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10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主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最近,现代学校制度作为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当然,从政府到学校,从专家到校长,都要“议”这件事。但是,现代学校制度最终还是要由学校来实施,所以理解和把握现代学校制度“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这四个基本要素,显得更为重要。

第一篇:自主管理论文范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助服务的能力探究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体性。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发展飞速,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这样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是给学生一头猎物,还是给学生一杆枪?”每位有远见的教师都会选择后一种答案。因为猎物总有被吃完的时候,而学生一旦有了“一杆枪”,他就可以靠自己不断地去捕猎继续生存下去。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培养自主学习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二、自主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不应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学生自我约束,现代班级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才能营造一个自信、快乐、和谐、实力强大的班集体。我在培养我班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方法如下:

(一)讲明道理

1、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在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周。向同学宣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要求。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系实际逐一进行认真的学习、讨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的烙印。尽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寄希望开学的第一周、第一个月的强化教育活动就一劳永逸,但毕竟通过开学初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可使学生熟悉校纪班规。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他律”发展为“自律”。

2、在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必要纠正不良习惯。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意利用课内外的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习方法态度指导。我利用板报、手抄报、看书、开班会、队会等各种途径,以生动的故事、真实的事例告诉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它对人的成长,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规矩约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坚持不懈的规矩约束,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

(三)正视自己:我很重要。通过班级教育活动,让每一位学生正视自己的班级角色,让每一个孩子面对班级都能自信地说:“我很重要!”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

(四)发展自己:我能行。培养班级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实现班级管理“从自律走向自觉”。通过学生班级自主管理实践,学生人人心服口服,个个心情舒畅,每个学生都能自豪地说:“我能行!我是真的很不错!”从而更加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为此要发挥班委会的核心力量。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为班级的火车头,起着“唯余马首是瞻”的作用。

(五)超越自己:我还可以做得更好。通过我的疏导,实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主动营造一股“为集体争荣誉光荣”的热潮,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学生都能自信地说:“我还可以做到更好!”学生乐于自主管理,善于自主发展,能够在班级生活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并实现有效的自我超越与创新。

三、自主服务的意识

在当前我国的教育上来看,学生普遍缺少自我服务的意识,也许是我国的民族风俗上来讲我国的家庭教育不同,总是把孩子当成一种除了学习其余都不需要想与做的工作。而在学校我国教育业属于填鸭式教育总是把准备好的东西交给学生。虽然我国现在正极力改变教育方式但是在现在基础上还是无法改变这种方式,这就使我国的学生们缺少那种自我服务的意识。

所以要从根本上去改变我国的这种方式,而且要使孩子们知道要自己去服务自己,自己去服务他人,这样孩子们将会不断的走向自我成功。

在我国以后的教育中要不断的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改变我国的现今教育方法方式,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填鸭式教育。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董少强

第二篇:自主管理的动力在于自主创新

最近,现代学校制度作为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当然,从政府到学校,从专家到校长,都要“议”这件事。但是,现代学校制度最终还是要由学校来实施,所以理解和把握现代学校制度“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这四个基本要素,显得更为重要。

在这四个基本要素中,“自主管理”对于学校来说,应该是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一直都有这样的提法;说它陌生,又因为始终没有真正的付诸实践。原因很简单,相对于现代学校制度而言,“传统”学校制度实际上就没有“自主”这个概念。尽管是学校管理,也要由“上级”作主。而且,这些年学校的“上级”又越来越多。从行政到教研,从财务到设备……哪个部门都是你的“上级”,你想“自主”自然很难。

现代学校制度给了学校管理极大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在坚持规范、民主、开放和保证依法办学、落实民主监督、推进社会参与的前提下,加强自主管理。但是,这种自主管理,不能再因循守旧,不能再按部就班。它需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管理目标。学校在这样一个持续推进自主创新的过程中,起码可以从三个方面深入探索管理的新模式。

一是通过自主创新,探索有效运行的机制。说到机制,这应该是学校的“大事”,因为它确实时时、处处影响着全局。但是,这件事又总有点让人难懂的感觉。因为社会正在转型,教育也在转型,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就是转型的“标志”。要是给它做个“解词”,大概还好理解一些。机制其实是指一个有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特性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现代学校制度的运行机制,同样需要这些内在“元素”。在中小学,校长负责制作为现代学校制度运行机制的表现形式,应该充分地把这些“元素”融入其中。但“融入”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只能通过自主创新,在探索中发现,在试行中总结。比如,决策、执行、监督,在校长负责制中究竟如何具体分工?如何相互约束?如何构成合力?尽管已经搞了20来年,有时还是莫衷一是。静海县创新推出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机制。其实,他们也是被“逼”出来的。“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政策下达以后,原本把学校当成自家事情的乡镇、村,失去了当年支教的热情。学校,特别是“根儿”一直就扎在村里的小学,上下都“够”不着了。就在这时,他们自主创新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机构”——学校董事会(有的称之为“理事会”)。学校把自己服务范围内的村委会主任、当地企业家以及有一定声望的社会知名人士聚在一起,成立董事会,校长也加入其中,大家共同推举董事长。校长定期汇报工作,提出学校的设想,由董事会成员共同审议。不少地方的学校董事会不仅帮助决策,还组织支教。只要学校遇到困难,董事会成员真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所只有12个班的小学,董事会看到了县里按照规定配的4套多媒体设备,就问校长够用不够用。校长说,有时比较紧张。董事会就马上决定大家出资,每班都配一套。他们说:“学校是国家的,孩子是自个儿的。咱给自个儿的孩子花钱,值!”这话说得尽管有些“草根”,却发自内心。两年来,静海县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居然能够“领跑”全市的同类地区,应该说与这个文件里找不到的“机构”密切相关。正是这个“机构”,使管理的有效机制渐渐“成长”起来。用校长的话来形容,“董事会集中的是智慧,分散的是压力”。如果学校的教代会、家委会乃至校务会,再全面发挥各自作用,真正形成有效机制,现代学校制度一定表现出它特有的突出的“表现”。可无论哪个方面的机制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绝无先例可循,只能自主创新。

二是通过自主创新,探索深化改革的策略。说到改革,这应该是学校的“要事”,不然大家下了这么多工夫研究、实践、总结、推广干吗?不就是要用改革寻求路径、推动发展、提高质量、办出水平吗?所以,这些年林林总总的改革项目,哪个学校也没少做,哪个校长也没少抓。但是,大家的收获不尽相同。有的在实践中站住了,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退出”了。原因就是任何改革项目,总要有相应的配套策略作为支撑。而且,这种“支撑”应该是科学的、系统的,否则必然是无本之木。改革项目研究的全过程,必须让自主创新贯穿其中,使改革的策略得以逐渐完善优化、逐步成熟,最终由创新策略转化为创新成果。比如教学管理改革,势必要聚焦到“高效教学”上来,否则教学管理改革肯定没有意义。但要是没有自主创新一套科学的、系统的策略,最后结果很可能就是没有“结果”。天津市梅江中学推出过一套策略——“课堂教学二二三”,即每一节课都要做到“两个不超过”、“两个不少于”和“三个必须”。“两个不超过”是指教师讲授新课不超过20分钟,解决“突发”事件不超过20秒钟;“两个不少于”是指教师提问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学生,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三个必须”是指必须按时上课、下课,必须使用一种媒体,必须要有学习反馈。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内容并不新鲜,你要是愣一看,的确有点儿似曾相识。然而,它的自主创新价值恰恰在于能够把这些大家都见过甚或都用过的办法,经过自主创新,很理性地整合在一起,变成学校自己的整套策略。先看“两个不超过”:前面一个要求教师“精讲”,为“多练”打好基础并留出时间;后面一个又针对学校实际给教师打了“预防针”——千万别为一点小事儿就没完没了地跟学生“较劲”,上课时间上课“最大”。再看“两个不少于”:前面一个是要求教师尽量和学生互动起来,不要“满堂灌”;后面一个是为了尽量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至于 “三个必须”,更非常“综合”,向教师明确传递了保证教学效率、用好教学技术、达到教学目标三项刚性要求。正因为有了这样一套改革策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课堂教学规范了,教师能力提高了,高效教学见“效”了。可见,改革没有策略不行,改革策略没有自主创新同样不行。

三是要通过自主创新,探索破解难题的方法。说到难题,这应该是学校的“常事”。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哪个学校的难题都是一个接着一个,而且还要求学校处理得合法、合理、合情,不然谁都有可能给你个“样儿”看看。特别是那些涉及学生的难题,更不能出现闪失,因为它不定牵动了哪根利益“神经”。但是,如果单靠行政的规定要求愣“拍”,或者只用别人的现成经验生“套”,肯定要碰钉子。此时,只有把自主创新融入自主管理之中,才会用智慧破解难题。比如,“班额”超标就是件令人头疼的事儿。如果说人均受教育机会因此而减少了,有些过于专业,明摆着人均出事故的概率因此要提高的,这可非常实际。严格限制班额,不仅是国家规定,也是国际惯例,因为它是教育规律。以前,咱们的教育资源不足,你想遵循规律也很难。这些年咱们的实力强些了,教育资源多些了,遵循规律的条件也具备一些了。于是,在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启动了。当然,学校控制班额必然要先“拆”班,后调整。可是,往往还没等你动,家长的意见就先到了。换了班主任孩子不习惯,离开小伙伴孩子受不了……家长拿孩子说事儿,学校怕家长“找”事儿。经过一段时间的“对峙”,一般情况下学校只能以“稳定”为说辞,接茬儿“就合”下去。天津市实验小学却不然,他们通过自主创新,破解了这个难题。学校利用暑期,先在超班额的年级里组建了两个新班,并派两位新任年级组组长分别担任班主任。然后,动员自己的孩子在“拆班”范围的本校教师,无条件服从统一安排,让自己的孩子进新班学习。开学时,学校向这个年级的家长宣布了“拆班”、调整的决定,同时明确了“自愿申请,先报优先,额满为止”的十二字原则。校长说,这样做的理由有三:其一,班不“拆”不行,“安全第一”不能对付;其二,班主任不强不行,新班起步得立得住;其三,“子弟”不去不行,当年“子弟”得到学校照顾,现在教师理应支持学校工作。这个办法出台以后,难题真的不难了。原先听到“拆班”风声,托人要让孩子留在原班不动的家长,开始犹豫了。短短一周时间,班额调整顺利完成。其实破解别的难题也是一样,你要想处理得“严丝合缝”,没有现成的办法,就得自主创新。

如果给学校的自主创新“破”一下题,大概可以这样理解:强调“自主”,就是为了更加切合自己学校的实际;强调“创新”,就是为了更加贴近当今时代的要求。大概这正是现代学校制度要求“自主管理”的本意所在。★

作者:刘长兴

第三篇:德育管理特色:自主管理探究

一、提出的背景

在全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浪潮的积极引导下,就新课程评价方面,大家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它不仅强调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更强调要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其中尤其强调在对学生的管理当中要体现对教育对象——学生的尊重。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教育,课程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现代教育要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要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学生从原生态的传统的教育观念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学生的教育交到学生的手中。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工作正面临着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80年代末以来,德育问题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热点问题。当前学校德育管理,无论是在面向未来,还是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方面,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挑战。

我们认为我国德育的背景和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代社会特别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才能的考核。在此背景下的教育存在“唯智倾向”。

第二,“传统型”德育往往只重视约束性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受制于既定的道德戒律与规范,用以抑制每个人的独特需要与愿望,抹杀学生的个性与差异。

第三,从教育管理的形式上来看,我国德育主要是通过教师要求学生应该如何,而不是出于学生自己内在的认识,忽略了学生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四,当前中学生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自主、独立和平等的意识增强。他们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②上进心较强。他们对未来满怀希望,乐于开拓。绝大部分学生有着独立地处理和安排自己集体的强烈欲望,有着展示自己的才华的心态,有着向往为集体和他人工作的心理渴求。③心理与行为有冲动性和逆反性。随着独立意识的增强和意志品质的日趋坚强,但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容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

另外,中国教育学会的鲁洁认为,在对西方国家德育工作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建立在相互对立的、单子式个体基础上的人之自我中心主义的危机。因此,学校德育既要成为学生独立人格、丰富多样个性的催生剂,又要成为自我中心无限膨胀的解毒剂。

第五,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因此,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全人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二、概念界定

“自我管理”指人对自身的生理、心理、行为各方面的一种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料理、自我学习、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等。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学历和社会阅历的提高,呈逐步提高的趋势,但因个体差异和环境的不同,他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实行“自主管理”必须遵循4项原则。①信任原则:我们对学生建立“人性善”起点,期待人人能进步,相信人人能成功。②尊重原则:只有尊重才能引发自重,引发共鸣;只有自重才能进步;只有共鸣才能有成效。③理解原则:没有理解,就没有尊重。理解生爱,理解才能沟通,理解才能成功。④激励原则:有措施没有激励不行,有管理没有奖励不行,有行动没有奖惩不行。只要学生在自我操作的过程中有进步,哪怕是一点点,都要有说法,都要有鼓励。激励机制的建立,就像润滑剂,不断在滋润着学生的进步。

三、理论依据

1.木桶原理

木桶最大盛水量决定于最短木块的高度。这说明,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素养的学校才是真正意义的集体,否则只是人员的简单集合体。所以,管理者应致力于提升全校学生的文明素养。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关注的是个体的人、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人。人本主义理论十分重视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它是现代管理理念中的理性科学主义管理和非理性人本主义管理的有机结合体。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提供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的各种能力是有一定潜力的。

四、具体措施

我们学校在实行自主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四结合管理”,即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层级管理与合作管理相结合、宏观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

1.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

制度管理是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和“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局面、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管理思想,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制度管理包括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制度的具体落实两个方面。学校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订《学校管理手册》、《学生手册》,通过校团委和学生会讨论、颁布“学生一日自律与他律常规”;细化优秀班级、文明班级、星级宿舍等具体要求,明确优秀生、文明生、进步生评比条例。同时要求班主任健全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一整套学生自查自纠、值日班干部督促检查的自主管理的监督机制,如干部的轮换竞选制度、班级日记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学生自主管理能真正落到实处。

人文管理就要以人为本,追求和谐,体现人的平等,尊重人的需要。21世纪科学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文化的非理性主义相融合的管理学理论特别注重人文关怀,尊重个体自主选择。因此在制度管理的同时,学校领导要重视人文管理。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人、爱护人和发展人。在对学生管理过程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合理需求,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价值,用集体的力量去影响他们,感化他们。

努力在学生学习中营造和谐氛围,强调自我的身心和谐,强调人与人的人际和谐,强调遵守规范的社会和谐,强调与生活空间的自然和谐,使学生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班规的制订要根据学校的要求,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从学习、纪律、品德、体育、卫生、日常行为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由于这些班规是学生自己参与制订的,在执行中,学生都较为自觉遵守。

“得人心者,得天下。”一所学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实行和谐教育,才能赢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和谐发展。只有和谐发展,才能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实现大科学教育发展观。

2.层级管理与合作管理相结合

学校的层级管理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构建一个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实施分层管理,分块负责,分类考核,强化年级组管理,在校长负责制的行政框架内,实施条线管理和分块管理的有机结合的分层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教处、教务处、教科研处、总务处等职能部门的管理功能,体现条线工作的特色;学校要高度重视以年级为单位的分块管理,在各年级设立“年级工作处”,根据各年级段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把条线工作的每一项职责、任务具体落实到位。实行管理重心下移,权力下移,责任下移,形成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的职、权、责相统一的管理机制。在学生管理上以“五自”为核心(即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强化“五心”教育(即忠心献祖国、爱心献社会、孝心献父母、关心献他人和信心留自己),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设立学习部、纪检部、卫生部、劳动部、宣传部、体育部、自醒部,各部门通过学生会成员和青年志愿者具体实施管理。层级管理主要包括:①校级学生自主管理:设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包括宿管会、纪检会、学生团委会、学生心理协会和学生社团等。②年级学生自主管理:设置学生年级主任助理、年级团总支。③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实行班干部轮换制、班干部全员制、组长负责制、学生互助组和班级文化建设等。

合作管理模式,是指不同管理部门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有共同的方向),组成一个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管理团队。合作管理“并不是多部门的松散组合,而是一个跨部门的有机整体”。合作管理中,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员,他们有明确的合作理念、必须遵循的合作原则、相对稳定的合作方法和评价方式。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尊重,彼此协调,清楚自己在管理中的作用,并根据各自部门特点共同解决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合作管理包括:①条线和分块的合作管理:在学校实行的层级管理的情况下,通过有机合作提高管理效率,彰显管理效果。因此可以在各年级工作处安排副校长、政教主任、教务主任各一名,以便随时相互协调,有机合作。②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管理: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教师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如果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效果将锦上添花。因此学校在管理过程中推行学生参与部分校务管理制度。小到关灯、关窗,大到班会集体活动的组织,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同时让学生参与评班级,评教师,评学校活动;设立校长信箱,倾听学生呼声和建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仅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而且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③学生与学生的合作管理:学生的自主管理是学校自主管理的一个重要内涵。学校在加强生生合作时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设立学习部、纪检部、卫生部、劳动部、宣传部、体育部、自醒部;二是通过竞选,选拔一批学生组成青年文明监督岗,负责校园值日;三是开展“文明班级”、“星级宿舍”评比活动,让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

3.宏观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

要重视宏观管理,精心配备师资力量,高效整合教学资源,科学开发教师潜能,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实现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目标明确,管理制度科学,管理模式有特色。坚持“全面育人,发展特色,人人成功,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科研兴校,健康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弘扬“争先、领先、抢先”的“三先”精神,以“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创‘星级’高中”为主题,坚持依法执教与以德执教相结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公平竞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学校。潜心探究“和谐教育”,实施精品管理,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我校教育改革的主动发展、健康发展与科学发展的新步伐,进一步探索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人本化学校管理的新路子。对于上规模的大型学校,学校领导在把握方针政策、更新办学理念、实行宏观管理的同时,还要实行精细化管理。从培养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的高度出发,积极探索科学的管理方法,精心打造学校管理的品牌。“全封闭管理,全身心关爱,全方位培养”正是这一品牌的集中体现。

坚持“欲做事,先做人”的教育原则,制订明确的《常规管理制度》、严格的《学生一日自律与他律常规》、健全的岗位职责,建立“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的体系,完善了《优秀学生奖励条例》,设立“优秀高一新生奖”、“学科竞赛奖”、“各科全优奖”、“进步生奖”、“文明之星”、“体育之星”和“艺术之星”等奖项。学校还可以进一步设立文明监督岗、卫生流动哨,推进学生自主化管理,抓实“三结合”制度,构建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在德育中突出“四导”:生活上的指导、学习上的辅导、心理上的疏导和思想上的引导。从日常行为规范开始,从一言一行的小事抓起,使学生从点点滴滴中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清晨整齐划一的出操队伍,白天活跃高效的教师课堂、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到夜晚莘莘学子的潜心苦读,都要展现出学校精心细心管理的亮丽的风景。

4.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目标管理原则,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多元提升,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通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班级、教师、学生的目标责任,赋予处室和年级第一责任人以管理、督查、考评、奖惩等权力,放手让他们创造性地参与管理实践。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的原则,努力做到目标人人明,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要坚持“全面育人,发展特色,人人成功,追求卓越”的目标激励制。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不仅有效地激发全体师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还使得学校的工作体系能够沿着学校管理目标的轨道科学提速,高位运行;不仅使学校各项工作纲目清晰、各有所司、管理到位,而且使管理操作政令畅通、纲举目张、下情上达。

学校在实行目标管理的同时还要强化多层面、动态性的过程管理制度。政教处对部分学生实行全方位、封闭式的跟踪培养。对暂差生采取个别谈心、部分座谈、观摩影片、实地参观、活动感悟、帮扶结对、自我实践和思想总结等方式。对优秀生采取改变管理模式、在感悟觉醒中找目标的方式。改善师生关系,在激励关爱中挖潜能;改建课程体系,在综合培养中求发展;改革教学方法,在启迪探索中获真谛的途径加强优秀学生群体的培养。

五、管理成效

课改实验区的德育管理工作,只要方向明确、措施得当,取得成效也是必然的。完成了在“磨合”中凝聚,在“整合”中提升,在“融合”中跨越,从而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增强学校的影响力,构建一支高水平的优秀教师团队,必然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充满创造力的优秀学生群体,进一步使学校走上高速发展的素质教育和优质教育的快车道。

着力彰显办学特色,打造了一个素质教育的品牌。在这样管理模式下,成效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学校办学品位得到明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的飞跃;校园文化特色得到彰显。

春风化雨勤润物,桃李芬芳香满园。课改人用自己的智慧“好快并举”地继续演绎和谐教育的个性魅力,洋溢自主管理的活力,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多元提升,和谐发展,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征程中,用心智去谱写绚丽的华章,用辛勤去创造未来的辉煌!

作者:朱禾勤 王国俊

上一篇:农业生态论文范文下一篇:农业生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