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效率课堂的构建

2022-09-11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新课标》) 指出教学的内容, 提出了教学的要求, 教学的实施方法, 教学的评价方法。我们如何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效果呢?下面, 笔者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为例来谈几点认识。

1 课前:课前准备充分是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的保障

1.1 认真研读《新课标》, 明确教学要求

《新课标》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而更加重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基本地理观念的培养。例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⑴《新课标》指出:高中地理必修一的主题是:“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以全球气候变化为案例, 说明自然条件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⑵《新课标》具体要求是:根据有关资料, 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2 吃透新教材

找准知识的重、难点, 确定教学目的和实施途径, 设计教与学方的法, 便于学生容易地、全面地掌握知识。例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中: (1) 教学重点: (1) 分析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古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2) 体会研究气候变化的过程和方法。 (2) 教学难点:探究气候变化的方法。 (3) 教学目标和实施途径:教法与学法: (1) 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 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 积极探索, 实现教学目标。 (2) 本课可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 利用生动形象的动画, 实际照片等营造教学氛围。

1.3 广泛收集资料

资料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增加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 提高业务能力, 更好地应对学生的提问,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收集楼兰文明、古巴比伦帝国、玛雅文明等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利用这些资料对学生产生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 激发探究欲望和学习动力。

1.4 针对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训练题, 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活动要生动、有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训练题要少而精, 要有明确的目的。例如: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这一节, 笔者引用了一些公共问题:

⑴对全球气候变化 ()

A、从没有关注过B、偶尔关注C、非常关注

⑵温室效应的原理你了解吗? ()

A、我已经了解B、我希望了解C、我没有兴趣了解

⑶全球气候变暖 ()

A、人类是唯一的罪魁祸首

B、和人类有关, 但主要是自然规律

⑷对于气候全球变暖, 人类自身有能力抑制吗? ()

A、能B、不能

1.5 设计学生探究的问题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计一些问题来吸引学生的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一节。设计了如下问题:楼兰文明是如何消失的?这是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 至今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多数研究人员认为与气候变化有关, 为什么?

2 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2.1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手段, 给学生展示以下图片, 吸引学生的注意, 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一节。利用多媒体手段, 给学生展示以下《历史上的楼兰文明》和《现实上的楼兰遗址》几幅图片, 学生看到这种情境必然会产生科疑问, 楼兰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啊?教师再配以一些相关语言进行诱发, 学生必然想知道楼兰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

再给学生展示以下问题:“楼兰文明是如何消失的?这是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 至今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多数研究人员认为与气候变化有关, 为什么?”, 以这些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引导学生的思维、探究方向, 激发激发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力。

2.2 自主读书思考, 构建解决问题的知识。

(1) 全球气候变化有哪几种时间尺度? (2) 各尺度上的气候是怎样变化的?

2.3 利用地理相关资料图片, 培养学生解读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描述事物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 分析2.中的两个相关问题, 从图中提出问题答题内容。

附表格 (答案) :

2.4 开拓视野, 锻炼推测能力

运用收集到的资料, 既可激发学生的学生热情, 好可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 锻炼学生用所学知识推测相关问题的能力。

从“树木年轮”的稀疏上 (出示树木年轮图片) , 我们可以看出, 在其生长过程中, 它经历温暖期, 寒冷期, 温暖期的变化。这是因为温暖期, 温度较高, 树木生长较快, 年轮比较稀疏;寒冷期, 温度比较低, 树木生长慢, 年轮比较密集。

2.5 迁移应用

在教学中, 我们要分析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 也要知道, 自然因素的变化会引起社会、经济的变化。历史上朝代更替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政治原因。可有人认为朝代的更替与历史上气候变冷也有一定的关系, 你觉得有道理吗?为什么?

附:答案。

这样我们可以迁移探究成果, 检验教学效果, 思维得以拓展, 情感得以升华, 体验研究方法, 使学生的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2.6 知识的整合

对课堂教学的内容, 进行知识整合, 让学生对已学知识, 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由感性认识, 逐步上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阶段。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内容为例:

2.7 课堂训练

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主线, 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 转化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际上课堂的所有知识的教学都是围绕它展开的。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内容为例:⑴公共问题:利用“课前3”.中4个小题。⑵知识性问题:

☆下图为图瓦卢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 (3) 题。

(1) 海风吹起的波浪对海岸有侵蚀作用, 根据图中地理坐标判断图瓦卢3~5月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2) 2001年11月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 他们对抗海平面的努力已告失败, 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下列叙述正确的 ()

A.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是引起图瓦卢成为环境难民的最主要原因

B.地面下沉是导致图瓦卢举国搬迁的重要原因

C.大面积的酸雨

D.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影响

(3) 为避免第二个图瓦卢的出现, 发达国家应该 ()

A.绿色消费B.减缓工业化进程

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减免发展中国家债务

3 课后:课后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1 课后让学生自己探究

教师设计一些学生的课后探究活动,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以《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内容为例:试一试, 你能行:写出产生后果的因果链。

根据你的兴趣、知识积累选择你的探究方向:

◇气候变化与农业◇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与水资源◇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自己拟订研究方向

附:“因果链”: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 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再现案例研究过程, 迁移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学习信心。

3.2 学生学习反馈

学生的学习反馈, 是教师了解课堂教学结果的真实反映, 体现了教师教, 学生学的水平和程度。能及时地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3.3 教师的反思与感悟

⑴反思本课的整体教学设想:围绕教学内容, 精选教学案例, 引导学生学习新知, 体验方法;反观历史, 忧患未来。⑵如何改变“重结果, 轻过程”的教学观念?⑶高中地理课堂要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 更要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和学会知识学习的方法。只有这样, 才会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现, 才会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全面发展。

效率课堂就是要让学生感悟案例研究的思维过程, 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地理课需要教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方法、教思想;学知识是为了发展能力, 产生思想, 而提高能力, 产生思想, 则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摘要: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指出了教学的内容, 提出了教学的要求, 教学的实施方法, 教学评价方法。课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 成了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自主,探究

上一篇:分析特种设备检验仪器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团队训练:新生入学教育的创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