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生活论文范文

2022-05-14

小编精心整理了《金融生活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人们对于金融理财观念也在不断的加强,对于各个年龄段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高中阶段是整个学习阶段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良好的理财观念的形成,对未来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从高中生的角度对金融发展理论对高中生生活理财观念的影响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以及研究。

第一篇:金融生活论文范文

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高于生活

摘 要: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政治老师没有加强该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致使学生无法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此,为了增强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质量教学的目的。从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境以及练习设计这三个方面来探讨高中政治生活化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是指在教学中,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断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效率。如此,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确保政治这门学科的实用性。

一、导入新课生活化

导入新课的时候,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教师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想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效率,高中政治教师就需要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课堂中,让学生认识到高中政治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例如,教师要讲解《多变的价格》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鸡蛋在市场上的价格变化,让学生来分析价格产生变化的原因。通过分析之后,学生认识到市场需求变化对鸡蛋价格的影响。通过导入这样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到影响价格的因素,同时加深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再比如,在讲解《多彩的消费》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首先让学生来谈一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其对消费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素质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实例,构建高效的政治课堂。例如,当教师要讲解《分配制度》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张三家有四口人,张三是国有企业的一名工程师,他还在周六、周日这两天为一家私营企业担任技术顾问;他的妻子开了个杂货店,在纳税之后也有不错的收入;他的女儿是国有百货商场的售货员,她经常利用自己的工资炒股,收入也比较可观;他的父亲依靠出租房屋来获取收入。那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张三一家四口的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同时学习到区分各种分配方式的方法,便于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到相关的教学内容。

三、充满生活化的练习设计

当前,导致政治课作业整体成效较低的原因有:不断扩大的教学规模、学生素质的高低不等。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影响政治课作业整体成效,教师布置练习题的时候脱离了实际情况,导致大部分学生不做政治作业。为了解决这一情况,教师要设计充满生活化的练习,让学生认识到政治这门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当老师要讲解《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要问学生哪一些产业是第三产业,这些第三产业如何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给予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有哪些。通过学生自己的调查,收集相关资料,调动学生做家庭作业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提升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政治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在理论课堂上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例子,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营造有趣的、生动的教学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此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赖永珍.把“活水”引入高中政治课堂:浅谈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文学教育:中,2014(05).

[2]邹礼.“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嵌入与实践[J].学周刊,2014(24).

编辑 薛直艳

作者:李静

第二篇:试论金融发展理论对高中生生活理财观念的影响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人们对于金融理财观念也在不断的加强,对于各个年龄段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高中阶段是整个学习阶段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而良好的理财观念的形成,对未来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从高中生的角度对金融发展理论对高中生生活理财观念的影响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以及研究。

关键词:金融发展理论;高中生;生活理财观念;影响

引言

中国家庭对于孩子的金融理财观念方面的教育较为薄弱。由于社会的发展,金融理财的门槛不断下降,且高中生对社会具有较好认知,高中生具有了一定的自由意识。不少高中生在金融发展的影响下开始接触理财产品,对生活的理财观念也有着较大的影响。而高中生也希望国家加强对高中生这方面的教育,使得高中生对这方面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较低了高中生接触金融理财的风险以及损失的可能性。

一、高中生生活理财观念

(一)缺乏理财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家庭都允许高中生自由支配自己的零花钱。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对零用钱有着较为合理的使用规划,而能够学会规划财务的高中生更是少之又少。在学校,很少对此进行相关教育,而这与高中生没能形成良好的理财观念有着很大的关系。理财意识的欠缺,致使高中生的自理能力和管理能力得不到较好的控制,限制高中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水平,斷绝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利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二)消费观念不够成熟

高中生基本会将大部分的零用钱用到“吃喝玩乐”上面。在我们周围的高中生当中,很少人会将大部分的零用钱用在学习上面,或者将它们存起来或者进行理财投资等。高中生缺少对经济状况的全面认识、评估以及把握能力,会造成高中生的消费结构比例不合理,理财意识层面的观念认知错误。错误的消费观造成的损失不仅仅限于金钱的流失,也会造成行为意识和思维模式方面的混乱和困扰,带来的问题将会是源源不断的。

二、金融发展理论对高中生生活理财观念的影响

(一)互联网理财发展增强生活理财意识

随着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金融发展理论也逐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致使人们开始关注科学的理财手段,寻求多样化的理财渠道,学会个人财务体制的规划,规范自身的理财行为。意识决定着行为,因而,理财意识可以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渐渐形成高中生自己的消费观和理财观。例如,高中生可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之下,与父母合资并共同进行一些投资理财,初涉理财投资市场。类似于P2P这类理财产品,门槛设置比较低,操作简易,比起股票或是债券,风险适中,适合高中生锻炼理财能力,学习理财方式。金融发展理论也使得高中生对理财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逐步形成自己良好的理财观念,掌握理财方法,具备操控财务的能力。

(二)更加清晰的认识金融理财

我们作为高中生,必须要学会合理的支配零花钱。进而需要我们学生金融行业的相关知识,认识到正确的理财观念。互联网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高中生应该在互联网中了解股票的基本运行方式,以及购买方式等等。需要更好地了解互联网中存在的金融行为,学习金融的各项规则,应多看相关的金融书籍以及金融节目,对互联网中的金融行为有一个清晰明辨的能力,辨别能力的增加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接触这些领域时,增加风险评控经验 ,避免盲目投资,综合运用市场经济的政策发展前景,优化财务分配结构。当然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和积累,为我们未来快速融入社会,消化经济金融的相关理念和知识是十分有利的,也能较好地处理自己的财务问题,方便日后的工作和生活。

(三)具备更加合理的理财计划

大部分的高中生对金钱概念的认识显然是不成熟的,无所谓制定花销计划,满足自身喜好即可,理财更是与学生无关的事情。其实不然,制定理财计划、消费预算等具有很实用的价值。通过这些预算、计划,我们可以对我们的零花钱将要花费的地方有一个将为清晰的认识,使得我们高中生可以更加合理的分配零花钱在各个方面花费的多少,并且通过这些消费预算等,可以为自己的零花钱,进行一定的理财投资活动,使得每一笔零花钱都花得更合理、更有价值。消费计划是理财的基础行为,投资行为是规制财产的重要手段,通过控制消费比例,总结计划和实际支出的差值,不断改善自身的消费行为,慢慢形成习惯性消费和计划性消费的模式。

三、高中生应运用金融发展理论改变自我的理财观念

形成一个良好的理财观念,是现代每一位高中生应该重视的。虽然,大多数的家庭以及学校并不重视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那么我们自己就需要学会运用身边的资源,不断形成属于高中生的理财观念,认识到其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应该运用互联网多了解理财方面的知识,多读一些高中生可以理解的报刊、文章,关注金融理财方面的新闻等等。要积极的去学习相关的理财知识,学会运用理财知识帮助自己,管理好零花钱,在繁重学业的课余时间可以得到放松的同时,学到更多有利于自身的理财知识。

四、结束语

高中生往往希望自己拥有较为独立的空间,希望可以自己决定一些事情,而一些社会的观念往往会对高中生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高中生应该学会在社会中分辨哪些对自己有益处的,并学习这些观念,其中正确的金融理财观念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高中生具备一个良好的理财观念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当今社会的所应该重视的。

参考文献:

[1]王天时.试用金融发展理论对高中生生活理财观念的影响[J].明日风尚,2017,(22):260-260.

[2]苏学科,卢智娟.浅析金融发展理论对学生生活理财观念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7,(33):42-43.

作者简介:

马润,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

作者:马润

第三篇:基于生活又复归生活:《菜根谭》务实的生活德育观

摘 要:《菜根谭》具有深厚的生活德育思想,集中表现在对生活德育的内容概括、途径阐述及其终身化的探讨。在《菜根谭》中,生活德育内容包括为己观与做人观两个方面。生活德育途径以“践履”为根本,以“内省”为重点,倡导一种实践与内省相结合的德育方式。《菜根谭》强调“践履”与“内省”的重要性与现代德育的观点不谋而合,它提倡“基于生活又复归生活”的德育理念,对现代道德教育不无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活德育;为德两善;力行反己;终身追求;《菜根谭》

自古以来中国就极为重视道德教育。至少自孔夫子起,中国传统德育的一个鲜明特色便是:主张德育生活化,强调“美德在践履” [1 ]。由此诞生了一批看似通俗,实则精辟的著作,《菜根谭》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明代万历年间,洪应明著《菜根谭》,书中糅合了儒释道思想,把传统的道德规范推广为民众的生活准则,向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智慧和经验。

前人对《菜根谭》的研究多是对《菜根谭》译本的比较研究,或是对其儒释道思想、人生观、管理观、伦理观、文学审美、美学审美与阐释学的研究,当然也有少量对德育的研究 [2-7 ],但这类研究大多数仍停留在整理归纳《菜根谭》的德育思想内容与探讨其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渊源上,未对蕴含其中的生活德育思想作深刻探讨。本文试图通过精研《菜根谭》,先将其有关生活德育思想的文本作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其生活德育思想内容的核心观点,深化对《菜根谭》生活德育思想的认识,以期为当前如火如荼开展的生活德育活动提供古人的智慧和经验,以促进当代德育的发展。

一、为德两善:回归人性的德育内容

人类曾认为,人不同于动物,是能与神相通的特殊存在 [8 ]。基于“神人观”的德育是一种“神化”的教育,如儒家推崇的“圣人”境界就是要将人升至“神”的层次 [8 ]。但人终究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人们逐渐发现,将人神化不切实际,由此又产生了“物人观”,认为人性与自然性一致,培养德性就是指导人按其自然性生活 [8 ]。但“物人观”实际上是一种享乐主义,它将人性淹没在物欲中,违背了德育的初衷。因此,现代德育主张人的自我回归,即人既不是神,也不是物,人只能照其本然方式存在,“成人”则是人的终极目标 [8 ]。而《菜根谭》早就提出回归人性的生活德育观,认为追求君子人格的同时,也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主张将“为己”与“做人”相结合,构成生活化的德育内容(见表1)。

1. 君子四德:《菜根譚》中的为己观

《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 [9 ],《孟子》中出现了82次 [10 ],《易传》中出现了84次 [11 ]。可见,做人应循君子之道,尽力达成君子人格,是儒家的一贯传统 [12 ]。《菜根谭》认识到这样一个做人规律:“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恨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死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13 ]因此,《菜根谭》提倡做人要做君子。“君子”在《菜根谭》中共出现36次,区别于《易经》指代古代贵族或士的“君子” [14 ],而单指德行高洁之人。对《菜根谭》进行文本分析发现,《菜根谭》提出君子应具备至善、至诚、至廉和至律四个核心素质(见表1)。

(1)至善 “至善”是《菜根谭》为己观首推的素质,它与儒家所说的“仁”相似,是中国文化中“道德”的本质体现 [14 ],表明立人根本。“善”字在《菜根谭》中共出现26次,其中作“仁爱善良”义有21次,作“擅长”义有5次;“真”字在《菜根谭》中出现了55次,其中作“善良、正直”义为9次。“至善”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代表善良纯朴的本性。《菜根谭》认为,“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 [13 ]。君子要摒除后天的机巧,致力纯真的本性。二是为人要“与人为善”,拥有宽厚之心。“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 [13 ]《菜根谭》中提及“宽厚”的格言有14条,认为“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熙育万物” [13 ]。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宽厚不代表使人恣纵放荡;二是心胸宽广,也要是非分明 [15 ]。两者结合才是为人“宽厚”的本意。“善”是社会基本的道德观及价值观,人实际上都在追寻“善”的生活,同时人还以对“善”的追逐,为自身的生活与发展指引方向 [16 ]。在现代德育过程中,教导学生追求“至善”,意味着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道德价值信念,促使其过上“善”的生活。因此,德育就是要以“善”引导追求,用“善”面对世界,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2)至诚 “至诚”与“至善”联系紧密,两者都蕴含于“真”字中。“诚”本意诚实不欺,真实不妄。《菜根谭》中“诚”字共出现4次,“真”字作“诚”义也出现了4次。《菜根谭》认为,“至诚”是为己的规范。君子“至诚”,既要做到“自明诚”,又要做到“待人诚”。首先,“自明诚”是君子“至诚”的砥石。《菜根谭》说:“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 [13 ]为己的根本是要正视自己的内心,反身而诚。君子在道德修养的道路上要尽力追求内在“至诚”的精神境界。其次,君子要待人真诚。《菜根谭》说:“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胜于调息观心万倍。” [13 ]如果与人相处能做到心地真诚、态度和气,那么人际关系,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会变得和谐。同时,《菜根谭》认为,真诚的力量是巨大的。“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镂。” [13 ]情志“至诚”,便能打动上苍,化腐朽为神奇。因此,在现代德育中,诚信问题不容忽视。学生诚信,本质上也是“善”的体现,诚信即为讲善 [17 ]。诚信不仅意味着对自己真诚,还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善行”。“成人”本身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在处理社会关系时,我们要强调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至诚”的意义,塑造完整的道德人格。

(3)至廉 “至廉”指为人廉洁。儒家传统中“廉”一般与“孝”连用,即“孝廉”,认为“孝”是“廉”的伦理基础,“廉”是“孝”的道德提升 [18 ]。而《菜根谭》并没有将“廉”与“孝”结合表述,而是单独阐述了“廉”的重要性。《菜根谭》说:“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 [13 ]即使富贵显赫,也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 [13 ]。“唯廉则生威” [13 ]。只有清白廉洁的人才值得世人敬畏。《菜根谭》指出:“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 [13 ]真廉者不会贪图虚名,而四处树立声誉之人,有“沽名钓誉”之嫌,因此君子为己应更多地关注内在修养,提倡“廉于心”,而非“廉于名”。在中国传统德育观中,“至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极具特色的德育内容 [19 ]。现代德育应将“廉德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的廉洁观念,从而促使其形成高尚的人格品质,成为“至廉”思想的传播者与践行者。

(4)至律 《菜根谭》中“至律”是指一种道德自律,不同于他律,是对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自我約束。“至律”包含于儒家的“礼”,体现了“礼”的深层内涵,即君子将社会准则内化为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并由衷地遵从它,以此来对自身行为进行管理,体现了一种内在制约的精神力量。《菜根谭》认为:“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 [13 ]君子“至律”不是阶段性产物,而是一种终身管理,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即便是在独处的情况下,都要严于律己,从内心约束自我,做到“慎独”。德育的实质从一定意义上看也就是他律与自律的互动过程 [20 ],真正的德育,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因此,在德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无论何种形式的德育模式都必须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20 ],让学生自由地养育道德品质。

2. 时中而动:《菜根谭》中的做人观

中国社会是一个极为重视人际关系的社会,脱离社会关系的中国人就等于失去了自我 [2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人观支配着人们的意识与行为,因此如何做人在中国人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15 ]。中国的做人观大多是关于适应社会和发展自我的内容,通常包括对日常生活的实践与人情世故的经验总结等 [22 ]。对《菜根谭》进行文本分析发现,《菜根谭》提出的做人观应具备和气、谨慎、敛藏、方圆四个核心素质(见表1)。

(1)和气 中国传统文化有厚重的尚和思想,在先哲眼中,“和”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法则 [23 ]:在处理身心关系时,主张身心之和(身心合一);在处理人我关系时,主张人际之和(人我合一);在处理天人关系时,主张天人之和(天人合一) [21 ]。“和”字在《菜根谭》中共出现15次,其中作“人际之和”义出现9次,作他义共6次。《菜根谭》认为,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以人际间的互助关系为基础的。在此,“互助”有两层含义:一是君子要乐于助人,不图回报。《菜根谭》中单独阐释施恩不图报的格言有7条,且在教导君子助人的格言中也必定蕴含施恩不图报的意味。《菜根谭》认为,真心帮助他人,便不要计较自己的得失。若希冀对方知恩图报,那善心就变了质,且“怨因德彰”。若行善是为了博得赞美,那不如既不要赞美,也不让人心生埋怨。二是君子要愿意接受帮助,并懂得知恩图报。因中国人实际生活中存在“真和”与“伪和”两大类 [21 ],所以《菜根谭》指出,“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胜于调息观心万倍” [13 ],认为“伪和”不属“和气”之列,只有人际关系“真和”,才能百福自至。

(2)谨慎 “谨慎”意为“谨言慎行”。有四种表现方式:其一,慎言。《菜根谭》认为,“口乃心之门” [13 ],个体在言语上的不谨慎会招来杀身之祸 [15 ],因此君子“宁默毋躁”。其二,慎听。《菜根谭》认为,“闻恶不可就恶,闻善不可即亲” [13 ]。君子在分辨事物时一定要谨慎 [14 ],“宜净拭冷眼,慎毋轻动刚肠” [13 ],以免“枉人”与害己 [15 ]。其三,慎行。《菜根谭》认为,君子“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13 ],主张君子要事事谨慎。即使是平凡无奇的小事也要小心。其四,慎独。“慎独”在儒家思想中最初被理解为“诚”,即心不自欺 [24 ]。至东汉,郑玄认为,“慎独”是指“慎独者,慎闲居之所为” [25 ],后世基本沿用这种解释。《菜根谭》的“慎独”思想有两层含义:一是“君子欲无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13 ]想要没有过错,必须在独处时也严于律己。即使“人不知,己独知”,也要三思而后行。二是君子交友也要“慎独”。《菜根谭》认为,“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13 ]。君子不应与小人为伍,若无高洁之人同行,就要做到“慎独”。

(3)敛藏 《菜根谭》中表示“深藏不露”的“藏”字共出现5次。“敛藏”作为《菜根谭》的做人原则之一,含义有三:第一,君子谦下不矜 [15 ]。《菜根谭》说:“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13 ]“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13 ]因此,君子宁可显得笨拙也不要显示自己的聪慧,不可轻易崭露锋芒。第二,君子要学会大智若愚 [15 ]。《菜根谭》认为,“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13 ]。真正智慧的人不会卖弄机巧,只有那些为了掩饰自己愚笨的人才会刻意卖弄。追求身名的人不是真正的大智者。第三,君子喜怒不形于色 [15 ]。《菜根谭》指出,要想做人高人一筹 [15 ],便要做到“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13 ]。“觉人诈不言”,则“我之诈高于彼”。“受人侮不动色”,则“彼受侮更甚” [15 ]。因此,君子“敛藏”,才是可“肩鸿任钜”之人。

(4)方圆 传统观念中“方”与“圆”相对立。“方”意为刚正不阿,遵守原则 [26 ];“圆”意为灵活变通,顺势而为 [15 ]。而《菜根谭》将两者相糅合,认为做人不能一味“方”,也不能一味“圆”,主张以“方”为根本、“圆”为方法的“内方外圆”做人哲学。《菜根谭》说:“做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13 ]《菜根谭》强调,做人要知进退 [15 ],在必要时擅权变,不能只知“进”,而不懂“退”。作为中国人特有的做人品格之一,“忍”字深刻体现了“退”的内涵。“忍”可分为两类:一是“以退为进”。《菜根谭》认为,“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13 ]。以“忍”来应对逆境,是一种取胜策略。二是以“忍”求全。委曲求全是为了适应外来压力 [15 ],但并不意味着随波逐流,而是一种根据“时”来调整自身行为方式的处世之道。“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 [13 ]“方圆”本质上是一种保全自身的做人策略。

今天,我国现代德育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育目标偏政治化,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只注重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不重视道德行为、道德习惯的养成等 [27 ]。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做人”教育的缺失。学校德育课程只关注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掌握,即只进行“为人”的教育,而忽略了“做人”的重要性,这直接导致我国现代德育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中小学德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倡导生活德育,将“做人”纳入现代德育体系。因此,从《菜根谭》主张的“做人观”出发,加强学生处世知识教育不失为一个具体可行的方法。

二、力行反己:内外并重的德育途径

培养德性,既不能只重外,也不能只观内 [28 ]。《菜根譚》主张“力行反己”的德育途径。认为个体既要在生活中践履道德,以获得真实的道德体验,又要克己自反,形成对道德本质的深刻认识 [29 ]。个体只有在生活中践履道德,并自觉追寻内在良知,才能“成人” [14 ]。

1. 美德在践履

现代德育把道德教育看作是教导学生学习与应用道德知识的过程,忽略了生活实践的意义。其实,道德认识由生活实践所揭示,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即为道德本身 [30 ]。践行道德不是为了学习道德知识,构建道德理论,而是让人过上道德的生活,并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0 ]。因此,不能将德育简单归结为道德知识的教授 [30 ],而应将目光转向道德实践。“美德在践履”作为德育途径之一,含义有二:第一,德育要坚持“知行合一”观。“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13 ]中国先哲一贯主张“知行合一”的德育观 [31 ],强调将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统一 [31 ]。“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 [13 ]《菜根谭》认为,人性中的善端只是一种善的潜能,要让它们成为真正的道德,就必须通过实践的磨砺 [1 ]。因此,德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即是实践。个体对道德产生真实体验的主要载体就是道德实践。通过践行道德,个体的道德认识得以充分发展,道德品质得以充分提升 [8 ]。同时,《菜根谭》十分注重道德习惯的培养,认为“至人只是常” [13 ],道德习惯是完善道德自我的根本 [31 ]。真正的德育要在生活中展开,使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道德习惯 [31 ]。个体只有通过反复践履道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逐渐产生道德认识,从而萌发深切的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最后形成道德自我。第二,在中国人看来,德是“成人”的依据 [21 ],人进行生活实践的意义在于满足“成人”的需要 [8 ],因此德育要重视“践履即美德”思想。“践履即美德”是指判断道德的标准应着眼于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不在于道德意识 [1 ]。中国先哲认为,“道为德之源,德为道之行” [31 ]。“道”与“德”连用本就有实践之意,因此实践既是德育的起点,也是德育的终点 [1 ]。《菜根谭》说:“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 [13 ]任何没有落实到德行上的道德认识,都不是真正的道德 [1 ]。因此,“成人”的实质是一种道德实践,要成为一个人,不仅要有道德意识,更要有相应的道德行为 [8 ]。对于道德行为的检验,《菜根谭》认为可分为具体的三步:一是理解性检验。个体对道德准则的认识不能停留于表面,要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2 ]。二是自觉性检验。“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 [13 ]。真正的道德行为应由主体自发产生,而不是强制产生。三是持续性检验。“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13 ]。真正的道德行为不是阶段性的 [32 ],更要关注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坚守。综合“美德在践履”两层含义看,《菜根谭》主张的生活德育观就是使人回到“人”的原点,使道德回到“成人”的起点 [8 ]。个体只有在道德实践上下工夫,在实践中获得实践属性 [8 ],才能从本质上把握道德外求的正确途径。

2. 观心证道

道德通过人类赋予它的意义,成为对人的存在方式进行评价 [8 ]的标准。从生活德育观出发,道德被赋予了实践的意义。实践一旦被认为是道德的,就成为了人的主观设定 [8 ]。然而道德的主观设定应以人的良知为根本,进而促使个体自发追寻“成人”的目标 [8 ]。《菜根谭》说:“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篇断简封固了。” [13 ]个体的良知往往会受外物蒙蔽,“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 [13 ]。因此,德育在引导个体道德实践的同时,还要引发人对生活实践的思考 [28 ]。“成人”要学会“了悟心性”的功夫。《菜根谭》说:“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 [13 ]道德内求的关键在于内省。《菜根谭》认为,内省不仅能促进道德认识的发展,也具有对道德行为的评价与导向作用。道德实践产生道德认识的过程相对复杂,内省加强了个体对自身的关注,使个体逐渐意识到道德行为背后的内在价值,以此提升个体对道德意义的理解,但内省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菜根谭》说:“减除得物累便超圣境。” [13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觉真现而妄难逃” [13 ]的情况,因此个体只有通过反复内省,才能逐步获得“真知”。同时,内省促使个体对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即个体通过内省找出自己言行上的缺失 [31 ],从而对自身道德认识及道德行为进行反思。《菜根谭》主张君子“扫除外物”,“直觅本来”,对自身德行进行评价。若“无罪于昭昭”,便获得了良知上的平衡 [32 ];反之,则会“于此中得大惭忸” [13 ]。道德实践在反复的探问与反思中被赋予新的意义,个体又在新道德认识的指导下进行新的道德实践,因此内省在一定程度上对道德实践起着导向作用。《菜根谭》同时指出,想达成真正的内省需注意三点:第一,静。“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 [13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 [13 ]在宁静中才能发现心中真正的本源。第二,闲。“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 [13 ]在闲暇时才会发现心中真正的玄机。第三,淡。“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 [13 ]在淡泊的意趣中才能发现心中真正的趣味。

三、终身追求:永无止境的道德修养境界

“成人”是人的终极目标,但“性日生而日成” [33 ]。“成人”的过程是变动的、不断生成的 [8 ]。因此对终极目标的追求无止境,应贯穿于个体的整个生命过程 [32 ]。《菜根谭》认为,道德的终身追求应与生活德育内容密切联系,体现“为己”与“做人”两方面。

1. 终身坚持心性修养

孔子自述“十有五而志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 ]。可见,终身坚持心性修养是儒家的一贯传统 [34 ]。而终身坚持心性修养的原因在于道德实践的永无止境。人的生活就是发觉、生成及实现意义的永动过程。人总在追寻更有意义的生活,并为之不断努力 [30 ]。就个人而言,建构更为有意义的生活是终其一生的追求,而构建意义生活世界离不开实践 [30 ]。因此,实践既是生活世界的创造者,又是生活世界的开辟者 [8 ],它永远不会停留于此,并在不断地拓展与深化。人也在这种永无止境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地超越赋予自身新的意义。道德源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建构源于实践,因此实践是道德生发的土壤。《菜根谭》说:“道在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离俗” [13 ]。“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 [13 ]。道德认识既从道德实践中来,就势必具有实践意义,是实践的一部分。因此,道德认识应内在于心,表露于行,它的根本不在“知”,而在“非知”,是为了实现自觉的践履 [30 ]。同时,“德随量进,量由识长” [13 ]。道德认识随个体道德行为的变化而变化。“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13 ]对道德实践的反思也决定了道德认识的不断生成与变化发展。因此,道德的实践性决定了人永远在“成人”的路上,道德修养是人永无止境的追求 [8 ]。

2. 终身践履做人之道

《菜根谭》认为,德育终身化的另一个表现是践履做人之道,而做人之道的精髓就是力行中庸。中庸有两种内涵,一种是道德范畴的中庸,另一种是处事上的中庸 [35 ]。《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9 ]孔子将中庸理解为“应该”,认为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正确的行为价值取向,指“具有选择能力的品质”,强调个体的道德自觉,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35 ]。随着儒学的发展,中庸逐渐生出“中和”之义,指代万物的普遍法则 [35 ]。《菜根谭》提及的中庸正是这两种内涵的结合体,即作为德性的中庸与作为普遍法则的中庸相统一。而终身力行中庸的原因有两个。第一,道德自律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权势似烈炎,若不带些清冷气味,其火焰不至焚人,必将自烁矣” [13 ]。中庸作为一种内在德性,十分强调个体道德自律的作用。而道德自我的形成是沿着他律到自律到自由的路径发展的,其发展过程极为漫长,它以消耗大量的时间为基础,以确保道德自我的充分发展 [32 ]。第二,处事中庸難以把握。《菜根谭》认为:“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13 ]君子做人要懂得“中庸”,只有掌握好中庸的尺度,毋过亦毋不及,才能具备美德。然而把握处事的分寸不是一夕之功,因为人们很难以事实上的中间来作为自身行为标准 [35 ]。因此,无论把握中庸的何种内涵,个体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可能终其一生都不能真正领悟中庸的深刻内涵。

四、践行道德:复归生活的德育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民众道德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的能力。思想道德建设的落脚点是使民众自觉践行道德,这与《菜根谭》的观点不谋而合。从《菜根谭》看,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应把握两点:第一,道德建设应从至善、至诚、至廉、至律、和气、谨慎、敛藏、方圆等八个为人处世的核心素质入手,将生活实践作为民众德育的主要载体,使德育内容更贴近百姓生活。第二,道德建设应突出实践的重要地位,以提高民众道德实践能力为道德建设的出发点,以提升道德的自觉性为道德建设的落脚点,并在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强调“实践”与“内省”相结合的双向育德模式。因此,在实施中小学德育的过程中,不应将学生局限于德育课堂,只关心德育分数 [1 ],更应将德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育德。首先要根据个体心理发展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道德行为规范,并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践履道德,从点滴小事培养道德习惯,将德性变为第二天性 [1 ]。其次要重视生活榜样的力量,为学生提供践行道德的现实模范,以激发其道德模仿行为的产生 [36 ]。最后要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理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对道德行为进行思考,领悟行为背后真正的内在价值。

现阶段我国在建构生活德育理念、生活德育课标和开展生活德育研究的过程中,或隐或显地存在一种“重洋轻中”的倾向,对胡塞尔、卢梭、裴斯泰洛齐和杜威等人的生活德育思想甚至古希腊的生活德育思想都有详细梳理、诠释和借鉴,却偏偏不太看重中国传统道德文化里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活德育思想。党的十八大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菜根谭》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活德育思想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为现代德育工作提供了方向。因此,在过于关注国外道德教育理论的今天,多重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探索德育改革新方向不无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汪凤炎.“美德在践履”的思想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2(1):25-29.

[2]李 铮.论《菜根谭》中有关伦理、道德的思想[J].心理科学进展,1994(1):10-14.

[3]杜 云.《菜根谭》道德生活化研究[J].商业文化月刊,2010(11):345-346.

[4]何丽俊.由赏析《菜根谭》所引发的德育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7(9):150-151.

[5]谭永清.《菜根谭》的人生智慧:走近淳朴德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8):13-15.

[6]唐 月.浅析《菜根谭》及其德育思想形成的渊源[J].传承,2013(8):140-141.

[7]姬晨霞.浅析《菜根谭》德育思想及现代价值[J].法制博览,2016(20):316-317.

[8]鲁 洁.做成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J].教育研究,2007(11):41-42.

[9]杨伯峻.论语译注(第2版)[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1,64.

[10]杨伯峻.孟子译注(典藏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6:437.

[11]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80-754.

[12]邵龙宝.儒家“为人处世”之道正负社会功用辨析[J].道德与文明,2009(3):71-75.

[13]洪应明.菜根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25, 32,4,14,74,57,42,121,45,28,14,140,132,101,80,34,

133,84,4,45,90,104,13,35,101,5,7,40,83,80,41,113,169,11,8,8,63,8,63,63,197,169,101,54,73,61.

[14]黄雨田,汪凤炎.《周易》论君子的人格素养及其形成途径[J].心理学探新,2013(2):99-104.

[15]郭 莹.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文化分析[J].江汉论坛,1996(8):16-21.

[16]赵志毅,张鹏程.追求“善的生存”——德育本质再探[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2-117.

[17]廖婉苏.以德育人,重在诚信[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01-103.

[18]范高社.中国传统儒家孝廉思想的内涵及现代意蕴[J].兰州学刊,2014(8):79-83.

[19]田旭明.中国传统廉德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的价值效应及路径探索[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6-30.

[20]李大健.人性化的他律 觉悟性的自律——完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探讨[J].社会科学战线,2009(1):219-225.

[21]汪凤炎,郑 红.中国文化心理学(第5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79,139,139,43.

[22]刘 畅.传统处世哲学中的自我实现与创新的意义——以《菜根谭》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69-75.

[23]蒋国保.孔子的人际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06(2):51-54.

[24]吴宁宁.儒家“慎独”思想的现代反思[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15.

[25]刘 向,向宗鲁.说苑校证:卷十敬慎[M].北京:中华书局,1987:240.

[26]李隆汉.说方道圆话处世[J].公关世界,1998(7):19.

[27]魏婧洁.生活德育的理论研究及运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1.

[28]鲁 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63-63.

[29]刘道岭.儒家道德哲学对德育回归生活的实践意义[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4):27-30.

[30]鲁 洁.生活·道德·道德教育[J].教育研究,2006(10):3-7.

[31]汪凤炎.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35,123,360,358,91,400.

[32]汪凤炎.德化的生活:生活德育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4,124,127,77,73.

[33]王夫之.船山全書(第二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8:299.

[34]娄立志.试论儒文化的开放性——兼论孔子的终身教育思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6):12-15.

[35]田文军.道德的中庸与伦理的中庸[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599-605.

[36]余太盛.至善信念的确立与德性生活的实践目标[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1):24-31.

作者:汪凤炎 倪嘉文

上一篇:中学生议论文范文下一篇:会展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