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间接故意的动机、目的问题

2022-09-10

行为是所有法律关注的中心要素, 而进行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犯罪人的目的和动机, 而最常见的动机就是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因为犯罪行为人的内心起因和心理活动, 并由此导致犯罪行为。犯罪动机主要存在于犯罪直接故意之中, 犯人的动机及其目的是紧密相连的, 这种关系决定了它们的内在联系, 也是犯罪行为人内心心理的一种外在表现, 与其行为目的一一对应。

一、间接故意的动机

首先, 犯罪动机不仅是发起行为的心理起因, 而且还是具有维持行为走向犯罪目的运动的功能, 因此, 犯罪动机通常会只指向一定的犯罪目的。其次, 犯罪动机必须通过犯罪目的才可能与犯罪对象建立起内在的心理联系, 并期望通过占有损害或影响犯罪对象来实现自身[2]。再者, 犯罪目的的内因是犯罪动机, 犯罪动机的实现是通过犯罪目的这一犯罪手段, 犯罪目的仅就具体犯罪行为所要实现的危害结果而言它才是目的。就犯罪动机而言, 它又是通过犯罪动机这一手段来实现的。犯罪动机是与犯罪目的紧密联系而存在的一个刑法要素, 所以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当中, 这是由犯罪目的的存在范围所决定, 而对于间接故意犯罪来讲, 而在间接故意中由于缺乏犯罪目的, 使动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缺乏有意义的联系, 因此我们说间接故意犯罪中是不存在直接的犯罪动机的, 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在间接故意中存在着动机[3]。

二、犯罪目的辨析

间接故意是行为人内心尽管不希望这种必然的危害结果发生, 但在心理上由于侥幸心理的作用, 在思想上斗争中并不倾向于阻止发生这种结果, 而是听任事情的发展, 导致结果的发生, 采取的完全是听之任之的不良的不健康心理态度。故意从不积极追求是行为人的意志间接发出来的, 行为人的目的在犯罪过程当中着是摇摆不定的。在这个犯罪过程中很明显的可以看出间接故意下行为人并没有真正的确定犯罪目的, 因为目的存在的必要依据是从犯罪行为人的意识态度及希望出发的, 这种希望是具有明确的对象的。犯罪目的的界定是根据犯罪行为人所实施的各种指向一系列心理目的行为, 在这些犯罪行为当中, 有些只不过是行为目的, 而对于犯罪目的, 是依据行为人的犯罪结果而表现出的内心思想所直接体现出来的, 这个体现出来的目的才是真正的犯罪目的, 因此, 我们一定要将行为目的和犯罪目的区分开来。在间接故意的犯罪中, 行为目的是大多数犯罪行为人所持有的, 它明显区别于真正的犯罪目的[5]。因为行为人想要在整个行为过程中希望达到结果才是行为目的。而犯罪目的是犯罪主旨发生在行为过程之前, 或者说在整个犯罪过程中, 行为人想要达到的危害结果, 是一种危害社会和他人的的主观反映。因此, 目的是否被刑法规范和评价才是行为目的和犯罪目的的区别, 而不在于目的本身是什么, 也就是说, 人类从事自然行为时的期望目标叫做行为目的, 而被刑法规范评价后的行为目的是犯罪目的[4]。

此外, 间接故意从司法程序角度来看是不存在犯罪目的。例如, 李某深知刘某的妻子张某也有中毒而亡的可能, 却因不愿错过大好的良机, 同时又因为杀刘某的心切而最终导致王某夫妻双亡。此例中, 李某故意直接的杀害刘某, 而对于刘某的妻子张某的死李某并非是直接故意的, 只是由于想杀死刘某迫切心理间接导致了张某的死亡发生。在这次的犯罪行为当中其行为目的只是希望刘某死掉, 而对于张某的死只是附带着杀害, 并不是主观上想杀害的。因此, 这次的间接的故意犯罪当中李某不存在杀死张某的目的, 因为对于张某的死李某是放任而非是积极的追求。因此, 最好是先分清是什么的犯罪目的, 是积极追求还是放任自流的。

危害的发生如果是因为行为人的放任心理而导致的结果, 从而形成了某种刑法上的犯罪, 引发这种结果的行为的心理态度的犯罪人我们就称之为有间接故意。例如马某在狩猎区打猎, 结果在有个放牧人睡在了猎物的旁边, 马某深知如果打猎物便很有可能打中牧人, 但是为了能够获得猎物, 便开枪射击, 结果却打死了放牧人。对犯罪对象实施危害的结果的追求是犯人犯罪行为的唯一目的, 这种内心的渴望最直接的表现便是犯罪人内在的意志表现, 表现为直接故意的, 犯罪人的行为目的与其心理渴望是一一对应的, 在整个犯罪的过程中能够相互体现出来, 而对于间接犯罪来讲, 它所导致的行为与这种犯罪冲动并不是因果关系。因此, 行为人心理主观上所追求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以及在这种心理下的外在表现才是我们所说的犯罪目的[1]。

摘要:没有犯罪目的和动机、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均不违背行为人意志系为学界通说。但实际上, 间接故意犯不仅服从着统一的目的、并且存在动机和违背自己意志的情况。犯罪动机主要存在于犯罪直接故意之中, 犯人的动机及其目的是紧密相连的, 这种关系决定了它们的内在联系, 也是犯罪行为人内心心理的一种外在表现, 与其行为目的一一对应。

关键词:间接故意犯,目的与动机,意志

参考文献

[1] 高铭暄.刑罚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120.

[2] 李兰英.间接故意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6) :86

[3] 陈立.略论我国刑法的目的犯[J].法学杂志, 1989 (4) :65.

[4] 彭辅顺.目的犯的目的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4 (4) :96.

[5] 中国刑法学词典[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9 (12) :142.

上一篇: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下一篇:新媒体融合下纸媒记者的转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