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会理论

2024-05-08

默会理论(精选三篇)

默会理论 篇1

一、默会理论的内涵及其教育意蕴

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客观知识的丰富和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对确定性知识的追求使具体的个人被淹没在人类中,对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极度推崇造成了人自身的片面化,成为了“单向度的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长期的科学实践和科学哲学思考中,鲜明地提出了“个人知识”的概念,颠覆了实证主义科学观,使科学知识更贴近“人”本身,克服了自然科学和人的研究之间的鸿沟,被视为是继笛卡尔和康德以来认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哥白尼式的革命”[1]。

1.默会知识的优先性。

波兰尼将人类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两种。人类知识不仅仅有我们通常可以言传的系统知识,更有大量的在明确知识背后的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知识,前者被称为“明确知识”或“显性知识”(explici knowledge),后者被称为“默会知识”或“意会知识”(taci knowledge)。这种分类将存在于人类公共知识背后的、属于个人的知识凸显出来,其显著特征是默会性,它不可能用我们的语言系统明确地表达出来,只能借助于个人身体力行的参与来获得。因此,“我们所知道的要比我们所能言传的多”。

同时,波兰尼强调了默会知识在人类认知中的重要地位,认为默会知识具有逻辑优先性。如同弗洛伊德提出人类心理学无意识存在那样,“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则是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2]。对默会知识在人类知识结构中的重要性的强调,不仅打破了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的客观性的神话,而且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人类认识的默会根源。在教育中,学生在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中有大量的默会知识存在,它具有个性化、与学生生活世界、已有经验密切相关等特性。“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学生已有“默会知识”出发,使明确知识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成为其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学生已有默会知识决定着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默会知识概念的提出将会使教育中的知识观、学生观等问题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默会认识的整体性。

与科学实证主义的观点不同,默会认识过程将认识对象和认识主体融合起来,是一个觉知的连续统一体和身心参与统一体。从静态的角度来看,默会认识的结构是“from—to”的过程。从动态的过程来看,认知与存在的统一基于意会体知的本体投射,正是意会整合构建成个体在主体中的内居和主体对客体的内在摄悟。种种知识是作为一个整体被我们掌握的,而细节部分则是主体附带关注的线索或工具,在同一个过程中,它是不可言说的。对外界事物我们主要依靠整体性的把握,而非分解方式的认识。这种认知结构的建构不仅是认知主体与外部融合,更是在认知的意会整合运转中的“突现”。对于科学创新而言,更是如此,新的认知诞生于“格式塔”式的直觉把握和整体突现。

默会认识的整体性,表明了知识的情境性和开放性,每一种知识的获得都是与当时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并且将周遭的存在融入认识过程,共同整合而成,这样,默会认识就具有了现象学含义。研究生在学习从事科研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自身知识结构的与外部新事物的整合,生成新的符合个人特点的新知识;另一方面研究生与外部他人(如导师、领域专家、同学)的交流、外部环境(如团队学术氛围)的交互作用,使其能够以诞生新的灵感和直觉。

3.默会认识在科学创新中的价值。

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波兰尼的默会理论将科学直觉作为其理论先导,充分强调了默会认知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科学发现不能通过明确的推论来获得,其正确主张也不能明确地加以陈述。科学发现只能由思想的默会能力来达到,其内容,就其不确定的而言,只能是默会地加以认识”[3]。从事科学研究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但在其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规则却是来自研究者个体的内在力量。波兰尼以自身和科学发展史的实例说明,一项科学的发现,在确定科学命题、发现真正的科学问题过程中,明确知识和逻辑说明无法充分保证我们发现问题,往往要诉诸于那些非逻辑的缄默知识或缄默认识,因为真正有意义的科学问题是那些“暗示”着能够获得某种至今未能理解的实在关系的问题。

在验证和实验阶段,尽管会更多地依赖于一定的名言规则和所谓的“科学技巧”,缄默认识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证实:第一,在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会贯穿着“直觉和观察的相互刺激”[1]30,研究者不断地在确定和不确定之间实现理性的认识,在惊喜和迷茫中探寻到真理的所在。正如波兰尼所说,“即使验证比发现更多地依赖规则,但这一次过程最终还是得依靠精神力量———那种任何用明确规则的应用都无法企及的力量”。这种力量即是来自研究者自身的默会力量[1]30。第二,科学技巧对一项研究工作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所谓的科学技巧、操作技能只是科学家使用的“雕虫小技”。科学的规则和技巧是个人在其科学实践中形成的,只有将观察、记录、描述、资料分析的过程个性化、实践化,转变为研究者自己独特的知识,才能使研究者顺利完成实验验证过程。在现实中,也会经常发现,我们热衷于求教著名科学家的经验,但了解到这些经验、规则甚至技巧的人,并没有人人都成为科学家,而是研究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连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技巧。

最后,在研究结论判断和表述方面,默会认识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物的证实或证伪,其最终判断是由研究者基于个人已有的默会知识进行判断,决定搁置某种“反常现象”,得到接近真理的结论(发现)。波兰尼认为,这不仅是基于研究者已有认知,更高层面上,研究者的科学良心在作判断时发挥着作用,体现出对于理想的信念和忠诚。科学成果以个人化方式诞生后,要得到公认,成为明确的真理知识,需要其他科学家和普通大众具有一定的默会的观念,才能被理解和接受。由此可见,只有通过默会认知的力量,科学家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产生新的科学知识。

4.波兰尼的人文性科学观。

在对默会知识和默会认知阐述的基础上,波兰尼的理论自然地阐述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科学活动是具有默会力量的具体个人参与科学实践的过程,个人的内在力量如热情、意志、信仰是伴随整个研究活动始终的主导力量。人文性是科学的重要一翼,它充分肯定了知性激情、创造性猜想、科学直觉、鉴赏与寄托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波兰尼建构性地批判科学实证主义的客观性、主客二元论,尝试建立起科学与人文、事实与价值之间的桥梁。正是通过个体知识、默会认识论的提出,使科学活动成为一个充满人性因素的活动,使科学和人文处在同一个连续性框架之内,实现了人文和科学之间的相通。

二、观念的转变:来自默会理论的启示

科学家出身的波兰尼提出的默会理论在个人知识、创新发现等问题上的分析,极大地冲击着我们已有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对我们重新理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内涵,反思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更好地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会带来观念的重大转变和培养方法上的新思考。

1.研究生教育中,应意识到大量默会知识和默会认知方式的存在,并充分利用默会知识。

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时,研究生已拥有的本领域的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思维方式、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都会成为研究生个人的默会知识,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产生根源性的影响。更进一步讲,来自不同学校的、不同背景的每个研究生的思维、专业知识基础、生活阅历等都各有特点,教育应充分考虑和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法,才能真正发挥默会知识在研究生学习中的价值。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我们比较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个性特点的差异性,而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或回避了研究生的这些特点。研究生培养机构和导师更多地把研究生作为成熟的自学者,天然形成的导师负责制、相对人数较少的教学模式掩盖了教育理念的局限。表面看来,研究生教育具有诸多的个别教育环节如论文指导、科研课题研究等,但实质上,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中的大班上课现象日益明显,导师培养学生也出现了批量化生产。“研究生班级规模远超过过去本科生班级规模”,曾经的天然优势日益消失,对研究生个人成长与发展形成了阻碍。因此,我们在研究生教育中,研究生培养机构和导师需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认识到研究生群体的独特性、生成性、发展性,教育真正与研究生的生活世界融合,使研究生主动地建构生成新的默会知识,充分发挥默会知识在其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价值。

2.实现研究生教育价值观向人文与科学统一的转变。

科学探究的过程充满着研究者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者的科学信念、创新激情、批判精神成为研究者从事研究的内在的人性力量。因此,科学创新无论从问题的产生还是探究的过程抑或最终的目的来看,都体现着人文性的追求,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单纯是为了获得更多新的科学成果、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更是为了诱发和挖掘研究生作为“人”的内在力量,促进其生命的成长与不断超越,这正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和个人全面发展的基本路径。当我们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定位从对科研产生物质技术的追求,转向学生生命的不断超越与创新的追求和人性完善的趋近,就会展现出一幅人类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从事以人文性为统领的科学活动的图景。这也是波兰尼后现代批判理论极力追求的,实现人类科学活动与人文性统一的美好境界。如果我们在研究生培养中仍以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完成课程学分等量化的方式来评判研究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标准的话,那么研究生中学术不正之风、浮躁心态、违背学术规范,就永远不会根除。尤其理工类研究生,因从事所谓科学研究,而发展的片面化、知识的狭隘性就会更加明显。

3.研究生教育评价观念的转变。

默会理论告诉我们,在从事科研创新的活动中,个人知识和个人内在力量等默会知识和默会力量才是发现的根源,如果我们把评价目标仅仅盯在外在化的标准,不仅会产生舍本求末的导向性错误,而且会使学生将创新内涵理解简化,影响其未来创新潜力的发挥。因此,研究生教育评价应实现从定量到定性的评价,从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从确定性评价转向生成性评价,从根本上引导学生领悟创新的魅力和个人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创造的喜悦。教育评价中偏重结果性和确定性的评价是基于明确科学知识观和实证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这种实证主义的观点将科学知识的诞生、形态简化为固定的形式、步骤、方法,与此相对应,获取统一正确的知识成为教学的重要目的,发现新知识遵循固定的方法和步骤。而对研究生教育的评价将是否获取正确知识、是否完成学校规定数量课程作为目标。这种评价最终被操作成为课程学分、论文数量等即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过程。在这种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明确的知识和方法背后所蕴含的学生个人对知识的理解与建构、方法的选择与实践、个人的信念与自我实现激情都被遮蔽了,其评价对象被抽象为知识占有者。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人的情感、思维方式、研究激情、实践智慧等都被这种简单的评价抹煞了。

默会理论对个人知识的提出和科学认识过程的揭示,使我们认识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知识理解的个体性和认识过程的内隐性是我们的教育更应为关注的问题。研究生不仅是获得已有的明确知识,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在摸索、体悟中形成个人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因此,研究生教育评价就不能在拘泥于对学生最终获得的确定性知识的评价,而是在提出新观点、学会选择和使用与研究问题相切合的研究方法,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感悟的过程,我们无法完全用定量的标准来评判,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和要求来划定,只能以发展的视角来对待,在动态生成中理解研究生的进步。

综上所述,默会理论对实证科学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批判,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了深刻启示,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较,研究生教育更应该关注研究生学习中个人知识的存在,以促进研究生科学人文的统一性为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以生成性评价为研究生教育评价的基本方向,使科学研究成为“人”的事业,使研究生教育成为促进研究生个体实现自我超越和创新的过程。

三、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思考

1.重视培养研究生创新热情、参与科研实践的意志。

默会能力是一种发自人自身的一种内在力量,个体探究问题的意识、刨根问底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都来自自身的研究热情和创新冲动。在现在高校,研究生要么实现拿到学位而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要么是从事兼职工作,无暇顾及研究生学业,最终应付了事,勉强过关,从事研究的热情被功利的目的消磨殆尽,使科研成为枯燥乏味、辛苦劳累的事情,真正为了探究真理、奉献科学事业的学生少之又少,这种现象在非重点院校更为突出。要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入手,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宽容自由尝试和失败的氛围,使学生敢于创新,而不会因为做太多创新探索而无法毕业。教育作为一种外在力量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如名家讲座、学术沙龙等使学生感悟科学研究的内在魅力和无穷乐趣;挖掘大学传统文化,以独特的精神文化熏陶、包容学生。“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传统,即是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众多学者和学子孜孜不倦地追求、探索、创新。

此外,研究生尚未形成稳定的学术品质,研究热情会随着课题难易程度、外界同行评价、个人情绪状态而改变,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意志,不轻易改变研究主题,迎难而上,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在科研实践中,要指引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术意志。

2.采用学徒制和指导小组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研究生培养方式不同于本科生,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了所谓个别教学或小班化教学。然而,实质上,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逐步演变为“满堂灌”的集体教学,有些虽然采用分组讨论方式,但教师在其中并未发挥充分的引导作用,使这种探究式学习成为外在形式。波兰尼历来重视在科学教育中采用“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因为科学知识中“不能详细描述的技巧也不能通过规则的方式加以传递,因为它并不存在规则。它只能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加以传递”[4]78-79。科学的理想和信念、科学的经验和技巧、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等,这种内在的缄默知识无法通过正规教育渠道进行传递和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实践中的个体摸索、顿悟以及一对一的切磋交流互动才能获得。“你听从你导师的指导,通过与他竞争,科研新手就能不知不觉地掌握科研技巧,包括那些连导师也不是非常清楚的技巧。这种缄默的技巧只有通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无批判的模仿才能被消化。”[4]78-79对于研究生来说,尤其是对理工类研究生而言,如何进行科研创新、养成浓厚的创新意识,每一个导师对学生的方法不同,同一个导师对每个学生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创新的规则、步骤都是明确的,导师讲授、亦有专著或者这方面的经验之谈,但并不是知道这些的学生都能领悟到其中的内涵。在导师对学生“一对一”的科研实践中,通过提出问题、分析寻找思路、实验求证等过程,学生亲身参与而体会到研究的方法、领悟到创新的魅力,这正是默会力量所能实现的。

学徒制确有必要,而现实是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生师比与导师指导质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解决学徒制和研究生导师之间的矛盾,山东大学在培养模式上采用“双导师制”,由指导教师和合作导师共同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负责,合作导师包括校内跨学科合作导师、企业或政府机构合作导师、国内大学或科研机构合作导师、海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导师。在已有调查研究(厦门大学)中我们发现[5],多数的导师和学生赞同导师指导小组的指导方式。学徒制和导师指导小组制两种指导方式并不矛盾,导师指导小组同样要贯彻学徒制的内涵,切实使研究生在具体的指导下获得从事科研创新的技能,形成勇于创新的愿望。这里与导师负责制的提法不同,我们认为问题关键不在于是否建立导师负责制,谁来最终负责,而是从学生学习研究的实际过程着眼,以学徒制为基本指导思想,建立学徒制和导师指导小组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更能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3.重视创新实践活动,构建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学术共同体。

默会知识理论为增强学习共同体中参与者的体验,促进参与者的社会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在默会理论看来,个人知识是人类进行认识、发现新知识的根本力量。研究生的创新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上的创新与突破,如何在吸收原有他人知识,使之成为研究生的“个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出新知识,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所在。如前所述,科学研究的技巧、规则、信念、理想等都是在个人从事科研创新实践过程中感悟、习得、积累得到的,因此,就要使研究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参与导师课题项目研究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从事研究的学术规范,学会研究。默会知识理论要求通过实践体验来学习掌握各种以默会知识形式存在的规则。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导师所带学生数量的逐步增加,要使每个研究生都能够在导师指导下获得相应的发展,过去的精雕细刻的“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已经暴露不足之处。导师和培养管理机构应充分重视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活动,通过参与导师课题、申报学校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课题、各种科技创新性学术大赛等活动,建立导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纽带和载体,在实践中形成和锻炼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默会知识具有情境性和开放性,要进行课题研究,周围同学的交流讨论、所在团队的学术氛围都是无形的潜在力量,作为一种默会知识背景,影响着学生从事科研创新的积极性、灵感的诞生。因此,应该组建以问题(或课题)为导向的学术共同体,使研究方向接近或相同的学生和老师都能参与问题讨论中来,形成稳定的交流制度,通过学术沙龙、学术论坛、课题进展汇报等形式,使学术共同体成员受到启发与感染、开阔视野和思路。这一共同体中,每一个人都是主体,导师则应是共同体的核心,起到引导方向、凝聚力量、把握进程的作用。

4.加强研究生人文教育。

当前,研究生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为了顺利毕业拿到学位,在一定学术压力之下,对专业领域问题关注较多,与做人相关的问题如价值观、存在意义的追寻等问题却基本忽视;另一方面,科学客观主义的影响,研究生将实证性作为科研的基本追求,对于知识所包含的人文性因素有意无意地遗忘掉。默会理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科学性的明确的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将“人”作为科学研究的主体,人除了对客观性的追求外,更有精神境界的提升、生命意义的探寻。因此在发现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领悟人存在的意义,体会科学知识为了人的美好生活的最高目的,而不能使人最终成为科学的奴隶。可通过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史、科学家人生故事、人生哲学等课程的学习,获得科研创新所蕴含的人文意蕴。

参考文献

[1][英]迈克尔·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M].王靖华,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郁振华.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08) .

[3]钱振华.科学:人性、信念及价值[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206.

[4][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 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78-79.

论网络中的著作权默示许可 篇2

关键词:网络;著作权;默示许可;比较

一、我国网络中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的现状

对于默示许可的定义,我们可以归纳为“著作权人并没有以明示的方式进行许可,而是根据著作权人的行为或是特定情形下的沉默来推定著作权授权许可的成立的许可方式。”

我国网络中的著作权立法现状可以归纳为,以《知识产权法》与《著作权法》两部法典为主,此外还有《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及条例作为补充。从这些法律法规中可以看出,我国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默示许可制度,也没有建立起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默示许可规则则只在《著作权法》中第23条教科书使用作品许可和第33条第2款的报刊转载摘编的许可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9条“扶助贫困”情形中有所体现。这就形成了一种我国网络中的著作权是否存在不合理扩张的争议。就现在来看,这种著作权的不合理扩张已经造成了诸多问题,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权利人的权利缺乏保障机制,特别是获取报酬困难。由于当今网络中信息传播速度快,而使用人使用作品时不可能每次都争得作者的同意。就会导致大量的侵权行为发生。另一方面,在规定了默示许可规则的几种情形中,对报酬取得权的规定也语焉不详。《著作权法》的两种情形中并无取得报酬的规定,而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支付报酬则成了使用人单方的行为。即作品使用人在使用作品前应进行三十天的公告,在公告中应说明其拟支付的报酬,权利人在公共期中仅能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表示,无法对报酬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显然是违背了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2)在许多实际情况下,默示许可规则已经突破了法律限制,例如百度文库中使用条款第一条便明确:“对于用户上传到百度文库上的任何内容,用户同意百度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免费的、永久的、不可撤销的、非排他性的使用和再许可的权利。百度享有修改、复制、发行、表演、展览、信息网络传播、改编、翻译、汇编等权利。”就是在行业运转中自发形成的一种默示许可规则。但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却远远跟不上实践,即适用范围过于狭窄。

二、在网络上建立合理的默示许可制度

因此,通过上述两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在网络上建立独立的默示许可制度是有必要的。那么,除《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的三种情况外,哪种情形应当适用默示许可就成了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国外的经验是值得参考的,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两起谷歌的案件,即Field vs.Google案和Google数字图书馆案。

(1)在搜索引擎领域建立默示许可制度。搜索引擎是一种自动检索服务,网站的所有者可以在编写网页的过程中通过特定的几种方法对不希望被搜索引擎搜索到的内容进行事先声明,如果没有这样的声明,则可视为搜索引擎自动取得了对该网站或网页的进行搜索的默示许可。

在美国著名的Field vs.Google案中,律师兼作家斐尔德(Field)向位于内华达州的联邦区域法院提起诉讼,指控Google公司未经许可将其享有版权并刊载于其个人网站的51部作品存储于该公司经营的在线数据库中并允许网络用户读取的行为侵犯了其版权。但法官最终采纳了Google公司默示许可的抗辩理由。“其认定如下:①Google没有直接侵犯作者的版权作品;②作者授予了搜索引擎“默示许可”以显示链接到含有他的版权作品的网页的快照……”

美国通过判例确立了搜索引擎中的模式许可,但在此之前,默示許可已经成为搜索引擎领域普遍公认的行业惯例。在我国也是如此,大家在实践中已经约定俗成地认为搜索引擎领域应适用默示许可制度。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默示许可制度还应通过法律确立于搜索引擎领域,以适应实践的需要。

(2)在数字图书馆中建立有限制的默示许可制度。在2005年的Google数字图书馆一案中,美国作者指导协会和美国出版者协会等发起集团诉讼。将Google告上法院。在诉讼中。原告称Google在扫描书籍和图书数字化过程中存在大规模的侵犯版权行为,应就每一次侵权赔偿其损失。在经历了3年之久的诉讼程序之后,Google与出版商、作者达成和解协议,根据该协议,Google并不承认其侵权责任,并且,Google图书搜索计划仍将继续,但将采取商业化模式,并与出版社、作者达成了利益分享安排。Google将成立一个基于版权人利益服务的登记机构。并将Google在美国从事电子书相关所有收益的63%支付给这一登记机构或集体管理机构,再由这一机构转发给作者。根据这一和解协议可以看出,Google将原先使用的默示许可规则改变为明示许可。

可以推知,数字图书馆方面建立的默示许可制度是有限制的。在数字图书馆方面建立有限的默示许可制度,即应当在公益性的数字图书馆适用默示许可制度,但具有商业性的图书馆(例如Google数字图书馆),则应适用明示许可。因为,这将使著作权人无法获得自己应当获得的报酬,而这当中的利润则全部落入网络服务提供者手中,所以商业性数字图书馆适用默示许可很显然是缺乏公共利益的政策考量的,不应当从法律上进行规定。

(3)在带有明显共享性的网络空间中建立默示许可制度。带有明显共享性的网络空间通常被界定为博客、微博、论坛等开放的、用户可以自由交流信息而不受限制的网络空间。按照人们的一般习惯,一旦用户进入这一类型的网络空间,即可以随时发布信息,并浏览转载他人发布的信息。可以说,这也形成了一种行业规范。因此,我们可以说,只要权利人在这类开放性、共享性的网络空间中发布信息,且没有表明禁止其他网站和个人予以转载、摘编,就应当认定为权利人希望自己发布的信息广泛传播,即已经默认自己发布的信息可以被非营利性地转载使用。但如果是用于商业用途,权利人应有权取得报酬。值得注意的是,特定网络空间的默示许可只限于版权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如果是线下作品的复制和传播,均需要获得版权人的许可才能为之。

综上,在网络上建立合理的默示许可制度是可行而且必要的。这可以使网络中著作权人与使用人的利益达到一个平衡,从而即有利于信息,特别是知识的传播,避免了过于繁琐的许可程序,又可保障权利人的作品如果被用于商业用途,则权利人有获取报酬的权利。

参考文献:

[1]郭丙乾.《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2]吕炳斌.《网络时代的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两起Google案的分析》.电子知识产权,2009(07)

[3]苗雨.《论版权的默示许可》.西南政法大学,2010

作者简介:

默会理论 篇3

以默会理论为指导在

技校教学中优选教学法的意义

(一) 默会理论

哲学家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 1891~1976) 第一个提出“默会知识”概念, 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被说成知识的东西, 像用书面语言、图或数字公式来表达的东西, 只是一种知识;而非系统阐述的知识, 例如我们对正在做的某事物所具有的知识, 是另一种形式的知识。如果称第一种为明言知识, 第二种就为默会知识, 可以说, 我们总是默会地知道, 我们在默会我们的明言知识是正确的。”国内外从事默会知识理论研究的专家对此各有不同的论述角度。董仁忠、张晋、马庆发在《关于职业院校默会知识若干问题的探讨》中, 将默会知识的概念总结为“默会知识是个体或组织通过实践积累起来的并大多要通过行为表现的, 以信仰、领悟、个人经验、直觉、感悟、默契和诀窍等形式存在的, 难以用语言、文字、符号、图像和公式等形式表达清楚的, 不容易传递的知识。”基于以上表述, 我将“默会知识”与“明言知识”的关系理解为———默会知识是明言知识的基础, 在无能力将知识明言时, 是要先默会的;默会知识是明言知识的升华, 明言知识变为自己的能力时要转变成默会知识;明言知识对于默会知识是冰山的一角, 正所谓很多知识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

(二) 技校教学状况

在以登记入学方式进入技校学习的学生中, 低成就感学生的比重逐年加大, 这些学生主要表现为:在学习能力上有较为显著障碍的学困生;在心理素质上特别是在思想认识、意志品格上有不良障碍的问题生;学业和认识水平都不高的双差生。他们学习明言知识的自我效能感差, 在他们的学习经历中, 经常性的学习失败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兴趣, 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自暴自弃、逃避学习, 强迫这些学生把应知应会的知识都以明言知识的形式掌握是很困难的。

技校教学的目标是坚持以能力为本位, 重视实践教育, 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把技校学生培养成能把所有知识明言化的专家也是没必要的。

(三) 以默会理论指导技校教学优选教学法的意义

董仁忠等把职业院校中对课程教学实践中以课程教学策略为载体的、基于个体技能的默会知识归纳为“判断学生职业取向、专业特长和学习状况的悟性、直觉和心智模型, 教师灵活地处理教学问题的教学机智和诀窍, 教师处理课程教材问题的技巧, 以及在教师的言语、体态、表情、着装等方面所体现的默会知识。”

基于以上对技校教学状况的分析、对默会知识的认识, 以及对“默会知识”在职业教育中表现的理解, 我们看到, 如果在技校专业课教学中能以默会理论为指导, 适时、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 使没有能力将知识明言的学生默会, 使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将明言知识升华成自身的素养, 真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将比我们为了教学改革而采用任何特别的教学方法都更有意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也是对教师理解默会理论的要求。

以默会理论为指导,

选择《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 常用的教学方法

目前, 国内职业学校在专业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等。

讲授法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其优点是可以节省教学时间;便于说明原则, 叙述事实, 解释概念;还有利于教师展示个人教学机智, 将教师本人的知识、学习方法、处事方法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讲授法的缺点主要在于单向教学, 教师不易掌握学生对教材的接受情况与了解的程度, 同时有沦为“填鸭式”教学的危险。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以实现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潜能。其步骤包括提出问题———引导探索———解决问题———归纳反思———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其优点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谐相处, 突出“以学为本”的原则, 但是这种方法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与之配套的教学硬件保障。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围绕一个问题或主题, 通过讨论的方式互相启发获得知识和方法的教学程序和手段的总和。它包括教师组织教学、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布置作业、巩固知识六个环节。它有助于学生之间默会知识的传递, 学生与组织之间的学习和启发, 有助于激发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树立自信心。

除讲授法外, 其他几种教学法都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二) 各种教学法在《电工仪表与测量》中的应用

不同章节, 选用不同方法例如, 在“数字式电压基本表”一节中, 学生学习时总爱钻牛角尖, 想弄清仪表各部分的结构和原理, 教师可通过反复讲授, 让学生知道在数字设备和智能设备中各部分都是以模块形式出现的, 学习时只需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不必深究, 使学生默会系统论的思维方式。而在“数字式万用表”一节就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 提出问题:“如何将一只数字式电压基本表改装成实际使用的数字式万用表”。既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将“数字式电压基本表”的知识和第一章学过“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线路”的有关知识迁移过来, 默会为自身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 又在分组学习中完成了学生之间默会知识的传递。

同一章节, 多种教法并用如在讲授“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型号及标志”一节时, 先采用讲授法, 讲授物品分类都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 每个学生都可以采用自己的分类标准对仪表分类;型号的编制都有一定的规则, 掌握这些规则比背会型号内容更有价值, 从而打破学困生只会背书这一默会式的学习方式, 让他们默会到“我是学习的主人, 学习有很多种方法”。然后水到渠成地使用讨论教学法, 让他们用不同的标准给用过的仪表分类;用问题教学法给仪表编制型号;用项目法完成一次简单的选择仪表的任务。

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法班级人数少, 基础相差不大就可以多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学生人数多, 基础差别大, 就要多讲授。我在2004年接到一个电工班的教学任务, 这个班只有24人, 且多为女生, 教学中发现本班学生基础知识较强, 也积极配合教学过程, 但学习主动性不够, 动手能力不强。上了两次课后, 我就直接做出教学方法调整, 让其自由分组, 每组6人, 分4组, 以后就以组为单位采用讨论法、问题法、项目法完成《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的学习。一学期下来, 学生反映学得轻松, 学得扎实, 要求下一学期还这么学。水平稍差的学生也觉得在教师个别指导和与同学的交流中收获了很多说不出来的东西, 我知道这就是默会到的知识。

不同教学阶段, 教学法也会不同开课之初, 多用讲授法。待学生默会了教师的思考方式、默会了教材的编制思想、默会了本门课的学习内容后, 就可以多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了, 毕竟教学是为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电工仪表与测量》中讲到的各种仪表都是由测量机构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的, 其中测量机构是核心。虽然各种不同类型的仪表的测量机构不同, 但是作用都是相通的, 采取对比的方法来总结各种仪表的结构和原理是重要的, 学生也是有能力做到的。所以, 在讲授了电工指示仪表的组成, 磁电系测量机构的原理和构成, 电磁系测量机构的原理和构成等章节后, 可以逐渐增多其他教学方法的比重。最终实现学生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学到自己的本领。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所说:“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 自己解决任何一个问题, 由于是他们自己获得的, 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于他们所有。”

以上是笔者几年来将默会理论应用在选用教学方法上的心得。我想, 默会理论在教育教学的其他领域也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还有待我们去深入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董仁忠, 张晋, 马庆发.关于职业院校默会知识若干问题的探讨[J].职教通讯, 2006, (5) .

[2]虞东伟.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3) .

上一篇:岩溶地段的地基处理下一篇:抽采技术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