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理论创新

2024-04-14

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理论创新(精选6篇)

篇1: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理论创新

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理论创新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是社会主义时期道德建设的重大举措,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实现了从阶级道德到公民道德,从理想道德到现实道德,从抽象道德到实践伦理的转化,使道德不再是书本上抽象的、空洞的、理想的说教,而是社会生活中具体的、现实的、每个人都应具有的责任.

作 者:曹凤月 CAO Feng-yuan 作者单位:中国工运学院,工运研究室,北京,100037刊 名:工会理论与实践 PKU英文刊名:THEORY & PRACTICE OF TRADE UNIONS年,卷(期):16(4)分类号:B822.1关键词:道德 公民道德 道德建设

篇2: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理论创新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总结过去道德建设成果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结合我局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普遍参与,重在建设”的工作思路,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教育和引导全局干部职工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干部职工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塑造国土干部的新形象。

二、总体目标

要用3至5年时间,着力培育一支具有爱国守法、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崇尚先进、追求卓越、文明礼貌、热情好客、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国土干部队伍;干部职工培训率达98%以上,使干部职工普遍接受一次道德教育,文明素质

有明显提高。

三、基本内容

(一)进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二)进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纪律”社会公德行为准则教育。

(三)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教育。

(四)进行“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行为准则教育。

(五)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五爱”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必须把这些基本要求与具体道德规范融为一本,贯穿公民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使集体主义成为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因此,要大力开展集体主义教育。

(七)进行为人民服务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它社会

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在新形势下,必须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

(八)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创建文明机关,当好人民公仆”活动,和“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提供优质服务、搞好行风建设”活动为内容的争先创优活动,国土部门要树立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以自身的模范行动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九)开展以“父母养育情、夫妻恩爱情、婆媳体贴情、兄弟手足情、邻里互助情”和“相识、相知、相容、相帮、相学”为内容的家庭“五情”、邻里“五相”活动,增强家庭亲情和邻里友情的意识,争做好儿媳、好儿女、好丈夫、好妻子、好父母、好公婆、好邻里,要用两至三年时间全局文明家庭达到70%以上。

(十)开展以“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为内容的移风移俗活动,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提高干部职工抵制各种封建迷信和伪科学能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方法措施

(一)充实完善规章制度,实施道德“规范”工程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我局要结合本职工作性质和特点,根据形式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道德行为规范。制定

《国土干部职业道德规范》,《机关接待文明用语和忌语》《文明家庭评选条件》等,使修订的各种公约、规范更便于操作和考核,更具导向性和约束力,把建章立制作为加强本单位思想、作风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措施,纳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管理之中,发挥其对道德规范的保障作用。

(二)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实施道德“示范”工程

树立道德楷模,加强示范引导,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今后要结合贯彻《纲要》,积宣传那些在国土战线默默奉献的普通干部职工。用这些来自身边的典型为干部群众树立形象、直观、易于理解接受的样板,激发人们“做人要做这样的人”的愿望,引导干部群众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从而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

五、加强领导,把道德建设抓实抓好

(一)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必须提高认识,把道德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放在突出位臵,下决心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抓起,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切实加强对道德建设的领导。领导重视,组织得力,是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局成立国土局公民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陈冈同志任组长,其他党组领导李雪松、许兴志、蒋军、郑周同志任副组长,杨莉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局各科室队所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道德建设工作的全面贯彻落实。

老河口市国土资源局

篇3: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理论创新

十七大以来, 湖南省人民政府深入推进“法治湖南”的建设, 开创了全国先河, 为我国法治建设树立了榜样, 这已成为湖南省一张响亮的名片。首先是初步形成了依法行政制度框架。近年来, 湖南省人民政府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 初步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其次是切实理清了依法行政权限。湖南省政府先后对省级部门的行政执法权力进行了梳理, 修订完善了执法依据, 推行了规范性文件的登记和有效期制度, 建立了行政裁量权的控制模式, 规范执法公平公正, 有力推进了依法行政。然后是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强力推进政务公开机制, 着力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确保人民群众拥有知情权。最后是问责制保障了建设“法治湖南”推向纵深。采取多种有力措施, 全面实施问责制, 努力推动“法治湖南”的建设。

公民参与政治意义重大, 是民主政治的核心所在, 也只有积极公民参与进来, 民主政治才能够真正运转。一是公民参与能真正实现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社会过程的产物, 是人民群众努力争取的结果。公民争取个人权利需要积极的政治参与, 才能充分保障个人权利得到实现。广泛的公民参与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础。二是公民参与能防止权力的滥用。权力需要在强有力的束缚监督下运行, 这既能防止官员的腐败, 也能保护公民的切身利益。为切实制约权力, 不仅需要权力体系之间的监督制约, 也需要公民和社会的制约。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是公民对公权有效监督制约的前提条件。三是公民参与能促使政策科学民主。公民参与能积极影响公共决策, 公民能为决策者提供好的建议和意见, 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更加符合公民的利益的公共政策。公民积极参与决策过程有利于发现政策的缺陷并及时纠正, 促使了公共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四是公民参与有利于社会和谐。制定公共政策就是一个利益关系分配协调的过程, 如果制定的公共政策严重影响了利益分配的不合理, 利益者之间就会产生发生矛盾, 对公共政策产生抵触情绪, 这不仅会损害公共政策权威性, 还会影响社会的公共秩序。制定的公共政策充分兼顾了公平, 如果公民不接受这种公平, 也会导致公众与公众、公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但假如公众能真正参与公共政策的决策, 能让公众了解整个决策过程, 公众更容易接受这样制定的政策, 这样就能化解公众与政府之间很多不必要的矛盾。五是公民参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众的参与可以提高公民的权利和民主意识, 提升参与能力和参与技巧, 促进公众的政治认同感。

二、提升公民参与意识是关键

自从2010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就已提出建设“法治湖南”, 这是湖南的一张名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湖南的政治体制无论是从制度化、民主化还是法治化方面, 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民主法制的建设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公民政治参与的行为日益活跃, 且呈扩大化发展趋势。但是要推动公民政治参与, 公民的实际政治参与状况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在建设法治湖南的过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较低, 参与意识还不够高, 参与的方式还有待改变, 这些都影响或制约着法治建设的飞速发展。

(一) 经济基础薄弱

经济发展的程度以及政治制度的转型都制约着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 又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而造成保守的政治心理定式, 这些都影响着公民的实际政治参与状况。经济基础由生产力决定, 经济基础的水平也制约着上层建筑, 因此, 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总是在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变化之后。生产力总体水平稍低, 经济发展不稳定, 必定会导致政治民主不可能有高度发展, 现代化经济与政治的民主化、现代化息息相关。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观念和意识形成, 阻碍着公民政治参与的广泛深入发展。公民的经济收入和地位的差别也都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 对于不同利益群体的公民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立场。因此要想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 还需加快湖南经济的发展, 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 参与制度不够健全

政治参与制度不够健全是法制湖南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年来, 中国先后建立了很多政治体制以及运行机制, 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也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制定的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存在许多不足, 公民政治参与制度还有待完善。

(三) 公民主体意识较弱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公众政治参与程度在逐步提高, 但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公民政治参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公民的公共领域生活以及切身利益等公共政策的出台。中国历史上官本位观念和臣民意识突出, 特别是臣民意识, 它不仅影响了公民的主体地位, 还影响了中国政治的长远发展, 导致公民独立人格意识的萎缩。公民主体意识不够, 在政治参与上缺乏积极性, 不能从本质上表现独立个性, 捍卫自己的主权, 增强自由意志, 依然对决策者存在的盲从的政治文化状态, 在公民民主、法治意识等方面表现薄弱, 儒家思想的传统政治文化难以消除, 这导致公众在政治参与行动中表现出服从意向, 政治意识淡薄。

(四) 公民参与能力不足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高度集权和君臣思想专制统治的国家, 一些公众缺乏政治参与经验和意识, 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较低。一是政治参与动机多存在利益取向大于政治取向, 或者参与的目的是为了维权。二是政治参与兴趣不大。三是政治参与行为具有理性和非理性参与两种, 后者呈增长趋势。四是政治参与结果表现为形式主义和非责任化倾向, 有些政治参与只停留在形式主义层面上, 实际收效甚微。一个政治体系要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必须要有优秀的公民充当良好的运行角色, 充分尊重每一成员, 政治决策者才能获得彼此的对等的尊重, 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五) 公民参与途径较窄

近年来,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度得到了提高, 但依然有待加强。这说明公民政治参与度既有大的提升空间, 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这些制约因素既有公众的意愿、认知水平以及公民意识, 更多的在于公众政治参与渠道狭窄。现代公民不仅是公共服务的消费者, 也是制定公共政策的参与者, 因此, 必须要建立健全制度, 确保公民政治参与的正常渠道, 真正让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决策。

三、“法治湖南”建设解决措施

近年来, 湖南省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随着《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法治湖南”成为了湖南的四大名片之一, 这为用法治思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 要强化创新社会管理, 满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 要用“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的标尺不断提高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各领域的法治化水平, 改善和创新政治生态环境,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确保公民政治参与理性、合法、有序向前发展。

(一) 夯实经济基础

公民有效参与政治活动是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要不断提高广大公众的整体素质, 激发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 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影响公众政治参与度, 一般来讲呈正向关系。同时, 现代公众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 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希望通过积极参与政治体系建设来影响政府的决策行为。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拓展公众政治参与渠道, 培养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 努力提升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近年来, 中国公众政治参与取得较大突破。一是提高了公民参与水平, 这取决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可以让公民有更多精力参与到政治建设中来。二是增强了公民的政治沟通水平, 经济发展作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技的进步拓展了参政渠道。

(二) 拓宽参与渠道

建立健全公民政治参与机制和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 不断推进公民政治参与朝理性方向发展, 因此, 必须要努力建立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各项基本制度, 能让利益相关者通过法律渠道保护自己的合法诉求, 让公民能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普遍而自觉地以自身的政治参与去影响政治的设计与建设。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增多, 制度和程序更完善, 这对搭建公民参与平台, 引导公民的政治参与都有很好的帮助, 能够保证公民参与政治有序进行, 建立健全民意的表达机制、社会舆论监督机制以及民主评议制度等等, 拓宽公民的政治参与渠道以保证公民在法律框架内有序参与政治。还可以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作用以确保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 由公民参与的政治制度设计必然会强有力地推进政治制度的发展, 使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性得到加强, 政府广泛利用各种渠道, 让不同的公民能通过正常渠道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政治参与制度的发展完善能扩大公民政治的参与范围, 为政治参与程度的加深创造了条件。这样不仅能满足公众政治参与的愿望, 还能保持社会安定, 加深公民政治参与程度, 使公民能切实地感受到法治湖南建设所带来的成果。

四、实施路径与政策体系

近年来, 湖南省相继出台了与“法治湖南”相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发展, 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推动了湖南的法治建设, 使其上升到战略决策的高度, 这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还让法治湖南成为展示城市的名片, 维护公平正义, 让公民能安居乐业, 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助推湖南的社会经济发展, 明显改善了的经济发展的环境。法治湖南的提出正是呼应了科学发展的新要求。随着区域的经济高度发展, 优化发展环境, 规范有序经济运行, 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 就需要法治的建设来进行保障。随着时代进步, 经济发展以及公民多元化的利益需求逐渐凸显, 公民对自己的民主权利日益关注, 期待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能受到社会的尊重, 实现人人平等, 和谐相处。由此法治湖南的建设必须采取各种举措来满足公民对政治参与的相应需求。但是个别利益分配不均, 公民的民主权利无法履行, 打消了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只有搞好法治建设, 还公民健康有序、安定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才能真正实现“法治湖南”健康稳步发展。

(一)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要想真正建设好“法治湖南”, 就必须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在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的同时发展政治体系, 使其能建立健全的公民政治参与机制。首先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和程序化建设, 政治文明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土壤, 通过公正立法的手段来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进程, 通过制度化建设来保障公民民主决策的权利, 规范公民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健全机制来保证公民监督权的实施, 提升公民参与政治的意识, 扩大其发展力量, 促进公民积极有序地参与, 重大问题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站进行专题深度报道, 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促使公民通过正规渠道参与讨论, 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并且确保公共权力为公民谋福利, 扩大其影响力,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二) 完善政务公开制度

要建设“法治湖南”就必须完善政务公开制度, 以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作为重要着力点。法治建设的实践需要从规范权力的运行, 为公民提供高效服务来推进政务公开。公开政务信息是公民有效参与政治的前提, 以满足公民的知情权, 为公民提供足够信息, 信息公开程度能直接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深度, 这也是促使公民参与的先决条件,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设立相关论坛, 组织专题讨论活动, 集思广益, 不仅了解民情民意, 还能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五、总结

公民的政治参与能保证现代社会的民主制度顺利实行, 影响着湖南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 在“法治湖南”建设中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只有将民主和法治有机结合, 才能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促进政治文明有序稳步地发展,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公民的政治参与。

参考文献

[1]陶建钟.风险社会语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探析[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 (4) .

[2]赵璇.我国风险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D].中国石油大学.2011.

[3]杨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行政法治思考[J].法学杂志.2011 (7) .

[4]曹姣星.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J].新西部.2010 (9)

[5]杜英歌.公民政治参与形式的比较与评析[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 (6) .

篇4:论《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公民思想道德;道德建设;理论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132-01

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以及我们全体公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保障,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中国梦。要想实现中国梦,就必须首先加强全民素质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保障和动力,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问题,这既是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实践发展的要求。

但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提要求是我们必须搞清楚什么才是正确的思想道德,什么样的思想道德可以辅助我们更好的去实现中国梦。只有搞清楚方向,才能奔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否则,像过去那种落后、愚昧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无法帮助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如果我们没有搞清楚方向,还按照过去那种执行,其后果只能是离中国梦越来越遥远,永远不可能达到目标。

在我国,人们对道德的思考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形成、发展到成熟的漫长时期。这一过程,我们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从商朝出土的甲骨文中看,已经有了“德”字。当时,“德”的意义比较广泛,似乎还没有从当时的意识形态中分离出来。西周初期的大盂鼎铭文的“德”字,已明确地包含着按照当时的规范去行事而有所得的意思。在中国最早的典籍中,“道”表示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的认识、践履而后有所得。中国的训诂家依据中国文字的特点,指出音和义的内在联系,认为“训诂之旨,本于声音”,并指出汉字是“义以音生,字从音告”,因而认为从“德”的声音可以了解它的原始意义。东汉时的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意思是说,“得”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许慎更明确地说:“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这也就是说,“德”就是一个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一方面能够“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这就是“内得于己也”;另一方面,又能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这就是“外得于人”。这些解释说明,从词源的意义上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当人们自觉地意识到人和人之间道德关系的发生,必须是对人、对己双方都有所得的时候,也就是人们开始有了关于道德的思考,即对人我之间的道德关系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德在治国安邦中的地位与作用历来予以高度重视和评价。马克思曾提出,国家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使每个社会成员“把个人的目的变成大家的目的,把粗野的本能变成道德的意向,把天然的独立性变成精神的自由。”恩格斯也提出要“创造建立在纯人类道德生活关系基础上的新世界”。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他们的道德理论直接运用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从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内容。现如今,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所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是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要求必须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加强行政伦理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认真领会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刻内涵,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在依法治国的同时强化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命运和前途的重要举措。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严治党。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要做到永远不脱离群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自觉地坚持不懈地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道德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还必须从严治政。政府一定要廉洁、勤政、务实、高效,并把廉政放在第一位。

如今,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是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所有公民去配合,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我们才能更好的实现中国梦,否则,只是一部分人高尚起来,其他人依然停留在过去,那么,我们的努力也是白费。

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一切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道德。

要把道德建设同提高国民素质结合起来。道德实践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要实现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最终还是要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使道德规范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人心,由外在的规范转化为内在的良心,使社会舆论与道德良心相互呼应,相互映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大力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四有”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有道德”。要以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注意区分层次,分类指导,因人制宜,因材施教。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新型思想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内在觉悟和自觉行动,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第4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118--650页。

[3]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第99页。

篇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社会公德: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家庭美德:

篇6:定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中共中央日前发出通知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等8个部分。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个新的水平。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重在建设、以人为本,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民主权利,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三、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上一篇:医院管理文件下一篇:预备党员个人自查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