7亿美元。国家批准的首批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我省占据3家,成为全国境外合作区最多的省份之一。开发区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省136个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实现进出口额、利用外资额均超过全省的70%,引进的超亿美元的大项目90%以上落户在开发区。全省开发区业务总收入达43713.6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实现税收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总量的比重近1/3。从业人员654.9万人,是“十五”期间的3.3倍。

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更高平台上加快推进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为重点的沿海开发战略,沿海地区呈加速发展之势,正在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沿海地区GDP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占全省比重比2005年提高2.4个百分点;沿沪宁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6.6%,生产服务业发展加快,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沿江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基础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GDP年均增长16%以上,2007年底,提前3年实现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沿东陇海线建设稳步推进,资源加工型产业不断壮大,投资、消费和出口平稳增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南北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推进,“四项转移”力度不断加大,南北共建开发区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以来,苏北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开始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全省11家南北共建园区获批准设立,各项工作进展良好,项目总投资已达135.1亿元,园区建设转入实质性开发阶段。长三角区域合作日趋完善,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宽,专项合作全面深化,“四大平台”建设进展顺利。随着长三角区域范围拓展为“两省一市”,苏北振兴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西部地区合作有力推进,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

城市化发展战略进入新阶段。全省城市化水平继续快速提

升,正加速向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迈进。2007年城市化率53.2%,比2005年提高2.7个百分点,与“十一五”规划55%的发展目标仅差1.8个百分点。城市规模等级稳步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体系布局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格局。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建设加快,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污水处理率82.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3.9%,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分别相差2.5、6.1个百分点。城市化战略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苏南地区已由城市化外延发展逐渐转向内涵提升阶段,率先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90%以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07年底,全省经商务部核准的90家承办企业,累计建成日用品和农资农家店10000个,建成120个面向农村市场的物流配送中心和180个“以店代配”的中心店,初步形成了辐射全省78%乡镇和65%行政村的农家店经营网络。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和农村五件实事成效显著。农村新一轮五件实事进展顺利,“千村万户帮扶”工程扎实推进。

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出新步伐。以构建“两型社会”为目标,积极推进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

增强。加强人口管理,2006和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2.28‰和2.30‰,均在4‰调控目标之内。实行严格的国土资源保护政策,2007年耕地保有量面积476.38万公顷,比2005年仅下降0.8%,控制在470万公顷调控线以上。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全省单位GDP能耗为0.853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7.6%,连续两年达到国家调控目标;万元GDP水耗下降至213吨,提前达到250吨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至6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67%,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大中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3,与“十一五”规划目标0.55已相差无几。到2007年底,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51.1%和62.7%;全省已建成国家生态市4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1个、国家园林城市15个,分别占全国的2/

3、1/4和1/8。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将太湖水污染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制定实施太湖治理行动方案,加大综合治理力度,顺利实现了太湖应急治理目标。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全省130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已有63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绿色江苏建设步伐加快。2007年末,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率分别达到16.9%和42.6%,其中城市绿化率已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继续增多,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五)体制改革在向纵深推进中为“两个率先”提供有力保障。

“十一五”以来,我省紧紧围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全力推进体制创新,使体制机制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着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和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逐步建立了乡镇基本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到位、依法理财、运转高效、优质服务的运行机制。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我省国有企业增创发展新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加快民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民营企业管理方式,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为江苏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2007年底,全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户数累计达270.68万户,增长9.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908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全省GDP的50.5%,提前三年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国民经济比重40%左右的发展目标。按照财权与事权对应的原则,大力推进财政体制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省直管县经济管理体制,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苏办发〔2008〕17号)。财政支出重点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商业银行改革进展良好,创业投资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金融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推进资本、土地、— 13 —

人才、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企、政事、政社进一步分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强化,行政能力和效率有明显提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我省“十一五”规划总体实施情况良好,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亟需进一步加快。

整体经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007年我省总增加值率为31.0%,比2005年下降1.8个百分点,比“十一五”预期目标低4个百分点。目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服务业比重偏低。虽然我省服务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2007年占GDP的比重只有37.7%,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仅为31.5%。尤其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还有待进一步加快发展。二是产业结构偏重。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比为69.3%,轻、重工业之比从2005年的1:1.98调整为1:2.25,重工业占比上升,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调轻”目标相悖,同时也给我省的资源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工业效益上升不快,工业增加值率22.0%,低于预期目标8个百分点。三是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缺乏自有品牌,企业规模

较小,总部经济不强,大企业、大集团不多,迄今为止,我省还没有一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和中国50强,进入中国100强的企业也只有苏宁电器、沙钢集团和华西集团3家。2008年上半年按产值排名全省100强的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4.1%,与“十一五”规划40%以上的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对外经济贸易结构不尽合理,自主调控能力亟待加强。一是加工贸易比重偏高,一般贸易比重偏低。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整体对外出口的64.1%,外商投资企业占75.5%,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占到96%,加工贸易仍以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为主,且绝大多数加工贸易环节处于最终产品的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以及部分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与当地产业关联度低,这种粗放式、外源型的增长模式,不仅使外贸发展容易受到环境变化和政策调整的冲击,也加大了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难度,并给未来外贸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二是货物贸易比重偏高,服务贸易比重偏低。2007年全省货物贸易出口与服务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0.02,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只有3%,其中出口只占2%,服务贸易发展的滞后,不仅与江苏经济和外贸大省的地位不相称,而且将严重阻碍江苏优化外贸产业结构、由外贸大省向外贸强省转变。三是低端加工产品出口比重偏高,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偏低。在2007年江苏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生物、生命科学、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新兴技术产业的比

重仅为3.2%。拥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不足10%。四是新增外商投资企业二产偏高,一产和三产偏低。“十一五”以来,全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相对“十五”时期虽然增速达77.3%,但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不到1/4,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比更少,只有1.3%,这对加快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带来更大的困难。

消费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仍然偏低。从总体上看,目前江苏经济发展仍然以投资和出口驱动为主,创新驱动力相对较小,消费拉动作用不明显,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1990年以来,江苏居民消费在大多数年份未随经济同步增长。2007年,江苏最终消费率为42%,比2005年仅提高了0.8个百分点,距“十一五”规划中5年内提高5个百分点的目标要求差距较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偏低,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投资和净出口的驱动。居民消费率一路下滑,2006年仅为28.8%,远低于浙江2006年居民消费率35%的水平,2007年继续小幅降至28.5%,2008年上半年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城乡和区域发展统筹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地位不够牢固,农民增收步伐仍然较慢。2007年农业生产率虽达到“十一五”规划中制定的11000元目标值,但总体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还不畅,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还不快,农民增收难度还较大。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仍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增幅3.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上年的2.42扩大到2.50,差距进一步扩大。按照全面小康标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6年未达到时序进度,2007年虽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但距2010年要达到8000元的目标还相差1439元,如期达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差距仍比较大。

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近年来尽管苏北、苏中地区发展势头良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区域之间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江苏全面小康的重点地区在苏北,难点地区也在苏北。2007年,苏南、苏中、苏北的人均GDP比为1:0.52:0.30,地区差异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苏北地区人均GDP为16254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7435元,仅相当于苏南地区的29.6%,还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459元。2007年全省52个县(市)中人均GDP最高的昆山市达100964元,最低的睢宁县仅为7243元,相差13.9倍。开放型经济区域差距更为悬殊,2007年苏南、苏中、苏北出口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93.4%、4.1%和2.5%。

(三)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江苏企业研发投入居全国第一,但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只有0.98%,与发达国家的2.5%-4.0%和国内华为、中兴等企业的10%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研发投入强度较低。除医药、软件产业研发投入较高外,占高新技术企业数一半左右的通讯产品制造类企业基本无研发投入,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多属加工组装型的三资企业,研发设计基本在境外。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17 —

企业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活动的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转化机制尚不健全。全省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只有北京的1/

6、上海的1/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不够。自主创新主要活跃在传统产业,工业专利的70%集中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的80%又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位居高端的重大产品几乎没有自主专利和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水平较低,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与工业基本相当,长期在25%左右徘徊,与国际35%左右的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缺乏高层次创新人才。全省科技活动人员的绝对数虽然居全国第二位,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不及北京和广东,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缺乏十分明显。

(四)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仍在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虽有所提高,但由于经济总量快速增长,资源能源需求和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2005、2006、2007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耗量分别为1.69亿吨、1.87亿吨和2.0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幅10.06%,其中80%以上的煤炭、90%以上的原油需从省外调进或国外进口;2007年全省耕地保有量476.38万公顷,比2005年末下降0.8%,年均减少1.86万公顷。目前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3亩,已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能源瓶颈制约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同时工业结构偏重的状况近年来有所加剧,推动工业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2006年工业用电量2088.7亿千瓦时,— 18 —

2007年达2415.5亿千瓦时,增幅超过GDP增长速度达15.6%。工业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国土空间开发不够有序高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空间开发效率不够高。经济增长对土地要素投入依赖程度较高,建设用地增长较快,布局较为分散,产出效率和集聚程度较低。我省土地开发强度近18%,居全国省区第一,而2007年的经济总量只有3361.4亿美元。

二、三产业单位面积产出效率比浙江、广东低,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二是空间开发不够协调,存在着经济与人口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不协调问题。苏南地区经济总量占62.5%,人口仅占31.5%,苏北地区经济总量仅占19.7%,人口却占44.8%。而日本三大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国的73%,人口占68%,经济与人口占全国比例大体相当。部分生态敏感地区和重要功能区域保护力度不够,湖泊湿地受到侵占,水面和优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三是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大规模开发造成环境质量有所下降,部分地区开发过密,排污总量超过环境容量,水质性缺水较为普遍,城市酸雨频率和酸度渐趋加大,一些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明显下降。

(五)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十一五”以来,江苏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投资力度,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矛盾虽然得到了缓解,但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依然存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教育机会不够均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

还比较大。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需求还不相适应,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公共卫生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尚不完善,特别是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大力推行,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还需继续推进。社会事业投入增长明显慢于经济增幅,文教、科技两项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社会事业领域财政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2006和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12.5%和11.7%,低于GDP14.9%、14.8%的增速。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达37.3%,比2006年下降3.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10%的高收入组与10%的低收入组人均收入增加额的差距继续拉大,由2006年的4373元扩大到2007年的6350元。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攀升。2006年为1.6 %,2007年上涨为4.3%,2008年上半年上涨到7.2%,高于3%的调控目标。2007年,总消费率为42%,比2005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相差4.2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虽逐年增加,但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加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政策性增收、粮价上涨、劳务输出等支撑条件的提升空间较为有限,农业生产资料上涨的势头仍将延续,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大等,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就业结构矛盾突出,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

境影响,下岗职工就业任务相当繁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隐性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难仍然存在。脱贫攻坚工作压力较大,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急需加强,产业扶贫需下更大功夫。按照国际公认每人每天生活费用不低于1美元的贫困线标准,全省贫困人口还有469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6.25%。

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江苏“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影响分析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外部因素与内部压力交织一起,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一)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特点分析。

1.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全球经济失衡是近年来世界经济运行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美国巨额逆差和东亚地区及新兴经济体的大量顺差为主要表现的全球贸易失衡和国际经济体系失衡不断加剧。从2001年至2007年,美国、中东欧国家经常项目逆差不断扩大,到2007年,美国当年的逆差达7843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2007年顺差大幅增加,俄罗斯和中国外贸顺差分别达到1321亿美元和2622亿美元,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如果这些经济体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会因存在货币升值预期和高投资回报预期导致资本的加速流入,对全球经济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也为当前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埋下了风险。

2.美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打出一系列狠牌,连续7次大幅度降息,截至2008年6月底,利息率已从5.25%降至2%,较去年9月降低了325个基点;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市场流动性,通过各种途径向市场进行大量注资。目前全美房地产衰退仍在深化,消费者信心指数一路走低,信贷紧缩问题继续困扰美国经济。

3.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金融系统和经济产生重创,而且影响迅速蔓延,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结束自2002年开始的上行周期。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主要靠消费拉动经济,次贷危机爆发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消耗殆尽。尽管美联储多种措施应对,但美国经济增长仍大幅度放缓。据世界银行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2.7%,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200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也将从2007年的5.5%下降到4.5%,下滑已经成为定局。

4.国际金融市场激烈动荡。2008年伊始,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报出的巨亏消息,大大超出了此前市场所有最悲观的预期,严重打击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欧洲等地股市先后出现历史上的最大跌幅。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的连续下跌,已使全球股市的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左右,已超过2000年IT泡沫破灭的损失。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市值超过400万亿美元,是全球GDP总量的10倍以上。国际市场上每天的流动资金达2万亿美元,其中98%是四处投

机的游资。

5.全球性通胀形势严峻。全球经济经历了5年的高速增长后,各主要经济体都进入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期。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由年初的49.9美元/桶一举突破100美元/桶大关,价格一年翻了一番。2008年上半年,油价连创新高,粮食危机越演越烈,大宗商品价格飚升,全球通货膨胀的形势已十分严峻,甚至超过次贷危机,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的最大挑战。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下滑、通胀率上升,53个发展中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一些国家甚至发生社会**。

6.国内经济增速有所回落。2008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经济过热风险部分得到释放,从经济增长潜力看,这个速度并不低,基本与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相吻合。2008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增长2.6%,对于稳定市场物价起到较好的作用。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企业利润明显回落。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

7.国内通胀压力显现。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改前几年平稳运行格局,呈持续攀升之势。2008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涨幅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在当前形势下,通货膨胀预期仍然较强。

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国内出口增速有所回落。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进入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上扬,在4月10日之后,人民币汇率毫无悬念地进入了“6时代”。2008年上半年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

8.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从需求结构看,国内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增长相对均衡,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往年。2008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差同比缩小5.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二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的生产增速回落,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显示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积极成效。上半年,我国外贸结构也出现了积极变化,纺织服装、鞋类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放缓迹象,但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走势判断。以上特点分析表明,全球进入通货膨胀期,宏观经济形势将更趋复杂、更具挑战性。横向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当属最好,今后一个时期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纵向看,低成本、高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已经过去,经济结构调整已是大趋势。

判断之一:世界经济增长在经历2-3年的“滞胀”期后将重回上升通道。就当前而言,虽然石油价格在迅速攀高后又大幅回落,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仍未能得到根本消除。2008年下半

年,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从投资领域逐渐扩展到私人消费领域,同时各国货币政策的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向控制通货膨胀,这就决定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球经济增长仍是一个继续放缓的过程。但从未来发展看,世界经济有望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阶段,初步判断2010以后的几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逐年回升。

判断之二: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继续蔓延或继续加深。近来美国次贷危机阴云再起,由于美国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很可能使美国次贷危机进入新的阶段,并可通过各种渠道对美国经济、欧洲经济乃至亚洲经济产生滞后性的负面影响。但长期看,次贷危机不会给世界经济带来致命打击,并可能自下半年起逐渐见底,预计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将小幅延续至2009年。

判断之三:居高不下的油价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速趋缓的“催化剂”。2008年首日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大关,全球进入高油价时代。按世界经合组织测算,通常条件下国际油价每桶上涨5美元,将引起世界经济下降0.25%,其中发展中国家经济下降0.7%;在全球最主要石油消费国之一的美国,如果油价每上升25%,则会使通货膨胀上升1%。从短期来看,美国次贷危机持续蔓延,油价飙升难以控制;而从长远的角度看,美国经济有望于2009-2010年复苏,一旦经济复苏,美元便会止跌回升,油价也因此得以回落。油价上涨不仅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

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油价上涨而改变,在许多国家,高油价甚至引发各行业的罢工和民众示威活动。

判断之四:由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引发的贸易摩擦将呈上升趋势。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贸易持续下滑,贸易环境不断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2006年全球贸易总量增长为9.24%,2007年为5.5%,2008年WTO预计全球贸易增长率仅为4.5%,将为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通胀严重、金融风险四伏的情况下,多哈谈判失败使本已脆弱的多边贸易体系雪上加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达国家将继续就与贸易有关的汇率问题、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环保等问题向发展中国家发难,不排除这些手段过度使用而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这势必进一步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摩擦。2008年美国新发起的针对贸易伙伴的18项调查中,有15项是针对中国的,占83.3%。

判断之五: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总体格局不会改变。我国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支撑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动力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随着全球经济放缓,油价上升过快之势已现拐点,输入型通胀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加上国内宏观调控政策已开始显效,供给保障程度较高,农产品尤其是2008年夏粮大丰收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等因素,总体判断,国内下半年物价翘尾因素将明显减弱,全年物价总水平得到控制并不断收敛是完全可能的。在外部环境变化

与内部调控叠加作用下,中国经济虽然存在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整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格局不会改变,下半年经济仍将延续上半年增长格局,即出口减速、消费持平、投资略降,总的增速略低去年,保持在10%左右。

判断之六:人民币加速升值下的出口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新困境。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加速,由此引发的汇兑损失使本就薄利的出口企业难以为继。据了解,纺织服装业平均利润率在3%左右,而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在一季度就升值了4%。汇兑损失难以控制,导致出口企业不敢接合同期较长的订单。除人民币升值外,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企业人力成本大幅上升,防治污染成本加大,加上出口退税、土地等政策调整因素,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适应高成本期带来的调整压力难以抗拒。

(三)对江苏“十一五”规划实施带来的主要影响分析。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开放型经济大省,2007年外贸依存度达到104.6%。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对江苏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实施将产生一定影响。

1.经济增速减缓。“十一五”以来,由于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江苏的经济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预计“十一五”后半期,在国际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稳定的大背景下,江苏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继续回落。

2.外贸出口受阻。我省是外贸出口大省,受次贷危机影响,— 27 —

美国市场需求疲软,2007年5月起,江苏对美出口明显放缓,单月增幅从年初的51.9%降到年底的1.8%。2008年第一季度,美、日对江苏进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近乎为零。2008年上半年,我省的加工贸易出口增幅与2007年同期相比回落了10.2个百分点。

3.信贷难度增大。“十一五”以来,为落实“两防”任务,央行先后1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频率之快、幅度之大为近年来之最,目前已达17.5%。受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我省投资增长有所放缓,截至2008年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比“十五”下降5.4个百分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4.消费增长滞后。近年来,虽然居民消费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消费率却一路下滑,2007年降至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低水平,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预计“十一五”后半期,较低的居民消费率仍将拖累经济增长。

5.企业利润下降。在国内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我省比例偏重的工业结构受到较大制约,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增幅同比也回落2.0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利润增幅同比分别回落25.9个、38.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数为7132家,亏损面为16%,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化工、机械、建材、冶金、电子等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52.5亿元,增长56.5%。

6.收入分配降低。江苏出口型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低附

加值的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受国外需求下降、人民币升值与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2008年全省新增2160家纺织出口企业,但同时也有1066家纺织企业由于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而停止出口。企业生存艰难,职工收入下降。“十一五”以来,全省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呈逐年走低,2007年比2006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这种趋势对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江苏城乡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提升消费预期,将带来制约影响。

四、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

纵观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在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基础上,适时做一些政策上的微调,“一保一控”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定“十一五”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当前,经济正面临着通货膨胀压力与经济下滑风险共生并存、各种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叠加影响、国内外因素相互传导和影响增强等新情况、新矛盾,但所有这些困难和问题都不足以扭转我省经济较快发展的大格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控制物

价过快上涨”当作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鲜明导向,按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战略方针和发展目标,积极破解发展难题,努力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坚持把保经济增长10%以上的既定目标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只有保持经济快速有效增长,才能最有效地克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克服世界经济增长趋缓、出口增长回落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稳定、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缓解、就业相对充分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处理好“一保”与“一控”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力争把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千方百计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在宏观调控政策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紧紧抓住目前国家在调增信贷规模、上调出口退税率等政策“微调”的有利时机,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对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的资金投放,重点加大对出口带动型、技术密集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尽快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生存困境,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升级,为“十一五”中后期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

3.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者是积极利用政策引导和激活消费,有效化解消费需求增长的瓶颈因素,提升居民消费预期。

(二)全面提升“四沿”产业带的整体发展定位,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结构。

1.沿海经济带,走港口建设与临海大产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沿海地区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要从国家的战略层面上研究和规划沿海地区的整体发展,按照建设大港口、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服务中西部的总体要求,实施港口、产业、城镇三位一体联动开发,努力把沿海地区建设成为国内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基地和我省新的经济增长带。突出连云港的龙头地位,加快建设国际化滨海新城和面向东北亚、服务中西部的黄海大港,全面增强区域经济联动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

2.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世界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今后一个时期,沪宁沿线要以提升经济功能、提高产出效率、打造国际级总部企业为基本导向,优化产业结构,优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和先进制造基地,不断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沿江基础产业带,走先进制造与现代物流相融合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今后一个时

期,沿江地区要大力发展以港口和市场为主体的沿江物流业,加快生产服务与产品交易市场的有效融合,不断提升制造业水平,进一步调整优化钢铁、石化产业布局,走提升质量发展之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4.沿东陇海线资源加工产业带,走资源加工与生产制造并重的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国内重要的资源加工基地。今后一个时期,要充分利用加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机遇,全力承接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生产要素和加工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非金属资源加工业,提高加工深度,扩大产业优势,提升发展水平。同时,要加快发展机械制造业,进一步扩大总量,提升质量;注重培育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积极接纳南北产业转移,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

在保持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的同时,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十一五”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最紧迫、最突出的工作任务。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有效途径,以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环节,以推进节能减排为重要突破口,全面提升我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调优调高调轻”的要求,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抢占现代产业发展先机。以扩大总量、改善结构、提高效益为目标,积极推进生

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服务外包国际化、旅游产业品牌化,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层次提升,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形成15个百亿元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占GDP比重、生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均达到40%以上。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扎实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进一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着力构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全省前100位工业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的发展目标。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支撑,促进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加快形成以科学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综合竞争优势。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健全创新机制,增加研发投入,加快产业链延伸配套,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重点培育100家创新型示范企业和100个自主创新型项目。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强化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引导资金作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科技

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努力把江苏建成人才高地、创新基础和创业福地。

3.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坚持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管理创新“三管齐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重点组织实施节能改造、减排治污、太湖水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示范、全社会节能减排系统等五大工程,切实完善监测、统计、责任、监督四个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倒逼、约束和激励机制,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四)大力提升外经贸综合竞争力,努力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加快改变江苏对外经济贸易大而不强的现状,是“十一五”后半期推进经济国际化再上新台阶的主要任务。

1.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快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主要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向知识、技术要素投入的转变,减轻出口对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承载的压力。完善促进机制和鼓励引导政策,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尽快转变出口企业靠以廉取胜、靠中低端、低附加值产品打天下,靠拼消耗、拼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抢占国际市场的传统发展模式,推动加工贸易出口与一般贸易出口的协调发展。积极打造出口企业自主品牌,大幅提升出口利润空间,以更好地应对诸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能源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

2.加快服务业、农业利用外资步伐。抓住当前国际服务业

加速转移的机遇,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承接新一轮国际服务业转移,尽快提升服务业吸收外资的总体水平。重点是生产服务业,主要是在现代物流业、国际贸易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现代会展业和中介服务业等方面吸收更多的外商投资。重点鼓励外商投资农业新技术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引进好的优良品种和新的种植管理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

3.加快形成国际市场多元化的格局。对美、欧、日等主要出口市场,应密切关注其市场走势和技术、环保等新要求、新规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功能、规范贸易秩序等措施,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充分利用我国参与的区域贸易合作协议,重点开拓东盟、南亚和南美市场,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降低国际经济波动对江苏出口增长的影响。

4.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十分有利于我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开拓海外发展空间。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支持企业在五个方面加快“走出去”:一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以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到境外投资建立一批生产基地,稳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二是支持企业并购境外技术先进、品牌知名、营销顺畅的企业,直接进入国外市场。三是支持企业以合资、合作及独资等形式利用境外资源,建立资源、能源供应基地。四是支持企业到境外融资,开拓国外资

本市场,做强做大企业。五是支持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或与国外跨国公司、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更多地利用国外智力资源。

(五)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小康建设成果。

“十一五”中后期,要进一步加快富民步伐,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于民,使全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1.把富民作为发展的第一位任务和最过硬政绩。进一步解决好经济总量大而老百姓不够富的矛盾,尤其是要在大力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环境上狠下功夫。加快建立人民群众的收入正常稳定增长的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逐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2.把支持创业作为致富百姓的首要途径。鼓励支持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努力增加人民群众的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坚持发挥政府引导和创业带动的双重效应,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多渠道自主就业和灵活就业。坚持扩大就业规模与优化就业结构并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劳动力资源与就业岗位对接,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3.把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坚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

充,建立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广覆盖的社会安全网,不断提高城乡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强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加快建立农村社区民生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城乡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

(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围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快体制改革步伐,不断为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注入新的动力。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从有利于我省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发,“十一五”中后期,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应重点围绕建立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发挥国有企业产业整合上的主导作用等展开,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消除不公平、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

2.推动民营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提升民营企业整体竞争力为出发点,重点加快推进民营企业由家族式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转变,构建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的国内外投融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股国有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鼓励民营企业加大

研发投入,打造自主品牌,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3.加快改革财税分配制度。建立并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分配政策,创新财政激励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整合财政性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4.加快金融体制改革。重点搞好中小企业信贷体制改革,加快农村基层信用体系建设。针对广大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信贷支持和融资渠道不广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地方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建立符合江苏中小企业发展要求、体制机制灵活、融资结构合理、业务运转高效、监督管理完善的省、市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市场微观基础建设和经济增长提供更为坚强的金融保障。推进农村金融和信用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金融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贷资金支持。

5.加快完善民生保障机制。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统一起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措施上升为分配制度、公共政策和地方法规,逐步探索构建以社会发展评价、民生净福利指数、收入分配监测和就业失业预警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综合评价体系,使民生问题得到系统化解决、长效化推进、项目化落实。

(七)全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为江苏国土空间科学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加快构建空间开发新格局,实现产业、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这是“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到江苏长远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我省新阶段新起点谋求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由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为主体的经济布局和城市化格局,由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主体框架的生态屏障,包括基本农田在内的禁止开发区域得到切实保护。

1.抓紧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要求,加快推进省、市两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利用、环境保护和城镇化格局,将省域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确定主体功能区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

2.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十一五”时期是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起步时期,开好头、起好步意义特别重大。在完成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划定工作,力争在“十一五”中后期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架构。

3.突出主体功能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沿海、沿东陇海和南京都市圈纳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的划定范围,加快构建省域内“三大战略”格局,即“四沿”生产力布局战略格局、“两线三区”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和“基本农田”为保护重点的农

业战略格局。

(八)实施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推进江苏又好又快发展。开展科学评价考核,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以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的意见》(苏发〔2008〕13号)为指导,制定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的实施细则,明确指标内涵、计算方法、调查方法、计分方法等,形成操作实施的具体办法,发挥好评价考核体系“指挥棒”的作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成立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每年对全省各地科学发展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形成监测评价报告,适时发布评价结果,将科学发展评价考核纳入到对各市的考核工作中。二是适时完善修订监测评价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订,不断增强评价指标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三是做好考核监督。由监察、审计等部门履行这项职责,加强对考核过程的监督,严肃考核纪律,强化考核责任,保证公平公正。

主题词:规划

“十一五”△

评估报告△

通知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41 —

上一篇:给警察叔叔写一封信小学四年级作文下一篇:小学生五爱演讲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