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弱势学生体育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教育公平视角下学校体育中弱势群体的补救教学研究

摘要:教育公平是当前社会的焦点问题,关心着全国绝大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视,显示出人们对于弱势群体接受同等教育权利的重视。教育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教育公平则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没有教育的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初中阶段,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这段时间上,学生心理与生理变化迅速,身心各方面都比较矛盾,在该阶段的学生身体迅速生长,肌肉力量、肺活量、血压、神经系统等均有较大的变化,是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关键期。但由于生理、心理、体育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一大批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出现。由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等方面的弱势,体质测试难以及格,在进行身体锻炼或是体育比赛的时候往往处于落后的状况。是目前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主要针对长沙市中学体育弱势群体在体质、体育参与、对教育公平的认知与行为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认为:1、有65%的体育弱势群体学生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认知程度匮乏,有27.7%的体育弱势学生不同意享受到了教育公平。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有大部分体育弱势群体没有享受到“教育公平”。2、体质健康测试不达标学生的现状总体是不容乐观的:在身体形态方面,身高基本正常,但男生大部分偏向于超重与肥胖,女生大部分趋向于低体重;在身体机能方面,肺活量测试数据可以看出,男生的整体要好于女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女生的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要好于男生,但男生的力量耐力等素质要好于女生。3、体育弱势群体在选择运动项目时,主要集中在测试项目和技术动作不复杂的运动项目上;有过半的弱势学生单次运动时间为45分钟以下,主要是个人锻炼或者与同学一起锻炼;锻炼项目多以羽毛球、慢跑等锻炼方式简单,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的项目。4、学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政府层面上的教育模式的制约与扶弱机制乏力;社会层面上的价值取向偏差;学校层面上的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课程设置不公平、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范围小、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分配不公、师资力量不强、体育教学评价缺乏公平;家庭与个人层面的家庭教育的缺失与自身认知的不足。5、教育公平视角下对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补救教学策略有:建立学校体育弱势群体补救教学规范流程:确定与筛选补救人群,诊断过程,正式评量,教学实施,补救成效评量。加强学校体育弱势群体补救教学建设:政府应强化教育部门主体责任意识、推进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社会应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成立专业化扶助机构;学校领导应构建领导责任机制、完善学校教育监督机制、促进课程与教材改革、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布置家庭体育作业,促成家校联合;加强认知引导,形成正确的体育认识观。

关键词:教育公平;学校体育;弱势群体;补救教学

学科专业:体育教学(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外相关现状研究

1.3.1 国外学者对教育公平思想形成所做的贡献

1.3.2 国外学者关于弱势群体与体育弱势群体的研究

1.3.3 国外学者关于补救教学的研究

1.4 国内相关现状研究

1.4.1 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

1.4.2 关于弱势群体和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研究

1.4.3 关于补救教学理论研究

1.5 小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 教育公平的概念及涵义

3.2 弱势群体与学校体育弱势群体

3.3 补救教学

4 教育公平视角下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现状调查分析

4.1 对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质现状调查分析

4.1.1 身高体重标准体指数分析

4.1.2 肺活量成绩分析

4.1.3 50米跑成绩分析

4.1.4 坐位体前屈成绩分析

4.1.5 立定跳远成绩分析

4.1.6 引体向上与仰卧起坐成绩分析

4.1.7 1000米与800 米跑成绩分析

4.2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参与的调查分析

4.2.1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参与身体锻炼动机的调查分析

4.2.2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参与身体锻炼时间的调查分析

4.2.3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参与身体锻炼场所的调查分析

4.2.4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参与身体锻炼后身体感受的调查分析

4.2.5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参与锻炼的组织方式的调查分析

4.2.6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获取体育信息方式的调查分析

4.2.7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青睐的体育运动项目调查分析

4.3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认知研究

4.3.1 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认知程度分析

4.3.2 对享受“教育公平”的评价分析

5 学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教育公平问题分析

5.1 政府层面

5.1.1 教育模式的制约

5.1.2 政府扶弱机制乏力

5.2 社会层面:社会价值取向偏差

5.3 学校层面的问题

5.3.1 学校领导不重视

5.3.2 体育课程设置有失公平

5.3.3 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范围小

5.3.4 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分配不公

5.3.5 师资力量不强

5.3.6 体育教学评价缺乏公平

5.4 家庭与个人层面

5.4.1 家庭体育锻炼的缺失

5.4.2 自身认知不足

6 教育公平视角下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补救教学策略

6.1 建立学校体育弱势群体补救教学规范流程

6.1.1 确定与筛选补救人群

6.1.2 诊断过程

6.1.3 正式评量

6.1.4 教学实施

6.1.5 补救成效评量

6.2 加强学校体育弱势群体补救教学建设

6.2.1 政府层面

6.2.2 社会层面

6.2.3 学校层面

6.2.4 家庭与个人层面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落实学校体育教育起点、过程、结果公平

7.2.2 通过健康促进有效地防范学校体育弱势群体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上一篇:国有高速公路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人文精神教学外国文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