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语言教学在中国的实践及几点建议

2022-11-15

1 交际教学法的产生

多年来, 我国的英语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 有的甚至已被淘汰。如何改变内容枯燥、活动单一、气氛沉闷的课堂教学, 一直是英语教学研究的主题, 交际法教学的产生丰富了课堂活动。

交际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所谓交际能力, 即指运用语言来完成各种功能或表达各种意念的能力。根据海姆斯提出的理论,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两个方面的能力。因此, 语言教学除了让学习者掌握语言、语义、语法之外, 更应让其了解在何种场合该说些什么, 如何去表达等等。外语教学只有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宗旨, 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 使得语言教学更具有科学性。

2 交际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交际语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语言交际理论。其主要语言交际理论基础概括为以下五个主要观点 (Richards and Rodgers1986) :1.语言是一种表达意义的体系。2.语言的首要功能是交流和交际。3.语言结构反映其功能和交际运用。4.语言的基本单位不仅表现出语言和结构特征, 也表现出语言在语篇中的功能意义和交际意义特征。5.语言教学的任务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卡纳尔和温斯 (Canale, M·and Swain·M, 1980) 指出, 交际能力有以下四个组成部分: (1) 语法能力 (grammatical competence) , 包括语音、词法、句法、词汇等语言知识, 注重正确理解和表达话段和句子的字面意义所需的知识; (2) 社交能力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 , 即指在人际交际中合适理解话语的方式。 (3) 语言策略能力 (strategic competence) , 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两方面的交际策略, 主要用来补救交际中因缺乏应用的能力等所导致的交际中断; (4) 话语能力 (discourse competence) 所涉及的是话语规则和在话语中组织句子和话段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根据以上观点, 语法能力注重语言规则本身的使用技能, 而社交能力、语言策略能力和话语能力所涉及的是在交际中语言使用能力。可见, 学习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语言知识, 而且要掌握语言技能, 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本领, 来满足现实的需要。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学习英语的最根本目的。

3 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70年代中后期外语教学交际法进入中国以来, 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在国内经历了引进与介绍、理论研讨与实践探索以及反思与发展三个阶段。

3.1 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前期:引进与介绍

70年代以来, 外语教学不再只注意语言本身, 而是注意学习外语的心理过程, 开始注意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开始注意语言的使用规则 (刘润清, 1999) 。“文化大革命”后, 外语交际法引进国内, 这一时期许多论文和译文都积极地向国内介绍交际语言教学的理论, 这些文献或是从总体, 或是从理论基础、大纲设计、教材编写、课堂实践等侧面对交际语言教学进行了评述, 对国内广大外语教师认识了解交际法起了积极作用。80年代中期, 国内初步形成了以广州外国语学院和黑龙江大学为中心的南北两个交际语言教学研究与实验的基地, 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实践方面开始了交际语言教学的探索。这两个基地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为后来在全国范围推广交际语言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3.2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理论研讨与实践探索

1985年9月,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和广州外国语学院在广外联合举办了一次“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外语教学界最大的一次盛会。在这次会上, “交际法”成为研讨的几个主题之一。会上提交的几篇有关论文, 都是结合中国的外语教学实际撰写的, 说明在中国对交际语言教学的研究已经开始步入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的新阶段。

3.3 90年代前期至今:反思与发展

通过对交际语言教学在国内实践过程的观察, 发现交际教学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辛斌, 1995;李文中, 1995;戴曼纯, 1997) :首先是需要分析, 对外语专业学生或那些以出国学习或逗留为目的的短期语言培训班的学员来说用交际语言教学比较适合, 而对其他专业的学生意义并不大。其次交际法往往只限于让学生孤立地记住功能、情景和语言表达形式的对应关系, 不能真正培养他们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再次外语学习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 欠缺真实性和自然性。此外, 中国教师在选择材料时没有外语本族人那种语言直觉可依照, 很难把握教材的“真实性”。最后师生由于长期受到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影响, 很难开展以民主、平等为特征的交际课堂活动。国内学界普遍认为, 基于对交际语言教学的反思, 一方面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环节上对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使之更加适合于中国的教学。另一方面要不断调整我们自身的文化和教育观念, 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去顺应交际语言教学的实施。

4 交际教学法特点

交际语言教学虽然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形式各异, 但与传统教学法相比, 表现出以下7个共同特征: (1) 注重语言的意义, 侧重语言的功能运用和得体性, 而不是仅仅注重语言形式; (2) .主张以交际任务为基础, 以流利为中心而不是以准确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3) 主张语言学习就是学会交际, 注重运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 而不是仅仅进行关于语言的练习; (4)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交流, 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 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 (5) 注意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而不是采取全体同步, 速度一致的方式教学; (6) 侧重交际过程, 强调语言技能的培养是在交际过程中运用语言培养的; (7) 强调语言学习的语境化, 注意到语言运用中的变化性, 而不是集中于一成不变的语言形式, 忽视语言的语域性和个体创造性。

5 交际教学法的实施中存在的误区

由于语言教师及学习者对教学思想及基本理论的理解不够准确,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的误区, 极大影响了交际教学效果,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际教学法的推广, 在此列举其四大误区及分析其原因。

5.1 交际教学意味着不教语法

交际法教学的教材编写原则是体现语言使用的真实性, 因此, 以交际教学法为理论基础而编的教材大多没有明显的语法教学内容, 加上一些教师未能对交际教学法深加理解, 就本能地以为交际教学法不教语法。事实上, 交际语言教学的倡导者不但反对以牺牲自然的语言交流为代价而过分强调语法结构, 还以为应安排适量多地接触新语言, 通过理解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慢慢地转向用于表达意义的语言形式, 即语法处理好语法原则和交际原则间的关系。

5.2 交际语言教学意味着只教口语

“教师讲课的时间多不好, 学生讲话的时间多就好”几乎成了多数教师在交际课堂上追求的目标。但是交际教学所培养的交际能力应是广义的, 包括口头, 笔头交际, 关键是是否以任务为中心, 是否有交际性。

5.3 交际教学意味着不纠正学生语言错误

由于传统语法翻译法过分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见错就纠几乎成了教师的习惯, 而交际法对语言结构的准确程度要求不那么严格。学生用语言进行交际, 表达情感的过程中不免出现一些错误, 教师没必要立即进行纠正, 那样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因害怕犯错误而不敢大胆表达出来。教师可在活动结束后改正学生错误, 纠错时应注意方式, 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总结时加以归类讲解, 不必针对个人。

5.4 交际语言教学意味着对老师要求更高

影响教学质量的教师因素包括:教育背景, 专业水平, 教育能力, 交际能力, 组织能力, 语言知识水平及语言技能等, 可见语言教师本身就是一个要求较高的职业, 并非只有交际教学才对教师要求更高。

6 在教学实践应用中的几点建议

虽然广大教师都已认识到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传统教学法的影响, 英语课堂教学仍然显得枯燥无味, 过于以考试为中心。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提出改进教学方法, 活化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6.1 关于教学材料的选择

对教学材料的选择应体现以下原则:1) 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2) 以与学生有相关联系的、可理解的交际内容和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语言形式为中心;3)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智能和创造力;4) 涉及不同形式的篇章和不同媒介, 参与者能够运用这些资源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和任务发展交际能力。无论何种教学材料, 其首要作用是促进交际性语言运用, 提高课堂交流和语言运用的质量。

6.2 关于教材编写

交际语言教学存在着的一个主要失误在于它在注重教学大纲改革的同时, 未能加强与之配套的课堂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而事实上, 交际语言教学目前面临的许多问题只有通过后者才可望得到解决 (辛斌, 1995) 。因此在教材内容和形式的安排上要考虑有利于课堂上交际活动的组织, 同时建立与交际教学相配套的测试体制, 以体现交际教学的的效果。

6.3 关于教学过程中英语口语交际的环境的创造

人可以在某种外语环境下无师自通地学习语言, 说明环境对外语学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的口语教学是在脱离所学语言的环境下进行的, 因此在课堂上, 教师要强调学生尽量用英语交谈, 用英语思维, 教学要用英语授课。为学生设置各种语言情景可通过下列形式来实现: (1) 对话活动 (Dialogues) 。对话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模拟现实活动, 要求学生根据某一场景面对面地直接交谈, 近乎于课堂外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使用。 (2) 问答形式自由发挥 (Questions&Answers) 。初学口语者往往感到张口难, 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更是不愿开口, 缺乏信心。教师就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学好外语的自信心, 使他们乐于开口。这种问答形式可以帮助他们逐渐积累经验,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角色扮演 (Role Play) 。角色扮演即佯装“让学生设想他们是另外身份的人或位于另外一个地方”。这种方法是展现给学生在特定情景下英语是如何使用的。教师可以提前提供给学生简单的场景和关键词句, 让他们围绕主题模拟真实环境的对话, 通过这种练习, 为他们将来走向真实的交际环境打下基础。 (4) 小组讨论。为使学生养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师在备课时可加入一些能够自由发挥、广泛交流的话题。比如学生特别关心的学习生活面临的问题及他们自身的忧虑, 对将来走向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对这些话题能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这种练习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更好地走向社会。

6.4 关于学生及教师的角色

交际语言教学强调学习者要有独立性和责任性。而教师扮演参与者与促进者两种主要角色。这种双重角色意味着教师首先是一种资源、是教学资源的组织者、是课程教学程序和活动的指导者又是一个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的其它角色还有:需要分析者、顾问和小组活动过程的管理者。作为需要分析者, 教师要确定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要并满足这种需要。作为顾问, 教师应向学习者说明如何最大限度地理解言者的意图等。作为小组活动的管理者, 教师要将课堂组织为交流和交际活动的场景。

6.5 关于师资

我国外语教师中相当一部分人教学理论素养不高, 对交际语言教学原则听之者多, 深刻理解且能贯通应用者少。部分因为广大外语教师疲于应付教学, 难有精力钻研理论和进行教学法研究, 但也有教师自身对此问题认识不够的因素。这不仅会削弱教学和学术研究力量, 还必然使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大打折扣。因此, 制定宏观规划, 加强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已迫在眉捷。

交际法教学在我国虽已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从整体上看, 其理论与实践都与现实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其思想的体现在我国外语教学大纲制定及外语教材编写中还停留在表面, 甚至有些大纲只字未提交际法, 以语言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测试理论和方法仍然是大多数外语考试的基本形式。今后, 在继续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 应重视运用科学手段, 开展脚踏实地的深入的理论研究, 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和促进实践。但仅靠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来自于官方、社会和学生的支持, 教师培训人员也同样负有责任, 他们应向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们提供理论和经验, 以便后者能很快适应不断变化的外语教学环境和方法, 及时进行调整, 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就是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摘要:交际教学法自引进以来就受到我国多数英语教师的欢迎, 文章从交际法产生的背景和理论依据出发, 讲述交际法在我过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并分析其原因, 力求探索适合中国学生的更好的英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交际能力,交际任务

参考文献

[1] 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 夏纪梅.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J].外语界, 2000.

[3] 许国璋主编.中国英语教学1992,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4] 应惠兰, 徐慧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材料的选择[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5] 王才仁:英语教学交流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6] 张凤琴.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国英语教学, 2000.

上一篇:替硝唑栓与甲硝唑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的研究下一篇:浅谈计算机办公信息化的网络安全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