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探析论文

2022-04-17

【摘要】行为金融学是当前一项研究的热点问题,它与传统金融学的概念出发,侧重从人的心理、行为作为出发点,来研究金融市场现象的一门学科,是基于市场参与者心理因素作用考虑决策的方法。对行为金融学进行研究,对当前金融市场的健全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行为金融学探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行为金融学探析论文 篇1:

民间借贷危机成因的行为金融学探析

摘 要:今年以来,民间借贷危机频现,传统经济金融理论大都从宏观环境进行分析成因,本文拟从行为金融学的预期理论、过度反应和从众效应等角度,分析微观的民间借贷危机成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希望给研究者和投资者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民间借贷;过度自信;易获得性偏误;心理帐户;从众效应

近来,江苏泗洪、浙江温州、内蒙古鄂尔多斯、广东东莞……这些地方相继爆出企业资金链断裂、老板欠账“跑路”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民间借贷的高度关注。

民间资本已形成一套相当完整和初具规模的民间借贷体系,甚至于可以与当地银行体系分庭抗礼。民间的借贷资金融入资金利率达到月息3%,季节性需求旺盛时,贷出资金利率月息可达3.5%至5%不等。民间借贷是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亦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全国部分地区出现的企业倒闭、老板外逃和跳楼事件,甚至导致区域金融危机的发生就是其负面影响的集中表现。当前,民间借贷危机有蔓延的趋势。

借款人明明知道月息3%—5%的利率很高,但是还是选择了到高利贷去融资。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投机的行为,其自身也知道这只是饮鸩止渴。行为金融学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目前已经很难解释某些金融异常的现象。行为金融学对股票市场中人为因素研究是成功的,并且形成了相关的理论。借用其理论对分析民间借贷问题,与股票一样,是同样适应的。

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本文引入行为金融学基本内容这个崭新的分析视角来解析国内民间借贷危机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解决问题对策,为政府宏观调控民间借贷市场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

一、行为金融学角度民间借贷危机的成因

传统金融学明确的把人看做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市场是有效市场,如果用传统理论解释民间借贷等非理性的利率,停留在经济人层面上,很明显是不合时宜的。行为金融学认知的人的有限理性,为研究民间借贷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石。

它在承认了人有理性的一面的时候,同时认为人也有非理性的一面,受到许多理性之外的情感、冲动等的影响,在外界条件约束下人对自己理性行为的控制力是有限的。这些是和原有理论截然不同。是对原有理论的改正和充实。传统金融学承认理性经济人、有效市场和完全套利假说,不注重行为主体心理诉求,而行为金融学脱离了传统金融学理论束缚,重新探讨民间借贷市场主体的心理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寻求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微观原因。

(一)过度自信。人常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率,倾向信奉自身的判断能力,放松本人对待理性态度的限制,无形之中拔高了自我意识形态,对事物的理解过于简单化,作出抉择时都有自我归因偏差等等,种种上述心理表现就叫做“过度自信”。在决策者中间,无论是是非理性决策者还是理性决策者,都坚持认为理性站在自己这边。而且决策者认为自身具体了一定专业知识和掌握了若干有用信息,因而进行投资决定,便对自己的判断力极度自信。

反映在借贷市场上,当市场波动与贷款人的私人信息相斥时,贷款人的信心并不是等额地减少,而将原因归于客观,而当市场波动与贷款人的私人信息相符时,贷款人的信心就会膨大。贷款人的这种过度自信是推动市场成交额一路飙升,最终酿成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过度自信往往让交易者相信自身能准确地认知市场的变动轨迹,即便自身理性地认为价格是不可预测的。正是这种直觉判断形成了贷款人投资方向——譬如地产价格不跌的基础。面对高额利率,仍然义无反顾。要理解民间借贷危机,我们一定都要意识到贷款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

(二)易获得性偏误。易获得性偏误是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人们比较容易联想到某件事情,决策者便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这个事件常常发生;反之,假如某类事件让人很难意识到,相关信息在人的脑海里匮乏且模糊,贷款人就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低估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某个社会、某个时代所盛行的、为人们熟悉的信息自然不难获得,因此,不能忽视贷款人在决策时受社会化影响的程度。

当借贷的价格即贷款利率上升时,贷款人会预期对应的投资项目价格不会继续下跌,从而继续贷款,于是就推动了更大程度的资金需求;然而,相应的贷款利率下跌,贷款人预期对应的投资项目价格继续下跌而抛售,会导致利率继续下跌。长此以往,资金价格惯性产生并进一步促进了利率的提高。

(三)心理帐户。它是指无论个人、家庭和公司都存在一个或多个确定的或潜在的帐户体系。这些帐户体系往往遵循与经济学的运算规律想违背的规则。这使个体、家庭或公司做经济决策时候常常以非预期的形式影响本身,使本身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经济规律。心理账户使得贷款者面临很高的利率时仍然无所畏惧,从而导致了市场投机者的产生。贷款者将损失放在某个独立的“心理账户”,他们的心理呈现递减的敏感性,也就是当损失逐渐增加,痛苦程度会逐渐减少。所以贷款者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赢利抛出,亏损持有”想法,最终便产生处置效应。贷款市场中,当投资品价格升高,利率处在升高阶段的时候,市场非常活跃,换手率非常高,价格被逐渐推高,逐步导致民间借贷的繁荣;反之,随着投资品价格下行,交易量也会逐渐下降。这就阐述了利率上升出现时总是随着交易量的上升,利率上升的初始会持续相当长时间。正是处置效应的存在导致了上述现象。即市场上有更多资金涌入民间借贷公司,利率持续上升的现象。

(四)从众效应。从众效应也叫羊群效应。是指决策者在信息环境非确定的情况下,其行为很容易受到其他参与主体的影响,从而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小道消息、忽视自有信息,依赖舆论从而采取从众的策略。当民间借贷市场产生从众效应时,民间贷款人和借贷人往往会跟随其他人做出决策,导致借贷市场对信息过度反应,利好信息导致借贷需求猛增,投机膨胀,直到引发借贷危机;反之,利空信息会导致民间借贷市场加速泡沫破裂。

(五)模糊规避。是指参与者在进行决策时候会排斥不确定性。在面临冒险的抉择时,会产生以已知的概率作为依据的惯性,而回避非确定的概率。很显然,当新的金融产品出现,参与者往往增加过多的风险溢价,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参与者对该金融产品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自然地便会降低风险溢价。

在民间借贷市场,对于借贷人和贷款人而言,巨大利息收益和支出伴随着中国房地产等高回报资产的一路上扬。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潜在的风险,会比较现有的状况作出调整。

二、结论和对策

(一)研究结论

通过行为金融学的若干理论深入地讨论借贷双方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就会发现:民间借贷主体决策跟传统经济学分析相反。参与主体不会像完全理性的“经济人”那样行事,即会按照预期效用理论和贝叶斯法则理性地进行市场交易和主体抉择,保持市场均衡的秩序。相反,借贷双方的判断和抉择过程中常常会受到若干心理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各种认识和情感上的差异,故此,民间借贷市场的参与者只能保持有限理性。

(二)对策

为了阻止民间借贷市场的非理性行为,从政府、借贷双方的视角提出对策;以此来对政策进行建议

1、大力整顿民间市场秩序,规范担保公司等的行为。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应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发展典当行、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等,能从根本上缓解民间借贷危机。定期汇集民间借贷信息和出现的问题;建立民间借贷监测网络,时时监控民间借贷市场情况;建立健全“银监—银行—企业”的信息通道,及时观测企业资金流向,特别是关注大额资金流向非合同关联方的领域。对一些担保公司、银行等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给予行政制裁,严厉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

2、加强对民间借贷双方的正确引导,构建对称的信息平台机制。由于社会公众缺乏民间借贷的专业知识和有效信息,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政府应构建一个公开、透明的民间借贷信息平台,逐步完善民间借贷市场的信息发布和交易机制,媒体、专家和学者发挥正面舆论的积极作用,利用舆论进行合理引导,消除民间借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政府部门还应在民间借贷过热时适时发布预警信号,同时鼓励相关金融部门给予民众投资基本知识培训,强化借贷双方投资风险教育,调节市场情绪,引导贷方需求主体形成合理的预期,有效抑制投机心理,减少非理性行为。

3、规范借贷双方行为,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进一步规范个人贷款审查的程序和标准,逐步建立并完善个人诚信系统。发挥中介机构、新闻媒体及主管部门的作用,对市场上的投机心理和投机行为加以正确引导,防止市场中多度投机。出台合理信贷政策,增加投机者的资金成本,提高其投机风险,必要时给予经济甚至是行政制裁,尽可能地遏制投机行为,减缓其对市场的冲击,减少市场中的噪声交易行为。

作者单位:商丘工学院管理系

作者简介:李超(1978- ),男,汉族,江苏省徐州市人,商丘工学院,讲师,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产业业经济、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参考文献:

[1]饶育蕾,刘达锋.行为金融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徐松茂.房地产市场异常现象的行为金融学研究[J].北方经贸,2010,3.

[3]蒋胜,黄迪.从行为金融学角度诠释股市财富效应[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43-47.

[4]夏秀渊.以小额贷款公司引导民间借贷的思考[J].浙江金融,2011,5.

[5]吴国联.对当前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的调查[J].浙江金融,2011,8.

[6]韦宇洁.民间借贷的异化与规范[J].法制与社会,2011,21.

作者:李超

行为金融学探析论文 篇2: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市场上的应用探析

【摘要】行为金融学是当前一项研究的热点问题,它与传统金融学的概念出发,侧重从人的心理、行为作为出发点,来研究金融市场现象的一门学科,是基于市场参与者心理因素作用考虑决策的方法。对行为金融学进行研究,对当前金融市场的健全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传统金融学  区别

一、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

传统金融学是基于“经济人”假定建立起来的。在金融市场与金融活动中,是基于人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的。但是,人的行为又是不完全理性的,并不是所有的决策都是基于完全理性的判断。因此,行为金融学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从而探求人类行为、理性与金融之间的关系,致力于建立一套与实证研究相印证,描述在非完全理性的情况下,人类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方式,以及在此方式下的证券市场、金融市场的相关行为确定、价格决定等,从而形成了行为金融学的存在基础。为金融学距离一个成熟的学派也尚有距离。迄今为止,它还没能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其提出的理论框架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实证数据的支持。

二、行为金融学面临的困难

(一)该学科必须从目前的“批评者”角色转变成经济学的“建设者”角色

行为经济学一直是主流经济学的另类,其角色一直是指出“理性”经济理论中的不足。虽然学界对行为经济学的接受程度已大大上升,但它必须推出一套建设性的、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得起实证检验的、系统完整的理论架构,因为尽管“理性”金融模型有欠缺,可它们毕竟为华尔街和企业界解决了许多问题。否则,行为经济学无法在经济学领域中“执政”。《金融新秩序》一书是希勒教授朝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二)不能片面夸大行为金融学的对有限理性的基本假定,从而完全否定“理性”

有学者从股市上的破坏性很大的非理性心理行为中,从人们挣钱后非理性花费行为中(所谓“夸张贴现”),从广告起作用的机制中……,发现了主流经济学的弱点,即“正统理论未能认识到,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往往走捷径,实际上绕过了理性分析”,针对经济人理性这个“心魔”,他们采用“非理性行为”这个旗帜来“灭佛”。连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卢卡斯,也几乎被这种理论打动。片面夸大当然是不对的。其基本的“理性”假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同宗的。

人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做到为了利他而利他,即经济学的分析范围是不能突破理性人的前提假设的,黄有光教授的快乐的经济学,把理性定义为有有效用有目标,针对的偏好应该是显示偏好。“就如雷锋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用经济学解释,这是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如果非要用一种基于快乐的利他偏好来解释,我也没有办法,我们首先要考虑这种偏好是否是显示偏好,再考虑模型的设计和可解性。”

(三)行为金融学以及行为经济学中,同样不能否认人很大程度上是在基于自身约束条件的限制下做选择,这种约束条件可以包括外界给定的也可以包括自身的(如智力差异和一种信念的制约)

人的期望(或者说是目标)在很大程度与最终的结果存在着差异,虽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倒推得到自己现在应该如何决策,但是实际做起来却又不得不不断修正自己的决策,这样距离自己的目标近了还是远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说不清楚的(因为一种理性预期假设即结果和期望是一致的,在分析个体决策行为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但是,由于这种选择保持一种路径依赖,即在一期内根据他的约束条件进行选择之后才能走到下一期,一期期地往下推。这既不是一种随机游走(random walk),也不是一种基于系统理论倒推得到的最优路径。[因为就算倒推也会出现有色混沌(color chaos)等情况,最优路径的决定与环境变量随着控制变量的改变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个体选择的测不准原理。]

三、在我国的金融市场理论中完善与发展行为金融学

经济学家樊纲曾经说,实验经济学与心理经济学对中国存在着现实的意义,这不仅仅是“数钱的学问”,更是研究人们行为的学问。客观上讲,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的金融市场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流动市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人的非理性行为更为突出,因此在此环境中研究行为金融学是更有现实意义的。此方面阐述如下:

(一)体制与环境总是与人相互作用的

制度约束了人的行为,但人的行为反过来作用于政策与制度。特别是在体制改革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能动性的作用,要善于引导健康的能动性,防止负面的能动性,也就是要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按樊纲的理论,只有制度与体制使人作出反应,同时促使新的制度、政策能够发生作用,这样的体制才是正常的。如果与之相反,一个体制、一个政策引起人的行为往另一个方面变化,说明政策、体制是失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行为金融学,其重点就在于考虑到市场投资者(也就是“人”)的思维,在此基础上使市场健康发展,是行为金融学存在的根本价值。

(二)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建立非线性模型

传统思路上,人们总是在线性思维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市场模式,而没有跳出这样的一个惯性思维来考虑金融市场模型的建立。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下,CAPM能够发挥作用,但是如果考虑了人的心理因素、决策行为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采用非线性或拟合方式来建立资产定价模型,可能对于产品定价更有现实意义。

(三)结合我国市场投资者的实际情况,来正确判断我国市场发展的态势

对于我国的宏观投资市场来看,中小投资者占了绝大多数,其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每次证券市场的火爆,无一不引起了大多数普通市民的积极参与。这也正是从现实情况下,进一步印证了行为金融学的相关原理。此外,证券市场的“过度反应”也可以用行为金融学的观点来解读。在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上市公司行为的规范,以及金融指标的调整等都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合理引导投资者行为,使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加规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龙静,李延喜.行为金融述评:渊源、定位与在中国的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11(08).

[2]宗之颖.证券投资的行为金融学解析[D].复旦大学,2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超对接”模式效率评价及效率提升机制研究(编号:71173176)。

作者:郎镐

行为金融学探析论文 篇3:

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比较

摘要:随着金融学的发展,行为金融学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崛起,被主流的经济学理论所承认,本文基于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理论之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了两者相互融合的趋势。

关键词:现代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研究;比较

一、现代金融学概述

现代金融学的开端是由Markowitz在1952年发表《证券组合选择》一文开始的,1965年有效市场的概念被Fama首次提出,此后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论证,以及各种金融学理论的改进和完善,在20世纪70年代,现代金融学被定义为:在有效市场假设基础上,以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石的标准金融理论。也确立了现代金融学理论在金融领域的正统地位。

二、行为金融学理论的兴起

20世纪80年代是“新时代金融”的开始,而其中的代表是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研究的主体是投资者的行为特征,解释了投资者理性决策偏差的原因。在现代金融学发展以来,人们对其进行诸多研究检验,发现了很多不能被现代金融学解释的现象,如股市反应过度,股市溢价效应等,为了解释这种现象,行为金融学被人们所关注,行为金融学分析了标准金融学的理论缺陷,发现了投资者在行为和认知上面的偏差,比如过度自信、保守主义、代表性法则等,并就投资者心理学以及其他学术的经验出发,对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由此可见,行为金融学通过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弥补了现代金融学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金融学的革命,促进了金融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三、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比较

1、研究内容比较

在研究内容上,两者存在共同点: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都是为了实现市场均衡,并且获取合理的产品价格体系。这是两者在研究中的理论目标和主要研究的内容,其中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资产定价。

两者的不同点:首先,两者研究的“视角”不同,现代金融学是在完全理性的框架下建立的理论体系,这也是传统经济学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也就忽视了投资者个体之间在决策行为上的不同。决策者的心理会因为风险的不确定性而变化,也就影响了最终的决策结果,而理性选择具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所以研究“视角”的不同也就照成了两者在研究理论上的不同;其次,现代金融学为研究过程提供了准确的参考标准,它的研究是基于预期效用下的研究,而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往往会存在诸多背离预期效用的现象,因此非有效市场成为了人们研究方向之一,这也照就了以非有效性的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最后,现代金融学提供了分析工具,用简明的模型来分析复杂的经济行为,而行为金融学不仅有这些分析工具,更重要的是运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各种假设,通过数据收集来完善理论的缺陷。

2、研究范式比较

(1)研究视角和参照系变化

传承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现代金融学,是以完全理性的范式为基本框架展开研究,而决策者也是完全理性的前提,这种理性是贯穿整个研究理论的核心假设,对决策行为之有简单的测度,而行为金融学突破了现代金融学这种只重视理性投资的范式,运用以人为本生命范式取代现代金融学的研究范式,以投资者心理为基点,研究投资者的行为规律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从而更准确的刻画市场。

行为金融学利用全新的分析工具,通过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经验为基础使其视野更加的开阔,对投资者的行为偏好描述涉及到形成、决策和判断的过程。将这种偏好归纳为:1、对后果本身不重视,只关注行动与参照点的不同;2、更加关注损失,从而对损失更加敏感;3、敏感性会递减;4、风险态度;5、社会动机和公平意识;6、没有稳定的偏好。而这种偏好是在决策中体现出来的,行为金融学就这种研究范式的不同也更加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

(2)决策和判断过程中

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中,投资者会根据经验做判断,这种判断可以簡化决策的过程,但是这种判断受到心理以及环境的影响程度很大,会受决策者当时心理的不同而不同,所处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种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很明显,而认知方式的不同也会加大这种偏差的发生,从而导致决策违背了理性的情况。

3、体系框架比较

现代金融学是对完全理性假设下的市场产品价格机制的研究以及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设的前提之下,基于资产定价理论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研究体系。现代金融学研究的前提是完美理论下的研究,有效的市场以及完全理性的投资者是前提,而简单的说金融投资过程就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行为金融学体系框架是以人为中心,研究心理学对人们的认知以及决策的偏差的影响,而投资者决策的期望是根据心理不同而不同,不是预期假设的各种理论,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偏差的主要因素之一。行为金融学研究了个体之间的作用联系,进一步研究出金融市场整体的行为规律,从而得出市场的价格波动规律。

四、融合趋势研究

从行为金融学的崛起,有关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争论就一直存在,而对于两者地位的认识,一方面,现代金融学理论一直存在下去是因为有其合理性,这种理论可以用简单的工具解释大量的金融学问题,但是一些异常现象的发生,表明现代金融学也有很大的缺陷。另一方面,行为金融学的出现极大的弥补了现代金融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个体行为的分析上的不足,行为金融学作为一门新的理论,以基本公理为基础,解释市场上的行为偏好导致的结果,从而预测个体的心理变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就上述的观点可以看出,行为金融学和现代金融学的本质没有很大差异,两者的目的都是利用统一的框架来解决金融市场发生的诸多复杂的问题,而当下主流的观点是两者的共同点是可以实现两者融合的前提条件。所不同的是,行为金融学利用心理学的经验对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偏好进行了有效研究和解释,而两者的不同点也可以更加完善金融学领域的理论。

由此可见,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融合是有可能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金融学的发展和完善有很大的作用。就可能性而言,两者的研究对象相同,都是以投资者的为切入点,虽然现代金融学将投资者作了完全理性的假设,而行为金融学是研究了非完全理性下的投资者的行为,但是两者的研究并不是相悖的,存在可以调和的可能性。如前面所述,两者的分歧只是假设理性与否。行为金融学认为在个体进行直观判断时得到的信息是有偏差的,但是这些偏差的阐述也可以让人从中学习并改正,也就是说人在非理性状态下的初始行为最终会变得理性。而且当我们仔细的思考研究会发现,可以用现代金融学理论的理性标准,在行为金融学理论中找出理性成分。再者,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在模型的建立上是一脉相承的。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现代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相互融合的趋势很明显,对未来金融学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

五、结束语

当下金融学理论更注重微观现象的研究,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对研究的影响越来越重,所以行为金融学在满足当下的要求同时也为现代金融学的存在问题作出了完善和解释,从人的心理分析问题,完善了现代金融学的不足。行为金融学从全新的的视角出发,提出全新的理论分析方法,应用不同的参考系和现代金融学的分析方法,被现在主流的金融学理论所接受。伴随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发展,行为金融学也将不断发展完善,前景也将更加广阔,但是,就目前来看,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直到现在,行为金融学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理论也只是弥补已有的研究理论的不足,这样是不够的,需要提出一个新的体系,能够解决更多问题,并能包含现有的理论,所以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完善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姜黎黎.  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可以期待的融合 [J].经济研究参考.2007(34).

[2]王忠玉.  现代金融学的数量化进程探析 [J].经济评论.2000(04).

[3]谷家东.  现代金融学的困惑和行为金融学的崛起 [J].海南金融.2004(07).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作者:吴家璇

上一篇:私有制经济学论文下一篇:税制法律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