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翻译理论论文

2022-05-11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交际翻译理论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药品说明书翻译作为科技翻译的分支,其目的在于用正确、简洁的语言达到信息的传递与功能的实现,并不是追求语言华丽多变的修辞表达。鉴于药品说明书独特的文本使用目的,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刍议药品说明书翻译的规范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文化因素归化原则。

第一篇:交际翻译理论论文

关于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分析

摘 要: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也是WTO重要成员国,生产与营销各方面都与世界接轨。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合作日趋频繁,使用英語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交流的工具之一,英语交流和翻译在国际交往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在英语翻译中,单纯使用语义翻译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首先对交际翻译理论的内涵进行阐述,然后深入分析这一理论与英语翻译之间的紧密关联,归纳理论的应用方向,并明确理论应用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交际翻译;理论;应用;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全球贸易的日益融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也迅速发展起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及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进步,也改变了传统交易对象,极大地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国际商贸活动与日俱增,英语的使用越发广泛。英语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英语语言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在21世纪初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交际翻译作为英语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其应用性和普及性是显而易见的。

一、交际翻译理论的深刻内涵

英国著名的翻译家纽马克早在1981年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语义翻译理论要求翻译语言必须与原文紧密对照,交际翻译理论则恰好相反,它强调译文要给译入语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具有原语读者在阅读原文时所具有的同样的感受。它的目的在于使译文应用适合的语言将原文主旨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产生相同的效果,从而达到准确交际的目的。[1]所以交际翻译理论倡导既尊重原文的本意,又不完全依赖于对原文的字句对照翻译,翻译语言能够恰如其分地传递内在精髓,便于读者感同身受。交际翻译理论的内涵对于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它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作为支撑,以达到对两国语言的精准传达。

二、交际翻译理论与英语翻译的关联

交际翻译理论与英语翻译之间的关联首先要从跨文化差异谈起。不同国家的文化渊源存在差异,翻译中不可避免要涉及跨文化语言转换。文化的定性差异使英语翻译必须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深入开展。

(一)英语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差异:英语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差异从根本上表现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具体来说,东西方在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思想文化方面的差异尤为显著。

第一,历史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东西方经历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积淀的历史元素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例如,按照中国的传统历史,中华儿女都被视为“龙的传人”,将“龙”看作吉祥的象征。相反,在西方“龙”(dragon)是贬义词,是邪恶的象征。在英美的许多词典中,对“dragon”的定义是一种想象中特别凶残的动物,像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和利爪,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嘴能喷火。还把它比作凶残的看管人,特别是女人。所以在商务活动中,中国人以龙的传人为豪的情感不能直接表述,而是要尊重西方人对龙的忌讳。

第二,宗教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西方人信奉基督教、天主教等教派,中国人对佛教、道教等有着深深的信仰。虽然并非每一个人都是虔诚的教徒,但是中西宗教文化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却有着耳濡目染的影响。西方的耶稣、中国的菩萨就是鲜明的对照。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一个普通的词汇往往包含引申之外的内涵。例如,在西方教义中“Thomas”是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之一,天性多疑,所以此后的英语表述中经常用“Thomas”比喻多疑的人,有很强的性格形容色彩,如果直接作为人名翻译显然过于表面化。再比如,中国以“佛”为核心有很多成语,借花献佛翻译成英文是“to present Buddha with borrowed flowers”不了解“佛”或者“菩萨”的宗教渊源势必会造成翻译障碍。

第三,思想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西方人的思想观念中强调对个人的尊重和肯定,具有一定的个人中心本位思想。中国人的群意识较强,对很多问题的表达非常直接。但是在英语交流中,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必须受到重视。例如,西方人评价夸脱的人“to blow one’s own horn”。“horn”原本是指“号角”,如果直接翻译成中文“吹自己的号角”未免过于生硬。实际上中国人称之为“自吹自擂”。再比如,西方人称种菜的好手为“green thumb”即对个人成绩的肯定,而“all thumbs”却是指手忙脚乱、笨手笨脚的意思,如果采用东方化的翻译表达就会模糊英文的本意。可见,同一种观念、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具有各自的引申义,认识文化差异才能维持中西方语言内涵的原貌。

(二)交际翻译理论在英语翻译应用的意义:从交际翻译理论的内涵可以看出,它是服务于跨文化交流的英语翻译工作的。所以交际翻译理论在英语翻译中应用的意义在于实现国与国间的文化尊重,推动商务往来的顺利进行。交际翻译理论倡导由表及里的翻译工作,文字的表面内涵都可以通过一一的语义对照加以明确,背后的引申义需要以交际的需求为根本,掌握词汇跨文化翻译的要点。[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程度,英语翻译工作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托交际翻译理论,有助于翻译人员转换思维,及时、准确地表达原文的语义,使参与商务往来的各国人员都能切身感受到对本国文化的尊重,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所以交际翻译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是商务往来能否顺利进行的保障,语言翻译的传情达意、深入人心是交际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实践驾驭者,遵循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英语翻译的成果也会硕果累累。

三、交际翻译理论在英语翻译中应用

在充分认识交际翻译理论应用意义的基础上,英语翻译应当注重实践中对直译、意译和转译的需求。

(一)交际翻译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直译应用:交际翻译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并不意味着否定语义翻译的重要性,交际翻译理论的直譯应用就是集中的体现。英语翻译的直译分为含义直译与发音直译两种情况。含义直译是依照原文的语法、词汇结构直接进行翻译,不进行其他的翻译调整。[3]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西两国在很多方面存在哲理性的共识,所以在语言表达上也会有异曲同工之处。例如,中国人常说的“祸不单行”,在英文中译为“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y”。再比如,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教育箴言“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在英文中译为“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完全尊重了学习和努力的客观规律,只需直接翻译,即可获得交流的共识。英语中有部分词汇是直接通过发音翻译成中文,并且在商务往来中应用频繁。例如,中国人在和外商合作建设美容沙龙时,“salon”一词被直译为“沙龙”,类似对于英语沙龙活动的翻译也是如此。再比如,商务庆典或演出活动中邀请的模特、 披头士风格乐队就需要直译支持,“model”一词直译为“模特”, “Beatles”一词直译为“披头士”。交际翻译理论的直译应用有助于营造原汁原味的意境,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保留本国的文化韵味也会给对方国家带来文化吸引力,从而更好地促成商务交流与合作。

(二)交际翻译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意译应用

交际翻译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意译是指通过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然后转述成形象的表达。例如,“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is mouth”一句,如果直接翻译成“他出生的时候嘴里含着银匙”,很难领会其中的内涵。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识别比喻手法,并借助联想的引导,使翻译人员认识到词汇背后的引申义。实际上,能口含银匙说明人从出生开始就很富有,家境优越。再比如,英文中“mother’s tongue” 直译为“母亲的舌” ,引申一步可以联想到“母语”。英语交流活动中,很多人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发音不准是在所难免的,运用交际翻译理论合理地表达前因后果,可以使英语翻译事半功倍。

(三)交际翻译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转译应用

交际翻译理论的直译和意译应用相对简单,但是转译需要更广阔、更深厚的文化知识积累,才能破解其中的奥妙。所谓转译,就是将原文中的语句或词汇转描述的事物转换成其他事物,以实现中西文化交流的对接,而不是靠字面意思或是比喻还原就能实现的。例如,中国成语中的“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源于羊被狼吃掉后,立刻修补羊圈还不算迟的寓言故事。这一成语翻译成英语时将 “羊”转译成“马”,即“L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has been stolen”,也有人翻译成“never too old to learn,never too late to turn”。“羊”和“马”之间的转换不属于比喻还原,后一种则是约定俗成的翻译方式,既无法通过字面直译,也不存在比喻。再比如,紫禁城是颇受中外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对“紫禁城”的翻译可采用“Forbidden City”的方式,如果是直译,紫色没有被翻译出来,如果是意译又和字面表述存在一定的关联。所以直接转译更具有画龙点睛的味道。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将人们的思维由静态转向动态,由书面转向现实环境,一切以英语交际的默契为宗旨,帮助翻译人员在文化积累的基础上,用敏捷的思维感悟原文的真正主旨。

四、交际翻译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前景展望

交际翻译理论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过渡来自于充实的文化积淀。一方面,英语翻译人员需要进入相关文化领域学习,了解中西文化交流中历史、宗教、思想方面的分歧和共识。在积蓄文化能量的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将交际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各个层面搜集商务英语翻译中常用词汇、语句的合理表达,用交际文化带领翻译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另一方面,英语翻译人员需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中西文化的异彩纷呈充满了文化感染力, 翻译人员必须具备主动的跨文化交流意识,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文化积淀的旅程是长久的,学习的动力和源泉离不开意识的推动。[4]跨文化交流意识是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必备的素养,交际翻译理论应用的效果也是对翻译人员业务素养的检验。

英语翻译是一项集英语基础技能、交际翻译理论指导、多元文化积淀于一体的综合性翻译活动,中西文化的源远流长需要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给予英语翻译深刻的解读。[5]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西方文化的艺术魅力为翻译工作增添了缤纷的色彩。相信在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下,英语翻译工作将会呈现更加精彩的面貌。

参考文献:

【1】张剑.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02:79-82

【2】丁红朝.交际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226-227

【3】陈宁.语义与交际翻译法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2:42-43

【4】陈艳虹.功能翻译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林区教学,2012,03:63

作者:段晓嫱

第二篇:刍议交际翻译理论视阈下药品说明书汉英翻译原则

[摘 要]药品说明书翻译作为科技翻译的分支,其目的在于用正确、简洁的语言达到信息的传递与功能的实现,并不是追求语言华丽多变的修辞表达。鉴于药品说明书独特的文本使用目的,在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本文刍议药品说明书翻译的规范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文化因素归化原则。

[关键词]药品说明;英汉翻译;翻译原则

药品说明书翻译作为科技翻译的分支,其目的在于用正确简洁的语言达成信息的传递与功能的实现,并非追求语言华丽多变的修辞表达。英文药品说明书力求采用日常生活中的词汇;词义表达准确,避免误解;语言文字表述形式客观真实;说明书中药品的副作用及禁忌标注清晰、突出。因此,鉴于药品说明书明晰的翻译目的、明确的使用功能以及独特的文本特征,针对药品说明书中表述的特点及翻译的功效,基于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探索汉语药品说明书英译的原则:药品说明书翻译的规范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文化因素归化原则。

1.交际翻译理论的概念与形成的历史背景

英国翻译理论家与翻译教育家彼得·纽马克,对众多翻译理论与原则进行分析研究,将格语法的理论、符号学、文体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功能语法和话语分析进行研究,提出翻译语言学、翻译理论、翻译技巧以及翻译教学。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两者成为纽马克翻译理论中两大组成部分。就理论表述而言,两者确有较大差异,语义翻译指:“译者只在目的语句法和语义的限制内,试图再现原作者的准确语境意义”。所以,语义翻译常常试图在不违背目的语规定的情况下再现原文形式。语义翻译将原文的词句视为不可修改的,甚至原文出现歧义和错误时译者也不能修改。纽马克说:“交际翻译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在目的语中再现原文读者感受到的同样效果”。语义翻译表现出客观性,力保原语的文化、句法特色和词汇,不折不扣地忠实于原文作者。而交际翻译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首先考虑到译文的可读性,关注目的语读者的感受,以准确传达原文信息为目的。因此,译者会对原作进行适当的修正,然而译者不可以不遵照原语文本进行翻译。语义翻译要求译文形式与原文的原有形式接近,并尽可能留有原文的谐音效果。哪怕原文语言与原语文体规范有所偏离,也需在译文中体现出来。如果原文内容与原文效果相悖时,语义翻译重内容而轻效果,交际翻译则反之。

交际翻译理论中提到的“交际翻译”存在两大重要概念:其一,交际翻译模式下,翻译被视为“发生在某个社会情境中的交际过程”的任何一种翻译方法或途径。尽管就翻译途径而言,将翻译看作为交际,而此处而言的交际翻译却实实在在地将目的语读者视为导向。在此理论的指导下译者面对原文时,注重信息的传递并非逐一的语言单位,也关注保留原文对原语读者产生的功能效果。交际翻译将原文的词汇与句型作为翻译考虑因素的一部分,此点表述与直译有所不同。其二,纽马克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的交际翻译理论,其在于要“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也就是说,交际翻译重点落于遵照目的语的语言、语用方式和文化传递信息,而不是对原文的文字逐一的复制。依照交际翻译的模式,译者具有较大的权限可排除歧义、解释原文和调整文体,也可以修正原作中的错误。考虑到特定的目的语读者,达成译文的交际目的,译者甚至会打破原文的局限之处。此类翻译模式通常用于交际翻译的文体类型,包括说明书、公示、和非文学作品等。

基于交际理论指导下的药品说明书英译,交际翻译策略更加注重与读者的交际目的的达成,它与语义翻译一样采用“中庸之道”的翻译,译者既没有那么自由地修改原文,也没有逐行译那么拘谨。交际翻译的焦点是目的语读者,尽可能为读者排除理解或交际上的阻碍,使文本与读者的交流顺利进行。

2.药品说明书汉英翻译原则

通过对中英文药品说明书的特征的研究,译者应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更加积极地寻求有效的翻译原则应对药品说明书翻译中所出现的挑战。鉴于此类文本的信息功能更为突出而非文学等其他功能,药品说明书规范的框架结构、客观的表述以及正确的语言使用,体现了翻译药品说明书应遵循规范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文化因素规划原则。

2.1药品说明书翻译的规范性原则

各国对药品说明书的规范也不尽相同,这种长期实施的书写规范与消费者阅读说明书的要求不断融合并且共同发展,久而久之产生了读者阅读说明书的习惯与阅读的焦点。“规范性原则”指不仅原语与译入语在文本的形式和语言特征上保持一致,更要使译文符合英文说明书的规定与要求。通过对搜集的中文和英文说明书分析,两者主要结构与使用目是基本一致的,但语言风格却略有不同。根据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分析理论,作为信息型文本的说明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实现其两大功能:传递信息和吸引消费者。出口至外国的药品必然要遵循国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尤其是说明书中的药品名、商品名、禁忌、注意事项、警告、不良反应、用量与用法、药物相互作用、包装、有效期、失效期、贮藏等,这些在说明书中要明示,否则不符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这些药品说明书也很难让消费者信服。此外,药品说明书中药品成分、药理作用等部分含有较多用于专业表述的普通词汇与专业词汇,由于此类词汇在中英文均存在,译者要按照规则翻译此类词汇,以求词汇在词义与功能上对等。

2.2药品说明书翻译的忠实性原则

药品说明书翻译的“忠实性”不仅仅译文对原文内容的忠实,更是要将原文信息与目的忠实地翻译给目的语读者。根据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译文与读者间形成交流,将原文的内容与预期目的“告诉”给读者。这种忠实可以体现在对说明书的理解、图表数字、语言形式等方面,翻译过程中不能存有遗漏、误译和删节的现象。

药品说明书忠实性体现在语篇风格的忠实。英文药品说明书的语言风格是文本与读者互动的过程,每个部分的标题并非像中文用简短精炼的表达,而是一种“自问自答”的口吻,说明书的功能要对药品的信息进行答疑解惑,以一般疑问句与特殊疑问句为标题,更加符合日常交际中的语言使用习惯,便于读者查询药品说明书,并且消费者阅读药品的性状、不良反应等部分时不会常常遇见大量的专业术语;此外,英文药品说明书中很少使用代词,在说明书中每个句子均为简单句,作为主语的药品名称反复出现不使用代词,以免造成指代不清。

药品说明书英译时,语义传达的忠实性也同样引人关注。药品说明书的词汇看似简单平常,但由于使用语境的特殊性,简单的词汇也会被赋予专业词义,如果译者仅仅凭借字典翻译,也许会闹出笑话。药品说明书中除了常见的词汇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医学与化学的专业术语,一旦译者不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便很难处理。

不论是药品说明书的语篇风格还是词汇语义的传递,均要忠实于表达药品的信息,尤其是作为说明书重要载体的普通词汇与专业词汇,译者要正确理解并要再现原文语义与交际功能。

2.3药品说明书翻译的文化因素归化原则

药品说明书的译文与读者能否形成良性交流,这不仅受到词汇、句型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文化因素也需要得到译者的重视。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交流方式,而且也是文化的传播方式。忽略文化因素的影响,文本的译文会让读者无法理解或造成误解,这些后果造成的危害是难以想象的。

药品的主治功能应是消费者的关注焦点,此部分会告知人们药品是否对症,能否药到病除。在分析搜集了的药品说明书时,主治功能中不仅存有大量的医学词汇,还有大量的四字词语,如:活血化瘀、通脉活络、活血止痛、清热祛痰、改善微循环、清热养阴等。译者不能将此类表述直译,由于药品出口进入国外市场,所以药品说明的译文要让消费者读懂理解,“活血”、“通脉活络”对外国消费者来说,他们完全无法理解。因此,基于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翻译的目的与文本应与原语文本的功能保持一致,原语文本中的文化特征同样要在目的语文本中明确展现,文化的不同之处会影响消费者对药品的了解,巧妙地避免不同语言间的文化障碍,防止出现因说明书原因产生误用药的不良后果。每种语言无不蕴含本民族的文化,译者既要解决文化障碍又要使翻译的语言能够让目的与读者理解和接受。对于此类问题,译者要将药品成分的信息尽可能的展现出来,不能有遗漏也不能不译出,译者应采用归化法进行翻译此类术语。

依据上述药品说明书翻译原则,译者翻译此类词汇务求甚解,将精炼的汉语表述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英文。中国的药品说明书不仅体现中西医学技术的结合,而且其语言文字也蕴含着两种文化与思维方式,这无疑为翻译工作形成了难度不小的挑战,从事此类翻译的译员要更加精通中文与英文的医学词汇,考虑到药品说明书翻译的规范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和文化因素归化原则,这样才会翻译出国外消费者能看懂、能理解、能信服的药品说明书。

〔参 考 文 献〕

〔1〕曹情.浅析国产药品说明书的英译技巧〔J〕.新西部(下半月),2010,(05).

〔2〕梁雪莲.浅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西江月,2014,(12).

〔3〕欧阳利锋.中医药说明书的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2,(02).

〔4〕林英,周玉梅,李春慧.药品说明书汉英翻译典型错误分析及翻译策略〔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03).

〔5〕邓铁,乔志杰.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药品说明书的英译汉策略〔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6〕张美芳.翻译策略二分法透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3).

〔7〕廖昌盛,杨帆.翻译二分法在赣南原中央苏区红色景区解说词翻译中的应用研究--以瑞金为例〔J〕.文史月刊, 2012,(10).

〔责任编辑:陈玉荣〕

作者:肖钧铭 冯晓蕾 关晶晶 陈国新

第三篇: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会计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在会计英语教学中,翻译技巧的片面强调往往会限制学生对会计英语的灵活运用。交际翻译理论是以目的语读者为导向,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突破以翻译为主要导向的会计英语传统教学模式,能更好的服务于会计英语教学,符合应用型科目会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

关键词:会计英语;ESP课程;会计英语教学

1. 会计英语教学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对外交流与涉外经济活动的深入、国际资本的流动加速,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会计英语人才。非英语专业的会计英语课程,以会计专业学生为中心,在科学的结合会计学科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基础上,有必要切实加强会计英语教学,以满足市场对会计行业英语人才的需求。在传统会计英语教学方面,会计英教学与会计翻译教学理念总是混为一谈,把会计英语教学受限于会计知识的翻译教学。然而,值得指出的是,会计英语教学不等同于关于会计英语知识的翻译教学。

目前,高校主要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开设会计英语课程,旨在夯实会计专业学生的行业英语知识,培养学生阅读英语会计相关文献的能力,锻炼学生用英语处理常规会计业务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以此全面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英语实力。学生的综合会计英语能力不仅限于翻译能力,单一的翻译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切实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在会计英语教学中,翻译技巧的片面强调往往会限制学生对会计英语的灵活运用。如何突破传统以翻译为主要导向的会计英语教学模式,笔者认为交际翻译理论能更好的服务于会计英语教学。

2. 交际翻译理论下的会计英语教学

交际翻译理论以目的语的读者为导向,其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

会计英语课程是与会计行业相关的专业英语,其词汇、句法和语篇都是适用于会计行业特定场合,会计英语课程旨在满足学生的行业需求,即能用会计英语在会计行业特定的场合开展工作。会计英语教学主要包括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练习。语言输入练习即以会计词汇、会计英语文献、会计行业特定场合英语使用为主的学习,语言输出练习则是以会计行业特定场合为主的口语与书面表达练习。

在语言输入学习方面,交际翻译理论引导学生以理解会计英语语篇、会计英语专业术语、会计行业特定场合用语的表意作为学习重点,而不拘泥于会计英语单个的字词。在语言输出练习方面,交际翻译理论指导学生运用会计英語时,以注重表意以及交际目的为主,而不局限于对单个会计英语字词的选择而忽视整体的交际效果。

此外,交际翻译理论也能很好的运用于会计英语练习的自我评估。及时的学后评估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帮助。由于教师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最及时的评估莫过于学生自我评估或学生及时交叉评估。而交际翻译理论的宗旨恰好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学习评估,以是否满足语言交际功能作为学生自我学习评估的主要原则,引导学生把握会计行业特定场合的英语功能,及时反思对会计行业特定场合的口语或书面表达是否达到沟通目的,是否重视客观事实,信息传递、表意逻辑清晰。而这也与会计行业的实际英语用语情况相吻合。

交际翻译理论在会计英语教学中,能有效的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达到会计英语学习的预期效果,对会计英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指导性,符合会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

3.课程设计及教学分析

3.1课程设计

教学内容是会计英语课程的核心。笔者所在高校使用的是会计英语经典教材《新核心高职行业英语-财会英语》。该教材内容以企业经济活动为背景,以财会英语应用为主线,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会计主题,具体内容以两篇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文章阅读为主。然而,单元内容注重财会理论英语,未能练习会计行业特定场合英语的应用。因此,教学设计上,笔者选择了《财会英语口语》(文静,黄忠主编)有针对性的选择口语练习任务,该资料每个单元有特定情景的英语用语、英语对话、情景口语练习等,能很好的补充教材各单元学习,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机会。比如,教材Unit 5 what are liabilities, 笔者补充口语练习单元Unit 6 we own and we owe.

3.2交际翻译理论教学分析

由专业词汇学习转向专业词组的学习

大部分的会计专有名词是以词组的形式存在,比如,与financial有关的词组有financial accounting, financial state, financial health, financial performance, financial decision等,这也是会计英语作为ESP课程与其他英语课的主要区别。 注重专业词组的学习,能使学生在阅读理解时正确解读意群(lexical chunk)以达到有效阅读的效果,同时也能使学生在会计英语应用时既高效有准确,以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注重句子及语篇表意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交际翻译理论能很好的指导学生注重把握句子和语篇的表意为阅读理解的主要目的,而不拘泥于单个的单词,影响阅读效果。比如,financial accounting follows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GAAP),阅读时的第一重点把握该句的主旨,即“财务会计遵守一套准则”,其次在精读学习时才学习专有词组GAAP (公认会计准则),这就是很好的交际翻译理论阅读视角,让学生能在阅读时注重把握文章语意重点,而这也与会计英语应用的目标相吻合。

注重实训反馈

以如下会计情景口语练习为例:

Situation:

You are Jane, one accountant of the company. You will tell your manager what you are learning (debit-credit bookkeeping) and ask the manger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the credit item and accounting equation.

以会计工作实际场景为口语练习背景,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浸入角色式的练习能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口语任务的实际交际目的。在学生展示口语对话时,即时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是否达到符合该情景的交际目的。

4.结语

本文探索交际翻译理论在ESP会计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会计英语课程是与会计行业相关的专业英语,旨在满足学生的行业需求。在实际教学中,交际翻译理论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型教学视角,能切实提高学生会计专业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1.莫莉莉.专门用途英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严明.大学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顾秀梅,陈彩珍. 新核心高职行业英语-财会英语[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6.文静,黄忠电.财会英语口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

本文系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CWYH19-13。

作者:黄义

上一篇:沟通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本科大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