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手段协调发展国民经济论文

2022-04-30

摘要: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大意义,而泉州工农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依然严重存在。本文论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关系以及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的设计原则,构建了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比三个主要指标,并对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进行实证测度分析,提出了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机理和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控手段协调发展国民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调控手段协调发展国民经济论文 篇1:

宏观调控手段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解析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经济管理中,也有越来越多的问题与矛盾暴露出来,然而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及方法来对我国经济管理进行调控与控制,能够做到对这些问题与矛盾的环境,从而帮助我国经济稳步发展。本文在对宏观调控概念及方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关系;应用分析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及内容

(一)宏观调控的概念

宏观调控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其是国家采取各类手段来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节及控制,使得社会再生产能够协调发展的条件,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管理中的关键职能。

国家在采取宏观调控时,一般是通过政策、法律及计划等手段,来对经济发展状态进行干预与调节,从而使得国民经济能够持良好事态发展。在市场经济当中,商品及服务的供求关系,是受到价格等市场机制所影响的,经济增长时,会可能带来通货膨胀,随之而来的便是经济停滞与倒退,这种周期性的波动,对对社会资源及社会生产力都造成严重损害。而宏观调控采取人为调节的方式,来对经济运作进行干涉,从而使得国民经济可以适度增长,使产业结合能够合理调整,物价水平持续稳定,进而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宏观调控的内容

宏观调控在应用时,一是国家采取各类经济政策与措施,通过对经济及社会方案等政策的制定,来对产业布局进行规划与挑战,对总量平衡进行控制,对货币及财政政策加以制定,对积累及消费间的关系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供求平衡,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对市场经济制度做到完善。二是采取价格、税收等经济经济手段,来对国民收入实现分配与再分配,从而对社会再生产的各环节进行调控。三是通过对各项经济计划的编制,使资源配置发挥出有效作用,弥补市场资源配置依靠市场情况下的不足。

二、宏观调控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手段

(一)经济调控

经济调控是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之一,作为国家调控行为,其可以依据财政与货币政策,来对经济管理实施把控,并可以将控制手段细化到工资、税收及信贷等各方面,并对货币有着直接的调控,是国家经济管理中出现经济问题的最直接调控手段。例如,市场上所流行的一种商品,其在国家经济管理中,有一定问题出现时,国家便会采取经济调控的手段,来对该类商品实施价格调控。正如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农作物收成不高,难以对人们要求进行满足,这时,便会产生供求关系不平衡现象,从而造成农作物价格上升,长期以外,给人们的消费能力带来调整,这时,国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会采取经济调控,或是对物价进行调节,或是对人们工资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我国经济状况得到有效控制。

(二)行政调控

行政调控是宏观调控中的一项强制性手段,行政机关在经济管中,下达相关条例及规定时,低下的各层行政单位及部门,都需要无条件的对最高宏观调控命令加以执行。但是,行政调控手段在应用时,也会手段社会主义路线的影响,因此不能长时限的采用。比如,春节时期大面积强降雪的发生,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及货物流通造成严重阻碍,这时,一些商贩,为了获得巨大利润,便会将其囤积的日用商品及食物价格抬高。这时,国家便会采取行政调控的手段,来对物价进行合理规划,避免这种经济紊乱现象的出现。但是这种调控,只是针对一段时间内出现问题而解决的,其是一种强制性且效率较高的宏观调控手段,不可持续操作,所受到的局限性也较为严重。

(三)法律调控

法律调控能够对公民及国家财产及经济进行合法的管理,其主要是通过经济司法及经济立法两个部门来进行执行,司法部门主要是对经济行为作出审理及检查,立法部门主要是针对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问题,来做到对相关法律及法规的制定,从而使得市场经济主体能够处于合法及规范的法律框架当中,这样,一旦有企业或者个人对法律调控框架相违背时,便会受到法律对其的严格制裁。

三、宏观调控手段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对通货膨胀率加以控制

粮食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大支柱,长期以来,我国粮食价格都远低于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从而给农民生产积极性造成严重打击,农民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作为我国人口比例中的最大群体,农民不仅可以通过自身劳动来提升我国经济经济增长,其还能在经济地位提升之后,做到对我国经济内需的拉动,使我国经济发展再登新台阶。针对这一现状,国家便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来做到对干预政策的强制性制定。例如,通过宏观调控,来对农民手中农作物价格进行抬高,对农作物种植所需物资价格进行降低,从而使得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性得到提升,使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浪潮。通过该种方法,不仅使得农民得到实惠,才能够对我国内需发展起到带动作用。

(二)对国民就业问题加以控制

国家在对国民最低物质生活保障进行满足的前提下,还要确保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国民,都能够有事可做,拥有其自身的事业。国民只有有了自己的工作,才能够对家庭及自身内部需求负担的承受,从而减轻国家实施的低保政策压力及负担,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环节国家相对压力的经济难度。因此,国有企业在面临倒闭及裁员情况时,国家必须要采取宏观调控中的行政手段或者是经济手段,来对国民利益进行保护,或是帮助下岗人员再就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宏观调控在应用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企业及单位倒闭及裁员现象的存在,然而唯一使我国经济不受到人员流动或是无业可施而带来的经济困扰的方法,就只有国家对人员再就业进行相对的宏观调控措施实施保护策略。比如,对于下岗人员,国家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及方向,来对下岗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对其业务技能及素养进行提升,从而使得下岗人员能够跟得上国家经济发展的前进步伐,尽可能的避免国家因大批人员下岗而造成的经济困扰问题的出现。

(三)对国民收入加以控制

国家除了要保证国民有饭吃、有工作做,还需要对国民从事工作的收入情况进行调控。对于收入来说,其是每一个公民通过自身努力及劳动情况下所获得的对应回报,通常这一回报都是通过薪酬待遇来进行体现出来的。然而,薪酬待遇是否合理?只有国家根据当前社会的经济状况及物价购买状况来进行衡量。若是物价比较高,国民收入偏低,便会造成国民没有能力去消费与购买,也就是说,国民没有能力去将自己的劳动所得资金去通过货币的交换而获得生活必备的物品。若是国家一直处于这种生活状况下,其直接结果便是国家无法做到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只有只有物价和国民收入成正比时,才能使收支达到平衡,社会得以稳定,才能让国民在稳定生活中带动内需,使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四)对企业生存及成长率加以控制

企业是能够为国家来负担所有国民生存的港湾之一,因此,国家在经济管理中,只有对企业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才能够使得企业的生存及成长率得到提升,做到对人民生存需求的满足,在对其進行调控时,采取经济、法律及行政调控这三种方法,都能够对国家经济管理采取有效及有力的保护。

总结:

国家经济的发展,是每个公民持续努力与奋斗的结果,更是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在经济管理中有效应用的结果。公民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只有国家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才能够使其运行状况及质量得到大为改善,在使我国经济管理能够得到稳定运行及发展的前提下,使得我国经济能够做到可持续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锋. “十一五”时期宏观调控手段更加多样化[J]. 中国财政. 2011(01)

[2] 勒系琳,衷唯平,涂国华. 我国宏观调控手段问题分析[J].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2(06)

[3]勒系琳. 我国宏观调控手段转变研究[J]. 企业经济. 2012(11)

调控手段协调发展国民经济论文 篇2:

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测度及实证分析

摘要: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大意义,而泉州工农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依然严重存在。本文论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关系以及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测度指标的设计原则,构建了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比三个主要指标,并对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进行实证测度分析,提出了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机理和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工农业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测度分析;形成机理

The Measure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Quanzhou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WANG Han-bin,LI Chun-peng

(School of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China)

Key words: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regional economy; measure analysis; forming mechanism

一、工农业协调发展关系分析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工业总产值己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但农业的发展却不能与之相适应,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弱质产业。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中两个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主动地处理好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是实现地区经济新飞跃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1]。目前,中国己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工業化中期阶段将是由工农业分割走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

建国之初,我国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大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农业两大部门之间联系松散,农业部门对工业部门发展的“市场贡献”能力不足,工业部门带给农业的的实惠也不多。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之间实际上一直未能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互相促进的和谐关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工农关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化进程仍未完成,绝大部分人口和劳动力仍以农业为主,仍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之中。所以,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工农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依然严重存在[2]。这些问题不解决或解决不好,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将难以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将难以实现,我们的现代化就也将难以实现。

工农业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任务,寻求推动工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的动力和长效机制,实现工农业经济良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工业和农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辨证统一关系,双方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差距过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并最终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工业对农业的作用与农业对工业的作用是不平衡的,如果这种不平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将会产生工业和农业之间关系的失衡,不仅会影响农业的发展,也会制约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工业和农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将推动工业的增长;另一方面,工业的增长也会拉动农业的发展。农业产出增长所引起的工业的增长被称为推动效应,工业增长所带动的农业产出增长被称为拉动效应,如果工业增长对农业的拉动作用大,那么农业对工业的推动作用就小,反之亦然。根据农业发展对工业增长的“推动效应”与工业增长对农业发展的“拉动效应”的大小,可以把农业发展与工业增长之间的“推拉效应”分为三种情形:当“推动效应”大于“拉动效应”时,表明这一国家或地区工业已有一定的现代化经济实力,而农业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即工业增长相对超前,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当“推动效应”与“拉动效应”大致相当时,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与工业增长相对协调,即工业增长与农业发展基本平衡;当“推动效应”小于“拉动效应”时,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相对过快,工业增长滞后,应优先发展工业,减缓农业发展,以求得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3]。由此可见,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工农业协调发展测度指标的设计

(一)工农业协调发展测度指标的设计原则

1.客观公正性原则。作为一种衡量事物的尺度,并对它们进行自身比较,或一个与多个比较,以及同一事物不同发生期的自身比较,其指标数据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尽可能避免虚假行为的发生。在筛选评价指标时应尽力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分析所选指标的经济含义,所选指标应能客观公正反映工业、农业的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所包含的内容必须具备一致性,避免重复交叉。

2.可比性原则。工业、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政策、经济体制、市场环境、城乡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各工农业自身之间存在的差异等等。因此,在具体评价指标的选择上,指标含义、统计口径和范围应保持一致,在评价与评价相关的因素中必须精选出带有普遍意义的,能反映工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的具体指标;同时还要求这类指标既能代表被评价工农业发展的现实水平,又能揭示出或预测出工农业在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态势。

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并不是包含的指标越多就越全面,在保证评价体系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力求评价活动简明可行,要做到参评指标数据有案可查,计算简单明了。

4.重要性原则。在设计指标体系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力求精简,要尽可能地筛选并删除一些可有可无的指标,选择对工农业发展影响较大的重要指标,舍弃影响不大的非重要指标。

5.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价是采取经验判断与观察的方法,其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具有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定量评价是采用量化的方法,其评价结果往往带有局限性,评价不容易深入。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达到较好的评价效果。选择能定量反映工农业发展状况的定量指标,对那些重要的能反映工农业发展强弱又难以定量的指标可以定性化,便于操作。

(二)工农业协调发展测度指标的构建

对工农业协调发展做综合评价,依据客观公正、可操作性等原则,并力求,较完善、全面、真实地反映工农业发展状况,工农业协调发展受到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据此,反映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指标应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指标。但受统计资料的限制,这里仅选择城市化水平差距(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值)、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产值差距(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产值之比)三个主要指标。

1.城市化水平差距。

(1)基本概念: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最主要的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4]。

(2)计算公式: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数总人口数。

(3)指标说明:我国城市化是一个多层次、多区域且长期持续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被现代城市吸收,滞后的城市化水平又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在城市化上寻找结构转变的突破口,在人口分布重新调整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优化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我们国家的城市化严重地滞后于工业化,由于城市化水平过低,会导致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城市化水平越低,工农业之间的差距越大。

2.城乡收入差距。

(1)基本概念:城乡收入差距是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值。

(2)计算公式: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3)指标说明: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超出合理的范围,不仅严重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还有可能演变成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表明工农业发展之间的差距越大。

3.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产值差距。

(1)基本概念: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产值差距是指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之间的比率。

(2)计算公式: 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产值差距=第二产业产值第一产业产值。

(3)指标说明: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产值差距越大,表明工农业发展越不协调。

三、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测度实证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农补工的工业化的发展战略,牺牲农业以发展工业的结果导致农业成为弱质产业,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日益削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泉州是全国民营经济较发达地区,由于泉州制造业比重大,并且对土地与环境、劳动力资源的过度使用,使泉州的农业发展受到挤压,弱化了农业发展的动力,导致泉州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不协调的状态。关于泉州现阶段工业和农业差距,本文选取城市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比三个主要指标进行测度。

(一)城市化水平差距的测度

2009年末泉州市常住人口为786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6.3%,人口出生率为12.1‰,死亡率为5.9‰,自然增长率为6.2‰,城镇化水平为52.3%。泉州2001年到2009年城市化水平如表1所示。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逐步城镇化,从而泉州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年减少,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的劳动力,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占用农村土地资源,加速工农业的不协调发展。

(二) 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

近年来泉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也使经济利益在不同利益群体间重新调整,社会分层加剧,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由表2可见,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 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643元,城乡收入差距为4 057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1.87:1。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 9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 563元,城乡收入差距为14 350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2.18:1。从2001年到2009年,泉州在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擴大。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乡居民生产条件、生产效率相差较大,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远远低于城镇,农业生产的硬环境较差。

(三) 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产值差距的测度

随着泉州经济的持续发展,泉州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产值之比逐年变大,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差距逐年加大,说明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不均衡,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农业发展速度,将阻碍经济的良性快速发展。由表3所示,比值由2001年的7.28倍,已扩大到2009年的15.41倍,第二产业产值远远大于第一产业产值,同时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第一产业。由于政府重视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加上农业又是弱势产业,使得工业农发展之间的产值差距逐年加大。

(四)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机理及对策

1.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机理。工农业协调发展是指在宏观经济活动中,实行城乡结合、工农并重,使工业和农业这两大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保持均衡增长态势;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农村和城市、工业和农业相互连接,相互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是工业拉力、农业推力、工农业关系协调演进机制共同作用的过程(具体详见图1)。 工农业协调发展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持和使工农业生产要素、资源合理化流动的政策制度的支持。工农业的发展协调,通常以政府调控为主导。

图1 工农业协调发展机理 通过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测度,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泉州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然而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业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而工业却呈现上升趋势,泉州工农业发展不协调。由于历史原因,过去国家政策向制造业倾斜,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和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人为地扩大了工业与农业的差距,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二元结构明显。从工农业协调发展机理可知,要实现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就要突破制度障碍,调整现有农业农村政策,切实取消对农民的各种政策性歧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彻底打破城乡壁垒,农业与先进的工业生产要素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最终实现工农业的协调发展。泉州的工业化进程为“农业哺育工业”的趋向逆转为“工业反哺农业”的必然趋向提供现实可能性[5],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使工业先进的生产要素向农业领域的转移,有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农业的协调发展。

2.泉州工农业协调发展对策。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研究,证实工业化演进过程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表现出来。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相应提高,当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成熟期;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

从泉州三次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7.7:53.5:38.8,稳步调整为2009年的3.9:59.9:36.2。对照西蒙•库兹涅茨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泉州市第一产业比重小于14.0%,显示处于工业化成熟期;第二产业比重大于50.9%,反映已进入工业化成熟期;从第三产业角度看,比重介于35.1%-37.7%之间,反映已进入工业化成熟期。综合考虑三次产业发展水平、就业人数、产业竞争力等总体状况,从总体上判断,泉州处于工业化成熟期,正向工业化后期发展。当前的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泉州在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分工不能停留在低端(如造鞋制帽等产品),但也不可能一下子跑到高端(研发和品牌),而是要经历漫长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的时期,即通过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保持较快经济增长。所以,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既要尊重普遍的规律,又要注重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多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共同推进工农业协调发展,才能取得产业反哺的切实成果。

泉州当下的工业化进程为“工业反哺农业”的必然趋向奠定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泉州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发展阶段。在逐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财政职能。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创新政策反哺体系。工农业之间在自然资源、区位条件、要素结构、产业水平等方面先天就很不平衡,再加上我国长期实行二元发展模式,使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固化、放大。推进工农业协调发展,政府必须有所作为。泉州市各级政府应明确职能定位,制定政策措施,大力扶持引导,强化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主导作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城市的发展,而忽视农村的发展,其结果必然是畸形的发展,最终也会使城市的发展受到影响。城乡要想协调发展,必须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建立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以工惠农、以工养农和以城促乡、以城带乡、以城化乡、以城融乡的机制,逐步增强农业、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农村发展进步不断与工业化进展、城市发展相协调[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工业从自身的发展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支持农业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经过多年发展,泉州工业水平和城市实力显著提升,完全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和能力。

(2)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长期以来,国家实行优先发展工业化的战略,通过加大对农村的税费征收、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等方式,将大部分农业剩余转移到城市和工业领域,农业“失血”现象严重,农业剩余的流失现象依然存在。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资金。资金的匮乏,使农业科技难以推广、农业发展乏力,农村各项工作都难以开展。工业反哺农业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首先解决农业资金问题。泉州市已经初步具备了反哺农业能力,通过建立完善支农资金长效投入机制,设立农业发展基金,优化农村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运用财政、贴息、补助、税收等手段对农业投资给予优惠和奖励,对承包农户的种苗、机耕、灌溉、植保费用实行部分或全部补貼,代交“三提五统”费用和农业税等,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在切实减轻农民税收负担的同时充分发挥税收的收入分配职能,进而起到缩小工农业差距,协调工农业发展的作用,促进工业反哺农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3)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除了政府有效地宏观调控外,更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是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泉州市民营经济十分发达,这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体现,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主体。泉州市农村民营工业以集镇为基础,以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为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方便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部分地区应注重发挥强大的工业优势,通过农村工业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斌,赵新华.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9):112-114.

[2] 万宝珍,叶小兰. 江西省工农业协调发展状况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1999(7):56-59.

[3] 张党军. 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径选择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9.

[4] 百度百科.城市化水平[EB/OL].[2010-12-23].http://baike.baidu.com/view/427948.htm.

[5] 许旭红. 工业反哺农业:一个基于财政学的实证分析[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3):55-57.

[6] 黄水木. 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模式与调控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关立新)

作者:王汉斌 李春鹏

调控手段协调发展国民经济论文 篇3: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宏观调控的立法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也为宏观调控法的发展提供契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应对我国宏观调控基本法、规划法、产业调节法、财政税收法、金融法给予立法建议。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宏观调控法;立法建议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应当注重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动调节作用,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发挥政府引导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政府“有形之手”应立足于解决市场失灵,应立足于形成结构调整的规则和机制,同时,修改和制定一些新的法律、法规,健全我国宏观调控法的法律体系。

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中尤须加强宏观调控立法和引导。这包括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及技术标准、准入门槛等来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多次宏观调控的实践,为我国宏观调控法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宏观调控实践中证明有关经济政策是正确的,总结好的经验,上升到宏观调控法律上来,经济政策执行中出现问题,也需要制定有关宏观调控法律去解决,成为宏观调控法的组成部分,促进宏观(调控)经济法的发展。

目前,我国应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进一步完善产业调节法,综合运用财政法、税法、金融法等法律手段,引导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健康、较快发展。

二、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立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一部总的宏观调控法指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往往会发生“失灵”,必须用国家之手对其进行纠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国民经济运行会遇到大起大落的情况,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总结我国几次宏观调控经验,尽快把国内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定我国宏观调控法,是目前我国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宏观调控的基本背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宏观需求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从原来对需求和通货膨胀的“单向调控”变为“双向调控”,即有时需要抑制需求和通货膨胀,有时需要扩大需求和防止通货紧缩。1998年到2003年,中央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进行的宏观调控是改革开放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扩张特征最明显的一次“扩张性调控”。2004年初到2006年年底采用的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组合的宏观调控,则属于持续时间最长、稳健特征最明显的一次中性调控。2007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使国民经济能够恢复正常运作,更证明宏观调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我国虽然颁布了许多有关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但缺乏一部总的宏观调控法。为了总结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应对非正常状态的经济波动,我国必须完善宏观调控的法律规范,进行宏观调控立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就是我国目前急需的宏观调控法。

制定宏观调控法有国外相关立法可资借鉴。二战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加强宏观调控立法,为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例如美国的《充分就业和国民经济平衡增长法》、《经济稳定法》、《联邦储备法》,德国的《经济稳定增长促进法》,欧盟的《经济稳定和增长公约》,英国于1988年制定的《财政稳定法》,日本的《国民生活安定紧急措施法》,美国于2008年10月颁布《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等。

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立法逐步成熟。我国已有法学专家组起草的《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草案)》;经济法学者制定的《宏观调控法(草案)学者讨论稿》;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宏观调控法(草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法》(草案)正在修改中。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第一章总则: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目标、基本原则、调控手段、宏观调控体制、宏观调控程序及监管、宏观调控效力与适用范围。第二章经济稳定增长体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职权、国务院职权、经济稳定增长委员会职责、办事机构职责、经济稳定增长的统计。第四章中经济稳定增长规划:中、长期规划的编制与修订、年度计划编制、计划的报告及授权、地方规划编制、经济稳定增长调控政策。第四章中经济稳定增长调控程序:经济稳定增长监测预警机制、国务院各部门监测预警、宏观调控政策建议、宏观调控决策、临时应急措施及限制、宏观调控政策公布、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评估、相对人权益保护、宏观调控监督。第四章中异常经济波动的监测、确定与治理:异常经济波动、异常经济波动信息监测、异常经济波动的确定、异常经济波动的分析、宣布、异常经济波动状态的治理、异常经济波动的调控措施、调控措施的限制、应急调控措施、应急调控预案、应急调控实施、国外干扰的排除。第五章经济稳定增长储备基金:经济稳定增长储备基金、经济稳定增长储备基金的构成、经济稳定增长储备基金的启用。第六章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参与和咨询:社会参与、经济咨询机构、咨询人员的职权。第七章法律责任:政府及工作人员责任、企业、个人法律责任、民事责任、国家赔偿与补偿责任等。目前,应当集中经济法学界的研究力量,进一步研究修改发改委的《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法》(草案)稿,争取早日送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计划(规划法)

计划(规划)是宏观调控的三大支柱之一。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我国有年度计划、五年规划(已经到了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长期规划(一般为十年)、专项规划(例七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我国已经制定《城市规划法》、《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但我国缺少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法》(简称《规划法》)。

目前,我国在规划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我国规划体系不完整,对于到底哪些领域需要编规划、哪些领域不用编规划,并没有给出明确意见。各类规划审批主体不明确、谁服从谁没有定论、相互之间衔接性差;规划不执行以及被随意篡改等现象并不鲜见,政府换届、领导调整都可能使之前的规划沦为废纸等问题。因此,我国亟须制定《规划法》,为各种规划确立法律规范。

《规划法》应包括以下内容:制定规划法的目的,规划法调整的主体,制定规划法的原则、国家规划体制、规划体系、规定政府各级规划的制定、审批、调整和执行,规划的监督,规划制定的程序,违反规划法的法律责任等内容。

目前我国规划很多,但执行情况不是很好。因此,特别需要借鉴地方规划立法经验,在规划法中规定违反规划法的法律责任。将“行政问责”规定其中,即应当编制发展规划而未编制、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编制发展规划,或者擅自调整、修订发展规划,以及违反发展规划强制性、约束性规定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发展规划编制、实施和相关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在组织编制和实施发展规划的工作中,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渎职、失职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快规划法的研究,是经济法学者目前迫切的任务。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调节法的立法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立法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战略意义。

国务院2010年10月10日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力争达到8%左右。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确定战略性新兴七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形势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应当适时进行调整。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增加到10个。目前,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例如: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机制问题、技术创新成果转移机制问题,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管理体制问题,资本市场不完善、融资体系不健全问题等。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加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法律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的实施细则,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加强相关规划和政策之间的衔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制定《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措施》,加强财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的法律,制定金融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等配套法律法规等,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产业组织法中企业兼并重组的法律

企业兼并重组是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美国经济的发展与美国几次兼并浪潮关系密切。目前,我国存在行业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问题,更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锻造大企业、大集团、跨国公司,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企业兼并重组的法律较薄弱。1989年2月,国家体改委等四部门颁布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一直暂行至今,立法严重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近年来,我国加强企业改制重组的立法,2008年颁布《关于企业改制重组若干契税政策的通知》;2009年4月颁布《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2010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资委在今年上半年发布《中央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时指出,除了促进国有资本向国家经济命脉集中外,还要推动国有企业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集中。因此,我国目前须修改《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或重新制定《企业兼并重组办法》并配套相关政策和规章,做强做大优势企业,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促进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的法律

尽快使我国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第三产业发展,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1993年3月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关于全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2007年3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2010年9月颁布《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等,促进了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迅速发展。但我国第三产业整体水平不高,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比重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必须加快第三产业(服务业)立法。制定《第三产业促进法》、《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条例》等,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四)地区协调发展的法律

地区协调发展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重视地区协调发展,制定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等。这些法律法规有力促进了地区协调发展的进展。目前我国区域性经济发展迅速,但还需要进行总的区域协调发展立法,在条件成熟时,需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以更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财政的立法

(一)公共财政与财政支出结构的转变

我国应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建立财政法的框架体系。根据政府职能转变,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标,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在保证国家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需要的基础上,财政支出结构须转变,扩大社会公益事业支出。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事情,政府就不要通过财政手段去进行干预,只有当市场机制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时,才通过财政宏观调控来解决。

(二)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修改预算法

我国现行预算法是1994年在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的,1995年施行,迄今已实施了16年d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预算法逐渐暴露出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政府更改预算,哪些变动需要人大的批准,哪些可由行政部门酌情自主改变;大量政府收支游离于预算之外,预算编制粗放,预算本身缺乏科学、合理的定额和标准,有些预算还不够细化;预算没有完全公开,透明度还不够;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违反预算制度的处罚性规定不是很具体、很严格等。我国预算法的修改稿列出“行政性收费收入”,但未列“事业性收费收入”,更没有列“经营性收费收入”,而且没有把“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列进来,依照修改之后的预算法,现在的预算依然不完整。在《预算法》修改还没有经过全国人大通过之前,预算法修改问题仍然是经济法的研究课题。预算法修改应贯彻公共财政的因素;加强国家对预算的宏观调控,做到平衡预算,减少或平衡财政赤字;政府全部的开支须列入预算;加强人大对预算的审批监督,强化预算监管等规定。这样,预算法才能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宏观调控的需要。

(三)加快制定政府转移支付法

为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规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一是按照集权和适当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政支出范围;二是按照财权、财力与事权相适应的原则,明确划分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财力,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配关系。尽快改革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扩大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适当降低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中央财政是从1995年开始正式实施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十多年来一直在过渡,立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2008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完善了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测算办法,制定了《2008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2011年中央制定了《2011年中央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办法》,该办法中提出了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转移支付法有了一定的发展。

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存在一定问题,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众多问题,如事权与支出责任界定不清,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管理不够规范,转移支付监管水平不高等。根据国家有关审计机构审计,转移支付的资金大量游离于人大监督之外,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尽快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完善我国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早在2003年,《财政转移支付法》已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此后,人大常委会预工委启动了财政转移支付法的起草工作。目前,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经济法教授接受有关部委的委托,起草出《财政转移支付法(草案)》,该草案应进一步修改后尽快提交全国人大讨论通过。

(四)制定调控地方政府负债的法律

有关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据审计署审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 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 109.51亿元,占62.62%;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23 369.74亿元,占21.80%;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16 695.66亿元,占15.58%。

近几年,地方政府举债存在较严重问题: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缺乏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债务监管不到位,部分地方的债务偿还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较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数量多,管理不规范等。同时,地方负债率过高,新增负债过多,加之财政使用效率低,地方政府将无法偿还债务本息。长此以往,一轮地方债形成的银行坏账潮就有可能到来,地方政府信用将受损,甚至不利于地方政权的稳定。

目前,政府须加强调控地方政府负债的法律研究,制定《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管理规定》,从而明确政府举债的目的和用途,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范围和幅度,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府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进一步清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平台公司活动,全面推进信贷管理制度调整和完善,控制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和数量,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保障地方经济的正常增长和发展。同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完善分税制法律体系,适当降低中央税收收入,提高地方税收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法律体系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求是》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我国须进~步建立、健全我国公共财政法的法律体系,包括公共财政基本法、预算法、财政支出法、财政转移支付法、财政补贴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财政采购法、财政投资法、财政监督法。目前,我国须进一步加强公共财政基本法、财政转移支付法、财政监督法的研究,建立和健全公共财政法的法律体系。

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金融调控法的发展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金融调控法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须改变。“用社会融资总量替代信贷指标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中间目标”。我国应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加强对“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兼并、转移等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放贷管理,强化信贷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防范信贷风险,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有关金融调控法的研究须进一步研究有关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法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法律;研究有关推动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法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有关“信贷审慎管理”的法律,重点是建立逆周期信贷调控机制和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宏观审慎管理。

我国已经颁布有关涉及信贷审慎管理规定的法规和规章有《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等。我国须进一步研究制定《商业银行信贷审慎管理办法》,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是建立金融体系稳健性分析监测和评估制度,强化宏观审慎分析,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及其风险变化,建立系统稳健性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逆周期的货币信贷动态调控机制;三是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的监管制度;四是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完善金融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完善有序的风险处置安排,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五是加强部门配合,实现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效协调和补充,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实现统筹协调,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和研判,促进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措施的协调,强化金融风险化解和处置行动的配合,加强金融稳定信息共享等。信贷审慎管理制定的建立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使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成为一项紧迫任务。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总结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经验,并将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上升到宏观调控立法,可为宏观调控法发展提供契机。我们必须加强对宏观调控法的研究,进一步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关宏观调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发挥宏观调控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应有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较快健康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 徐丹)

作者:卢炯星

上一篇:国内会计行业中的道德探讨论文下一篇:计算机英语教学特点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