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择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022-12-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 招生规模也在日益扩大, 尤其是在新媒体日益普及的当下, 越来越多的考生及家长更加理性地选择高等学校。个人在选择高校时除了考虑高考成绩这一客观因素, 还受到其他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方法, 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择校的主要影响因素, 这对于高校提升生源质量、提高综合竞争力以及优化个人对高校的选择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

我国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前行。2002年高考招生网上录取在全国普及;2003年, 22所高水平大学开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2008年, 教育部推广在高考志愿和录取投档方式上实行平行志愿;2014年, 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并在上海、浙江推行试点方案。随着改革的深入, 我国的考试招生录取制度更趋合理化, 考生的择校主动权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但是择校的盲目性依然存在, 学生入学后对学校和专业的满意程度不是很高, 由此而引发的新生适应性问题较为普遍。面对择校决策, 如何利用好手中的选择权, 报考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校和专业, 成为高中毕业生普遍关注的焦点[2]。

二、研究设计

1、研究现状

择校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近代公共教育制度确立以后, 围绕择校问题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近来, 关于择校问题的争论已由公、私立学校之间转移到公办学校之间的选择, “择校热”的背后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3]。查阅文献, 择校影响因素不外乎家长、考生以及高校三个方面, 因此, 本次调查试图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2、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1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140份, 其中男女比例、大学各年级比例、城市农村比例基本平均分布, 并用SPSS软件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列联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5]。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搜集信息方面, 现在高中生了解高校招生的途径主要偏向于高校招生杂志、招生网, 其次是高中班主任介绍, 宣传媒介的影响一般, 可见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 高中生正在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学校最新和最全的信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在家庭情况方面, 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择校具有比较大的影响, 父母的期望和职业对择校的影响一般, 填报志愿的决定权基本已经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中,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 考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择校变得越来越普遍。

2、相关性分析

获奖学金的机会与获助学金的机会。调查发现获奖学金的机会与数额和获助学金的机会与数额的Pearson相关系数是0.901,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显著性水平小于0.01, 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统计结果与实际相符:获奖学金的机会与数额和获助学金的机会与数额相关性很强。

获取贷款的机会与数额与勤工俭学的机会。调查发现获贷款的机会与数额和勤工俭学的机会的Pearson相关系数是0.840, 说明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显著性水平小于0.01, 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科研实力与师资水平。科研实力与师资水平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是0.816, 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而显著性水平小于0.05, 说明其显著性很高, 两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可见学校的师资水平越高, 设备越全, 越有利于学生加强科研训练项目, 科研实力也就越强。

学费与生活成本。学费与生活成本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是0.809, 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 说明这两个总体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3、列联分析

年级与各种宣传媒介对择校的影响。年级与各种宣传媒介对择校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大一的学生觉得各种宣传媒介对择校的影响比较大, 而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觉得各种宣传媒介对择校的影响比较小。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长, 各种宣传媒介对择校的影响减小。我们分析可能高中生在入校以前对各个大学的信息获取主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 较少的可能通过亲身体验或其他途径了解所报考的学校。

性别与父母期望对择校的影响。男生和女生对于父母期望对择校的影响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女生相对来说觉得父母期望对择校的影响程度大;而男生相对则是觉得影响一般。这也可能是由于男女生性格和个性的不同造成的。

性别与父母职业对择校的影响。男生和女生对于父母职业对择校的影响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女生相对来说觉得父母职业对择校的影响程度大;而男生相对则是觉得影响一般。这也可能是由于父母对男女生的不同态度与期望造成的。

家庭居住地与家庭经济状况对择校的影响。家庭居住地与各种宣传媒介对择校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对来说, 家庭居住地为农村的学生觉得家庭经济状况对择校的影响比较大;而城市的学生觉得家庭经济状况对择校的影响比较小。我们分析这可能是由于城市和农村家庭收入及经济状况发展的差异性造成的。

四、结论

通过大学生择校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结果, 我们认为:

在选择高校时, 考生最看重的因素是就业前景, 其次分别是学校知名度、希望就读的专业在该校中的实力, 其次是师资水平、科研实力、校园文化、继续深造的机会;普遍最不看重的是勤工俭学的机会、住宿条件、获取贷款的机会与数额、获助学金的机会与数额、获奖学金的机会与数额等。

虽然新媒体环境下招生信息的传播媒介越来越丰富, 但是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对传播渠道的选择以及传播信息的可靠性的判断也越来越理性。学生越来越多地通过高校招生网、招生杂志等正规途径获取信息。

考生填报志愿时, 父母的期望对学生择校的影响很大, 但同时研究发现, 大多数考生普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择校, 参考意见主要以父母和中学老师为主, 他人的意见影响较小。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逐年递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择校越来越理性, 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 通过实证研究, 分析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择校的主要影响因素, 以期为高校提升生源质量、提高综合竞争力以及优化个人对高校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择校

参考文献

[1] 薛娟.高校大学生择校影响因素的调查与思考[J].科教文汇, 2010, (7) :1-2.

[2] 蒋峰.高中毕业生择校决策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3] 徐广宇.关于择校问题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1996, (1) :18-19.

[4] 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108一109

[5] 高尔等.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218.

上一篇:医学术语在医学院校英语中的渗透下一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