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动态均衡分析论文

2022-04-28

摘要:“四化”协调发展是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改变了过去单一化的发展,是一个良性的互动模式。为此,以协议、协调发展概念的深入理解为基础,提出“四化”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并深入分析“四化”相互间的关系,完善“四化”协调的理论体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业现代化动态均衡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现代化动态均衡分析论文 篇1:

基于VAR模型的山东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再度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选取山东省1990—2017年的相关数据,基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理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熵权法对山东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建VAR模型,揭示了山东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单项的因果关系,即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现代化长期内对城镇化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短期内对农业现代化有负向作用;山东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影响,互为支撑。因此,应结合山东省实际,加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联系,以期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山东省;城镇化;农业现代化;VAR模型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板”,其中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最为密切,二者相辅相成[1]。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必须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2]。因此,研究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实现二者协调发展,加速实现地方农业现代化并有效深化城镇化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统筹有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载体与媒介,城镇化发展加快了要素之间的流动,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消费和提高农业人均耕地面积[3];农业现代化能够促进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农副产品是城镇化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源;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单位劳动力产出增加,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4]。因此,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是相互促进,互相辅助的关系[5]。我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存在相互影响程度的差别[6]。事实上,由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存在资源要素的分配问题,导致二者之间存在更为明显的冲突,协调发展尤为重要。如果城镇化发展进程过快,过分扩张城市规模,势必会加快农业部门的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向非农产业流动,造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资源匮乏,对农业现代化会产生负向影响[2]。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经历了“严重失调—初级失调—低度协调—中度协调”的进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度协调依旧未实现[7]。因此,我国需要进行农村要素市场化改革,实现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减少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8]。

山东省是人口、经济和农业大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均位居国内前列,先后颁发《山东省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充分把握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赋权法测度1990—2017年山东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并建立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山东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开展实证研究,为促进山东省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指标的综合评价

1.1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避免单一指标测算方法的不足,本文参考其他学者[9,10]的研究,采用综合指标衡量。基于新常态下山东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真实态势,深入理解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理念、内容、涵义,并以数据的可得性为准,构建山东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其中山东省城镇化体系涵盖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4个准则域[11];山东省农业现代化体系包含农业生产投入、农业综合产出、农村经济结构3个准则域[12]。每个准则域下又分别选取了如二三产业年末单位从业人员、农业用电量等表征其上层涵义的21项指标层,各项指标的数据来源于1991—2018年《山东省统计年鉴》以及相关统计公报。

1.2指标的综合评价

一般利用系统熵作为判断评价体系中指标提供的信息量大小的依据,而评价指标的信息量大小取决于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给指标赋予权重是判断指标相对重要程度的重要方法[13]。本文选用客观赋权法中结果相对精确、公正的熵权法确定综合评价模型的权重,避免了主观赋权的偏颇与误差性,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山东省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变化趋势见图1,其中lnx和lny表示按照熵权法计算得到的城镇化水平(x)和农业现代化水平(y)的对数,目的是为了消除数据的异方差而不改变数据的稳健性。

图1显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大致相同,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上升相对较快且高于城镇化水平。从总趋势来看,兩者之间可能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为进一步分析山东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间的相互影响,建立VAR模型。

2实证分析

VAR模型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和分析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解释各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的影响。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作为解释变量,各内生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在形成这样的函数的基础上构造模型,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拓展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14]。构建VAR模型首先要进行平稳性检验。

2.1单位根检验

非平稳时间序列容易导致“伪回归”,不能反映变量之间的实质关系,所以在建立模型之前需对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保证各序列的平稳性。本研究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具体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lnx、lny在5%显著性水平上都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均是非平稳序列,而它们的一阶差分dlnx、dlny在5%显著性水平上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是平稳序列。

2.2VAR模型构建与分析

建立VAR模型前需要对模型的滞后阶数进行选择。一般在选择滞后阶数时,要保证有足够数目的滞后项和自由度,以便全面反映模型的动态特征。根据LogL、LR、FPE、AIC和HQIC等标准进行模型最优滞后阶数的确定,选择标准见表3。

本研究采用AIC和LR准则来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2,即建立VAR(2)模型,具体表达式如下:

VAR模型的稳定性就是当某一个方程受到外部冲击时,冲击带来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消失,而不会改变自身的值状态。从图2可以发现,模型对应的特征方程的根均在单位圆以内,表示建立的VAR(2)模型稳定[15]。通过建立VAR模型来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才有意义。

根据建立的VAR(2)模型得出结论如下:农业现代化滞后1期对城镇化水平作用为负,滞后2期作用为正,二者影响系数之和(-0.1225198+0.2856258=0.163106)为正,说明农业现代化发展对城镇化具有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受到城镇化的影响在两期均为负值,说明短期内城镇化阻碍了同期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滞后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当期影响均为正,说明农业的发展对自身具有正向作用。

2.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建立VAR模型以后,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检验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结果(表4)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dlnx不是dlny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即城镇化水平变动不是引起农业现代化水平变动的原因,因为短期内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需要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城镇化发展使农业现代化发展受到要素资源的竞争,说明山东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发展;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dlny不是dlnx的Granger原因”的原假设,即农业现代化水平变动是引起城镇化水平变动的原因,农业现代化能促进城镇化发展,为城镇人口和城镇工业提供农副产品、原材料等物质保障,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

2.4脉冲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是用来衡量来自某个内生变量的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VAR模型中各个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值的影响[3]。本研究基于VAR(2)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如图3、图4所示,横轴表示各变量冲击作用的滞后期数,纵轴表示各变量的响应,本研究设定脉冲响应函数的滞后期数为20期。

由图3可见,对来自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城镇化在第1期就作出响应,为正值且迅速下降,在第2期下降为负值(最小值),随后逐渐上升至第5期达到正值,于第6期开始表现为波动的正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由图4可见,农业现代化水平变动对城镇化水平变动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在第一期没有响应,随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产生了负向影响,在第2期达到负向影响最大值,于第5期后变为正向影响随后上下浮动,在第20期开始接近于0。这是因为短期内城镇化发展对土地、资本等资源的需求与农业现代化的提升存在竞争,使得农业现代化在受到城镇化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后出现下降情况,但长期来看城镇化发展能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可见山东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关系和彼此带动作用仍显不足。

2.5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通过测算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以衡量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程度。从表5可以看出,在整个城镇化期间,自身的预测方差贡献度对城镇化影响较大,比重都保持在76%左右。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预测方差贡献度有波动,但最终贡献度趋于23%左右。从表6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对来自自身的冲击感应最为敏感,第1期为100%,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第4期下降为85.2%,13期以后稳定在86%水平。农业现代化对于来自城镇化的冲击感应较弱,第1期几乎没有反应,但从第2期开始逐渐上升,在第4期上升为最大值14.8%,并在第13期以后稳定在13%的水平。

3结论和相关建议

3.1研究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山东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VAR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单项的因果关系,即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原因,城镇化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原因,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协调发展不足的问题;脉冲分析表明,农业现代化长期内对城镇化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短期内对农业现代化有负向作用。农业现代化具有较强的惯性,主要受自身以前水平的影响,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从方差分解结果来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互为支撑,相互影响,但是受自身的影响最大,所以还需要依靠自身內在发展推动协同发展。

3.2相关建议

3.2.1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强调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山东省的科技优势,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积累的物质资源,用现代生产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用科学方法管理农业。

3.2.2协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加强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一味地偏向城镇化的发展,会导致短期内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最终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城镇化水平的发展潜力[16]。山东省在深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应做好农民工“市民化”的工作,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通过促进农民非农化就业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同时实现生产要素等资源的自由流动,发挥山东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互为支撑的互动关系,以期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洁,季明川,杨萍,等.山东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6):326-331.

[2]吳宗杰,刘广亮,董会忠.山东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8):12-17.

[3]夏春萍,刘文清.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5):79-85.

[4]苏发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基于VAR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2(11):147-150.

[5]李静,高继宏.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4(2):62-66.

[6]苏发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5-50.

[7]汪晓文,杜欣.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5(8):121-124.

[8]郭家虎.工业反哺农业长效机制: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的过渡[J].改革,2007,116(12):13-17.

[9]姜会明,王振华.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2012(5):591-595.

[10]吴振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协调状态测度研究——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J].统计信息论坛,2012(7):101-105.

[11]黄惠英,张连春,虞洪.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动态关联分析[J].农村经济,2018(6):110-115.

[12]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6):646-650.

[13]郭海红,张在旭.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度的区域差异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8(6):86-96.

[14]董梅生,杨德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14(4):14-24.

[15]邱书钦.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11):104-107.

[16]方师乐,卫龙宝,伍骏骞.非农就业视角下城镇化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11):81-93.

作者:王语 周玉玺

农业现代化动态均衡分析论文 篇2:

“四化”协调发展内涵与相关关系评述

摘 要:“四化”协调发展是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改变了过去单一化的发展,是一个良性的互动模式。为此,以协议、协调发展概念的深入理解为基础,提出“四化”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特征,并深入分析“四化”相互间的关系,完善“四化”协调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四化”;协调发展;内涵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四化”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重要内容,坚持“四化”协调发展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四化“协调”首要是认清“四化”协调发展内涵与“四化”间两两的相关关系,对促进“四化”协调发展制定“四化”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四化”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在辞海中的意思是配合得当、和谐一致。随着对协调认识程度的加深,协调涉及的学科也在增加,从过去的系统学、控制学到现在的管理学和经济学。曾珍香(2001)从系统学的角度,认为协调是系统从无序转换到有序,达到协同或和谐的一种状态。其目的就是减少系统的负效应,提高系统的整体输出功能和整体效应。井辉(2006)从管理学的角度,认为协调是通过外力使系统中分散的各个要素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整体性,并且使之配合适当。力求相互配合,以达到预期目的。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协调”既可以视为在各种经济力共同作用下,经济系统的均衡状态,也可以视为经济系统在各种经济力的共同作用下,趋向均衡的过程。关联强调相互之间的联系,有别于协调,关联是协调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关联则是两个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关联度越大,两个系统的相互关联程度越明显,一般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中的关联度去衡量。

协调发展是“协调”与“发展”的交集,是在协调的基础上加入发展要义,体现的不仅是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更是一种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过程。协调发展一般会与经济、地区等具体研究目标联系,单独对协调发展的标准定义还很少,通过对协调与发展的内涵的理解,认为协调发展是系统内各系统相互配合,相促进而达成的整体优化的过程,要求系统内的任何因素相互适。

“四化”协调发展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系统,各个子系统在相互作用的同时均衡发展。相互作用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作。“四化”作为复杂的系统,任何子系统都不是独立发展的,需要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四化”协调发展问题。“四化”协调发展要求相互配合,相互带动,不能只强调一化的发展,也不能将“四化”都放在同等的位置。找出制约“四化”协调的关键,对于推进“四化”协调发展至关重要。坚持“四化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城乡要素公平交换、城乡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四化”协调发展的理解,认为“四化”协调有如下三个特征:一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不断深入,发展内容不断丰富。人们从过去单一量的增长到现在质的增长、可持续的重视,对“四化”的衡量和发展逐步科学、客观。二是“四化”相互间配合密切、互为条件。“互为条件”指的是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提供食物、原料、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撑和保障,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通过资金反哺、物质装备、技术支持、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的普及等方式带动农业现代化。三是“四化”作为一个整体,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它们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标,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 “四化”相關关系分析

2.1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工业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条件,夏春平(2010)则从剩余劳动力转移、技术、资金、分工四个方面具体概括了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范阳东(2003)从产业分工、人口要素流动、产业结构升级三个方面概括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徐君(2013)、冯献(2013)从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科技化两个方面概括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这是目前最为普遍的观点。一方面工业化的发展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的劳动力转移为农业规模化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吸引第一产业人员向二三产业转变,另一方面工业化为农业现代化的机械化、集约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增加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贡献率。

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提升产业结构的基础,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徐君(2013)、夏春萍(2010)、赵宏盛(2013)等从两个方面分析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的作用,认为农业现代化一方面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另一方面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原料供给。这也是目前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作用最为普遍的观点。具体表现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使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向非农行业转化,与此同时,工业发展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投入,因此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尤其是作为农业大省,各种农产品为工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原料供给。

2.2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一方面,工业化对城镇化具有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工业化初期,城镇化主要依靠工业化推动,但是在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化对城镇化的贡献开始呈现递减趋势。李国平(2008)龚爱林(2004)认为工业化对城镇化最主要的推动作用在于将生产中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生产要素在城镇聚集,成产要素的聚集配置的过程即是城镇化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工业发展进程的了解,认为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业化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很难发展,以工业化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支持。二是工业化提升城镇化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最终实现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三是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资金保障,工业化直接推动了市场化和商品化的发展,繁荣了地方经济,有助于城镇建设的扩大。

另一方面,城镇化对工业化促进作用,徐君(2013)、方华(2014)认为城镇化作为工业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具体表现在为工业化提供各项要素,也为各项要素的积聚提供空间,其中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信息。工业发展中后期,需要城镇设施、城镇功能与工业化发展达成相互平衡均衡状态。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增加城市的积聚力,增强城市的辐射力,促使生产要素发生积聚,集聚的资源在空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2.3 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一方面,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从发展历程看,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促使了信息化产生和发展。周叔莲(200认为工业化对信息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化为信息化的发展孕育了土壤,提供了养分,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依托。二是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需求,是推进信息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另一方面,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工业化的发展和延伸。周振华(2002)认为信息化的发展是对传统工业的升级改造。这种改造不仅体现在技术上,还体现在产品层面、生产经营层面、产业层面。涉及到整个产业体系复杂全面的改造。信息化来源于工业化,并对工业化进行升级改造,为工业化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直接带动工业化向自动化、信息化迈进。

2.4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一方面,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镇化为农业现代化中的人口流动提供空间支撑,为人口流向城市提供保障。城镇化的各种服务也吸引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变,使人均耕地面积增加,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间接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二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多样性的需求,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推动农业产出的高效和多样,推动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为农业现代化中的物质资料消费提供支撑。

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具有反作用,多数学者认为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城镇化提供了人力资源,完成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夏春萍(2010)认为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动力和要素条件,较为概括的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反作用。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认为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反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輸送了大量闲置劳动力,实现人口要素的流转。二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也刺激了市场,为城镇相关产业发展创造了机会。三是为城镇化提供工业原料、初级产品,保障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平稳健康发展。

2.5 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一方面,城镇化对信息化具有促进作用,目前城镇化与信息化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较少,比较流行的是龚爱林(2004)的观点,认为城镇化是信息化的载体和依托,安莜鹏(2003)认为城镇化是信息化的基础。通过对主要观点的理解,认为城镇化对信息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城镇化会集聚大量要素,为信息化提供人力、财力和发展空间。第二,城镇化的发展产生大量需求,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另一方面,信息化对城镇化具有反作用,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生活便捷,生活半径扩大,推动城镇的空间扩大。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提升城镇化的规划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城镇化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推进城镇化的经济、文化和生活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信息化为城镇化提供技术支持,推进城镇化合理布局,提升城镇化整体水平。第二,信息化为城镇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第三,信息化对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产生影响。

2.6 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一方面,农业现代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一是农业现代化丰富了信息化的内容,是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克服农户规模小、地域分散、信息流通差等特点。信息化依靠信息技术可以弥补缺陷,因此农业现代化对信息化的需求大,并且需求层次不断提升,推动了信息化的发展。二是农业现代化间为

信息化提供要素,主要包括农业现代化中的剩余劳动

力转化为信息化人力要素,提供给信息化发展的财力要素以及确保信息化发展的生活资料。

另一方面,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具有反作用,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方面。农业现代化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来管理和经营农业,从过去的机械、化肥到现在的生物科技、信息技术。从农业现代化动态的发展过程来看,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姜爱林.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J].宁波经济丛刊,2003,(4):3133.

[2]钱津.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要条件[J].前线,2010,(12):3738.

[3]夏春萍,路万忠.我国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条件分析[J].经济纵横,2010,(8):6163.

[4]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415.

[5]冯献,崔凯.中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5):269273.

[6]郑国清,尹红征,段韶芬.论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现代农业[J].河南农业科学,2004,(11):3942.

[7]韩玉,李红云.基于“四化同步”的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13,(8):877881.

[8]伍国勇.基于现代多功能农业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7):385389.

作者:张亚滨 阎世平 商洋

农业现代化动态均衡分析论文 篇3:

农业现代化与农膜污染

摘要 通过对福建省1992—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解释和说明福建省农业现代化与农膜使用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膜使用的自我示范效应显著,农业现代化对农膜使用的带动效应稳健,农膜使用对农业现代化的规模效应递减。基于此,认为福建省农业现代化要坚持走两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并开展对农膜污染的主动防治。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农膜污染;农膜使用;福建;时间序列

A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Plastic Film Pollution—A Empirically Study Based on Time Series Data in Fujian Province

CAI Shufang, WU Jingcai, LIU Xian et al

(Digital Agri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zhou,Fujian 350003)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Agricultural plastic film pollution;Use of agricultural plastic film;Fujian;Time series

基金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045);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YC2017-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基金(YC2018-9);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智慧农业创新团队(STIT2017-2-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科技服务团队(kjfw2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管A类项目(A2017-36);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管A类项目(A2017-34)。

作者简介 蔡淑芳(1985—),女,福建霞浦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设施农业与农业经济研究。*通讯作者,副研究员,博士,从事设施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研究。

收稿日期 2018-05-18

中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是不可替代的民生基础产业。依靠农业现代化,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生产向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不断推进。在农业生产日益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农业现代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2],其中,农用塑料薄膜(以下简称农膜)覆盖栽培技术带来的污染问题值得密切关注。

农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墒、防病抗虫和抑制杂草等功能,自1978年从日本引进以来,在我国温饱工程、菜篮子工程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目前,我国每年农膜使用总量超过200万t,回收率却不足2/3。农膜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但也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农膜在土壤中很难降解且不易清除,农膜量的不断增加,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肥力水平,甚至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最终导致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下降[4-6]。农膜被牲畜误食,会影响消化吸收;农膜缠绕犁头,妨碍耕作;农膜弃于田边、地头、林带中,造成视觉污染。

目前,在农业现代化与农膜污染研究方面,开展特定区域农膜使用情况和污染防治的研究较多[7-10],也有部分学者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农膜污染的时空影响因素[11-12];有少数文献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进行实证分析[2,4,13-15]。但考虑到我国区域农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地区之间农业基础和发展模式不同;且针对农业现代化与农膜污染之间关系的专门研究缺乏,导致已有研究缺乏针对性。因此,以福建为限定区域,建立农业现代化与农膜污染的分析框架,开展针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从福建实际来看,福建人多地少,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2009年,全省土地总面积12.14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9%;人均土地面积3.38 hm2,不到全国人均土地面积的一半,是最少的省份之一;宜耕地只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16]。这个省情决定了福建农业现代化既要保证高产优质,又要能保持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然而,在农膜使用方面,福建省农膜使用量自1992年以来一直稳步提高,由1992年的10 510 t上升至2015年的62 067 t,增长幅度达490%;农膜大量使用造成的农膜污染局面需要加以改变。因此,考察福建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用塑料薄膜使用情况,以此推動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对福建省1992—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福建省农业现代化与农膜使用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关系进行解释和说明,以此寻找二者发展框架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路径。

1 研究方法、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利用Eviews 8.0软件,采用与VAR模型相关的理论作为研究基础。第一步是进行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用ADF检验法检验变量的平稳性。第二步是进行时间序列协整关系分析,采用EG两步法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第三步是进行脉冲响应分析,描述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对各个内生变量当期值和未来值的影响。第四步进行方差分解,分析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对各个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从而了解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1.2 指标选择

1.2.1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选择(x)。关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较多学者采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来表示。该研究认为,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通过农业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结构现代化来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以采用农业劳动生产率来表示农业现代化水平。

1.2.2 农膜使用水平的指标选择(y)。一般地,农膜使用可表示为农膜使用总量和农膜使用强度(农膜使用总量与耕地面积的比值)来表示。鉴于污染物产生的数量决定对自然环境产生的负担;且农膜使用是农膜污染的来源,农膜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膜污染程度;该研究采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总量来表示农膜使用水平。

1.3 数据来源 该研究的数据均来源于1992—2015年的《福建统计年鉴》。统计年鉴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现价表示,为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先使用1992年为基础的农业产出指数进行缩减,然后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比值得到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避免原始数据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所有数据进行取自然对数处理。

2 实证分析与结果检验

2.1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利用ADF检验法,对lnx、lny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ADF检验结果显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2组时间序列lnx、lny均为非平稳序列,一阶差分序列均为平稳序列。说明2组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可以进一步考察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2.2 时间序列协整关系分析 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首先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计算残差项时间序列resid,接着检验其单整性。残差项时间序列的ADF检验值为-2.027 166,检验形式(0,0,1),5%临界值-1.958 088。

ADF检验结果显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残差项时间序列resid为平稳序列。因此,农业现代化和农膜使用时间序列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基于协整关系,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两变量之间的短期关系以及长期与短期之间的修正关系。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lny=-0.050525-0.246749△resid+1.499472△lnx

农膜使用的短期变化一方面来自于农业现代化短期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农膜使用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从误差修正项系数来看,当农膜使用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0.25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2.3 脉冲响应分析 图1、2是农业现代化和农膜使用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图,由此可以反映出两者之间的动态影响过程与路径。由图1可以看出,本期给农膜使用冲击后对农业现代化表现为正的影响,第五期响应(响应值:0.030)达到最大后逐步下降。说明农膜使用对农业现代化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大且影响逐步减小。由图2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对农膜使用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业现代化冲击对农膜使用表现为正的影响且影响平稳,第二期响应(响应值:0.07)达到最大后基本平稳。

2.4 方差分解

由表2可以看出,農膜使用的变动方差由自身变动解释的程度较高,并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由农业现代化变动解释的部分逐步提高。到第10期农膜使用变动方差84%可由自身变动解释,16%可由农业现代化变动解释。方差分析支持农业现代化对农膜使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观点,但农膜使用的自我影响非常强烈。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结合1992—2015年福建省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一是农膜使用的自我示范效应显著。从方差分解可知,虽然农业现代化对农膜使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农膜使用对来自自身的影响最为明显。说明农膜使用自1978年从日本引进以来,目前在福建省还处于技术扩散阶段,农膜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我示范效应的影响。这从福建省1992—2015年稳步提高的农膜使用量可以得到印证。

二是农业现代化对农膜使用的带动效应稳健。从协整关系分析及脉冲响应分析可知,农业现代化对农膜使用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影响平稳。说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可以稳定地促进农膜技术的推广及使用。按照目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预期,如果不对农膜使用进行人为干预的话,农膜使用量还会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由于农膜使用是农膜污染的来源,用农膜使用来表征农膜污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因此,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膜污染的累积,即福建省目前的现代农业发展并不符合生态文明,离两型农业的实现还有段距离。

三是农膜使用对农业现代化的规模效应递减。从脉冲响应分析可知,农膜使用对农业现代化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大且影响逐步减小。说明随着农膜技术的不断普及,农膜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农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增产增效功能在慢慢减弱;农膜使用的规模化边际收益递减,依靠农膜使用规模的扩大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是不可行的。

3.2 建议

一是坚持走两型农业的发展道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农业,降低农业现代化对农膜使用的带动效应。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两型农业,需要政府采取措施主动干预,促进其和谐发展。要克服唯GDP论,建立符合科学发展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要建立发展两型农业的法律法规支持体系,包括两型农业生产技术标准、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治理等方面;要强化科技支撑,开发推广绿色肥料、生物农药、可降解农膜等环保型农业生产新技术;要加大对农民、企业等农业生产主体的培训力度,引导其发展符合两型要求的农业产业。

二是开展对农膜污染的主动防治。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农膜污染日益加剧,加强农膜污染防治势在必行。要树立环保意识,降低农膜使用的自我示范效应;要采取主动作为,避免农膜使用的规模效应。要相对减少农膜使用量,通过采取合理的农艺措施,如“一膜两用/多用”、早揭膜、侧膜栽培技术等;要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农膜的回收管理,如禁止生产和使用厚度小于8 μm的农膜、推广人工加机械捡拾等;要开展科技攻关,积极开展可降解无污染农膜、纸质地膜等替代产品及农膜回收机械的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要做好农膜残留污染监测及危害评价,为开展残膜治理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尹成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8,29(3):4-9,110.

[2] 焦若静.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2):83-86.

[3] 刘勤,薛颖昊,靳拓,等.2014年中国地膜使用报告[EB/OL].(2016-07-17)[2016-09-13].http://www.moa.gov.cn/sydw/stzyzz/hjbh/201607/t20160714_5206689.htm.

[4] 杜江.转型期中国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5] 魏欣,李世平.基于农户行为的农业面源污染机制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26-31.

[6] 肖萍.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立法完善[J].江西社会科学,2011,31(6):214-219.

[7] 马彦,杨虎德.甘肃省农田地膜污染及防控措施调查[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31(4):478-483.

[8] 周琳.经济发展程度对农用地膜污染处理的影响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9):6353-6355.

[9] 马少辉,杨莹. 新疆兵团农田残膜污染现状调查与治理技术分析[J]. 安徽农業科学,2013,41(35):13678-13681.

[10] 杜晓明,徐刚,许端平,等.中国北方典型地区农用地膜污染现状调查及其防治对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02,21(z1):225-227.

[11] 董合干,王栋,王迎涛,等.新疆石河子地区棉田地膜残留的时空分布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 27(9):182-186.

[12] 徐刚,杜晓明,曹云者,等.典型地区农用地膜残留水平及其形态特征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1):79-83.

[13] 杜雯翠,张平淡,朱松.农业市场化、农业现代化与环境污染[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1-9.

[14] 苏杨,马宙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2):12-18.

[15] 苏杨,马宙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策[J]. 调研世界,2006(6):7-11,5.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福建省土地资源概况[EB/OL].(2009-12-10)[2016-09-13].http://www.mlr.gov.cn/tdsc/zygk/200912/t20091210_129083.htm.

作者:蔡淑芳 吴敬才 刘现 张海佳 郑回勇

上一篇:绿色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论文下一篇:管理建筑智能化设计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