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

2024-04-23

论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精选9篇)

篇1:论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

论唯物史观的价值内涵

人类历史的发展既是一个客观的`和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一个自为的合目的的主体自觉选择过程.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克服了以往历史观的局限,实现了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价值的实现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是一个付出代价和扬弃代价的辩证过程,需要人们权衡利弊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作 者:赵东海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75刊 名: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37(1)分类号:B03关键词:唯物史观 科学原则 价值原则 代价 价值选择

篇2:论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

生态运动是当代世界性的社会运动.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对唯物史观的启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认识唯物史观的本来面目;二是如何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作 者:彭学农 Peng Xuenong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上海,200444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年,卷(期):2005“”(11)分类号:N09关键词:生态学 唯物史观 自然 生态危机理论

★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 企业对客户的感谢信

★ 混沌理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 就业问题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世界能源展望》对我国的启示

★ 对我国功能保健品营销模式的探讨

★ 感恩忠诚企业演讲稿

★ 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对党忠诚对照检查

篇3: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研究

唯物史观经过了一百多年的丰富和发展, 经过了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交锋与碰撞, 创造出了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人类世界的新道路。作为一门论证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揭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唯物史观鲜明的指出了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要素, 认为人类最基础的实践活动即是对物质的生产和创造, 而这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恩格斯指出,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条件基础上的, 只有基本生活条件能够得到保障, 才能进一步进行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其他领域活动。由此, 我们也能够从唯物史观的理论中得到关于推动社会发展动力的提示, 事实上道理浅显易懂, 即:是劳动保障了一切, 人类的所有活动一切都起源于劳动, 来源于最基本的生存目标追求。唯物史观带给现代人类最大的启示是个人无论社会地位的变化, 还是个人能力的发展, 这些, 都只能说明个人生产力与创造力的不同, 而不能以此划清界限, 脱离生产与创造的基本框架。如只一味的追求享乐, 而脱离了生产创造的主旨, 其势必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被历史发展的规律所淘汰, 而这正是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所在。

2、揭示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的第二大理论价值即是确定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使当代的人们认识到自己是为社会中的主体, 人类自己也能够创造历史, 或严格来说, 当前的社会也是历史中的部分。从而这更能够使当代的人类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 是做沧海中的一粟, 还是让自己永载史册, 这其中的转折不仅需要人们对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有所认识, 还需要有恒久的毅力。

如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具有文学借鉴价值、历史研究价值、以及通过对小说中人物的塑造, 为当代人们提供了模仿与学习价值。然而《三国演义》却也有其负面的影响, 即忽略了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全书客观强调了历史是由封建社会统治者所创造的这一假象, 如对黄巾军的负面形象描写, 将人民的愚昧当做一种必然现象, 等等。诚然, 这是受小说作者生活时代背景的影响, 然而其中的深刻道理, 确实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唯物史观的现实意义

评析唯物史观是否具有现代意义, 我们还需从现代的角度去观察当代所面对着的实际问题, 以及评估唯物史观能否解决这些问题。

如我国当前正面临着自建国以来最为严峻的外部形势, 其中的历史使然现象是当代中国人民需要认真分析的主题。在这一现象中, 大国的崛起———外部的恐慌与嫉疑———外部的压制———民族的反抗———在压制中崛起, 这正是历史的规则, 也是马克思主义精神的重点。从我国的现代史中观察唯物史观的现实意义, 每当一个民族面临着重大历史关头, 唯物史观能够帮助我们抉择“度”的把握, 盲目与狂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我们只能看准时机, 在隐忍与反抗的过程中发挥一个民族的最大凝聚力。唯物史观并不仅仅是代表着一个时期, 而是代表着恒久的历史规律, 其当代价值不是历史价值的自动延伸, 而是来自唯物史观理论价值本身的内在根源及其逻辑力量。

当前, 世界人民需要和平, 需要和平发展的空间, 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多少年来, 中华民族的战争是为了和平, 而不是为了侵略外族, 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 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即便是当今社会, 战争也只是由少数出于政治目的的民族统治者所发动起来的。即便是抛却唯物史观这一理论, 进入21世纪后的人类社会也在不断的反思, 社会的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人?还是为了物?准确的说, 是为了物质, 是为物质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因此, 当前社会仍然是适用于唯物史观这一理论, 并且, 唯物史观的现实意义即是一切都是历史使然, 我们只需记住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以不变应万变, 以唯物史观去应对我们所面临着的所有的一切。

结语

当然, 唯物史观不可能穷尽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它为我们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启迪着我们的智慧, 但却不能代替我们的思想。时代在不断的进步, 人类文明也需要一个平定的发展空间, 思想是无限的, 而资源却是有限的, 当资源耗尽, 即“物”的匮乏, 我们所面临着的不仅仅是战争, 而更大的意义是民族的生存。由此我们也能够得出结论:有物, 即有唯物史观, 而无物, 则不仅是唯物史观的价值消亡, 而是人类文明的消亡。

参考文献

[1]杨桂森.唯物史观视域下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重建[J].惠州学院学报, 2012, 32 (5) :64-69

[2]徐长福.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唯物史观的张力——基于中国语境的一个考察[J].哲学动态, 2012 (5) :10-14

篇4:试论唯物史观的公平正义理论

【关键词】唯物史观 公平正义 和谐社会 平均主义

自古以來,人们梦寐以求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历史上,唯心史观总是把公平正义看作是人类理性或永恒价值。唯物史观阐明了私有制的产生根源,深刻理解公平正义这一道德与法的观念的本质,并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历史条件。只有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才能把唯物史观的公平正义理论付诸实践。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是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内容。首先,唯物史观深刻阐明公平正义的真正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批评了蒲鲁东的唯心史观。公平正义不是从来就有的永恒价值,而是一定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马克思尖锐地批评道:“蒲鲁东先生更不了解,适应自己的物质生产水平而生产出社会关系的人,也生产出各种观念、范畴,即恰恰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观念的表现。所以,范畴也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它们是历史性的和暂时性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39页》)恩格斯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35页》)公平正义作为道德和法的观念,决定它的东西是现存的经济关系。其次,唯物史观科学阐明了实现公平正义的历史条件。公平正义并非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历史范畴,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列宁在《关于用自由平等口号欺骗人民》中指出:“如果不把平等理解为消灭阶级,平等就是一句空话。”(列宁选集,第3卷,第838页)只有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公平理想才能实现。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唯物史观的公平正义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对社会公平正义进行了艰苦卓越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推行。

毛泽东对公平正义理论的认识,深受《礼记·礼运》篇中所描绘的大同世界这一传统理想的影响。他把社会公平首先理解为政治公平,要实现政治公平,必须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上,充分发扬民主,由人民自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使广大人民广泛的民主政治权利,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他憎恶一切不平等的现象,他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他追求生产资料绝对的公有制性质;他支持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等等,所有这些都反映了毛泽东受小生产者的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维护的公平正义成了绝对公平或者至少也要做到“大体平均”上,可以说是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

邓小平在理论上把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有机地统一起来,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公平正义理论。他说:“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公平正义的物质保障;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必然道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终目标。在实践上,邓小平强调应注重把“蛋糕”做大,注重社会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把整个社会财富比作是一个大的蛋糕,他认为只有首先把蛋糕做大,分到每个人手上才可能更多一些。邓小平反对平均主义,主张在中国走一条“先富帮后富”的共同富裕的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的辉煌成果,生动地证明了邓小平在社会公平正义理论上的伟大业绩。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以来,我们党把社会公平正义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新一届中央领导人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胡锦涛把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和根本宗旨。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的发展目标。只有实现公平正义,社会才会有和谐可言;没有公平正义,和谐社会也必然无法实现。第二,胡锦涛把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衡量尺度。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如果社会严重不公,以人为本就无从谈起。公平正义己经纳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三,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温家宝说:“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维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公平正义提升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最新发展。

综上,实现公平正义是古往今来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的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赋予了社会公平正义理论以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和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57.

[2]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篇5:论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1892年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英文版导言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 “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修正为经济唯物论。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其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比起中世纪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的神学观点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即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学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虚的“自我意识”。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必然把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归结为人类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这仍然是用非历史因素、人们想象和思考出来的东西去解释历史,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的对象。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是如何分析阐述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的?

这本著作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G.W.F.黑格尔、L.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中革命变革的实质。著作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中两大阵营根本对立的原理,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们依照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著作在分析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时,阐明了黑格尔哲学的阶级实质,揭示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但是黑格尔哲学。“包含着不可救药的内在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占主导地位的不是他的方法,而是他的体系。这决定了黑格尔不能从他的辩证方法中作出明确的革命结论。著作分析了产生这一矛盾的阶级根源。著作在评论费尔巴哈的哲学时,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指出,费尔巴哈承认“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此外,还分析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以前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批判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观点;揭示了费尔巴哈的以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为核心的历史唯心主义及其社会根源。著作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即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和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三大发现;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发展动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列宁指出,“在恩格斯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反杜林论》里十分明确和详尽地叙述了他们的观点,这两部著作也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列宁选集》第2卷,第442页)。

以下就是《费尔巴哈论》中体现出来的一些实践的观点。

第一,实践是驳斥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指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恩格斯极为有力地论证说:“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

实践之所以是驳倒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武器,是因为:首先,实践能够使人的认识的正确性受到确实可靠的验证,只要实践的结果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证明了世界的可知性。其次,实践能够不断创造出人工的认识工具,以弥补人的感觉器官的不足,扩大和增强人的感知能力。其三,实践的锻炼能够不断地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凭借人脑的思维,使人们能够日益深

入地、无止境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由于根本不可能有脱离实践的所谓“先验”的认识能力,因而唯心主义先验论也是不能成立的。[①]

在这里,恩格斯继承和发挥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说明实践标准是证明世界性的根本依据。

第二,实践是推动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家前进的主要力量。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指出,“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恩格斯在这里提出了一个观点:实践是推动哲学前进的动力。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一,从理论上讲,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哲学也是一种认识,所以,哲学的前进动力必然是由实践推动的;其二,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讲,实践既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唯心主义哲学发展的动力。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不论从笛卡儿到黑格尔的唯心论,还是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的唯物论都向前发展了。在这一时期内,推动哲学思想发展的主要力量,决不是哲学家们的主观思维,而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生产斗争的新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论学说,就是唯心论哲学也受到了强烈的影响,而不得不以某种形式加进了唯物主义的内容。例如,黑格尔是资产阶级唯心论的集大成者,在他的唯心主义庞大体系中,充满着大量的社会历史方面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现实内容,他把这些内容纳入“绝对观念”的辨证发展过程之中,并力图揭示这一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不自觉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法。

第三,没有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也就不可能揭示自然界的辩证规律,形成辩证的自然观。在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方面,恩格斯的特殊贡献是指出了这种唯物主义的非辩证性,即它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旧唯物主义为什么会有这种缺陷呢?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使得旧唯物主义有这种“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他认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样,恩格斯在原著中分析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点时,主要归罪于费尔巴哈没有掌握自然科学的新成就,“这位在乡间过着孤寂生活的哲学家怎么能够对科学充分关注,给这些发现以足够的评价呢?”恩格斯的分析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对于这种现象,难道我们不可以再问一下更深刻的原因吗?即为什么费尔巴哈会脱离社会实践去过一种孤寂生活,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不去过孤寂生活而投身于社会实践呢?为什么费尔巴哈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恩格斯重视呢?这是由于他们对人的感性世界有着不同的理解。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之所以缺乏辩证性质、之所以具有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点,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懂得从社会实践出发去考察人和自然的关系、去考察人对自然界的认识。马克思就明确指出:“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他不得不求助于某种二重性的直观,这种直观介于仅仅看到„眼前‟的东西的普通直观和看出事物的„真正本质‟高级的哲学直观之间。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②]马克思认为,只有把人的感性世界理解为实践,只有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才能正确理解和解决人对自然的关系、“自然和历史的对立”这种重要问题,才能认识到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才能达到对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辩证的理解。

第四,实践活动的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恩格斯在原著中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需要作为人的客观本性,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当人产生某种需要,并被意识到而形成一定的意向和愿望,指向具体的物质对象时,这就形成了人的活动的动机。如果说需要是人活动的最终动因,那么,动机便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直接动力。如果实践结果符合实践主体的预期目的,并使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这就会促使实践主体迸发出更高的积极性,再投入到新的实践中去。[③]

篇6:论理论创新的社会价值

理论创新社会价值可以从其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其历史价值表现在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先导,能够引发思想或观念上的变革,在量上丰富了人类的理论宝库,在质上使人类的`理论水平实现跃迁三个方面.其现实价值表现在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全面创新的基础三个方面.

作 者:胡海波 杨宝忠  作者单位:胡海波(齐齐哈尔大学,马列部,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杨宝忠(吉林师范大学,宣传部,吉林,四平,136000)

刊 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4 32(4) 分类号:B0 关键词:理论创新   现实价值   历史价值   社会价值  

篇7: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价值

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价值

本文论述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和任务,认为它作为档案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对档案鉴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不能作为档案价值鉴定的依据.

作 者:张家正 汪孔德  作者单位:池州师范专科学校,247100 刊 名:池州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ZHO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15(3) 分类号:A8 关键词:文件生命周期   方法论   价值鉴定   档案   文体  

篇8:论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 John Bellamy Foster) , 1953年8月19日出生, 是当代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 著有多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福斯特通过对文本的历史追踪, 揭示了马克思理论内部的生态唯物主义思想, 同时通过分析指出是资本主义制度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形成, 人类要想得到持久性的发展就必须尽快开展社会与生态革命。福斯特将生态学视为独立概念进行研究, 从其发展历史到定义、观点等, 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马克思的生态学概念, 将马克思看作一位生态学家, 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就是阐述人类社会的生态学原则。

2000年, 福斯特在其著作《马克思的生态学: 唯物主义与自然》中将马克思与具有生态意识的思想家进行比较, 以大量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部固有的生态内涵。两年后, 福斯特的另一巨作问世: 《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 在此书中, 福斯特主要针对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度剖析: 通过对诸如全球变暖、植被森林破坏等当今热点问题的讨论, 在反思人类与自然间关系的基础上, 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批判, 得出了全球生态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这个结论, 并号召人类通过生态、社会改革的方式建构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综上所述, 福斯特与前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详尽地探索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 并且不满足于此, 以新的角度构建了自己的生态唯物主义哲学: “他被认为是当今最有影响、最有创见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复兴的主要建筑师之一”。

二、生态唯物主义是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

福斯特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 他从“社会与自然共存的关系问题”入手,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并主张通过开展生态革命与社会革命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未来社会。可以看出, 福斯特最主要的研究点集中在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联上, 而以上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对生态唯物主义的分析之上, 这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部分, 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维度上福斯特重点研究的问题。以下我们将着重对生态唯物主义及其相关内涵进行深入探讨。

( 一) 福斯特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重新解读

1. 重新解读的意义

唯物主义, 源于古希腊罗马哲学, 相信“外在世界可以决定局部个体”。唯物主义认为所有现实存在的东西的发展变化都要依赖于自然和物质, 即“物质决定意识”, 而这也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变体, 意识其实就是人在与外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寻求统一的一种物质性反应。

那么在人与自然这一维度上, 福斯特为何首先选择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进行研究呢? 从古至今, 梳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是生态学所探索的主题, 而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福斯特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人与自然间的关系问题”正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核心关注点, 而这一发现也恰好证明了福斯特的学说是要恢复马克思唯物主义所应有的, 而被前人所忽视的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 福斯特认为彻底的生态学分析同时需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两种观点, 我们在看待生态学问题的时候, 既要认识到自然界与个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 自然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性、物质性作用) , 也要辩证的看到个体在改造外界时所发挥的实践性与主动性。

福斯特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人与自然关系, 这也彰显了整个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观点。与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的是,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自然采取了辩证的态度, 既看到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依赖性, 同时也看到由于人的自由而产生的自然对于社会的依赖性, 也即人的活动对于自然的破坏性, 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同进化的问题。

2. 福斯特视角下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内涵

在对唯物主义内涵的阐释上, 福斯特借鉴了英国科学哲学家罗伊·布哈斯卡的 ( Roy Bhaskar) 思想: “一个复杂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应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 本体论的唯物主义, 强调社会存在对物理存在的依赖性; 第二, 认识论的唯物主义, 研究个体的独立存在性、关注主客体活动的自然规律问题; 第三, 实践唯物主义, 强调人类的实践力量在社会形态变革中所发挥的作用”。

与其他生态学家不同的是, 福斯特并没有简单地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划等号, 而是全面洞悉了马克思唯物主义中的两个方面: 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从刚刚的内涵阐释中可以看出,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融合了“本体论唯物主义”与“认识论唯物主义”, 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则对“实践唯物主义”做出了研究。与此同时福斯特指出, 不论是本体论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 这三者的内涵都存在着相互的内在联系,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应该是一种关于自然———历史的唯物主义。

( 二) 福斯特对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理论的重构

1. 生态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

( 1) 思想萌芽阶段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 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思想的产生起初是受到了古代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影响, 因此他选择的入手点是对马克思与伊壁鸠鲁的思想关系的探讨。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是最早体现其生态唯物主义思想萌芽的作品。福斯特指出, 马克思在研究伊壁鸠鲁时, 认为其哲学主要致力于说明本体论唯物主义是如何为人类自由转向提供基础的, 同时马克思极其赞成伊壁鸠鲁的观点: “拒绝一切根据终极原因、根据神的意图而对自然所做出的解释”, 而这一观点正是启示马克思产生生态学思想的源泉。通过对伊壁鸠鲁的分析, 马克思认识到自然界拥有不受外界所控制的运转规律, 我们不能对其强加改变, 而人类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应该是“取之有度, 同时保护并帮助自然按照自身发展规律发展”。

马克思认为个体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实践与自然形成联系的, 不论是改造、利用、保护, 这些行动帮助个体与自然建立起独特的关系, 从这一点福斯特看出马克思是在运用辩证法来分析生态学的相关问题, 而“彻底的生态学分析同时需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两种观点”, 这样也就证明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方法正是生态学分析所需要的。

( 2) 思想成长阶段

在福斯特看来, 马克思完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前的这段时间属于他的生态唯物主义思想不断成长的阶段, 而这个过程中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异化概念的提出。说到异化概念, 就不得不提及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福斯特首先指出, 费尔巴哈否定了黑格尔“自然既是一个机械的存在”的观点, 认为自然同人一样也是具有自主性的, 从本质上来说二者都有自己存在、发展变化的独特规律, 都可进行自我调节, 因而并不是机械单调的。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研究, 首先建立起了对自然本性的认识。

在对费尔巴哈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 马克思在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释了异化概念。福斯特认为, 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揭示了“实践”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这也彰显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既看到了“人类属于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同时也认识到个体并不是机械的受到自然的影响, 而是通过劳动和实践来影响周围环境, 形成一种“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关系”。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改造了自然, 同时劳动也作为中介帮助个体调整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 但这种劳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的制约下却演变成了异化的劳动, 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被扭曲了。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提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并首次使用“联合生产者”这个概念。以福斯特的视角来说, “马克思认为, 共产主义就是通过联合的方式积极废除私有财产……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共产主义之下的社会, 不再因为把私有财产制度和积累财富作为工业的推动力而被异化”, 由此, 马克思在消灭人与自然间异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 3) 思想最终形成阶段

福斯特指出, 在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及《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了一种新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这种理论产生的基础在于他认识到个体与自然之间并不只是对立的关系。马克思首先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绝对性, “以前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同时指出这种新的唯物主义即是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 强调历史与现实, 认为在人类的实践中形成了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人与自然关系。

众所周知, 马克思于1848年发表的著作《共产党宣言》中所宣扬的“个体自由解放”的理念在当时可谓是开创了人类解放道路上的先河, 而在福斯特看来, 这部著作也恰恰标志了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思想的最终形成。福斯特指出, 马克思在著作《共产党宣言》中将“新的唯物主义”加以进一步完善, 认为个体与自然的关系最终必须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在此处, 马克思虽未明确提出自己的生态观, 但在福斯特看来, 这种“只有‘可持续’的发展关系才能得以长久保持并获得双赢效果”的想法彰显了马克思初具雏形的生态学思想。

( 4) 思想成熟阶段

从撰写《资本论》开始直至马克思生命的最后阶段, 这是他生态唯物主义思想的成熟时期。福斯特认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相结合, 并在进一步研究后提及了“新陈代谢”的概念, 将之作为人与自然产生关联的桥梁, 当然这也成为了他后续生态学思想的重要理论部分。

福斯特指出, “马克思在其后的生命中总是把自然作为人类身体 ( 即人类的‘无机的身体’) 的延伸来看待。根据这种观念, 人类同自然的关系不仅可以通过生产来调节, 而且可以通过更加直接的生产工具 ( 它们本身也是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改造自然的产物) 来调节———这使得人类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改造自然”。

2. 生态唯物主义的内涵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 福斯特从马克思生平的所有著作入手, 在重新定义唯物主义概念后, 又经过全面细致的考察, 对于生态唯物主义做出了解释, 可以说福斯特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发展出生态唯物主义。

福斯特对生态唯物主义内涵所做出的解释需要从三个方面阐述: 首先, 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 马克思既肯定自然界外在物质对个体的先在作用, 同时也看到个体劳动实践所产生的物质财富是人类其他活动的前提, 因此从这个层面来看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是一种辩证的自然历史存在的生态观。其次,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 马克思对以上在本体论角度所得的理论加以深入分析, 重视个体拥有的自由意愿, 肯定个体可以通过自由实践来改善外界。这在福斯特看来指的就是我们不必完全服从命运的安排, 可以靠自己的意志在物质条件允许的限度内主宰自己的生活。最后, 站在实践的角度来看, 马克思明确指出个体劳动在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的重要性, 这种劳动将自然界物质转换为可利用的产品, 因此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是一种以个体实践作为中介, 将自然史和人类史辩证结合起来的生态观。

总的来说,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无时无刻不透露出生态学的思想, 因此它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生态唯物主义。就像福斯特所说的: “马克思的世界观是一种深刻的、真正系统的生态 ( 指今天所使用的这个词中的所有积极含义) 世界观, 而且这种世界观是来源于他的唯物主义的”, 而如果以一句话来概括生态唯物主义的内涵, 那就是: 一种“在本体论和认识论唯物主义基础之上融入实践唯物主义的辩证的唯物主义观”。

摘要:作为当代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 福斯特大胆将生态学思想作为马克思著作中的主要思想来系统重建马克思的生态学。文章着重探讨福斯特对生态唯物主义的重构:福斯特首先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进行再解读, 并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历史追踪, 揭示了其内部的生态唯物主义思想, 同时通过分析指出是资本主义制度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形成, 人类要想得到持久性的发展就必须尽快开展社会与生态革命。综上所述, 福斯特与前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详尽探索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 并且不满足于此, 以新的角度构建了自己的生态唯物主义哲学。

关键词: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唯物主义

参考文献

篇9:论唯物史观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异化理论;历史唯物主义;铺垫;相辅相成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083—0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自1932年公开发表以来备受关注,其中的“异化劳动”更是引起了争议,主要就是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们观点不一,至今仍无定论。俞吾金教授认为“异化概念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不是象征性的、边缘性的,而是实质性的、基础性的。”[1]段忠桥教授却认为异化概念还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从而推断出“它(指异化概念)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连象征性的、边缘性的地位都谈不上。”[2]这两位学者的观点站在了两个极端,而笔者有自己的看法。首先,笔者认为,异化理论并不等同于异化概念,笔者要谈的是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马克思在《手稿》之后的著作中确实很少再用异化概念,但是异化的思想却贯穿马克思一生的思想。其次,异化理论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不那么绝对,也并非纯粹化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始发点,又是与《手稿》写作时间最近的著作之一,一定程度上是《手稿》的继续。笔者通过通读这两本著作,试图对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做一次较为全面的阐述。

一、探索历史之谜的两条途径: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在《手稿》中马克思开始了对历史之谜的探索,为“历史之谜”找到答案更是写作《手稿》的直接目的。

《手稿》以异化理论的演进逻辑探索历史之谜。异化劳动学说源自对国民经济学前提的追问,即追问私有财产的人学本质,得到了答案即“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3];异化劳动引发私有制,而“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成为我们拥有的时候……才是我们的。”[3] 那么消除私有制就迫不及待了,要消除私有制,直接地就是扬弃异化,到达人的本真的复归。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追问,从而找到了历史之谜答案:“它(指的就是共产主义)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它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3] 简而言之,探索历史之谜的逻辑推演即是从人的类本质 (本真的劳动)—异化劳动— 扬弃异化—人的本质的复归(即人类解放)。 很多学者把这个看做单纯唯心的人本主义的化史观,其实不然。马克思如是说:“人作为现实的类存在物即作为人的存在物的实现,只有通过以下途径才有可能……这首先又只有通过异化的形式才有可能。”[3] 可见,异化在这里被看成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跨越的一个阶段。而异化的扬弃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它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者的意识来说,又是它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3] 这就是说历史就是共产主义的生成运动,既是现实运动的生成,又是共产主义的认识运动。

但是,马克思在之后的著作中抛弃了人学异化史观,并在《形态》中首次使用科学批判理论框架。用俞吾金教授话语的来讲就是从《手稿》到《形态》存在视角的转换——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这与阿尔都塞的“断裂说”如出一辙。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扭转德国哲学“从天国到人间”的思路,建立自己的哲学思路——“从人间到天国”。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创立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4] 明确指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即现实的个人。现实个人的物质生产是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于是生产成为了人类历史的逻辑起点。在分析和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史观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观点不断地闪现。在节选本的第四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在更深层次上揭露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找到了探索历史之谜的真道路。

总而言之,异化理论是探索历史之谜的试金石,而历史唯物主义使马克思找到了探索历史之谜的真道路。虽说这两条探索历史之谜的路径存在“断裂”,但并不是说异化理论的研究是无用之功,它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做好了铺垫并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二、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在发展中相辅相成

异化这个概念并非马克思所创,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而在黑格尔那里这一概念成为古典哲学的重要概念。卢卡奇如此评价异化理论在黑格尔那里的发展“第一次被看作是生存于世界并面对着世界的人的地位的根本问题”[5]。异化一般的含义是,主体创造了客体,但主体创造客体后,客体不受主体的支配,反过来支配、控制、统治主体。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异化的概念。

有学者断定马克思在《形态》放弃了异化这一概念,从而论证异化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外。确实,在《形态》中“异化”的字眼仅仅出现了三次。其中两次出现在“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4] 在这里,马克思显然不喜欢“异化”一词。“异化”另一次出现在“整个历史过程被看成是‘人’的自我异化过程”[4]。可见,异化这一概念已经不再作为一种话语来论述历史唯物主义。但是异化概念的出现频率少并不能断定异化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外。在《形态》中,异化的思想是无处不在的,并且异化概念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阐述中得到了更加科学的解释,其内涵也更加丰富。

首先,《形态》中完成了《手稿》未能完成的任务——异化劳动的起源问题。事实上《手稿》并没有找到异化劳动的起源。“人怎么使他的劳动外化、异化?这种异化又怎么以人类发展的本质为根据?”《手稿》中关于异化起源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很模糊的:“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就已经为解决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西。”[4]马克思把异化劳动的根源归结为人类发展进程的问题。在《手稿》中,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劳动,而人类的发展进程是在劳动的推动下发展,这实际上指出了异化劳动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很明显,这并没有解决异化起源的问题,但是它确实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和研究的方向。在此之后《形态》便对此给予了明确科学的说明。“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4] 可见,这时马克思从现实生活条件来理解异化,抛弃了“异化的产生是人的本质发展的结果”,从而认为异化的根源在于强迫性的劳动分工、在于私有制。

其次,异化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中进一步深化。在《形态》中,马克思彻底告别了传统哲学思辨的方法,从实际生活条件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分工出现,而“分工最初起就包含着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分裂……分工愈发达,积累愈增加,这种分裂也就愈剧烈。劳动本身只有在这种分裂的条件下才能存在。”[4] 分工是导致资本和劳动分离的最直接的原因,也即是导致异化的直接原因。当分工成为一种常规状态时,“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抹煞我们的打算的物质力量。”异化劳动创造出了不受自身控制的力量,这是资本主义的内在残酷性。到了资本主义的大工业阶段,劳动“在他们那里已经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它只是用摧残生命的方法来维持他们的生命。”[4] 在《形态》中的异化理论抛弃了纯粹的人本主义色彩,不再是单纯地对资产阶级的批判和控诉,而是以科学的方法揭示异化的本质以及它在历史发展中的阶段性地位。

再次,《手稿》为扬弃异化找到了更科学、更现实的途径。《手稿》并没有指出如何消除异化,“扬弃异化”似乎成了唯一答案。而怎样扬弃,马克思以人道主义的异化观来论证共产主义实现的合理性、必然性,私有制神圣性、被否定的必然性。“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3]所以说异化劳动的扬弃就是靠共产主义运动(注意是运动而非形态)。这是抽象的答案,而《形态》对如何消除异化给出了较为科学的答复。“这种异化(用哲学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只有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无产阶级的状况极度恶化,即“人类的大多数人变成‘没有财产的’人”,并“与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也只有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无产阶级才具备扬弃异化的物质条件,无需让“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死灰复燃”[4]。另外,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普遍交往建立起来,无产阶级的联合成为可能。可见,《形态》找到了扬弃异化的物质条件,把抽象的异化扬弃现实化。

可以说,没有异化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完整的理论;没有历史唯物主义,异化理论得不到深化。异化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俞吾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03,(2).

[2]段忠桥.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与俞吾金教授商榷[J].江海学刊,2009,(3).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1-101.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85.

[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9.

上一篇:铝电解电容下一篇:七项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