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竞赛学校体育论文

2022-04-18

摘要: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虽然符合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但由于受经济、制度、人文、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城市社区与学校实现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据此,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生态共生理论对社区与学校体育场场馆资源共生发展的共生基质和不利因子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的发展路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运动竞赛学校体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运动竞赛学校体育论文 篇1:

学校体育倡导运动竞赛的依据

摘 要:以运动竞赛促进青少年体质增强是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有效路径,运动竞赛能使学生在运动竞赛的过程中获得运动的快乐,有利于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在学校倡导运动竞赛能促进人的培养,辅助教育目标的完成以及可以成为连接学校体育和校外体育的纽带,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关 键 词:学校体育;运动竞赛;体质健康;青少年

为了使广大青少年积极回到运动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从运动中收获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雅克·罗格2001年提出了举办青奥会的设想,并已付诸于实践。20世纪初,美国学校体育做了一项成功的改革,其特色就是将sport和games导入学校体育,奠定了以后美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调[1]。在2007年中共中央颁布的7号文件中指出,要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性体育竞赛,要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在近年来国内外几项有重大影响的倡议中都提出了运动竞赛。

在实践中,就学校体育范围看,每年的春秋季运动会、各种主题的体育节、班级或校级间的各种项目的运动竞赛都丰富着校园的日常生活。在各种运动竞赛举办目的上都不同程度体现了促进学生体质增强、促进学生健康、丰富学生业余文化活动,各学校或体育教师都认为运动竞赛可以增强学生体质,但其原因、倡导的依据何在,却是在实践中难以回答的问题。

从现有的有关运动竞赛的著作、文献研究综述看,暂时还没有查找到把运动竞赛作为增强体质主要路径的著述。目前对运动竞赛的研究更多集中于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训练等,也有学者就运动竞赛的功能进行论述,如颜天民、何荣[2]的《论运动竞赛的教育价值》、颜天民[3]的《论运动竞赛的功能与特点》,但并没有述及运动竞赛与体质的关系,可以说在理论上运动竞赛与体质的关联是目前研究的盲点。本研究旨在寻求在学校中倡导运动竞赛的依据。

1 运动竞赛与体质增强

从体育人类学的视角看,竞技是具有强烈竞争性质和游戏特点的比赛活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发掘身体潜能并充分发挥操纵身体技巧的活动,主要通过竞赛的形式进行。没有这种竞争和比赛,所谓运动、所谓体育,都成了丧失活力的躯壳[4]。从我国有体育课伊始,我们多从理性的角度为体育课的存在找出一个客观理由,从最初的增强体质,后来各种推陈出新的功能到现在的健康第一,但对竞争、比赛我们更多抱有一种谨慎的态度,这一方面受中庸和平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另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对竞争、对体育意义的理解不足,我们更多把竞争、比赛看做一种形式、手段,而没有把其看成运动、体育的灵魂。而这种缺乏了生命力的体育不可能为青少年所喜欢、所热爱,增强体质又谈何容易。

一直以来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把增强体质的任务当做体育课的一个目标,而且这种目标似乎得到了从上到下的认可,如果我们从时间和频次的角度分析,把增强体质的任务归结到体育课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从时间上看,学校体育教学不论如何改革,体育课传授锻炼身体基本知识、技术这些最基本的功能是不会改变的,体育课之所以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主要是因为课堂教学达不到体质增强所需要的时间、强度和频次。现行中小学体育课,一般都是45 min一节课,就算40%的时间都用于做身体练习,一个学生的练习时间只不过是18 min,如果考虑一个40人的班级全体练习与小组练习的比例(假如是2/3),那么学生在一节课上的练习时间就约为13.5 min,一年算下来不过就十几个小时,增强体质谈何容易[5]。此观点虽有失偏颇,比如在一些以运动技术复习的课堂中,学生练习时间会超过40%,但总体还是满足不了增强体质所需的时间。否则,政府也不用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倡议了;从强度看,体育课是不太可能一直持续大强度的练习,因为这样会影响其他课程的上课效率,影响整体教育目标的完成;从频次看,小学每周3次、中学2次、大学1次的体育课也满足不了增强体质所需要的频次。所以要实现增强体质的任务,必须有其他措施配合共同完成这个目标。

而运动竞赛恰恰弥补了这个欠缺。许多儿童和成年人喜欢竞争,并愿意接受来自竞争的挑战,而且会非常努力[6]。在运动竞赛的过程中,竞赛的载体是比赛时所选用的项目,而比赛竞争的核心则是项目的运动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运动技能。学生如果希望在运动竞赛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并拥有娴熟的操纵身体的技巧,就必须对运动技术进行反复、刻苦的训练,其中就包含了时间、频次、强度的积累,也包含了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发展。我们通常所讲的“拳不离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对这种反复不断刻苦训练的最好写照;另一方面在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发现自己在运动技术和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把这些结果反馈到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的时候更能有的放矢。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技能不断得到巩固,运动竞赛水平不断提高。而从体质增强的角度看,由于保证了练习的时间、强度、频次,体质增强也可以得到有效保障。所以从理论上看,运动竞赛可以作为增强体质的有效措施是成立的,但更为关键的问题是,这种措施能不能改变目前增强体质路径中青少年被动参与的局面,而从内在激发青少年对体育的热爱,从被动的参与变为主动追求。

2 运动竞赛与快乐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学校体育改革中也倡导“快乐体育”思想,但由于在实践过程中对“快乐”含义的曲解以及缺乏可实现的途径,使这一充满人文气息的学校体育改革指导思想最终夭折。造成这种曲解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正确区分“快乐”和“快感”,曲解了获得快乐的途径。运动能导致生物体产生快感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外界物刺激人的感觉器官产生的生理快感并非人类所独有,动物也有这种功能,但其不具有社会内容[7]。身体感官的这种愉快只是一个短暂过程,但机体逐渐适应后,快感将会逐渐降低,这也诠释了为什么人在儿童阶段喜欢游戏,而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兴趣越来越低的原因。而快乐则是人类独有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体育中的快乐包括知识获取的满足感,技能技术提高后的喜悦、兴奋、集体荣誉感及成就感等愉快感觉[7]。通过体育教学我们能获取体育知识、获得快乐,但其他体育中的快乐获得仅仅依靠体育课是不够的。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倡导快乐体育的过程中学生喜欢什么,就玩什么、干什么,最终的结果导致快乐体育的失败,其原因就在于这种方式更多的只是满足了学生的生理上快感的需求,不可能上升为快乐。体育运动中获取快乐的方式有很多,但能把众多获得快乐的方式集大成者也只有运动竞赛,其内在包含了知识的获取与应用;运动技术、技能的发挥;队友间的团结协作;对手之间的尊重、平等;竞争过程中公平、民主;竞争结束后的满足与喜悦等。如果青少年不参与运动竞赛,那么他所获得的快乐将是残缺不全的,也不可能得到体育真正的快乐。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感受不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快乐,那么他将永远失去参与体育最本真的动力。

3 运动竞赛与兴趣和认知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通常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提高他们的兴趣,但往往这种兴趣只局限于课堂,当课堂学习结束后,兴趣就会随之终止。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分。直接兴趣是指人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外部特征发生的兴趣,由直接兴趣引起的学习动机通常比较具体,带有近景性,强烈而不能持久[8]。课堂教学采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更多是指向教学质量的提高、运动技术的掌握,而兴趣的培养只是这个过程的次要目标。

间接兴趣是指人对活动的结果及其重要意义有明确认识之后产生的兴趣。体育心理学认为孩子们参与运动就是为了享受活动本身的乐趣[9]。而运动竞赛是达到这种目的最好的方式,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运动的快乐和这种快乐对学生本身积极的意义,以这种价值实现的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才更容易使学生形成体育运动的习惯。另外,从实践的角度看,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学生不可能选择所有的体育项目,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几个,这一个或几个运动项目就是学生兴趣培养的载体,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运动项目上反复练习,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带来一种成功的满足和快乐,以此促使兴趣的产生,但更多的是希望有一个平台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以此来探寻差距获得提高的动力,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充分发挥自己运动技能获得的满足、得到队友和对手的尊重、在失败过程中收获鼓励和支持、在成功时收获喜悦与赞美。这样的平台才能使学生获得一往无前的动力,才可能把运动从兴趣变成习惯,并终身坚持,而能提供这个平台最好的方式就是运动竞赛。

4 运动竞赛可以促进人的培养

运动竞赛是具有竞争性和游戏性特点的比赛活动,在西方休闲学中对竞技游戏有这样的论点:竞技游戏最后且最重要的特点是为了好玩而玩,当它不再好玩的时候,也就失去了意义[10]。“好玩”这个词在当前的教育环境是一种不被认可的理念,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玩是和“玩物丧志”、“不学无术”、“业精于勤荒于嬉”等联系在一起的。“有用”才是衡量教育的重要价值标尺。所以为了这个所谓的“有用”,家长用自己的有限理性给孩子设置未来发展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青少年的剩余精力被拼命的压榨,书包越来越重,眼睛越来越近视,身体越来越差,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孩子培养成才。洛克说过健康的思想寓于健全的身体,当青少年的身体都发育不健全的时候,我们还怎么能期翼他的全面发展呢?

游戏是玩,但绝不是简单意义的玩[3]。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提出,“游戏作为文化的本质和意义对现代文明有着重要的价值,人只有在游戏中才最自由、最本真、最具有创造力,游戏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10]。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造力的人,这不就是社会、家庭、学校、青少年主体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吗。关于游戏的创造,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提出:我们具身性的游戏潜能构成了运动之源泉,而由于它会创造各种规范和规则,更成为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上诸种形式的创造性生成因素。游戏创造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一种让人类更自由、更文明的社会运行之规则。

运动竞赛的宗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规则范围内更好地玩,在玩的过程中实现对体育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在玩的过程中完成体育由自发到自觉的升华,在玩的过程中体会体育带来的愉悦,在玩的过程中体验体育的美,也只有这样的玩,青少年才能真正实现把体育从手段变成目的;也只有这样的玩,体育才能真正实现由工具到玩具的蜕变,体育才能真正实现对青少年惠及一生的人文关怀。

5 运动竞赛辅助教育目标的完成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体育教育家们一直认为,游戏、竞赛、竞技体育对完成和实现通过教育制度来支持的主要教育目的有着独特的无可比拟的作用,是完成和实现教育目的特别适合的媒介。西方体育教育家还极力主张,为了儿童和青少年的情感、智力、身体以及社会性的发展,宏观地选择肌肉性活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11]。在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几乎在体育教学中都是不可能全部完成的任务,尤其是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目标的实现。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的获得需要依靠长时间、一定强度身体练习才有可能实现,这种长时间、需要强度的训练有赖于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坚韧,而这种坚韧除了运动中的快乐之外,我们很难找到比快乐更可依赖的精神力量;社会适应中所包括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理解、友谊、信任等品质,社会运行所依靠的公平、平等、竞争等规则的适应在体育领域也只有运动竞赛才可以实现,只有在运动竞赛的过程中才涉及到更广泛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学校领域倡导运动竞赛不仅仅可以实现青少年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辅助健康第一教育目标的实现。

6 运动竞赛可以成为连接学校体育与校外体育的纽带

改革开放后,我们在学校体育改革上孜孜不倦,但青少年体质问题一直是困扰学校体育改革的阴霾,一直影响着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学校体育多次改革,效果始终不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对青少年体质增强关注的焦点更多集中在体育课堂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改革上,而对青少年学校以外的体育活动则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学生在校内参与体育可以凭借行政的强制力量,但在校外,这是难以实现的愿望。而在理论上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缺乏一个连接学校体育和校外体育的纽带。运动竞赛本应该成为这个纽带,但由于思维的惯性,我们总认为运动竞赛是为竞技锦标服务的组织活动,缺乏对运动竞赛深层次的理解,所以导致运动竞赛在学校体育领域功能发挥不足,如鸡肋般地存在。事实上,不管是学生体质的增强还是体育兴趣、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都需要运动项目作为载体,而支撑学生选择某种项目的原因除了教育之外还有自己本身的天赋与努力,更为重要的是其获得的快乐,而这恰恰是运动竞赛可以满足的。运动竞赛的知识和技术来源于学校体育教育,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长期、反复不断的练习,时间来源于校内外学生课余时间,而支撑学生参与体育、长期坚持的动力来源于精神上获得的快乐。所以运动竞赛作为连接校内外体育的纽带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实现,一方面是精神上获得的快乐作为参与动力的纽带,另一方面参与路径的纽带,通过这两个层面的实现有效地连接了学校体育和校外体育。

7 运动竞赛可以实现真、善、美的统一

真善美统一问题,不仅是古今中外哲人孜孜以求的问题,也是哲学史上至今仍未解决的难题[7]。知识价值的真,道德价值的善和审美价值的美,在运动竞赛过程中可以密切的联系在一起。运动竞赛过程中所运用的技术,一部分来自传统经验,一部分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这两者都可以统称为知识,代表了知识价值的真;而在运动竞赛过程中涉及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合作、尊重、友谊,代表了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道德理想,表示为善;而在运动竞赛过程中的快乐,则是精神上愉悦的一种表达,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伴随着世俗功利目标的实现,但我们应该审慎的懂得,这种快乐才是我们体育、运动竞赛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它表达的是一种内在、精神上的关怀,是对美最好的诠释。

上述研究主要的目的在于重新诠释我们对运动竞赛的认知,运动竞赛可以增强体质,但这并不是我们在学校倡导运动竞赛的最终目的。我们期望通过运动竞赛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运动的习惯,并能真正从运动中获得体育的快乐,我们希望和倡导青少年从事体育的目的应超越单纯追求机体生物性功能的目的,转而追求一种满足精神上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间接实现增强体质的目的。而从目前来看,运动竞赛无疑是最恰当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杜海燕,肖林鹏. 美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现状与启示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9):1-6.

[2] 颜天民,何荣. 论运动竞赛的教育价值[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235-1237.

[3] 颜天民. 论运动竞赛的功能与特点[J]. 体育文化导刊,2004(7):27-29.

[4] 胡小明. 体育人类学[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214,236.

[5] 卢元镇.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0,398-399.

[6] Greg Payne,耿培新. 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60.

[7] 李连科. 价值哲学引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74.

[8] 朱智贤. 心理学大辞典[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49,310.

[9] 黄希庭. 运动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

[10] 胡小明. 休闲体育论[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36,174.

[11] 仇军. 西方体育社会学理论、视点、方法[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77.

作者:毕进杰

运动竞赛学校体育论文 篇2:

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研究

摘要: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虽然符合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但由于受经济、制度、人文、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城市社区与学校实现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据此,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生态共生理论对社区与学校体育场场馆资源共生发展的共生基质和不利因子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的发展路径。最后,针对不同层次社区与学校间寄生依附、偏利带动、互惠互利的共生发展模式进行展望。

关键词: 城市社区;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基质;不利因子;共生模式

1城市社区与学校间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基质

共生基质是生态共生系统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事物共生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人才、资金及管理技术等都是不同主体间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共生基质,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同样需要多元化的共生基质。无论是社区还是学校的体育场馆资源都大致可以分为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场馆管理机制和体育场馆文化3类,构成了当前社学(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的主要基质,两者优势互补是社区与学校间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从体育场馆设施来讲,主要包括体育场地、场馆以及其他相关的软硬件配套设施等。学校相对丰富的体育场馆设施可以向社区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锻炼场所[1],同时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体育场馆设施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从而实现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共生[2]。其次,体育场馆管理机制。体育场馆管理机制是指长期为管理体育场馆运行而形成的一种资源,包括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体育场馆管理组织、体育场馆管理技术等。体育场馆管理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当前很多社区缺乏专业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以致其场馆利用率低,而出现闲置浪费的现象。而学校拥有专业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可以与社区建立“管理人才配送”模式,实现人力资源方面的共生。体育场馆管理组织是场馆实现高效运行的有效保障,长期的场馆管理为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校可以充分发挥管理组织的专业优势以优化社区体育场馆的管理。体育场馆管理技术更侧重于决策技术,是采取最优方案的决策过程,同时还包括场馆设施的维修技术、改建措施等。社区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场馆管理技术优化其场馆的日常活动。再者,目前对于体育场馆文化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郭红雨等认为体育场馆文化是由体育运动精神、相连的艺术形态及社会文化心理共同复合形成的一种文化[3]。现代体育场馆文化融入了更多的经济元素,是在各种体育场馆设施、体育运功项目、相关的媒体宣传及商业、旅游、交通等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一种文化[4]。体育场馆文化主要包括体育运功项目、体育运动心理及体育运动氛围等,同样是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的重要内容。

2城市社区与学校间体育场馆资源共生的不利因子

2.1共生保护机制空白

社区是一个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从地域上可将学校看作社区的构成部分,但同时学校和社区之间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致使学校成为独立于社区之外的利益实体。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虽然可以向社区开放,但首要的前提是能够满足己身正常的教学需求,同时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不受干扰;因此,要实现社区与学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共享,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以确保2个群体之间的利益互不侵犯。当前,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方面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相应组织者和领导者的缺失使社学之间的体育场馆资源共享无法实现。特别是在社区和学校实行体育场馆资源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法律保障机制的缺失,致使很多社区和学校根本不敢尝试两者间的共生。即使有共生迹象,其共生内容也不敢向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因为社区和学校担心这种共生关系一旦破裂又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会致使自身的利益遭受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校试着向社区开放体育场馆,但由于管理困难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多数不能长期进行下去[5]。针对这种情况,国内一些大中城市也曾出现过专门负责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共生发展的办事机构——学区联系会议[6],而这种松散的组织机构不仅要负责相应的日常运行,还要为相关的竞赛活动筹集资金,沉重的管理任务和财力负担远远超出了其能力施展的范围,最终致使这类组织基本解体;因此,为推动社学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能否建立规范有序的体育共生机制应是其根本问题。

2.2共生组织缺失

任何事物的健康发展必须有统一的规划和组织,制定相应时期的发展目标并划分相应的职责权力,否则其发展就会迷失方向且失去动力,最终导致发展涣散进而陷入失败的泥潭。社学间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同样需要组织者划分职权与规划发展,这个组织者可以是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其他社会组织成立的相关部门。该组织所承担的主要职能是为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制定运行机制、谋划发展思路、规划发展方针、分配发展任务和划分权责目标。如果缺乏这样的专业化组织,社区和学校间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必然虚有其表,不能获得实质进展。当前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因社学之间没有完善的权责衡量机制而职责任务划分不明确,更遑论有相应的发展目标与方向。政府无视社区与学校间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问题,致使社学体育之间割裂发展并出现了两者交流的断层[7],这些因素致使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之间的共生发展出现缺乏内在动力且发展后劲不足的迹象。政府明确主导调控作用的缺失以及管理机制和运作机制方面的不足致使社学之间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表现出严重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最终从多维层面上阻碍了两者的共生发展。

2.3共生形式单一

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需要多样化的形式,包括社区与学校之间共同举办的一些体育赛事、活动或者共同参与的一些会议讨论等,借助这些多样化的形式对两者共生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商讨,以寻求双方都赞同的解决办法,进而加强社区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多样化共生形式一旦缺乏,社区与学校之间就缺少了沟通交流的桥梁,使两者共生遇到的问题无法得到快速而有效的解决,继而致使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实质共生发展难以实现。当前城市社区与学校之间普遍缺乏沟通,双方几乎中断了联系与交流,致使两者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步履维艰。有些社区与学校之间也曾借助过体育竞赛活动实现场馆资源共生,但这些活动时断时续、内容单一。政府有时也会分配一些任务,但社区和学校大多都只会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对待,一旦任务完成便意味着社区与学校间共生活动的结束。由于沟通形式的缺乏,很少有社区或学校会把两者体育场馆资源的发展联系起来,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的协同化发展处于完全割裂的状态;所以,社区与学校之间多样化共生组织形式的缺乏同样阻碍了两者间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

2.4共生经费不足

体育赛事活动属于体育场馆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共同赛事活动的开展是促进城市社区和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要开展正常的赛事活动就必须要有充裕的资金作为保障,否则以赛事为载体的社学间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就很难持续进行。当前,社区与学校由于没有长效的资金机制作为保障,致使两者之间以赛事为依托的很多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都难以开展。有的社区与学校即使有意向联合起来举办一些体育竞赛活动;但由于缺乏资金,只能举办项目少、规模小的赛事活动,而这种赛事活动根本无法满足人口复杂的社区居民的体育需求。有的小区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举办过体育赛事活动;但由于举办方不是小区物业就是私人,所以在赛事中只会设置一些简单的精神奖项,导致社区居民参赛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而很多活动也仅仅是徒有虚名而已。所以,缺乏资金保障机制也是阻碍社区与学校间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社学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参与者也仅仅是单纯的社区和学校,主要的日常经费开支也完全由两者共同承担。由于自身经济水平的不足,很多社区和学校根本无法长期开展下去。政府部门没有出台专门针对两者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的方针政策,在财力保障方面更少有针对其发展划拨的固定资金。从社会方面来讲,当前很少有相关体育组织或企业对社区与学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提供财力资助。可见,经费缺乏导致各种竞赛活动无法得以长期开展,社学间体育场馆实施共生发展也必将困难重重。

2.5共生思想落后

依靠政府帮扶是当前实现城市社区和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的主要思路,但这种单一的政府帮扶难以在短期内对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的共生发展起到明显效果。这不但束缚了社区和学校的自身作用,且一旦脱离了政府支持,社学间体育场馆的共生发展又会回到原点,不可能依靠自身条件而实现共生发展。与此同时,不应简单地认为推动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仅限于社区和学校层面,还应真正认识到两者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不仅在于场馆设施、场馆管理机制、场馆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共生,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社会的制度问题。即把两者的共生发展单纯地局限于场馆硬件设施的互补去解决两者之间的外在表象关系,而根本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进而颠倒了“内因是本质、外因是表面”的逻辑关系,严重忽视了内因的根本作用。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种质的现状实际上是由长期缺乏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有机互动造成的。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应是共生共长、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颠倒现代城市社区与学校的新型关系是两者长期缺乏联系、交流而处于封闭、独立结果的必然缘由。而正确处理两者关系则必须由孤立走向联合,由单一走向多元,所以,当前急需转变政府职能,从思想上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认识到“带动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是学校体育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学校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8]。”

3城市社区与学校间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的路径

虽然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但是要真正实现两者的共生发展绝不是仅仅依靠学校和社区两者就能够完成的。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需要政府、社区、学校及社会的共同推动才能够实现。针对社学体育场馆资源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必须打造“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共生平台、建立健全科学的共生管理机构、创建多元的共生组织形式、制定完善的共生经费制度、树立社区与学校都能积极参与的共生发展理念等路径,以推动社学间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

3.1打造“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共生平台

要实现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转变过去由社区和学校自发共生的发展方式,确立“以政府为主导调控,以市场为运作平台”的共生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市场的基础性平台作用。所谓政府主导就是要发挥政府的权威优势,加强各社学间的共生管理,推动社学间体育场馆共生的立法工作,把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的共生发展纳入法制轨道。明确划分社区、学校的权力和义务,在尊重“权责分明、权责对等”原则的基础上,给予社区和学校对等的权利和义务,防止社区、学校在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争权争利的迹象。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和学校的实地调研,及时地把政府财政资金用于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的社区和学校,做到有缺必补,使有限的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所谓市场运作,是指政府不能凭借其权威影响而采取强制手段对社区与学校之间的体育场馆资源共生一手包办。政府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对社区与学校的体育场馆共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其所发挥的调控作用以及所建立的共生发展方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这样才能促进社区与学校间和谐均衡的共生发展;所以,树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是实现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和谐共生的基本前提。

3.2建立健全科学的共生管理机构

针对当前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所面临的缺乏管理机制的问题,政府应抓住主要矛盾认真分析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改革过去体育部门垂直封闭的管理体制体系,加大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范围,继续深入学校体育资源的对外开放程度。根据社区体育立法的精神要求,须以社区客观事实为依据,才能建立健全管理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共生发展的体育管理机制,以管理和协调各种体育场馆资源共享使用。根据目前社学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体育行政部门急待成立专门从事社区与学校体育共生发展的管理机构或组织,统一规划部署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这种机构可以由辖区街道办事处或相关居委会代替,但必须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以规范社区和学校的权力与义务。此外,该组织可以通过召开社区与学校都参与的表决会议来决定一些重大体育事宜,同时组织、策划一些大型社学联合的体育赛事活动,借此加强社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而促进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政府还可以适当地向社区和学校下放一定的权力,给予社区和学校体育发展的自由活动空间。学校在获得一定的权力后,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实行一些自主性发展措施,如向社区开放已有的体育场馆资源。社区和学校也可以互相开放(独立经营),最大限度弥补社区体育场馆资源的不足问题,促进社学体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3.3创建多元的共生组织形式

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和组织形式是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共生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反过来又有利于促进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共生发展[9]。作为外在表象的竞赛活动,借助社区和学校现有的体育场馆资源的频繁举办最终会促进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促进社区体育场馆资源的不断完善和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社区和学校应在政府的号召下积极举办一些社学联合的体育赛事活动。要实现两者的共生发展,具体可以借鉴如下措施:1)按时举办社区和学校联合的运动赛事和培训班。在这种运动竞赛中,可以由学校举办、社区参加,也可以由社区举办、学校参加,或者双方共同参与联合起来与其他社区、学校比赛,借此加强社区与学校共生单元的关联度。学校可以凭借优越的教育资源,为培训班提供体育专业人才。如可以举办乒乓球、游泳和太极拳等多种项目的兴趣培训班,以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成立体育俱乐部。学校和社区可以凭借现有的体育场馆资源,共同出资建立各种俱乐部。在学校和社区的辖区范围内,学校师生和社区居民可以根据不同的爱好与兴趣,共同参与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对于俱乐部的经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划分相应的管理职责。3)共同培养体育尖子。在很多社区存在优秀的体育特长人员;但由于没有优秀的教育资源,体育技术技能无法施展,因此,学校可以向社区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共同培养体育尖子和后备人才。4)开设体育知识讲解课。在节假日或周末,社区可以集中居民,由学校派出体育专业人士深入社区为居民讲解体育知识和锻炼方法,以此增强居民体育意识,规范居民健身方式。

3.4制定完善的共生经费机制

充裕的资金是组织、策划社区和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等共生的前提,要顺利推进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实行社学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必须建立完善的经费配套保障机制。可以在政府宏观引导的基础上,加强社学与其他单位实体的联系并鼓励其他单位实体积极参与,争取社会对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的资金支持;所谓的政府引导是指地方政府要积极落实对社区体育场馆经费投入的政策导向,把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经费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范围,以保障其基本的资金供给。单位参与是指在推进社区体育场馆资源建设的同时,相关社区单位或团体应该积极出资捐助,发挥多方力量缓解社区场馆建设的资金难题。而社会支持则是指社学实行体育场馆共生发展,借助赛事载体给商家、企业做广告而从中取得赞助经费。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社学已有的某些固定经费,如游泳池、室内健身房馆等体育设施的运营收入等,为社学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募集资金。因此,为推进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必须借助社会各方力量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但不容忽视的是建立一定经费来源机制后,还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以防止腐败行为的衍生,以免给社学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财务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政府相关部门从上至下地建立监督体制,如政府监督体育局、体育局监督相关学校和社区、社学财务体系监督体育经费筹集人员等;2)社学内部从下至上建立一套监督机制,由基层的员工层层向上监督,设立举报箱,采取匿名举报的监督方式;3)在此基础上,社学还应该实行公开透明的财务运行机制,从而防止腐败行为的衍生。

3.5构建积极参与的共生发展文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虽然迅速发展,但社区的整体体育文化还相对比较落后。当前,很多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淡薄,对体育锻炼的作用和价值缺乏理性的认识,甚至还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居民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是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如果各个社区居民长期被这种思想所主导,必然严重阻碍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即使单纯在社区和学校开展正常的体育活动也都会步履维艰;所以,加强体育文化宣传以解放社区居民传统的体育思想尤为重要。只有改变了居民的传统体育思想,让居民理性认识体育锻炼的益处,才能办活社区体育活动,办活社区体育场馆资源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因此,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与学校、社区应该团结起来,加强社区体育文化、体育知识等的宣传力度,解放社区居民的体育思想意识,改变过去社区居民被动参与体育的消极局面,从思想上调动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推动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为宣传平台的重要作用,如网络媒体、体育组织及企事业单位等。网络媒体可以利用广告加大对各种体育场馆共生文化的宣传力度,让社区居民形成与学校体育场馆的共生思想;体育组织可以向社区和学校派遣专业体育场馆管理人员,为社区居民讲解使用学校体育场馆的具体方法,让不同人群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体育场馆设施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整个社区的体育文化氛围;企事业单位可以在社区或学校间赞助一些体育赛事,在宣传企事业单位自身品牌的同时,带动社学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

4城市社区与学校间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的模式探索

近年来,我国虽然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各个区域的经济、文化等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各类社区的基础设施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10]。在此把当前存在差异的社区分为3个层次:即低档社区、中档社区和高档社区。所谓的低档社区是指经济条件相对薄弱、居民文化层次不高、思想意识相对落后的社区,这类社区大多数处于城市低层次的群众聚集区,其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不高,一般不会主动参与体育锻炼[11],体育场馆设施较为落后。而中档社区一般是技工人员、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个体工商户的聚集区,这些社区的居民作为城市中层人员,经济收入较为固定,容易形成较为固定的体育锻炼群体,其基础体育场馆资源建设已初具规模。高档社区是指居民文化程度高且思想意识先进的居民小区,这类社区往往都是高学历与高职位者的聚集区,财力雄厚、经济条件好,对体育场馆资源的需求往往较大。相对于社区来说,由于学校体育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政府也一直比较重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整体上要高于社区,大多数学校拥有相对丰富齐全的体育场馆设施。针对社区与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特点,可以依据共生模式的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和互惠共生关系[12],以学校为依托带动社区体育场馆资源的发展。

4.1低档社区与学校间的寄生依附发展模式

所谓的寄生依附模式就是指学校调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在学校的帮助下促进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虽然寄生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拉动关系,但是对于低档社区来说,与学校建立这种模式可以快速有效地带动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拥有齐全的体育场馆设施、浓厚的体育场馆文化和专业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而低档社区由于居民经济收入和体育意识的落后,造成社区体育事业整体发展落后;因此,低档社区急待与学校建立寄生依附的共生发展模式,寻求学校各方面的帮助,以促进自身体育事业的发展。其一,社区可以利用学校深厚的体育文化,加大体育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居民从思想上改变对体育锻炼的看法,促进体育场馆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其二,学校完全免费向周围社区居民开放体育场馆资源,提供体育场馆管理人才,传授场馆管理经验,实现社区居民依托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健身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以优化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管理;其三,学校可以采取低价出租的方式向低档社区提供一些体育场馆设施。

4.2中档社区与学校间的偏利带动发展模式

偏利带动是指合作主体在合作的过程中,强者在得利的同时给予弱者更多的利益,以此带动弱者的发展。对于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的共生发展来说,学校应该与中档层次社区建立偏利带动的发展关系。由于中档社区居民相对于低档社区来讲大多接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为先进的思想文化意识和科学消费观念,所以这类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积极性相对较高;但这类社区也有部分居民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存在社区体育场馆设施浪费的问题。基于中档社区的这种现状,学校可以依托社区现有的体育场馆资源来弥补学校体育教学的不足,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游泳池、网球场等资源开展这些方面的教学,在此过程中学校可以向居民宣传体育知识,调动还未参与体育锻炼的居民,形成固定的体育文化氛围。中档层次社区在与学校共生的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丰富齐全的体育场馆设施,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固化,另一方面要吸收学校先进的管理人才,引进学校的场馆管理机制,解决资源的浪费问题;所以,学校在与中档社区实行体育场馆资源共生的过程中,应该给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带动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4.3高档社区与学校间的互惠互利发展模式

所谓的互惠互利模式就是指社区与学校间在实行体育场馆资源共生发展的过程中,两者实现优缺互补、共同发展。当前,高档社区和学校在体育场馆资源上表现出很强的互补性,两者的共生对于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学校拥有专业化的体育场馆管理队伍、丰富齐全的体育场馆设施和浓厚的体育文化;高层次社区又是思想观念先进的居民聚集区,除了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外,还具有深厚的社区体育文化和体育健身氛围,并且容易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所以,综合两者的不同特点能够发现,高档社区和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在场馆设施、管理人才和体育文化等方面同样具备共生发展的条件。一方面,实现体育场馆资源的共享。学校可以利用居民先进的思想意识和社区体育文化,实现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自主经营,采取对外开放的模式,为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社区居民也可以享受到学校丰富齐全的体育场馆资源,选择适宜自身的体育健身运动;另一方面,实现学校和社区场馆管理资源的共享。学校向社区提供专业的管理人才,传授给居民科学的体育场馆管理知识。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与社区场馆资源共生渠道,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和就业岗位,在实践中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

5结束语

城市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都是我国体育事业建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区体育发展需要学校发挥其资源优势,充分给予社区体育拉动力。然而在面对社区体育场馆资源发展落后的状况下:首先,社区需要与学校建立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关系,尽量弥补社区体育场馆资源不足对社区体育事业发展造成的制约;其次,社区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寻求学校帮助,并与周边学校建立体育场馆资源的合作关系,促进自身体育事业的发展;再者,在整个社会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需要发挥各方力量把割裂发展的社区和学校体育事业联合起来,各界人士也应携手努力,为社学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建言献策;最后,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不容忽视,在社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政府不仅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更要兼顾社区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把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共生发展作为推动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戴金芳.学校体育对城市社区体育影响的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2]朱小平.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共享与拓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9396.

[3]郭红雨,张力.体育建筑文化谈[J].新建筑,2002(2):6264.

[4]陈林华,王跃.构建大型体育场馆文化体系的意义及思路[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5):1922.

[5]王德喜,杨磊,张凤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的困惑与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0):8284.

[6]赵妤.试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深度融合[J].体育文化导刊,2009(8):2932.

[7]李金平.新时代和谐体育的构建: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7):9396.

[8]曲效妮.学校·社区体育一体化视野下社区体育发展的理论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9]谢宜轩.基于社区体育俱乐部构建社区、学校、家庭青少年体育网络[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10]汤际澜.国外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6):641646.

[11]苗治文,岳超.居住分异环境下社区体育的非均衡发展[J].体育学刊,2012,19(5):6366.

[12]徐振波.从共生理论看城乡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2):100102.

作者:孔庆波 熊禄全

运动竞赛学校体育论文 篇3: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研究

摘 要: 通过对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别从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体 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工作的管理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可行性对策,旨在为其他城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对策

Survey on the Statu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for Child ren of Migrant Workers in Beijing

MA Liya1,WANG Huazhuo2

(1.Basic Department,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 Ningbo 3 15100,Zhejiang China;

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Key words: Beijing;schools for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physical edu cation;status;strategy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的热门话题,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公众关注 的焦点。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城市基础教育入学政策的制约,办学难以满足农民工子女 的入学要求。在一些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农民工子女学校应运而生。这种学校又叫“流 动儿童学校”、“简易学校”、“棚户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民工子弟学校”等等 ,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满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需求,在中国一些大城市中出现的社会 力量自发创办的专门招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民办中小学。这些学校大部分位于城市的 郊区或城乡结合部,规模有大有小,师资和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有的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认 可,有的还未通过审批,因其低廉的收费接纳了当地不少进城农民工子女。 农民工子女学校作为承担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保证农民工子女受教育 基本权利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了解北京市农民 工子女学校的体育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为提高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体育教育质量 ,保证农民工子女得到最基本体育教育权利提出有意义的参考建议。 北京市教委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共有220所,但真实 的数字要远远高于这个数据,估计有350所左右,经过北京市各区教委审批通过的却只有63所 。从地理位置来看,这些学校大部分分布在城乡交界处,也就是在北京市的四环和五环附近 ,近城区和远郊区县相对较少。因为办学能力和具体条件的制约,这些学校大部分都是以小 学为主,中学的比例比较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状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工作 及相关教育的文件、书籍、论文。

1.2.2 访问调查法 走访了北京市教委和各区教委主要领导和负责同志、北京市部分农民工子女学校与部分 校长、分管体育的有关领导、体育教师和学生,获得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对结果进 行了综合归纳处理。

1.2.3 问卷调查法 在导师和专家的指导下,本人自行设计三份问卷,分别是对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主管 体育工作的领导、体育教师、学生的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抽取30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一共抽取30所学校负责体育的领导 30人、30所学校的全部体育教师53人和其中12所学校的学生1 200人做了问卷调查。其中向 负 责体育的学校领导发放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份;向体育教师发放问卷53份,回收有效 问卷53份;向学生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55份,有效率分别为100.00%,100 .00%,96.25%。 问卷发放前,请14位体育人文社会学专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经归纳处理后,再交 专家重新确认,确保了调查问卷内容的有效性(表1)。

1.2.4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 11.0软件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分析

2.1.1 体育课开设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中小学必须开设体育课。2007年中央颁发的7号文 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里规定小学1~2年 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调查结果表明,各个学校都能按课程计划正 常开设体育课,每周2节体育课。虽然课时量和7号文件规定课时量有一定差距,但在目前北 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经费、场地、器材和体育教师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体育课能够得到 如此落实,也说明学校对体育课程还是保持了一定的重视。

2.1.2 执行体育教学大纲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含体育课程)改革,也颁布了《体育 (与健康)课程标准》。2007年中央颁发的7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 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里也规定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 育课,但是在所调查的学校中都没有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而且在调查中 有很多学校都不太了解这个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还是在沿用以前的体育教学 大纲。在调查的学校中,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的占56.67%,正准备实施的占30.00%, 没 有实施的占13.33%,说明学校对此方面还不够重视,还没有把此项工作列为重点,这与领 导的重视程度、场地、器材缺乏有很大关系。

2.1.3 各项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和实施

表2 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各项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

编写和实施情况 (N=53)类别结果/%有 没有不知道此文件年度教学工作计划71.4028.600.00学期教学工作计划85.7014.300.00单项教学工作计划57.1028.6014.30课时计划(教案)100.000.000.00 各项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和实施,反映了体育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它直 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以及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由表2可以看出,学校对课时计 划(教案)的了解相对多一些,而对其他三种计划的了解相对少一些,因为学校负责体育工 作的领导都是非体育专业,对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不太熟悉,对此不够重视,而课时计划(教 案)是一个比较普及的教学计划,所以了解和重视程度相对高一些。这种情况也与学校的管 理态度和水平、师资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关系。

2.1.4 体育教学内容 学校所开设体育教学内容中,前十位的分别为跑步、广播操、跳绳、游戏、体操、踢毽 子、扔沙包、跳远、羽毛球、乒乓球等,可以看出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对体育场地和器材要 求不太强的项目,这与学校缺乏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基本现状是相吻合的。

2.1.5 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9.87%的学生喜欢体育课,26.23%的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为一般, 仅 有3.90%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倾向是良好的,对以后提高体育 教学质量很有帮助。

2.2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 2007年中央颁发的7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 的意见》)里规定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 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 上午统一安排25~30 min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 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学校每年要召开春、秋季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 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 特色。但经过调查,所有学校都不做早操;71.70%的学校每天都做课间操,15.09%的学 校 经常做课间操,还有13.21%的学校不做课间操;只有28.30%的学校开展课外体育锻炼, 13 .21%的学校开展课外运动训练,而且也只是在有比赛前才开展训练;有73.33%的学校组 织 过全校性的体育运动竞赛,经常组织的占40.00%,偶尔组织的占33.33%,还有26.67% 的 学校从未组织过全校性的体育运动竞赛;在对组织过全校性的体育运动竞赛的22所学校的调 查中发现,开展这些体育运动竞赛的项目依次顺序为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拔河比赛;春 (秋)季田径运动会(小型)等,可以看出来,这些项目都是一些不需要太多场地和器材的 活动,与这些学校的具体场地器材设施严重缺乏有很大关系。 本文通过两方面因素分析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一是制约学 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制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缺 乏活动场地和器材;学习紧张,作业多,时间少;缺少喜欢的运动项目;不喜欢体育课的内 容;家里没钱,缺少运动鞋、运动服等。可以看出来,场地和器材的缺乏是影响学生参加体 育锻炼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学校的场地和器材情况直接影响该校学生对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 。二是制约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其影响因素依次为:场地、器材少;体育经 费没有或投入不足;活动内容单调、无新意;其他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支持;上级主管部门 没有要求;学生兴趣不高,不愿意参加等。而排在前两位的制约因素更为关键,远远超过其 他几项制约因素,这也说明了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在这两个方面的严重缺乏。

2.3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 被调查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都是各区教委,这些学校的外部管理机构是区教委。接受 区教委的统一管理,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和办学方针的正确实施都有很强地指导意义,对规范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都有很好的帮助。但是通过与学校领导的访谈,发现教委对学校的管 理仅限于表层,学校真正需要的帮助,如缺少体育场地、器材和足够的师资力量等,教委所 给的支持并不太多。这些学校的内部管理总体上还比较明晰,但是对学校体育工作分管方面却不是太清楚 ,没有特定的人员负责,由于这类学校具体条件的限制,学校都把体育和其他工作混合在一 起,由副校长或教导主任统一来管理,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管理者对学校体育的认识 和理解是比较肤浅的,有的领导对问卷中的问题甚至是答非所问。

2.3.1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师资状况分析 2007年中央颁发的7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 的意见》)里规定各中小学校要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开设体育课和开展课外体 育活动的需要,配齐配强体育教师。但在调查中,这些农民工子女学校与公办学校都有很大 的差距。

2.3.1.1 体育教师数量 调查结果表明(表3):从体育教师总数上看,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体育教师数 量还有很大欠缺,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更好地吸引体育教师到这类学校工作,要从各个方 面来提高教师的待遇和重视程度,使他们能在这里找到好的发展前途。《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中规定:“学校应当根据学校女生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女性体育教师。”但是在调查的教 师中,没有女性体育教师,这也是不太正常的一个现象。表3 学生、体育教师人数与教学班级情况(N=30)学生

人数教学

班级体育教师人数男 女 专职 兼职 代课学生:教师班级:教师291905255304580 551:19.9:1 2.3.1.2 体育教师年龄、教龄、学历、职称 由表4可见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教师呈现年轻化趋势。由表5可见体育教师的学历 主要是以专科或专科以上为主,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而且高于国家的学历要求, 这一点是比较令人满意和欣慰的。在对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的领导进行访谈中了解到,这 些学校没有对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所以也就没有相应的教师职称的具体情况。

表4 体育教师年龄、教龄情况(N=53)年龄

教龄30岁以下

1~5年30~40岁

6~10年40岁以上

10年以上人数/人5300百分比/%100.000.000.00 表5 体育教师学历情况(N=53)学历 本科或以上(包括函授)专科中专高中或以下人数/名153080比例/%28.3056.6015.100.00 2.3.1.3 体育教师的课时量 由表6可见专职体育教师每周课时量都在15学时以上,由于教学负担过重,他们没有足 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充实知识、钻研业务和进行科学研究,不利于专职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提 高。由此也反映了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专职体育教师的严重缺乏这个现状。

表6 体育教师的课时量情况表(N=53)课时量/周10学时 或以下11~14学时15~18学时18学时以上人数/名77831比例/%13.2113.2115.0958.49 2.3.1.4 体育教师的科研状况 所调查的体育教师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表论文的记录。制约体育教师撰写论文的原因主 要有:学校缺少参考资料;学校没有具体要求;教学繁忙,没有时间;水平有限,没有信心 等。由此可见,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体育师资队伍科研能力低,科研力量薄弱,参与撰 写论文人数太少,学校所提供的资料太少,而且学校没有要求、教学任务又太重,以上因素 都影响了体育教师撰写论文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也不利于整个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

2.3.1.5 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 通过调查发现(表7):影响体育教师队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场地、器材缺 乏;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待遇差;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不符 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前景不容乐观等,而且显示前三位的因素更为重要,尤其场地、器 材的缺乏对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的影响最大。要想提高学校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从 硬件设施的改善着手。

表7 影响体育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因素调查(可多选)N=53影响因素人数/ 名结果/%排序场地、器材缺乏4584.911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3871.702待遇差3056.603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1528.304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1528.304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1222.646社会地位低,舆论压力比较大815.097学校前景不容乐观713.218其他00.009 2.3.2 开展体育工作的硬件设施情况 2007年中央颁发的7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 的意见》)里规定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统筹协调、因地制宜, 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特别是体育场地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体育事业尤其是中小学体 育设施的投入。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学校基本上是没有体育经费的,即使有体育经费 , 也只是很少的,根本无法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所调查的30所学校只有空地、(非标准 )篮球场、乒乓球台三种可以供学生活动的场地,而且场地数量严重缺乏,学生活动面积也 十分有限。体育器材的主要来源有学校购买和社会捐赠两个渠道,学校购买器材的有53.33 %,社会捐赠器材的有46.67%。绝大部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都是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课 外体育活动需要的,这与前面调查的制约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是相一致的。体育经 费和体育场地、器材是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体育经费的欠缺,体育 场地、器材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应该引起 上级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加大力度来争取早日改变这个现状。

2.4 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发展对策探讨  通过对北京市30所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 体育现状无论在管理机制、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方面,还是在师资力量、体育经费、场 地、器材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公办学校,与北京市教委的相关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在认真研 究国家有关中小学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文件,充分考虑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实际情 况的基础上,通过对30所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本文提出北京市农民工子 女学校体育未来发展的对策性意见。

2.4.1 加强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扶持力度 国家和政府对农民工子女学校进行指导、支持,只有农民工子女学校被国家和社会所重 视,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体育工作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发展起来,否则学校连最基本的生存环境 都得不到保证,学校体育工作也就更无从谈起。2006年3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 问题的若干意见》中郑重承诺:要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明确“输入地政府要 承担起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同时要求“输入地政府对委托承担农民工子女义务教 育的民办学校,要在办学经费,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提高办学质量”。 各区教委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建设,提高这类学校的整体素质。对现有条 件比较好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要加大力度进行扶持,对条件比较差,存在很多安全和卫生隐 患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要坚决取缔,并把学生转移到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逐步通过扩大进公 办学校比例、政府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符合条件农民工子女学校转成民办学校等多项 举措,确保在京工作和居住的农民工同住子女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样也才更能体现出教 育公平的理念。

2.4.2 多途径、多方法解决体育硬件设施短缺的问题 为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投入,政府可以设立农民工子女教育专项资金。各级 政府必须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统筹考虑,还要规定出学校体育经费在教育经 费中的具体比例,并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项资金以保证农 民工子女学校体育的场地、器材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学校体育经费的落实到位;此外 农民工子女学校不能一味地依靠等、靠、要,而是需要提倡多渠道筹集体育经费,广开渠道 ,多元投入,积极筹措必要的经费,以多种途径和方法改善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场地、器材 条件;同时,还要通过新闻媒体扩大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宣传,让社会各界人士对农民工子 女学校有更多更深入的认识,学校以各种方式谋求社会各界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赞助和 捐助;最后,学校和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 神,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结合校舍、校园建设,制作安全、实用、简易的体育器材,从而 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4.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改善学校体育师资状况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的管理,严格农民工子女学校校长和教师 准入资格,把好教师入口关,加强培养与培训,并建立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 任职或支教制度,鼓励公办学校与农民工子女学校建立“手拉手”帮扶关系,公办学校可以 选派骨干教师“送教送研”到校,指导并帮助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开展一些业务培训。加强 农民工子女学校与北京市体育院校和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的合作交流,为农民工子女学校的 师资来源提供途径,并使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体育教师有机会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完善体育教 师知识结构,从而满足农民工子女学校对体育师资质与量的需求。为了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 积极性并保证这种学习需求满足不会受到所在学校的阻挠,还应当采取一些保障措施,如将 教师参与在职培训或其他继续教育的课程的情况纳入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考核标准中,同时 要加强相应的思想教育工作,引起农民工子女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主动开展各种业 务培训和校际合作学习。

2.4.4 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工子女学校应该重视学生体育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 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状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 的体育锻炼,不仅在平时要举办一些小型、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而且要定期召开农民工子 女学校学生运动会,学生对于这些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是很高的,这些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增加学生人际交往的机会,而且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 体育锻炼积极性的都是非常有利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 1)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大多数处于非法办学阶段,大部分学校都分布在北京城乡交界 处,且以小学为主。2)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课开设良好;仅有半数左右的学校能够完全实施体育教学 大纲;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倾向是良好的;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和学校的基本现状相吻合, 学校的体育活动比较单调和匮乏;制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为缺少活动场地和器 材。3)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体育师资严重缺乏,年龄轻,教龄短,课时量大,科研能力低 下,但是学历结构还比较合理;影响体育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最大因素是场地、器材的缺乏。 4)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比较差,仅课间操比较正常,其他课外体 育活动基本上都没有开展;制约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场地、器材少。5)北京市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体育经费、场地、器材严重缺乏,绝大部分学校都无法满足 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3.2 建议  1)国家和政府大力扶持农民工子女学校并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主管部门和学 校领导更新观念,转变认识,强化管理,政府也应该加大工作力度,为农民工子女学校学生 创造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争取早日把农民工子女学校并入公办学校或成为符合条件的民办 学校,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学校为农民工子女服务的作用。2)农民工子弟学校本身也要与时俱进,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总结, 不断完善,摸索出适合自身的体育教育发展模式,这样也才能让农民工子女接受到更好的体 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农民工子女也能更好的享受到体育教育的 权利。

参考文献:

[1] 陈洁民.北京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初探[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增 刊:108-113.

[2] 李雅儒,等.北京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上)[J].首都师范大学 学报,2003,(1):118-122.

[3] 李雅儒,等.北京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下)[J].首都师范大学 学报,2003(2):110-114.

[4] 任永杰.城市角落里的“普九”主力军——北京13所农民工子女学校师资调查报告[ 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8):58-60.

[5] 吕绍青,张守礼.城市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调查[J ].战略与管理,2001,(4):95-108.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5,7.

[7] 龙一芝,杨彦平.上海市闵行区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 ,2008(3):42-48.

[8] 樊香兰,马丽.切实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J].中国农业教育,2008(4) :9-11.

[9] 田山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8(11):19-20.

[10] 张建兴,王传旭,钱少月.流动农民工子女学校访谈纪录——上海市闵行区“尚塘乡 驻沪跟踪学校”[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88-90.

投稿日期:2011-01-1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我国城市家民工子妇学校体育教育现状 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立项号:06BTY017)。

作者简介:马利亚,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作者:马利亚 王华倬

上一篇: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论文下一篇:乡土社会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