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监管体系

2024-05-05

项目监管体系(精选十篇)

项目监管体系 篇1

一、重庆市政府监管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重庆市政府监管体系现状。

在现有监管体系中, 发改委是监管的源头, 主要对项目进行立项审批、价格监管以及确定特许经营方式和选择特许经营者, 公用事业管理局或市政管理委员会主要对监管立法、执法以及服务质量标准的制定与监督, 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招投标和建设过程进行监管, 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技术标准的制定、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及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管, 环保部门、安全监督部门、物价部门对各自负责的部分有监管的义务。

(二) 该监管体系的不足

1、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界定不清晰, 监管效率低下。

这使得在工作中, 各监管部门因某些监管行为无利益可图而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 导致监管效率低下, 不能做到有效监管, 并且使企业或项目公司负担加大, 逐步丧失投资信心。

2、监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公共项目这一概念所涵盖的领域很广, 从能源、水利到交通、医疗, 覆盖了社会公众生活所必需的大部分行业, 由于各行业在技术经济上均有各有的特点, 需要监管者既要精通法律法规, 又要懂得投资、项目管理及公共管理等各项知识。但是, 目前监管的队伍延续自旧的监管体制, 没有经过系统培训, 技术、经济、管理等知识均十分缺乏, 无法在项目运行中对质量、价格等内容进行预见性的监管。

3、社会监管体系形同虚设。

在实际监管工作中, 缺乏公众参与, 消费者的心声无法传达。即使有听证制度, 也由于社会监督中成员的构成不合理、消费者代表确定方法不科学、政府在听证过程中的强势言论等, 使得听证制度流于形式, 无法理想地发挥其作用。

4、政策法规体系尚未完善。

重庆市处于公共事业市场化的初级阶段, 旧体制的影响很深, 当进行市场化后, 随着公共项目公私合作的发展, 针对私营投资方的监管制度还没有建立, 形成了先改革后立法的局面, 监管过程中各监管部门仅凭主观经验进行监管, 缺乏监管的法律依据。

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必须建立新型的监管体系, 从制度上消除问题的根源。那么, 这个体系应该怎么建立, 它建立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 我们先从基础理论入手, 探究该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

二、PPP项目新型监管体系设计思路

(一) 监管机构设计思路。

依据公共利益理论, 市场机制自身存在着失灵和无效性, 公共事业因为其外部性, 如果任由自由市场机制作用, 必将损害社会公众利益。政府是公众的代表, 并有着强大的权利, 因此, 政府应该作为监管的主导力量, 对公共事业公私合作进行全面监管, 保障公共利益。所以, 我们在构建管制体系时, 必须把监管的权利分配更倾向于政府。

在监管体系的设计中, 首先要解决的便是机构设置的问题。笔者通过总结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得出, 机构的设置必须满足以下关键要素, 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监管的职能。

1、公平。以公平的原则来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2、专业化。

应构建专业化的监管队伍和标准化的程序操作以提高监管效率和减少监管机构和被监管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独立。

监管机构必须有相当程度上的独立性, 独立于该行业的企业, 负责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 监管制度设计思路。

依据政府监管俘虏理论, 企业利益集团对政府监管主体的影响远大于公众利益集团, 由于政府监管主体也是“经济人”, 有追逐私利的潜在动机, 导致政府监管最终被企业利益集团所左右。这即是政府监管俘虏理论, 它为引入社会监管, 完善监管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 在监管制度的设计中应包含以下要素:

1、公正、透明。

监管的内容、过程和结果必须公开, 让消费者享有更多的知情权, 同时对于监管的行为也是一种约束。

2、一致性。

监管的内容和程序一旦确定, 就要保持其连续性和一致性, 以使得被监管者可以在稳定的监管制度下制定长期的经营策略。

3、监管行为的监管。

应该对监管者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程序要求、信息公开以及引入司法审查, 以保证监管者不滥用监管权利。

三、重庆市PPP项目新型监管体系构建研究

(一) 监管主体的设想。

监管主体由四个部分构成:①政府监管部门;②专业性独立监管机构;③社会监管力量④司法监管。我们来讨论四个部分的组成和各自的职责:

1、划清政府行政监管部门的监管边界, 明确监管范围。

发改委、建委、市政管理局、财政局、审计局等行政部门在现行监管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所以, 我们在设计中要对其监管边界进行明确划分。政府行政监管更重要的是加强法规、政策和技术规范的管理, 重点应放在PPP项目的市场规则的公平、公开和公正的竞争协调, 维护公共项目公私合作的政策环境上。发改委是公共项目发起市场的重要监管主体, 城乡建委是公共项目建设市场重要的监管主体, 财政和审计则是政府投资资金的监管主体。政府应协调各行政监管主体的行为, 保证监管效率的实现。

2、可设立综合性独立监管机构。

由于PPP项目公私合作涉及政府公共项目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创新与改革, 依据公共管理体制集约管理、提高公共项目管理效率出发, 可创新新型的监管机构。借鉴香港模式, 由市政府成立独立于传统行政监管部门的公共事业监管局 (笔者暂定名) , 属于政府监管机构。局长由市政府提名, 由市人大投票选举, 尽量选择党外人士。局内下属各行业监管办公室, 工作人员由各公共事业部门抽调技术骨干以及由社会知名技术、经济、法律等专家组成。该局拥有的权限包括准立法权和行政权, 它能够在市政府授权下制定各项监管的规章制度, 并有权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还可以对传统行政监管部门的监管行为是否合理进行监督。

3、设立社会监管体系。

社会监管体系的建立, 对于PPP项目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但体现了公众参与的公平、公正性, 更是公共项目监管机制良性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社会监管体系的建立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 建立公众投诉及建议平台。公共事业的受众群体十分庞大, 远大于一般商品的交易, 但是消费者对于普通商品交易和使用中所出现的问题, 可以在消协处投诉以保护其利益, 而公共产品和服务却没有这样的平台, 使得消费者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笔者认为, 应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 并结合重庆市特点, 创新式地建立这样的平台。该平台由两部分构成:第一, 成立专业组织。在消协中成立一个专门的公共事业投诉建议部门, 由经济、法律方面的人员任职, 并使用独立的举报电话;第二, 建立网络投诉平台。在重庆市公共事业监管局的网站上 (需要向公众进行告知) 或者主流网络媒体 (如华龙网、大渝网等) 的网页上建立投诉及建议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的建立, 公共服务中一些影响范围小的不足之处可以及时地调整, 而影响较大的缺陷需要进行法规、制度改变的, 则进行听证。

(2) 健全听证会制度。现阶段重庆普遍实行的听证会制度有不少缺陷。首先, 大部分听证会人员由政府主管部门指定, 缺乏广泛代表性;其二, 听证会大多不够公开, 大多公众并不知情;其三, 一个决议的听证会只开一次就早早定出结果, 并非多次讨论, 博采众长。所以, 要健全听证会制度首先就是要建立听证人员甄选制度, 公正广泛地选取听证成员;其次, 听证的主要议题应在媒体上公示, 并开放实时网络讨论, 经由听证现场的媒体工作人员实时向听证主持方通告, 真正做到公众参与。

4、司法监管。

司法监管的设立主要是对独立监管机构监管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并裁决独立监管机构与被监管对象之间的重大分歧。被监管企业如果不同意独立监管机构的决议, 有权向法院上诉, 由法院进行裁决。

(二) 监管体系及监管流程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以及重庆市城市供水PPP项目的运行特点, 重庆市PPP项目监管体系及监管流程设计如下:

1、项目规划立项阶段。

在“重庆模式” (对重庆市成立八大投资集团垄断公共项目经营的模式的简称) 中, 城市供水项目的发起人可以是市政管理局、市发改委还可以是重庆水务集团。发改委负责对项目的可研方案、合作方式以及合作者进行行政审查, 财政局负责对项目的资金使用计划进行审查, 国土局、环保局等对项目的各项条件是否符合标准进行审查。公共事业监管局全程监督, 对合作者准入条件、协议内容等进行监管, 并向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提供专业建议, 项目通过审查后, 向私营企业方授予特许经营权, 并把项目基本信息公示, 之后进入建设阶段。

2、项目建设阶段。

项目招投标由市建委进行初审, 公共事业监管局终审, 项目的设计方案由市政管理局、水务集团和财政局审查, 建设过程由建委监管, 资金的使用由审计局审查, 公共事业监管局对招投标及建设过程实施全面监管, 对行政监管部门的行为进行监督, 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公示。

3、项目运营阶段。

重庆公共事业监督局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以及企业市场行为进行全面监管, 审计局负责对企业提供的成本信息进行审查, 重庆水务集团作为政府企业, 虽无监管职能, 但政府应赋予其供水质量义务监督的责任。公众对自来水供水服务的各种意见可以在公共事业监管局网站进行投诉和提出建议, 监督局对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整理,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进行听证讨论, 不断完善监管。

4、推出移交阶段。

重庆公共事业监督局负责对合作企业按协议内容应该提交的各种资料进行完整性监管, 对项目进行临时接管, 并重新开始新合作者的选择。审计局与国资委对移交资产进行审查, 查看是否有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公共事业监管局还要对移交的条件和程序是否合法进行监管, 对项目进行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

四、结束语

总之, 新型监管体系的建立, 使多年以来政府监管部门多重监管、权责不明、效率低下等问题由更具专业性的独立监管机构和社会监管力量共同监管得以逐步解决。它更加注重公平与效率, 是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创新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1]叶晓甦, 张永艳, 李小鹏.我国PPP项目政府监管机制设计[J].建筑经济, 2010.4.

[2]兰定筠, 李世蓉.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监管机制研究[J].建筑经济, 2007.11.

[3]何寿奎, 傅鸿源.公共项目公私伙伴关系监管体系与监管途径[J].建筑经济, 2008.12.

[4]刘晓君.城市污水资源化特许经营项目的政府监管[J].水利经济, 2006.3.

项目监管体系 篇2

第一条 为确保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的建设效果,规范指导验收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列入到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组织的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的验收。

第三条 验收依据:

(一)建设部 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科[2007]245号)

(二)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7]558号)

(三)住房城乡建设部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建科[2008]90号)

(四)财政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财建[2011]207号)

(五)住房城乡建设部 教育部《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建科[2008]89号)

(六)住房城乡建设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及有关管理办法的通知(建科[2009]163号)

第四条 验收条件:

(一)完成示范项目批复文件中规定的建设内容,并由建设单位完成自查自验;

(二)对按监测50栋建筑核定补助资金的高校,能耗及水耗监测计量点数总和不得低于1000个(不包括学生宿舍和家属区),对按监测50栋以下建筑核定补助资金的高校,平均每栋建筑能耗水耗监测计量点数不得低于20个;

(三)完成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安装,能够正常接收建筑能耗水耗计量数据和进行统计分析并上传数据;

(四)符合《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建科[2009]163号)要求;

(五)能耗水耗监测设备连续运行2个月以上,数据采集传输真实、可靠、稳定;

(六)中央财政资金的使用及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七)节约型校园建设相关资料齐全。

第五条 验收内容:

(一)校园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情况;

(二)数据中心建设情况;

(三)平台软件功能情况;

(四)能耗水耗监测情况;

(五)配套制度建设情况;

(六)节能节水效果。

第六条 中央部委直属高校节能监管体系示范项目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会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地方高校节能监管体系示范项目由当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第七条 高校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后应组织自检,确定达到验收条件后,中央部委直属高校直接向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提交验收申请和验收报告,地方高校向学校所在地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提交验收申请和验收报告,验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实施方案及技术要点;

(二)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包括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以及各级计量监测的建筑栋数、建筑面积和监测点数等;

(三)节约型校园相关制度建设情况;

(四)能耗水耗监测平台运行维护情况;

(五)建设过程相关文件及资金使用情况;

(六)效果自评估情况。

第八条 验收主管部门收到验收申请后,对提供的资料进行核查,确认具备验收条件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第九条 验收专家组成应包含:不少于2名信息专业的专家,不少于3名从事建筑节能或高校后勤管理相关工作的专家。

第十条 验收程序:

(一)测试监测平台软件功能,形成系统测试报告;

(二)听取建设、运行情况及节能节水效果汇报;

(三)查阅制度建设、工程建设相关文件及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四)检查数据中心和节能节水监测设备安装现场情况;

(五)专家组形成验收结论。

第十一条 对验收合格的地方高校,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应填写《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验收备案表》,连同验收意见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备案。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会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组织专家对已验收通过的地方节约型校园监管体系示范项目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检,对全部节约型校园监管体系示范项目运行维护情况进行定期抽查。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1.节约型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功能测试报告

项目监管体系 篇3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金融风险;监管措施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际资本的流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已成为一门必修课。

一、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概况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余额已经十几年都是正值,且总体来说呈稳定增长趋势,加入WTO以后,特别是2004年以后,直接投资流入净值增长速度趋于明显, 2007年到2009年间受到该期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大幅滑落。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增加,资金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长期以来,中国的资本项目已经采取了更严格的控制措施,如短期投机资本通过各种渠道和渠道寻求机会,利润,在国外金融市场的空间更大,国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中国的金融安全有一定的威胁到国内经济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持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确保金融市场的长期、有序运行,必须做好对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

二、我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现状

(一)实行分业的金融监管体系。目前我国实行分业监管制度,这是根据我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其他行业的分业经营而设立的。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是由人民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的。中国证监会是证券期货监管系统的主体。这三个监管体系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的,因此,除了银行、非银行监管的金融机构建立了比较早且相对完善的时间,其他监管体系还需要完善系统。

(二)监管的立法工作。目前,我国已制定并颁布了《人民银行中国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外商投资金融机构管理暂行条例》、《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明确重申“分业经营”原则,《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了“证券法”和“信托法”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和信托投资公司的经营范围,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模式。但一般而言,我国在外资金融监管方面的立法较少,很难适应“入世”后金融业的发展。

(三)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实施限制性监管。对外商投资领域和领域的限制是有限的,这是一个普遍的做法,在所有国家,这主要是禁止和限制外国投资领域的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在中国,根据《外商投资行业指南》对该领域的投资分为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四类。限制和禁止类项目包括银行、保险、分销和其他金融服务。在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过程中,外资银行的范围和分支机构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制。

三、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一直对资本流动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90年代初,对于限制跨境资金流动,保持汇率稳定,维护国内金融体系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对外国的依赖程度,资本管制的实施越来越高,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也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督制度与方式落后。在金融全球化和资本流动自由化的趋势下,现行分业监管体制的信息资源缺乏透明度,管理机制不够强大,不能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其次,金融自由化浪潮之后,传统的监管模式已逐渐显现,以不同金融机构为对象的监管不能适应当前金融市场,必须立足于国内外金融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

(二)监管机构缺乏合作。国内金融监管机构在中国国内外缺乏协调与合作,监督管理的权力划分不清,大大降低了监督管理的效率。此外,由于我国和国际金融市场,时间是晚,国际金融市场的信息采集时间滞后,目前和国际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仍然相对缺乏信息反馈不及时,不能正确判断一个金融信号的数量,并不能发出警告,中国的金融市场,流动性和盈利能力将产生一定影响。

(三)资本项目交易逃避监管。为了盈利目的,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有强烈的动机逃避监管,而在今天的中国经常项目可兑换中,资本项目仍有很多限制,市场参与者将千方百计抓住监管漏洞,使资本监管的有效性难以维持。目前我国的项目已经基本开放,但对资本项目仍有很多限制,所以除非主管部门以正常的贸易支付,否则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资本项目交易的现象,与常规项目交易进行规避监管。

(四)国际游资监管难度大。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虽然还没有完全开放,但也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对一些金融市场相对放宽,如允许国际资本购买我国发行的B股和H股,实行QFII制度等等。一方面,为我国的证券市场带来大量的资金,增强了国内与世界金融市场间的互动。同时也造成一定的金融安全隐患。外国机构或是投资者手中通常持有大量的货币资金,如果短时间内在我国境内的金融市场上进出,往往会对我国的各种金融市场造成难以预期的冲击。同时,国际部分资本投机者,为了谋求暴利,可能与国内的投资机构联合起来操纵股价。可在短期内,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大金融风险,对我国金融秩序的长期稳定造成更大的威胁。

四、完善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监管体系的建议

(一)适时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创新。国际资本流动监管政策应适应市场变化。任何国家的监管制度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阶段。没有最优的系统模型,金融监管体制应随着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选择的监管制度必须尽可能实现全覆盖的风险,以防止出现真空地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市场持续发展,带来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继续保持较为严格的资本监管政策。在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和金融监管体系的现状下,对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不具备条件。人民币汇率制度仍在改革和完善中,金融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必要的风险对冲工具,交易结算体系还不够成熟。突然的外部冲击,如资本的突然停止或投机资本,将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我们国家的金融稳定。因此,在短期内,我们仍然需要依靠资本监管来抵御外部冲击,保持内部稳定。

nlc202309021148

(三)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的实施应注重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在国际资本流动方面,资本流动的规模和结构与金融危机和金融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国际资本流动监管中,我们要密切关注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

(四)我国资本流动的资本监管对策研究。我国资本流动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不同的方式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短期资本,随着资本管制的逐步放松,市场指数的投资回报率,如汇率的调整,利率,价格等,也可以改变。对于长期资金流动,它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环境和资金引进的示范效应,以保持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改变国内企业的相对竞争力,调整长期资本流动。

(五)多渠道防控的短期资本流动风险。国际短期资本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从以往的金融危机是显而易见的。为了防止短期资本对我国金融稳定造成的损害,必须加强防范和控制。首先,我们要加强对资本市场的国际短期流动性的监管。其次,我们可以利用税收措施来约束国际短期资本

(六)放松资本管制的过程应遵循“一步一步,灵活调整”。经济市场中,经济环境与经济环境有着不同的“最优”秩序。一般第一步是平衡“中央政府”,二是开放国内市场,使国内贸易和国内金融自由化,第三步是实现自由兑换和贸易自由化,最后一步是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也就是说,为了在资本自由化之前要注意秩序的执行,并做好准备工作,以适应当地的条件,对开放程度的控制和调整。

(七)积极参与和推进全球监管体系的重构进程。国际资本的自由化对各国的监管机构,日益严峻的挑战,金融风险监控的难度越来越大。各国应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测,制定跨境资本流动的国际规则,实现全球资本流动的必要管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丹尼·罗德里克.金融对外开放与监管问题研究[M].北京:世界经济出版社,2005.35-54.

[2]赵成斌.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05).13-14.

[3]谢洪燕,罗宁.跨境资本流动的最新风险与趋势解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问题,2011

[4]王亮.新形势下跨境资金流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应对[J].金融经济,2012(10)

[5]范小云,潘赛赛.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8(09).61—67

我国会计监管体系中政府监管研究 篇4

(一) 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

《会计法》规定, 各单位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这一规定明确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会计监督的手段是对本单位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实行监督。由会计人员承担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其主要任务是在单位领导人的领导下, 通过对记账凭证的审查、财务收支的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告的编制等提供合法、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并保证财务会计活动和经济活动在法定范围之内。长期以来,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一直在经济监督体系中承担重要使命, 而且在促进经济活动依法进行等发面也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 社会审计监督

是一种外部监督, 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补充。社会监督是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证性而得到法律的认可, 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 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依法承办的社会审计。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看, 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的监督和服务作用。注册会计师依法并接受委托, 对有关会计事项如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出具法律公证性的审计报告, 以此为委托人和有关方面服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对象, 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 且其审计工作具有法律公证性, 因此, 其监督也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 政府部门监督

政府会计监督指国家有关部门实施的会计监督, 它是宏观层面上的会计监督形式, 要对政府负责, 主要包括财政监督、国家审计监督、税务监督及证券监管、银行监管、保险监管等监督形式。各种政府监督检查部门, 所针对的单位、监督检查的目的和重点各不相同, 但强调的都是对单位会计活动及会计资料的监督检查, 都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而且还处于初级阶段。这种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下, 市场发育很不完善, 很不规范, 因此必然是中央集权, 必须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国家事务, 当然包括会计监管工作。因此, 在我国政府是会计监管的主导力量。

二、会计监管体系中政府监管的局限

(一) 政府监管分散

衍生于国有资产的各种权利分散于政府各相应职能部门, 这种多机构分割权能的体制主要弊端在于:个机构不能也不必对国有资本经营效果承担责任;容易出现所有权“越位”与“缺位”并存, 各机构有权利但没有责任, 可以抢者“管”企业, 又可以再有问题时不“管”企业。在这种行政监管中, 会计监管成为整个监管体系最主要的监管工具。部门本位主义时各种行政监管很难充分协调, 会计监管不能融于市场。就我国现阶段会计监管主体而言, 就存在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行业协会等诸多监管主体, 行政监管于专业监管并存。各个政府部门负有会计监管责任, 往往是政出多门, 相互扯皮。由于分工不明确, 职责重复, 实务中各自为政, 导致重复监管, 甚至在会计监管问题上相互冲突, 弱化了政府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二) 政府监管程序不够严密

一是在监管对象的选择上, 大部分监管部门并没有一套科学方法或程序来确定, 往往凭监管部门的主观印象而定, 这样就容易出现某些行业或单位接连重复接受检查, 某些行业或单位从未被检查过而成为检查盲点, 造成一种不公平、不全面的状况。二是在日常监管过程中特别是在检查中, 监管部门表现出的随意性更是普遍。对于政府监管部门来讲, 检查是没有什么定量任务约束的, 查多查少都不会对本单位产生太大的影响, 只要在检查中发现少数问题, 撰写一两篇有深度的调查报告, 基本上就可以蒙混过关, 所以大多数的监管部门从开始启动检查环节起就不严肃, 对于违纪问题的反映也不够严谨。由于检查环节的相对封闭, 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发现并制作工作底稿的问题并一定就是全部反映在检查报告中的问题, 这其中有的是由于检查人员未落实清楚而放弃的问题, 也有的是被检查单位讲情或出于平衡考虑而放弃的。在这中间还极易出现“主观消极监督”的情形。三是对违纪问题定性的随意。有些检查组检查报告制作质量不高, 对问题的定性欠周密考虑, 有些措辞不够妥当, 有些依据牵强附会, 有些表述模糊不清, 这些都给后续的审理和处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四是审理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审理人员一般都是没有参见检查过程的人员, 对检查没有什么直接、感性的认识, 仅仅是就检查资料审资料, 通过对检查报告文字上的逻辑关系、数字间的勾稽关系的审核来判定检查是否表述清晰, 通过对处理决定的格式、内容、依据的审核来判断定性是否准确、依据是否充分和严谨等。实际上, 由于审理机制的相对缺乏, 审理力量的不足与审理工作量的巨大之间的反差, 使审理工作自始至终都流于形式。

(三) 政府监管处罚落实不到位

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的处理处罚力度小。处理违纪问题难于检查发现问题, 这基本上已成为监管部门之间的一种普遍共识。特别是在就地监管中, 监管者与当地的各种利益协调成为监管部门领导不得不慎重考虑的因素, 从而为公正处理处罚形成不小的障碍。而在对违法违纪事实的处理上, 还存在着重经济处罚, 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 轻对责任人处罚;重内部处罚, 轻轻外部公开处罚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在处理决定的落实方面也不够到位。在执行处理决定时, 经常会出现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慑于税法的威严, 大多数被查单位将会对检查处理决定中的补税事宜落实到位, 而对于其他处理决定意见却不尽关心。监管部门对于检查事项也往往是重检查结果, 轻检查处理落实, 把发现违纪问题而非通过发现问题改进企业会计管理水平作为工作的重心。基本上在处理决定下发后, 检查工作便就此终结。对于被查单位是否进行了财务调整、对有关人员是否真正进行了行政处分、违规问题是否确实得到了纠正、企业在日后的会计工作中是否不再出现类似问题等关注较少。而基层监管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于下级单位的监督工作也存在重检查过程轻后续工作的现象。

(四) 政府监管手段过于单一

目前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会计的监管主要是利用检查手段, 通过检查发现企业会计信息反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这就使得监管主要表现为一种事后行为, 对事后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的确会对相关责任人和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一定的影响, 形成威慑, 但对违纪行为进行事后检查毕竟是一种补过行为, 使监管显得相当被动, 难以发挥国家行政监管宏观调控的作用。同时, 仅靠检查这种单一的手段, 政府行政日常监管工作难以开展, 监管面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不仅所能检查的企业数、资金量只是“冰山一角”, 而且日常监管的提前预警、及时纠错等功能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会计政府监管体系构建

(一) 会计政府监管体系的主体

会计政府监管体系的主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为我国的国家权力机构, 其首要职权就是修改宪法, 监督宪法的实施,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很多与会计监管相关的法规内容都体现在其制定、审议的有关经济法规或其他法规中。因此, 国家立法机关应该是会计政府监管的一个重要主体, 其权威性和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二是国务院会计监管工作委员会。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下的、国务院的一个负责规范、协调全国会计政府监管工作的常设组织, 其管理的对象是负责我国会计政府监管工作的政府机构和部门。国务院会计监管工作委员会的职能是按照法律规定, 进一步明确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范围, 促进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 在出现会计监管“缺位”或“空位”时, 或部分部门的监管职能出现“越位”时进行及时调控, 并在各监管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受到社会质疑的时候, 还要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并做出处理意见。三是财政部门。财政部门会计政府监管主体地位是由法律赋予的。财政部门在会计监管活动中主要承担的职责:负责会计监管规范的制定, 具体包括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建立会计监管机构, 组织实施会计监管。包括直接实施会计监管和授权有关机构实施会计监管, 惩处会计活动中的违法者, 保证会计秩序的规范运行。四是审计部门。审计部门也是会计监管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辅助财政部门进行会计监管的中坚力量。审计部门代表国家对政府直接拥有财产的保管、经营等情况进行审计。在西方国家, 政府审计主要是对政府部门和那些使用政府拨款机构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查。由于我国长期以国有经济为主体, 国有经济几乎延伸到社会经济的每个领域, 审计部门有权对社会上所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机构进行审计。审计部门主要执行审查政府机构和财政拨款单位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 还可利用国有资产代表权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查或抽检, 同时依法对社会审计进行监管。五是税务部门。税务部门是国家凭借行政权力向企业或个人征收税款的权力机构。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有其固有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多少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成本费用以及利润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 税务部门必然要实施会计监管。六是人民银行。人民银行会计监管的对象, 狭义上就是指各商业银行, 广义上还应包括对人民银行内部有会计业务的部门和人民银行系统管辖行对所辖分支行及直属单位的会计监管。人民银行会计监管应在不同时期确定不同的侧重点。结合目前的经济形式以及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其监管的重点有: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会计授权的适度性;结算纪律的严肃性。七是证券监管部门和保险监管部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简称证监会) 是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对全国证券业和证券市场进行监督管理的执行机构。证监会作为证券市场上会计监管的最高行政机关, 对进行信息欺诈的上市公司拥有进行处罚甚至将其驱逐出市场的权力。

(二) 会计政府监管体系的客体

会计政府监管体系的客体主要有:一是会计信息。从理论上讲, 如果每一理性的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都根据会计信息做出了对社会而言最合理的经济决策, 就意味着全社会做出了最合理的经济决策, 就可以取得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使社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 符合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可以看出, 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作用, 体现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帕累托最优的实现。因此, 将会计信息作为监管的客体是符合会计政府监管的最终目标的。二是会计人员。我国特殊的监管环境要求政府对会计人员实施有效的管理。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 提高业务素质。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法律意识、道德观念仍没有达到《会计法》要求的标准, 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从会计政府监管的最终目标来看, 为了使政府最终能淡出市场, 需要靠市场自身机制的健康发展, 也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作以保证。因此, 在这之前的会计人员他律阶段, 政府也应着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道德观念, 来为最终的自律机制创造必要的条件。三是注册会计师。将注册会计师从广义的会计人员中分离出来, 作为单独的监管客体进行监管, 是由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中介机构执业者, 独立、客观、公正地对会计信息进行审计工作,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代替政府行使监督职能, 完成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步, 而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进行监管时, 则可以看作是对其监督工作的再监督。此外,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团体注册会计师协会, 作为民间团体也一样受到政府的管理。

(三) 会计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

会计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有:一是适度监管原则。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 会计政府监管无论作为宏观活动或是微观活动都受到成本效益因素的制约。如果假设政府监管的收益体现为即定监管目标的实现程度, 可以用监管带来的市场宏观环境改善程度、虚假会计信息减少程度、投资者投资信心的恢复程度、会计信息不对称性的改善程度来衡量。会计政府监管的成本主要包括监管机构设立和运行等各方面的消耗、制度转变而发生的相应成本、处理违规过程中造成的社会资源耗费、政府的机会成本等因素。在会计政府监管机制建立开始时, 设置监管部门、拟定规章制度导致初始的监管成本较大而收效并不大;随着监管工作的开展, 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都得到提高, 监管成本开始变小并在某点得到最大净收益, 但继续发展, 当监管部门冗余、职能重叠时, 不但监管成本增加, 而且被监管部门产生抵触情绪, 监管的收益在减小, 所以坚持适度的监管原则是有必要的。二是直接监管与间接监管相结合原则。直接监管是指政府直接制定法律、法规, 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会计工作进行规范管理;间接监管是指通过改变宏观环境、引导有效的行业自律或形成良好的经营管理等外部手段对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和会计信息进行影响。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既有利于政府的宏观控制, 又有利于各部门、各单位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依法监管原则。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法制化国家,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加强会计政府监管工作也要坚持依法监管的原则。依法监管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工作的法制建设, 形成系统的、完善的会计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要严格做到依法办事,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尊重法律的公平性。四是中国特色、具体国情与国外成功经验相结合原则。在建立和发展我国会计政府监管工作过程中, 对世界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借鉴是必要的。但在借鉴的同时, 首先要坚持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 在保留我国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做法的基础上对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加以吸取, 在吸取借鉴过程中还要注意对符合我国国情的内容才可以采纳, 不能全盘照搬。

(四) 会计政府监管的手段

我国会计政府监管的实现手段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从纵向上看包括三个层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的法律;国务院批准并颁布的行政法规;财政部门和证监会等政府职能机构授权颁布的规章和制度。法律、法规体系作为政府监管的实施手段, 其作用体现在通过对监管客体进行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要求, 实现主体的管理。这些层次约束的针对性不同, 作为手段其起到的作用也不同, 但应该看到三者又不是孤立的, 他们在实现会计政府监管的过程中相互联系, 共同发挥作用。但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中仍然存在着独立的规范间相互规定不协调、个别条例缺少可操作性等问题。因此, 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这一政府监管手段,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来保证会计政府监管的顺利实现。还需要说明的是, 提高会计工作者的法律意识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保证法律、法规手段顺利完成的重要方面。二是会计信息市场。会计政府监管的会计信息市场实现手段是指, 通过运用政治、文化背景, 经济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下建立起来的会计信息市场自身特有的规范力量, 来对会计信息进行间接地约束,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从而达到实现会计政府监管的目的。以会计信息市场为手段实现政府监管的成本相对较小, 而取得效果的范围则比较广泛。我国运用会计信息市场手段应集中完善证券市场, 发挥证券市场上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自由竞争力量, 这样做的结果是一举两得, 即实现政府的管理职能, 又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发展。三是引导自律管理。引导行业自律是指在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下, 行业团体进行自律管理的管理模式。引导行业自律作为一种政府监管实现手段,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行业团体的自身优势, 同时也实现了政府监管。

虽然我国目前会计监管效果不甚理想, 只是因为我国政府监管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 还不成熟, 缺乏经验, 在执行过程中难免存在着一些弊端, 所以并不能因此否认政府监管的导向。我国会计监督只是缺乏对监管者的有效监管。对监管者的监管缺失, 一方面会导致不同监管者各自为政, 降低监管效率, 弱化会计监管的权威性和公信度;另一方面还会形成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合谋”, 中介机构信息披露上上市公司一道与监管部门周旋, 从而使监管和被监管的力量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专业水平上使监管者处于劣势, 增加了其监管的难度。因此, 必须实行政府再监管。我国监管者主要有作为政府机构的财政部和证监会, 以及作为民间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行业协会。因此, 再监管者必须具有更大的权威。笔者建议, 在人大或其财经委员会下设立会计检查委员会, 以充分体现权威性, 并吸收信息使用者代表、信息提供者代表、信息提供者代表和信心鉴定者代表参与, 同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来完善法规体系, 促使政府会计监管更有效的运行。

摘要: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经历一系列演进, 逐步走向以政府为主导的独立监管模式, 然而政府监管毕竟存在着诸多弊端。本文认为, 政府再监管应成为规范政府监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会计监管,会计监管体系,政府监管,缺陷,再监管

参考文献

[1]魏立江、林钟高:《会计再造:美国<2002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启示录》,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项目公司项目监管职责 篇5

1、施工准备工作是完成计划的保证条件之一。开工前,应审核 施工单位的人员配备、劳动组织、机械设备、安全设施等落实情况,配合承包方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审查承包方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前筹划甲供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及专业施工队伍的进场时间。审核本项目监理人员的配备、资质以及对本项目的监理纲要。

2、将承包方项目部组成人员及监理人员名单报公司。由承包方

和监理公司填报并盖公章。填报内容包括:承包人、项目经理、技术

负责人、专职质量检查员、专职安全员、专职资料员、材料员、各专

业工长及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职务、职称、联系电话等。

3、及时准备施工用的技术规范、规程、工具书及施工配套的各

种技术文件。配合监理组织好施工现场第一次监理会议,对会议的内

容、议程应会同公司相关部门研究制定。

4、组织并参加工程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的工作。图纸会审、设

计交底前,项目负责人应组织现场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预算员

等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施工重点和难点及图纸中各专业间

存在的交叉和联系,尽量将施工图中必将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会审时得

以解决或确认。

5、指挥部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联系测绘单位,准确及时给承包

方提供工程基准坐标和水准点,并做好交接记录。

6、及时组织和协调土方、降水、桩基等专业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并负责落实施工用电、用水、排水等事宜。注重协调和处理专业施工单位与总包方之间的关系。

7、指挥部负责人负责落实项目部各岗位的详细职责,落实责任人,提示并指出工作重点,督促检查并指导其工作。

二、计划管理

1、应协助监理严格要求承包方必须按合同工期要求的节点控制

计划组织施工,必须按计划完成施工任务。

2、督办承包方必须在工程开工前和每月25日前制定下月施工作

业计划并报送监理和指挥部审批,并且每月25日前报当月完成施工

计划情况表。

3、监督和检查承包方的施工进度计划,积极为承包方提供尽可

能的施工条件。承包方不能完成月施工计划时,督促其必须以书面形

式说明原因和下月补救措施计划,报指挥部和监理审批。

4、经分析不能按合同工期和阶段性计划工期要求竣工或影响整

体施工计划时,指挥部应及时向公司反馈,并会同施工、监理制定补

救措施,向公司主要领导提出建议以便采取更有效手段。

5、监督合同的执行。严格审核工程进度款的拨付,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1)按合同规定或进度计划完成了工程阶段性施工进度。

(2)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3)做到技术资料与施工同步,并按规定整理齐全。

(4)发包方、监理、承包方、设计院对洽商、设计变更等影响造价的文件必须规范、完整、表达清晰。(5)拨付工程款时应由承包方填报我公司制式的拨款申请表。按程序填报后送公司财务。

三、技术管理

1、必须按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检查和指导施工。

2、对工程的重点部位、施工难点部位,要督促承包方认真研究、论。编写详细的施工方案和采取有效可行的技术措施,经监理和指挥审核后,要求承包方层层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方可实施。、对工程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如地基基础工程、钢筋模板工程、防水工程等),应敦促监理制定详细规范的监理细则。

4、承包方制定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必须经现场技术主管和监理确认并经指挥部认可后生效。

5、严格执行进场材料和重点施工环节的复检复测程序,检验检测部门必须是有资质的和主管部门认可的检验检测单位。但须经指挥部的同意。

6、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必须使用有质的正式厂家的产品。进场前须提供样品和有关技术证明文件经监理和指挥部同意后方准进场,进场后监督取样复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7、合同中有特殊约定的工程主要材料、设备,必须按发包方书面签字确认的厂家、品牌、型号、规格、价格执行。

8、以下部位在施工前,承包方必须制定施工方案,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报监理和指挥部审核后方准实施。

(1)基础开挖的方案,包括挖、运土方,单位工程施工及场地的土方平衡计算、轴线定位、标高的控制。

(2)工程主体的施工轴线、高程的控制方法和措施。(3)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钢筋就位准确的控制方法。(4)凸出外墙面阳台、雨罩等纵横边线的控制。(5)外墙门、窗洞口纵、横线顺直的控制措施。(6)现浇梁板砼浇筑的施工连续性方案。(7)交叉施工,成品保护措施。

9、对现浇砼楼板底模板的使用,应要求承包方事先提出方案,指挥部提出指导性意见。必要时应与公司相关部门研究确定。

10、现浇砼粱板拆模时间、拆模方式以及在现浇砼楼板上继续施工时,应作为重点监控,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11、指挥部应会同监理责成专人重点监控砼的养护工作。指挥部分管工程师应及时提醒、督促承包方留足同条件养护试块。

12、砌筑砂浆、墙体砌筑施工等也不要疏忽,提醒承包方按规范规程操作。

13、止水螺栓、止水材料的使用应重点把关,重点配合监理监督施工。

14、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应作为一项极为严格的施工工序管理。指挥部负责人和主管工程师必须亲自检查督导,必须指令施工方采取

有力有效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15、其他防水、水工作业,必须严格执行规范规程操作,所用材料必须由监理和指挥部技术负责人确认。

16、指挥部负责人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跟踪、收集、整理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并负责会同各专业工程师签收签发。

对施工中的洽商、设计变更等文件要按专业做到及时、规范、准

确,由指挥部各专业工程师具体负责,资料员、预算员分别收集存档。为工程决算奠定基础。

四、质量管理

1、督导承包方必须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以承包方技术负责人为中心的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并报指挥部备案。

2、对因施工管理不善造成的质量事故,指挥部应及时上报公司。由公司组织核查、处理。

3、不合格、三无产品的成品、半成品和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凡现场见证取样送检的,而复验合格证明未到现场的,不得使用。复验不合格的,限时清除出场。

4、严格要求承包方实行工序交接验收制。上道工序不合格、未完善时,不经监理同意下道工序不得施工。报验以前,承包方必须有自检程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和指挥部验收。

五、安全管理

1、要求承包方必须认真贯彻和落实有关安全管理、安全防护的各项规定、规程、规范。配合监理督促、检查承包方的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即刻要求改正,安全问题不解决不允许施工作业。

2、要求承包方必须及时建立以施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各专业工长、兼职安全员、班组长和专职材料员、警卫人员等的安全岗位责任制,指挥部责成监理负责督促、检查和落实。

3、指挥部项目负责人应会同监理定期组织召开安全会议,分析安全形势,通报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每个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做好安全会议记录和联查记录。

4、发生安全事故,必须保护好现场,抢救伤员为第一要务。按规定上报,同时要积极做好次生事故的防范工作。

5、要求和督导承包方对施工用电、机械设备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人管理使用并负责经常性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建立运行档案,确保供电、设备等安全运行。

6、督导承包方在施工区域和危险区域,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搭设防护设施。

7、严格禁止施工作业人员从建筑物上向下抛建筑垃圾和其他物品。如有发现,指挥部应会同监理对施工项目经理部可进行处罚。

8、要求承包方建立消防组织,并设专人负责。按规定设置消防器材和设施,器材和设施符合消防要求。

9、材料、施工机具等应按总平面图定位放置。

10、易燃易爆物品要单独存放、专人保管。

1、工地用明火时,必须报监理和指挥部批准。

2、特殊工种,必须按有关规定持有效上岗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准上岗操作。

六、文明施上

1、施工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

2、要求承包方设置符合文明施工的施工标志、标识、公示牌。

3、要求承包方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做到现场洁净。

项目监管体系 篇6

编者按>>央行副行长潘功胜11月18日在出席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普惠金融”论坛时表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创新加快,快速发展过程中有问题和风险,一些机构风险意识不强,甚至以弱势群体为目标,从事非法集资、经营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偏离了正确的创新方向。本刊摘编其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普惠金融在立足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通过发展普惠,将小微企业、偏远地区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弱势群体纳入金融体系,不仅能够极大促进全球实现消除贫困的发展目标,还能增强经济增长的韧性。

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覆盖面较广、基础设施逐步健全的良好势头。弱势群体和薄弱环节的金融可获得性不断提升,账户普及率等部分指标也优于G20国家的平均值。

但是,普惠金融也是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2014年,全球仍有20亿人无法享受基础的金融服务。在传统的金融模式和技术条件下,普惠金融难以摆脱成本高、效率低、商业可持续难度大的制约,其发展面临明显的瓶颈。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通信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推动互联网和金融快速融合,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为其商业可持续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互联网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互联、互通性,可以有效地改变物理空间的阻隔,提供金融交易效率,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大幅提高金融的普惠性和覆盖面。

要发挥好“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潜力和优势,关键是要把握好金融的普惠性,商业可持续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要关注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核心仍然是金融,唯有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突发性和较强的负外部性等特征。而且互联网金融具有交叉性、跨市场、跨区域的主要特征,其风险的波及面更广、扩散速度更快、溢出效益更强。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金融知识相对匮乏,对金融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弱,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不同教育程度、年龄结构,不同地区居民间的数字鸿沟问题更加凸出。

随着金融能力的进一步分化,一些弱势群体缺乏数字技术和知识,在金融数字化时代与主流社会的差距反而会扩大。要形成鼓励“互联网+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为普惠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构建适应“互联网+普惠金融”的监管制度框架

运用新的信息科技手段,加快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鼓励金融服务与农村电商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相互促进,增强金融服务平台的精准性。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创新加快,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风险,一些机构风险意识不强,甚至以弱势群体为目标,从事非法集资、经营诈骗、违法犯罪活动,偏离了正确的创新方向。

为此,根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中国人民银行正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活动,旨在规范互联网金融业态,净化市场竞争环境,优化互联网金融业态偏离正确创新方向。通过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框架,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建立数字金融的行为监管体系和市场准入体系。对业务性质相同的产品采用相同的监管标准,而不受产品提供商的影响,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加强行业治理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普惠金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探索。2016年,中国作为G20主席国和其他成员国和国际组织一起通过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升级了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签署了中小企业融资计划,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愿与各方共同努力,继续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好的惠及所有人群,所有地区。

本文整理自潘功胜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普惠金融”论坛上的发言,文字有删节,题目为编者所加。

香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篇7

香港的食物法例由基本食物法例和附属法例组成, 前者是原则性的规定, 包括对风险较高的奶类和肉类、食物购买人的一般保障、食物成分组合及标签、食物卫生等规定, 对违反食物法例的罪行、赋权条款、责任承担和免责条款等规定;后者是针对行业、产品种类、食物成分及其他加以规制的13个附属法例, 如奶粉、食物内染色剂和屠宰房的规定。

指引, 是指对有关食物的相关事宜进行规定和指导, 有29个, 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针对有关食品进 (出) 口商提供概括性的指引, 主要就其涉及的法例、监管部门和事务操作流程作简单介绍;二是对业界的指引, 旨在对相关食物业在食物操作和食物法例层面起到说明、提醒或提示有关规定的作用;三是对消费者的指引, ;四是对相关法例解释、补充的指引。

对食物的监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需要对其法例不断地检讨和修订以符合实际的需要。香港政府近些年来对食物法例作了一系列调整, 使之更完善, 如对食物的防腐剂和染色料、有害物质、食物与药物的成分组合及标签等适时进行了修订。并为更好地加强立法、规制食品安全,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制定了食品安全法例草案, 采取食物安全管制措施, 如设立食物进口商和分销商登记制度, 规定食物商须妥存交易记录, 赋权对特定食物类别的进口管制订立规则, 赋权主管当局禁止进口和供应问题食物及进行食物回收 (此项措施因“三聚氰胺”事件已于2009年制定实施) 。

香港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目前, 香港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主要由食环署负责。2006年, 食环署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进行改制, 设立了食物安全中心、环境卫生部和行政及发展部, 由食物安全中心对食品安全进行具体管理和监督, 主要负责监控食物安全和执法, 承担全港食物安全管制的主要技术和管理工作, 现有员工470人左右, 其中包括医生、兽医、卫生督察、化验师、统计师、营养师、食物安全主任等专业人员。

食物安全中心设置了食物监察及管制科、风险评估及传达科、行政科。食物监察及管制科是食物安全中心的执行单位, 负责食物安全管理保障。风险评估及传达科负责进行研究和发展、风险评估, 为公众和食品行业提供食物安全信息。行政科负责为食物安全中心提供行政支持。

香港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1.食品安全管理

食环署及其管辖的食物安全中心, 为香港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开展了各项卓有成效的工作。

(1) 食品安全宣传。食环署和食物安全中心特别注重对食品安全的宣传, 推广保障食物安全的意识, 增强各界对食物安全的知识、观念和风险认知, 促进消费者理性消费。宣传的内容包括各种食品安全知识、食物监察信息、风险传达、公布问题食物等, 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向社会传达食物安全信息。宣传的对象主要是食物业界、专业人士和消费者。对于居民家庭主要以宣传常用知识为主, 如食品安全七原则、烧烤小贴士等;对于学校主要是对午餐安全提供专业意见;对于食品生产企业, 主要是推行食品安全重点控制 (HACCP) 。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 如通过电视、广播、讲座、巡回展览、中心网页, 建立志愿者“工作坊”, 到学校、社区以讲解和游戏的方式向市民灌输食品安全知识;政府和大型企业还不定期组织讲座、研讨会, 建立食品安全热线和公共查询网站;食物安全中心通过杂志, 如根据日常监察计划制作的《食物安全焦点》, 为市民提供专业的、浅显易懂的资讯, 加强与食物业和市民沟通, 提升市民的食物安全意识;建立消费者联系小组, 负责就食物安全事宜收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2) 食物业管理。食物业作为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关键链条, 对其进行监管自然不可轻视。对食物业管理上, 主要是食环署通过对其授予牌照和许可证来进行。申请牌照的主体较为广泛, 一般与食物有关的店面都要申请牌照, 而对于一些限制销售的食物, 要求必须获得许可证。为了帮助食物业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相关的食物法例和指引, 食环署编制了《食物卫生守则》, 引导食物业采用正确的方法提高食物卫生和食物安全水平, 帮助经营人员明确工作人员巡查时采用的各项标准, 并向他们建议如何采取符合标准的有效方法。同时, 为了加强持牌食物业处所对食物安全的监督, 食环署还推行卫生经理和卫生督导员计划, 规定所有大型和制造高风险食物的食店、食物工场, 必须委任一名卫生经理和卫生督导员, 其他食店、食物工场必须委任一名卫生经理或一名卫生督导员。

2.食品安全监管

香港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是在“以风险为本”的机制下, 由食环署独立负责的, 具体监管工作的实施由其属下的食物安全中心负责。采用这种模式, 责任明确, 食品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都由一个部门负责, 可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执法缺位等问题。食物安全中心对食物的监管, 主要是对食物源头进行严格把关, 将食物监察计划贯穿始终。

(1) 对进口食物安全的管制。香港供应的食物大部分来自外地, 对进口食物的安全管制, 是保障香港食物安全的首要环节。香港对进口食物的监管非常严格。从进口食物的类别上看, 对风险相对较高的进口食物如肉类、奶类和家禽, 不论来源地, 进口时必须附有官方证明书或卫生证明书, 由出口地的检验检疫部门证明该产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进口商在进口这些食品前, 应向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注册, 获得食环署的批准。从食物进口的程序上看, 如内地供应香港的蔬菜, 首先必须来自质检总局网站上公布的注册蔬菜公司;其次, 叶类蔬菜必须妥为包装, 对运载车辆进行全车封识, 每批蔬菜必须附有“供港澳蔬菜农药使用报告单”、“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监管卡”, 并注明蔬菜的相关资料, 如种植农场的名称和地址、注册登记号和生产日期;再次, 蔬菜必须从文锦渡关口进港, 在深圳检查车辆铅封, 并用电脑随机抽检, 到香港还要进行随机取样检验。

(2) 食物监察计划。该计划是为了控制、预防食物危害而设。有关部门每年抽取食物样本进行测试, 通过微生物和化学测试, 对香港的食物安全水平进行评估, 2007年为0.5%、2008年为0.4%、2009年为0.3%, 这些数据显示, 香港的食物安全在逐年提高。食物安全中心自2007年开始以专项食品为主, 通过抽取进口、批发和零售的样本做微生物和化学测试, 严格控制食物安全。监察项目包括日常食品监察, 专项、时令调查, 2008年又增加了“普及食品专项调查”, 食物安全中心及时将监测结果公布在网站上。

3.食品安全检测

香港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各环节中, 通过对进口、流通和销售环节进行检测来实现食品安全监管。香港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非常发达, 财政部门也重视对检测技术的资金投入, 目前已形成了以食环署的检验所为常规、以政府化验所为核心、以卫生署的检测机构和渔农自然护理署署下的兽医化验所为补充的综合食品检测体系。

项目监管体系 篇8

1 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

畜产品质量安全, 简单地说就是畜产品的质量有安全保证, 食用后不会引起急性、慢性中毒或引发疾病, 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直接或潜在的损害、危害或威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肉、蛋、奶等畜产品在食品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在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 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例如, 近几年来在一些地区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问题、兽药残留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已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并由此引发了整个畜牧业行业的连锁反映。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居民的消费需求, 还影响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影响到了农民增收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2 制约畜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养殖环境已成重要制约因素

一是工业“三废”和大量农药的使用影响养殖环境。近几年, 招商引资引入大型工业企业和大量农药的使用, 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 不同程度的也产生大量工业“三废”和农药残留, 经呼吸、进食、饮水积累在畜禽体内, 如铅、汞、砷蓄积在动物体内, 影响畜产品质量。二是畜禽饲养条件落后, 基础设施薄弱。尽管畜牧业生产方式是以规模养殖为发展趋势, 但是一些养殖场户畜禽饲养条件落后, 基础设施薄弱, 卫生条件差, 高密度养殖, 交叉污染严重, 不但诱发动物疫病的发生, 而且影响畜产品质量。

2.2 动物疫病是制约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 我国已消灭了牛瘟、牛肺疫等烈性动物疫病。但因我国地域广大, 动物品种繁多, 农牧业生产较为分散, 集约化程度不高, 难于防疫管理。近几年来, 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和奶牛布鲁氏杆菌、结核病等动物疫病的发生, 不同程度的制约着畜产品质量。2.3兽药、饲料等畜牧业投入品因素一是兽药的质量及使用是影响畜产品中兽药残留的直接因素, 对畜产品质量安全有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在生产环节兽药GMP的普及和经营环节兽药GSP的推广实施, 曾经泛滥一时的生产、经营违禁药物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但兽药在养殖环节的不规范使用没有根本改观, 成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隐患。笔者在调研中发现, 一些规模化鸡场、猪场、奶牛场存在严重的兽药使用安全隐患, 主要表现在超量使用抗菌药、常用的磺胺类药物休药期没有得到遵守等等。二是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如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三聚氰胺等药物和化学物质, 会在动物体内残留, 严重影响畜产品质量。另外来自重金属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以及工业“三废”污染, 畜禽长期食用这些有毒有害和被污染的饲料, 严重影响肉品品质。

2.4 畜产品生产加工能力薄弱

一些地区, 特别是在农村, 没有规模化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 生产加工企业条件滞后, 严重制约畜产品质量。

2.5 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

当前, 基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程有数十种之多, 例如:《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卫生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 动物防疫、检疫、兽药监察、饲料监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部门各负其责, 但实际监管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错位、乱位、不到位的问题。

3 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立

3.1 要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体系

要加快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特别是要突破县一级, 整合现有动物防疫、检疫、兽药监察、饲料监察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各类机构及其行政执法职能, 组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加强其执法力量, 完善执法手段, 规范执法行为, 加大执法力度, 改善执法装备和条件, 切实履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职权, 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水平, 确保执法范围内各个环节的监管认真落实到位, 生产出更多“放心肉、放心奶、放心蛋”等放心畜禽产品。3.2要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追踪、追查、追溯机制, 建立和完善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实行畜产品质量责任追究。建立健全畜禽规模养殖电子档案, 实施畜禽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监督管理, 实现畜禽质量安全动态管理。全面推广使用牲畜二维码标识, 完善牲畜防疫档案, 加快牲畜标识信息数据库建设, 建立健全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 实现畜产品生产经营档案电子化管理。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 全面加强畜牧投入品使用管理, 完善畜牧投入品使用登记管理制度, 强化兽药使用的休药期管理。

4 加强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思考

4.1 搞好安全畜牧养殖场的规划和建设

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 严格按照2011年4月1日起实施的《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 引导畜牧业生产者重视安全畜牧场的规划和建设。畜牧养殖场 (区) 的选址要符合区域畜牧经济发展规划, 选择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 居民聚集区的下风向, 未被污染、无疫病的区域, 要远离村庄、居民区、公共场所、交通干线、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水源保护区等。场内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废弃物处理区等各功能区要设置合理 (生活管理区应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最上风口处, 生产区应设在生活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废弃物处理区应设在生活管理及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畜牧养殖场要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要保证污水达标排放等。

4.2 推广畜禽健康养殖模式

一是在发展畜牧业生产过程中, 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 积极引导畜禽标准化的应用, 逐步改变畜牧业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饲养的养殖模式,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 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强用药指导。按照《畜牧法》、《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 重点是加强对畜禽养殖用药的指导, 建立兽药处方制度, 督促养殖场按照畜禽养殖安全用药的有关规定规范用药, 并严格遵守兽药休药期规定, 做到规范使用兽药。同时要按照执业兽医师开出的处方购买和使用兽药。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兽药。禁止使用国家已公布的禁用兽药和无批准文号、无生产厂名、无产品批号的假劣兽药。三是建立健全养殖档案。按照《畜牧法》和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的规定, 指导和督促养殖场建立健全养殖档案。档案内容包括:畜禽来源、饲料来源、饲料投放量、药品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畜禽发病情况、诊疗情况、无害化处理情况。养殖档案应当按规定保存, 以利建立起生产销售的规范化管理和可追溯制度。

4.3 加强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监管

依法严肃查处生产、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兽药、饲料添加剂品种行为, 控制和规范限用兽药、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的使用。加强对畜牧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 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畜牧业投入品行为。

4.4 加快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步伐

要积极引导、大力推进无公害畜禽养殖场产地认定、产品认证, 开展畜禽产品的认证工作;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推行兽药使用GUP试点、无公害畜禽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多种形式的质量认证和管理工作, 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及市场竞争力。

4.5 做好畜禽防疫检疫工作

做好畜禽防疫、检疫工作, 要在“以防为主、防检结合、以检促防”原则的指导下把好四关。一是免疫关。做好畜禽免疫接种, 畜禽标识佩戴、免疫证发放工作;二是产地检疫关。凭免疫证和畜禽标识进行产地检疫, 开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方可上市销售。四是市场关。对无证经营、证物不符以及经营病害畜禽和畜禽产品的违法行为给予严肃查处, 有效控制有害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流通。

4.6 加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

论完善会计信息监管体系 篇9

一、会计信息监管体系的一般分析

会计信息监管是指以矫正和改善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为目的, 政府机构和中介组织依照有关法律和规章, 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 对公司的会计行为所进行的干预、管制和引导。从这一定义出发, 公司会计信息监管的规范体系包括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准则, 会计信息监管更多的是一种技术规范, 而运行体系则包括监管目标的定位、监管规范的制定、监管主体的权责分配。

二、公司会计信息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会计信息监管目标导向存在弊端

目前, 我国主要会计信息监管部门存在监管目标导向不一致的问题。证监会以投资者利益保护为其会计信息监管目标导向。而财政部以政府利益为其会计信息监管目标导向。《证券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制定本法。”由此可见, 我国证券管理的代表机关——证监会已将投资者利益保护明确确立为证券市场管理的基本目标, 其中自然也包括对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管导向。这点也取得了业界的共识。而财政部所制定的会计规范基本上未能体现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在诸多方面体现着政府利益导向。在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会计法》中, 1985年首次出台时明确规定是从保护国家利益着眼来规范会计信息, 以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监管目标导向是会计信息监管中的核心问题, 在不同利益导向下, 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衡量标准是不同的。以政府利益为导向, 为政府过度插手上市公司的日常行为提供了理论上的借口。公司的生命在于市场化运作;由市场任命其管理阶层, 由市场决定其存留的去向。政府应作的仅限于制定游戏规则, 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但实际情况是, 由政府选择公司, 由政府任命管理者, 由政府的政策导致公司的成败, 由政府出面对连续亏损或者存在重大违规行为的大公司进行重组, 如此等等, 政府这一看得见的手指挥着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 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成为政府呵护下具有先天缺陷的始终长不大的婴儿或者肆无忌惮的狂徒, 显然, 这都是对国有资产最终是对政府利益的严重侵蚀, 与政府维护自身利益的初衷适得其反。

(二) 监管主体权责不明, 监管链条脆弱

目前, 我国进行会计监管的部门主要有财政部、证监委、审计署和中注协等, 这些监管部门各自的职责和权限有所不同。我国在会计监管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监管体制不顺, 致使会计监管目标难以较好地实现。注册会计师协会在我国并非行业自律性组织, 它是财政部门的一个机构, 它与财政部门之间是垂直管理关系, 同时注册会计师协会上下级之间又是纵向管理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 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就要受双重领导, 但主要受制于地方财政部门, 因此其独立性较差。由于注册会计师协会功能的错位, 会计监管体制不顺, 致使会计监管目标存在偏差, 以至于会计监管者的责任不清晰, 在其功能和权力运用上没有保持独立, 致使无法实施明晰的、一贯性的监管。二是从监管的主体看, 权责界定不清。我国的会计监管是多方位进行的, 各机构之间的职能重叠交错, 多头监管现象普遍存在, 导致监管部门的职能异化, 以至于不分主次, 这些弊端将会造成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困难, 最终导致无效的监管。

三、完善我国会计信息监管体系的对策

在重新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监管机制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从内因与外因, 即从内部制约机制和外部监管机制两个方面来寻找答案。

(一) 建立、健全内部制约机制

企业内部制约机制的建立, 主要解决内部制衡问题, 防止权限失控和舞弊。至少包括这样几个层次:一是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 避免“一股独大”、“一人说了算” (即内部人控制) , 主要解决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二是完善的内部控制, 主要解决经营者对下属的监督和控制;三是透明的会计政策, 企业所发生的情况必须依法披露, 实行阳光政策。

(二) 建立、强化外部监管机制

外部监管机制的建立, 关键是监管力量的确定和监管对象的选择。大家都管, 肯定有失职问题和效率问题;对什么单位都管, 肯定有管理效率和管不过来的问题。我们的看法:一是政府要管的应当是公众公司、国有单位 (包括国有企业和国有行政事业单位, 即有国家资金的地方) 、与公众利益有关的单位 (如金融、保险、证券机构等) , 而对其他单位没有必要去管。对于政府要管的单位, 在政府部门之间也应当分工, 以体现效率原则, 比如国家审计机关主管国有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金融机构, 证监会主管上市公司, 财政部门主管国有企业, 等等;二是在监管方式上, 可以自己查, 也可以利用社会审计;三是在监管责任方面, 应当建立责任制, 不能查而不处。对于其他单位, 由于其会计信息不对外公开, 使用者比较单一, 如商业银行、材料供应商等, 其会计信息应由银行、供应商去审查。

摘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会计信息本身是一种有供给又有需求的商品, 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披露也会受到市场机制的作用, 也存在会计信息的市场交换行为。然而, 市场失灵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现象, 必须借助于外部监管机构予以纠正。如何加强与提高会计信息监管效率、杜绝会计造假已成为当前会计职业界的主要任务之一。会计信息监管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手段, 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薛祖云:《会计信息市场与市场管制——关于会计信息管制的经济学思考》,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

[2]、薛祖云:《会计信息市场政府监管研究》,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年5月。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初探 篇10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间, 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金融制度, 全国只有一家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 它主要承担的是为政府管理财政资金和社会信贷工作, 直接对财政部负责, 不存在单独的监管机关来监督银行行为。20世纪80年代后, 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铺开, 先后成立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 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成为独立的中央银行, 负责对四大专业银行的业务进行监管, 在1984年至1993年间, 中国人民银行集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于一身。在这期间, 中国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管理机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逐渐建立, 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外资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相继出现,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 仅靠中国人民银行一家从事金融监管已显力不从心。因此, 在90年代以后先后成立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监督管理全国保险市场, 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 中国人民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国银行汇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管理。至此, 中国正式形成了由央行、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并进的分业监管模式。这一模式对于加强我国金融监管, 抑制金融风险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2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美国经验借鉴

2. 1 多部门监管导致部门间协调难度大, 监管效率低

当各金融机构业务单一时, 分头监管动作较为有序。但当金融控股公司出现, 对这种监管模式就提出了挑战。由于一家金融控股公司, 既从事银行业务, 还从事保险业务和证券业务, 这样, 三大监管部门都要介入其中, 由于各监管部门之间属于平级关系, 且各自监管目标和政策会有一定差别, 从而出现具体监管上协调难度大, 管理效率低的问题。

2. 2 存在监管盲区

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这类公司为非银行金融机构, 拥有或控股一些银行、保险、证券、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在内的附属机构。这类控股公司的特点是总公司并不开展金融业务, 而由其所属子公司独立开展相关金融业务。如光大集团、中信集团、平安集团等。另一类是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集团的控股公司是一家商业银行, 控股或全资拥有一些包括银行、保险、证券金融服务公司以及非金融性实体的附属机构或子公司。这类公司的特点是总公司开展银行业务, 其所控的子公司展开各类金融业务, 这类公司主要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控股公司下属机构交叉持股, 法人结构复杂, 金融业务也互相牵涉, 这种状况, 无疑加大了监管阻力, 在具体的监控中, 有可能出现规避监管的情况, 从而出现监管盲区。

3 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3. 1 改革监管制度, 促使金融创新健康发展

中国目前的金融市场, 成熟度还很低, 传统业务是金融业的主要部分, 金融创新较少, 创新不足现实严重。这种落后的金融体系, 对中国经济的国际化非常不利, 因此, 我们不能因为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出了问题, 就畏之如虎而禁之。相反, 我们应该积极鼓励金融创新产品的研发和引进。但在这过程中, 不可以忘记的是金融监管如何有效发挥风险控制的作用, 为金融创新创造优良的金融生态, 让其健康发展。

3. 2 加快建立金融监管的国内、国际协调机制

美国和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中共同暴露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存在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延迟了防控风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中国各监管机构之间亟须出台相应法规来加强沟通、促进协调提高监管效率。中国目前的“三会一行”的金融监管架构, 由于几家监管机构是平等的“部级”单位, 对重大问题的协调能力较差, 容易出现监管重叠、监管不到位和监管真空。为了增强监管的有效性, 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管理, 应该在现有的协调基础上, 建立国家层面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即建立最高监管协调机构, 该机构负责对金融监管领域内所有重大问题进行协调, 具有协调事务的最后决定权。同时, 该机构还应具有突发事件处置、金融稳定和风险预警、信息共享等方面的长效机制。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之间应当协调监管政策和手段, 加强信息共享, 建立防范跨行业、跨市场金融风险的监测、评估、预警和化解系统。监管部门建立对监管对象的集中监管信息平台, 实现监管部门与控股公司的信息联网, 改善信息传递的方式与速度。可以重点对混业集团业务往来进行监控, 及时获取各金融子单位的财务、资产状况和经营动态。

3. 3 完善金融法律体系

法律不健全是信息不安全、金融无序的重要根源。中国金融立法长期滞后。我国现行金融法规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信托法》等法律。这些法律确立了我国金融机构的分类经营体制和业务范围, 但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及性质并不明确, 既无明确禁止性条款, 也无明确设立性条款。容易导致法律真空, 使金融监管缺乏相应的法律指导。因此, 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来涵盖所有的金融业务。

3. 4 大力培养高素质金融监管人才

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人员, 知识老化严重, 不能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因此, 选拔人才、培养人才是未来应对金融风险的关键。首先, 要逐步推进金融机构人事制度改革, 减少并最后消除政府对大型金融机构人事制度的直接干预, 建立和完善职、权、利相统一的人事任用机制。其次, 根据国际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 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化经济管理队伍, 对现有的监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派到国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实习, 学习现代国际监管知识和技能, 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从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金融监管人才。

参考文献

[1]曹凤歧.改善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7) .

[2]田中景, 牟晓伟.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 (6) .

[3]易宪容.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中几个重大理论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 2010 (1) .

[4]美国财政部.美国财政部关于现代化的金融监管架构的蓝图[J].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摘译, 2008 (9) .

上一篇:改性沥青设备下一篇:新生班级班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