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建筑教学探究

2022-07-30

第一篇:中职建筑教学探究

中职幼师素描课探究教学心得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职幼师素描课探究教学心得

作者:徐莉

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08期

摘 要:美术在幼师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三年教学的重点课程和必修课程。美术训练虽然需要循序渐进,但有些内容可糅合在一起教学,这样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就幼师素描课的探究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心得。

关键词:素描课 教学探究

幼师并非美术专业学生,但美术在其课程体系结构中却占有重要地位,美术一直是幼师三年教学的重点课程、必修课程,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通过多年的幼师美术教学,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尝试了一些教学探究。笔者认为,每个美术教师不仅要熟悉幼师美术教学大纲,更要有驾驭美术教学的能力。下面就幼师素描课的探究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心得。

一、手工制作、透视课有效结合的教学探究

透视基础知识是学习素描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也是许多初学者在素描训练中难以准确把握的,而许多幼师学生对于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概念更是分辨不清,不知怎样去理解、接受。透视课上,总是教师拿着石膏立方体做演示,在黑板上画透视图,同学们参与性不高,一堂课下来听的似懂非懂,课堂效果不是很好。用什么方法能提高教学效率呢?要是学生手中也能有演示物就好了!那么立体构成中的立方体制作内容是不是可以与之一同进行教学呢?于是,笔者在上透视课之前,先上了一节手工制作课,让学生利用卡纸学习制作立方体,并要求在每个面上均画出内切圆,目的是可更好地观察圆的透视。在学习制作的同时,不仅让学生认识立体纸工的制作图及符号,掌握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更是提出了对制作精准度的要求。在接下来的透视课上,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了一个制作准确的立方体,随着教师的讲课过程,学生把立方体摆放成各个不同位置和透视状态,课堂上师生互动,注意观察分析,非常方便于对透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课堂气氛也轻松活跃。

因为在进行立方体制作时,对精确度提出了严格要求,使同学们知道,每个轮廓线如稍差一丝一毫,那么这个立方体的面就会不平不稳,形不准。所以,在进行技能训练时,学生都能对透视以及线条的准确性有着积极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快了训练的进度,从而提高了素描课的有效教学。

二、素描课与中国画的认识有效结合的教学探究

一提到素描,很多学生脑海中产生的第一印象就是进行造型基础训练的光影明暗素描,认为素描就是纯西方的造型基础训练,与东方绘画没有关系。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学习素描之初,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素描就是利用单一的线条和色块描绘物象的绘画形式,它不仅是造型训练基础、可进行研究性的训练,也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进行绘画创作。根据这一特点,实际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和水墨画也可归纳到素描的范畴。再针对西方素描较为写实的手法与中国画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中西方绘画的不同,领悟中国画在造型上的特点以及用线、用墨上的独特韵味。

黑格尔说:“凡是物体,不仅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样式也各不相同。”在对比中,要加强理解焦点透视在西方绘画中的运用手法,更要加深学生对中国画散点透视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认知。在对比中,笔者还强调学生认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强调书法和印章在中国画构图中的地位。

通过这一探究教学,笔者觉得不仅让学生认识了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了解中国画诗、书、画、印的艺术特色,也更增强了他们对中国画的热爱,还使他们对原本单调枯燥的素描理论学习增添了兴趣。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幼师美术专业教师,不仅专业能力要强,还需要勤学善思。备课不能只顾眼前,要将幼师全部美术教学内容通盘考虑。也就是说要先制订三年总计划,然后再制订各学期教学计划,再备好每一节课的教案。备课过程中,为达到有效教学,要把相关内容糅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探究,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上只是笔者在素描课之初所进行的一部分探究教学。当然,幼师素描课的重点还是造型基础训练,但在对更多的知识理解和兴趣激励下,素描的造型基础训练效果应该是更具积极性的。这也是笔者进行探究教学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师范学校)

第二篇: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探究

(陕西省理工学校 710054)吴婷婷

摘要:本文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独特性谈了《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技巧。为中职教师教授制图课程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入校后最早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学好与否对后续专业课程如《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想教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就必须搞清楚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本着理论知识够用就行,着重掌握实践技能,制图这门课要求学生主要学习国家标准,培养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能读懂各类零件图、装配图以及能绘制简单的图样即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多看多练,在做中学、做中教。

随着各中职中专学校招生的多元化,现今中等职业学校的入校生大多理论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关键是他们大多在初中时代不受师生的欢迎,父母对他们也是多有责备,使得这些孩子更加叛逆,对学习,对生活都提不起兴趣,对自己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可以能将某件事情做好,这就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授机械制图时一定要“浅入浅出”,将知识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述。

总的说来,在教授中职机械制图时可参照以下四点:

一、抓住时机,激发热情

《机械制图》是在学生刚入校门就学习的一门课程,刚入学的学生大多是怀揣希望,发誓要从头开始,好好学习的,他们对任何事都有着浓烈的新鲜感。这种心态对制图课程的教学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应在课堂上多融入一些生活的小实例,抓住学生的胃口。例如,在叙述多边形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足球是由哪些多边形拼接而成的。在让学生画平面图形时不一定非要画吊钩,扳手等,尝试让男生画简单的汽车图形,女生画一个美丽的蝴蝶结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利用教室中的陈设也可以不失时机的抓住学生的兴趣,在学习点、线、面的投影时可以利用课桌、讲台甚至天花板上的日光灯等,让学生自己去找正垂线、侧垂线,不仅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在学习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

适时的施展一下教师的个人魅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他们很容易叛逆,却也很容易崇拜主义,如果教师能展现自身的魅力,使学生欣赏、信服,那么他们也会心甘情愿学好这门课。制图老师可以展示一些自己绘制的图样,让学生感叹图样也能画的赏心悦目的同事也觉得自己若能达到如此水平也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再例如教师若能瞬间将一个三视图转换绘制成一幅轴测图,不仅帮助学生想象,也会令学生佩服。

总之,在制图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就像厨师要抓住客人的味蕾一样,我们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求知欲。

二、树立严格执行国标的概念

工程图样不仅是中国工程界的技术语言,也是国际通用的工程技术语言,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能看懂。工程图样之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是因为它是按国际上共同遵守的若干规则绘制的。这些规则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规律性的投影作图,另一方面是规范性的制图标准。中职院校的学生多数自制能力弱,性格比较懒散,对待事情总是凑合过得去即可,甚至不按规矩办事,因此他们在对待机械制图这门课时不够重视“标准”,表现为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不按比例,不按正确方位配置,标尺寸时或重复或漏标。这就要求老师在教这门课时要严谨,要不断树立学生“标准制图”的思想。有些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在黑板制图时徒手绘,虽然画的也很漂亮,但此举却给学生传达一个信息,他们画图时也可如此。制图课本的第一章主要讲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足见遵守国标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要细化,细到图纸尺寸的规范,线条粗细的要求,作图的先后步骤等,同时老师切记要以身作则,黑板板书也不例外,黑板作图时由于粉笔的局限性可用不同色彩替代粗细线,严格按照先画底稿后描深的步骤,不用害怕耽误时间,如果能用少少的时间换来学生良好的制图习惯也是非常值得的。

三、精讲多练,师生互动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的任务是听课和课后练习,机械制图这门课也不例外,但是这样有很大的弊端,留给学生实践的时间少之又少,得不到充分的练习和经验积累如何能学好制图。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也很少,老师只能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单方面的信息通常是片面,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制图这门课有它的特殊性,它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的课程,因此我认为应尝试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融入大量的实例之中,课堂以讨论、任务驱动等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边讲边练、边做边学,更可以让学生就某一知识点扩大思维空间,举一反三,自己出题并解答,这样有利于培养多向思维的能力和自主学习。

总之,在制图的教学中不能一味教师讲学生听,应以学生实践为主体,教师参与其中并发挥主导作用。

四、运用口诀,帮助记忆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中各种标准,规则很多,一般学生学起来都会觉得繁琐复杂,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心理,这就要求制图老师帮助学生找到记忆的窍门以及深化他们的理解。其实,有经验的制图老师不难发现在这些繁杂的标准中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规律是可以用简练的语言编成口诀,这样朗朗上口的口诀对学生来说记忆就不是问题了,并且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直线的投影这节课时,我将直线的投影规律总结为:“一斜二正是平行,一点二正是垂直,三线倾斜是一般”,以此让学生根据三视图来判断空间直线,既快捷又牢靠。剖视图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节课,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制图多学时》这本书中钱可强教授将其总结为“外形简单宜全剖,形状对称用半剖„„”,语言简单易懂,学生学起来容易,自然兴趣不减。

可见,合理的恰当的利用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则,不但可以事半功倍,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之。

《机械制图》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无论是授课的老师还是学习的学生只要真心热爱这门课程都能从中获取很大的收益和快乐。尤其是我们中职学校的制图老师只要用心对待这门课程,不断的寻找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热爱这门课程,从而为今后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中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方法探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飞快发展,物流企业对物流专业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设置了物流专业课程,但是,中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教学方法,以供相关负责人参考。

关键词:中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78-2

0 引言

物流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物流的发展来说,既需要高级管理人才,又需要懂操作的应用型人才。但是,从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的物流专业现状来看,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专业教师的匮乏、培养方向缺乏针对性、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中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水平,因此,中职院校应该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建设,加强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并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中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水平。

1 我国中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分析

1.1 物流教育课程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物流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现代物流模式发展范围在逐步扩大。在中国的主体经济中,外贸经济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并且发展越来越迅速,相信最终会形成地球村式物流新格局。物流课程对物质流通性、物流全球性、物质资源共享性有理论指导作用。在中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学中,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物流专业知识为基础,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物流人才。

1.2 课程教育实践性

在中职院校的教育中,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会学习、工作,能够自立于社会的人,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改善、学会创新。因此,中职院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教育,定期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多参加教学合一性调研实践活动,了解市场物流动态。中职院校还要借助网络、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让学生随时了解物流新闻,从而帮助学生探寻高效市场讯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物流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2 中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教师匮乏

物流是可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的学科,从目前我国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的现状来看,很多学校都缺少专业的教师,与其他高校的物流专业相比,教学模式还比较落后。我们都知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名引导者,在具体的物流专业教学中,如果缺少专业的物流教师,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物流教学的发展。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很多的中职院校物流教师都是由其他相近学科的教师担任,教师自身就缺乏相应的物流专业知识,没有物流扎实的功底,同时也缺少物流实践经验,这就直接影响了物流专业教学的水平。另外,在物流专业教学方式上,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非常单一,忽视了物流的实践教学,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缺乏实践教学,那么就会影响学生理解物流的能力,从而不利于物流专业教学的发展。

2.2 专业定位模糊,培养方向缺乏针对性

从目前中职院校的物流专业培养方向来看,专业定位模糊,培养方向缺乏针对性,很多都是照搬照抄其他高校的专业定位方向,并且缺乏具有依托学校办学资源、地方特色、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没有一个标准的针对性方向,培养方向太过片面化,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物流专业知识,非常缺乏专业技能,最终使得培养出来的物流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培养方向与企业需要的预期目标严重脱节。

2.3 教学配套设施落后,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在我国很多中职院校中,由于自身缺乏充足的经费,没有过多的经费去购买先进的物流专业配套设备,没有构建完善的实习基地和实训中心。同时,一些中职院校为了节省成本,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培训的现象,导致了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从而使得学生学到的物流知识与市场发展需求相违背,学生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和能力,很难与企业相关的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2.4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在大力提倡校企合作,只有强化了校企合作机会,才能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但是,很多中职院校对于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缺乏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使得很多企业都不愿意为学校提供物流实训基地。另外,我国也没有具体的实施规则,对校企双方在实施校企合作中的职责权力表达不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

3 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教学方法

3.1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建设

在中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学中,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建设非常重要。校企合作既能够为学校提供面向社会展示教学成果的机会,又能够为企业提供近距离了解中职业教育的平台。通过深化校企合作,还能够拉近企业与学生的距离,实现优势互补的目的。在具体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可以把自身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标准等一些相关信息传达给学校,然后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现状和市场需求,制定出培养学生的物流专业方向,把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结合、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相衔接,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

3.2 以赛促教,加强实训室建设,提高物流管理技能

竞赛对于所有的学校和学生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中职院校应该不断加强实训室建设,积极组队参加各级物流技能竞赛,从而提高学生的物流管理技能。在具体的比赛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配备相应的先进实训设备和设施,不断扩建训练场地,从而使得学校组建的物流场地与企业实际物流工作相一致,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除此之外,通过这一系列的物流竞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物流新技术,拓展物流知识面,而且又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提前适应职场生存法则。同时,加强实训室建设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能够实现校内实训与企业运作的“零距离对接”,从而提高学生的物流实践能力。

3.3 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物流教学水平,中职院校就应该摒弃以往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具体的物流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物流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采用情景模拟教学、实践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物流专业知识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还要改变以往只用粉笔书写的教学方法,要学会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比如采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视觉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培养出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实用人才。

3.4 加强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所处的地位不容忽视,中职院校只有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物流人才,由此可见,建立一支专业过硬、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多让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不同层次的物流竞赛,开展教师专业技能比赛,让教师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校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从而提高物流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可以定期指派一些物流专业教师到合作的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先让教师熟悉企业的物流工作,从而保证教师拥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加强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使得教师讲起课来更加生动形象,才能提高物流专业的教学水平。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逐渐成为驱动社会经济效益的动力。因此,中职院校应该重视物流专业教学,加强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训室建设,提高物流管理技能,并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物流人才。

第四篇:中职机械识图课程有效教学探究

【摘 要】以教学实践为例,从整合教材内容、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做合

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四个方面探究中职《机械识图》课程教学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中职 机械识图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63-02

2013年秋季我们学校新增了一个专业――机械工程专业,学校安排笔者授这个专业的《机械识图》课。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以及专业需求,在改进教学方法和整合教材内容上进行了初步偿试,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之后笔者又带2014级的课,继续采用教2013级时所用的许多方法,也取得了同样好的效果。笔者把这些做法整理出来,意与《机械识图》的授课老师们分享。

一、整合教材内容,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中职学校的课程建设正处于转变模式、建立特色、与时俱进的重要时期,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操作型和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如何把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简单、直接地呈现给学生,使其在实践操作中运用自如,是中职教师深思和探索的课题。《机械识图》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也同样要服从和服务于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人才目标。笔者曾在企业实习和工作五年,笔者认为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突出画图和看图能力的培养。如何让学生会看图、看懂图是本课程的核心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本课程定位在提高学生识读图样的能力,在精准理解图样的内涵上,要求学生能快速看懂零件图上尺寸标注的含义和加工的技术要求等,精准理解设计者意图,忠实执行图样要求。图样本是设计者与操作加工者之间交流沟通的语言。现行的《机械识图》课程教材,其内容侧重于难度较大的“制图”,难度、深度基本与高等教育的教材相似,这与中职学生的现状是极不相符的。就中职学生而言,“识图”应重于“制图”。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需要他们进行图纸的设计和修改。笔者在教学中,将教材分为两个模块,即识图基础和识图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任务引领,侧重基础知识和常用知识的训练,将每个章节贯以任务驱动。笔者从教材、网络和企业收集大量的图样,由简至繁,引领学生识读,将知识点穿插到任务实施过程,让学生在识图过程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达到预期的能力目标和感情目标。

二、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认知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会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常常是因为遇到问题引起的。因此,教师如何巧妙地设计一个奇妙的案例或现象,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就尤为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扮演主角,围绕探究的目标进行观察、验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发现”和“成功”的乐趣更是一种艺术。在《机械识图》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立体空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不知如何进行立体空间思维。在学习三视图时,大部分的学生很难接受和掌握这种思维形式,而这又是该课程的重点内容。笔者是这样讲授这个章节的:教师根据教材准备好三个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可用白色硬泡沫板切割做成,另准备足够此材料给学生),教师逐个演示物体的单面投影(如图所示):

学生发现:这三个完全不同形状的物体,它们在投影面上所得到的投影却是一样的。此时,教师再启发学生,还有什么样的形状也可得到这样的投影呢?让学生动手,用之前老师准备好的泡沫板进行切割,不一会,就切出十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此时学生小有成功的体验了)。面对学生自己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怎样才能真实、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物体或零件呢?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同学们发现,只有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是不能完全确定物体的形状的。若要反映物体的完整形状,就得将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与形状都反映出来,需要多取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互相补充,才能把物体的整个形状表达清楚。通过实践,学生得出结论:用三个投影面足够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三投影面体系形成了,三视图就建立起来了。接下来同学们自己就能总结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九字口决。这一过程,若用传统的讲授法,哪怕老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未必听懂。

三、践行“教学做合一”思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为学。” 做就是要动手,根据《机械识图》学科特点,对抽象思维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数中职学生空间思维较薄弱,他们只能以具体物体作为思维对象。但他们动手能力强,我们可以从动手开始,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训练学生对空间与平面之间的联系思维,训练在平面与三维空间之间快速转换的能力。如,在学习“圆柱体的截交线”时,让学生利用橡皮泥做道具,用截平面截切圆柱体,以三种不同的位置截平面分别进行切割,通过实物观察,观察截平面的形状和截交线的形状,得出不同的三视图。另,如根据三视图徒手作立体图,必须要让学生动手去画,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要求学生根据三视图,画出立体图。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要领,画得得心应手,提高在平面与三维空间之间转换的能力,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学习过程,并获得成功的快乐。

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要本着“先进性”的原则,教师可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软件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多媒体以其自身无可替代的优势在中职学校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作为新时代的中职教师掌握现代信息化教学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在《机械识图》课程教学中,传统的用实物和挂图进行讲解,已很难被学生接受了。若把caxa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就非同一般。caxa实体设计软件是集工程设计、创新设计和工程图于一体的新一代三维cad软件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更好的直观性,易学易用、快速设计和兼容协同,用于教学可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例如,在组合体、复杂零件图及装配图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拖动可视的操作手柄,即可实现在基本体上的任意叠加或切割演示,可观察到曲面或平面立体的表面相贯线或平面截交线的形状。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让学生感觉到这不过是搭积木般简单的组合过程。即便是画复杂的三视图,也不会出现错画、漏画、多画的现象。又如,简单装配图和复杂的装配图在传统的挂图讲授中很不好讲解清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解,但其效果也难如人愿。而在caxa实体中,只需鼠标拖放就能得到诸如紧固件、轴承、齿轮等标准件,在国标零件库能非常方便地使用垫圈、螺母、螺栓等,动态地显示所有零部件的装配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直观,且图文并茂,声像字画动态显示,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让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这种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以动漫形式的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有效教学。

虽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但只要教师善于反思,善于总结,就能找到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中职《机械识图》课程有效教学就能得以实现。

第五篇:数学实验教学在中职教学中的探究

浙江省桐乡卫校

王蓉

摘要:本文从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出发,阐述了中职数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在对中职数学实验初步实践的基础上,借助模型教具、以计算机软件为实验平台,积累了一些数学实验教学实例。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中职数学 实验教学

进入中职的学生数学基础非常薄弱,学习能力低下,导致学习信心不足,目的性不明确,还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厌学情绪和畏难情绪。为彻底改变“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这一教学现状,教师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职高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实验,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利用模型、教具进行实验教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在形成数学概念的最初阶段,都必须借助于感觉,先把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接触转化成与具体事物无关的感性认识,再把感性认识转化成抽象、概括的理性认识。所以在现代教学中,对于用具体模型和直观教具进行说明与进行演示操作的作用是很重视的,因为通过演示操作可以为学生形成数学的抽象理性认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1.构建电路图模型做数学实验

(1)充分与必要条件

“充分与必要条件”是中职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教与学的一个难点,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四种条件(①充分不必要条件、②必要不充分条件、③充分必要条件、④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的判断与掌握有一定的难度.设计如下四个电路图,设p:开关A闭合,q:灯泡B亮,给这四个条件以十分贴切、形象的诠释,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对“充分与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得入木三分。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图1中开关A闭合,则灯泡B亮,反之,灯泡B亮,开关A不一定闭合,可闭合开关B,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图②中开关A闭合,灯泡B不亮,反之,灯泡B亮,开关A一定闭合,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图③中开关A闭合,则灯泡B亮,反之,灯泡B亮,开关A一定闭合,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图④中开关A闭合,灯泡B不一定亮,反之,灯泡B亮,开关A不一定闭合,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2)分类与分步计数原理

学生在区别与运用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解题时,容易将两者搞混、错用,为此进行如下设计:将分类计数原理看成“并联电路”,将分步计数原理看成“串联电路”。用图形辅助学生加深对2个概念的认识,牢牢抓住他们的区别:前者——每类方法都能独立地完成这件事情(任一开关闭合都能使灯泡亮),后者——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才算完成这件事(各个开关都闭合才能使灯泡亮)。

大多数的数学概念在周围环境中都有它们的现实原型,多留意周围的事物或其他学科,就能发现。将这两个实验引入教学,将抽象的概念化为简单易学的物理实验电路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全员参与。 2. 利用折纸做数学实验

每位同学事先准备一张顶点分别为A,B,C的三角形纸片,进行下述实验: ①过顶点A折叠纸片得到折痕AD,如图1,再将折叠后的纸片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如图2,请观察:折痕AD与桌面垂直吗? ②研究:如何折叠纸片,能使折痕AD与桌面垂直?如图3。

③在图3的情况下,若将折纸展平并让它竖起来,如图4,这张纸还能稳稳地竖立在桌面上吗?即AD仍与桌面垂直吗?

在动手操作中,同学们很容易发现:仅当折痕AD是BC上的高线时,AD可能与桌面垂直。 此时,AD⊥BD,AD⊥DC。引发学生思考:当AD⊥BD,AD⊥DC时,要使AD⊥面BDC,还需要补充什么条件?从而进入理论证明。

经过这样处理,一个抽象的数学定理就直观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实验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感知、记忆这个定理,而且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线面垂直的条件。

在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

二、利用计算机软件做数学实验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实验手段,从直观、想象到探索、发现、猜想,然后给出验证及理论证明,从而使学生亲历数学建构过程,逐步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 基于Excel软件的数学实验

中职学校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Excel就是其重要的内容,所以学生基本掌握了用Excel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有效性、分类汇总、内部函数、建立图表等操作。所以应用Excel对中职学生进行数学实验教学具有可接受性。

下面是用Excel绘制函数yx的图像:

教师反思:函数是中职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学生最怕的就是函数的题目,概念不清,碰到具体题目无从下手,导致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教学中利用现在较为便捷的信息技术,像几何画板、Z+Z智能教育平台、Excel、教学光盘中配备的助学软件等等,画出函数的图像,把函数神秘的面纱揭开,看清它的真实面目,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特征就迎刃而解。

2. 借助实验平台(助学软件)的实验

在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学习中,过去通常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用“描点法”做出有限几个特殊函数的图像,通常是y=2,y=3,y(),y(),有时甚至是教师自己先做好图像而不让学生动手,然后就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图像来讨论指数函数y=a的性质。

借助实验平台(助学软件)学生可以通过键盘输入任意的a值,并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图像。通过一条条色彩分明的曲线牢牢地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发现原来是底数a影响并决定着指数函数图像及性质。由于函数的图像随着a向1靠拢而自然地聚集,学生清楚地看到a=1这条分界线,在此基础上,通过a的连续动态变化来演示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更直观、清楚地看到指数函数的性质。教学方式从“讲授式”转变为“引导式、启发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听讲式、接受式”转变成“探索式、研究式”。图像的直观可以引导学生把思考重点放在a=1和特殊点(0,1)上,从而顺利概括出函数性质。

中职学校应开设数学(上机操作)课,让学生在学校机房亲自操作。此外,利用计算机软件还可绘制如一元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图像,用助学软件演示偿还贷款试验,演示立体感很强的多面体结构、旋转体的形成,计算样本的均值、方差、标准差等。

三、数学实验教学有其强大的功用和价值

xxx12x 13x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实验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数学变得容易亲近,新颖的导入、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扣人心弦的悬念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数学实验教学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愉快感、兴奋感,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协作的交流和讨论,沟通和培养了师生间的感情,建立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心情舒畅、情绪高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渴望的探究的热情。 2.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体验成功与挫折的舞台,真正体验了探求数学真谛的乐趣,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动机的强化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使得学生在上课时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课后能主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数学问题,并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 3.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把不变的数学结论活动化,便于学生理解概念和定理,感受它们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楚,掌握更加牢固,知识的迁移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更强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必将带动数学成绩的上升。

总之,“数学实验”教学方式的出现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也是有益的补充。课堂教学应该是两种兼顾的教学,不能“矫枉过正”。如何将两者有机整合,它不仅为今后的数学教育改革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同时也为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设立了应深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周瑞明;渗透数学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 2013年第12期

2.徐江培;数学实验教学初探. 数学教学参考 .20091~2 3.王敏;高中数学实验教学探讨.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5年15期

4.高建华;数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6期

5.陆华艳;探讨中职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年19期

上一篇:自主互助学习课堂下一篇:折纸教案折纸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