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美探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亲子体育运动是子代与亲代共同参与的体育运动,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最好的补充。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对亲子体育运动研究,结果表明亲子体育运动促进了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儿童智力的发展,亲子体育也是父母与孩子的一个交流平台。但大多数人只关注2-6岁幼儿亲子体育,而忽视了小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亲子体育。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体育运动美探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运动美探究论文 篇1:

新时代美术教师的核心素养探究

摘要:新时代国家育人要求发生了改变,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教育发展转向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探讨教师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探讨和明确美术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有助于提升本专业教师的整体素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教育改革,培育符合21世纪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本文从“教育传承,不忘初心”、“立足专业,多元发展”、“重构体系,融汇创新”三个方面来探究美术教师必备的核心素養,为成为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优秀教师提供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能力;美术教师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接着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了关于教育教学改革诸多方面的内容。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对新时代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来。作为初中美术课题研究中的一员,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探究了美术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

一、教育传承,不忘初心

在中国面临百年重大机遇的大变革中,教育同样面临着重大革命,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理念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吸取前辈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教育智慧和深厚的教育情怀。在世界文化的融合、冲突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教育者的初中,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一)道德素养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应该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专业,怀揣崇高的教育情怀,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美术教师的责任,正确认识美术课程美育功能,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面对复杂的信息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坚守道德底线,严格要求自己,提升道德修养水平,抵制各种诱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更要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坚持朴素的教育理念,热爱每一位学生,有仁爱之心,有担当,有作为,坚守自己的教育梦想。

(二)政治素养

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美术教师应该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三)文化素养

美术学科内容涉及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美术教师应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土壤实施美育,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中国特色,彰显民族自信,融通中外,面向未来。初中时期正是学生价值体系建构阶段,美术教师应担负起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传播中国的艺术文化,让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作品里的智慧、精神、内涵、神韵……根植学生的内心,引领他们的成长。

二、立足专业,多元发展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美术专业功底,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等内容外,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内容,让自己成为专业性强、知识面广的综合性美术教师,致力于多元发展,提升必备的关键能力素养,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美术学科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作用。

(一)课程整合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不能再将单独的学科完全割裂开来进行教学,现阶段的教改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学科壁垒,面对复杂的生活情境,单一的知识已经不能解决很多问题,初中美术也不列外,因此,美术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整合能力。美术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主要在于:一是学科内课程整合能力,比如初中美术“综合·探索”领域内容,涉及其他三个领域的内容,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托,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来整合课程内容,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二是跨学科内容整合能力,在美术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常常涉及到语文、历史、物理等学科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知识,融入到课程内容当中,便于学生顺利的进行知识建构,从而让学生全面发展。三是整合地域学习生活资源,将学生熟悉的内容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加强初中美术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在美术课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关注现实生活。

(二)课程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思维深度和广度等方面,作为美术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美术课程设计能力。美术课程设计能力体现在教学设计的每一步,对课程内容有整体的把握,还要打磨每一个细节。基于深度学习、逆向教学等理念,首先要研究课标,设计好学习目标,并有相应的检测任务。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美术表现过程中,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掌握关键的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提升美术素养。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便于教师指导、调控学习过程,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结构的完善,最终较好的达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实施能力

作为美术教师,深知学生其他学科学习任务繁重,学习美术的时间相对较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课前、课后的零碎时间,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实施能力。课前教师经过其他的学习渠道能有效的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学习方法、观看学习微课视频等;课中教师通过课程诊断,调控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思维过程,让学习看得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能代替学生完成学习过程,让学生真学习,逐步达成学习目标,并通过检测任务精准判断目标达成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课后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继续探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美术知识,强化理解。

(四)评价建议能力

美术教师在评价建议时应基于学生学习的客观事实,协调统一评价的方方面面。首先在评价中,要依据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发挥评价建议对学生发展的激励功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情况,帮助学生正确的、客观的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获得准备的信息后产生学习自信,促进自身的发展。其次,教师通过教学记录,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精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表现,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结果等方面来综合评价,及时反馈,给出可行的建议。再次,基于初中美术的学科特点,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是多元化、多角度、多维度的,也可以采取师生间灵活的方式进行,既要肯定学生的进步,又要给出深刻的建议。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以各种方式,灵活记录自己的全部学习过程,便于反思提升。

(五)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能力是美术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它是提升自己能力的基础。在教学反思中,教师要反思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针对后续教学工作做出诊断、调整。

三、重构体系,融汇创新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育人要求,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加强学习,不断创新,积极参与构建适合当前教育发展的体系,结合现实的教育问题,探究发展融汇创新。

(一)研究素养

新时代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推动美术教育改革。美术教师应善于学习,提升教学能力。在众多的提升路径中,课题研究是有力助推器,教师应该积极参与。还有各种教研培训,大家相互观摩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要求教师应具备研究素养,只有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務教学。

(二)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也将进去人工智能时代,美术教师要具有信息意识,主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去。学习掌握先进的信息知识和技术,会运用各种美术学科涉及到的软件,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活动全过程,将重难点学习内容可视化处理,帮助学生顺利学习。在未来社会变革中,信息素养会成为美术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

(三)终身学习素养

新时代是一个全球知识共享的时代,学习资源变得丰富、多元,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美术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应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方式,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将终身学习理念内化,成为一种内驱力,促进自己不断的发展提升,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四)创新能力素养

现阶段教育活动中,有许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在教育改革中,我们面对很多全新的问题,国家育人要求的变化,知识体系的更新,教育对象的复杂化等,要求我们不能一成不变,要树立创新意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拓自己的思维,找到新的教育教学突破点,探索总结新的教学方法和路径,创新教学理念,真正具备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

身为一名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本专业教师的核心素养,在教育工作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文强,核心素养与学校变革[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11。

[2]钟启泉、崔允漷,核心素养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基金项目:“本成果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让课标理念落地生根——指向核心素养的美术国家课程实施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KC2019-034;课题负责人:钟维斌”。

作者简介:

黄焱琴,1974年8月,女,籍贯:湖北宜昌,学历:大学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

王聪贤,1987年3月,女,籍贯:湖北宜城,学历:硕士研究生,专业:文艺学,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

(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 443000)

作者:黄焱琴 王聪贤

体育运动美探究论文 篇2:

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研究

摘 要:亲子体育运动是子代与亲代共同参与的体育运动,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最好的补充。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归纳法对亲子体育运动研究,结果表明亲子体育运动促进了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儿童智力的发展,亲子体育也是父母与孩子的一个交流平台。但大多数人只关注2-6岁幼儿亲子体育,而忽视了小学生与父母之间的亲子体育。文章旨在呼吁众多学者和专家对小学生亲子体育运动(家庭体育)的重视,加大对其研究力度。

关键词:亲子体育;身体素质;心理;智力;亲子关系

引言

亲子体育运动的概论至今没有一个专门的学术性的界定,但显而易见这种运动是子代与亲代共同参与的有关体育运动或年长者对幼者进行体育运动的指导。母顺碧在浙江体育科学上发表的《中国“亲子体育”研究述评》认为狭义的“亲子体育”概念是:“父母亲”与“孩子”共同参与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彼此身体、心理健康,并以加强“父母亲”与“孩子”感情联系与和谐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内容和手段的总称[1]。浙江宁波的学者张琛轶在“亲子锻炼浅议”中,认为“亲子锻炼”是指: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的体育锻炼,也包括家长指导孩子锻炼[2]。

亲子体育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外,国内的研究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但其研究的对象主要针对学龄前的幼儿家庭,对于学龄期小学生的亲子体育研究甚少。本文主要探析亲子体育运动对学龄期儿童带来的影响。

1 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体质的影响

当今学生普遍存在体质弱的现状,对学生身心健康而言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着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加强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观念,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不仅对学生现在的身心健康有益,还会对学生的一生有深远影响。体育给孩子们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体育精神,体育运动的产生要充分地调动和发展运动主体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

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小学生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心血管功能的完善、提升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3]。亲子体育的运动形式丰富多样,项目种类繁多,在家长的带动和鼓舞下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1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骨骼、肌肉的生长和心血管功能的完善的影响

体育运动的产生是运动主体肌肉以骨骼为支架做功,心跳及血流加速供能的一个过程。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经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身高增加、肌肉变得发达,增强各个器官的工作机能,使学生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孩子能长高是因为全身骨骼的生长,尤其是长骨的生长,机体运动时心率加快,血液携带供能物质和吸收的营养物质流经长骨两端的骺软骨的速度也加快了,骺软骨是长骨的生长部分,获得更多的营养的同时,运动对骨骼起着一种机械作用,从而促进了长骨的生长。肌肉也随着运动的强度和运动时间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在小学生进行锻炼的时候,通过放松肌肉和进行内部代谢过程都有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在进行有氧运动时也有助于更多肌肉的形成,从而加强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并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4]。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多以有氧运动为主,能刺激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使机能更加完善,从而使学生的体质更加强健。

1.2 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的影响

体育运动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运动时机体各部分的协调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统一控制和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在进行体育运动时,神经系统本身也在经历锻炼和提高,这是对神经系统良好的调节。体育运动能预防疾病,孩子在户外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接受,阳光、空气和水的沐浴,能逐步经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刺激,皮肤和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锻炼,增强其耐受力,大脑皮层也对冷和热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当自然环境变化时,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反应,使身体跟外界环境保持平衡,这样就不容感冒和中暑。在户外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使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促进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防止贫血。新鲜空气中的氧气,能促进新陈代谢,并有杀菌的作用。

2 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2.1 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性格养成的影响

小学阶段是孩童性格养成的关键期,这时候的孩童处在学龄期,课堂上他们在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心智也在随着知识的积累慢慢变得成熟,这期间孩子的性格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锻炼大脑,而且也能锻炼小学生的性格和意志。孩子在与父母等长辈进行体育运动时,感受到了家长关爱和平等的对待,对孩子在今后的交友中能保持一颗平等友爱的心。在团体运动项目中,孩子通过和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合作完成一些团体项目,使得孩子懂得团体的重要性,只有合作才能成功。在一些户外运动中接触大自然,接触更多的人,使得孩子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

2.2 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健身意识养成的影响

亲子体育运动是一个群体运动,是一个至少包含两代人的体育运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体育老师,大部分孩子都是在父母手中走出第一步,幼儿时期父母教会了他们最基本的运动方式。孩子运动兴趣的养成和父母息息相关,学龄期低年级的小学生,对待事物充满好奇,好动,自制力差,但这阶段的孩子总以父母为标杆,总是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这个阶段的亲子体育不仅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一种补充形式,更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运动兴趣的机会。目前大多数父母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身体素质,亲子体育运动打破了这种常规,让父母与孩子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培养共同的体育运动兴趣。孩子在这里继承父母喜欢的运动项目或发现自己情有独钟的体育运动项目,从而养成体育锻炼意识,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埋下了种子。

2.3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的抗压能力的影响

体育运动能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和健康,但其前提是孩子们要能吃苦流汗,有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懂得坚持,可以流汗吃苦的孩子就不是温室的花朵了,自然可以适应四季变换和风吹雨打。父母以身示范,交给孩子技能的时候同样也将自身好的品质呈现给孩子,例如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父母带领孩子坚持体育运动本身就给孩子带来了安全感,当孩子在面临学习上的困难和生活中的挫折时,他们心底有一份安全感支持着他们。体育活动的本身就是释放能量和压力的过程,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同样也磨练了孩子的意志,强大的意志是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基本,也是孩子渴望挑战的基石。

3 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

3.1 亲子体育对小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影响

亲子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鲍尔和帕克(Power,T.G.&Parke,R.D.)指出,游戏能够唤起婴儿的注意,从而促进婴儿的持续活动和探究行为[5]。体育运动中各种动作直接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机体在运动时,肌肉中的神经可将各种刺激冲动传到大脑,使大脑反应速度更加灵敏,对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查多克(Laura Chaddock)等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 55 名 10 岁儿童脑部结构进行扫描后发现,那些有氧体适能高的儿童,具有较高的认知控制能力和较大的大脑背侧纹状体。儿童期大脑有很好的可塑性,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儿童塑造健康的大脑,改善其结构和功能[6]。

3.2 亲子体育对小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影响

亲子体育运动是亲代与子代共同参与的具有一定社会性的体育活动,有参与就需要去交流,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增强了小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幼儿期间是孩子性格、爱好和习惯等最佳的养成期,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两种能力受制于孩童的神经类型即性格。亲子体育是一个平等和没有压力的亲子社会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交流的平台,父母在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父母的言语或肢体语言对孩子语言形成和言语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4 亲子体育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亲子体育运动是父母与孩子最好的一种交流方式,幼儿时期的走、跑、跳等都是源于父母的教授,然而幼儿园毕业进人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改变,学习任务越来越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是越来越高,大多数父母给小学生报了兴趣班和辅导班,所以孩子和父母的矛盾就变得突出了。父母态度的强硬令孩子倍受压抑,没有了平等对话平台,何来谈心交流。

尹芳认为亲子游戏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之间以血缘情感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亲子双方之间进行交往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形式。除了具有游戏的基本特征之外,自身还具有情感性、发展性、互动性、随机性等独特性质[7]。

西方教育学主导家长要与孩子做朋友,做朋友的前提是平等、相互尊重和互爱。亲子体育运动提供了一个锻炼身体的平台,这个平台更加像一个平等互尊的交流谈心的平台使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补充,是阳光体育开展以来除学校体育以外对学生最具有意义的体育开展形式。

5.1.2亲子体育运动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智力的发展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亲子体育运动这个平台也是对孩子人格教育的一个平台。

5.1.3亲子体育运动可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发展。

5.1.4亲子体育运动是小学生和父母相互尊重的谈心交流的一个平台,这种体育形式有利于小学生和家长关系的和谐发展。

5.2建议

5.2.1亲子体育运动开展的形式应趋于多元、多样的模式去发展。多元的模式是指亲子体育要紧密结合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旨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完善体育开展模式。多样是指亲子体育运动的形式多样,运动的项目丰富多彩,场地形式多样。

5.2.2亲子体育运动要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为宗旨,为阳光体育的开展添砖加瓦,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要不忘记体育健身,要做到名副其实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5.2.3将亲子体育运动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亲子运动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父母与孩子交流的平台,使家庭环境变得更加和谐。

5.2.4加大对亲子体育运动理论和项目的研究,亲子体育运动项目要贴合实际,并要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要符合孩子认知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也不能一味地照顾孩子,要做到统筹父母和孩子,使孩子和父母都能得到身体锻炼,并且使其心情愉悦,所以要加大亲子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

5.2.5目前大多数的亲子体育项目过于重视趣味性,将其最主要的锻炼健身的功能放在其次,这是一个误区。体育运动的宗旨是强身健体培养品质,在今后的项目开发时应将强身健体和品质的培养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母碧顺.中国“亲子体育”研究述评[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4):21.

[2]张琛铁.亲子锻炼浅议[J].家庭教育,1999.7:56.

[3][4]张喜宏.小学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分析[J].新西部教学改革,2013.21:200-201.

[5]Rubin, K.H., Fein. G.G. &Vandenberg, B.. play. In Mussen, P.H.(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4thed):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Development (Vol. Ⅳ). New York: Wiley,1983:716- 717.

[6]刘文利,赖珍珍.体育运动如何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J].人民教育,2015.5:63.

[7]尹芳.重庆市主城区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9:22.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省 徐州 221116)

作者:赵文博

体育运动美探究论文 篇3:

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结构研究

摘 要: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类型及其编排对于提升竞技运动员的文化素养、拓宽其就业渠道、增强学校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基于“六三”制的整体课程观检视现行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在时空关系、比例关系及时间关系上存在的问题,提倡在多样性、整合优化、选择性、均衡性原则基础上均衡设置课程内容,合理设置课时比例。构建核心与边缘课程并重、必修与选修课程同步、显性与隐性课程交替的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新结构。

关键词: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课程结构

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在培养运动员的三级形式中是中级形式阶段,是我国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阵地。鉴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及体育运动学校的功能定位,就学校办学思想而言,既要注重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的提高,即“金牌效应”的追求,也要注重运动员在德育、基础文化课程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即“素质教育”的追求。但是,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重训轻文的弊病导致其在课程设置上出现运动训练课与文化课的比例失衡现象,其直接后果是青少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缺失以及文化修养的下降。本研究立足于“六三”制整体课程观,系统探究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结构问题,以提升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没计的有效性,从而保证青少年运动员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以促进体育运动事业有效与持续的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辽宁省、广东省、河南省、浙江省等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相对集中的10所学校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对“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数据库检索与该研究有关的文献,并进行整理与分析。

1.2.2 访谈法 走访了辽宁、广东、浙江、河南等体育局以及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领导及主管人员,进行非结构式的访谈,获取有关资料,并做梳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从课程结构各要素的比例关系看,文化课程门类开设比较齐全,但差距较大由材料分析可知,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课程开设了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文化课以及解剖学、心理学、生理学、保健学、教育学等体育基础理论课,开设的门类相对比较齐全。但是,由于体育运动学校的管理体制问题,一些设施没备要求相对较高的学科如计算机、英语听力教学等开设情况相对薄弱。与同级的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课程在掌握的深度与广度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2.2 从课程结构各要素的空间关系看,必修课设置过多、要求过高,但缺乏灵活性从十所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课程设置来看,必修课与选修课关系失衡,学科课与活动课设置不当,表现为统管过死的现象。例如,语文、数学、计算机等学科课程所占的比例过大,而其他如劳技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课程等活动课所占的比例较小。调查结果显示,开设劳动技能课的学校仅4所,占12.9%;开设历史课的有12所,占38.7%,开设地理课的有13所,占41.9%。这使得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结构体系显得僵化,设置不均衡,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3 从课程结构各要素的时间关系看,基础文化课与专业平台课的纵向组合有序性强,但掌握度欠缺由文献及走访可知,十所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课程受学科中心主义的影响,在课程实践中,从基础文化课程、体育基础理论课程、体育技术课程到专业训练课程等各类课程之间遵循了严格的逻辑开设顺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但是,鉴于各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问题、文化课教师的认识问题以及学校文化课教学评价的导向问题,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效果不好。

2.4 文化课程、活动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的课时分配不合理,缺乏必要的综合课程重训轻文的体育运动学校的一贯做为使得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及实践课程出现课时分配不合理问题,文化课程的课时被大量缩水,直接导致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文化修养的大滑坡。从资料分析可知,公共选修课仅占总时数的6.64%,专业课课时太多。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很少,自然科学和体育科学课程则相对较多。理论课的课时数较少,专项训练课比重太大,占总时数的46.69%。由此,这样的课时分配极不利于文化课程的开展,自然也不利于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此外,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在设置上大都以单一课程形式出现,缺乏必要的综合性。文化课程课时分配比例的不合理是目前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现存的最大问题,课程设置上的单一性问题是造成青少年学生知识整合度差、知识迁移性差的问题根源之所在。

3 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结构体系的重建

3.1 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结构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3.1.1

均衡设置思想 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内容,是构建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结构、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关键。就文化课程而言,每一门课程在青少年和谐成长中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德育为导向、智育为基础、美育及劳动技术教育起辅助的设计原则,充分关注全面发展与素质发展的均衡性,以保证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成长。

3.1.2 整体设置思想按照“六三”制的整体课程观构建课程结构,是构建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六三”分段学制,使青少年运动员的年龄跨度为小学和中学,基于课程的整体性特点分析,体育运动学校在课程安排上既要体现小学的基础课程,又要体现中学的课程,这既符合“六三”学制的整体课程观,也较符合知识传递的整体连贯性,更符合青少年运动员不同阶段的认知水平。所以,充分关注体育运动学校课程设置的整体性,以保证文化知识的合理解性掌握。

3.1.3 灵活设置思想 均衡设置各门课程的课时比例,整体设置小学与中学的衔接关系,并不是僵化的要求各门学科或领域在课程中平均设置,而是要有所侧重。应按照青少年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发展需要,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按照一定的课时比例灵活设置课程。例如,文化课程和学科课程的比例约为81.9%,活动课程为18.1%;而每一学科课程的比例大约为20%,(可以根据情况做改动)。由于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特殊性质,文化课程与实践课程安排应该更加机动、灵活。

3.2 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原则

3.2.1 多样性原则 单一的课程结构只会造成课程结构的单一化,而多样性课程才是构建课程结构的前提。实践证明,单一的课程结构不利于课程整体结构的发展,也不利于课程整体结构的优化。因此,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

既要设置学科课程,又要设置活动课程;既要设置分科课程,又要设置综合课程;既要设置理论课程,又要设置实践课程。

3.2.2 整合优化原则 在设计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结构时,须加强各学科内部及各学科之间的整合,以突破学科界限,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的方向着手。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特殊性使得其在文化课程构建过程中不能设置过多的课程。因此,其课程结构的构建就要采取整合优化的原则,选取适合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习需求、利于凸显特色,适合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开展的课程。

3.2.3 选择性原则

考虑到未来青少年体育运动员的不同发展路径,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结构应根据学科发展、教学需要、学生实际及学校办学条件等方面因素,开设若干专业选修方向以及足够多的系列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这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扩大知识面,满足学生的爱好兴趣,培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又有利于提高本专业的专业学术水准,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

3.2.4 均衡性原则 这一原则的提出,主要是为了保持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各个课程之间的平衡性。只有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等之间保持均衡的发展,才有利于青少年运动员的发展,利于青少年运动员对于知识的全面掌握,最终保证青少年运动员身心的和谐发展。

3.3 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结构体系的举措 为了保证青少年体育运动员的身心和谐发展,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不仅仅要考虑设置什么样的课程,更要考虑所选择的科目如何有效的组合、排列以保证所选课程效用的发挥。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体系主要有以下的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单一课程与综合课程相互配置;第二种方式是核心课程与个别化课程的相互配置;第三种方式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配置;第四种方式是系统课程与微型课程相互配置;第五种是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以及研究性课程相互配置。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课程结构体系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其中的任何一种配置方案。

3.3.1 精减课程 由于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特殊性,既要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又要进行必要的训练,这对学时的安排就显得十分紧张。体育运动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难于消化普通中学的所有课程。由此,必修课、限选课中的那些“可学可不学”、“可以自学”、“不学也能“懂”的课程须退出必修课,腾出课时补充十分必要的课程,做到少而精。学者吕爱风的调查表明,大多数校长赞成浓缩教材内容或者将浓缩教材内容与删减学科两种方法兼而有之。这就表明,目前的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课程设置过程中有一些课程设置的意义不是很大,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来优化体育运动学校的课程结构。

3.3.2 既重视核心课程也重视边缘课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学科的不断涌现,是否将这些新的学科都纳入到课程之中这便成了一个争论的问题。由于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课程体系的容量有限和学校条件的限制,所有的新学科都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须要将这些新学科按照某种标准划分,有些学科被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有些被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有些进入核心课程,有些作为边缘课程存在。因此,为了促进文化课程的发展和课程体系构建的完善。不但要重视核心课程,还要重视边缘课程。

3.3.3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重 必须课程是要求学生必须习得的课程,必修课程包含着民族、国家和人类社会共同的文化要素。选修课程是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等自由的选择一些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开设的课程。要调整公共必修课的配置,加大选修课的时数;增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以缓解读与训、教与学的矛盾。

3.3.4 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 上文所说的一些课程在某种角度而言,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但社会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学习态度培养都是隐性课程的重要领域。隐性课程意识的增强是课程构建的重要内容。可见,隐性课程的开发具有极大的重要性。随着隐性课程研究的越来越深,就应该注重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的隐性课程开发。

4 结论

文献查阅及走访调查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结构的研究表明,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结构的合理配置源于地方政府、学校、青少年个体诸要素的整合重视,提升体育运动学校文化课程应有大局观念,应着眼于青少年未来的健康发展。整体、均衡及灵活设置运动学校的文化课程。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帮扶,各体育局的关心与态度、适切的竞技考评机制是促使文化课程结构合理的关键;整体、均衡及灵活设置运动学校的文化课程,需要着力打造运动学校的文化师资队伍,文化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及教育专业素养是促使文化课程有效实施的保障;整体、均衡及灵活设置运动学校的文化课程,需要激发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动机及情绪,精减多余课程、设置多样化课程、关注隐性课程的显性化表现,是提升学生学习激情的有效策略。

作者:胡雅欢,王德慧

上一篇:农学院教学农学论文下一篇:新技术产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