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体育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对汉台区中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及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时期就是中学时代、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身心发展速度是比较快。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其健康情况不仅会影响个人全面健康成长和更好的生活,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群体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而影响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通过调查汉台区中学生体育认知及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现状,分析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而提出增强汉台区中学生体育认知及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策略,对促进汉台区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为汉台区中学体育教学策略改良提供一定的借鉴。根据本研究的需要,作者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读秀学术网、万方数据库等途径,查阅了大量关于中学生体育认知及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文献资料,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汉台区中学生体育认知及体育与健康知识现状的调查研究,主要从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程度、喜欢的体育教师类型、参加体育课的学习动机、通过体育课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喜欢的体育项目、喜欢的体育课形式、希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的态度、对体育课的态度、希望的体育课的变化、担心体育课出现的问题、掌握科学锻炼(训练)知识的程度、运动损伤的情况、经历运动损伤之后的处理方式等这几个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汉台区中学生体育认知及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学生对科学锻炼(训练)知识掌握情况较好,运动损伤之后处理方式较为得当等,但也还存在一小部分对科学锻炼(训练)知识掌握不到位的,还有提高的空间,有超过80%的学生通过体育课学到了体育知识、体育技术技能和科学合理锻炼方法,60%左右的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培养健康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充分说明学生对于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锻炼方法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掌握还不错;(2)有超过85%的学生对正常人心率范围的是非常了解的,充分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心率方面的健康知识掌握比较好,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对于正常人心率范围不是特别清楚,有关心率方面知识的还有待提高,有超过98%的学生都能正确分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别,充分说明汉台区中学生对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界定是比较清晰的;(3)有超过95%的学生对于有皮肤病、心脏病、没带泳帽、没穿泳衣、饮酒人员这几类明显不符合游泳馆进入条件标准的情况非常清楚,充分说明汉台区中学生对于游泳方面的卫生知识掌握的比较到位。但是也有少量学生不太清楚,所以游泳方面的卫生知识还需多多普及;(4)有超过96%的学生对于饭后间隔多久时间再进行锻炼比较合理认识非常清楚,充分说明汉台区中学生对于饭后锻炼的时间掌握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也有极少部分学生对于饭后锻炼间隔时间不是很清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加强;(5)有超过97%的学生都选择了正确的中长跑等剧烈运动后的缓解放松方式,充分说明汉台区中学生对剧烈运动后的缓解放松知识掌握很到位。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于中长跑之后缓解放松知识掌握不是很好,还需加强学习;(6)有90%的学生处理事情时候能保持良好的情绪稳定,充分说明汉台区中学生遇事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仅有很少部分学生遇到事情时候处理方式不恰当,心态还需调整;(7)有超过90%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具有一定好的影响或者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充分说明大多数汉台区中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有好的促进作用;(8)有超过84%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比较重要或者很重要,充分说明大部分汉台区中学生很重视体育活动。有超过80%的学生对于体育发展历史了解一些或者非常了解,充分说明大部分汉台区中学生对于体育发展历史比较了解;(9)有超过90%的学生对自己参与体育锻炼情况比较满意或者很满意,充分说明绝大多数汉台区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比较好,对自己锻炼情况比较满意。有超过83%的学生会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来改善情绪,充分说明大部分汉台区中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可以调节情绪,会通过体育运动来调整自己情绪;(10)有超过94%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充分说明绝大多数汉台区中学生十分认可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心理发展。有80%左右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能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充分说明大多数汉台区中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对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明显,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增强体质、排泄压力和娱乐,有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减肥,说明汉台区中学生对于自己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认知是比较明确的。有超过90%的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认知为偶尔生病状态,仅有少部分学生认为自己非常健康、从不生病或者处于经常生病状态,说明汉台区中学生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的认知良好。根据汉台区中学生体育认知及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策略:(1)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应当增加一些心率方面的知识。学校也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医疗卫生类知识讲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卫生知识掌握水平。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带领学生学习有关项目的同时也应当对于该项目属于有氧无氧分类进行讲解;(2)体育教师在游泳课上应当增加一些游泳注意事项,以及游泳卫生的知识;(3)关于饭后多久运动比较科学合理的知识,体育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普及力度。这样学生就能健康运动;(4)对于中长跑等剧烈运动,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科学合理的缓解方法,这样在运动之后,学生就能很快恢复过来;(5)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注重教会学生学会通过体育运动来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6)体育教师不仅要开展体育实践课程,也应当适量开展一些体育健身的理论方法课程;(7)让学生提高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仅要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多多给学生灌输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也需要学校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匹配好相应的体育设施资源;(8)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体育技术、技能的教学,也应当让学生了解体育发展的历史和过程,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对体育运动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9)为了提高学生对自己体育锻炼情况的满意度,学校和体育教师不仅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下功夫,也应该促进学生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度;(10)体育教师在选择授课项目的时候要更多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尽可能的满足他们增强体质、排泄压力、娱乐、体育考试和减肥的目的;(11)体育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减少生病的情况。

关键词:汉台区中学生;体育认知;体育与健康知识;现状;策略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认知的概念

2.2 体育认知的概念

2.3 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概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地调查法

3.2.4 访谈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汉台区中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基本情况

4.1.1 汉台区中学生了解科学锻炼(训练)知识的程度

4.1.2 汉台区中学生运动损伤情况

4.1.3 汉台区中学生经历脚踝损伤之后的处理方式

4.1.4 汉台区中学生通过体育运动了解的知识情况

4.1.4.1 汉台区中学生了解的体育知识情况

4.1.4.2 汉台区中学生了解的体育技术情况

4.1.4.3 汉台区中学生了解的体育技能情况

4.1.4.4 汉台区中学生了解的体育锻炼方法情况

4.1.4.5 汉台区中学生了解的健康知识情况

4.1.4.6 汉台区中学生了解的健康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情况

4.1.5 汉台区中学生对正常心率范围的了解情况

4.1.6 汉台区中学生对无氧运动项目的了解情况

4.1.7 汉台区中学生对禁止进入游泳馆条件的了解情况

4.1.8 汉台区中学生对饭后间隔多久进行体育运动合理的了解情况

4.1.9 汉台区中学生对中长跑结束后正确缓解方式的了解情况

4.1.10 汉台区中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

4.2 汉台区中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情况

4.2.1 汉台区中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情况

4.2.2 汉台区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情况

4.2.3 汉台区中学生对体育发展历史的认知情况

4.2.4 汉台区中学生对自己参与体育锻炼的满意度

4.2.5 汉台区中学生对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来改善情绪的认识情况

4.2.6 汉台区中学生对体育锻炼是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认识情况

4.2.7 汉台区中学生对体育运动能促进自我意识发展的认识情况

4.2.8 汉台区中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目的的认识情况

4.2.9 汉台区中学生体质健康认知情况

4.3 汉台区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4.3.1 汉台区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知识掌握情况

4.3.2 汉台区中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掌握情况

4.3.3 汉台区中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专家效度检验问卷

附录 2 汉台区中学生体育认知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 3 汉台区中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问卷

附录 4 汉台区中学生体育运动知识测试题

附录 5 汉台区中学生体育保健知识测试题

附录 6 汉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测试题

致谢

上一篇:市场秩序论文提纲下一篇:我国初中教学数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