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

2024-04-17

论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精选11篇)

篇1:论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

养浩然之气,做巍巍之人--谈孟子的理想人格

作为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孟子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发展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思想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 者:李向引  作者单位:陕西经贸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刊 名:理论导刊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年,卷(期):2002 “”(3) 分类号: 关键词: 

篇2:论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

试论孟子的独立人格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历来以所谓缺少独立人格意识而为人所诟责,但这种诟责太嫌笼统,它没有分清先秦儒家与秦以后儒家的区别.若说秦以后儒家文化缺少独立人格意识则可,但说先秦儒家文化缺少独立人格意识则未免失之以偏概全.起码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而言,在他身上就具有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是封建专制制度正在建立的时代,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独立意识也日益为封建专制主义的幽灵所吞噬.

作 者:杨淑明 作者单位:中共潍坊市委党校,山东,潍坊,261041刊 名:理论学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JOURNAL年,卷(期):“”(3)分类号:B2关键词:

篇3:孟子文论思想与人格理想的关系

关键词:孟子,人格理想,圣人

一、孟子在继承儒家大统的基础上, 将人格理想具体化

人格是一个人的情感、意识形态以及内在特质的综合表现, 他能够反应个人特有的心理模式, 当个人人格满足社会约定俗成的最高标准时, 便形成人格理想。

人格的形成不仅与个人的生长环境息息相关, 还与个人所使用的语言、思维模式和族群特性习惯相关。从孔子开始, 儒家对人格理想的探讨从未停止过。孔子认为, 仁与知是成就人格的必要因素, 更是达到人格理想不可或缺的基础因子。虽然孔子并不认为所有人最终都可以达到人格理想, 却依然提倡所有人都要求仁求知, 不断地朝着最高人格发展, 宣扬“我欲仁, 斯仁至矣”。 (1)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 对人格理想进行了进一步地阐释。从“仁且智, 夫子既圣矣” (2) 中, 我们可以看出,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主流思想, 继续将仁与智作为衡量人格的重要标准之一, 但与孔子不同的是, 孟子却主张认为人人均可为尧舜, 这个观点在儒家人格问题探讨的进程中,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这个异于孔子的新思想, 无疑将人格理想推向了一个新的广度。

孟子之所以认为人人均可为尧舜, 是因为他从人性善恶出发来解析人格。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人生而具有向善的本心、本能, 即所谓“仁义礼智根于心” (3) , 并且强调四心的概念:“恻隐之心, 人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4) 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四心, 他们是仁义礼智之四德的原始状态。不过, 他也同样强调, 心是人类意识形态的主体, 只有尽心, 才能充分调动意识形态, 帮助个人了解自我本性, 适而才能真正地做到完善自我。

二、跳出思维怪圈, 对圣人形象去神秘性, 真正从“人性”角度出发考虑人格理想的所指

在中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典籍中, 圣人一般表明聪明、智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圣人则由最初含义开始向理想化、崇高化、神秘化转变。 (5) 在孔子的价值体系中, “圣人”被附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其境界几乎是无人能达。孔子这样无限拔高圣人的形象, 一方面抹杀了人格理想的直观性,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后世对这一人格理想探究摸索。而孟子在研究人格时, 则十分看重对人性的研究。孟子通过强调人兽之别和人之常情来体现人性, 他认为, 人不同于兽主要是由于人与生俱来的四心以及道德感。

在对人格研究的问题上, 孟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 那就是他跳出了孔子的思维盲区, 站在了一个高于人格的层面上分析问题。从孔子开始, 儒家自谦的价值观使得现世社会无法容纳一个真正在世的圣人, 因此, 儒家对于圣人人格的揣摩和定义都是间接的, 二次甚至多次传播后的结果。而孟子不同, 他并没有停留在人格理想层面之下对其进行探索。在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当中, 有一种方法是中止判断, 即悬置假设的前提。孟子的思考方式, 就与这种方法类似。孟子突破性地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那即是圣人并不是神, 圣人是人, 所以圣人也会受人性支配。在孟子眼里, 圣人与人是同一层面的产物, 他不仅对圣人进行了更加详实的描述, 更关键的是, 孟子真正地将圣人与人联系到了一起, 所以, 他口中的圣人也会同常人一样犯错。如他在《孟子·公孙丑下》之中的一段叙述:“周公, 弟也;管叔, 兄也。周公之过, 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 过则改之;今之君子, 过则顺之。”孟子认为, 即便是圣人也难免又犯错的时候, 但是不同的是, 圣人对待错误的态度。圣人犯错, 能够不推诿, 能够及时改正。

三、促使人格所指尽可能地容纳人性, 推动实践

孟子十分看重实践, 因此他周游四国, 推广人格理想。孟子认为追求财富名利与追求人格理想并不相悖, 但是, 孟子所谓的名利并非个人名利, 而是大名大利, 即天下人的名和利。这时, 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就是“推己及人”。

孟子和众多儒家们一样唾弃管仲之流一人坐拥金银的作风, 但他反对的是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 转而提倡一人富即天下富的社会模式。孟子在推崇人格理想的同时, 也给予了“人性”最大的包容心, 甚至还潜移默化地深化了“仁”的影响。

孟子口中会犯错、会趋利的圣人, 比起孔子口中高不可攀的圣人形象, 亦或是后世儒家眼里“存天理灭人欲”的圣人形象, 无疑是最贴近“人”的一个圣人。孟子在论证过程中, 言必称尧舜, 给予圣人一个更具体、更饱满的形象。

在孟子看来, 人格理想的实践即为自我修养, 即通过自我教育, 使四心得到升华, 使道德得到成全, 使自我得到实现。就自我修养的方法来说, 孟子提出了很多可行性条目, 其中之一就是他十分强调的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融入人格之中, 人便能一身正气, 长存于宇宙万物之间。孟子不但使得人格理想现实化平易化, 更给出了个人修养的具体方法, 大大推动了人格修养的可实践性。

孟子文论思想阐述和继承了许多孔子的思想, 经常被后人视为孔子思想的正统传承。然而, 最难能可贵的是, 孟子在继承的同时又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并且在人格理想问题的探讨上迈出了十分关键的一步, 即充分考虑到人性并且包容人性。可以说, 孟子思想在人格理想问题的探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 虽然后人曾被不少人曲解, 但是, 作为庞大儒学的分支之一, 孟子思想仍然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①《论语·述而》

②《孟子·公孙丑上》

③《孟子·尽心上》

④《孟子·告子上》

篇4:论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

关键词:理想人格;仁智勇;义志气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6—0146—02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中,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有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孟子秉承了孔子将理想人格理论层次化的做法,他把孔子理想人格中的“圣人”和“君子”做了一个相互补充,使其成为他理想人格中的“圣人”和“大丈夫”。孟子一方面,降低了孔子看成至上“圣人”观的理想人格,消解了它的神秘性;另一方面,使他的“大丈夫”人格理论植根于现实,增加了它的具体操作规范。由此,孟子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在人性论的依据下,以仁智勇为其理论内核,通过集义、尚志、养气的培养落实到现实的人生。

一、大丈夫理想人格的理论基础 —— 性善论

孟子的“大丈夫”理想人格是以性善论为内在依据层层展开的,是对孔子“为仁由己”的深化。(《论语·颜渊》)孔子很少论及人性问题,在《论语》中只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明确涉及到了人性问题。孔子没有给人性明确定位,但他认为“为仁由己”, “我欲仁,斯仁至也”。 (《论语·述而》)孟子从人禽之辩着手,提出了“人异于禽兽”的观点,探讨了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将孔子的人性观点做了性善论的解释。

孟子认为,人有四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这四端之心,是人之为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是其 “仁义”思想的主要根

据。理想人格的道德修养,就是对这四种善端的延伸。

二、大丈夫理想人格的精神内涵 —— 仁智勇

孟子的人格论是身心合一的道德人格,其核心是仁智勇的完美结合。这一理论继承了孔子理想人格论的观点。《论语·子罕》中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赞美仁、智、勇三者统一的完美人格,他自己终生都在追求实践这种高尚完美的人格。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理想人格的精神内涵,将其仁智勇发展为“大丈夫”理想人格中的仁政,知言,浩然之气。仁政,知言,浩然之气与仁智勇一脉相承,又展现了孟子时代具体操作的现实价值。

为了造就完善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孟子将孔子建立的“仁”的学说发展成“仁政”。 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仁政”就是统治者身心合一的仁爱人格“推己及人”的结果。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是以仁爱和忠恕之道的人格为基础的,“保民而王”是其“仁政”学说的思想核心。孟子认为只要行仁政,保民而王,就能无敌于天下。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这种仁政思想充分体现了孟子关于“仁”的理想人格理论。

孟子的“知言”即是对孔子之智的集中反映,孟子说:“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只有人格完美心理健全的人,才能认识那些人格上有缺陷、心理上有毛病的人的言语,才能不惑,才能不动心,这就是“智”的体现。要做到“知言”,就要“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孟子的“浩然之气”是对孔子“勇”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浩然之气”是从凝聚着正义与道德的生命个体中产生出来的,它是正义与大道德造就的一身正气。“浩然之气”的说法,据《孟子·公孙丑》记载,孟子是在和弟子公孙丑讨论对于拥有卿相权位是否“动心”的时候引申出来的。原文如下:(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事焉而务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的“浩然之气” 体现为从本体论向伦理学、人格理论、用世理论的转化。

三、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品格培养——义志气

要成为仁智勇统一的理想人格,必须对其品格进行培养。忠恕之道是孔子培养仁智勇完美人格的一贯之道。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培养是通过集义,尚志,养气的方式实现的,集义以养仁,尚志以养智,养气以蓄勇。

重“义”是“大丈夫”理想人格的行为规范、处世原则。孟子重“义”是因为“居仁由义”。孟子发展孔子之“仁”,以“仁义”谈“仁”。 《孟子》中的“义”字有108处,“仁义”并举,共计27次。《孟子·尽心上》中“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这句话明确道出了“仁义”这一范畴的潜在意蕴。从孔子的“为仁由己”,到孟子的“居仁由义”,可以看出“集义”的重要性。为何“仁”的精神特质需要集义呢?这就需要分析仁与义的关系。孟子多次把“仁”与“义”比作“宅”与“路”。 他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他还说:“夫仁,天之尊爵,人之安宅也。”(《孟子·公孙丑上》)“夫义,路也。”(《孟子·万章下》)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孟子·尽心上》)孟子以“安宅”喻仁,仁是人心,是人的道德依据,而且这个依据是自己原本固有的。“路”者,道也。“正路”者,即正道。孟子以“正路”喻“义”,这个“义”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限制、约束着人们正确前进。“仁”与“义”这种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显示了集义的重要性。

《论语·子罕》中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视志为人生的精神柱石。同样,孟子为了塑造完美的“大丈夫”理想人格,提出了“尚志”的培养途径。孟子中“志”主要集中在《孟子·公孙丑上》一章中,“《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所以正人心者,尚志也。”[1]所谓“志”,是让具有善恶判断能力的“心”来作道德判断,再作实践的道德方向,即“志固心之所之” [2]。这种“志”便与“知言”有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使“知言”的判断力因“志”的存在就有了强大的动力。《孟子·尽心上》中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只有在坚守自己志向的基础上才能“知言”。 “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实现,必须从立志开始,把立志看成是“大丈夫”理想人格实现的坚实动力支持。

孟子理想人格的具体化,即具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之人。体现孟子“浩然之气”之“勇”的气需要养,即“养气”。孟子的气具有两层涵义,一方面气是一种生命元气的特征,徐复观说:“孟子养气章的气字指的只是一个人的生理地综合作用或可称之为生理地生命力” [3]。另一方面是气的道德意蕴,这是孟子“浩然之气”的现实价值,也是孟子超越于前人的地方。程颐评价说:“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4]孟子“养气”主要是为了达到不疑不慎,意志坚定的一种道德精神境界。“气”需要养,这是因为孟子把“心”与“气”看成是互动的关系,所谓“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心不足够坚定气便会反过来控制,干扰心。因此,在这种互动的关系中,要养气便要从坚定心的实践来确定,这便形成了孟子修养功夫中“心”与“气”的独特关系[5]。在对告子的批评中,孟子用“志”字来代替“心” ,“志”是表示道德判断及实践的道德方向。孟子借“志”强调“心”的道德判断及实践性,因而,孟子的“养气”主要着手于两个方面:“持其志”和“无暴其气”。 “持其志”即从积极性上去持执心的道德判断及实践性;“无暴其气”即从消极性上减少生理血气无所控制[6]。“持其志及“无暴其气”修养方法最终修成了孟子的“浩然之气”。

四、大丈夫理想人格的当代价值——经于世

孟子所塑造的仁智勇统一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因其具有现实的具体操作规范,一经形成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两千多年来,在孟子“大丈夫”理想人格的感染下,历代有识之士学习、领悟和实践,从而长期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人格修养和自我塑造,培养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优秀人才。 “大丈夫”是孟子歌颂的具有仁智勇完美人格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孟子一生都在躬身实践着这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理想人格。孟子“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闪烁着不可磨灭的思想光辉。

孟子仁智勇统一的“大丈夫”理想人格,不仅深刻的影响了两千多年中华民族性格的发展,时至当代,它经世致用的现实价值依然浓郁。具有行仁,为智,有勇这样理想人格中的大丈夫,配以集义,尚志,养气这样的修养方法,孟子的大丈夫理想人格论其精华对于建构和谐社会理想人格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2][9]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6.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2.

[4]朱熹.孟子集注·孟子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

[5]杨儒宾.儒家身体观[R].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6:35.

[6]温克勤.先秦儒家合理人生观述评[J].齐鲁学刊,1994,(1).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0]赵岐.孟子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1]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3]邓球柏.孔孟的人格论——三大德(仁智勇)与大丈夫[J].哲学研究,2001,(12).

[14]姜碧纯.浅析孟子的“大丈夫”思想[J].武警学院学报,2008,(3).

篇5:论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构建

论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构建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人格的构建,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弘扬近、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培养独立、自主和富于批判精神的人格,积极投身于现实的伟大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理想人格.

作 者:吴凤庭 作者单位:黄石理工学院师范部,湖北,黄石,435003刊 名: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SHI POLYTECHNIC COLLEGE年,卷(期):20(5)分类号:B825关键词:知识分子 理想人格 构建

篇6:孟子的“性善论”与人格修养美学

孟子的人性论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认为人性本善但同时又离不开人自身的`修养以保持和发展这种天生的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孟子修养学人性论或人性论的修养学及其修养美学.孟子的这种修养美学表现在人格完善论、养气修性论、充实为美论、政治修养善论和文艺批评论等方面,并对中国古代美学理论和文艺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作 者:王建疆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安西,730070 刊 名: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MINORITIE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4) 分类号:G03 关键词:孟子   性善论   人格修养   美学  

篇7:论孟子的理想人格理论

论儒学人格理论对现代企业家形象塑造的价值

本文通过系统阐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流的儒学的.人格理念,并将儒学浩瀚的人格理念归纳、概括为“内圣外王”,进而阐述了中国现代企业家为什么需要确立“内圣外王”的人格形象,从而将现代经营管理技巧与传统文化精髓融合起来、贯通起来、一致起来,从而寻找到了企业现代化的民族文化底蕴,为建构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作 者:张绍学 吴清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学院刊 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年,卷(期):2001“”(4)分类号:G03关键词:儒学人格理念 内圣外王 企业家形象塑造

篇8:论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

人格一词, 英内涵语为Personality, 源于拉丁文Persona, 原指演员所戴的面具, 即一种遮蔽性和表演性的伪装, 转义为演员本身以及他用这一面具在生命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把人格说成是面具那样的东西, 意在说明人格就是表现于外在的、公共场合中的自我。”[1]早在古希腊时期, 苏格拉底、斯多葛学派就探讨过人格问题。中国的儒家、道家学派也曾就人格问题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但对人格研究真正做出巨大贡献的则是源于上个世纪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其一, 人格是发生在我们内部的, 影响着我们怎样行动、怎样感觉的那些情绪过程、动机过程和认知过程;其二, 人格是稳定的, 可以通过不同时间、不同情景, 在不同的行为方式中发现个体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质。

政治人格作为人格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个体在政治生活中表现于外的自我, 是政治自我。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 人不可避免地要涉入政治生活, 一般而言, 有什么样的政治心理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政治行为。“政治心理是政治主体对一定社会政治现象自发产生的感性的、非系统的、非定型的主观反映形式。”[2]当这种非系统的自发反映形式具有了一种持续稳定的特性时, 便形成了政治人格。

综上所述, 笔者给政治人格作如下定义:政治人格是政治主体在遗传和现实政治环境双重影响下, 逐渐形成的一种政治生活中的持久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是政治主体内在动力系统 (隐性) 与外在政治形象 (显性) 的统一体。

二、政治人格结构的心理学分析

关于人格的结构, 众多心理学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在此, 笔者借用荣格的理论, 从意识与无意识两个心理层面来简要分析政治人格的结构。

1、政治人格的意识层面

政治人格的意识层面处于结构组织的表层, 它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思维、政治动机、政治态度等。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生活的反映, 是对政治客体的一种主观规定。情感和思维既是意识的功能, 又是意识的内容, 其中情感依据的是主体感受, 思维判断则更认同于观念。而政治思维则是一种逻辑推理过程, “是在个人欲望、社会规范、道德良知和现实条件中间进行权衡与取舍的过程, 是各种价值观念冲突组合的过程”[3]。“政治动机包括对政治参与的责任、对政治问题感兴趣的方面、政治优先考虑的问题、对自己政治能力的估价等等。”[4]在前述政治心理过程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心理过程被称为政治态度, 它是个体对某一政治客体所持有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2、政治人格的无意识层面

无意识层面包括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包括了一切被压抑的经验和被遗忘的知觉与记忆, 每当需要的时候, 它就会浮现在我们意识之中。而对政治人格有着巨大作用的是集体无意识, 它具有遗传的性质, 包括本能的行为模式和“原型”这样的思维模式。集体无意识“不属于个体所有, 是人类在种族演化中长期流传下来的一种普遍的原始心象与观念。”[5]其中, 人格面具又称“顺从原型”, 是集体无意识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人获得社会的接受与认同而公开展示出来的东西, 是个体适应社会的机制。它对行为有某种强迫性的巨大驱动力。

三、现代政治人格的主要特征

中国的传统社会处于一个相对来讲十分封闭的状态之下, 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其社会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呈现出一种超稳定的状态, 在其中孕育的传统政治人格的结构和特征同样具有超常的稳定性。中国传统政治人格由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塑造而成, 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专制型的人格特质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臣服、依附性的人格特质。与传统社会政治人格的特征相对应, 我国现代政治人格的发展是以西方现代的政治人格为参照系的, 它的主要特征是:

1、政治评价以实际效用为主, 政治行为趋于理性化。

政治评价的标准从传统上以道德为主, 转为以实际效用为主。政治评价逐渐趋与理性化, 政治参与有合理的期望值。

2、公民的自我和自主意识增强, 反对心理依附。

只有具备完整独立的人格和理性精神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现代政治意义上的公民, 才能有效地参与政治。

3、主动意识增强, 积极主动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 如选举, 对

国家作出的大政方针、决策等等积极支持配合, 使之得以有序的执行。

4、突破小集团人格, 开放意识强, 反对政治人格中宗派残余思想。

突破各种由非正式组织形成的人情关系网。反对将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社会之上。

四、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的形态

现代化人“他是一个消息灵通的参政的公民;有明显的个人效能感;在同传统的影响来源的关系上, 他是高度独立和自主的, 尤其在做出如理个人事务的基本决定时是如此;他乐于接经验和新观点, 这就是说, 他思想比较开放, 头脑比较灵活”[6], 阿尔蒙德和鲍威尔为我们勾画这样一个典型的形象, 具体说来应该包括:

1、独立的个体意识。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既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干涉他人意志自格独立;也不应人云亦云、盲目依附, 面对复杂政治生活能够做出独立的认识和判断。

2、主动的参与意识。

具有此种意识的人, 对政治活动, 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及自己对政治活动的影响有着清醒的认识, 能正确判断出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人权和价值并产生心理上的归属感, 具有清楚的权利、义务意识和政治责任感, 对政治参与抱有积极的态度。

3、开放创新的意识。

现代人面临着一个更为开放和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 开放意识或曰全球意识应该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这是说现代的政治主体比起传统的先辈更容易或愿意接受, 政治革新和改革并经受新的政治经历。

4、民主与法治意识。

所谓民主意识, 是指人们对国家民主政治、民主权利以及法律制度在观念上的反映, 其主要内容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和平等、自由的意识等[2]。所谓法治意识, 是指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所应当具备的与现代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和文明形态相适应的、为法治社会所必需的法律素质、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观念。

现代政治人格是政治主体在现代化过程中通过政治社会化逐渐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是促进政明发展的心理机制和外显形象的统一, 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 必须具备上述的要素。这也是一个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所要具备的基本因子。

五、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的建构

日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逐步民主公开的政治体制, 不断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以及多层化的社会结构, 对当前我国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考察理想政治人格的构成要素和我国传统政治人格的表现形态,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实现我国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的塑造:

1、经济层面。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变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发展的影响是空前的, 市场经济所培育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自由和宽容精神、平等观念及妥协思维, 体现了现代政治人格的内涵。

2、制度层面。

民主的法律化和制度化可以形成有利于现代政治人格发展的稳定机制。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首先要求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了健全的法律体系,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应有权利便有了制度上的保障。

3、政治文化层面。

政治文化以其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规定了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方式, 从而也制约着政治体系的运转。我们需要进行理论创新, 发展吸收先进的政治文化, 发挥其指导作用, 消除传统政治文化中不利于现代政治人格形成的部分。

4、吸收有益成果层面。

塑造现代政治人格, 应注重对既有成果的批判吸收, 它包括这样两个方面:其一, 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政治人格。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道德自律, 坚持道德自律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与凝聚力的形成, 弘扬道德理性有助于塑造现代政治人格。

其二, 借鉴域外政治人格的发展成果。西方政治人格中包含的自由、民主等内容对于今天我国的现代政治人格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尤其那些对全人类具有普遍价值的内容, 可对其直接选择使用。

六、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能有效推动政治民主

就理论上分析, 政治民主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制度民主化与人的民主化。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不可偏废。不过, 两者之中, 人的民主化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实现人的民主化, 就政治心理学方面来说, 也即确立现代政治人格———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政治人格就是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 在政治人与政治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内化为政治人具备的政治修养、政治伦理、政治德行等一切品格。政治人格因其所具备的人格特性, 可以划分为健全的政治人格 (民主、公平、宽容等) 和病态的政治人格 (专断、极端、狭隘等) 。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显然属于前者, 是一种健全的政治人格。在这里, 笔者重点谈“宽容”这一政治品格。政治宽容就是作为政治人 (包括自然人、法人及政治组织) 的政治主体所具有的对于己方在政治领域有所冲突的一方或多方的包容、容让、理解等一种政治品格。合理地把握和发展这种政治品格对构建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有其内在的促进, 进而推动政治民主。

具体到政治民主中, 宽容的价值阐述如下:

一般而言, 政治民主的核心是政治参与, “主权在民”或“人民的统治”只是“理想的民主”, 而民主的实际意义不在于是多数人的统治还是少数人的统治, 而在于群众地广泛参与。政治民主是随着公民权的逐步扩大、政治参与的出现和范围的扩展而出现的。也就是说, 政治宽容是政治参与的前提, 如果统治阶级不能够有所宽容的对待不同的政治声音的话, 也就是“钳民之口”, 不同政见者或有意参政者动辄得咎, 恐怕会造成人人自危, “莫谈国是”。如此下去, 何来民主?因此要民主, 首先要政治宽容。因此, 可以概括出政治民主出现的规律:政治宽容———政治参与———政治民主。

因此, 在现代社会, 公民政治人格水平是判断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并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现代社会, 单个个体是构成社会的基础, 唯有个体形成了具有理性、宽容、自主性、主动性、参与性、开放性等等特征的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 实现了人的民主化, 才能带动制度的民主化, 从而有效地推动整个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也维持着政治的稳定。

摘要:本文在借鉴西方现代公民型政治人格的理念和解析当下中国的现状的基础上, 研究政治人格的内涵、结构、特征, 从而提出了符合中国客观环境的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的构建途径。确立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 对于维持政治稳定, 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治人格,政治心理,理想的民主政治人格,政治稳定,民主政治

参考文献

[1]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2.

[2]吴大英, 杨海蛟。政治意识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

[3]王慧然。传统政治人格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演变[J].北方论丛, 2001, (3)

[4]陈振明。政治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5]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篇9:论孟子的人格美及美感共通性

一、“充实为美”的人格美思想。

孟子的美学观是以善为核心,以真为表现的。何以见得?“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为善?何为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②孟子借点评乐正子表达自己对于人格的看法,好即是善,实在即是真,能同时具有这两种品质的人格就是美的。

孟子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善的品质,并且论证过:“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③他认为看到小孩子快要掉到井里去时人们都会有恻隐之心,不是因为跟孩子的父母交好,不是为了博得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而是人生来就有的。人有恻隐之心就如同人有四肢一般。但是有人性善,有人性不善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④也即是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本来就拥有的,而不是外人所教授的。但是得到这些品质需要去探求,之所以有人“性不善”就是因为没有去探求的缘故。

那么人们该如何去探求呢?孟子又提出了知言养气说。所谓知言,即是指人有辨别言辞的能力,要做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诐”指偏颇、乖张;“淫”指过多;“邪”指不正当;“遁”指支支吾吾、含混不清。能够分辨偏颇、过多、不正当、含混不清的言辞,人就找到了向善的方法。但仅知言还不够,孟子结合自身指出人也应该“养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⑤也即是说,浩然之气是用正义来培养的,通过日积月累正义才能使它生长出来,并不是正义偶然从外而入得到的。言行有一件不符合正义便会使这种气出现疲弱,因此必须不断行正义之事,但也不要刻意去帮助它。能做到知言与养气相配合那么人就会向善,就有可能得到人格美。

二、提出了美感共通性的观点

美感共同性是美学存在的基础,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就是建立在人对美的事物具有共同的感觉的基础之上的,只要谈到美就无法回避美感共通性的问题。先秦美学在孟子之前还没有人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这是孟子对中国美学的又一巨大贡献。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这里说的是人的味觉,听觉,视觉诸多感官所能体验到的感觉是相同的,因此,对美的感受也是共同的。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作品既然要出现在感性实在里,它就获得了为感觉而存在的定性……感觉既然是感觉,就要和物质发生关系,而物质是彼此外在,多种多样的,所以感觉本身又有触觉,嗅觉,味觉和听觉之别。”⑥他认为前三者直接和物质对象相连“不让它的对象保持独立自由,而是要对它采取实际行动,要消灭它,吃掉它”⑦因此不能产生美感。这就否定了孟子的“同味”产生美感,但他认为视觉和听觉能够产生美感“对象的关系是用光作媒介而产生的一种纯粹认识性的关系,而光仿佛是一种非物质的物质,也让对象保持它的独立自由,光照耀着事物,使事物显现出来。”⑧而“人耳掌握声音运动的方式和人眼掌握形状或颜色的方式一样,也是认识性的。”⑨这与孟子的观点不谋而合,只不过黑格尔是通过学理的分析将之表述出来,而孟子是以一种更贴近于生活化的口吻表达的,但是二者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是相同的,那就是美感共通性是普遍存在着的。

参考文献:

[1]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180页

[2]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331页

[3]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69页

[4]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245页

[5]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第57页

[6]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三卷上册,第12页

[7]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三卷上册,第12页

[8]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三卷上册,第13页

篇10:论孔子的志向观及其理想人格建构

一、孔子的志向观

自古以来, 中华民族就讲志向、重节操, 始终坚守人格的力量。孔子表述道德意志的主要范畴就是“志”, 并以“弘”、“毅”、“笃”、“勇”、“恒”等范畴来阐释种种具体的道德意志品质。“志”就是人的志向、志气和理想, 对于一个人来讲, 就是他人生努力的具体目标。那么, 孔子之“志”如何 ?《礼记·礼运篇》中是这样记载的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这番美妙的憧憬, 就是孔子对其“志”的形象描绘。在《论语》中孔子曾多次提到“志”, 主要有“志于学”、“志于行”、“志于仁”和“志于道”, 并一生为此奋斗。

(一) 志于学。《论语》第一个字就是“学”。孔子自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为政》) 这里的“志”, 就是树立起追求人生价值与意义的志向, 这里的“学”, 就是学以成为“仁人”“圣人”之学。世称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 从孔子所习所教者来看, 就是“六经”。这些古代典籍承载了“先王之道”、“文武之道”、“君子之道”, 通过承传六经, 孔子确立了语言、行为和思想道德三个规范, 希望当时以及后世的执政者能按照这个规范去治理天下, 实现“人生三不朽”——“立德、立言、立行”。孔子认识到了学习之于悟道的重要性, 他十五岁“志于学”, 并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学问”;“学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志于学”三个字, 改变了中国文化史。钱穆先生曾说 :惟自孔子以后, 而儒业开始大变。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 可称为开天辟地旋转乾坤一伟人。

(二) 志于行。《论语·学而》云“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国学大师南怀瑾《论语别裁》对行的解释为 :“言行一致, 诚诚恳恳, 非常老实……”孔子认为, 一个人仅仅在内心或言语上立下志向, 而没有行动, 是不可能实现理想的。而君子好学, 首先要降低物质享受的欲望, 其次要在言行上磨练自己, 然后再虚心向良师请益, 使自己走上正途。《礼记·中庸》则强调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高层次, 即要努力践履所学, 做到“知行合一”。实际上孔子是个主张积极入世并身体力行的人, 他曾周游列国十四年, 欲行道于天下而救世。他教学的内容多是从政治国的本领, 他自己更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当他在鲁国有了些权力后, 便按照自己既定的主张办事。当受到排挤离开鲁国后, 又到各国游说诸侯,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可见, 孔子所志之学并非只是一种理论, 同时也是一种道德实践。

(三) 志于仁。《吕氏春秋·不二》云 :“老聃贵柔, 孔子贵仁, 墨子贵兼”, “仁”是一个多次被孔子论及的重要命题, 但在不同的场合, 针对不同的对象和问题, 回答内容和要点却各不相同。孔子强调 :“苟志于仁矣, 无恶也” (《论语·里仁》) “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 。可见, 孔子之“志”是由“仁爱之心”发出的, 具有仁的品性, 它包括了孝、弟 (悌) 、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丰富的内容。孔子出生在奴隶制礼崩乐坏的时代, 他认为人心的堕落是要从人心上着手, 强调志对道义的坚守及对情感、欲望和利益的控制, 即重建自我控制行为的能力, 促使其德性的觉悟和完善。“仁”正适应了这一矛盾的要求, 从调和自我心境、完善自我人格入手, 进而去完满家庭, 均衡社会, 平治天下, 直到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生态的改善相同步, 达到天人合一、物我共益的最高境界。孔子一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这样一个“仁者爱人”的理想社会。

(四) 志于道。孔子一生所努力追求的“志”就是“道”, 《论语·述而》云“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论语·里仁》云“朝闻道, 夕可死矣”, “志于道”是志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孔子把“道”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这个“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 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 也是最高的目的。在《论语·公冶长》中, 孔子和弟子们各述己志, 子路讲待人, 颜渊讲律己, 孔子谈的则是治理天下, 其志向已从“个人”修养层面上升到对“群体”的关怀了。在《论语·先进》中, 子路使国勇义, 冉有令民足食, 公西华助君行礼, 曾子则“鼓瑟兮, 铿尔, 舍瑟而作”。孔子虽未直述其志, 但从他“吾与点也”的叹美中, 我们却也窥见到了那个太平社会之缩影, 孔子理想之终极。曾子所描述的人生境界, 实与孔子“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的境界——“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相通, 前者着重在心灵层面的安顿, 后者着重在社会制度的安排, 由此可知孔子之志是“大道”的实践。

二、孔子对理想人格的建构

所谓理想人格, 是指人如何生活才最有价值和意义, 或者说, 具有什么样的品格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的凝聚。古往今来, 许许多多的思想家, 都从其思维框架和价值系统出发, 建构出不同的理想人格模式。孔子特别重视理想人格的建构, “君子人格”与“内圣外王”是孔子对理想人格设想的两个层次, 其初级阶段就是成就“君子人格”, 高级阶段就是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

(一) 对“君子人格”的界定。孔子所界定的“君子”, 一指与“小人”相对的泛称, 一指低于“圣人”、“仁人”层面的特称。其词早在《尚书》、《周易》、《诗经》等先秦典籍中就已经出现。最初是贵族在位者的专称, 与士以下的庶民百姓的“小人”相对称。孔子时代逐渐从身份地位上的概念演变为道德品质的内涵, 成为代表个人品格高下的名词。孔子一生致力于践行君子人格, 其《论语·宪问》通过对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递进回答, 向我们阐明了君子的最高理想是“安百姓”。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 但却远未臻圣境 ;“修己以安百姓”方可成圣。至于怎样修己, 孔子提出君子仁、智、勇三达德, 即“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此外, 孔子还提出君子要“知天命”, “不知天命, 无以为君子也。”就文本所言, 孔子的“知天命”, 实际就是一种对大道的信仰和追求。

(二) 对“内圣外王”的诠释。“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圣有所生, 王有所成, 皆原于一 (道) 。”, “内圣”就是内修圣人之德 ;“外王”就是外施王者之政或外务社会事功。其思想内涵与孔子在《大学》所提到的“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这一统治天下的准则相吻合, 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内圣”方面, 孔子主张“为仁由己”、“克己复礼为仁”, 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仁, 关键在己, 正所谓“我欲仁, 斯仁至矣”。在“外王”方面, 孔子以“修己”为起点, 而以“治人”为终点——“修己以安百姓”。即由“内圣”而“外王”, 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本人从未以内、外之分来定“圣”、“王”之别。因为不管为圣还是成王, 内在之德与外化之功都必须兼备, 因此, 我们应该辩证地去理解孔子“内圣外王”的思想。

罗国杰先生指出 :“我们需要新时代的君子和圣贤” (《中国传统道德》) 。当今社会是一个理想人格需要重塑的时代, 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 但精神家园失落 :人情冷漠、世风日下、精神空虚、理想信念缺失。孔子重视君子人格的养成, 强调“内圣外王”, 启示人们培养高尚的道德, 加强自我修持, 做仁人君子, 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内化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俊红.论孔子的志向观[J].河北学刊.2013年05期

[2]赵行良.孔子的理想人格论及其当代价值[J].船山学刊.1998年02期

篇11:论教师理想人格的魅力

一、教师理想人格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1.内涵

“教师理想人格”指教师这一社会角色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良好的性格特征、积极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认知方式、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质的融合体。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因为教育的技术手段再先进也不过是教育的媒介,物质工具无论如何灵巧也不能代替教师去教育学生,教师要以自己的思想感情、学识和言行,以自身品德的、人格的、形象的精神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自己的教育对象。当今的教学应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是指导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发现、去获取他所要学习的一切。教师在教给学生一项知识、能力时,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与能力本身,而更为重要的是要教给他们怎样去学习这一切,培养他们正确的做事、做人的态度。

2.构成要素

(1)工作态度。教师的工作态度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忠于职守、认真钻研业务、严谨治学、甘于奉献、不断创新,他就得到别人的较高评价,相反对自己的职业不感兴趣,对教育对象索然无味,那么,他的价值就会被低估,这种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又会返过来进一步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其态度,以致强化或改变其行为方式。

(2)知识经验。知识是教师工作的依据。完整的知识结构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是影响教师威信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知识结构大致说来包括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一般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因素。能力是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个性心理特征。从能力的结构上看,教师的能力主要包括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它们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及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并影响着教师的人格魅力。

(4)品行因素。品行是影响人格魅力的稳定因素。健全、良好的品质体现了教师的人格风范,是教师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5)气质、性格因素。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在速度、强度和灵活性等动态方面特点的综合表现,教师的气质能渲染出其人格的独特色彩。

(6)意志品质。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意向的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是提高自己和顺利进行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意志品质。

二、教师理想人格具有多元化的人格教育价值特征

1.人格榜样教育价值

在实施人格教育中,比较有效的办法是示范人格模式的灌输,这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的教育手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作为学生最易接近、也最直接的榜样范例,最能启发和诱导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懂知识文化的人,时常以一个榜样的身份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人。对此,卢梭曾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2.心灵感应教育价值

具有理想人格的教师对学生了如指掌,有理想人格的教师的教育意境是为了达到“不教”而教。人生的许多哲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所谓言不尽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

3.人格互补教育价值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受教育者在人格成熟、发展过程中,在接受教师理想人格影响的同时,又反过来影响教育者自身理想人格的完善,这“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的人格教育方式,提高了教育的效果。

4.人格辐射传承教育价值

“桃李满天下”是人类对教师所培育出的学生走向四方最真实的写照。人类社会的构成也就是由一代一代的“桃李”所组成。这样,教师自身人格教育的价值就会慢慢扩展、辐射整个人类社会,对国民人格的塑造和完善,对国家的兴旺、民族腾飞具有深远的意义。

5.激励教育价值

教师那种高昂的理想精神、虔诚的敬业态度以及为达成教育目标而表现出来的强烈求知欲,本身就是鼓舞学生好学进取、发奋拓进的无声召唤。而学生受教师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的深深激励,并转化为一种洋溢在胸中的内驱激情,就能长葆求学创业所必备的奋进状态,从而形成外在行为与心灵渴求合二为一的“内部学习”。

三、重建新世纪教师理想人格

人格教育的内容是有时代性的。在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笔者认为除“威而不令”、“严而不死”、“亲而不猥”、“活而不散”、“博而不骄”、“新而不怪”、“雅而不俗”、“刚而不犟”、“愤而不私”这十条外,教师理想人格最为重要的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以及自我意识中的反省。反省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心理能力,是人格发展中的内在机制。

1.要注意发挥教师人格在师生交往中的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谈到教师人格,人们往往只重视榜样或示范的力量。笔者认为:通过榜样、示范的作用来影响学生,只是一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的做法,只能发挥教师人格的一部分或小部分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人格的作用,使这种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呢?唯有且只有通过交往来实现,通过交往使教师内在的人格魅力转化为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教育过程的实质就在于促进和实现人的社会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形成社会观念、选择人生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信任、尊重和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掌握必要的交往规范,运用一定的交往媒体,改进交往方式,提高交往能力,使其内在的人格力量得以充分地发挥,使学生在健康和谐的交往环境中逐步形成健康、完整、崇高的人格品质。

2.重视师生交往过程的情感因素

马斯洛认为,人们在满足了生理、安全需要之后,继而产生一种爱和归属的需要。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人是不能离开集体环境的,在集体中人既需要别人爱自己,又需要自己爱别人。师生交往中,教师情感投入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学生的情感投入又成为促进教师情感的催化剂。师生以各自的情感为直接交往的媒介和手段,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并相互进入各自的内心世界,产生情感的共鸣,实现理性的升华。这是我们应追求并努力实现的目标。

3.淡化教师的权威意识

教师权威的来源,一是教育结构赋予教师的权力;二是教师基于个人的素养与表现在学生中获得的威信。前者是外在的权威,是每个教师都可能有的权威;后者是内在的权威,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得到的权威。在古代那种师生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中,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与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建立在这种师生关系基础上的教育,只有教师的权威,学生只能顺从。现代教育的情境同古代相比,学生观远比古代开明,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的知识大为增加,视野大为开阔。加之,从个别教学转变为集体教学,教育对象大为增加。在此情境下,只有转换教师的角色,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习的促进者。把学生视为教育过程的主体,淡化权威意识,才是现代教师的最佳选择。

总之,教师理想人格的魅力是感染力、影响力、号召力等之总和,对学生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会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正所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上一篇:才高八斗是褒义词吗下一篇:企业模拟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