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时间

2024-05-15

写字时间(精选五篇)

写字时间 篇1

首先, 将随文安排与分类指导有机整合。对于每一课时难写的生字, 在备课时, 教师就应当进行重点关注, 有意识的进行教学设计。在内容设计上, 强调随堂写作要与学段目标结合, 在各个学段渗透习惯、行款、间架等练习。根据不同学段随堂写作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 使学习效率螺旋上升。与此同时, 教学活动中, 对于不同类别汉字笔画、间架的书写规律要注意区分。

其次, 将趣味识字与描仿入体相结合。通过在随堂写作教学活动中有意识运用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口诀与儿歌, 帮助学生对汉字有更生动的理解, 从而掌握笔画要领, 与此同时, 也带给学生愉悦的书写体验。如“岩”字:“山下有石, 石上有山, 压得猴哥气呀么气难喘”, 如“儿”字:竖弯钩要写好, 竖直弯圆尾略翘, 钩尖朝天不要长等等。同时, 还可引导学生一起寻找汉字的规律, 如左右部件相同的字如“朋”, “比”, 记住左右相同, 右边要比左边结构稍大一些。后续学生如果遇到这一类型的汉字, 一眼就能明白, 也就会写了。

再次, 观察比较与评价激励相结合。10分钟时间非常短暂,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观察、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结合多元化的评价, 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学有所得, 树立信心, 同时起到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作用。

(一) 复习导入, 揭示课题

师: (课件出示) 小朋友,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 看——“木”。谁能来说说在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什么?

生:在写独体字“木”时, 要做到横平竖直、撇捺舒展。

师:是呀, “字如其人”, 做人要堂堂正正, 写字呢, 也要端端正正。

(二) 引导观察, 总结要领

1.指导观察、书写“木”在左和“木”在右的字

师:瞧, “木”字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林”, 聪明的孩子们,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林”字是由两个“木”组成。

生2:两个部件相邻的笔画都变短、缩小了。

师:老师有一点不明白, 为什么两个木字组合在一起笔画都变短变小了?

(请两位小朋友演一演“林”字)

生:表演。

师:描一个, 仿写一个, 理解“木”字书写的变化。

2.学生练习, 观察指导。

3.写好后请同桌欣赏并点评, 认为自己写得有进步的给自己画圈。

4.自主探究书写“木”在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中的字。

师:小朋友, “木”的好朋友还有那些呢?

生:森、杏、李、杰、桌、桑、床······

师:小朋友认识的“木”的好朋友可真不少!这些在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中, “木”又该怎么写才好看呢?请同学们动手试着写一写。

生:练习。教师巡视。

师:谁能来说说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中的“木”呢?

生:讨论交流。

(三) 巩固练习, 交流评议

1.教师结合学生所说相机范写, 分析要点。

“桑”: (范写) 上下一样大, “木”上结了许多果子, “果子”扁扁的, 挨挨紧, 横要靠上, 伸长, 托住树上的果子, 以免掉下来哦, 撇捺撑开, 不落到地。

“杏”: (范写) 上大下小, 木在上, 撇捺撑开像把伞, 遮住下面的口, 口要靠上写。

“床”: (范写) 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字要中心对正, 点竖对齐, 木字的捺要冲出包围。

音乐声中, 学生练习。

2.师生共议, 好的加双圈。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汉字的学习既是民族文化的熏陶, 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 每天10分钟的练字时间应落到实处, 通过长期反复的练习, 不仅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 还要写得美观大方, 更重要的是掌握写字的基本要领, 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让学生喜爱汉字、爱写汉字、写好汉字, 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发展。

首先, 要交还学生自主学习权。在新字授课中, 教师可以把对汉字的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先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笔画间的前后呼应、部件间的均匀摆放等。在本案例中, 教师就指导学生观察并书写了“木”在左和“木”在右的字, 以及“木”在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中的字。学生自己经过实践观察, 能更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左右结构汉字特征, 对书写技巧也把握更牢固。

其次, 用形象的口诀揭示要领。在指导学生写字时, 教师还可以通过打比方、编顺口溜等一些揭示要领。例如, 上大下小, 木在上, 撇捺撑开像把伞, 遮住下面的口, 口要靠上写等。这样生动又极具趣味性的口诀,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记忆力, 同时对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进行发挥, 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之中掌握知识点, 从内心对汉字学习产生喜爱之情。

最后, 用多元的评价帮助学生培养自信。指导写字时, 教师应通过多元评价鼓舞学生写好字的热情。本案例中, 在指导时, 教师就通过有选择性的挑一些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评价, 结合同桌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恰到好处的互评方式, 带动学生写字的热情。与此同时, 评价符号在其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如单圈、双圈符号, 所表示的评价程度也各不相同。通过多元评价的应用, 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自评、互评能力得到锻炼, 帮助学生书写水平的爬坡上升。

二、结语

直面写字现象正确指导写字 篇2

现象一:缺乏对汉字特点的认识, 指导泛化

指导学生写生字这一环节, 有的教师面对黑板一边说笔画, 一边在田字格中示范写。写完后, 让学生照样子写一遍。至于这些字的结构摆放和笔画的变化、运笔情况, 则没有分析强调。虽然学生能把字填在田字格中, 但结构匀称、大小适中、形体美观这些特点都没有体现出来。

对策:讲究科学性, 并注重情趣。

写字是讲究科学性的, 刚接触写字的学生不知道怎样运笔、摆放, 作为低年级的教师要学会科学、生动讲解。对每一笔, 每个部首都要详细地讲解, 在讲解中正确示范, 把用笔的轻重缓急用笔画粗细变化的线条表现出来, 并在线条的组合中让学生感受汉字疏密、均衡、谦让、收放的特点。如教“女”这个偏旁。要让学生从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中去发现写“女”的规律。左右结构中, 女字旁中的第一笔要写得撇长点短 () , 看上去, 整个“女”显得很苗条;而“女”在底下时, 要写得撇短点长 () , 且最后一横要长, 看上去显得很敦实稳重。

有时碰到一些难讲得明白的, 就要通过图画法或动作来演示。如识写“马”字, 为了防止学生写成“” (以往的学生发生这样的情况较多) , 教者就用简笔画画了一匹马, 说:“马的头要小一点, 马背宽一点, 这样, 我们就可以骑在马背上。如果, 写成了‘’, 你们看———”“哈哈, 没有马背, 怎么骑马?”孩子们不禁发笑了。在笑声中, 他们明白了应该如何去处理“”。

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写字的知识和技巧, 拥有了感觉, 无论是写哪一个字, 都能做到挥洒自如。

现象二:不了解训练的有序性和反馈的多样性

在平时的课堂中, 教师在指导完字形后没有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而是直接让学生在田字本上临摹, 自己却在讲台前批改别的作业, 至于学生写的怎样, 一切由本子交上来后发现问题。殊不知, 写是一个动态过程, 结果出现的错误正是在写字过程中产生的。有的学生写错笔顺或握笔姿势不对, 都可以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去发现, 而作业的结果是静态的, 是无法看到这一切的。可见, 轻巡视反馈是无益于写字的。

对策:遵循写字规律, 注重巡视反馈。

教师要遵循写字的规律:先描后仿。习字册是集描、仿、临一体的本子, 教师要利用起来。其次, 在学生写字的时候, 教师要重视巡视反馈。低年级的孩子写字姿势不正确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有的握笔姿势不对:大拇指翘出, 或手腕往内拐;有的坐姿不正确:斜着身子或歪着头。这些都是影响写字的重要方面。教师发现这些问题, 及时反复给学生纠正, 这比形成习惯再改就轻松多了。再者, 发现学生对某个字写得不入体或写错, 教师可及时让学生停笔, 指出出错的原因, 并通过范写让学生明白书写时的要领, 由于是个别辅导, 学生精力易集中, 易及时明白, 从而避免了错误的多次影响。

现象三:缺乏对书写的隐性认识, 求量不求质

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记得牢, 进行了大量的机械抄写。然而在批改学生的写字作业时, 往往只在乎学生写得对不对, 却忽视了写得好不好。一个大勾, 一个等第就成了对学生写字的评价。

教师没有认识到书写对学生行为习惯和责任心培养方面的隐性作用, 以为书写就是为了单纯的记忆。

对策:了解书写的隐性作用, 激发写字兴趣, 养成良好习惯。

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在刚写的时候, 教师指导写字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如果数量多了, 学生往往为了赶速度, 只好敷衍了事, 抛开了质量, 这样过早地离开了范字, 任其自由发展, 时间久了, 习惯成自然, 再想改变那种拙劣的字体, 就很难了。“少而精”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又能让学生保证练习的质量。在全神贯注、凝神静气的心态中仔细观察字的结体, 揣摩笔画的写法, 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疾徐。这样, 久而久之, 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养成注意力集中、冷静等多方面的好习惯, 大大提高写字、识字的效率。而那种为了记忆而机械地抄写, 只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破坏了写字时的专注力, 带给学生的只能是对学习的索然无味和心灵上的痛苦。

要学生认真地书写, 教师也要认真地批改, 善于从字体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好的字, 可画上鲜红的“★”、笑脸、大拇指或写上鼓励的话, 让他们感受到写字的成功和快乐, 从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对于不符合规范的字或呈现潦草之势的, 不要姑息迁就孩子, 要舍得花时间面对面指出这个字的缺点并加以示范, 直至学生写好为止。

现象四:忽视书写的持续性, 水平无法提升

低年级阶段, 教师很细致地指导学生写字, 但到了中高年级, 很难看到教师指导学生写字的情况。钢笔字的练习, 只是蜻蜓点水, 没有起到积极指导的作用。学写毛笔字更是一纸空谈了。故有老师家长说, 越到高年级, 孩子的字越难看。这是因为教师没有意识到写字教学应该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训练过程。以为写好字是低年级老师的事, 写得好不好已经定型, 再练习写字是浪费时间。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科成绩, 挤占了习字的时间, 习字课徒有其表, 形同虚设。

对策:落实到位, 扩大训练范围。

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 学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要整体把握写字的总体目标, 做到心中有全局, 同时也要了解各阶段的具体目标, 以达成和谐度。中年级学生学写钢笔字, 高年级学写毛笔字都需要教师在运笔方面的指导, 指导到位了, 又能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来练习, 我们的写字才能取得进步, 学生才能写出漂亮的字来。切不可轻视写字作用而把在低年级养成的好习惯抛弃。

培养学生写字的习惯, 快乐写字 篇3

一、规范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

写字首先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 在课上我们让学生动笔之前, 共同齐背《写字歌》:“身坐正, 脚放平, 胸离课桌一拳, 眼离书本一尺, 手离笔尖一寸。”运用儿歌形式, 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和执笔的姿势。同时, 在学生写字时, 教师经常督促, 及时检查, 大力表扬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除此之外, 个别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时, 我们可以走到他们身边, 帮他们摆正姿势, 亲切地说一句:“孩子, 把头抬高。”这样的话语,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喜欢和关爱, 也能促使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

二、激发写字兴趣是写好字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对于写字教学来说, 兴趣同样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固有的心理特点, 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下面具体来谈谈我们的做法。

1、适当穿插一些生动形象的儿歌, 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如:教学“四”字时, 引导学生观察四字中的口的写法时, 教师告诉学生:口字要写好, 上大下要小。学生一听, 就显得雀跃不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四字的笔顺是先写里面, 再封口, 老师没有这样生硬地告诉学生, 而是巧妙地用了一句儿歌:先进人后关门, 既有趣又好记。

2、经常改变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写字教学比起识字、阅读是有些枯燥, 但是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时, 时常创新, 改变一下教学模式, 也会给写字教学增添一些趣味性。

在教学写字时, 我们往往都是按一个模式走, 就是先让学生观察范字, 说说要注意什么, 接着, 跟老师一起书空, 教师在提醒学生要注意的笔画。这样, 时间长了, 学生也会失去兴趣, 为此, 我们可以试着改变。如:我在教学写字时, 我就先写一个, 让学生认真看着, 写完后, 引导学生说老师是怎么写的?再找一个学生当小老师带着我和大家写。这样的“师生反串”, 给课堂教学注入民主、平等、和谐的新鲜空气,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适当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 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在学生动笔写字前我就跟他们说:“谁写的字最漂亮, 我就奖励他一个笑脸, 并把他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让大家欣赏。”这种激励的语言, 激发了学生写好字的欲望, 孩子们往往为了老师的期待, 努力去写好每一个字。

三、学会写字方法是写好字的重点

我们的写字教学要努力教会学生科学的写字方法。学生学会了方法, 就拥有了有力的武器, 在以后的写字过程中达到得心应手的效果。

1、观察法。

学习写字, 应学会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 养成观察习惯。如在写字前, 我们首先提问:“要想把这个字写漂亮需要注意什么?” (1) 要求学生观察特殊笔画的起笔⑵看看哪些笔画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⑶关键笔画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字形, 把握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这样才能把字写得匀称美观。书授不如口授, 口授不如手授。指导观察之后, 学生书写, 教师要范写是把其他笔画通过范写展示给学生。另外, 我们在板书前, 将田字格放大到25厘米, 然后再板书范字, 写完后再把重要的笔画用红笔标出来, 这样, 便于学生观察字的笔画位置, 而且大的字会给孩子感官上强刺激, 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特点更突出。这种方法效果非常好。

2、对比法。

有的时候, 在指导写字时, 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写, 不应该怎样写, 光用语言去形容, 学生未必能听得进去, 其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错字呈现出来与范字对比, 这样就一目了然。如老师在教写“不”字时, 学生说完需要注意的地方后, 我出示两个不规则的字, 让学生找错误, 这样, 学生在书写时, 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对学生来说, 写好一个字, 都有一个由不好到好的过程, 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到学生写字后。如:在讲完一个字后, 学生写得不好, 老师可以把错字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找不足, 来改一改, 也可以让他们把书上写的字与书上的范字对比, 比出差距, 找出不足, 在“比”中取得进步。

3、发现法。

汉字的构造有一定的规律, 在指导学生书写的同时, 要注重引导学生“悟”出汉字的书写特点, 及每个字各部分之间的搭配关系。如, 左右结构的字中有左右相向的, 有左右相背;上下结构的字有的是下托上, 有的是上压下, 有的上下不相让……各种结构形态的汉字都有规律可循, 各有自己的特点, 让学生弄清同一类型汉字的结构特点, 归纳出书写要点, 才能帮助他们准确把握书写规律, 为写好字打下基础。比如我讲的“白田电”两个字中都有“日”, 在教学时, 我重点指导写白字, 白字中的口字要写得怎么样:要写得上宽下窄, 我又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告诉学生, 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接下来, 学生再写田、电时, 让学生把田、电与白对比指导来写, 就轻松多了。

四、注重评价, 是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保证。

教师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 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增强自信心, 明确努力的方向。在教学中, 我们采取了如下方法进行评价:

1、在学生写字时, 我们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对学生的作品加以肯定。

哪个字写得好, 哪一笔写得棒。教师在巡视的时候夸他们一句:你这一笔, 写得真棒。另外, 教师也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 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 来促进自己, 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老师在讲完写字时, 把写得好的同学的字帖到黑板上, 让全班同学欣赏, 这样, 学生写字的积极性越发浓厚。

2、教学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比较, 教给比较、审美、欣赏的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自评、互评。如:自己书写的字与范字比较, 与同学书写的字比较, 找出优缺点, 扬长避短, 增添了写字的兴趣。

3、评语法。

我们精心雕刻了几枚印章, 写得好的字, 就用印章盖上。或是画一面小红旗。学生很喜欢这种特殊的荣誉, 为了得到这种评语, 他们把字写得认真又仔细, 写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 学生写的字的好与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是长久下来不断练习, 才能写好的, 所以平时只要写字都应该要求孩子把字写正确, 写漂亮, 写干净, 无论是家庭作业, 还是课堂作业, 都应该严格要求学生, 这样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使每位学生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摘要: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字兴趣, 提高写字教学质量, 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规范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前提;激发写字兴趣是写好字的关键;学会写字方法是写好字的重点;注重评价, 是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保证。

写字时间 篇4

习惯养成是提高写字质量的源头工程

“2011版课标”在关于写字教学目标的阐述中, 对第一学段提到了“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姿势正确”, 对第二、三学段也重复提到了“写字姿势正确,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这是实验稿语文课标中所没有的。显然这不是简单的重复, 而是有意为之。

我们曾对124名五年级学生做过一项调查, 学生做作业时, 有边做边吃边玩习惯的49人, 占学生总数的39.5%;上课难以边听边记课堂重点, 没有抄录习惯的103人, 占总数的83%;受家长抱怨“手脚慢”的55人, 占总数的44.4%……因此, 教学中应对学生写字的习惯提出要求, 就是写字要快, 一气呵成;做作业要专心致志, 不开小差;养成听记的习惯, 减少对书本和板书的依赖;重视日常写字, 各科作业都要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等等, 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 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 能够使人细心, 容易集中注意力, 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 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而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写字品质, 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都是极有益处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意义深远。

速度达成是提高写字质量的重要维度

关于写字速度的阐述, 新旧课标在提法上没有改变, 可见对于“有一定的速度”的追求, 依然是写字教学的重要维度。对于如何才能达到“有一定的速度”, “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都作了指导性的阐述, 比如, “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这看似是对写字“规范、端正、整洁、美观”的要求, 实际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是在为提高写字速度奠定基础。

任何技能动作的训练与培养, 都必须追求一个比较理想有效的速度, 把速度作为衡量技能高低的指标, 写字技能教学也不例外。但是孤立的写字速度不能构成一个完善的指标, 它必须以质量为前提, 要严格地受写字质量的制约。“2011版课标”第三学段提出“有一定的速度”, 实际上就是将写字的“好”与“快”作为写字教学质量要求的两个方面提了出来。对于写字速度必须保证以不损害写字质量为前提, 要用质量去驾驭速度。所以, 对于写字速度的要求, 实际上是指能保证写字质量的个人最快的写字速度。

有序展开是提高写字质量的科学规律

“2011版课标”的“评价建议”, 对每个学段的评价要求做了分层说明, “写字的评价, 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 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在此基础上, 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 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这与实验稿课标对写字评价的笼统提法有了明显的改进, 这也让我们明确了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

传统写字教学遵循自己的程序, 开始练习写字先写“上大人, 丘 (孔) 乙己。化三千, 七十士……”, 安排这样的练习内容是有原因的, 那是在练习基本笔画、基本部件、基本结构, 为写复杂的字练基本功, 这是写字的基本程序。

另外小学生虽然具备了较好写字学习的生理心理条件, 但是这些条件距离完善的发育程度还有很大差距。如低年级学生手的骨骼还没有发育完全, 手的骨骼肌肉 (小肌肉群) 发育还很不成熟, 心理能力还比较薄弱和不够敏锐;由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局限性, 中年级学生还不易做到把字写得又好又快。因此, 指导低年级学生的写字学习, 每次习字时间不能长, 速度不能快, 质量要求不能太高, 要把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书写习惯放在第一位;中、高年级的写字教学, 也必须充分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力争按照年级的梯度, 设计好书写要求, 使写字教学能够体现各年级的年龄特点。所以在第三学段提出写字的速度问题, 这实际上是体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有科学依据的。

文化熏染是提高写字质量的情意根本

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角度看, 汉字无疑是“文化熏染”的重要载体, 邓以蛰先生认为, 汉字在创造伊始, 就在实用之外, 同时走上了艺术美的方向, 使汉字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 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 而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说到底, 神奇美丽的汉字就是民族精神的代表, 是民族的根, 中华的魂。因此, 写字教学承载了美学熏染和文化浸润的任务。“2011版课标”在第一、第三学段分别提到“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体会汉字的优美”, 都是从一个较高的层面来体现写字教学的价值取向。

在写字的学段目标中,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等内容, 很明显提示我们写字教学要达成的目标不仅是工具性层面的, 而且是人文性层面的, 这更多的是一种“情意取向”, 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所以, 了解汉字的历史渊源,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对书写的兴趣, 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是提高写字质量的重要方面。

时空拓展是提高写字质量的操作要义

写字时间 篇5

新课标对写字教学要求的新变化, 反映了写字能力在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突出地位, 写字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表现。新课标在原有识字写字要求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更加注重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以及为实现这些教学目标, 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和建议。下面结合陆香老师的《推敲》一课谈谈对新课标中写字教学的认识。

一、学生课堂写字有明确的保障

新课标为保证学生写好字, 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教学建议, 这是原来课标所没有的, “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具体的要求便于操作, 这一建议, 对当下课堂教学重说轻写的普遍现象作了有力的更正。

第八届“蓝天杯”会课一等奖获得者陆香老师的《推敲》一课很好地贯彻了以上关于写字的教学建议。

一直以来很多公开课上对于写字教学大都是轻描淡写, 究其原因就是写字教学相对于极具情感渲染的朗读、妙语连珠的口语交流显得枯燥、平淡, 很难成为一堂公开课的亮点。作为江苏省“蓝天杯”的会课这一重要学术活动, 陆香老师难能可贵地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上都凸显了写字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者在课堂开头和结尾两处分别安排了写字教学环节。

第一处:课始, 板书课题“推敲”, 着重讲解“敲”字的写法, 指导学生描红, 用时大约两分钟。

第二处:课尾, 指导“睡”、“妥”的书写, 学生练字, 师生评讲, 用时大约7分多钟。

整堂课, 写字教学一共用时近10分钟。

二、更加注重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实验稿课标除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以外, 在第二、第三学段中缺少对写字姿势、习惯的要求。而“有条件的地方, 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既没有制约性, 又削弱了书写的地位。新课标在第二、第三学段目标中增加“写字姿势正确,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显示了对姿势、习惯的一贯要求, 强化了重要性。

陆香老师在课堂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学生开始描红“敲”字时, 老师一句“这个同学写字的姿势真好!”不仅使受表扬的学生感到深受老师赏识, 也让其他学生自然找到了写字姿势的良好榜样。当学生练写“睡”、“妥”两字时, 老师轻声提醒:“大家注意写字姿势”, 同时, 巡视行间, 不时亲手帮学生纠正写字姿势。

写字前要分析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这是写字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

陆老师课中第一次写字教学中教“敲”时, 一边在黑板上示范写, 一边引导学生:“这是一个左右同分的字, 左边是‘高’, ‘横折钩’写到‘折’画时往里面收一些, 右边的‘小树枝’的‘枝丫’要往右边收, 下面的‘又’字, 捺要写得舒展一些, 并与左边‘高’的横折钩做到‘下齐’”。

老师不仅在写字上给学生做出了优秀的示范, 更在分析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上, 增强了学生写好字的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

于是, 在课中第二次写字教学中教“睡”、“妥”两个字时, 陆老师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让学生提笔前自主分析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写字“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提高书写质量”。新课标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可见, 新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上一篇:35CrMo下一篇:电视应用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