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主学习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习惯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作者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从兴趣、方法(过程)、能力三个层面重点强调了预习、课堂、作业复习的完整性,探索出一条能有效培养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途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自主学习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语文自主学习管理论文 篇1:

导学案对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调查与研究

摘 要: 为使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研究和实践获得知识和掌握技能,提高学习兴趣,作者在调查分析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初中语文导学案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对研究对象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的前提下,探讨了改进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导学案 自主学习

一、导学案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一)导学案的内涵

导学案对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初中生利用学案进行语文自主学习的状况,揭示导学案与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探索一种培养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本文所说的导学案指的是为了使学生实现从阅读、理解、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这个目的而制订的计划和具体措施。

(二)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其主要特征是:(1)能动性。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学习活动。(2)独立性。指学生在学习的各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量摆脱对教师和他人的依赖,为自己学习负责。(3)相对性。自主学习相对于接受式学习,并非完全脱离教师,还需教师的指导,它是相对的。(4)民主性。在自主学习中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教师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进行创造性思维,师生之间的互动应是开放的、坦诚的。

(三)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动机和掌握了这种学习的技能时,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他认为,在教学目标中,除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外,其他都是次要的。他主张教师不要一味地去讲解,要用咨询、辅导等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以便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实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学习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需要学生自己来建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初一、初二两个年级。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226份,回收有效问卷212份。问卷采用了不记名课堂即时完成的方法,保证了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习语文的兴趣的调查分析。(见表1)

表 1

调查结果反映: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兴趣是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缺乏兴趣,学习就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2.预习情况及其方法的调查分析。(见表2)

表 2

课前预习是听好课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调查表明,47.78%的学生在老师要求时才会预习,只有10%的学生总是能自觉预习,可见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我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教师对学生的预习缺乏指导,而且一般没有具体的预习任务,于是学生的预习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即使老师布置了明确的预习任务,完成的方法也不恰当,只有7.37%的学生先预习再做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可见预习是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3.听课、复习情况分析。(见表3)

表 3

课堂听课勤记笔记、课后复习巩固及时到位,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调查表明,32.15%的学生课堂听课中能“自动化的记笔记”和“记重点和难点”。84.69%的学生“只在考前复习”和“老师要求就复习”,说明学生的学习仍然是被动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老师的检查。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改革教法和学法,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的机制。所以探讨出一种初中语文自主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导学案对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

初中语文导学案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研讨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加以引导为辅的教学方式。它力图改变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注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了验证本模式的可行性,我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实验研究。

初中语文导学案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即在每篇课文教学之前,我发给学生一份自己设计的学案,让学生在课前或课上利用导学案先自主学习课文,然后课堂教学重点研讨学生自主学习未能解决的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对语文课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产生较为明确的意识和反应,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导学案的框架内容。(见表4)

表 4

(二)“学案导学”的实施程序模式

参照学案 自主阅读

独立思考 提出疑问

分组探究 合作学习

知识总结 测试评价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实验研究对象

以初二(2)、初二(3)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两个班学生语文成绩起点基本相似。(初二期末考试成绩)(见表5)

表 5

(2)实验时间和内容

2007年9月至2008年7月,内容为人教社初二语文教材。

(3)实验研究方法

运用导学案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为时一学年的实验。以初二(2)班为实验班(36人),初二(3)班为对照班(35人),教材、练习量、教学要求与教学进度相同,教学方法不同。在实验班始终使用导学案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授课。

在第一学期末(2008年1月)和第二学期末(2008年7月)分别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两次测验,比较这两个班级的平均成绩来检查教学效果。另外在第二学期末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法比较两个班语文学习发展情况。

2.实验结果的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实验,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的效果。

(1)学习成绩比较分析。(见表6)

表 6

实验前测试显示两个班的起点成绩相似,而实验后实验班平均成绩第一次测验比对照班高2.9分,第二次高7.2分,从考试成绩来看,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证实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很大,教师必须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达到发展学生潜能的目的。

(2)学习情况比较分析

由于实验的时间短,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成绩方面的差异还不十分显著,而且本研究的目的除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外,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①学习语文的兴趣、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比较分析。(见表7)

表 7

从统计结果看,通过实施导学案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验班同学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上课的参与度也得到了提高,对目前的教学方法感到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同学达到了87.14%,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由此可见,教学着眼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的。

②自主学习习惯调查分析。(见表8)

表 8

实验班有78.98%的学生不仅能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而且形成了自觉预习的习惯,实验班中已经没有不预习或对预习感到迷惘“说不清”的学生,因为不预习就无法参与课堂讨论,更无法完成课堂测验,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们都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实验班只有17.52%的学生的复习是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82.48%的学生养成了自觉复习的习惯,而对照班大部分的学生的学习仍是在应付老师和考试。

③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分析。(见表9)

表 9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超前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体表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并能明确重点和难点;能通过自学发现疑难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疑难;能积极帮助同伴解决疑难问题。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导学案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是一种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②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大部分同学养成了定期自觉复习的好习惯。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堂讨论,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④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导学案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知识的发展探究者的位置,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得到生成和发展,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研究导学案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深感教师发展的必要性。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教师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①要树立新的学生观;②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③要重视对学生的研究。这是一切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不断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其次,教师要用先进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勇于尝试,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学。

建构初中语文导学案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实验研究虽然取得初步的成效,但仍然处于探索实验阶段,许多做法还不成熟,另外,鉴于学生自身发展因素的复杂性和自身统计能力的限制,我只收集了实验结果时的数据,没有对前后数据进行详细的对照分析。在后续实验中,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增强实验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永,余文森,张文质.指导——自主学习.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翁燕文.“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中小学教学与研究,2001.

[3]陈时见.课堂管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李德显.课堂秩序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刘芹

语文自主学习管理论文 篇2: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习惯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课堂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作者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从兴趣、方法(过程)、能力三个层面重点强调了预习、课堂、作业复习的完整性,探索出一条能有效培养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学科素养;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近年來,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提出,让课程改革充溢着新的生命活力,让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理念进一步彰显。《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作为重要概念提出,并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从基础教育的性质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来看,其主体、核心和基础应该是人的主动性,即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习惯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反观我们的课堂现状,教师普遍重知识轻能力,学生一味依赖、跟随、被动、复制式学习,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益低下,更谈不上学科素养的形成。本文将以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实践为例,试图探索一条能有效培养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路径,让语文学科素养真正在课堂上落地生根。

一、激发学科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在学生学习中表现为“我要学”。“我要学”源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如何唤醒学生对于学习的自我意识,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对于本学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自然也就愿意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分享交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很多,本文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段文字为例,阐明激趣对于学生主动性的影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是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名家散文清新隽永,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长,对于刚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而言却很有难度。上到“雪地捕鸟”一节,如何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到动作描写的干净利落、准确流畅,以及背后蕴含的儿童的天真喜悦之情,笔者设计了在课堂上还原“雪地捕鸟”的场景。热心的家长依照课文连夜赶制了捕鸟的工具并亲自试用,第二天笔者在课堂上邀请了几位同学亲身体验,孩子们惊喜不已,异常高兴,把整个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这样,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名家散文的魅力,消除了与鲁迅作品的隔阂,而且重温了童年温馨美好的生命体验,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课前预习开始

语文教育学家叶圣陶非常重视预习,他认为“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新课改背景下,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同时,另一个矛盾就是会导致课堂进程放慢,教学效益也会相应地打折扣。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公开课都会非常重视课前导学,一般还会精心设计导学案。课前预习(导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公开课的效果。而在常态课中,许多教师无视、漠视预习的重要性,课前无预习、预习无方的学生大有人在。

要通过预习引领学习,教师首先要自己预习和“备预习”,尽量整合资源,原创预习单。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发挥预习应有的功效。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引进了新的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其中一项功能就是导学本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本向学生发送预习作业(而不是简单地发送一个上课课件),配合每一课而精心设计的预习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主动预习的习惯。另外,新教材改革之后,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课后习题增加了助教系统,为课前预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比如《猫》这篇课文,很多教师都会设计课堂上让学生梳理三只猫的特点和命运的异同。实际上,这一环节在课后习题里就有表格式教学设计,完全可以把这个环节提前到预习阶段,课上再交流即可,进而把时间留给其他思维量较多的问题。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自主化课堂的效益

1.引导质疑,唤起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会觉得课堂很无趣,多为被动式接受知识灌输,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还停留在浅层次。就拿阅读教学而言,如果我们还停留在条分缕析,停留在抓住某些关键性语句,总是让学生分析“是什么”和“为什么”,讨论“表现了什么”“告诉了什么”或者“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等万能式问题,得出的答案也往往是标签式和套路式的,学生的思维是不可能被激活的,更不愿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在课堂上引领学生看到他们自身阅读没有看到的东西,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学习才会真正发生,主动学习与深度学习才会真正发生,才会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惊喜。

2.巧设活动,拓展主动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它的核心目标。2018年9月新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新教材明确分为教读课、自读课、名著导读课、阅读训练课、口语交际课和写作训练课六种不同课型,从中可以看出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提到了一个新高度。而活动是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小到阅读课里穿插的课堂小活动(如新教材课后就附有许多有创意的活动方案),大到活动课课程(课型),都要遵循以生为本、以课定教的原则,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和学习活动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与分享,从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想强调的是,我们要像重视预习一样重视作业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将其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我们可以尝试在作业中引入活动,通过具体作业任务的驱动,拓展和内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上完课文《邓稼先》一文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邓稼先的科学精神和爱国热情,笔者带领学生走进上海市杨浦区院士风采馆,开展了“我与院士面对面”的语文实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是带着任务项目单完成活动的。实践证明,学生非常喜爱并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实现了主动探究、合作、分享与交流。

3.丰富评价方式,强化主动性。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过去教师在评价中担任主体和主要角色,现在课堂方式发生了变化,那么教学的评价方式也要做相应的调整。笔者在这里把它称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互动性评价”。

互动性的评价主体可以从教师拓展到小组成员、家长或其他与学习活动相关的人员,评价的内容要从单一的课堂回答问题拓展到参与活动的表现、作业完成的态度、学习成绩和自我反思等多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评价应该是量化的、可操作的,而不是口头的、随意的。比如,语文学科素养所看重的核心能力,如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可以纳入评价系统之中,通过多元评价,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实现自我管理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升华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背后意味着主体的责任意识,它不仅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能够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要求学生在课后还有主动习得语文的能力。如何在初中阶段养成自学语文的能力和习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课后学生自我监控和管理。

所謂自我管理,简单地说,就是指学生能将学习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并使之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比如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难题,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复习和坚持课外阅读,笔者采用的做法是,除了让学生做好观念上的准备,获取学生的支持和理解外,最关键的环节是和学生一起讨论制订了《考前自主复习的时间规划表》与《每日阅读打卡计划》,详细到具体的时间和任务量,定期上交教师检查。然后教师逐个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交流和指导,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和自我补救。实践证明,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积累的点滴进步,大大提升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明确要求,也是新课程背景下立德树人、形成和发展学科素养的具体着落点,还是时代赋予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使命。面临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要适应时代的变化,适应学生的需要,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课改理论,转变观念,研究行动,反思调整,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认识到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性和完整性,从兴趣入手,把握过程和方法,让能力在课堂中扎根,在课外阅读和实践中延伸,就一定可以走出一条既行得通又行之有效的路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涂静静

语文自主学习管理论文 篇3:

小学低年级语文自主学习策略浅析

【摘要】:教育发展是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在我国随着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不断落实和得到深入的实践,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了当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观念,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自学能力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但是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需要教师和家长不断合作和探索,采用有效的途径对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新课程标准改革方案的落实,使得当下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探索与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在课堂之中充分发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基本理念,强调要通过教师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知识,使得学生养成自主、自动、自发得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要求教师要关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和发现、积极鼓励学生对知识产生好奇和求学之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能够意识到自己为什么学习、能不能学会、怎么学习、如何强化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小学低年级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解,分析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小学低年级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1.1 习惯养成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

语文的课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基础,强调学生要融入到课堂之中,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才能将语文课堂的教学的目的发挥到最大。但是在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其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自控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低年级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后期学习得到保障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学习和作业的规范,同时采用二十一天习惯养成法,让学生在规范的要求中逐步养成好习惯。同时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对学习进行探索,在完成任务中让学生发挥出独立自主的主体地位。

1.2兴趣培养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入学习,实现自我探索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导入环节,让学生通过有趣得导入进入正课的学习。教师可借助实物、有趣故事、或者音乐音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使之达到积极进入语文学习的目的,并对问题进行探索,学到知识。

1.3 学习动机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上的因素

学习动机是引发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因素,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其主要的学习动机是兴趣、情感和奖励。教师要与学生多沟通,树立亲和的形象,让学生能够喜欢这个语文老师,并渴望获得老师的表扬和认可,在情感上获得老师的关爱,同时会的父母的认可和奖励。所以在低年级学生语文的学习之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自我探索,在获得成就之后,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能够坚持努力下去,获得更多得成长。

1.4 环境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影响

学习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兴趣的激发产生一定得影响,所以在学校教师要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通过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来感染学生,使之在环境中获得更多的正面影响,促进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家长也样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且学习文化浓厚的环境,确保学生能够对语文有更多的重视。

二、小学低年级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各小学语文老师都在积极参与到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之中,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卻存在很多的问题,就以下几点问题展开讨论:

2.1 学生很难意识到学习对自身的意义。学生对自主学习没有很好的认识,认为学习是老师引导才能完成的事情,没有正确意识到自主学习的意义,难以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导致学生无法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学习自制力的不足。

2.2 学生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途径有限。由于学生常通过教师的教授获得知识,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很难自主获得学习的知识,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收获不大。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和鼓励,避免学生过于以来教师,使之能够培养chu良好的学习习惯。

2.3 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常常出现学生之间较大的差异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很高,自主学习的效果也很好;但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导致其学习效率的低下,而且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2.4 学生对自主学习感到枯燥。由于学生在课堂上通能够和老师进行沟通,获得表演,但是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常常因为难以形成一定的合作关系,使得学生对此感到非常疲惫和没有积极性。对此教师要在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时,给予学生表现自我,总结自主学习成果的舞台,以此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2.5 学生无法对自主学习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进行规划和评价。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很难对自居的学习进行规划和作出长期打算,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设立一定的目标,所以就需要教师对此作出一定的指导,并为学生建立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的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短处。

三、小学低年级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3.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做到家校的联合

一是,教师要在学校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自我学习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二是,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制定计划,使学生能够将在学校培养的自主学习好习惯能够持续到家中。家长要监督孩子完成任务,并且积极鼓励孩子进行自主学习,对孩子的成就加以表扬,配合和协助教师完成孩子的自主学习好习惯的培养。

3.2 发挥线上教育的作用,将教师的教学影响范围扩大

在学生离开学校回到家中之后,由于距离较远,教师难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难以实现培养目标。学校可建立一个家校网络学习平台,制定各年级的教学任务网站,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进行打卡和反馈任务完成效果,并且教师要在网站上积极反馈意见,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阶段语文自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期进入高年级进行语文教学打下基础。语文自主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阅读素材,提高语文的学习素养,成为一个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梅让自主学习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1.吉林教育,2012(18)

[2]周袁红自主学习让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别样风采[J]新课程(小学),2015(12)

[3]王萤.小学低年级语文自主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2019(45):63.

[4]王丽霞.小学低年级语文自主学习策略浅析[J].教育观察,2019,8(33):101+111.

[5]胡丹华.小学低年级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14):88-89.

[6]袁增宇.小学低年级语文自主学习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0(25):127-128.

作者:佟蕾

上一篇:自主学习小学数学论文下一篇:舞蹈教学教育理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