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的传统与创新

2024-05-12

基础教育的传统与创新(精选十篇)

基础教育的传统与创新 篇1

一、教学目的不同

传统教育指出:教学的首要目的是传授知识, 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创新教育的问题教学法强调:教学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为首要任务, 而知识仅作为达到目的的一种主要手段, 亦即强化能力、淡化知识。所以, 教学设计应围绕如何发现问题, 如何开拓思维, 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触发灵感, 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而展开。

二、师生的地位不同

传统教育过重地强调教师的作用, 教师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主宰, 过高地要求整体性和规范化, 所教学生是一个模子里浇灌出来的产品, 没有个性没有特长。而创新教育的教学法认为, 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自主性, 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加以引导, 培养个性独立和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心理学提醒我们, 人人都有创新欲望, 人人都有创造性。而每个人在认识兴趣、能力和气质方面又都存在着差异, 教学必须承认差距, 所以教师要特别注重创设一个环境, 给予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使每个人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

三、对问题的理解不同

创新教育所说的问题是指知识本身的内在矛盾, 亦即知识的局限性、相对性和不足之处, 它是客观存在的;而传统教学所谈的问题则往往是凭空虚设的、表面的、复现性的在它那里, 知识本身似乎是完美无缺的, 既没有什么局限性和相对性, 也没有什么不足之处。

四、问题的作用和目的不同

创新教育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而且还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活动, 促使学生超越现有的东西, 创造出新的东西;而传统教育中的复现性问题则仅仅是为了引诱学生承认、接受和记忆现成的结论。

五、问题的地位和归宿不同

蕲春四中传统与创新教育活动总结 篇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以传统教育为基础,又扬弃了传统教育中陈旧、单

一、定式的观念,发展、创立了新的教育模式,以使教育更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辨证否定与改造、创新。

一、创新教育的基本内涵

创新教育就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从构成上划分,创新人才的品质可以分为创新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创新的智力品质包括创新的创造性思维、创造的能力素质、创新的知识素质:创新的非智力品质包括有利于创新思维和活动的情感、意志等等。因此,从内容上,创新教育包括创新精神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两个层面。

1、创新精神培养

创新精神是指创新的非智力品质方面,包括:1)创新意识,它是使受教育者产生创新的期望,推崇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价值意识,是善于发现并提出新问题的强烈的问题意识,也是自觉、主动和积极参与创新活动的主体意识;2)创新性人格,包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敢于怀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广泛而持久的探究兴趣,积极稳定、乐观开朗的情绪情感,顽强果断、坚韧不拨的意志力等个性品质。

2、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由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操作能力两方面组成,创造性思维能力包括丰富的想象思维能力、广阔的联想思维能力、敏锐的知觉思维能力及预测能力、捕捉机遇的能力。创新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掌握和运用创造技法的动手能力、创造性成果的表达能力与表现能力和物化条件。

从两者的关系来看,创新精神是影响创新能力生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和主观条件,而创新能力是具体的,具有客观内容的,在创新能力上的提高是丰富创新精神的最有力的理性支持。在实践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呈现出一种互动的态势。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终极目标,带动学生整体素质协调发展,创新教育包括丰富的内容,从系统观的角度来看,它涉及四个子系统:创新的动力系统、创新的认知系统、创新的个性系统、创新的行为系统。

二、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本质在于解决人的发展问题,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源和基础,与人类同时产生的教育,经过漫长的历程发展简化到今日,时刻都在进行着适应社会和完善人性的变革、调整这种不断的变革和调整是教育的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教育发展面临的基本矛盾在现代变得日益突出和尖锐,如果不加以变革和调整,一方面将导致对社会发展功能的消极,另一方面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对人的发展的束缚、威胁和摧残,变成对人的发展的负面的力量-----教育异化。在这里笔者赋予教育异化的含义是: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心得和发展健全人格的教育,反过来成为对人性的压迫和摧残,即指教育的失败。从这一含义出发去审视传统教育,异化是普遍存在的。

1、超负荷强迫学习所谓超负荷,是指学习的内容在数量上和难度上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所谓强迫,是指学生对学习并非完全出于自愿,而是在外部强压下的屈从。人们的最初想法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把更多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最大范围内获得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最高程度上实现从自然实体向社会主体的转化,从而成为一定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者和一定精神生活的积极参与者。这种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相对与个体人的生理存在而言)完成对人类整个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其良苦用心与仁义在感情上是不容指责的。然而,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学校教育所给予的知识只能是最基础的一部分,企图全部给予在客观上是不现实的。而在现实教育中,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番现象,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承重,戴眼睛的学生越来越多,节假日被随意取消似乎也被视为一所学校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的表现等等,学生普遍地感觉到焦虑和烦躁,身心不支。见诸报道的学生体质状况和各种调查不能不让人深思和哀叹,然而更为可悲的是,有些研究资料所显示出的学生的创造力越来越弱化。其原因就在于超负荷强迫学习对人的身体产生了损害,受到损害的身体无法承载更多的教育输入,智慧的传递与形成不能真正实现,必然影响到人的社会化进步。

2、无心智意义学习

所谓无心智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在内涵上缺乏充分的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心智的因素,满足不了学生的智慧发展的学习。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是学习内容上的“含金量”不够。我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学习的过程是人的心智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知、情、意、行逻辑的辨证统一和和谐运作的过程。当然,学习的过程也伴随着个体生物性的机械操作,但这种操作只能作为一种形式和手段而存在,必须也只能与人的心智操作紧密联系起来才有意义。至于对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过程中快乐愉悦情感体验,在这种学习状态下,自然变成了无法获得的奢侈品,从而使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也成为一种虚构。

3、片面性学习

所谓片面性学习,是指学习内容在结构上不合理的学习。学习的内容是有结构性的,内容结构的安排是以社会对人的要求、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和学生的认识水平为依据的,并且要遵循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在这种结构性存在中,各部分

各要素是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和相辅相成的。然而,从现在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看,这种结构性要求远远没有得到落实,存在着相当普遍的结构失调现象,这种失调破坏了结构性要求的各部分的相互联系,造成了人的素质发展上的不均衡,不协调甚至畸变,从而使全面发展只停留在口头上,从全面发展的内容看,相对轻视德育

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只把智育作为教育的全部内容,使学生不注重道德养成,缺乏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知识,不懂得审美知识和对美的正确理解与追求,轻视劳动。这方面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从学科结构看,过早的文理分科,强化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学文的不懂理,学理的不懂文,必然造成知识结构失衡。应当清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是相互启迪和促进、相互融合和借鉴的。强调学生学习内容结构的合理性不仅是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也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条件。同时还要看到,当今科学发展的走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和整合。而且这种交叉又呈现出更大跨度的趋势,这种趋势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均衡的要求。于是,面对新世纪科技发展的势态,导致学生片面性学习的传统教育已不适宜,应该终结。

三、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

1、创新教育对传统教育的辩证否定

(1)关于人才观、好学生观的问题。创新教育培养的是对未来社会具有应变能力的各级各类的创新型、开阔型人才。他们必须具有独立思考、用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并不求全,对于只在某些方面或在一个方面有才华的学生,以瑕不掩瑜的态度来对待,因人制宜加以培养:不仅要求学生勤奋和聪颖,而且要求学生有创新能力,事实证明,有些学生在传统教育中是一名差生,而在创新教育中,可能就是大有发展前途的好学生。

(2)关于教学目的问题,创新教育对于传统教育在教学目的上的否定、革新主要表现在一个各个方面:传统教育的教学时以积累知识为目的的,而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创造知识的期望和才能,旨在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知识圈,传统教育无论怎样,都不能使学生突破这个知识圈。而创新教育力图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尽肯可能超出自己的已有知识圈,从而创造新的知识或进行发明创造。传统教育的教学以解决精确领域的问题、训练学生模仿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新教育则以解决模式领域的问题,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传统教育的教学,指导学生解决同类问题,要求模仿,千古不变;而创新教育则激发学生搞创新探索,要求独创,结出奇花异果,传统教育的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前人的思维成果把学生培养成为一本本“大百科全书”;创新教育彻底否定传统教育的这种“金库理论”,重要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创新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否定

任何一种教育的建立,都要对前一种教育中的许多因素予以继承、改造和发展,改造前一种教育中不够合理,不够完善的地方,使其在新教育中不断完善。因此,创新教育业必须对传统教育中的许多因素进行改造和革新,如在德育问题上,传统教育在理论上都是很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在实践中却总存在着时紧时松、忽左忽右的现象,不是搞空头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忽视思想品德教育,虽然一直在提倡“五育”,但总是摆不正“五育”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真正实现过“五育”的全面发展。另外,总是以学生听话、老实为德育的目标。创新教育要改革这种局面,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必须保证培养学生对名族、社会、人类的责任感,必须始终把握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为目标,创新教育不像传统教育那样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只让学生积累知识,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十分注重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变知识传授为思维激励,使学生既能储存、积累尽可能多的高质量的信息,又能具有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关于考试的问题,传统教育的考试只重笔试,轻口试;重期考,轻平时;重理论、轻实践,惹想改变学生目前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则必须否定传统教育的考试方式,减少纯记忆性的知识内容,增加综合性、分析性、灵活性的试题,考试形式,既要有笔试,又要有口试,也要有实验操作,变记忆力的考试与记忆力与创新相结合的考试,对有重大发明创造的学生应实行免试人学的办法。

3、创新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创新

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分析 篇3

[关键词] 创新教育 传统教育 教师 学生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时期,创新教育是近年来教育学者们热衷研究的课题。创新教育是不同于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而创新教育并不意味着离开素质教育另起炉灶。相反,创新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或者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台阶。创新教育就是把整个教育过程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为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的。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与协调发展,是培养受教育者独立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新型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和传统的应试教育之间有哪些突出的差异,本文拟做探索性研究。

一、传统教育是单向性教育,创新教育是多面性教育

单向性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中老师是绝对的教育者,学生是绝对的被教育者。教师以毋庸置疑、用传统的填鸭方式灌输给学生知识,使学生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在严肃的课堂纪律约束下难以发表自己意见,长期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接受知识,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自己灵活思考与独立判断能力。

创新教育注重启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多面性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育所要培养的不是俯首帖耳的学生,而是既有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善于积极思维、独具匠心、思想活跃、勇于追求真善美的学生。创新教育体现师生真诚相待,互相理解、互相影响的过程,经过师生间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心灵与心灵的感应,达到教学相长,积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

二、传统教育是被动教育,创新教育是互动教育

传统的教育方式属被动型教育,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包括思想、智商、知识面、接受能力等个体因素,为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变相成为填充知识的机器,转的快的机器填不满,转的慢的机器装不下,只有适中的机器才能正常运转。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成了学习机器、考试机器,学生考分多少、学校升学率高低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这种教育体制忽视了学生个性的成长、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富有创造性、开拓性、创新型的人才。

创新教育是把学生当做充满活力与创造性的个体,是充分体现尊重和人文关怀的教育,是强调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整个教育过程充满着浓郁的人情味,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想法,尊重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积极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积极配合学生解决学习中的一个个问题,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富的人生世界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善于思考的人。我们期待的创新教育,就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互动性教育。

三、传统教育是听话教育,创新教育是民主教育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最常讲的一句话是“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这就是听话教育,旨在把学生培养成老师或家长的听话者、顺从者。传统的教育方式总结起来通常可以培养出三种类型的人:一种是听话的“小绵羊”,对的话也听不对的话也听,自己毫无主见,逆来顺受;另一种极具人格的两面性,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将来走向社会仍然难以改变已经形成的人性弱点;还有一种是接受不了家长、老师反复的说教,出现逆反心里,轻者反叛家庭、学校与社会,重者会走向犯罪,对社会造成危害成为罪人。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对社会发展有用的各类人才。所谓“民主教育”,就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教育,也就是指公民对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公民意识,既是一种重视和维护自身与他人权利、尊严自身与他人价值的民众意识,又是一种自觉承担责任与义务的法律意识,是二者的统一体、它体现了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真正的公民,应该具有平等、自由、法治、宽容等民主精神,自觉维护国家、社会与公共利益,坚持民主、崇尚科学,尊重自我与他人,把成为国家、民族、社会的有用人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

四、传统的教育是封闭式教育,创新教育是开放式教育

传统的“封闭教育”就是将教育与社会生活隔绝开来,纯粹的教室里的教育。我们许多教育学家对社会不良风气有一种担忧,担心社会会污染学生,于是一些学校不准学生与社会上的人接触,尽量减少学生与校外的联系,严格控制学生放学后回家的时间。不少学校都喜欢说“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育”,其实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教育,不可能有真正开放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有健全的人格、开放的视野和创造的素质。

创新的开放式教育是把教育贯穿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全过程,把教育扩展到人生、社会与自然中,把教育视为一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社会生活中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处处留心时时感受,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只有体验才能够领悟学习与人生的真谛。社会与自然,是教育回避不了的活的教材。社会上的确存在着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因素,但对这些消极因素的抵御方式之一,恰恰是教育者大胆地调动社会有利因素来充实、完善学校教育。让“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学校教育引导家庭教育,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是非、获取知识,区别真善美。

五、传统的教育是强制教育,创新教育是唤醒教育

许多学校把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团队活动等当做一门强制性课程,认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可以“专门”强化训练的。而且这种“强制教育”已经形成“套路”。比如,什么节日搞什么活动、什么活动树立什么榜样,等等,都是强制让学生记住树立的典型和榜样。尽管多年来都在强调德育要与其他教育相结合,但这种结合依然是生硬而机械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身人格上的杂草。“唤醒”有时候也是一种相信,一种期待,相信并期待着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进步!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醒自己、激励自己、战胜自己——犯了错误能认识错误,有了进步能肯定自己。让学生习惯于自己约束自己、控制自己、善待自己——无论是守纪律还是帮助人,不是因为怕受处分或是为了受表扬,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心灵警言。

六、传统的教育是灌输式教育,创新教育是渗透式教育

旧的传统教育理念,过多注重知识的教育培养,往往忽视了学生心理的成长过程。把学生作为空荡荡的装载容器,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往容器里面填塞知识;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也恰恰是心理的成长过程。学生心灵的可塑性很强,而教师最神圣的使命是塑造健全与健康的灵魂。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灌输式的传统教育理念需要改革,教育方式需要改进,国家、省、市近年来已经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但要完全改变现状还需要一个过程,创新教育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曙光。

关于创新教育中的渗透教育,朱小蔓教授有一个比喻非常恰当,她认为教育是盐,人不吃盐不行,但也不能单独吃盐,而必须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当中吸收。我们在吸收盐的时候,是看不见盐本身的,因为盐已经融入了各种食物之中,但盐却很自然地进入了人的体内,教育也应该如此,它也应该自然而然地渗透到生活当中。渗透教育还善于营造自然和谐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的养份。

七、传统的教育是客体教育,创新教育是自主教育

传统的客体教育指的是教育者将学生视为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对立于教育者的教育对象;也就是说,本来同为主体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却被教育物化了。在实践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看不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的心灵、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的建构活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被动的、机械的、甚至麻木的接受。在“客体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着眼于“不许”学生做什么,而很少告诉学生“你可以做什么”;过重强调学生的义务,而忽视了学生的权利。

创新教育把学生也看作教育的主体,而教育过程是一个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教育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过程是实现理想的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建构。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师当然须教,尤宜致力于导,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知。”传统的教学,教师只是作为传播者,让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学生内在需要的感受,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教育则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自学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学习兴趣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中遇到挫折困难,会使一些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调动和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思维才能因兴趣而插上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狭窄的知识面拓宽。创新教育是我们对过去的总结,也是我们对未来的建设;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的行动;创新教育不是“标新立异”的教育口号,而是一种朴素的教育回归。

创新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行为规范、心灵自由、感情丰富、思想充实、襟怀坦白的现代人;应该是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社会、国家负责的现代公民;创新教育也是一种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很多人都说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造成了与美国学生的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切中时弊。创新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在全新的理念下,实施创新性的课堂教学,牢固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抓住创新教育的要点,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创新教育模式的特殊性,教师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必须弘扬和坚持传统教育模式中优良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等,当学生能够做到勤奋思考、善于发现时,其创新的热情也随之得到提高。要完成新时期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变革与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动手能力,等等。创新教育对于增进师生感情、展现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等具有显著的作用。创新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前提基础,是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复亮.创新教育学概论.

[2]曾天山.科教兴国与依法治教.科教兴国与教育创新研究.

[3]冯培.创新素养与人才发展.

[4]詹栋梁.斯普朗格文化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5]李镇西.追随苏霍姆林斯基.

[6]朱小蔓.素质教育与德育.

[7]苏富忠.谈教育主体.

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分析 篇4

一、传统教育是单向性教育, 创新教育是多面性教育

单向性教育, 顾名思义, 就是在教学中老师是绝对的教育者, 学生是绝对的被教育者。教师以毋庸置疑、用传统的填鸭方式灌输给学生知识, 使学生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在严肃的课堂纪律约束下难以发表自己意见, 长期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接受知识, 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自己灵活思考与独立判断能力。

创新教育注重启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多面性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 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育所要培养的不是俯首帖耳的学生, 而是既有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又善于积极思维、独具匠心、思想活跃、勇于追求真善美的学生。创新教育体现师生真诚相待, 互相理解、互相影响的过程, 经过师生间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心灵与心灵的感应, 达到教学相长, 积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

二、传统教育是被动教育, 创新教育是互动教育

传统的教育方式属被动型教育, 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因素, 包括思想、智商、知识面、接受能力等个体因素, 为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变相成为填充知识的机器, 转的快的机器填不满, 转的慢的机器装不下, 只有适中的机器才能正常运转。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 学生成了学习机器、考试机器, 学生考分多少、学校升学率高低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这种教育体制忽视了学生个性的成长、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不利于培养富有创造性、开拓性、创新型的人才。

创新教育是把学生当做充满活力与创造性的个体, 是充分体现尊重和人文关怀的教育, 是强调学生为主体, 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整个教育过程充满着浓郁的人情味, 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想法, 尊重学生思想的自由, 感情的自由, 创造的自由, 积极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 积极配合学生解决学习中的一个个问题,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富的人生世界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善于思考的人。我们期待的创新教育, 就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互动性教育。

三、传统教育是听话教育, 创新教育是民主教育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最常讲的一句话是“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这就是听话教育, 旨在把学生培养成老师或家长的听话者、顺从者。传统的教育方式总结起来通常可以培养出三种类型的人:一种是听话的“小绵羊”, 对的话也听不对的话也听, 自己毫无主见, 逆来顺受;另一种极具人格的两面性,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将来走向社会仍然难以改变已经形成的人性弱点;还有一种是接受不了家长、老师反复的说教, 出现逆反心里, 轻者反叛家庭、学校与社会, 重者会走向犯罪, 对社会造成危害成为罪人。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对社会发展有用的各类人才。所谓“民主教育”, 就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教育, 也就是指公民对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公民意识, 既是一种重视和维护自身与他人权利、尊严自身与他人价值的民众意识, 又是一种自觉承担责任与义务的法律意识, 是二者的统一体、它体现了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真正的公民, 应该具有平等、自由、法治、宽容等民主精神, 自觉维护国家、社会与公共利益, 坚持民主、崇尚科学, 尊重自我与他人, 把成为国家、民族、社会的有用人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

四、传统的教育是封闭式教育, 创新教育是开放式教育

传统的“封闭教育”就是将教育与社会生活隔绝开来, 纯粹的教室里的教育。我们许多教育学家对社会不良风气有一种担忧, 担心社会会污染学生, 于是一些学校不准学生与社会上的人接触, 尽量减少学生与校外的联系, 严格控制学生放学后回家的时间。不少学校都喜欢说“封闭式管理, 开放式教育”, 其实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教育, 不可能有真正开放的教育, 培养出的学生很难有健全的人格、开放的视野和创造的素质。

创新的开放式教育是把教育贯穿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全过程, 把教育扩展到人生、社会与自然中, 把教育视为一种实践活动, 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社会生活中教育资源无处不在, 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处处留心时时感受,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只有体验才能够领悟学习与人生的真谛。社会与自然, 是教育回避不了的活的教材。社会上的确存在着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因素, 但对这些消极因素的抵御方式之一, 恰恰是教育者大胆地调动社会有利因素来充实、完善学校教育。让“社会教育化, 教育社会化”, 学校教育引导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 正确引导学生在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是非、获取知识, 区别真善美。

五、传统的教育是强制教育, 创新教育是唤醒教育

许多学校把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团队活动等当做一门强制性课程, 认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可以“专门”强化训练的。而且这种“强制教育”已经形成“套路”。比如, 什么节日搞什么活动、什么活动树立什么榜样, 等等, 都是强制让学生记住树立的典型和榜样。尽管多年来都在强调德育要与其他教育相结合, 但这种结合依然是生硬而机械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过, “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 “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 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 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 让它不断壮大, 最后排挤掉自身人格上的杂草。“唤醒”有时候也是一种相信, 一种期待, 相信并期待着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进步!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醒自己、激励自己、战胜自己——犯了错误能认识错误, 有了进步能肯定自己。让学生习惯于自己约束自己、控制自己、善待自己——无论是守纪律还是帮助人, 不是因为怕受处分或是为了受表扬, 以“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为心灵警言。

六、传统的教育是灌输式教育, 创新教育是渗透式教育

旧的传统教育理念, 过多注重知识的教育培养, 往往忽视了学生心理的成长过程。把学生作为空荡荡的装载容器, 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往容器里面填塞知识;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也恰恰是心理的成长过程。学生心灵的可塑性很强, 而教师最神圣的使命是塑造健全与健康的灵魂。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灌输式的传统教育理念需要改革, 教育方式需要改进, 国家、省、市近年来已经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 但要完全改变现状还需要一个过程, 创新教育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曙光。

关于创新教育中的渗透教育, 朱小蔓教授有一个比喻非常恰当, 她认为教育是盐, 人不吃盐不行, 但也不能单独吃盐, 而必须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当中吸收。我们在吸收盐的时候, 是看不见盐本身的, 因为盐已经融入了各种食物之中, 但盐却很自然地进入了人的体内, 教育也应该如此, 它也应该自然而然地渗透到生活当中。渗透教育还善于营造自然和谐的教育情境,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的养份。

七、传统的教育是客体教育, 创新教育是自主教育

传统的客体教育指的是教育者将学生视为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 是对立于教育者的教育对象;也就是说, 本来同为主体的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却被教育物化了。在实践中,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教师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看不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的心灵、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的建构活动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被动的、机械的、甚至麻木的接受。在“客体教育”中, 教师对学生着眼于“不许”学生做什么, 而很少告诉学生“你可以做什么”;过重强调学生的义务, 而忽视了学生的权利。

创新教育把学生也看作教育的主体, 而教育过程是一个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教育过程的主体是学生, 教育的过程是实现理想的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建构。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师当然须教, 尤宜致力于导, 多方设法, 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知。”传统的教学, 教师只是作为传播者, 让学生死记硬背, 忽视学生内在需要的感受, 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教育则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自学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学习兴趣不是每个学生都有, 学习中遇到挫折困难, 会使一些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兴趣, 调动和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的思维才能因兴趣而插上翅膀, 展开丰富的想象, 把自己狭窄的知识面拓宽。创新教育是我们对过去的总结, 也是我们对未来的建设;是我们的理想, 也是我们的行动;创新教育不是“标新立异”的教育口号, 而是一种朴素的教育回归。

创新教育所培养的学生, 应该是行为规范、心灵自由、感情丰富、思想充实、襟怀坦白的现代人;应该是能够为自己负责, 也为他人、社会、国家负责的现代公民;创新教育也是一种精神,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很多人都说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 书面成绩很好, 但动手能力差, 创新精神明显不足, 这造成了与美国学生的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切中时弊。创新教育, 就是要求我们在全新的理念下, 实施创新性的课堂教学, 牢固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 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 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 抓住创新教育的要点, 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创新教育模式的特殊性, 教师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必须弘扬和坚持传统教育模式中优良的教育教学方法,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 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等, 当学生能够做到勤奋思考、善于发现时, 其创新的热情也随之得到提高。要完成新时期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不断变革与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要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包括思考方式、行为方式、动手能力, 等等。创新教育对于增进师生感情、展现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能力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等具有显著的作用。创新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前提基础, 是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 同时, 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复亮.创新教育学概论.

[2]曾天山.科教兴国与依法治教.科教兴国与教育创新研究.

[3]冯培.创新素养与人才发展.

[4]詹栋梁.斯普朗格文化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5]李镇西.追随苏霍姆林斯基.

[6]朱小蔓.素质教育与德育.

[7]苏富忠.谈教育主体.

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5

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种阻碍.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权威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学习局限于解答问题,却忽视提出问题,以及主要通过考试分数评价人才的标准,使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受到束缚,忽视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必须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这些束缚.

作 者:闫军 作者单位:大连水产学院,辽宁大连,164100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创新能力 传统教育 教育形成性评价

基础教育的传统与创新 篇6

关键词: 传统游戏 幼儿教育 创新教育

传统游戏是来源于民间的现实生活,由民间创编,并代代相传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较强的随意性,其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广泛。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游戏需要注入时代的气息,使之更具特色。传统游戏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连,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但由于传统游戏本身的一些局限性,使得幼儿教育活动中对传统游戏的利用非常有限。如何将传统游戏融入现代幼儿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活动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呢?

一、传统游戏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1.传统游戏的跨领域创新。传统游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怎样让传统游戏这一单一的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化,走进幼儿园课堂呢?

在“城门城门几丈高”的活动中,我们首先将重点放在了与游戏相辅相成的童谣上,将学习童谣作为活动重点,将边说童谣边游戏作为活动延伸,顺利地完成了一堂语言活动课。接着我们尝试将童谣谱曲,以音乐游戏的形式完成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课,孩子们为能将儿歌唱出来而兴奋不已,还创编了许多游戏玩法。

2.传统游戏的创新玩法。我们在设计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适当地改变规则、创设情境。

(1)改变规则:再好玩的游戏总是重复玩会使幼儿感到无趣,这点在中、大班的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木头人”的游戏:一开始孩子们很兴奋,可是时间一长,一些“木头人”开始坐不住了,中、大班的孩子会故意弄出很大的动静以吸引别人的注意。于是,我进行了改编,我和孩子们商量重新制定游戏规则:我背对着大家念完口诀,所有“木头人”要站在起点线上不动,我每数三声回一次头,“木头人”可在我数的过程中偷偷向前走,但不能发出声音,我回头时要变回“木头人”,否则淘汰,最后先到达终点线的即为胜利者。这样的游戏对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孩子们非常喜欢。

(2)创设情境:一些游戏以重复的动作锻炼幼儿抛、掷、接的动作,但重复多次,孩子们会失去兴趣,觉得无聊,老师可以创设情境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比如游戏“掷飞盘”,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几组进行比赛,制作“印度飞饼”,要求飞盘不能落地,在规定时间内传递的“飞饼”多者为胜。

3.传统游戏的创新组织。很多传统游戏并不适用于集体活动,其是单人或双人的游戏,比如“石头、剪刀、布”“人、枪、虎”,但只要我们加以组织,丰富游戏的玩法、规则,这些游戏就可以呈现在集体活动中。在户外体育活动课“人、枪、虎”上,我们一起商定了一条界线,划定了安全区域,我发号施令,孩子们两两对峙,输了的孩子要奋力跑进安全区域,而赢了的孩子则要在他跑进安全区域前抓住他,否则为输。输了的淘汰,赢了的重新组合游戏。这个游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又锻炼了孩子们腿部大肌肉的活动能力。

二、传统游戏在区域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一种重要的幼儿自主活动形式。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参与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根据各领域的不同,我们划分了不同的区域,主要有美工区、运动区、建构区、益智区、娃娃家等。

1.同一材料的不同玩法。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的材料需要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层次性及多变性,以便满足幼儿的个体需求,吸引幼儿主动参与[1]。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尝试投放传统材料,达到了一物多玩的效果。我们在运动区、益智区和美工区都分别投放了弹珠(玻璃球),可是玩法却大不相同,在运动区,孩子们围在一起打弹珠;在益智区,几个孩子拿着鞋盒制成的简易迷宫,用弹珠在“走”迷宫;在美工区,仍然是鞋盒和弹珠,但是孩子们在鞋盒里铺了张纸,用弹珠沾上各种颜料,在玩“弹珠滚画”。材料有限,创意无限。

2.同一游戏的不同要求。考虑到不同年龄层的幼儿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我们在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和活动设计上要层层递进。比如游戏“套圈”:第一阶段的目的是使幼儿能准确用圈套住物体。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些较容易操作的材料,如铁丝绕成的大圈若干,各种饮料瓶、易拉罐、小玩具等。第二阶段为了让游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我们要求幼儿能在一定距离外用圈套住物体。因此,我们在材料投放上增加了场地布置(设置起点线)。到了第三阶段,为了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我们要求幼儿模仿“老板”叫卖,以钱币换圈数,进行套圈游戏,材料投放上增加了各种面值的“纸币”。各阶段的选择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决定的。

3.不同材料的创意组合。我们将很多传统材料开放式地投放在区角中,孩子们自由选择搭配,比如有的孩子将梅花桩(四个旺仔牛奶罐捆在一起)插在纸棍的两端,瞬间变成了哑铃,他便开起了健身馆。有的孩子将跨栏(将一根较长的纸棍两头固定两根较短的纸棍,可站立)当成了球门,用纸棍击打纸球入门,打起了门球……

在生活中,幼儿园、教师、家长应该充分重视传统游戏的价值,大力宣传倡导传统游戏,让传统游戏走进幼儿的生活。只有吸收了传统游戏的精华,领悟了传统游戏的真谛,幼儿园更加重视传统游戏的价值,家长更加关心传统游戏的发展,社会更加关注传统游戏的改进,传统游戏才会发展得更完善,满足现代社会幼儿发展的需要[2]。

参考文献:

[1]丁娇美.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户外活动的创新利用[J].http://portal.e-library.com.cn/,2011-10.

基础教育的传统与创新 篇7

一、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学工处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做了一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平均分69. 30分, 标准差为9. 630。得分显著高于中分, 接近于“比较符合”评价标准, 表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评价呈积极意见。研究一种文化就应当重视“文化”概念本身主要特性: ( 1) 历史性; ( 2) 群体性; ( 3) 影响性。调查中分别援用“文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思想文化”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三个主要特性。值得深思的是, 大学生在“思想文化”项目得分与年龄变量成反比, 与其他要素相比,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思想文化”的提名相对较少, 且很提名内容单调重复, 多为耳熟能详的“孝道”“仁爱”等词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来讲, 虽然其中的任何一项信息都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部分博大精深, 如此低数量、窄内涵的涉及警示着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把握, “思想文化”的忽视折射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蜕变。高校一直是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和精神家园,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和灵魂, 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在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教育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 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承担着光荣使命。

1. 构建大学生理性民族认同情感

民族认同涉及国家政治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的特性。由于在政治领域中政治因素具有多变性的特点, 而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感形成的根本和土壤, 相对来说较为稳定。民族认同感表达了个体对文化浸润后的态度评价, 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 是本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民族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认同的状况既会对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影响, 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等造成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 每个民族成员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 世代相传地承受着同一种文化传统, 个人的价值观念就是在这种集体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中构建起来的。

中国新时代大学生思考的问题是爱国与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 “崇尚统一”是这个文化价值体系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 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 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 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应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而谋求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 我们很清醒地知道中国的独特不在于她的地大物博, 更不在于她的人口众多和她是发展中国家, 唯一的解释是回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价值, 其意义也就在于发展民族事业, 巩固国家利益, 振奋民族精神。国, 必须理智去爱, 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 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使中国强大起来。

2. 缓冲现代性对大学生的猛烈冲击

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文化认同, 她是凝聚民族的精神纽带, 是民族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文化认同是指个体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某个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随着人类从原始文明经传统农业文明发展到近现代的工业文明, 文化认同也由一种天然自在的形态发展到作为一个问题存在于人类的精神生活之中, 它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特殊的功能: 标识民族特性, 塑造认同心理, 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粘合剂”, 是培育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

文化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 这已经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一个在完整意义上传承下来的文化模式。但在全球化影响下, 我国传统文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现代性在社会结构、交往范式、公共管理等各个方面冲击并解构着传统的一切方式, 在十字路口传统文化将起到一种怎样的作用, 这是祖国和历史交给我们中华儿女的无法逃避的使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当代的生活中依旧存在着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片断, 其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文化认同和归属, 就不能不从青年大学生的行为、思想、观念和语言研究起, 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符号标识的了解, 青年的关注程度会影响到人生价值观的构建, 甚至会关联到国家的统一, 政治的安定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

3. 塑造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人格

人无时无刻不处在文化之中, 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存在, 文化认同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意义重大。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比如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体魄等。但是在剧烈变动的现代社会中, 个人经常容易“迷失自己”, 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和自己存在的意义, 这是因为“现代生活的社会力量往往是一种导致不稳定的力量和从根本上进行摧毁的力量。在大学阶段, 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化倾向和主体意识, 强烈要求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价值和尊严, 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这使得个性充分展示的同时, 也导致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如果缺少与他人的沟通和相互理解, 就会导致心理孤独, 形成心理障碍, 影响自我认同。另一方面, 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寻求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相统一的高目标的自我实现, 表现出重精神和重物质相结合的特点, 并试图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 但在实际生活中又因价值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协调性而往往达不到和谐和统一, 进而也影响到自我认同。

现代性的视野里, 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形成自我的确定性而又稳定性的认同呢? 我是谁?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样一种正处于个体自我意识形成发展、自我认同走向完善的重要飞跃大学时期, 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着自我认同危机的问题, 面临着角色冲突紧张、角色紧张、角色中断、角色扮演失败的问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他们在压力、需求以及混乱中容易迷失自己, 角色混乱一旦发生, 就会在未来的几年中失去目标感, 而如果缺乏稳定的价值观体系, 他们就很难发展出成熟的、可以引导其生活的价值体系。可以说, 自我同一性的人格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 能够精力充沛, 热爱生活, 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 而且奋发向上, 积极而独立, 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 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

三、大学校园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的基本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同价值在大学校园中的建设应广泛而不失特色, 兼容并包, 和谐发展, 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为新一代接班人。

1. 制定层次分明的认同价值教育目标

认同发展是动力, 基于这一点认识, 认同价值应在关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的教育上提出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 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 但文化认同不足, 也无法强化民族认同。因此, 我们的民族认同价值教育目标可以注重培养民族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政治目标和最高利益, 这种民族认同心理应沉积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价值系统的最深部, 主导着我们大学生一切的核心价值和行为准则。而信仰、价值观、规范、习俗等使大学生在文化认知上具有共同的心理情感和意识, 从而塑造该民族成员的共同个性、行为模式、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 即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下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民族心理。自我认同教育目标则着重强调学生为主体, 使他们的理智活动与意志活动达到统一, 使他们道德价值判断与道德价值选择趋于统一。通过如此针对性认同价值目标教育使得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2. 构筑三位一体的认同价值校园文化

一种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三位一体的认同价值校园文化应该既有物质的, 也有精神的; 既有制度的, 也有行为的; 既包括学校校舍的设计规划、校园的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内容, 当然也包括办学理念、规章制度、师生价值取向、集体舆论、校风、学风、教风等精神文化形态的内容。通过大量的、丰富的认同价值观熏染, 为和谐校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促使学生更加自觉的接受熏陶。认同价值校园文化一旦形成, 会使学校存在着一种强大的文化气场, 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校园心理现象, 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 也是一个较高满意度的和谐校园。

3. 创新与时俱进的认同价值教育理念

大学生认同价值教育工作必须围绕“传承创新”这一高校的根本任务来进行, 创新决定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创新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和认同, 也是对文化糟粕最有力、最深刻的批判。我们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不断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机制,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把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放到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去, 在这种形势下的文化认同只能以文化创新的姿态出现, 兼取各文化之长, 并加以融会贯通, 创造出新的中国文化。因此, 高校教育一定要及时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掌握主动权, 加强引导, 要积极拓宽教育渠道, 切实全方位塑造大学生认同价值观。

综上所述, 要有效地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就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充分利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华, 通过多途径教育等方式, 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营造健康环境。让大学生们在大学不仅仅要接受知识的传承、熏陶, 更重要的是要传承一种精神, 一种对待现实的态度, 对国家、对人民有强烈的爱心; 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 对待人生, 积极奋发; 对学习勤奋刻苦, 有创新精神, 有自信心; 奋斗目标明确, 意志坚定; 对他人情操高洁, 易于合作的精神。

摘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价值资源优势, 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内容、新方法和新途径, 对于弘扬民族精神, 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认同价值,传承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小芳.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与民族认同感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8.

[2]陈江风.中国文化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费孝通.文化的传统与创造.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5.

基础教育的传统与创新 篇8

1 创新教育理论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一个新的词汇。先说“创新”一词, 早在《南史后妃传宋世祖殷淑仪》中就曾提到过, 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的意思。但现在更多的是引用国际上经济方面的创新理论。它一是指前所未有的, 即像现在说的创造发明的意思。二是引入到新的领域产生新的效益也叫创新。而创新教育理论则不仅包含了以上两点涵义, 而且还赋予了创新更新更深更远层次的涵义。这可以理解和解释为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下教育产品所获得的包含以上两点即创造发明和新经济效益外更多的更长远的科技与人才方面的蓄备力量。也就是通过创新教育即教育的创新模式为国家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空间。通过以上阐述不仅从狭义上更从广义上进一步理解了创新教育理论的内涵, 自然它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

2 创新教育理论在职业学院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探究创新教育理论在职业学院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前, 首先要知道创新教育即教育的创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 (1) 创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如:学生主体论、教育民主化、教育公平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终身化等。 (2) 创新教育内容和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 修订课程方案, 更新教材内容。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建立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适应的新模式。 (4) 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采用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开展研究性、案例性、实践性的学习等。 (5) 创新教育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增加创新型的考核评价内容。

总体概括一下为:创新教育不仅是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 而且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 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 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方向, 带来的是教育全方位的创新。通过实施以上五点来实现教育的全新转型。

具体来说职业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做出三个重大转变:一是变双基为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再加上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二是变双能为四能:即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再加上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三是变单向思维为双向思维:即在培养演绎思维能力的基础上, 再加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以上阐述了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 创新教育理论的作用则是在改革这些基本内容前提下所产生和体现的。创新教育理论在职业教育改革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激发和调动起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给传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学生由原来的死记硬背知识和单向思维模式向灵活掌握与双向思维模式转变;使职业教育更加民主化、公平化、个性化;使应试教育的单一评价体系走向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调动起了大部分职业学院学生由于个体、认知水平等方面参差差异而失去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教育理论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更加重大且深远的意义则在于使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培养出了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适应国家经济形式要求的新型人才即具备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3 浅述职业学院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五千年总结并涵盖的传统文化内容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在我国的职院语文教育课程设置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甚至是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 至今仍在语文教学中熟知并运用至今的有《弟子规》《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等其中的重要篇章, 仍然是作为语文教学中激励同学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确定人生目标和确立人生信念, 追求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的教育理念和学习座佑铭。其中还包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在学习过程中如何知学、乐学、做学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感悟。如讲述做人道理的《三字经》文中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此句原意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 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 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 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给人的启示则是: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 但从小不好好教育, 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 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 区分善恶, 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再如《论语》中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 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 就会有害。以上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的教学生如何读书和做人的道理是职业院校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与丢弃的宝贵经验, 这些做人的道理和对待学习做学问的治学态度是职业学院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进行扎实学习与掌握各项学习技能的重要教育理念, 同时这些也是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发扬和传承的, 而不是摒弃掉的。

4 职业学院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对于职院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

职业学院语文教学中的传统国学文化教学内容不可忽视更不可摒弃, 它对职业教育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原因是通过对同学们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 可使同学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端正学习态度, 扎实学习功底, 启发同学们的学习心智, 开拓同学们的思维空间, 激发同学们勇于探索的学习积极性, 最终可以培养同学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而这些也恰恰是职业教育改革中创新教育改革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 所以传统文化教育看似传统, 但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却有着非凡而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5 创新教育理论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

在有些教育界人士的片面认识中, 职业学院教育改革中融入了创新教育, 就要把传统的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内容全部摒弃, 这是错误的教育观念与认识。正确的创新教育观则是:创新不等于抛弃传统, 因为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和依据;传统不是守旧的代表, 更不是创新的绊脚石, 创新会在运用传统精华元素的基础上实施创新与改革, 让创新变得更有新意, 让创新的步伐走得更大。因此创新与传统不相矛盾, 也不相悖。职业学院教育改革只有合理利用, 使二者有机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才能使传统与创新走得更远, 结合的更加紧密, 相互渗透的更为融合。总之, 职业学院语文教育改革中创新教育理论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二者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作用, 两者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共同发挥作用, 为实现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新目标提供着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知识保障。

摘要:该文所论述的教育课题是:如何在职业学院教育改革中运用创新教育理论并结合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共同为职院教育改革发挥先掘作用。这里的创新教育理论是根据我国进入新世纪后, 中国要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提出的教育理论中的新理论, 但创新教育理论的提出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教育都不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 也不是要把传统教育全都摒弃, 通过探究发现, 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传统的国学文化教育对于提高职业学院学生的精神素养、素质水平和探索知识的创新能力及对于职院教育改革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借此如果在职院教育改革中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创新教育理论有机的相互结合, 为职院教育改革共同发挥作用, 这将是教育改革的重大革命。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论,语文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发挥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创新”出自《南史宋世祖殷淑仪》[Z].

基础教育的传统与创新 篇9

一、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美术资源概况

贵州省是全国少数民族种族类别最繁多的省份之一, 除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外, 有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仡佬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贵州因此具有了丰富的民族传统美术资源, 蜡染、刺绣、傩面、挑花织锦、银饰等都是贵州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其中, 苗族蜡染、苗绣, 水族马尾绣等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服饰文化、苗族银饰工艺、陶器制作技艺、木雕等一系列工艺美术形式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贵州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 少数民族生活的土地处于大山的包围中, 环境较闭塞, 自古以来与外界交流较少, 且大部分民族民间工艺都遵循世代传承的习俗, 贵州的少数民族传统美术资源大都保留着原生态的特点。这些资源蕴含着大量的民族宗教、文化、历史信息, 但同时也处于封闭、落后、得不到合理的传承和利用的环境中, 并随着工业社会和现代文明的入侵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更严重的是, 随着一代老传承人的逝去继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当前, 贵州省艺术设计高校对少数民族美术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手段多为简单民族图案的复制和应用, 设计教育教学停留在表面的模仿上, 缺乏对少数民族美术资源与现代设计理念之间有机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和实践。少量旅游产品的开发如银饰、蜡染、食品包装等, 品种少而设计水平不高, 作品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深入理解, 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兴趣缺乏, 关注度不高, 热情不大, 造成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瑰宝难以被传承和广泛关注。

二、贵州省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贵州省拥有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等19所高等院校, 艺术设计教育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基本具备完善的教学科研体系。贵州的艺术设计教育既存在全国性的艺术设计教育难题, 也存在自身地域性的特色问题。

(一) 造型艺术学科的发展普遍领先于设计学科

贵州艺术设计教育造型艺术学科的发展普遍领先于设计学科这一特点体现了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根本问题。我国设计教育的历史非常短暂, 美术院校早期只设立纯美术专业, 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从纯美术专业当中衍生出艺术设计教育。因此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长期带着浓厚的纯艺术色彩, 偏向于感性、直觉的思维, 尚未从工艺美术时代的思维方式转换到现代设计教学思维模式, 缺乏现代设计教育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

(二) 贵州的地域特色及政治经济环境造成了目前贵州普通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落后。主要问题有:

1. 广泛意义上工业设计的发展需要依托繁荣的制造业, 贵州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不利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推动。

2. 设计系与美术系往往由同一个领导班子领导, 以美术思维形态为中心的领导方式, 必然不适合设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 设计教育脱离市场、脱离社会环境, 闭门造车, 缺少因地制宜, 利用本地特色打造具有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优势的设计教育模式。

4. 教师没有任何实践经验, 多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成为专职教员, 常常误导学生, 缺乏专业精英的交流指导。

受自身条件的制约, 贵州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要取得长足的进步, 必须遵从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与创新, 树立自己的特色。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 充分发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美术资源

全省丰富的少数民族族类和大量世代居住在贵州的少数民族人口使得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多样性和民族传统文化优势。贵州拥有各种名目繁多的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美术类就占不少的数量。政府部门曾多次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要采取‘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传承发展’的方针”。

学校要充分利用研究机构对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发掘与研究, 梳理出适合于艺术设计教育的同时兼具文化传承和商业生产价值的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美术资源, 加以细致的整理, 将之与旅游产品设计或日常用品设计结合起来, 整合少数民族传统资源和贵州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方面, 以寻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

(二) 设置独立的教学管理体系

设计教育与美术教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教育体系, 传统美术教育以形态思维为中心, 而现代设计教育以逻辑思维为主导;现代设计是随着科技发展、工业社会的诞生和进步而发生的,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实用艺术学科, 而传统美术则是以美和艺术性为最高原则的创作体系。两个相差如此巨大的学科体系混为一谈必然不利于设计教育的长期发展。

早在20世纪初, 艺术设计教育的先驱格罗佩斯在包豪斯学校成立时接受了魏玛共和国政府提出的要求, 接收了前魏玛艺术学院的教育和部分管理人员, 结果是这些人因对包豪斯的改革无法忍受而很快离开了。从中可以看出, 艺术设计教育管理体系与传统美术教育管理体系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它们之间分工的清晰化是由设计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

(三) 专业设计课程与实际的企业或项目合作

改变僵化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采用和实际企业或项目挂钩的方式, 结合企业项目流程或具体产品设计流程, 讲解与实践项目设计操作同时进行, 避免脱离实际的设计教学。

随着中央政府近几年来对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视和国发二号文件的颁布, 贵州经济建设逐渐全面推进, 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制造业的腾飞。在此大环境的刺激下, 贵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期。以往封闭的教学模式将不能适应社会变化的需求, 大量号召自主设计研发的产业需要学校输送大量掌握实际设计经验、贴合市场的设计人员, 而这正是学校教育模式进行变革的机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 早期可以采用模拟项目的方式, 待到可以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时, 再逐步推行与设计项目密切结合的教学方式, 最终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高效设计教育模式。

(四) 优化师资结构

要避免没有任何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误导学生, 外聘大量行业精英把专业最新成果与知识带给学生。

普通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大部分来自学校, 普遍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却由于没有在设计公司或企业工作的经历而十分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和实际设计经验。这部分教师以讲授方式在课堂上传授的经验对学生而言无异于雾里看花, 极其抽象遥远而脱离实际。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 大量外聘行业内部专业精英担任专业课程的讲授, 并以合作完成项目的方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庞大的教育体系的形成, 避免臃肿的机制带来的种种弊端, 同时能使教学情况有更灵活的变动弹性, 为学生提供大量行业最新信息, 有助于学生掌握行业最新动向。

四、结语

贵州省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传统美术资源不仅是自身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宝藏, 也是艺术教育发展值得挖掘的特色方向, 高校只有对自身有明确的定位, 在积极借鉴其他地区设计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 努力寻求准确有效的改革方式,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才能在未来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教学之路。

摘要:贵州省的艺术设计教育在全国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 同时, 贵州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美术资源却由于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因素一直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和传承。贵州省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传统美术资源不仅是自身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宝藏, 也是艺术教育发展值得挖掘的特色方向, 高校只有对自身有明确的定位, 在积极借鉴其他地区设计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 努力寻求准确有效的改革方式,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才能在未来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教学之路。

关键词: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美术,艺术设计教育,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周帆.贵州少数民族文艺审美意识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0.

基础教育的传统与创新 篇10

唐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对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早已做过很好的描述, 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们也一直在坚守着、传承着、践行着教师这一光辉而神圣的“志业”。在这里, 笔者既不把教师这样的称呼用“职业”来称谓, 也不用“事业”这样的称谓, 意在说明教师这一工作的独特性、专业性、专注性、献身性、终生性, 归根结底就是强调教师身份与师德的重要性。诚然, 在现代经济化、市场化社会背景下避开职业化、事业化来谈论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多少有点不合时宜, 而且这一职业的确是、曾经是、而且依然是许多人谋生的手段, 但教书育人的能耐绝不是单靠传授知识就可以的办到的, 绝不是仅仅看一些教育学、心理学著作就可以见效的, 也绝不是通过一两次考试而取得资格证书就可以解决的, 更不是发表了论文、或出版了专著、获得了职称就可以一劳永逸的。为此, 笔者结合自己学习思考的一些感受, 在这里谈谈教师的修为、履职与教育艺术创新问题, 期望与各位同仁交流共勉。

下面, 先以《礼记—学记》中几则反映儒学教育精髓的片段来加以分析:

1 如何因材施教

对于“因材施教”这个融合着经典的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提法, 相信大多数受过点滴教育的人都会知道, 更不用说广大教师了, 但怎样“因材”, 又怎样“施教”呢?可谓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好教师总有好办法。但问题是, 现今世界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社会条件下, 施教的对象已远远不只是专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了, 而且大多还是可以享受现代世界文明成果, 思维敏捷、信息灵通的“小超人”, 所以他们对教师的综合要求也愈来愈高, 许多学生喜欢年轻活泼、幽默风趣、多才多艺的老师就是缘于这样的原因。由此看来, 教师的先“施教”——以便了解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 做到知己知彼, 这是教的前提;继而再“施教”——根据学生情况及教学目的实施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 做到百战不殆, 达到教学相长, 这是教的目标。

但是, 如何“因材”呢?《礼记》中说:“学者有四失, 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 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此四者, 心之莫同也。知其心, 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这就是因材施教时在“备课”与“施教”中要了解学生并把握其学习情况的指导思想, 意思是:学习的人会犯四种过失, 做老师的一定要知道, 即:人在学习的时候, 有的失于一味贪多, 有的失于不肯多读书, 有的失于见异思迁, 有的失于浅尝辄止。这四种情况的产生, 是人心不同的缘故, 或者说是性格不同的缘故。所以, 做教师的一定要先了解学生的求知与认知心理, 才能使他们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取长补短、学有成效而不致有失。

这样看来, “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助长学生的优点而挽救他们的过失。这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洞悉学生的不同求知与认知特点, 还要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进行指导。

比如, 《论语·先进》一文中所记载的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子路问老师孔子:“听到了什么就马上去做吗?”孔子告诉他, 若有父亲和哥哥在场的话, 就应该先征求他们的意见而不能马上去做;不久,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冉有也问到同样的问题, 孔子则鼓励他马上去做。当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发现老师的回答自相矛盾而困惑请教时, 孔子说, 子路胆量过人, 但办事粗鲁, 应该使他保持冷静与理智;而冉有胆量小办事缩手缩脚, 应当鼓励他果敢些。孔子判如两人的教育实例从解惑的角度生动地说明了孔子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拘一格的教育艺术。我们现在做教师的, 是否都能结合当今社会状况及学生的个性实际,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呢?

2 如何达到教育的效果

“大学之法, 禁于未发之谓豫, 当其可之谓时,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 教之所由兴也。”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为:要使学校教育取得成效, 其主要的途径在于:在邪恶还没萌发之前就应当加以禁止, 这就叫做防患于未然;恰逢最合适的时机进行教育, 这就叫做合乎时宜;不超越正常的顺序进行教育, 这就叫做循序渐进;使学生互助观摩, 取长补短, 这就叫做切磋琢磨。这四条因时、因机、因序、因人的教育思路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途径。

这种能够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而灵活采取不同对策、讲求实效的教育策略, 即使我们现在已经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也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是应当加以传承和创新的;而且, 现代教育技术的根本宗旨也正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实效性, 进而达到求知与能力提升的统一。

现今不少城区学校生源爆满而农村学校趋向生源枯竭的教育窘况, 不仅说明了人们随着经济条件改善而对于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也表明了城乡教育两极分化所造成的施教困难——生源爆满的学校不仅优质师资被稀释了, 而且僧多粥少, 学生们也不能一一得到教师应有的关注与指导, 一些老师只能以作业或题海战术进行共性的讲解或训练, 不少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得不到及时满足, 只能敬陪末座, 陪太子读书, 教育的整体成效只能大打折扣, 当今不少学校存在的大量学困生现象正亟待我们广大教师传承、发扬和创新运用这些教育瑰宝。

3 如何分析教育的得失

“发然后禁, 则格而不胜;时迁然后学, 则勤苦难成;杂施而不孙, 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 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 教之所由废也。”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在邪恶已经发生以后再去禁止, 这就和学生的想法相抵触而格格不入, 因而不易制服;适宜的学习时期已经过去了, 才来教育学生, 则他们学起来即便勤勉刻苦也难以成功;教育时无计划地杂乱施行, 则学生的学业就会紊乱败坏以致难以系统完整;经常独立学习而没有学友进行切磋交流话, 这样的学生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学生如果与不善的朋友相交往, 就会容易受到蛊惑而违逆师长;学习时若与女子、小孩儿追逐嬉闹, 就会分散注意力而可能导致学业荒废。

这六个方面归纳了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 对于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出现的学习疑难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比如,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天资聪颖, 但因自小受到家人溺爱, 混迹于姊妹女眷之中, 最终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可怜可叹;当今不少家庭中的孩子幼儿少儿时期活泼可爱, 即使有小错误、还习惯也被包容或忽视, 而一旦到了小学二、三年级以后, 孩子的好动、顽皮、撒娇习性等因没有得到及时“入格”而影响学业, 现今中小学出现的不少学困生问题大多都因此而产生。因此, 传承和创新这些优秀的教育方法对于我们当下的教育来说仍然不可或缺, 尤其是, 对于我们分析学困生问题犹有借鉴创新之处。

4 如何成为优秀的教师

儒家将教育成功的法则归结为三点, 即:“君子既知教之所兴, 又知教之所由废, 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

意思为:君子已经明白了教育成功的方法, 又明白了教育失败的原因, 这样之后, 才可以算作合格的老师。所以君子教育学生的高明之处在于:只加以引导而不是牵扯他;对学生要多加鼓励, 而不是压抑他;讲解时在于启发学生而不全部讲尽。只引导而不强迫, 则师生之间就感情融洽;多鼓励而不去压抑他们, 则学生学习时就会感到比较轻松;只启发而不详尽讲解, 则学生就会用心思考。能做到这三点, 就可称得上是善于教育了, 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成为优秀教师了。

由此, 笔者认为, 教师教给学生某一学科完备的知识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 其目的不光在于知识的传授, 还在于对知识的运用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所谓“授之以鱼, 不若授之于渔”就是这个道理。而且, 作为教师, 对待学生时若不能做到循序善诱, 让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样的教师又如何成为良师呢?要知道是学生的优秀与卓越, 才检验了老师的教育成效, 进而也成就了老师的美名。

当然, 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自身的学识、人格等对学生的成才、成就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优秀教师的光芒也正在于此。

5 如何讲究教育的艺术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 微而减, 罕譬而喻, 可谓继志矣。”

意思是说:善于歌唱的人, 能使听众跟在他后面唱起来;善于教学的人, 能使学生跟在他后面领会、发挥。他的讲课简约而通达, 他所讲的道理也细微精妙, 比喻虽少却浅显易懂。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跟着领会、发挥了。

由此看来, 教育的艺术不仅是教师才情的展示, 更是教师思想、学识与精神境界的表露。当我们把教师这一神圣的桂冠佩戴在头顶的时候, 唯有身心合一地全情投入, 并不断修炼提升自己的学识、才识与品行, 才能真正放射出教育艺术的光芒。

上一篇:建筑中的创新下一篇:建设方工程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