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规划的国民经济论文

2022-04-27

摘要: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的相关理论和概念,提出了旅游是一种获取经济效益的空间生产及商品化过程。并以经济学的外部性、公共产品等概念为工具,分析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什么需要政府的扶持,及云南省旅游的现状和政府已经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旅游空间商品化中政府行为的着重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基于发展规划的国民经济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于发展规划的国民经济论文 篇1:

基于低碳发展的城市物流效率评价研究

摘 要:基于低碳发展的角度,建立低碳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将CO2的排放量作为投入指标,采集九江市低碳物流效率指标数据,基于DEA数据包络方法,对九江市基于低碳发展的物流效率进行评价,得出九江市历年低碳物流总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投入冗余、产出不足的状况。然后从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两方面深入地对九江市DEA无效年份进行分析,找出其问题原因,给出其目标值的调整方向。最后对九江市基于低碳发展的物流业提出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低碳发展;物流效率;DEA

0 引 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的是资源的枯竭和自然环境的逐步恶化,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环境的改善,我国提出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以及基于低碳的经济发展方式。基于低碳的经济发展指的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的友好型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正成为我国目前的首选战略。而作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物流,其效率的高低和发展水平将对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城市物流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三利润源,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如何提升基于低碳发展的城市物流效率是值得研究的。

由于国家均衡化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使长江经济带再次成为国家经济发展重点轴带,长江正在成为内陆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和进行区域合作的战略性通道,这也使长江港口门户地位再次提升,而九江作为长江的重要枢纽港,其铁路货物发送量、铁路货物周转量、港口吞吐量、道路货运量等都是非常庞大的,其物流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和最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之一,所以九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基于低碳发展的视角,兼顾物流业的经济产出和生态环境,建立投入产出指标,收集九江市2000~2014年相关数据,采用DEA方法对九江市基于低碳发展的物流效率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为改善九江市物流效率和城市低碳物流建设提出建议。

1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1.1 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是评价同类部门或单位间的相对有效性的决策方法,可用于各个行业,在经济中是一种用来评价具有多输入、多输出的边界生产函数的有效方法,其已成为经济、管理、决策分析等领域中一个重要工具。DEA的基本模型主要有CCR、BCC,以及DEA的改良模型SE-DEA。由于对此方法的相关研究较多,研究较为成熟,故在此不再赘述。本文采用CCR模型和BCC模型进行研究。

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在各国的产业体系分化中,没有单独的物流产业,我国也是如此。故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将货物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三个部门界定为物流业。本文基于低碳发展的视角,在阅读及分析以往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指标选取的相关原则和指标的代表性及可得性,建立如下指标体系:

(1)投入指标。在生态环境方面,以往学者评价环境效率的主要思路之一是将污染物作为投入量进行处理,另外还有学者将污染物的排放量取倒数的处理方法。在DEA模型中,对于投入指标而言,要求投入量最小化;对于产出指标而言,期望产出量最大化。所以,将污染物作为投入进行处理,或是将污染物排放量取倒数作为产出处理,都是符合DEA模型对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采取将污染物作为投入处理,选取CO2的排放量X1(万吨)、物流业从业人员数X2(万人)、物流网络里程X3(公里)、物流业固定资产投入X4(亿元)作为投入指标。其中CO2的排放量是由物流业消耗的原煤、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以及天然气的消耗量与它们对应的的CO2的排放系数相乘得到的,本文CO2的排放系数来源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发改办气候[2011]1041号),具体如表1所示:

(2)产出指标。本文选取九江市物流业的货物周转量Y1(亿吨公里)、物流业生产总值作为产出指标Y2(亿元)。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采集。采集2000~2014年期间九江市物流业CO2的排放量、物流业从业人员数、物流网络里程、物流业固定资产投入、货物周转量及物流业生产总值等指标所需的相关数据,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00~2014年《江西统计年鉴》及九江市相关年份的统计公报。

2.2 物流效率评价结果及分析。根据采集的数据,分别采用CCR和BCC模型计算九江市物流业的总体效率(TE)、纯技术效率(PTE)、规模效率(SE)、规模效益(RTS)。本文采用MaxDEA Version5.2软件进行求解,求解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九江市在2000~2014年期间技术效率值的平均值为0.867257,纯技术效率值的平均值为0.961922,规模效率值的平均值为0.898516。总体而言,九江市低碳物流效率值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整体上低碳物流效率相对无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各年份的具体情况来看,九江市在2005年、2010年及2012~2014年份的物流效率测评值为1,达到DEA有效。在2001、2002、2009及2011这几年中,纯技术效率值都达到了0.9以上,处于较高水平,但总体效率水平依旧不高,为什么呢?不难发现,其对应的规模效率值都不高,这说明九江市物流总效率水平达不到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九江市这几年的物流资源要素投入不足。另外,对于投入的要素也没有充分的利用,存在资源配置问题。对于纯技术效率值达到有效(即为1)的年份中,仍有2000、2004、2007及2008年总体效率值没有达到1(即无效),说明这些年份物流效率无效的原因是由物流各要素的投入量不足导致的。在2003年中,纯技术效率值小于规模效率值,说明这年未达到DEA有效的主要原因是粗放式的投入,对投入的物流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主要原因并非是规模未达到,这导致出现了有规模但无实力的状况。2012、2013、2014年,物流效率均达到DEA有效,说明现有的投入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具有良好的物流管理。

2.3 DEA无效的成因分析。为进一步分析无效年份中引起DEA无效的原因及该如何进行调整,表3给出了各投入要素的冗余量及产出要素的不足量,具体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九江市在既定的投入方面,物流从业人员数、物流网络里程、CO2的排放量物流业固定资产投入等方面都存在着冗余,特别是物流业从业人员数的冗余额最大,资源利用不充分,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但乐观的是从业人员冗余数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同样,物流网络里程及CO2的排放量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浪费,这说明在早些年份九江市的物流发对CO2的排放对环境污染影响较严重。从2004年后CO2的排放未出现冗余,说明自这年后九江市物流业的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大。在产出方面,货物的周转量出现了较大的不足,说明既有的要素投入没有得到充分的产出。

3 结 论

本文通过对九江市2000~2014年基于低碳发展的物流效率进行研究,得出其总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且大都处于规模递增的阶段。技术效率无效的关键原因并不是纯技术效率,而在于规模效率,也就是说九江市低碳物流效率无效的关键原因是物流业的发展规模有限,没有达到规模效应。因此,九江市应加大低碳物流业的发展规模,做好城市低碳物流发展规划,提高规模效率。另外,通过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可知,一方面对于生产投入没有达到规模,没有实现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某些投入量又出现了冗余,这就说明九江市在对低碳物流业进行投入时各项资源要素没有协调,在某些资源上投入过多,而有些资源要素投入不足,这就是既没有达到规模效率但又出现冗余的原因。所以,在加大对物流业生产规模的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科学规划物流业各项投入资源,进行协调统筹。在追求物流业的经济效益时,更加注重环境效益,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刘满芝,周梅华,杨娟. 基于DEA的城市物流效率评价模型及实证[J]. 统计与决策,2009(6):50-52.

[2] 唐建荣,卢玲珠. 低碳约束下的物流效率分析——以东部十省市为例[J]. 中国流通经济,2013,27(1):40-47.

[3] 王琴梅,谭翠娥. 对西安市物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的分析[J]. 软科学,2013,27(5):70-74.

[4] 袁丹,雷宏振.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流通经济,2015(2):14-20.

[5] 秦雯. 青海省物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16(1):99-105.

作者:曹兵斌 柳键

基于发展规划的国民经济论文 篇2:

旅游空间商品化过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的相关理论和概念,提出了旅游是一种获取经济效益的空间生产及商品化过程。并以经济学的外部性、公共产品等概念为工具,分析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什么需要政府的扶持,及云南省旅游的现状和政府已经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旅游空间商品化中政府行为的着重点。

一、空间的生产与旅游空间商品化

法国哲学家亨利·列菲弗尔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的论述时提出了“空间的生产”这一概念。1974年列菲弗尔发表了《空间的生产》一书,详细论述了“空间辩证法”的展开过程。“空间的生产”的基本含义就是说,社会空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品,每一种特定的社会都历史性地生产属于自己的特定空间模式。列菲弗尔的所描述的空间是“三位一体”的空间,它包括空间实践,还包括空间表征和表征的空间。空间的生产既生产了物理环境、社会空间,还生产了社会阶层内部、之间不同的“空间感”、“空间的心理印象”,使得空间的生产最终成为对一般生产关系的再生产。[1]

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对象无可避免地被商品化了,包括空间在内。“空间”商品化使得资本流向了环境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开发等领域。空间商品化的过程也像其他产品商品化一样,会出现同质化、过度商品化的现象,使得本来异质的空间因为利益的驱使变得可复制、趋同性,呈现为空间的同质化,破坏了原先“空间”的独特性。在商品经济强调交换价值的背景下,“新空间”的生产变成了对空间的重复破坏,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生存环境。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可视为一种空间的生产和商品化过程。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的调研、开发,围绕旅游资源改善周围环境、基础设施,进行“空间的生产”,再加上市场的宣传促销,吸引游客到某地“消费空间”,旅游就完成了“空间商品化”的过程。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中的商品化,更多的应该由市场来完成,很多推动因素都是市场自生的。但是在当今中国,旅游空间这种商品的商品化具有特殊的一面,需要政府培育出原本自生于市场的因素来,并进行引导和规范,旅游空间商品化的过程才能顺利完成。

二、政府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

中国的旅游市场竞争程度虽然比较高,但是一些重要的、具有非经济价值的旅游资源仍掌控在政府手里,加上旅游产业的产业链长、涉及面广,整个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具体来讲,政府推动的必要性就在于:

1、社会因素。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中国政府的任务从构建一种人为行政控制的经济模式转变为改革人为行政控制经济模式为市场经济模式。社会转型引起了多方面的体制变迁,以及各方面资源和机会分配方式的转变。到了9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政治家们的任务不在是构建什么、改革什么,而是培育和保护市场内部各种自发和内生力量。

目前,只有市场配置资源才是有效率的这一共识已经在中国确立,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度。从高度的计划、人为控制,逐渐解构成为自发的、弥散的,于是出现了某些经济制序无序和道德规范失衡。加上公有的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这就更需要政府来进行引导。旅游的商品化同样需要政府进行保护、培育、引导和促进伴随市场机制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积极因素。因为目前中国,除了政府以外,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短期内快速地整合各种资源、协调各种关系。

2、自身因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旅游业的特殊性表现为外部性、公共产品属性、信息不对称、强关联性的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1)外部性。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升当地的整体形象,增加就业和人民收入以及拉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等,这都是旅游正的外部性。旅游负的外部性则表现为发展旅游使得生态破环、资源破坏,还可能带来当地的物价上涨、交通拥堵等影响,降低居民和游客的舒适度。外部性使得一种商品的价格并不完全反映其社会价值,导致企业要么供给的太多,要么供给不足,引发市场无效率。这就需要政府来改变市场激励,进而改变企业的行为。

(2)公共品属性。旅游发展促使公共基础设施完善,消费者的增加并不会增加建设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成本;政府进行旅游宣传,旅游形象得到改善,而当地的所有旅游企业不需要支付就可以受益。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会带来免费搭便车的现象,造成市场失灵。所以公共产品如要有效率地生产就离不开政府的补助或者直接由政府来提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旅游产品都具有公共品属性,本文主要讨论旅游产品中具有公共品属性的部分。

(3)信息不对称性。旅游目的地对于游客来说一般较陌生,游客收集当地旅游信息困难,成本较高,不容易分辨旅游产品的好坏,这就给旅游企业用低劣的旅游产品排挤质优价高的产品提供了机会。只有政府建立公正权威的旅游产品信息系统,才能方便游客获取关于旅游产品的正确信息,通过立法、制定行业标准对不正当竞争进行遏制,才能保证旅游市场公平竞争。

(4)强关联性。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从各个方面与其他产业发生关联,旅游的发展既需要其他产业提供支持,又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中国能快速、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的目前唯有政府。对于旅游业资源的整合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中国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战略在全国普遍得到了实施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云南旅游发展状况及政府职能划分

可以说云南的旅游业发展是政府主导的一个典型例子。在80年代,即使在西部几个省来看,云南的经济发展都是相对落后的,在全国大搞经济建设的背景下,云南不得不找准自身优势,发展经济突破点。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才能较早地把旅游当作商品推入市场,带来经济效益。

1、云南旅游发展简介。1978年组建了云南省旅游局,成立了云南省旅游领导小组,云南的旅游业这个时候才真正成为一个经济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到2007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的221.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8.6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8986.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94.7亿元,旅游总收入559.2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6.8%,旅游业税收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10.3%,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出口创汇收入的比重达20.8%,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员占全省劳动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增加到7.2%,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8.5%③。

取得今天的成绩是与云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战略目标分不开的。1988年,在云南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一大产业,搞好规划,全面发展”;92年,云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使旅游业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94年8月,在云南省第六次党代会上,明确地把旅游业定为云南省新的支柱产业;99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通向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发展目标,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制定战略目标、发展规划之外,在具体运作方面,政府的推动作用同样不容忽视。1979~1998年,云南公路建设投资达25017亿元,完成了滇中高等级公路网、全省航空网多项工程。从1994年起,省市政府每年还安排一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旅游线路的建设,这在当时是全国力度最大的。除了交通之外,客房、旅游客车、景区景点等基础设施也快速的增长,使大规模地接待国内外游客成为可能。

2、政府职能划分。笔者把作为主管云南全省旅游工作的省政府直属机构—云南省旅游局的主要职能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如表1:

云南政府在旅游开发和宣传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五、六十年代的《阿诗玛》、《五朵金花》、《山间铃响马帮来》等电影,就为云南的旅游做了强有力的推广。云南省旅游局多次组织各种国际、国内的旅游展销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挖掘省内丰富的旅游资源,精心拍摄云南旅游专题片在各地播放、宣传。政府部门不仅注重搭建各种民族节庆、文化旅游节的平台,还在海内外媒体不断宣传,成为云南旅游的头号营销者。

在市场开发方面,政府利用云南丰富的资源,引进资金进行改造升级。2008年上半年就有国内的10多家投资商进入云南旅游业,投资金额达900亿元。与此同时,全省初步确定的141个重大旅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到2008年5月底已完成投资104亿元。大量资金的进入,才能加快空间转变为商品的速度,才能有效地促进旅游产品的升级,加速产业转型。

政府的推动使得云南旅游空间迅速商品化,推动了云南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正是由于政府主导的云南旅游业十分迅速,有些甚至是“超速”发展,许多问题和矛盾在短期内没能显现出来。加上,当时的发展观念不可能达到现在的高度,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发展旅游难免会出现一些偏离发展轨道的问题。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弊端就会突显出来,阻碍经济发展。比如,原先政府为了吸引企业投资,旅游资源所有权缺乏合理的租金,资源被无偿、低价使用。为了控制重要的旅游资源,政府既经营又管理的双重身份弱化了监督、保护资源的职能,带来很多无效率。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和体制机制建设还很滞后,旅游产品建设滞后,旅游市场秩序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等制约发展的因素。

四、旅游空间商品化中的政府应发挥的作用

前面已经谈到,旅游空间的商品化也会像普通产品的商品化一样出现过度商品化的现象,加上旅游本身的特性和当前云南的实际,政府发挥作用的重心应从管制转变为培育,从掌控资源转变为放开资源,把握好战略发展,提供政策进行扶持,放手微观管理。在旅游空间商品化中,具体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空间商品中的文化因素。如今的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的浏览,而是旅游空间对游客心灵的震撼,这种震撼唯有文化最有力。特别对于云南这样一个民族文化大省来说,文化资源如此丰富,吸引游客的东西不是空间本身,而是附着在空间内的文化。可以考虑整合政府的旅游和文化两个部门,共同推进旅游文化工作,对原有旅游空间商品进行改造升级,对新开发的要进行严格的、全面地论证其开发意义和文化内涵,减少盲目性。

2、加强宏观指导与控制,避免空间商品同质化,把好品质关。当某种新商品的出现带来大量利润时,会吸引很多厂商纷纷跟从、模仿,希望也能从中瓜分一份蛋糕。旅游空间商品化也在这种被复制、被重复的法则下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空间多样性。在云南的旅游市场上,一些著名景区可以买到的旅游商品在昆明也随处可见,重复的、类似的民族歌舞表演在云南很多旅游景点都可以看到,独具特点的少数民族建筑也开始在各地遍地开花。政府在进行旅游规划的时候站在统一规划的角度,把云南独特的人文与景观结合、风土与人情结合,避免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而丧失了独特的魅力。发展规划在进行长期、科学的论证后全面执行,不能随意更改,保持发展规划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3、注重空间商品化过程中对原本空间的破坏。新的空间开发,破坏了原有的空间,改变了原有空间的历史积淀,多了人为的、现代化的痕迹。在旅游空间商品化中,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包括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环境的保护,还原一个真实的环境。有学者甚至说“不开发就是最好的开发”。要把“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转变为“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由政府拿出具体的实施意见,给企业提供优惠政策要落到实处,要求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给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等条件也要落到实处。

4、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观念,保障优惠政策的执行。在当今市场化运作比较成熟的阶段,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进行投资,这样既能解决公共品供给的问题,又能解决政府微观运作低效率的问题。这个过程就需要政府拿出最大的诚意来与企业合作,本着服务企业、推动项目落地的原则来完成。目前云南旅游招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在于项目的落地。只有领导高度重视,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观念,才能改变旅游项目推进缓慢的现状,为全省重大旅游项目的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

五、结束语

空间的形成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集合,不但当地的自然资源、风土人情有关,还与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密切联系。在空间也变成一种商品,产生价值与交换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积累财富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个特殊商品的真正价值。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加快空间商品化的速度的同时也应注重引导这个商品良性发展,使空间在商品化中继续保持“空间性”。

参考文献:

[1]赵文.空间的生产[J].国外理论动态,2006,(01).

[2]韦森.社会秩序的经济分析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大卫·哈维.罗菲弗尔与《空间的生产》[J].国外理论动态.2006,(01).

[4]云南省统计信息网http://www.stats.yn.gov.cn/《云南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陈萍.贵州和云南旅游发展水平比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6]http://zhuanti.cnta.gov.cn/meeting2008/国家旅游局网站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专题

[7]银淑华.试论政府的旅游营销职能[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8]王筱春.论云南旅游发展的持续性[J].思想战线.2002,(04).

①游海鱼(1983—),女,云南临沧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②杨桂红(1969—),女,云南昭通人,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

③数据来源:2008年云南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汇报材料。

作者:游海鱼 杨桂红

基于发展规划的国民经济论文 篇3:

中部地区引进区域性战略投资者需要破解的难题分析

摘 要:区域性战略投资者是指基于对某地区的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产业定位和产业选择的认同,以项目投资或金融投资等多元化融资模式为手段、以获取投资增值回报为目的的中长期投资于其所认可的产业或企业的区域性战略合作伙伴。引进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对于中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技术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其引进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诸多难题。深入分析这些亟需破解的难题,对于中部地区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使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与地区经济实现双赢很有必要。

关键词:中部地区;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产业

战略投资者是投资于目标企业、与目标企业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具备投资长期性、业务关联性、结构互补性等特性的企业法人。基于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意义的战略投资者,一般是指具有资金、技术、管理、市场、人才等优势,能够带来现代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通过产业的整合,产业结构的改善,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宏观产业和微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致力于长期投资合作,促使某个行业或产业的总体运行质量产生质的飞跃,进而谋求获得长期利益回报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提出的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主要是指基于对地区的区域性发展战略价值特别是产业定位和产业选择的认同,以项目投资或金融投资等多元化融资模式为手段、以获取投资增值回报为目的中长期投资于其所认可的区域产业或企业的区域性战略合作伙伴。这就赋予了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投资的特点:经济实力雄厚、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先进技术、中长期投资、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强、投资项目与地方产业规划、产业定位相吻合、对地方区域发展战略高度认同,等。总之,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招商引资,其对某一区域投资的前提既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兼顾了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价值特别是产业发展定位和产业选择的认同,是建立在科学发展意义上的战略投资。如果没有对区域发展战略的认同,也就不能称其为“区域性”“战略”投资者。总之,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多年来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跟进型”区域的中部地区,更是如此。其不仅能带来雄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能带来先进技术、先进管理、著名品牌、营销网络,推动强势企业的出现、优势集群的形成,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可以有效地弥补地区发展所需资金的不足,缓解技术与创新对企业的制约作用,推动产业升级发展进程,促使后发优势的充分发挥,加快崛起步伐。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区域性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与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难题与障碍,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深度和解决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一事项的进程。因此,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就具有了尤为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中部地区引进区域性战略投资者需要破解的难题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招商引资,科学合理的界定其标准与范围,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前提

引进区域战略投资者以期发展地方经济,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而决定成败与否的关键点就在于引进的投资者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投资者。引进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包含两层含义:

1.其不同于一般的招商引资。后者以直接引进资金为手段,更关注眼前利益、经济利益。而前者在引进资金的同时更关注那些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大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和本地的区域发展战略相吻合、着眼于长远利益的内生性要素投资者。引进战略投资者,不仅可以引进其雄厚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进其先进技术、先进管理、营销网络等,并可通过引进重大项目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和竞争,推动资本与产业的有效融合,实现本土产业与世界经济和国际惯例的有效对接,从而实现技术跨越、市场跨越,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更致力于通过产业整合的手段,改善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的竞争性以获取长期的利益回报,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的协调进步。

2.区域性战略投资者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国际500强、国家500强等。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大的产业背景、完善的科研开发体系和众多的新产品储备、覆盖广泛的市场营销网络和稳定的终端客户资源、很强的融资能力、能为企业改制和今后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灵活、高效的企业经营机制,能够增强本地区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产业集群的,都是战略投资者。相对于对投资者的资金、规模等硬性指标要求,更应关注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在推动本地产业规划的实施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相匹配程度、对当地的产业竞争力提升、对企业的带动作用、示范效应、外溢效应等软性指标。

鉴于此,中部地区在吸引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应依托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双向开拓的区位优势;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的资源禀赋优势;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优势;丰富的旅游景观和浓厚的人文积淀等文化优势,立足于本地发展实际,以区域内若干具有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龙头项目为依托,以产业集群和特色园区为载体,通过兼并、收购、增资扩股、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推动产业链建设,加强产业配套,形成一批关联度高、配套性好、带动性强的产业链,逐步扩大本地配套能力,增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益。

具体而言,对于第一产业,区域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要以现代农业的打造为核心,着眼于高附加值生态农业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丰富农业产业功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工业设备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经营管理,实现农业高产增效,农民增收,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环境容量,推动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第二产业,区域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要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为原则,着眼于产业投资结构与节能、减排、降耗和环保的关系,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高生产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中部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合理开发优势突出的资源,加快实现原材料工业向深加工工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坚决摒弃附加值低、污染度高、资源消耗多的投资项目,走出一条信息化、科技化、新型化、集约化的和谐发展之路。对于第三产业,区域战略投资者的引进要以提高服务业水平为核心,通过发挥中部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型服务业,改造传统服务业。挖掘中部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生产力转变,以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载体,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把其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以培育。

(二)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兼具投资战略性和资本逐利性的二重性,在二者的博弈中把握均衡,是实现区域战略投资者与区域经济发展共赢的关键所在

从战略性而言,区域性战略投资者既是“欲长期持有公司股票的法人”,也是意欲与地方经济在股权、资本、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营销网络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的战略伙伴。其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向高端价值链延伸、实现地方经济崛起来谋取长期回报为终极目的。而从投资性来看,区域性战略投资者终归还是“投资者”,其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了获取投资回报。资本的逐利性就使得其在产业的选择、规划的制定等方面不可避免的会有行为的短期性和利益的排他性。如何在战略性和投资性的博弈中把握均衡,是引进区域性战略投资者能否达到区域预定目标,实现二者双赢的关键所在。

鉴于此,需要用战略的思维、开放的视野来把握机遇,紧密结合中部各省的产业实际、地域实际、经济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本地的市场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对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的发展规划和投资意图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深刻理解战略投资者的总体发展战略,并根据其总体战略如并购战略、国际化战略、区域化战略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制定产业导向明确、发展规划可持续、项目内容重点突出、权责利划分清晰的吸引战略投资者的战略。战略要以产业链条长、具有较强集聚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有利于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竞争力提升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为重点,要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与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与提高配置资本驱动下的产业升级能力结合起来,与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区域战略规划实施、实现中部崛起结合起来。既要避免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方面存在的盲目性和无序竞争,也要避免“饥不择食”带来的产业雷同、布局分散等弊端,以及相互拆台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同时还要提高与引资产业(企业)相匹配的当地产业的配套能力、承接能力与消化吸收能力。通过借助外势、壮大优势、形成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势,进而实现中部经济的崛起。

(三)提高战略投资者对地区发展战略的高度认同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减少其与地方间利益的冲突,是促使战略投资者朝着地方发展战略方向演进的重要保障

地方政府在区域性战略投资者的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二者之间的博弈关系使得既要使区域规划和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把握在地方政府手中,防止地方产业的空心化和资源的流失;也要防止地方政府被俘获而造成的二者共谋。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其谋求地方的长远发展,则地方可以获得最大收益为1;而如果其被投资者俘获,谋求个人私利的最大化,则地方获得收益为0;对于战略投资者而言:其实施战略投资,实现地方与企业共赢,则地方可以获得最大收益为1;而其如果实施俘获地方政府战略,谋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则地方收益为0。同时,还假设,地方政府和战略投资者,如果二者的选择一致,则综合收益的最大化为1;而如果二者的选择不一致,则综合收益为0。因此,利益选择博弈图则如下图所示:

从上不难看出,对于地方政府和区域战略投资者而言,无论任何一方选择1,而另一方选择0,二者目标的非一致性使得其共同选择的最终利益都为0。因此,实现综合利益最大化有两种选择:要么都选择1,要么都选择0,即实现0-1均衡。

都选择1,实现(1,1,1)均衡,意味着,地方政府谋求地方长远发展的最大化,而且战略投资者实施战略投资,实现地方与企业的共赢。二者共同一致性的选择就是实现地方利益的最大化。

都选择0,实现(0,0,1)均衡,则意味着,战略投资者对地方政府实施俘获,谋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损害地方利益;而地方政府官员则被俘获,牺牲地方利益,谋求个人私利的最大化。二者合谋的共同选择分别实现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而有损于地方利益。

对于以上两种选择,从综合利益获得的角度出发,均为最优选择;从地方利益角度出发,第一种选择(1,1,1)为最优选择,而第二种选择(0,0,1)则为最坏选择;而从私人利益角度出发,第二种选择(0,0,1),因为其实现了地方政府官员和投资者二者利益的最大化而成为最优选择;因为第一种选择,虽然实现了地方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的共赢,对于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也有一定的贡献,但综合利益获得要逊于第二种选择。

面对上述两种博弈的选择,如何规避第二种路径,使第一选择成为常态的最优选择,则相关的制度设计和激励政策的完善,就显得至关重要。

事实上,公共选择学派将政府看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地方政府作为整个政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有其自身利益,包括地方公共利益、地方政府内部的部门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等。同时,其作为宏观中央政府与微观企业之间的中间层组织,具有多重角色,相应的也就具有多重职能。

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在一定辖区的代理者,二者之间的政治委托——代理关系使得地方政府官员既面临政绩考核压力又面临一定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者和具有自身独立利益的主体者,使得同层级的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博弈关系,地方政府官员为了在经济竞争中胜出以获得政治晋升,同样具有强劲增长冲动,竞争压力和增长动力强化了其使用各种经济手段来获得辖区经济增长;同时,地方政府作为辖区的管理者和地方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在规定范围内行使职能是其天然职责所在。多重角色、多重身份、多重压力等诸多因素既使得地方政府介入经济运行成为必然,也使得其与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成为了必然。

对于区域经济而言,就是要通过强势企业的出现、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而实现地方经济的崛起。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一条重要的路径选择。事实上,区域战略投资者的出现,并非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一些投资者开始具备了战略的眼光,而是与当时、当地的市场政策高度相关。地方政府在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中,要以区域的发展、产业的规划和企业的长远利益为出发点,以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企业为依托,以兼并、收购、增资扩股、合资合作等多种融资工具为形式,重点在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基础产业引进战略投资者。

对于引进的区域战略投资者,地方政府既积极做好各项跟踪落实和衔接服务工作,以优良的环境、到位的服务和务实的作风,确保战略投资者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同时,也需要加强宏观领导和分类指导,特别是对于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在不干扰经济有序运行的前提下,要牢牢把握住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企业有序运行的主动控制权。以产业的有效对接为纽带,着眼于本地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优势产业的本地根植性,完善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股权制约监督机制,确保战略投资者对地区发展战略的高度认同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减少其与地方利益的冲突。防止投资者利用控制权使本地企业空壳化;防止投资者利用诱人的承诺取得本土企业的信任,掌握控制权后不完全履约,使存续企业经营难以为继等诸多现象的发生。

此外,还需要完善权利的制衡机制、官员的监督考核机制以及利益分配机制等相关的制度设计,防止地方官员被战略投资者俘获,造成二者的共谋,进而导致本地资源与要素的流失。总之,地方政府与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如图2所示。

总之,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具有“区域性”、“战略性”和“投资性”,其对中部崛起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要结合“投资者”的逐利性、“战略者”的长期性以及“区域者”的地方性,以战略眼光,进行战略思维,作出战略规划,实施战略举措,创新工作模式,借助强势企业的出现、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多措并举的吸引战略投资者的入驻。通过战略投资者与本地企业和产业的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协同发展的目标,实现资本与产业的有效融合,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培植内生驱动力。

参考文献

[1]马福祥等.谨防中部塌陷——西部大开发,中部怎么办[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王涛,赵守国.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重组分析[J].化工管理,2007,(10).

[3]曹庭珠.促进中部崛起的绿色战略[J].当代经济,2009,(07).

责任编辑:晓 立

作者:魏丽华 冷宣荣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论文下一篇: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