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农业论文范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化农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吉林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好重大生态工程。这为做好吉林自然资源工作提供了科学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第一篇:现代化农业论文范文

开展农业展望利好农业现代化

我国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4月20日对外发布《中国农业展望2015-2024》,对未来10年中国农产品生产、消费、价格、贸易走势进行展望和预警预测,内容之丰富备受各方关注。

开展农业展望,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是我国农业适应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发展的现实之需,是我国现代农业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利好“三农”,利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当今世界,以信息、网络、通信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正深刻改变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信息日益成为新型生产要素和重要社会财富,产业发展对信息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农产品市场具有天然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其对信息的要求更高。基于此,世界很多国家都把开展农业展望、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制,作为现代农业管理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更好调控农业生产,引导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向。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农业展望,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对于推进三农工作,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通过开展农业展望、推进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有助于深入研究资源环境制约、产业发展瓶颈、市场需求特点、市场运行走势,充分发挥信息引导农业生产的作用;有助于运用市场的办法指导和组织农业生产,统筹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助于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不断优化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实现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变为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通过开展农业展望、推进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有助转变农业调控方式,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必须创新农业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制度,统筹产前产中产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预测预警,变事后被动跟进管理为事前主动引导服务,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信息需求,降低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盲目性,帮助千家万户对接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大市场,缓解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增强农产品市场调控的主动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培育面向市场稳定的供给能力。

此外,开展农业展望,推进农业信息监测预警,还可增强我国农业国际话语权。当今全球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信息资源作为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未来中国农业要在全球化背景下求出路、谋发展,就必须加快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对农产品资源、环境、生产、供求、价格等信息的挖掘、整理、分析、预测和发布,发挥我国农产品生产、消费“大国效应”,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维护我国农业核心利益。

作者:王宇 刘羊旸

第二篇:以农业科技现代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吉林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好重大生态工程。这为做好吉林自然资源工作提供了科学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我省地处东北地区腹地,耕地面积703万公顷,林地面积886.4万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83.3万公顷,自然资源丰富,是重要优势之一,不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保障,也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资源基础。做好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必须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聚焦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提高资源保护水平、推动资源利民惠民,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推动新发展理念具体化实践化,全力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一、准确把握“两山”理念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增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坚定性自觉性

“两山”理念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建设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全局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两山”理念,深刻揭示了自然资源利用规律,充分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理念,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这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需要,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建地球美好家园的客观需要,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两山”理念的深刻内涵。“两山”理念涵盖了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各方面,科学回答了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既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保障,依赖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也指出了合理的资源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生态经济和经济生态化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内涵十分丰富。

“两山”理念的实践作用。“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是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用其武装头脑。要把“两山”理念作为行动指南,自觉地与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要把“两山”理念贯穿到自然资源管理全过程各方面,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绿色发展,提升治理效能,不断提高自然资源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资源需求

科学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科学规划是合理有序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应积极构建“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大力推进“多规合一”。聚焦事关振兴发展、自然资源事业改革全局的重点领域,聚焦我省中东西“三大板块”“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编制自然资源“十四五”规划和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布局、重点开发对象的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划定全省生态保护红线,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坚持以扩内需为导向,突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强化规划计划管理和土地供给,增强资源保障前瞻性。紧紧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全域旅游特别是冰雪旅游,完善用地保障服务水平,提高土地要素供给有效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项目,需要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增强用地保障的灵活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高用地服务水平。

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我省耕地质量等级高、后备资源丰富,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和补充耕地指标可跨省交易的政策红利,推动新增耕地指标流转,助力脱贫攻坚。坚持底线思维,强化资源管理和金融部门协作,严格规范土地收储,稳妥推进涉地债务化解。长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做好房地产用地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污染土地再开发利用管理机制,共同打好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保卫战。

三、严格自然资源保护,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严格落实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统筹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打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健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机制,准确做好第三次国土调查,及时开展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全面掌握全省自然资源基础情况和分布。坚持把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作为重中之重,科学划定并建立健全日常监督管理机制,切实把耕地中的精华保护好。

大力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水平,有效减少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是保护耕地的重要手段。应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实行建设用地“人地挂钩”“增存挂钩”等制度,多措并举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探索创新节地模式,提升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深入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土地一级市场供后监管,完善土地二级市场监管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统筹做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注重发挥规划约束管制作用,分区分类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管理。以长白山、查干湖、辽河流域等作为重点,以吉林省生态保护修復工程为抓手,探索推行全域土地整治,协调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快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机制,健全资源开发补偿制度,探索建立适合我省实际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四、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自然资源利民惠民

提高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水平。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群众关系密切。全面实施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加快推进《吉林省土地管理条例》等地方性配套法规修改。深入贯彻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重大战略部署,做好自然资源领域惠民利民政策解读,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落细。强化法治宣传和教育培训,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机构改革和部门职能转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既要承接好中央国家机关“最初一公里”的安排部署,也要履行好省级部门“中间段”的管理职责,更要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的路径,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内外衔接的管理服务体系。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梳理建立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管理权责清单,最大限度向基层下放审批权限,推进并联审批制度,切实把权力放到离群众和企业办事最近的地方,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着力为民解难题办实事。聚焦“无籍房”“大棚房”、设施农用地等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合力解决难题,切实为基层减负。推动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强化部门协同、数据共享,及时为群众不动产落籍落户。扎实推动自然资源工作与其他行业资源互助、优势互补,创新落实各项便民利企举措,努力打造最优服务环境。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妥善处理自然资源领域特别是土地征收涉及的信访积案化解,有效维护群众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吉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研究院土地利用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雷 博

作者:邵彦敏 陶卓睿

第三篇:“物联网+农业”助推农业现代化转型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经济社会的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物联网技术将在农业领域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为我国提升农业竞争力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紧抓“物联网+农业”发展机遇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报告《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从技术的角度看,“物联网”是通过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设备、卫星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显而易见,物联网所要实现的是物与物之间的互联、共享、互通,因此又被称为“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物联网备受各界关注,也被业内认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当前,物联网已经应用在仓储物流、城市管理、交通管理、能源电力、医疗等领域,广泛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随着现代農业自动化需求的不断增长,物联网技术也已被应用到农业的诸多领域,包括农业环境监测、温室大棚生产控制、节水灌溉、气象监测、产品安全与溯源、设备智能诊断管理等方方面面。将物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与管理之中,通过建立农业物联网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装备,实现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过程监控,科学决策和实时服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联网+农业”。国内相关研究曾指出我国农业发展尚存在自动化水平较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高于发达国家,生产效率普遍低下(我国每立方米水产出的粮食不足1000克,而发达国家可以达到2000克以上)等诸多问题。此外,在食品安全方面,因流通环节难以有效追踪导致食品安全责任追溯较为困难。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将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为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有效保障。

三大技术支撑“物联网+农业”发展

目前,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管理部门公认的物联网基本架构包括三个逻辑层: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处理应用层。物联网三个逻辑层分别对应的感知技术、传输技术和处理技术,共同构成了“物联网+农业”领域的关键技术框架。在“物联网+农业”领域,感知层的传感器技术、条码技术、全球定位等技术采集的数据信息通过传输层的有线、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传输到处理应用层的农业预测、诊断、控制、决策以及预警等智能化模块。

信息感知与识别技术应用广泛

感知层由传感器和射频识别(RFID)等设备组成,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和条形码技术等,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土壤水分、环境温湿度、家禽水产健康状况等信息的采集,是“物联网+农业”中的关键技术。传感器方面,目前光温水气热等环境传感器应用相对成熟,而研制新型低功耗动植物生命信息传感器与土壤养分信息传感器则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瑾等人在相关研究中指出,美国、日本、俄罗斯在传感器研究领域实力最强,中国传感器发展起步较晚,在研究单位数量、企业生产以及传感器的精度、使用寿命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RFID技术方面,国外的RFID技术在农产品监督方面应用较为成熟,对禽畜生长、健康、流通等过程进行全程检测;国内RFID 技术应用也较为广泛,主要包含农产品流通、智能化养殖、精细作物生产、动物识别以及农畜产品的安全生产领域。目前,中国RFID 产业已进入成熟期,产业链辐射多个应用领域。

网络传输技术处于试验阶段

网络传输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其功能是将这些感知数据通过传统的网络基础设施传输到远程的处理中心。“物联网+农业”中主要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有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其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据相关研究介绍,国外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已经到了实践阶段,我国农业物联网的信息传输技术处于试验阶段。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张瑞瑞等人曾构建无线传感网络监控系统,该系统可对种植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园区布置的传感器节点可采集土壤与空气的温湿度、CO 的浓度以及光照强度等参数。

信息处理及智能应用技术愈加丰富

处理应用层是对收到的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并与行业需求相结合,从而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该层技术主要包括云计算、云服务和模块决策等,将采集的数据信息转化为实际的操作,利用控制模型和策略对相关农业设施进行智能控制,比如自动灌溉、灯光控制、自动施肥等。智能预警是以数学模型为手段,对实际不正常状态进行报警,给出危害提醒,例如重大病害虫、病菌孢子、农林气象信息预警等。目前,我国也在积极探索“物联网+农业”的智能应用模式。例如,黑龙江在大田中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等进行数据传输,在集中服务器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形成科学决策。北京市通州科技园区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多种传感器建设了农情监测和病虫害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土壤、气象、作物性状、病虫害因子、关键视频等数据的实时同步采集和可视化展示,可实现施肥量智能化控制、土壤智能化节水灌溉、作物病虫害提前监控预警、温室气候智能化调控。

我国“物联网+农业”应用成效显著

“物联网+农业”的最早实践来自美欧、日本、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它们最先将卫星定位技术、遥测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并由此发展出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做到精确作业、精确施肥和精确估产。相关研究中指出,近年来,在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共同推动下,我国部分省市在“物联网+农业”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在应用示范和试点方面,农业部在2012年和2013年先后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好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农业项目的通知》和《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正式启动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并选择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开展试点试验工作。2016年8月农业部又发布《“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将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构建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应用体系、标准体系;在“十三五”期间,将选取农产品主产区、垦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大型基地,建成10个试验示范省,100个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区,建设1000个试验示范基地。据《经济日报》于2018年7月的报道,全国已有9个省份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发布了42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产品技术和应用模式。

在关键技术突破方面,国内相关研究人员开发了植物生命信息获取设备、动物行为信息传感器、环境信息传感器、作物长势分析仪、作物成像光谱仪等一批作物信息监测和诊断仪器,初步具备实时获取动植物生长发育信息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完成了农产品产地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传输技术相关开发工作,构建了农产品产地信息认证平台,初步建立了农产品产地安全数字化预警模型,开发了质量全程跟踪与溯源便携式终端产品,初步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

在行业标准体系构建方面,农业部自2011年以来,成立了国家农业物联网行业应用标准工作组和农业应用研究项目组,进一步推进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做好物联网产业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此外,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制定地方标准。例如,2017年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省农业厅发布了《农业物联网平台基础代码集》、《农业物联网平台基础数据元》、《农业物联网平台基础数据采集规范》三项农业物联网领域地方标准。

借鉴国外案例推动我国“物联网+农业”发展

相关研究指出,整体上来看,现阶段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推广应用刚起步、技术标准不健全、产业链构成不完整、商业模式不成熟、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仍需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成功案例。国内诸多专家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对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应用示范和推广、制定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培育农业物联网人才等方面,为促进我国“物联网+农业”发展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对策和建议。

突破农业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针对制约我国“物联网+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要积极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攻克以农业专用传感器、网络互联和智能信息处理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例如,要研发高可靠性、低成本、适应恶劣环境的农业资源、环境、作物生长动态信息获取传感器和动物行为信息传感器,研究与开发微小型传感器能源自激供给和节能控制技术,引进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型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为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的系统集成和大规模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加大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与推广。目前,物联网在我国还处在初期启动期,距离大规模的产业化推广尚有一定距离。发展“物联网+农业”必须以示范点带动全面发展,在示范点建立标准的物联网农业运作模式及管理规范,然后以点带面,向全国推广。因此,需要选择物联网技术应用比较成熟的领域作为示范点,以典型的应用工程引领产业的发展,解决行业应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流程优化问题,从而带动整个相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制定和规范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重视物联网农业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加强组织协调、统一部署,稳步推进物联网农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鼓励全国科研院所、大学、企业、基地等参与物联网标准制定工作。对标国际,积极与国际接轨,重视农业物联网技术标准国际化,注重农业物联网国际标准化战略的研究与实施。

加快农业物联网相关人才培养。制定农业物联网人才培养与培训计划。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物联网专业中引入农业领域培养方向,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加快对农业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农业物联网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依托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联合农业物联网应用企业,加强对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培训,提高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能力。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稳定和扩大人员队伍,满足农业物联网发展的人才需求。

重视物联网安全保护。安全和隐私是物联网农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和瓶颈,需要研究适用于物联网农业的网络安全体系和安全技术,要做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所要知道的信息,同时又要保证隐私信息不被泄露,实现隐私信息对未授权访问者的屏蔽,预防隐私信息遭到窃取和攻击。

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政策环境。物联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制定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的优惠政策体系。例如,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和减免,引导物联网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尽快将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纳入农机补贴目录,根据产品的不同应用领域和市场成熟度制定补贴标准。

结语

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物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农业生产与管理的多個领域,成为整合农村各类资源、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有效举措。我国应紧抓物联网发展机遇,虚心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成功案例,着力突破农业物联网领域相关核心技术,构建物联网标准体系,培育农业物联网应用人才,为“物联网+农业”技术产品的系统集成和大规模应用提供强有力支撑,助推我国农业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升农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作者:魏强

上一篇:评高级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职称工程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