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论文

2022-04-28

摘要:阐述我国农村机械的现有状况和目前的一些不足,对机械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未来的发展形式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应对方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论文 篇1:

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通过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从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新时代我国在农业领域已经广泛地应用了现代化技术,并且在实际运用到农业种植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种植效率,还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现代化技术;农业种植;应用研究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较快,现代化技术层出不穷,这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人工智能技术。现代化技术不仅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也应用在农业种植中,利用科学技术不仅改变着农业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而且还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1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重要性

1.1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运用

为了适应经济市场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得到保障。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协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很多偏远或者极寒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将不能为农作物的成长和发育提供所需水分和营养;在这样的特殊地区,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就可以采用现代技术来保证所需水资源和营养充足,从而可以有效地保障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当地农业市场发展的源动力和人们更高的收益,有效地改善当地的环境情况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步伐又稳又快。

1.2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重要性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大背景下,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就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提升农业种植的效率。在农业种植中运用现代化技术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让科学种植技术和种植方式被农民所熟知,从而使农业种植更加现代化和科学化,推动时代不断向前快速发展,更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1]。

2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业中的应用

2.1自动化技术

在我國有些地区仍在沿用最传统的人工生产方式,但自动化技术已逐渐应用于农业,同时应用在各行各业,例如制造业、农业、航空、航天和运输业等。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科技创新力度,促进了农业发展。在农业种植中引入了科学技术,如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信息化共享技术等,打造适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体系,在水力、电力、农膜、光波、光线、肥料、温度等方面都能促进农业的发展,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自动化技术不仅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有积极的影响,而且还对农作物在生长发育中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2.2光技术在农业种植业中的应用

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传统农业种植方式除了依据自然天气进行种植就是以大棚为主,以大棚进行种植影响农作物的受光情况,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良,不能正常生长;并且大棚种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限制,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光合作用,为了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光照技术,使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育均匀;提高光合作用,为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在实际将光技术应用在种植业中,需要借助白炽灯、日光灯等相关光设备保障农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源动力;更需要关注光照强度和时间并进行把控,避免因光照强度不足或过大、时间不足或过长,导致农作物受光合作用的影响生长发育不均衡,从而使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更严重的还可以使农作物畸形、夭折。光照技术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合理运用不仅能避免上情况的发生,还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因农药残留、毒副作用影响农业绿色环保发展。只有全面了解现在技术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的优势,才能够大力地使用现代技术,提高现代技术发挥的效力,有效避免传统农业在种植过程中的各种不足[2]。

2.3“因地制宜”区域化

“因地制宜”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常见做法,可根据农作物的特性、地形、土壤、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气候等条件来决定种植品种,不同地方适宜生长的农作物不同。“因地制宜”是根据地形、季节、生长周期等自然因素确定区域化分布,区域化分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提高产量,提升生产效率。

2.4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种植业中的应用

在我国信息技术稳定发展的支持下,5G时代已经来到人们的生活中,虽然还没有被全面普及,但是仍然需要得到各行各业的特别重视,使5G时代全面来临时可以充分其优势,尤其是在农业种植业中,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将其合理地融入进去,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还能够便捷农业种植的用户,同时还能够推动农业种植业向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在实际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业过程中时,要特别注意建立数据库,这样有利于农户在农业种植的各个环节收集农产品资料及相关数据,为后期农作物的生产和种植提供资料和数据支撑,同时还能共享数据库资料,为不同区域农业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最有效的处理方法。除此之外,计算机技术还可以仿真模拟当期农业种植环境的实际情况,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农产品在种植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而降低农业种植经济效益,还能够使种植成本降低、种植效率提升,从而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充分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作用。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实现cis系统,即让农业种植消除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可以对每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情况进行时刻的掌握,通过科学检测为农作物成长补充最佳量的水肥,为其正常生长提供保障,更可以使农作物的生产环境得到优化[3]。

结束语

在农业领域中,面对多变的东西有很多,像光照时长、虫疫、温度、水分等农业条件,所以要通过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创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更好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力峰,程仕敏.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7):160+162.

[2]罗玲玲,陈国雄.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0):31.

[3]赵鑫,何海永.浅论现代化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18(04):12.

作者:于富群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论文 篇2:

农业机械的发展及未来

摘要:阐述我国农村机械的现有状况和目前的一些不足,对机械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未来的发展形式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应对方法。

关键词:机械化现状;未来形势;发展;农业机械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的机械水平经过了较快水平的发展,其中农业机械化也有了相应较快的发展,但是这种相对很快的发展过程中也遗留下了许多问题,一直到现在还没有能够得到改善,现在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如果这些问题还一直遗留下去,势必会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1 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

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业机械。我国正处于一个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转变。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可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

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每家自己发展农业机械化非常的不实际。农机的起步普及很难,广大农民在实际生产中摸索出跨区域收获小麦为代表的社会化服务模式。把农业机械和分散农户联系起来,推进了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提高了农业机械的经济效益。至此跨过了农机发展起步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今后农业机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 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想要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我们要建立一个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这个系统必须保证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充满活力。我们要普及农业机械化技术,要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为了及时满足农田灌排需要,我们要加快灌排设备更新改造进度,实现安全、高效、节能运行。我们还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例如: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土地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提高农业机械化技術,增加研究规模和装备水平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1.2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培养农业机械化专业人才。结合其他农民培训项目,大力培养农机作业和维修能手。增加科普宣传,提高农民对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的接受能力和操作水平。做好定期培训以提高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水平。

2 我国农业现存的一些问题

2.1 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产生了偏差

小型农业机械发展快而多。大中型机械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但发展缓慢。原因是经济条件有限,一家一户难以买得起,另外土地块小,与农机化规模不适应。小型机可以联合购买,但是大中型的机器即使联合也没有经济能力购买。一般大中型的机械需要5-10万,小型的只需要0.3-1万,一次性投资大。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和政府的补助措施效果不明显,支出负担重,难以筹集到资金。农机系统职工的工资不合理。农机人员的工资分配不合理。农机技术人员经验少。应派农机人员去学校培训,提高水平。导致许多地区买的起农机,但是也不会使用。由此而产生的连带问题就是,效益差,农机使用出现问题也很难休息,造成农机的长时间闲置,生产时间短。发展水平和生产需求的不适应产生了矛盾。

2.2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农机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一直存在的长时间的问题,是开始发展时就存在的。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地理条件和气候差异大,不同地区适应的农机不同。存在着土地相对缺少和农村劳动力过剩等问题。且农村人均收入较低。所以在全国不同的经济收入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下,发展的相对很不平衡。对于沿海一带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机的发展就很快,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高,购买力要强于落后地区。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占耕地面积的32%,农机拥有量却为50%。西部由于经济落后,所以农机发展速度也较慢,农机拥有率就低于耕地拥有率。

3 应对方法

3.1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采取适合的技术路线和措施,以达到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争取有条件的地方先实现农业机械化。对于经济发达地区要进行更快的发展,不能松懈,我国在农机的发展上哪怕是在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于西部的落后区域更要抓住现在西部开发,发展迅速的机遇,对于农田结构的调整和整个产业的整合,进行改进,实现以技术突破为重点,争取做到粮食主产区达到大宗农作物机械化,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3.2 发挥农机在生产中的作用

农机由于生产环节安排的问题导致的长时间闲置,和出现问题不能及时修理产生的闲置,是影响整个农机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推广农机就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提高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所以要把农机发挥农业生产的主导作用,在生产环节和生产工艺上尽量减少人力的使用,更多的使用农机,才能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

4 对农机发展未来的展望

农业是整个国家不可或缺的部分,吃饭的问题必须要解决。所以农业必须要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就是农机的使用,这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必须要全力发展农机在农业上的应用,可以说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空间也很大。我们以后就是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更经济,更适应农业生产环节和我国农业的现状着手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间农机的差距。提高农机的科技含量,把更多的新东西整合进去。

参考文献

[1] 熊良山,严晓光,张福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

[2] 马晓春.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J].森林工程,

2003.

[3] 武永利.机械制造技术新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M].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3.

作者:陈博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论文 篇3:

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若干思考

[摘要]供销合作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根本方向,坚持合作社原则与市场经济机制相结合,在产权多元化改革、夯实基层社基础、转变联合社职能、拓展服务范围、转变经营方式等方面综合推进。

[关键词]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合作社原则;为农服务宗旨

供销合作社在曲折的发展中,曾经在保障供给、稳定物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进行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的批示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基于供销合作社独特定位,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本文拟就深化供销社改革、促进其健康发展做一些探讨。

一、始终坚持为农服务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方向

供销合作社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拓展农村服务方面可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60多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只要供销合作社贴近“三农”,真心实意为“三农”服务,农民就会得利受益,供销合作社就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供销合作社“回归三农、紧贴三农、服务三农”是供销社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取向,应当始终坚持。

1.推动经营方式的不断创新,立足农村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高效流通网络体系

供销合作社是以农村商品流通为主要功能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建设方面具有不容置疑的优势,在农村商品流通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适应现代商品与服务流通规律,通过改造供销合作社网络,采用连锁、特许、代理、电子商务等经营方式开拓农村市场,实现经营方式的不断创新,是供销合作社顺应流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供销合作社在深化“新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一网多用、双向流通、综合服务,形成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农副产品市场购销、日用消费品经营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农村市场的四大骨干网络。供销合作社深化“新网工程”建设,要坚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发展,把“新网工程”与“农村电子商务工程”建设结合起来,运用现代流通方式,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努力实现城乡双向流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高效流通网络体系。

2.构建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立足农业推动务农农民增收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角度进行整体谋划的阶段。供销合作社能够克服农户经营规模偏小的制约、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参与农业产业化服务、提升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增加农民的务农收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的组织选择。供销合作社必须顺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集聚化的发展趋势,全面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并通过改造基层社员社重构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基础。

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基层供销社和供销社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通过股份合作、托管经营以及合同契约等方式参与到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等诸环节之中,把供销合作社经营活动和农业现代化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供销社在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过程中,应不断探索供销社自身在服务农业中产供销一体化,借助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拓展供销社+批发交易市场、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家庭农场、供销社+超市、供销社+基地+超市、供销社+加工企业、供销社+土地托管等新型的经营模式和方式。供销合作社应特别重视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并以基地为依托建设农产品流通网络;培育供销社系统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龙头企业,形成供销社参与下的“以市场牵龙头、以龙头带合作社、以合作社连农户”的产业链条;参与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农产品信息网络和乡村综合服务站建设、科技咨询和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不断拓展现代农业的服务领域,实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多样化。

3.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立足农民提升其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民由于组织化程度低而处于弱势地位,供销合作社是农民抵御各种市场风险的有效组织形式。农民需要供销合作社,归根到底,是需要供销合作社保障其权益、进而谋取更大利益。供销合作社必须始终持扎根农村、以农为本、服务农民,始终将农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真正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供销合作社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载体,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是供销社的责任,也是供销社自身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商品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下一种新型有效的农民自我服务的重要形式。供销合作社积极组织和扶持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农民经济组织化程度,既是党中央对供销合作社的殷切期望和重托,同时也是推动供销合作社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获得了新的发展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的重要条件。供销合作社在组织和扶持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上具有群众基础,具备了其它部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供销社要在推动、引导、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发挥重要作用,把自身发展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的重要引领者。

二、坚持合作社原则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在我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中,对供销合作社是否要坚持合作社原则、是否要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坚持合作社的基本制度一直存在争论。这一争论影响着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和相关的政策与制度设计,必须予以清晰的回答。

1.坚持合作社原则是供销合作社获得存在的正当性理由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合作社存在的实质在于:通过农户之间的合作与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提高原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合作社成员在市场交易时的谈判地位,通过降低购买价格和提高销售价格而提高合作社成员的交易收益,通过合作社内部分工和专业管理而节约合作社成员的交易成本。鉴别一个组织是否为合作社,关键是看它是谁的组织以及它为谁而生存。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是资本控制劳动、为资本拥有者服务,而合作社是劳动控制资本、为社员劳动者服务。合作社的经营活动、利益分配及内部治理都以社员的意志和利益为基本出发点。

合作社的基本价值体现在自助、责任、民主、平等、公正和团结。以自愿和开放的社员、社员民主控制、社员经济参与、自治自立、教育培训和信息服务、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关心社区等合作社原则为内核的合作社制度是包括供销合作社在内的合作社的根本制度,是合作社生存和发展基石,必须始终坚持。供销合作社只有始终坚持合作社原则,才能获得作为合作社生存的正当性,才能把自己办成真正的农民社员的合作经济组织,才能真正体现为农民社员服务的宗旨。

2.供销合作社坚持合作社原则并不排除遵循市场规律

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合作社制度和市场竞争规则并不冲突,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国际上一百多年来的合作社发展历史表明,市场经济越发达,合作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越突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必须遵循合作社基本原则并且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不能背离其合作经济性质。同时,供销合作社只有适应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并且置身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才有生命力。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供销合作社必须不断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发展道路。

六十多年来,我国供销合作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制不顺、产权不清、机制不活等问题依然存在,必须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来指导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和机制。供销合作社需要根据城乡市场的变化和农民的需求及时地调整其经营战略、经营结构和经营方式。

三、深化改革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要始终坚持合作社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取向,不断创新、理清思路,通过强化对供销合作社的集体产权权益保护、实行社企分开使社有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主动开放办社打牢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社员社基础、加强联合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整体优势,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供销合作社发展新模式。

1.深化社有产权改革,强化对供销合作社的集体产权权益保护

我国供销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历经由民办到官办、由集体改全民,再由官办改民办、由全民改集体的多次反复,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其联合社也几经合并和独立,导致其产权关系极其复杂,产权模糊成为深化供销社改革的“瓶颈”之一。供销合作社产权改革的关键在于明确供销合作社产权的集体所有者主体并且构建科学的治理机制。各级供销合作社是本社集体财产(包括其所属的事业单位和投资企业财产)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有资产运营水平和监管效率。

实行社企分开,强化供销合作社的出资人角色。社企分开的核心在于供销合作社的服务社员的职能与社有资产的管理职能分开,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行使社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时,主要通过组建资产投资公司方式对社有资产进行运营和管理,享有出资者权益。而社属企业作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供销合作社可以通过吸收社会、职工、社员的出资参股甚至控股社属企业,实行社属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推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促进社属企业做大做强,成为服务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龙头与骨干。

2.通过开放办社打牢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社员社基础

开放办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供销合作社发展的必然要求。合作社本身就具有开放品格,开放办社不是对合作制的否定,而是合作社积极适应外在环境能力的重要发展战略。开放办社是为了聚集更多的资源把基层供销社、各级合作社联合社及所属企业办得更好。供销合作系统要以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合作社为基础,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恢复、重建与改造,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升级改造村级综合服务合作社,逐步形成阵容强大的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网络体系。

供销合作社要充分调动各种有效资源,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土地股份合作社、资金互助社等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可以通过引导基层供销社、家庭农场、农村能人大户、社有企业、行业协会、农业科技人员、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领办农民合作社。对于农民自办的各种合作社,要主动与其合作、联合,具备条件的可以吸收其成为基层社或者县联社的成员。树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的意识,提供经济、技术、信息、法律、培训等综合服务。供销合作社应从社会实践层面对农民进行合作社思想和知识的传播和教育,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在经济上的互相渗透,打牢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网络和组织基础,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3.加强联合、转变职能,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整体优势

为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系统优势,应以供销合作社为主导、以供销合作社基层网络为基础,采取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的方式,在全国合作经济基层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合作社资源,加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建设。进一步发挥县以上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作用,使其担负起对社员社的服务、指导、协调、监督和教育培训等职责。各级联合社要由经营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不断增强对基层合作经济组织以及社员社的服务功能;要把强化资产管理、加强宏观指导、提供市场信息、开展法律咨询、搞好社员培训等作为联合社的主要工作职能,打造成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公共服务平台。可以通过立法方式,授予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行使区域内的合作社事业的行政管理职能,协助政府制定和落实有关支持合作社事业发展的政策、协助政府规范对合作社的管理。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合作社联盟,明确其独立的法律和经济地位,赋予其在全国合作事业发展中的相关管理职能。这样,将有利于国家对合作社事业的统筹管理,有利于国家合作事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有利于减少政府对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有利于培育完善的合作社组织体系和富有市场竞争力的合作社主体。

①本文为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浙江省合作社与家庭农场联动发展的制度与政策研究》(13XKGJ003YB)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

[2]石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合作社的价值[J].财贸研究,1994(6)

[3]张祖新.对合作制和供销合作社的思考[J].中国合作经济,2004(11)

[4]乔为.第三部门理论视角下的供销合作社定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1)

[5]葛志华.供销合作社的独特优势与现实使命——兼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J].中国合作经济,2015(3)

作者简介

张志贤:女,1967年6月生,安徽蚌埠人。嘉兴学院图书馆工程师。

作者:张志贤

上一篇:项目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论文下一篇:波速检测技术的岩土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