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囊肿破裂

2024-05-02

黄体囊肿破裂(精选九篇)

黄体囊肿破裂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均为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临床确诊的黄体囊肿破裂患者11例, 年龄24~38岁, 平均29岁。临床症状:急性痛苦面容, 突发剧烈下腹部疼痛, 伴有恶心、呕吐, 大小便频繁, 均无停经史, 为月经周期的18~32天, 平均24天。伴阴道流血3例。尿妊娠试验 (-) , 后穹窿穿刺均抽出不凝血。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阿洛卡α-10型和西门子G-6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Hz, 于膀胱充盈后经腹部超声检查, 观察子宫、双侧附件区, 并重点附件区包块的位置、大小、内部回声及腹盆腔积液情况, 并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DFI) 观察其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 脉冲多谱勒观察频谱形态, 测量动脉的阻力指数 (RI) 。

2 结果

本组患者超声检查子宫大小形态正常, 内膜厚约0.6~0.8cm, 均于附件区探及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包块, 均为单侧, 大小约3.5~5.8cm不等, 位于左侧附件区6例, 右侧附件区5例。团块形态不规整, 内部回声不均匀, 混合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为稍低回声伴有不规则无回声 (图1) , 边界不清晰, 11例患者均于腹、盆腔探及片状液性暗区, 最深约4.8cm, 内透声差, 可见细点状回声漂浮。CDFI:团块内部可探及点状或枝状红蓝相间血流信号, RI:0.51~0.68。

3 讨论

黄体囊肿系黄体形成过程中, 黄体血肿液化所致[1], 其囊肿的直径一般大于3cm, 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包壁破损、出血严重者可造成大量腹腔出血, 即为黄体囊肿破裂。

黄体囊肿破裂的较常见原因为[2]: (1) 在卵巢黄体血管化时期, 容易破裂, 一般先在内部出血, 使囊内压增加, 继面引起破裂、出血[2]; (2) 原有血液病, 导致凝血机制障碍, 易出血且不易止血; (3) 外伤, 卵巢受直接、间接外力作用, 导致黄体囊肿破裂; (4) 盆腔炎症、卵巢子宫充血等其它原因也可导致黄体囊肿破裂。

鉴别诊断:黄体囊肿破裂出现的剧烈下腹部疼痛及阴道流血, 与输卵管异位妊娠在症状上极为相似, 且超声检查在声像图上也极为相似:均可在附件区探及不规则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团, 但黄体囊肿破裂患侧卵巢不能显示, 而输卵管异位妊娠双侧卵巢均可正常显示[3]。结合病史:输卵管异位妊娠有停经史, 尿或血HCG试验 (+) , 休克程度与外出血量不成正比[4], 由于腹腔内急性出血及剧烈腹痛, 轻者可出现昏厥, 重者出现休克, 这些都可与黄体囊肿破裂相鉴别。

本组患者中, 均无停经史, 尿或血HCG试验 (-) , 发病于月经中后期或经前, 起病急, 腹痛剧烈, 发病前均有明显诱因[5]本组患者发病前有性生活史 (9例) 或剧烈运动史 (2例) , 结合超声表现:均于附件区探及低回声或混合回声包块, 腹、盆腔积液等, 可诊断为黄体囊肿破裂。本组黄体囊肿破裂发生在左、右侧卵巢无明显差别, 与黄体囊肿破裂多发生在右侧卵巢不符[6]。本组患者中腹腔积液均为少量积液, 除1例患者在持续观察中腹腔积液量明显增加并出现休克症状, 即行剖腹探查止血, 并切除包块后送检, 病理结果与临床诊断相符。其余患者经保守治疗1周后复查B超, 腹盆腔积液明显减少, 附件区包块缩小。出院3个月后复查:均无腹盆腔积液附件区未探及包块回声。

超声检查对黄体囊肿破裂的诊断具有明显优越性, 并可重复检查, 对临床保守治疗可实行动态观察, 保守治愈率高[5],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1125

[2]周晔.卵巢黄体破裂59例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0;8 (35) :208

[3]鲁红.妇科超声检查.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83

[4]乐杰.妇产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07

[5]陈晓燕, 游华蓉, 王洁.卵巢黄体囊肿破裂263例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海南医学, 2011;22 (20) :87~89

黄体囊肿破裂 篇2

关键词:腹腔镜 黄体破裂 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03-01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可以引起内出血和腹膜炎,出血量大时可以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如果疼痛发生在右侧,临床常常将其误诊阑尾炎或者宫外孕等。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超声波的兴起,B型彩超和阴道B超的临床使用,误诊率逐年降低,但传统治疗该病的方法大多是采取剖腹探查术。我院自2010年引进该技术,由业务领军副主任医师掌控操作。妇科从5月份以来开始应用腹腔镜微創技术全面代替传统手术方法,进入临床使用佳境。患者84例全部在人工气腹下行腹腔镜微创切除破裂黄体术。术中术后患者无1例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84例黄体囊肿破裂患者中最小年17岁,最大48岁,平均年龄为(32±0.5)岁,月经周期25-45天,行经天数在3-7天。其中未婚无性生活史者5例,已婚70例,未婚但有性生活史者9例。有流产史者11人。孕次1-5次,胎次0-2次。发病前有性生活史者占41例,大约占50%。无明显诱因发病35例,占41%。发病前有卵巢囊肿史者5例发病前有流产史者3例,合并有宫外孕者4例,宫内放置节育器者18例。

1.2 方法。84例患者入院来根据主诉和体症均行腹部彩超探查,或行阴道B超探查。均探及混合性包块,盆腔积液。入院普查血、粪、尿常规,术前行尿HCG测定,均阴性。查血HCG均在还范围。患者进行手术的方法如下:

①术前准备,术前检查心电图,B超,血常规和血型。术前常规禁食禁水4-6小时,手术野备皮。脐周严格消毒。行术前告知义务,把术中的风险及常见并发症,以及术中出血危及生命提前告知患者家属并签字为证。②手术方法:麻醉师行全麻气管插管术,上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麻醉后,在脐周下缘进针,打入二氧化碳气体(CO2)。腹压维持在(10-13mmHg)准备人工气腹满意后,脐周左右准备操作孔,术前检查手术器械在完好应用状态。取头低臀高位,截石位,插尿管保留。一般脐周与左右腹部三个孔,插入机械操作。术中见盆腔积液>1000ml者52例,约占62%,血量以抽吸到负压吸引瓶计算。术中见卵巢增大者60例,占71%,找到出血点,如出血破口较小<1cm,即行电凝止血,止血失败或者破裂口>1cm,止血效果不理想时,可用0-3号可吸收线横8字型缝合破裂口,囊肿较大时,要行患侧卵巢楔形次切术。彻底吸净腹腔积血和血凝块,用生理盐水或甲哨唑液反复冲洗腹腔,吸静为止。切除组织要送检,排除卵巢癌的可能性。

2 结果

本组8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治疗,术中电凝止血21例,行卵巢修补术30例,合并宫外孕4例,行输卵管伞端挤压术,完成人工流产。术中抽出不凝血液为600-1500ml左右。术中未发现其它并发症或异常情况,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分钟左右。术后1小时患者清醒,术后6小时鼓励床上活动,坐起,拨除尿管,进流质饮食。平均住院5天,腹部切品愈合良好,术中切除物病理检查均见黄体组织,证实诊断无误,为黄体囊肿破裂。术后月经恢复正常。

3 讨论

3.1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病因。卵巢黄体是在促黄体生成素等激素的作用下,由成熟卵泡排卵后颗粒层细胞及卵泡膜细胞、等大量增生肥大和微血管插入卵泡壁形成,在少量的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作用下,形成黄体,并发育成熟。成熟后的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于排卵后7-8天达到高峰。由于黄体囊肿位于卵巢的表面,张力大、质地脆而且缺乏弹性、内含丰富血管,当机体受到外力、炎症、理化等内外因素作用时易发生破裂。可分为两大原因:一是外力性破裂,二是自发性破裂。比如、粗暴的性交、妇科检查、便秘者用力排便、激烈体育运动时,腹壁和宫颈集体受压,引起腹压增高,黄体囊肿受挤压破裂出血。本组病例中,一半病例在发病前有性交活动,妇科检查史,无明显诱因者占全组病例的三分之一。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没有阴道流血。当黄体破裂出血时,血液积聚于盆、腹腔,刺激腹膜引起腹痛,这是卵巢囊肿破裂造成妇科急腹症的主要原因。

3.2 卵巢黄体囊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卵巢黄体破裂的患者首先以腹痛就诊。腹部彩超和阴道B超可探及包块和盆腔积液,与异位妊娠的病情体征相似。容易误诊为宫外孕。但有报道称90.6%的黄体破裂不伴有阴道流血,我们本组病例中有过半的病例没有阴道流血史。但86%的宫外孕患者伴有阴道流血。这就是临床应该注意的要点。二者的鉴定比较困难。如果两者一同发生,我们的病例中就有这样卵巢黄体破裂伴有宫外孕。如果患者的尿液中HCG阳性则提示有妊娠的可能性较大。可能是发生了异位妊娠或者自发流产。另一个需要做鉴别诊断的,就是阑尾炎。如果右侧附件区压痛,B超示腹腔有包块。就可能考虑两种可能,一是附件区有囊肿破裂或者是并发了阑尾炎。

经过本组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和对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黄体破裂具有创伤小、副作用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青睐。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的新型业务。

参考文献

[1]蓝爱琴,王丹霞,谭玉珠,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黄体破裂的疗效观察[J].2011;4(9):83-84

[2]伍萍芝,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黄体囊肿破裂210例临床分析[J].2010;14(13):121-122

卵巢黄体破裂16例分析 篇3

1临床资料

1.1 年龄、生育史

年龄18~40岁, 平均28岁, 已婚13例, 未婚3例。有生育史11例, 流产史3例, 无婚姻史2例。

1.2 发病时间

急腹症发生于月经周期第12~15天3例, 第19~30天10例, 16例中有5例为性生活后小腹痛, 1例内诊后肛门坠痛, 1例便秘后下腹痛, 余无诱因。

1.3 症状

均表现为突发性下腹痛, 伴恶心、呕吐12例, 肛门坠胀3例, 少量阴道流血1例。

1.4 体征

下腹痛、反跳痛、移动性阳性6例, 宫颈举痛10例, 附件包块12例, 后穹窿穿刺阳性5例, 血红蛋白77~124 g/L, 休克3例。

1.5 化验B超

血红蛋白下降7例, B超示包块、子宫后方液性暗区、内出血9例。

1.6 术中可见

9例内出血剖腹探查, 术中见出血300~1 700 ml, 13例输卵管修补成形术, 2例输卵管部分切除术, 1例因粘连包裹行一侧附件切除术。

1.7 病理

均提示卵巢黄体囊肿破裂。

2讨论

本组16例中术前明确诊断者7例, 占43.7%, 诊为异位妊娠4例, 占25%, 诊为囊肿蒂扭转5例, 占31.2%。

排卵后黄体内多量液体游离形成囊肿, 多孤立在突出于卵巢表面, 囊肿壁稍厚, 周边血管网丰富。黄体囊肿内液若不能及时吸收或内压过大, 则易发生黄体囊肿破裂, 出血量多于卵泡囊肿破裂, 且下腹痛也明显, 但一般可自止, 内出血也可吸收, 腹痛缓解。仅少数人出血量大, 可引起恶心、呕吐、下腹剧痛, 极少引起血压下降、休克。查体可有腹膜刺激征, 可触及到疼痛增大的卵巢黄体囊肿, 出血多时有漂浮感。B超、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有助于诊断。

卵巢黄体破裂患者一般无卵巢功能障碍, 有明确的排卵周期, 月经一般规则, 无闭经。破裂时间与月经周期有关系, 月经规律者, 卵巢黄体破裂多发生在月经周期后半期, 卵泡囊肿破裂多发生在周期第10~18天。偶可见发生于月经前1~2 d。

临床易误诊为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阑尾炎等, 需认真鉴别。停经史、尿HCG阳性, 有助于异位妊娠诊断。阑尾炎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反跳痛, 化验血白细胞增高。卵巢黄体囊肿表现为突然下腹剧痛, 后转为持续下腹坠痛, 多伴腹膜刺激症状, 下腹痛、反跳痛强于压痛, 故移动性浊阴阳性, 可伴血压下降、化验血红蛋白下降, 白细胞升高不明显, 临床诊断需结合病史、腹痛诱因、查体、化验检查综合考虑, 有腹痛可行腹腔镜手术。手术时视患者情况酌情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选择性保守治疗卵巢黄体破裂16例 篇4

资料与方法

年龄与婚育史:本组患者年龄22~42岁,平均29岁,已婚16例,有分娩或人工流产史16例。

发病时间与诱因:发病于月经周期20~30天13例,31~38天3例,其中月经周期正常13例,发病前2小时行房事14例,用力排大便1例,无明显诱因1例。发病至就诊的时间为0.5~8小时,平均约2小时。

主要症状:均以下腹突发性疼痛为首发症状。其中,突发性撕裂感痛9例,伴阴道流血及恶心呕吐3例,伴头晕2例,肛门坠胀2例。

体征:本组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均存在下腹压痛反跳痛,宫颈举痛、摇摆痛。其中,有移动性浊音9例,子宫增大1例,附件区扪及包块1例。

辅助检查: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16例,占100%。B超提示一侧附件有稍强回声团块,盆腔内有少至中等量积液16例。尿HCG阴性16例。血红蛋白75~110g/L。

治疗方法:对本组患者全部采取卧床休息、抗感染、止血、对症等保守治疗。并精心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意识、面色、尿量变化,动态监测血红蛋白等指标,定期复查B超。以体温、血压正常,腹部症状体征消失,盆腔积液明显减少或消失为标准。

结果

本组患者均在3~6天内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4.5天,平均医疗费用为680元。

讨论

卵巢黄体是在促黄体生成素等作用下,成熟卵泡排卵后颗粒层细胞及卵泡膜细胞等大量增生肥大而成,当其充分发育且直径超过3cm者称为黄体囊肿。由于黄体囊肿位于卵巢表面,张力大,质脆而缺乏弹性,内含丰富血管,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发生破裂。但由于卵巢黄体破裂反复出血的机会较小,在一次出血后常可逐渐自行凝集而止血。因此,对发病时间短、诊断明确、估计内出血量少于500ml,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是可行的。加之保守治疗避免了患者的继发创伤和手术的其他并发症,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也节约了医疗资源。

准确诊断是保守治疗的前提。由于黄体破裂常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为此,对来院进行妇科检查的下腹痛患者,要仔细询问在发病前有无性行为、排便、做妇科检查、剧烈运动、下腹受到冲击等情况及末次月经情况。因卵巢黄体多发生于功能旺盛的年轻妇女,与排卵期密切相关,并多发生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期。全面了解月经史及腹痛发生的时间与诱因,有助于鉴别诊断。由于卵巢黄体破裂的许多临床特性与异位妊娠破裂相似,如腹痛、宫颈举痛、后穹隆抽出不凝血等,临床上常误诊为异位妊娠破裂。因此,应常规作尿HCG检查。黄体破裂者尿检HCG多为阴性,而异位妊娠破裂则为阳性,但有少数卵巢黄体破裂合并早孕、流产或异位妊娠者也可为阳性,要注意区分。卵巢黄体破裂不伴有停经史或不规则阴道流血,而异位妊娠恰恰相反。右侧的卵巢黄体破裂还应与急性阑尾炎相鉴别。

严格掌握适应征,在治疗过程中精心观察是保守治疗成功的关键。对卵巢黄体破裂实施保守治疗,只能选择诊断明确、出血量少、就诊及时,且生命征稳定的患者。对诊断不清,有休克或出现早期休克征象,血红蛋白在7g/L以下,估计出血量在500ml以上,以及发病时间长、体温高、腹膜炎体征明显的患者均应选择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指标,结合B超检查子宫后方液性暗区面积,有助于判断出血量的多少,便于确定选择保守治疗或是手术治疗方案。

宫内妊娠合并黄体破裂1例 篇5

患者, 28岁, G1P0, 自然妊娠, 因停经39天, 下腹部隐痛5天于2006年3月24日急诊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 4~5天/28天, 末次月经:2006年2月13日。停经34天出现下腹部隐痛, 无阴道流血, 尿妊娠试验阳性, B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见可疑孕囊, 子宫直肠窝液性暗区深10 mm。5天后因持续下腹隐痛, 复查B超, 提示宫内孕囊样回声, 不规则, 大小约10 mm×8 mm, 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子宫直肠窝液性暗区深28 mm。患者无恶心、呕吐, 无肛门坠胀感。查体:BP 105/75 mmHg, P 80 /min, 腹软, 右下腹有轻压痛, 反跳痛不明显, 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宫颈有举痛, 子宫前位, 不大, 质地软, 有轻压痛, 右侧附件区压痛明显, 左侧未及异常。行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2 ml。初步诊断为腹腔内出血:异位妊娠?宫内妊娠合并黄体破裂?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盆腔内积血约80 ml, 子宫略大, 质软, 右侧卵巢黄体破裂, 裂口约0.5 cm, 活动性出血, 左侧卵巢及双侧输卵管未见异常, 行右侧卵巢修补术。术后予青霉素抗感染治疗, 患者要求保留胎儿, 予以黄体酮保胎治疗。术后7天, 患者出院, 继续黄体酮治疗, 并定期产前检查, 于孕41+1周顺产1男活婴, 重4100 g, Apgar评分10分, 新生儿发育正常。

2讨论

宫内妊娠合并黄体破裂临床上较少见, 极易误诊为异位妊娠。原因:①病史相似, 短暂停经史, 下腹痛, 严重者可出现突发一侧下腹剧痛, 伴肛门坠胀、头晕、乏力等症状。②体征相似, 腹部有压痛、反跳痛, 内出血多时移动性浊音阳性, 可有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休克表现, 妇科检查宫颈有举痛, 子宫正常大小或稍增大, 附件区有压痛。③尿妊娠试验阳性, 应考虑妊娠可能, 停经时间短时B超检查提示宫内未见明显孕囊, 盆腔有积液, 附件区可有包块, 阴道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要与异位妊娠鉴别。

卵巢黄体破裂28例临床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1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及住院诊断黄体破裂患者共28例, 年龄18岁~45岁, 其中20岁~30岁的患者25例, 占90%;18岁1例, 占3%;40岁以上2例, 占7%。发生于左侧卵巢10例, 右侧卵巢18例。

1.2 病史

28例患者均以下腹痛为首发症状, 但无特异性。发生在月经后半期27例, 1例月经不规律。疼痛前有性生活史18例 (占64%) , 剧烈运动6例 (占21%) , 有创伤史3例 (占10%) , 无明显原因1例 (3%) 。

1.3 体征

28例均发生下腹部压痛反跳痛, 程度不同;有移动性浊音者3例 (占10%) :有休克表现者5例 (占17%) ;内诊时在附件区可触及包块伴压痛者12例 (占42%) , 宫颈举痛27例 (占96%) 。

1.4 辅助检查

28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均为阴性, 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25例 (占89%) , B超发现盆腔积液28例 (占100%) , 附件区发现包块18例 (64%) 。

2 结果

28例患者均腹痛消失, 附件包块及盆腔积液消失, 治愈率100%。其中保守治疗18例, 占64.3%;手术10例, 占35.7%, 1例为保守治疗过程中内出血增多, 出现休克症状, 转为手术治疗。

2.1 黄体破裂与年龄的关系

28例黄体破裂患者多发生在20岁~30岁。

2.2 黄体破裂的诱因

本组患者发病诱因为性生活后, 剧烈运动, 创伤, 无明显原因自发破裂。

3 讨论

3.1 黄体破裂的原因

黄体是在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后逐渐形成的, 通常在排卵后的1周, 黄体发育成熟, 其内积聚大量积液, 形成黄体囊肿, 孤立存在并突出于卵巢表面, 质脆并张力大, 内层布满丰富的毛细血管, 如果发生破裂, 极易出血。由此可见, 黄体破裂最易发生在月经中期后的1周内。通常黄体破裂有两种情况:黄体可以发生自动破裂, 也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 比如剧烈运动, 受到撞击, 特别是性生活时女性生殖器官充血, 都可以发生破裂。出血量少时可以自行吸收, 从而不留任何后遗症状;而出血量急剧较多时则会使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 甚至休克表现。临床工作中还常常发现右侧卵巢黄体破裂机会大于左侧卵巢, 原因是两侧卵巢动脉的来源不同, 且盆腔左侧有乙状结肠等结构的分布, 可对左侧卵巢起到保护作用。

3.2 处理

卵巢黄体破裂常常发病急, 下腹痛为首发症状, 且无特异性, 甚至有的患者表现为恶心、腹泻、肛门坠胀等不典型症状。目前尚无特殊检查方法明确诊断, 误诊率高, 而且其发病率低, 往往不能引起临床医师, 特别是年轻医师的重视, 从而发生误诊, 漏诊。其发病后有不同程度的内出血, 严重者处理不及时可导致严重后果。在临床治疗的原则和异位妊娠基本相同, 有保守和手术两种方法。本组28例患者中, 18例病情平稳, 采取保守治疗, 严密监测呼吸、脉搏、血压的同时静脉输注消炎、止血药物, 3 d~7 d后复查盆腔B超, 盆腔积液减少甚至消失者结合患者病情停药。10例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止血并行卵巢修补术, 其中1例为保守治疗过程中内出血加重, 改为手术治疗。

由于黄体破裂在一次出血后可逐渐自行凝集而止血, 因此一旦病情稳定后, 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结合B超监测盆腔积液及附件区包快的变化等条件下, 保守治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但对发病急、内出血多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原则上设法保护卵巢功能, 对破裂口连续锁边缝合, 起到止血作用即可。术中同时清除积血, 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但对于手术处理的患者, 应注意防止粘连甚至处理后残余或残留卵巢综合征的发生, 对卵巢破裂修补、部分切除或大部切除后还应注意患者的盆腔有无炎症, 有无粘连, 卵巢内分泌功能等。

卵巢黄体破裂初诊误诊11例分析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治的卵巢黄体破裂11例, 均有误诊经历, 均处于非妊娠期, 发生于月经后半周期。年龄21~43岁, 平均31岁, 有性生活史。有生育史7例, 未生育4例。有明确或疑似诱因9例, 其中性生活5例, 下腹部钝性撞击3例, 剧烈运动1例;无明显诱因2例。黄体破裂部位:右侧卵巢8例, 左侧卵巢3例。

1.2 临床表现

1 1例均以下腹痛为主要表现, 其中下腹隐痛不适5例, 坠胀痛4例, 撕裂样痛2例;伴有腰骶坠胀感或里急后重7例, 恶心、呕吐6例, 发热6例, 无阴道出血、严重休克病例。体格检查:下腹部压痛11例, 反跳痛5例, 均无明显肌紧张或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宫颈抬举痛10例, 患侧附件压痛9例, 扪及附件区包块2例。

1.3初期误诊情况

(1) 3例B超检查提示中等量盆腔积液患者, 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弱阳性, 误诊为异位妊娠。 (2) 4例腹痛位于右下腹, 伴有恶心、呕吐、发热、里急后重等症状, 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 B超检查仅提示少许盆腔积液, 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3) 2例伴有发热、腰骶坠胀感、宫颈抬举痛、附件压痛等临床表现, 误诊为急性盆腔炎。 (4) 2例下腹部呈撕裂样痛, 妇科检查扪及附件区包块, B超检查也提示混合型包块, 误诊为卵巢肿瘤蒂扭转。初诊至确诊时间6小时至4天。

1.4 治疗及结局

1 1例均转往上级医院而确诊。8例行腹腔镜下手术探查, 术中腹腔积血501~1000ml有3例, 200~500m l有3例, <200ml有2例。行剔除黄体后卵巢修补术7例;1例由于卵巢破裂口较大, 行部分卵巢切除术, 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卵巢黄体破裂;另3例腹痛程度轻微, 生命体征稳定, 且阴道后穹隆穿刺仅少许血液, 血HCG阴性, 复查B超显示少量盆腔积液, 无明显增加趋势, 行保守治疗, 2~3周后B超提示子宫、双附件、盆腔未见异常。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

2 讨论

卵巢黄体是卵泡排卵后, 在黄体生成素影响下, 卵泡膜内层细胞和颗粒细胞不断增生而形成的囊性结构。因其细胞的胞质内含有黄色颗粒和脂质, 称之为黄体。一般而言, 排卵后7~8天, 黄体的功能和体积均达到顶峰, 直径可在2cm以上。如卵子未能受精, 排卵后9~10天黄体即出现退化;如卵子受精, 黄体则继续生长, 直至妊娠3个月左右方慢慢萎缩。因而, 临床上卵巢黄体破裂常见于月经周期的第20~26天, 此时黄体质较脆, 且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易发生破裂出血。黄体破裂可分为自发性与外因性破裂, 前者的病因有炎症、卵巢充血或凝血功能障碍等[1], 而后者主要见于某些外力作用下成熟黄体内部张力显著增高, 导致破裂出血, 最常见于性生活后, 尤其是动作粗鲁或剧烈的性生活, 腹部受撞击、妇科检查、剧烈运动、用力咳嗽等有时也可发生黄体破裂[2]。本组性生活后发生黄体破裂5例, 是主要诱因。

初诊误诊原因分析: (1) 卵巢黄体破裂出血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即使最常见的腹痛, 其位置和程度均存在模糊性或变动性, 伴随症状也与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性阑尾炎、尿路结石、急性盆腔炎、卵巢肿瘤蒂扭转等较为类似, 对诊断缺乏特异性[3]。 (2) 部分社区医生对卵巢黄体破裂出血的警觉性不够或知识面过窄, 在腹痛的鉴别诊断中, 经常忽视该疾病, 且对女性患者的月经史及婚育史未详细询问。本组中3例下腹部钝性撞击后出现下腹痛被误诊, 值得反思和总结。 (3) 基层医疗单位大多已经配备B超设备, 但该设备的使用受到检查医生水平的影响, 导致B超诊断报告与实际不符, 误诊随之发生。

参考文献

[1]徐晓云.卵巢黄体破裂与血小板减少50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 2007, 15 (2) :31.

[2]司徒桂花, 陈建英.卵巢黄体破裂出血62例诊治与误诊分析[J].临床医学, 2012, 32 (8) :21.

卵巢黄体囊肿误诊为异位妊娠1例 篇8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37岁, 因在乡镇卫生院人工流产术后3h, 剧烈腹痛入院, 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 宫腔底部肌层线状强回声, 宫腔内探及范围约24×17mm的实质性不均质回声, CDFI显示该团块回声血供丰富;左侧卵巢边缘部探及范围约25×19mm的厚壁囊性回声, 囊壁可探及环状血流信号。结合患者病史, 超声提示: (1) 子宫底部穿孔; (2) 宫内不均质回声, 考虑:血凝块; (3) 左附件区异位妊娠?患者于当日在另一医院行剖腹探查术, 术后病理证实:子宫穿孔, 左侧附件囊肿 (黄体) , 未见左附件区妊娠。

2 讨论

黄体破裂合并凝血功能障碍1例 篇9

患者, 26岁, G3P1, 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2天, 下腹疼痛伴血尿1天于2012年10月27日17时30分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较规则, 末次月经:2012年9月30日。患者12天前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至今, 下午6时出现下腹痛伴恶心、呕吐, 小便胀痛及肉眼血尿, 下腹痛进行性加重, 急诊入我院。尿HCG检查阴性, 尿常规提示:隐血 (+++) , 镜检红细胞 (+++) 。彩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13 mm, 右侧宫旁见57 mm×45 mm×39 mm的高回声区, 边界尚清, 直肠子宫陷凹见54 mm×22 mm的液性暗区, 膀胱子宫陷凹见67 mm×39 mm的液性暗区, 提示右侧附件囊性包块, 盆腔积液。急诊拟右侧卵巢囊肿破裂出血收住院。入院查体:体温36.6℃, 脉搏90/min, 呼吸20/min, 血压114/78mm Hg, 痛苦面容, 全身未见明显瘀斑及青紫, 腹肌稍紧, 全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 宫颈举痛明显, 子宫及双侧附件区压痛明显, 有反跳痛, 扪诊不满意。初步诊断:腹痛原因待查:卵巢囊肿破裂出血?肾结石?急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WBC 8.73×109/L, RBC 3.23×1012/L, PLT 192×109/L, N0.872, Hb 90 g/L, 凝血酶原时间84.1秒, 纤维蛋白原2.75 g/L,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72.70秒, 凝血酶时间23.60秒, D-二聚体1.6 mg/L。CT检查提示:右侧附件囊性包块并出血, 子宫腔内高密度影拟为出血灶, 腹盆腔积液, 左肾结石与钙化灶鉴别。行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3 ml, 考虑卵巢囊肿破裂出血。请血液科会诊考虑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可能, 建议补充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 暂时予以观察。23时30分患者诉腹痛加重, 感头晕, 血压89/55 mm Hg, 脉搏106/min, 复查血常规Hb 60 g/L, 考虑腹腔内活动性出血。行急诊腹腔镜探查术, 术中见盆腔大量积血, 子宫常大, 双侧输卵管及左侧卵巢外观正常, 右侧卵巢稍增大, 表面见一破口, 约2.5 cm, 内见黄体, 伴活动性出血, 清除积血, 约2500 ml, 剔除黄体, 行卵巢修补术, 手术顺利, 术中行同时抗休克及补充凝血因子等对症治疗。术后病理检查提示: (右侧) 卵巢黄体囊肿。4天后转血液科进一步治疗后治愈出院。术后追问病史, 患者既往无血液病史, 半月前曾有鼠药接触史, 考虑为鼠药引起的后天性凝血功能障碍, 致使自发性卵巢黄体破裂口无法自凝导致失血性休克。

2 讨论

卵巢排卵后形成黄体, 正常成熟黄体直径2~3 cm。若黄体腔内大量积液, 使腔的直径超过3 cm, 则为黄体囊肿。由于黄体囊肿位于卵巢表面, 张力大, 质脆而缺乏弹性, 内含丰富血管, 当受内外因素作用发生破裂时, 极易出血, 血液积聚于盆腹腔, 刺激腹膜引起腹痛[1]。卵巢黄体破裂出血是妇科急腹症之一, 一般发生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女性, 发病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20~26天, 其发病急,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内出血, 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故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极其重要。根据临床特征如卵巢功能旺盛时期及大多数黄体成熟期发病, 突发性下腹痛的首发症状, 内出血所致的腹膜刺激征等典型临床症状, 初步作出卵巢黄体破裂的诊断并不困难。

不典型的黄体破裂需与其他急腹症如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及阑尾炎等相鉴别。黄体破裂与异位妊娠在病史、症状、体征基本相似, 在临床上易误诊。黄体破裂多发生在月经前期, 没有停经史, 个别在月经推迟后发病, 又无阴道流血, 这更易误诊为异位妊娠。本例患者有阴道不规则流血, 尿HCG阴性, 彩超检查提示卵巢囊肿破裂出血, 故首先排外异位妊娠破裂出血可能。黄体破裂的突发性腹痛, 且有消化道症状, 腹膜刺激征, 局部压痛, 易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阑尾炎, 但后两者常无腹腔内出血的症状及体征。虽然本例患者彩超检查提示卵巢囊肿破裂出血, 但由于患者有阴道不规则流血, 无法判断是否处在黄体期, 且无明显诱发因素, 故接诊医生未首先考虑黄体破裂出血。患者同时有下腹痛及血尿症状, 且CT检查提示左肾结石可能, 故患者腹痛不能完全排除泌尿系结石, 对短期内判断患者腹痛原因产生了干扰。该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血尿的临床症状与典型的黄体破裂出血临床症状不相符, 干扰了术前对疾病的正确诊断。患者下腹痛且彩超检查提示卵巢囊肿, 易与卵巢囊肿蒂扭转相混淆, 但卵巢囊肿蒂扭转一般盆腔积液较少或无明显盆腔积液, 囊肿扭转处压痛明显, 较少合并失血性休克。

卵巢黄体破裂出血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大多数黄体破裂出血患者在保守治疗过程中, 卵巢破口出血可以自凝, 盆腔内的积血可以很快吸收, 腹痛大多数在24小时内可以得到缓解, 3天左右基本消失。但若患者内出血较多、血压下降明显或休克应当及时行手术探查[2]。本病例的特殊性在于患者卵巢黄体破裂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故卵巢小破口出血不能自凝导致失血性休克。

妇科急腹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需及时的补充凝血因子及凝血酶原复合物, 若考虑有腹腔内活动性出血情况, 应在积极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的同时, 积极行手术探查出血原因, 避免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进一步恶化。若妇科急腹症伴休克合并有其他内外科疾病时应联合多个科室会诊综合救治,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积极处理, 抢救患者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459-1460.

上一篇:读者培训下一篇:大力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