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和治疗的研究现状

2022-09-11

抑郁是一种心境状态, 其特点是有一种不适感、沮丧感或反应性降低, 悲观, 忧郁以及有关的症状;在精神病学里指许多情感障碍的一种。一般认为广义抑郁症是泛指一组以抑郁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 可分为原发性抑郁症 (躁狂症) 和继发性抑郁症;狭义抑郁症则专指躁狂症。近几年来, 大学生抑郁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学、心理学、教育等领域的关注, 文章虽多但没有一篇总结性的文章。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理论基础之上, 综述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抑郁症的研究进展情况。

1 大学生抑郁症影响因素的主要研究

影响抑郁的因素很多, 现在的研究表明抑郁主要与种族文化、归因、父母因素、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人格等因素有关系。这些因素大致分为易感因素、维持因素和促发因素三方面。

1.1 易感因素

1.1.1 遗传因素

先天的高级神经类型对造成抑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俄国的巴浦洛夫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 即强而不平衡型;强、平衡、灵活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弱型。弱型的人兴奋和抑制都很弱, 而且弱的抑制过程占优势, 因此被称为抑郁症。研究者很早就发现了遗传和抑郁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 0倍, 且血缘越近, 发病率越高。异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 9.7%, 自由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后期同病率高达6 6.7%, 且遗传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1.1.2 人格因素

大学生的人格因素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抑郁等心理疾病。Min'erHuang, DejunGuo[1]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情绪调节失控与抑郁有着重要的关联。王才康[2]也发现大学生的情绪智力与其焦虑、抑郁呈显著的负相关, 即情绪智力分数高的大学生其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都相对较低。张向葵、田录梅[3]的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自尊、抑郁、焦虑三者之间均存在非常显著的两两相关差异。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情绪对抑郁的关系也很密切, 范兴华[4]研究表明:大学生追求成就动机的类型与焦虑、抑郁、孤独及外显行为问题呈显著负相关, 追求成功型的大学生在焦虑、抑郁、孤独及外显问题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避免失败型的大学生。国外一些研究表明, 完美主义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 即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1.2 维持因素

有关维持因素的研究很多, 但多集中于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家庭因素、社会支持等方面。

1.2.1 归因方式

认知理论认为, 认知因素在抑郁症的产生中起关键作用。其中悲观性的归因风格是抑郁症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归因者如果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 如努力程度、能力大小等, 人会产生满意和自豪的情绪体验。反之, 失败时会有内疚和羞愧的情绪体验。如果把成功归结为外部原因, 如任务的难易程度、运气好坏等, 人会产生意外和感激的情绪体验。反之, 失败时会觉得事出偶然, 运气欠佳。阿勃拉姆森把“个人无望”理解为抑郁症的一个关键性机制, 个体间的归因方式虽存在着差异, 但总体而言, 每个人的归因风格是相对稳定的。塞利格曼将归因风格划分为两种:乐观的归因风格和悲观的归因风格。他认为, 抑郁症者的归因风格基本是悲观的。

1.2.2 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 是指人们对个人行动控制的知觉或信念。按照班杜拉的理论, 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其感觉、思维和行动都各不相同。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抑郁、焦虑和无助有相互联系。国外的研究[5]表明,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 它对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1.2.3 家庭因素

家庭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生活环境, 与其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密切相关。H a n, Meekyung[6]关于东南亚美洲大学生的研究表明, 家庭中父母的创伤性事件对子女有代际传递效应。该研究发现, 受过创伤的父母对于发展他们孩子的安全型依恋的能力减弱, 从而阻止了孩子获得某种一致感, 而一致感的减弱增进了抑郁的发生。该研究还证实了在一代人身上所发生的事件将会影响下一代人。谢爱武[7]的“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 从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一般背景的关系来看, 父亲的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家庭, 与抑郁情绪存在一定关系。另外研究还表明父母对子女的不良教养态度、父母关系紧张及亲子关系紧张都会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有抑郁情绪的学生认为家庭对自己现在的影响很大。

1.2.4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受损将导致持续、严重的抑郁, 社会支持与低抑郁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缺乏社会支持的青少年受抑郁情绪影响明显增多。李志等人[8]对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和抑郁状况的相关分析研究发现, 大学生的抑郁状况跟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该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相似。其在考查社会支持作用对大学生压力感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的研究表明:不论压力高或低, 社会支持良好的大学生比社会支持不良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显著较少;即使压力感较低, 如果社会支持不良, 大学生抑郁、焦虑也相对较多。

1.2.5 文化及种族因素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 文化因素的不同也是影响各国大学生抑郁程度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SumieOkazaki[9]的跨文化研究表明:亚裔大学生在抑郁和社交焦虑上的测量得分要显著高于白种美国人。另外, Sung-kyungYoo等[10]就韩国和美国大学生在抑郁表达和寻求帮助行为的跨文化研究表明:种族差异导致韩国学生比美国学生在抑郁方面表现出更多的躯体化倾向、消极情感、消极的求助行为, 美国大学生在寻求帮助方面比韩国大学生有着更积极地态度。躯体化越严重的大学生寻求帮助的态度越消极。

1.3 促发因素

1.3.1 应激性生活事件

大学生抑郁的促发因素主要源于生活应激事件。大量文献表明, 大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遭遇到挫折时而出现抑郁。吴燕、王礼桂[11]对“医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及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生活事件 (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丧失因子、惩罚因子、健康因子) 与抑郁评分呈显著相关。李艳红[12]对“高校贫困生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表明, 高校贫困生存在一定的抑郁症状, 且与家庭环境和应激事件密切相关。

1.3.2 生理因素

身体健康与否与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人的身体状况很差, 其情绪及情感就会受到影响。国际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特别强调:“从锻炼成健康的身体中锻炼出健康的精神, 这是做一切工作所必须遵循的一条辨证唯物主义的准则”。史俊芳[13]研究结果显示:体格较弱、性格内向、基础代谢率较低、动作反应较慢者更易发生抑郁, 身体强壮、性格开朗、精力充沛、动作思维敏捷、适应能力强者患发抑郁症的机会要少的多。

2 抑郁干预治疗

2.1 大学生抑郁的预防

2.1.1 合理的自我调节

大学生出现抑郁情绪时要学会自己调节。首先要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情绪, 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其次, 大学生要消除其负面情绪。当出现负面情绪时, 大学生要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宣泄法是人摆脱抑郁心境的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宣泄途径把情绪发泄出来, 抑郁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可以通过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或是向自己要好的朋友倾诉都可以减缓自己的抑郁状况。再次, 大学生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 结交有相同兴趣的同学, 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这样自己就不会觉得孤单, 可以有效地预防抑郁的发生。

2.1.2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良好的支持网络可以有效地预防抑郁。研究表明,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抑郁者提供支持与帮助。这种社会支持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方面。家长、学校辅导员以及心理辅导老师等要特别关心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大学生。发现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时, 同伴、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 尽最大可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当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之间能够形成畅通无阻的循环通路时, 可以有效预防大学生的抑郁症状。

2.1.3 完善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

高校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对于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为大学生提供情绪宣泄、情感支持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具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高校必须重视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咨询中心应该对每个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定期或不定期的在校园开展各种心理咨询活动, 积极引导大学生了解有关抑郁知识, 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 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治。对跨文化研究的结果建议:为了使抑郁的评估更加有效, 咨询师要理解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一些抑郁症状特征;咨询师不应该以种族身份来区分抑郁病人;将种族背景相似的病人和咨询师匹配来改进咨询的效果, 咨询师必须意识到病人所持有的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咨询者必须加强努力通过一些跨文化和创新的方法接触这些抑郁的大学生;另外针对高校的咨询老师等提供一个广泛的跨文化的培训, 这种培训可以促进咨询的成功并且提高学术方面的成就;建议社区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 增加不同种族人群的接触机会。

2.2 大学生抑郁的治疗

2.2.1 药物治疗

研究开发毒副作用小、耐受性好的抗抑郁新药成为近几十年的热点, 新型抗抑郁药不断涌现。目前治疗抑郁的药物主要有:

(1)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它们属于S S R I S类药物。临床研究和应用证实, S S R I S药物不良反应相对经典的三环类药物相比不但无不良反应, 而且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增大。 (2) 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米氮平的抗抑郁效果对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者有较好的效果。 (3) 选择性5-h 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 一种新型抗抑郁药。该药要比目前使用的其它抗抑郁药见效要快, 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抗焦虑药。

2.2.2 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着重介绍认知行为主义疗法和体育疗法。

认知理论强调抑郁个体存在与抑郁症状相关的消极的知觉模式、归因模式和信念。认知行为主义疗法强调认知在行为与情绪发生、发展中的首要作用。根据认知行为主义理论, 治疗的重点应该是帮助大学生转变他们对事情的悲观看法、负性思维、抑郁性信念、不正确的归因和偏见。一旦他们认识到了抑郁的症结所在, 就可以把消极的信念转变为积极的动力。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对于刚入学的大学新生, 高校心理咨询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 普及大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另外, 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培养自己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主义精神。

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心理。运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于治疗焦虑症以及抑郁症、神经衰弱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体育运动对焦虑和抑郁状态的改变有密切关系。每周3次、每次1小时左右的中等强度或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量更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倾向。有锻炼习惯的大学生和无锻炼习惯的大学生在焦虑、抑郁和自我概念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3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近1 0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各个角度针对大学生抑郁问题作了许多深入的研究,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关于大学生抑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抑郁的原因及预防、调节方面。国外关于大学生抑郁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实验报告呈现的, 研究的角度更加广泛、深入一些。总体来说, 有关跨文化的大学生抑郁研究很少。

摘要:抑郁在心理学中一般是指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随着社会竞争意识的增强, 自我实现愿望的提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抑郁倾向日趋严重。因此, 研究影响大学生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疗方法, 对于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抑郁症,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Min'er Huang, Dejun Guo.Emotionregulation and depression of collegestudents J.Chinese Mental HealthJournal, 2001, 15 (6) :438~441.

[2] 王才康.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焦虑、抑郁和心境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 10 (4) :298~299.

[3] 张向葵, 田录梅.大学生自尊水平、抑郁状态与状态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14 (2) :139~140.

[4] 范兴华.大学生成就动机与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4 (1) :75~76.

[5] Makaremi, Azar, Shiraz U.Self-ef-ficacy and depression among Iraniancollege students.Psychological ReportsJ.2000, 86 (2) :386:388.

[6] Han, Meekyung.impact of parentaltrauma on depression among southeastAsian Amerian college students.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al A: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 2005, 66 (2-A) :760.

[7] 谢爱武.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环境的关系[J].衡阳师专学报, 1994, 1:91~92.

[8] 李志, 谢朝晖, 秦韬, 刘芳芳.大学生抑郁、社会支持状况及其相关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 0 0 6, 1 5 (1) :135~137.

[9] Sumie Okazaki.Sources of Ethnic Dif-ferences Between Asian American andWhite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onMeasures of Depression and SocialAnxiety J.Journal of AbnormalPsychology, 1997, 106 (1) :52~60.

[10] Sung-Kyung Yoo, Thomas M.Skovholt,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Depression Expression and Help-Seeking Behavior:A Comparative Studyof American and Korean College Stu-dents J Journal of College Counseling, 2001 (4) :10~19.

[11] 吴燕, 王礼桂.医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及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 2006, 19 (4) :41~43.

[12] 李艳红.高校贫困生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 11 (3) :27~28.

[13] 史俊芳.大学生抑郁症的患病率调查及与体质的相关性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6, 14 (11) :21~22.

上一篇:服装流行的发生心理分析及识别下一篇:油品静态计量误差因素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