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建设项目环境监管论文

2022-04-23

摘要:环境监管能力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面对“十三五”水环境治理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江苏省亟需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本文基于江苏省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并研究提出了水环境监管各领域建设的战略重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县级建设项目环境监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县级建设项目环境监管论文 篇1:

论地方政府的环境监管责任

一、基本内涵及作用

(一)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责任的基本内涵

政府作为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其履行环境责任情况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的好坏。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这是我国法律首次规定地方政府要对所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使得环境质量在总体上有了责任主体。地方政府的环境监管责任是指地方政府作为环境资源的管理者,有权对本行政区域环境利用行为进行监督、管理,预防环境违法事件的产生,处理环境违法行为。

(二)地方政府环境监管的作用

1、协调本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而,在解决环境问题时不能孤立地考虑环境利益、制定环境政策和组织环境保护工作而忽视对三者的协调。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利益协调、政策制定、产业引导、市场培育、经济刺激、提供服务、分配资源等监管方式协调本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有利于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进行预先控制。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以事后追究责任的方式进行环境监管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政府要彻底地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主动承担起前瞻性的监管责任。而政府的环境监管在某种程度上能预先控制污染行为和环境破坏的发生,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能将损失降至最低。

3、可以保护公众的环境权益,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环境权是公众有在适宜的环境中生存的权利。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公众的环境权益日益受到威胁,如果政府环境监管不当,公众自身环境权益受到损害而又无法通过正当途径予以解决,他们的环境诉求不受关注甚或无法实现,公众就会通过群体性事件这样极端的方式来向政府施压以捍卫自己的环境权益。因此,政府的有效环境监管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二、强化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责任的必要性

(一)我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近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和土地沙漠化。如果地方政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峻的环境问题必将阻碍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高速、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实现。

(二)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现行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和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从总体上体现出重政府环境权力轻政府环境责任,重政府环境主导轻公众参与,重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追究轻对政府的问责,《环境保护法》详细规定了企业事业单位违反该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仅在最后的第四十五条概括地对执行公务人员的渎职行为规定了行政处分和刑事处罚。由于我国没有其他法律规定针对政府的问责机制,就使得第三章所规定的政府环境责任在现实中缺乏操作性,无法对政府不履行相关义务追究法律责任,而其他规定的政府环境权力则因此成为没有限制的权力,权力的滥用成为一种必然。

三、完善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责任的对策和建议

(一)科学设置环境保护部门

严格依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在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区分别设立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统一管理。从我国总体来看,国务院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发展较快,地方环保局改制缓慢,建立高规格、高权威和相对集中管理的机构是环保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这就要改变部分县没有环保局的现状,加快设立地方环保局,设置配套部门、配备相应专业人员。其中,县、乡政府的监管责任与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紧密相关,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速发展的中国乡镇企业是造成当前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而乡镇企业数量多、分布广,只有通过县、乡政府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中国日益严重的生态破坏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是当地群众为了脱贫致富而盲目地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对此,也只能通过县、乡政府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

(二)改革地方政府环境监管体制

建立以环保组织等社会组织监管为主导、政府监管为引导、公众监督为补充的环境监管体制。首先,建议改革政府监管模式,摒弃政府的大包大揽,无所不至,将一些能由社会组织自行处理的监管职责,交还社会。其次,由于地方政府是地方发展的规划者、统领者,所以地方政府不能对环境监管放任不管,应该强化地方政府环境理念,发挥政府的引导职能,发挥协调和适度干预的职能。再次,公众的监督也是加强地方政府环境监管不可忽视的一环,公众参与环境监管,可以有效制约行政权力,保证公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保证权利救济的有效实现,体现最大限度的公众利益。所以,应从公众参与环境监管的方式时机、程序、范围、效力、制度保障等角度规范公众参与环境监管,将环境监管真正落到实处。

(三)将环保目标责任作为政府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只对企业的环境责任作了具体规定,而对地方政府的相关环境责任则没有写入。看似责任在企业,实则根源在当地政府,在地方保护主义。‘政府不作为’是导致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根本原因,有关政府和部门负责人负有重要责任。因此, 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的完成情况作为政府官员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行政第一首长负责制得考核制度,目标责任制完成的好坏,作为政府及公务员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将考核结果作为职务晋升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并与公务人员奖惩直接挂钩。建立科学化,公开化,制度化的政府环境责任追究机制,是我国加强政府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的必然选择。通过完善这项制度,使这项制度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当中得以确立,当政府未完成环境责任,造成跨界环境纠纷、干预环境执法、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事故、明显不作为时有追究的具体制度,使政府在各方面约束自己,达到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

(四)建立绿色GDP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绿色GDP是一种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把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因素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多年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的GDP增长,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来实现。绿色GDP核算将自然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加以货币化,在检验社会生产力发展得失的同时,检验自然生产力的消长,可以督促决策者从根本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制约的现状,构建与环境和谐的新经济体系。因此,绿色GDP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处理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的一个综合、全面的指标,具有引导社会经济发展注重眼前效益、更追求长远利益的导向作用。

(五)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制度

我国的1989年《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许可证、三同时、公众参与制度等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但综观我国环境现状,以及各地频出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无一不向我们昭示着我国地方政府环境监管的失守,其中我国的环境法基本制度没有得到落实不能不说是监管失守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因此,如何将现有环境保护基本制度落到实处,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具体涉及如下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中贯彻预防为主原则,从源头防止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协调和开发利用环境与资源活动中存在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之争而确立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可将环保目标责任作为政府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以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够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有利于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将环保目标责任作为政府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增长的趋势,缓解过剩行业矛盾的压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我国在2002年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因此,根据该法的规定,在实施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开发决策活动之前,贯彻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2、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信息公开,就是在政府作出环境规划和利用行为前,应向公众公开相应的环境信息,给予公众知情权,以达到环境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它包括政府主动公开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信息和当公民询问时公开相关环境信息或对有关问题作出说明两方面。这一制度的贯彻会使政府的环境监管行为更加有的放矢,且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具体可以通过公开审批程序、公布企业环境行为、公示建设项目、公布污染治理情况、举行“环评”听证等环境信息公开化工作,使公众了解环境信息。3、许可证制度。从西方国家的管理经验来看,许可证制度是环境管理的关键环节。政府部门通过对许可证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环境法律的执行。这是政府环境监管的最好体现。因为该制度的实施,便于把影响环境的各种开发、建设、排污活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的轨道,把各种影响环境的排污活动严格限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使国家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管理。便于主管机关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的管理方法,规定具体的限制条件和特殊要求,也能使主管部门及时掌握各方面情况,制止不当开发规划行为。便于企业加强管理,改进技术和工艺,便于群众参与环境管理,对损害环境行为进行监督。4、限期治理制度。现行法律对限期治理的决定权规定为:省级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市、县级或者市、县级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因此,地方政府应当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行业、区域和位于特别保护区超标排污的污染源作出限期治理的决定,以此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

四、结语

尽管我国早已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所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但是由于没有建立环境质量责任追究机制,对包庇、纵容、放任环境违法行为和决策错误导致辖区环境质量恶化的地方政府领导,对不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对不作为、乱作为的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缺乏追究责任的具体规定,致使很多地方政府并未真正履行环境监管责任。基于此,加强地方政府的环境监管责任就势在必行了。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作者:肖素萍

县级建设项目环境监管论文 篇2:

江苏省“十三五”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战略思考

摘要:环境监管能力是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面对“十三五”水环境治理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江苏省亟需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本文基于江苏省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并研究提出了水环境监管各领域建设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战略措施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2.007

一直以来,江苏省水环境治理水平始终走在我国前列,水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但未来水环境治理形势仍将处于污染高位期、风险高发期、治理相持期。“十三五”时期,是全省经济调速换挡、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时期,也是破解水环境治理困境、全面提升水环境治理水平的攻坚时期。水环境治理将实现四大转变,即从分散交叉治理向统筹协同治理转变、从行政单元控制向流域综合管理转变,从物化指标控制向生态健康管控转变,从污染末端治理向源头全程控制转变,最终促进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河湖生态系统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水环境监管是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基石,水环境治理任务越重,越需要加强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越需要科学的环境监管提供有力的支撑,水环境监管能力是实现水环境治理目标、维护水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1]。本研究将针对“十三五”水环境治理的新形势,基于对江苏省水环境监管在监测、监察、应急、信息和科技等领域能力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目前江苏省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并对江苏省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战略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1 江苏省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现状

1.1 环境监测能力

在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方面,已建成覆盖全省的各要素环境质量监测网,包括83个地表水国控断面、478个省控断面、528个小康社会地表水考核断面、66个补偿断面等。

在水环境自动监控网络建设方面,已建成省、市、县三级水质自动站283个,配备流动监测车超过30辆,大中型监测船艇7艘,自动监测站联网率达到80%,环境监测预警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水平方面,已于2013年通过环保部标准化站整体验收。通过标准化建设,全省县级环境监测站基本设备配置达标率大幅提高。全部仪器均配置齐备的监测站共55家,但尚有15家苏北地区经济欠发达的监测站缺少相关仪器设备等。

1.2 环境监察能力

在环境监察体制建设方面,设立省环境监察局,成立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和省环境应急中心,全省环境监察机构共126个,全省现有环境监察人员(按持证数统计)3700多人。

在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方面,13个省辖市有9个达到了东部二级标准,达标率为69%。103个县(区)中有86个环境监管能力达到东部三级标准,达标率为83%,环境执法装备得到有效完善,执法效能不断提高。

在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方面,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已基本完成建设目标,初步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及重点企业的四级监控体系。

1.3 环境应急能力

在环境应急体制建设方面,已成立省环境安全应急和事故调查中心专职机构队伍,并有9个省辖市、8个市县成立了专职环境应急机构,全省现有环境应急专职人员72名,兼职人员90余名。

在环境应急标准化建设方面,建成全省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系统,搭建省级环境应急指挥固定平台,建立四级环境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全省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

在环境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方面,充实环境应急专家库,建成环境应急物资库南京和无锡基地,初步建成淮安基地。

1.4 环境信息能力

在环境信息能力建设方面,已基本完成全省生态环境监控系统“1831”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实现地表水、重点污染源、饮用水源地、大气、机动车尾气、核与辐射、危险废物和应急风险源8个子系统的初步整合,建成省到县的环保骨干专网[2]。

1.5 环境科技能力

在环境科技能力建设方面,参与组织实施“十一五”与“十二五”国家重大水专项,积极开展省级环保科技项目管理。加强创新型环保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完善国家和地方环保公益性研究机构,努力搭建起为学术交流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环境决策管理服务的平台。

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1 水环境监测能力与水环境管理新要求不匹配

现有水环境监测断面布局不合理,监测网络布点不具代表性。全省727条骨干河流中,设有地表水国控和省控断面的共有167条河流,其中流域性河道有26条,区域性骨干河道有70条,重要跨县河道和重要县域河道分别有30条和41条。设置国控和省控监测断面的骨干河流占比仅为23%,覆盖率并不高,大量的重要跨县和县域河道没有设置监控考核断面,监测断面布局不够合理,不能全面反映全省水质状况。

水环境自动监控网络覆盖面低。全省共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283个,自动监测站数量偏低,且主要建设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太湖流域以及南水北调沿线重点断面。其中太湖流域设置的水质自动监测站(112个)约占40%[3]。淮河流域南水北调东线水质自动站(12个)约占4%。其它区域特别是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重点流域省控断面、省、市界河主要河流交界断面、近岸海域等区域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覆盖面低。

水生态监测能力较弱,无法满足流域环境与生态管理的需要。目前水环境监测体系监测项目主要包括CODMn、NH3-N、TP、TN等常规化学指标。生物监测方面尚未开展针对各流域特点的生态指标系统性监测,缺乏覆盖全流域的水生态监控体系,难以反映水生态系统真实的健康状况。

2.2 基层环境监察力量薄弱,监管执法难度大

江苏省沿江沿海等区域部分化工园区仍然是环境违法问题的“重灾区”,环境违法问题严重。不少园区污水处理厂长期运行不正常、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有的甚至存在治污设施虚假运行、废水稀释排放、私设暗管偷排直排等恶意违法行为。部分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运行正常率低,大部分园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不完善。而江苏省部分地市级如徐州、连云港、淮安、镇江地等地环境监察机构,以及部分县级基层执法机构装备标准化建设仍不达标,各种必备的现场执法设备和取证设施还未完全配备到位;另外,县级、镇级等基层环保队伍仍存在人少事多,一人多职,监管力量弱的现象,制约了执法监督工作的进一步发挥和深入进行。

2.3 水环境风险隐患大,应急预警能力保障不足

江苏省总体上仍没有迈过高污染、高风险阶段,突发性环境事件呈增多趋势。尤其是沿江地区现有各类化工园片区(含化工集中区)38个,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7000多家,180多座危险货物码头分布长江及支流两岸,重大环境风险源点多面广,风险源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加,水环境风险的压力不断加剧,迫切需要提高預警应急能力[4]。

而目前江苏省应急力量整体薄弱,各市普遍存在专职人员数量不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另外,环境风险防范保障条件不够完备,全省环境应急资源调配网络尚未建立,各地应急指挥平台上下互联互通困难,难以有机衔接,车辆、仪器、装备不足,个人防护能力较低。特别是基层环保应急能力和水平与当前形势相比仍然十分薄弱,难以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

2.4 环境监管的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省环保系统的信息综合平台已初步建立,但各类信息系统分散开发、分散应用,信息资源共享和集成利用程度不高,广大苏中、苏北地区的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普遍存在自动化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不能有效地对省界、“清水廊道”等重点流域及敏感水域进行监测预警。另外,已建立的信息系统缺乏水生态相关的综合管理平台,不能满足未来水生态目标管理的需求。

2.5 环境科技能力与水环境治理实际需求有所脱节

目前江苏省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科研成果多,转化应用的少,社会需求多,有针对性的少,研究计划与应用结合紧密性不强,众多环境科技成果难以直接转化为环境效益,提出的环境污染控制对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区域性、流域性重大水环境问题,对环境管理的科技支撑力度不足。

3 江苏省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发展战略措 施建议

3.1 加强水环境与水生态监控体系建设,提升水环境监测能力

优化全省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对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中尚未纳入监测体系的区域性骨干河道、县域重要河道及跨县重要河道等水体,合理规划和设置代表性监测点位,实现全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内水环境质量的全面监控;对重点环境风险源和存在重大环境风险隐患的化工园区下游、地市级以上重要饮用水源地上下游、“清水廊道”沿线、省、市界主要河流交界断面的出入境断面、区域补偿断面等环境敏感区断面加密监测,为保障水质安全和跨区域水环境矛盾处理提供技术支撑;根据近年来沿海三市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优化近岸海域水环境监测布点,加强31条主要入海河流、直排海污染源的监测与监控,全面反映沿海陆域开发对海洋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

逐步健全江苏省水环境自动监测体系。总结太湖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测站建设、运行以及管理的成功经验,逐步健全江苏省长江流域、淮河流域、近岸海域水环境自动监测体系。优先开展地市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国家流域考核断面、跨省断面、重点区域补偿断面以及12条入海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网的建设,逐步实现省控断面、所有主要入海河流、跨界断面和补偿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的全覆盖。

强化饮用水源地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各地级以上市环境监测站必须具备饮用水源全指标分析能力,县级环境监测站具备常规水质指标监测能力。提高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指标监测频次,全面开展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常规监测,逐步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监测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和湖库型水源藻毒素监测。

在太湖流域先试先行、在长江和淮河流域逐步构建基于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水生态监控体系。重点构建覆盖主要河流、省辖市饮用水源地、重点湖泊的水生态监测点位体系与生态观测站站点体系;完善流域水生态遥感监测、在线自动监测等现代化技术、方法和手段;建立一系列水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科学评估江苏省水生态环境质量和状况、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成效等状况。

3.2 着力充实环境执法力量,强化环境监察能力建设

充实环境监察执法力量,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一是建议组建由公安部门和环保部门联合组成的环保警察队伍,探索联合执法合作方式,并充实一线执法力量,壮大基层环境监察执法队伍,重点增加基层执法机构、重点乡镇、园区的环境执法力量。二是建议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更大力度地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将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的稳定达标排放,作为日常监管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规范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完善基层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提高县级环境监管能力。根据《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和《江苏省环境监察现代化建设方案》,为苏北、苏中等基层环保执法机构重点添置环境监察执法车辆、取证设备、通讯设备、办公设备、信息化设备以及应急装备等,要通过执法装备的标准化建设,从根本上改变执法装备制约执法工作的不利局面,有效提高执法工作效率,推进科学执法、专业执法和高效执法。

推进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提高污染源现代化监管水平。进一步推进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实施污染源的“末端监控、工况过程监控、流速流量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控”三位一体的最新监控思路,加强新增主要污染物自动监控能力建设,实现不同地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联网运行,提高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的有效率和传输率,促进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的广泛应用。

3.3 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和控制,提升环境应急能力

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保障工作。全面摸清江苏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状况,开展全省饮用水源地抗风险能力调查与评估,确定抗风险能力薄弱的饮用水源地名单,探索建立饮用水环境安全防控机制,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推进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建议所有省辖市成立专门的环境应急机构,加强省、市、县三级应急防护、救援、处置、调查装备配置,重点加强应急车辆配置,着力解决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发展的硬约束。加强各级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配备环境应急监测仪器、设备,提高环境应急监测时效性。

科学规划环境應急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全省环境应急物资库网络,进一步推进南京、无锡、淮安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设立专家组,调整和完善专家库;在“1831”生态监控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各级环境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加快优化升级环境应急指挥移动平台,形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3.4 建设江苏省水环境与生态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提升水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

结合江苏省“1831”环境监控系统工程建设,整合集成基于GIS的太湖流域(江苏)水生态管理子平台,逐步建设服务江苏省水生态目标管理需求的水环境与生态综合管理平台,全面提升水环境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水平。一方面继续完善“1831”全省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建立完善全省环境信息资源网络,并与有关部门实现信息接口兼容,实现省、市、县间、部门间信息更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集成江苏省“十二五”太湖流域水专项成果,构建水生态健康管理平台、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技术平台、水生态监控系统建设与业务化运行平台、主要水污染物总量监控与风险预警平台、跨界水环境综合管理平台等子平台,形成与“1831”平台的信息交流和衔接机制,最终完成江苏省水环境与生态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水环境管理科学决策水平。

3.5 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提升环境科技支撑能力

以重点流域水质改善和支撑环境管理为目标,精心组织实施淮河与长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研究、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制定、容量总量控制模式、排污许可证有效实施等一批重大课题,并建立环保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大力推动产、学、研、政、用相结合,切实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治污能力。

4 结语

“十三五”水环境治理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对江苏省水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监测、监察、应急、信息和科技等各领域能力建设仍有不小差距,需要在新时期调整能力建设战略,从单纯注重水质监测体系建设向水质与水生态监控体系建设并重转变,并大力加强环境监察执法、环境应急预警、环境信息与科技等领域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为未来水环境治理工作与水环境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冯恺,金坦,逯元堂等.“十二五”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思路与重点[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2):43-45.

[2]汪明,刘彦红,顾冉.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建设与管理综述[J].江苏科技信息,2014(1):29-31.

[3]唐梦涵,司蔚,郝英群.简述江苏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发展[J].苏盐科技,2013(3):13-15.

[4]邓文英,李雯香,范秀娟.长江常州段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等级评估及防范对策研究[J].江西化工,2013(3):13-18.

作者:蔡安娟 王水 曲常胜

县级建设项目环境监管论文 篇3:

环保部门环境辐射监督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摘 要:对辐射环境进行安全监管是我国环境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环保部门是对电磁环境进行管理的重要力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社会辐射问题也日渐突出,这也对我国环保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分析我国辐射环境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环保部门 环境辐射 问题与对策

1 辐射环境监管现状分析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放射性元素、放射性装置的数量与日俱增,导致了我国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辐射源也在不断增多。当前,在我国社会中辐射源的分布十分广泛,在诸多行业中都有涉及,这也导致了我国环保部门进行辐射环境监管工作问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带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装备设施在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我国“辐射”环境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电磁设备的使用企业和单位都没有按照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企业和公司在经营时没有获得任何安全许可证,企业和公司的标识、标志不齐全。由于这些企业和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辐射环境的危害,导致企业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的防范措施,由于缺乏必要的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机制,企业和公司在发展中存在有严重的安全隐患。这样一旦出现辐射事故,往往会对我国人民群众的安全构成严重的隐患。因此,在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加强辐射环境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环境保护部门的重要工作。

2 我国辐射环境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应急管理和监管手段

辐射环境安全监管与传统环境监管工作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别。进行辐射环境监管,环保部门必须配备专门的辐射环境安全监测设备、仪器,并且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辐射源,选用不同的监测设备、仪器。通过辐射源监测设备能够检测是否存在辐射源,同时通过辐射检测设备又可以及时发现是否出现了辐射物泄露情况,还能及时对出现的突发的辐射情况进行应急处理和查找失控的辐射源。如果在进行辐射环境监测时,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辐射监管就难以起到预期的作用。从整体上看,我国环保部门当前已经将辐射环境检测作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市县级环保部门配备有专门的电磁检测设备的比较少,或者设备不健全存在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环保部门监管职能的发挥。

2.2 辐射环境监管的分级分批监管

在现在进行环境审批管理的实践工作中,我国各省环境保护部门除了国家法规规定的部门管理责任和管理权限之外,还要将部分环境管理的权限和责任赋予我国基层环境保护部门。这从整体上体现了我国环境保护部门的由上而下的分类审批观念和分级管理的理念。在我国颁布实施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了对于放射源以及射线装置需要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但是,放射性同位素以及射线装置主要是由我国国家环保机构以及省级环保机关进行管理的。当前,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辐射环境监管的效率,省级部门已经将审批的权力下放到市县环保部门。但是,从整体上,由于在制度建设和监测设备上存在巨大漏洞,导致了辐射环境监管工作的分级分批监管工作的实际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3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高素质人才队伍是辐射环境监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当前我国环保部门人才队伍存在以下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导致了我国环保部门在进行辐射环境监测时,不能够对辐射环境的危害以及潜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导致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缺乏全面性;二是基层环保部门人才素质比较低。从整体上看,我国省级环保部门人才结构相对合理,而且环保人员受教育水平比较高,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拥有硕士学历,部分工作人员拥有博士学历。我国市级环保部门人才受教育水平则相对较低。我国县级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以本科和专科生为主,专业知识有效,人员整体素质较低。这使我国环保部门辐射环境监测工作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3 加强辐射环境监管的策略分析

3.1 完善基层环保部门建设

当前,在国家层面我国已经设立的了国家辐射環境三级检测体系,在此环境下,加强我国基层环保部门的辐射环境监管能力,对于提高我国环保部门的辐射环境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基层环保部门硬件设施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这导致了基层部门的监管职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文中认为加强基层环保部门的辐射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加强基层辐射环境监管部门的硬件设施建设,确保基层辐射环境部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二是要加强应急预案机制建设,着力提升我国基层环保部门应对突发辐射事故的能力,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控制。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批制度

我国环保部门在辐射环境管理制度制定时,在加强文件审批、购源和许可证发放等备案制度建设的同时,还需要按照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公司建设项目分类分级审批的规定,建立起完善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和电磁设施的分类分级审批制度。需要严格讲射线装置环境评价审批、许可证以及辐射项目的申报等级以及辐射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等职能逐渐下放,避免我国省级环保部门因工作任务繁重而无力进行有限管理,而我国省级以下环保部门无权进行监管的现状。当前我国环保部门已经将辐射环境监管以及环境审批的权力下放到市县环境管理部门,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市县环保部门还缺乏科学监管制度,并且在检测设备方面比较落后,这使市县环保部门的检测能力和监管水平比较低。

3.3 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强化环保部门管理

当前,我国针对辐射环境管理已经制定了完备的法律制度,但是从整体上当前我国制定的辐射环境安全监管法律制度还并不完善。在我国环保部门进行辐射环境管理的过程中,为了给环保部门监管工作提供法律依据,我国政府应该根据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电磁环境新问题,制定和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对我国已有法律法规体系进行不断完善。特别是要进一步明确我国市、县一级的环保部门在辐射环境监管中的责任,避免因为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出现的监管空白区域和监管失位现象的出现。同时在对于没有按照部门规定如实对辐射安全事故进行报告的,要给予严厉处罚。

3.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环保人员素质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环保人员工作水平,必须着重优化环保工作人员的人才队伍结构,人才招聘时要选择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才。首先,优化环保工作人员的人才结构。根据辐射环境监管工作的具体要求和辐射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要对环保部门当前的人才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适应辐射环境监管工作的具体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处理辐射环境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提高基层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当前我国基层环保部门的人才素质较低,不足以及时发现辐射环境问题,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进行科学地解决。为此,必须优化人才队伍建设,招聘一批高素质环保工作人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环保部门辐射环境的监管能力,才能有效解决各种问题。

4 结语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正视辐射污染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我国环境监管部门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对电磁环境进行监管,减轻我国人民群众受到电磁危害,全力以赴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社会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周云,倪士英.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快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48-50.

[2] 侯安鑫.基层环保部门辐射环境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环保产业,2006(12):14-16.

作者:毛春雷

上一篇:气相色谱分析烟草工业论文下一篇:经济活动互利原则伦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