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俗诗词酒文化论文

2022-07-03

摘要: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人们日常的交际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及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不单单是一种饮品,其文化也与人们的精神世界相互交融。酒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酒文化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由此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饮酒习俗,至今还有很多酒俗保留了下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统节俗诗词酒文化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节俗诗词酒文化论文 篇1:

论中国酒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五个关键问题

[摘 要]酒文化发展是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当今,中国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突出存在文化自觉、酒驾治理、饮酒保健、酒风改良、文化融合等五个关键问题。中国酒文化自觉主要是明白其形成、特色和发展趋势。酒驾在中国难以遏制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当代酒礼酒德建设乏力以及酒驾治理手段欠缺所致,所以,应从加强酒礼酒德建设和完善酒驾治理手段入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酒驾治理体系。对于饮酒保健,主要应关注其功效和市场问题。保健酒厂应在质量管理、产品细分、突出特色、体现差异、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老字号振兴、非遗生产性保护、打造企业品牌、电子商务、餐饮配套、物流配送、酒类会展等方面精耕细作并寻求突破。改良酒风是中国酒文化建设的政策性任务,其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严格监管公务接待用酒;二是以专项政策改进地方酒风,进而形成正当消费、理性消费、节俭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透明消费的酒文化。酒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文化、互联网文化的融合已成常态,并有利于形成新的业态、动力源和增长极。

[关键词]中国酒文化自觉;文化传承;酒文化创新

中国酒文化以酒礼酒德为核心、引领和规范[1],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2],可概括为三个层面:酿酒层面的精神、技能、工具、原料、空间等;饮酒层面的礼仪、器具等;横跨这两个层面的酒俗酒风、诗词歌赋、神话传说、典章制度等[3]。酒文化发展是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当今,中国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突出存在文化自觉、酒驾治理、饮酒保健、酒风改良、文化融合等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对中国酒文化、酒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自觉

费孝通在其论著《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中提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形成、特色和趋向。”[4]明白中国酒文化的形成、特色和趋向,是其相关问题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一)中国酒文化的形成

1.在物质层面。根据张崇琛(2000)[5]、冯恩学(2015)[6]等学者的研究以及对吉林省大安酒厂遗址的考古,中国白酒(蒸馏酒)的商业性生产始于辽金时期。在此之前,中国生产的酒类主要是黄酒(发酵酒)。也就是說,中国酒文化在早期是黄酒文化,然后才是白酒文化。此外,不同时期的制酒原料、酒具也反映了当时物质层面的酒文化。

2.在精神层面。中国古代文人往往借酒起兴助兴、抒发情怀、激发灵感、释放潜能,逐渐形成了借酒促诗、借酒生词、借酒颂歌、借酒激赋、借酒疾书、借酒成画的文人酒文化。在朝堂宴会、接风洗尘、饯别送行、自饮独酌、亲友相聚、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场合,表达酒情、酒态、酒具、酒味、酒场、酒令、酒艺、酒制、酒境的诗词歌赋和书画艺术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流传至今的五万余首唐诗中六千多首与酒有关[7];《宋词三百首》中126首与酒有关;杜甫诗文中与酒有关的约占21%,李白的约占16%,白居易的约占25%[8]。

3.在制度层面。中国酒文化体现了所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例如,西周酒文化有“五礼”: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吉礼”用酒主要是为了实现心愿、趋利避害、追求回报。“嘉礼”用酒主要是为了人际沟通和联络感情,包括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赈幡之礼、贺庆之礼等。“宾礼”用酒主要是为了接待宾客,包括朝、宗、觐、遇、会、同、问、视等,其器具摆放、饮酒秩序等都要遵从严格的等级规范。“军礼”用酒主要是为了鼓舞士气、宣扬国威君威。“凶礼”期间虽然要减膳少饮、停止娱乐,但也要以酒祝寿归天、祭神祀祖、敬仰先人。随着中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传统的酒礼酒德逐渐消解,但新的酒礼酒德尚未确立,地方酒制也各有圭臬,制度层面的酒文化仍处于混杂多元状态。

4.在行为层面。中国的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的酿制技艺,中国领先全球的陶瓷酒具烧制技艺(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在于烧制温度、使用原料、坚硬程度、透明度和釉料),各个地域和民族丰富多彩的酒事活动等,都形成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

(二)中国酒文化的特色

与西方国家的主要酒种——葡萄酒、啤酒及其玻璃酒具相区别的是中国主要酒种是白酒和黄酒,其传统酒具大多为青铜器、漆器、陶器和瓷器,其制作和包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传统美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是中国酒文化的物质特色。与西方国家的酒神精神、法治精神相区别的是中国传统酒文化体现了文人雅士的放荡不羁和创作才华,并与儒学同体同构,中国的现代酒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中国酒文化的精神特色。与西方国家对酒类问题较为完善的综合治理相区别的是中国的传统酒文化以儒家“礼治”为基础,并被统治者赋予了树立权威、明确等级仪式化的功能,而中国的现代酒礼酒德和相关法制尚处于建设阶段,这是中国酒文化的制度特色。与西方国家看重酒类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相区别的是中国酒文化体现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即更看重酒事活动中主宾的身份和地位、遵循的酒礼与酒德、场面的奢华与气派、气氛的和谐与热烈、关系的融洽与拉近等,这是中国酒文化的行为特色。

(三)中国酒文化的趋向

影响中国酒文化趋向的两大现实语境:一是全球化,二是现代化。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酒文化的发展趋向,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中外酒文化之间的关系。一些外国酒文化在其强势经济的裹挟下流入中国,并在文化软实力占优的情况下与中国酒文化相交融。中国酒文化若因此淡化甚至丢掉自己的民族传统,就会变成羸弱、无根、忘本的文化;若自我陶醉、故步自封,也会与现实渐行渐远。中国酒文化唯有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为内在要求,以中外互补、求同存异、融合创新为发展路径,才能彰显自身特色、增强国际认同、提高国际地位、促进国际传播、开拓国际市场、繁荣国际贸易。

在现代化语境下,中国酒文化的发展趋向,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首先,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保存,而是包含创新的延续。有关部门应研究中国酒文化的发展脉络和传承机制,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传承水平和传承积极性,保护传统酒镇、酒村、酒区、酒肆、酒坊、酒窖等文化空间及其传承体系,对酒文化既要进行传统表达,又要涵养现代生机,尤其要借助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现代管理增强其传承的动力和活力。在此基础上,应以新思维、新科技、新材料、新方法来开发利用酒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以现代精神文明改造传统酒礼酒德,以现代社会治理改变酒风酒俗,以更高标准创造新的酒文化。

二、酒驾治理

中国机动车驾驶的普及性和民众饮酒的普遍性,使得酒驾(包括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成为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尽管2011年2月2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车定为犯罪,2011年4月2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修正案(二)》再次明确了酒驾的责任归咎,但仍有不少人不顾法律威慑,不顾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抱着侥幸心理实施酒驾。2014年,中国发生酒驾交通事故5 669起,导致8 000多人伤亡,而且,机动车违法统计排序中酒驾违法位列第二。酒驾在中国难以遏制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当代酒礼酒德建设乏力以及酒驾治理手段欠缺,所以,应从加强酒礼酒德建设和完善酒驾治理手段着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酒驾治理体系。

(一)加强酒礼酒德建设

禁酒文化是一些西方国家治理酒驾的基础,而当今中国受传统酒礼酒德的影响,很多国人仍然鼓励多饮、赞扬能饮、夸耀善饮,而且以酒事活动作为人际应酬的介质和工具,认为“无酒不成席”“酒桌上好办事”,酒产业的商业话语也赋予饮酒以各种美好的象征,许多地方仍流行劝酒、拼酒和变花样逼酒,这就意味着中国在短期内难以形成以禁酒为主题的酒礼酒德,也难以复制西方国家以禁酒文化为基础的酒驾治理。

在此情况下,我国应借助各方力量,以交通安全建设并强化当代酒礼酒德,以媒介广泛传播和相关活动组织者让大众耳濡目染、亲身体验当代酒礼酒德,逐渐形成驾驶员自觉自律、他人劝诫监督的社会氛围,进而形成酒驾治理的基础。这就需要政府带头组织整治酒风和治理酒驾的相关活动,需要交通部门向全社会进行科普和案例教育,让大众了解饮酒对驾驶员生理的影响和酒驾事故的慘痛教训,需要文化和媒体机构创作、传播理性饮酒或禁止饮酒的宣传内容,或梳理传统酒文化中有利于酒驾治理的文本,如《酒戒》《酒诰》《酒训》《酒箴》,并将其改编为新的版本,需要酒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发布禁止酒驾的公益广告,需要餐饮企业推行安全、健康、文明的餐饮文化,提供醒酒、代驾、代呼出租车、张贴醒目标语等安全服务,需要监督机构向警方及时通告拒绝接受安全服务且试图酒后驾车的人员状况,并将其列入不良行为名单。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形成他律与自律、限制与自由、责任与权利、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当代酒礼酒德,才能以此为基础提升酒驾治理效果。

(二)完善酒驾治理手段

1.在法律手段上。中国应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将酒驾治理与所有涉酒问题的法律治理联系起来,加强涉酒立法,明确执法主体,丰富惩处手段,加大惩处力度,建立有序衔接、体系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执法队伍。相对于道德建设的本土性和根植性,法制建设具有通用性和移植性特征,因此,借鉴或移植其他国家富有成效的法律,应是中国治理酒驾的重要路径。

2.在行政手段上。政府应从源头入手,让酒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履行预防酒驾的社会责任,要求其龙头企业带头发布预防酒驾的公益广告并明确广告播放的内容和次数,同时加大对酒类广告违法的处罚力度。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政府可施行酒类产品销售许可证制度,并要求企业在酒类产品包装上印制交通安全警示语。针对乡镇农村酒驾治理薄弱以及摩托车、农用车酒驾多发的问题,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应专门开展生动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组织村民集体学习并相互监督,同时加强对乡镇农村酒驾的查处力度。

3.在传播手段上。应组织传媒机构制作、传播相关的宣传内容,并面向社会公众开办针对涉酒问题的讨论专栏。通过该专栏的自由讨论、平等沟通和参与者互动,既可围绕酒驾协调各方价值观,并达成群体共识,又可深化对其他涉酒问题的认知,进而有利于发动更多部门和民众参与监督管理,有利于推动相关非政府组织成立并发挥作用,有利于建设新的酒礼酒德,有利于酒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交融和价值和谐。

三、饮酒保健

随着中国城乡居民保健意识的显著提高,饮酒保健得到了普遍认同,保健酒文化也就成为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类型。保健酒文化在物质层面有保健酒、中药酒、酿制或调配工具,在精神层面有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养生保健理论、企业和产品声誉,在制度层面有医药管理制度、酒业管理制度,在行为层面有生产的规范操作、产品的合理使用,等等。对于饮酒保健,主要应从关注其功效和市场问题入手。

(一)保健酒的功效

按照中医药理论,酒能浸出并保存中药材的有益成分,能使药力外达肌表、内通血脉,能促进药物成分吸收,能提升药材的药力和疗效,所以,中国自古就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资料显示,适量饮酒者的健康水平普遍高于一般人群[9]。那么,饮酒到何种程度才算适量?这不仅要参考医学上的指标,还要考虑个体的健康状况和饮酒状态等。

按照功效,中国的保健酒可划分为两大类:对症类和补益类。前者对特定人群或特定身体部位、生理系统的病症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因而药材选配严格、用药禁忌明确,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中一些可作为药品在药店销售;后者适用性强、安全性高、消费面广,通常具有延缓衰老、补气养血、美容养颜、滋阴壮阳、养护脏器、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一般是作为饮品、食品在商业网点销售。

(二)保健酒的市场

1.为了迅速扩大市场,一些保健酒厂在营销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在质量管理和消费者服务上没有下足功夫,其结果是企业发展缺乏后劲。

2.为了牟取不当利益,一些保健酒厂夸大其产品的功能和疗效,在专利和非遗的申报上弄虚作假,聘请明星或专家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其结果是被媒体曝光或被工商查处,這不但败坏了其自身信誉,也影响了整个保健酒市场。

3.为了以品质、诚信、创新、品牌来开拓市场,一些保健酒厂注重质量管理并将工艺流程公开展示,详细说明如何生成动植物浸提物、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酯类、多酚类等有益成分以及如何滤除杂醇类、醛类、酮类等有害成分,或者以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获得知识产权保护、以保密配方获得商业机密保护、以老字号获得商标保护、以传统技艺和传统知识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以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老字号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来打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

将来,保健酒厂若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发展,还应在产品细分、突出特色、体现差异、电子商务、餐饮配套、物流配送、酒类会展等方面进行精耕细作并寻求突破。

四、改良酒风

酒风直接体现了行为文化,并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紧密关联。正常的餐饮娱乐,人们往往以饮酒放松自我、增加趣味、增进感情、消除隔膜。正当的人际交往,人们有时以赠送酒类礼品表达情谊、和谐关系。但更引人关注的是中国的不良酒风,如公款吃喝、借酒事活动进行公关和贿赂、借各种名目滥办酒席、借大操大办收取礼金、为了攀比和“面子”铺张浪费等。虽然有的不良酒风得到了遏制,但有的仍在变相发展甚至加剧蔓延。中国高档礼品酒市场大于自饮酒市场的事实,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良酒风的严重性。不良酒风不仅浪费大量公款、加重家庭负担,更使得一些人饱受“酒精考验”进而健康受损,更会损害中国的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恶化干群关系和人际关系。改良酒风应是中国酒文化建设中的政策性任务,其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严格监管公务接待用酒

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类似规定,对公务接待用酒进行更加具体、更加严格的监管。例如,新疆、安徽等地在规定中要求政府、国企、事业单位的公务接待一律不得饮用任何人和任何单位提供的任何酒类,因外事接待和招商引资等特殊情况需要饮酒的,必须报本级纪委(纪检组)审核批准。 在国家和地方“禁酒令”渐趋严格的情况下,公职人员的不良酒风明显扭转,但还有一些公职人员将酒席转移到食堂、会所、民宅、农家乐等隐秘场所,并通过地方政府预算中的“其他支出”、黑市发票等报销费用。对此,应改革公务接待制度和报销制度,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和预算约束功能,要求党政机关定期向社会公布“三公”消费,实现公务接待预算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进而杜绝隐蔽吃喝、暗箱操作、隐性开支、做假账等不良行为。

(二)以专项政策改良地方酒风

在这一方面,一些地方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贵州省普定县出台了《关于禁止国家公职人员违规操办酒席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引领淳朴民风规范酒席办理工作的意见》,并由主要县领导牵头成立了“规范城乡酒席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了“四五六”工作法,即组建四支队伍(宣传队、互助队、纠风队和巡查队),明确五个内容(酒席的范围、规格、流程、标准和主体),强化六个环节(责任分解、村民自治、宣传引导、台账管理、公开曝光和督促检查)。该县将酒风改良与星级文明户评比挂钩,滥办酒席者不仅失去评选星级文明户的资格,而且要受到处罚。该县实施以上政策之后,公职人员违规操办酒席的事件基本杜绝,民间以各种名目滥办酒席的现象也显著减少,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谋求发展。

以此为参考,各地政府应以切实有效的专项政策改良酒风,使地方形成正当消费、理性消费、节俭消费、健康消费、文明消费、透明消费的酒文化。为了遏制酒类产品的特权消费、求人消费、炫耀消费和奢侈消费,避免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形象受到不良影响,政府应制止地方酒厂为其产品贴上“部门专供、领导专用、帝王御用、国宴等级”等标签,并没收贴有此类标签的产品。

五、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可分为物质文化的融合(设施、设备、人员层面)、精神文化的融合(企业精神、理念、知识、科技、品牌层面)、行为文化的融合(管理行为、业务行为层面)、制度文化的融合(行业制度、企业制度层面)。目前,酒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文化、互联网文化的融合已成常态,并有利于形成新的业态、动力源和增长极。

(一)酒文化与旅游文化融合

该类融合使得酒文化具有了旅游价值和旅游功能,由此也产生了新的旅游类型——酒文化旅游。根据酒文化的类型,酒文化旅游可分为白酒文化旅游、葡萄酒文化旅游、啤酒文化旅游、黄酒文化旅游等;根据发展的侧重,酒文化旅游可分为生态旅游、工业旅游、节庆旅游、遗产旅游和养生旅游。名酒生产企业是酒文化旅游的主要发起者。例如,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绵竹剑南春、古蔺郎酒等名企推出了宜宾五粮液酒史博物馆、中国宜宾酒圣节、泸州老窖陈列馆、泸州1573老窖窖池、剑南春酒史博物馆和酒坊遗址、郎酒厂天宝洞和地宝洞等酒文化旅游产品。此外,一些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也发起或支持酒文化旅游,如泸州市建设“中国酒城历史文化旅游区”并将酒文化旅游确定为该市旅游的主打类型、宜宾市打造“中国白酒之都”、青岛市政府将“青岛国际啤酒节”打造为国际著名的酒文化旅游品牌和亚洲最大的啤酒旅游盛会。

(二)酒文化与创意文化融合

该类融合使得创意设计、创意开发成为酒文化创新的核心动力,使得创意产品成为酒文化创新的重要成果。例如,对酒类产品的造型、包装、展销、广告、衍生品以及酒厂的建筑、内外部环境、品牌形象、网站等进行创意设计,对与酒相关的诗词歌赋、文物古迹、名人名事、民俗文化、工艺美术、工业景观、农业产品等进行创意开发,推出既保留酒文化韵味和内涵又满足消费者审美、实用、便利、安全、舒适、时尚等需求的高附加值创意产品。

(三)酒文化与互联网文化融合

该类融合使得与酒相关的企业网站、电子商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不断涌现,酒类产品的生产、仓储、运输、销售、消费环节逐渐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向自学习、自适应、自协调、自进化并且不断创新的“智慧型组织”方面转变,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开始以互联网思维发展酒产业。例如,从业人员以大数据分析市场,面向不同的消费者及其“痛点”进行产品的精准开发和精准营销,企业以020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以C2B模式保障消费者的参与权、定价权、选择权、评价权进而实现企业与消費者双赢,以交互式网络平台将消费者转化为编外员工和企业“粉丝”,以网络营销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营销法则,以全球化网络体系将产品生产和企业经营模块化,以小众市场和分散市场开发实现“长尾”经济效应。

六、结语

本文对中国酒文化的五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理论阐释,尤其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角度对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以期有利于酒文化自觉、酒驾治理、大众健康、酒风改良和产业融合,有利于中国酒产业探寻发展路径和优化发展环境。由于以上问题涉及众多领域且相互关联,所以其实践者应打破不同地方、部门、行业、企业之间的壁垒,建立跨领域的决策、管理和协调机制,建立相关机构和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注重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中国酒文化的软实力,进而使其在世界酒文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 考 文 献]

[1] 李全根.酒文化是中华饮食文明的奇葩[J].中华文化论坛,2009,(4):110-113.

[2] 万伟成.中华酒文化的内涵、形态及其趋势特征初探[J].酿酒科技,2007,(9):70-74.

[3] 姜娜.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民参与——日本酒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及其借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55-59.

[4]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8-18.

[5] 张崇琛.酒香五千年——酒的起源、演变与展望[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2):27-29.

[6] 冯恩学.中国烧酒起源新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163-176.

[7] 王玉成,邢慧斌.唐代诗酒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4-87.

[8] 周全霞.试论中国古代的雅文化与酒[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83-86.

[9] 汪建国.科学饮酒,有益健康,预防治病[J].中国酿造,2010,(1):180-185.

〔责任编辑:崔家善〕

作者:王光文

传统节俗诗词酒文化论文 篇2:

浅谈中国酒文化

摘 要: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人们日常的交际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及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不单单是一种饮品,其文化也与人们的精神世界相互交融。酒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酒文化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由此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饮酒习俗,至今还有很多酒俗保留了下来。

关键词:中国酒文化;中国酒习俗;中西饮酒礼仪

作者简介:闫宇欣(1993-),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市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一、中国酒的起源

在距离今天七千多年的“神农时代”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并掌握了如何种植用来酿酒的原料,并有相关史料记载了五谷造酒。然而中国酒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多种角度,并不统一。但最广为流传并众所周知的关于造酒的传说就属杜康造酒和仪狄造酒了,并有史料曾经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之仪狄,一曰杜康”《酒浩》。

1.1仪狄造酒

据相关先秦典籍记载,仪狄是夏禹时期掌管造酒的一名女性官员,她被称为是中国最早酿造酒的人。汉《战国策·魏策》曾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大致意思是夏禹命令仪狄去酿酒,仪狄酿造出甜美的酒之后就进献给夏禹,夏禹饮后非常喜欢觉得味道很好,但又后世会有人因贪图饮酒而招致丧家亡国的灾祸。从此疏远了仪狄,还下令禁止这种酒的进一步推广生产,史称“绝旨酒”。

还有文献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说的是从三皇五帝的时候开始造酒的方法开始广为流传,并且多种多样,仪狄将这些方法归纳总结流传百代。

1.2杜康造酒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 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

有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醪,杜康作林酒”。“醪”,是“醪糟”它是由糯米经过发酵后而形成的。味道微甜,性质温软,江浙一带较多。现在的很多家庭里,仍然有自制醪糟。醪糟洁白且细腻,稠状的糟糊可以当做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和酒很相似。“林”,是高粱的别称。杜康作林酒,指的是杜康以高粱为原料造酒。因此后人判断,仪狄可能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可能是高粱酒创始人。

二、中国传统饮酒习俗

2.1节日

1.除夕

除夕在中国是最为重视的节日,一年中最丰盛的酒席就是年夜饭,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地方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过了除夕就是春节,从大年初二开始,每家每户开始走亲访友,如果有客人上门,主人就会将早已经准备好菜肴和下酒菜摆满桌子,倒上好酒,一起庆贺新春,寓意吉祥、安康。

2.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天、地、水三官的生日。在过去人们都会用五畜、水果、糕点还有酒一起上供祭献。祭礼之后并且撤供完毕,家人就会聚在一起开怀畅饮,来祝贺新春佳节的结束。到了晚上就一起去赏花灯观灯、猜字谜、看烟火、吃元宵。

3.中和节

農历二月初一,人们要祭祀土地神,祈求今年风调雨顺能够丰收。还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传说引用此酒可以治疗耳疾,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治聋酒”。宋代李在曾写诗:“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乏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厅”。

4.清明节

从春秋时期晋国开始,人们通常会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为一个节日,而且有踏青、扫墓的风俗。在清明节期间饮酒是不受限制的,并且有两种主要原因:第一个是因为在寒食节期间,不可以生火吃热的食物,只可吃凉的食物,饮酒可以适当增加体内热量;第二个原因是用酒来舒缓、麻木人们哀悼亲人的悲伤的情绪。

5.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有饮用雄黄酒和菖蒲酒来辟邪和解毒的风俗。其中最广为流传的就是饮用菖蒲酒了。然而还有一些人饮蟾蜍酒和夜合欢花酒,来壮阳增寿,镇静安眠。

6.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对于赏月饮酒都是人们一定要做的。到了清代便有了饮桂花酒的习俗。中秋节饮酒的诗词在文献中的反映较多,我国诗人李白就是一爱酒之人更有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7.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不乏众多经典佳句,如唐代诗人王维曾发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慨。更有登高饮酒,插茱萸的风俗习惯。在《本草纲目》一书中也记载了,常饮菊花酒可以治疗头痛,并且耳清目明的延年益寿的好处。

2.2婚礼

在中国人的婚嫁庆典上,酒是婚俗中很重要的点缀品,甚至在很多民族的婚嫁中,从头到尾都有酒的参与。在婚礼当中酒有喜庆和约定盟誓的意义和功能。

订婚、喝喜酒是结婚的开始,置办喜酒就是办婚事,喝喜酒,也就是去参加婚礼。 就在中国人的婚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更有在女儿出生时就酿好一坛酒置于地下,待女儿出嫁是再开坛饮用的习俗。

2.3祭祀

春节祭、荐新祭、清明祭是三大传统的祭祀活动。所有的祭祀活动中都和酒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酒在祭祀中也代表着最为美好的东西。在祭祀活动中,酒要先进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在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当中,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席位,并为其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饮酒,来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待仪式完毕后,一家人才可进食,饮酒。

三、中西酒文化比较

3.1酒的种类

中国丰富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种植与生长。因此,中国人多用粮食酿酒。中国本土的酒主要分为两种:白酒和黄酒。从酿造工艺角度看白酒属于蒸馏酒,而黄酒属于发酵酒。几乎各种粮食都可以用于酒的酿造。

西方文明的诞生地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其地理和气候环境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更利于葡萄的种植,所以西方的酒主要是果酒,尤以葡萄酒为典型代表。并以法国的葡萄酒闻名于世。啤酒也是西方国家一种创造,公元前3000年由日耳曼人及凯尔特人部落带到整个欧洲,直至20世纪初,啤酒才开始传入中国。

3.2酒器

中国古代,不同的等级使用不同的酒器。上层阶级的酒器称为“尊”,是一种敞口,高颈,圈足,饰有动物图案的盛酒器皿,而下层社会一般就使用土陶碗喝酒。到了现代社会中,酒器不再根据等级划分。

西方的酒器的不同主要是根据酒的种类来划分的。红葡萄酒杯杯底部宽肚上面窄口,窄口是为了使酒的香气聚集在杯口,不易散逸,以便充分品闻酒香和果香,宽肚是为了让红酒充分和空气接触。白葡萄酒杯杯底部有握柄,上身较红酒杯修长,弧度较大,但整体高度比红酒杯矮。香槟杯为郁金香型,杯身直且瘦长,高脚杯。啤酒杯一般使用玻璃材质,因啤酒都是冷藏后饮用,饮酒者的手不应触及杯身,以免影响酒的品味,所以啤酒杯有的有高脚。因啤酒酒精度数低,所以饮用量大,杯身的容积大。啤酒杯亦有平脚杯,但平脚杯一般有把手。

3.3饮酒礼仪

中国饮酒体现的是对饮酒人的尊重,是维系亲情,友情,建立人脉的一种交际手段。中国的酒文化受到中国尊卑的传统伦理文化影响,敬酒时分主次顺序。正式场合普遍饮用的是白酒,敬酒时要等主人先开始敬酒,主人敬酒完毕,其他客人才能敬酒。敬酒的对象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酒人一定要满杯,杯沿要低于客人的杯沿,表示谦虚和敬意。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要主动敬酒。相同辈分的要互相劝酒,并通过划拳等活动助兴来使喝酒的气氛更加浓烈。中国人在敬酒时,通常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会越高兴,说明了客人看得起自己,然而客人如果不喝酒,主人自己就会感到没有面子。

西方社会饮用葡萄酒体现的是对酒的尊重,不会通过饮酒来建立人际交往关系。饮葡萄酒前期的品鉴也很考究。葡萄酒不会斟满,以便在饮酒前晃动酒杯,用眼观其色,用鼻子闻酒的香味,再用舌头品酒的味道,最后用耳听碰杯的清脆声音,通过各种感官享受美酒。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各种对应的酒具产生。西方国家强调民主和自由,从不干涉和强迫别人,所以他们饮酒不会相互敬酒,劝酒。无论喝酒的对象时谁,喝酒与否,喝的多少,全由自己决定,不需要客气和客套,所以,一般很难得看到喝醉酒失礼于人前的场面。

结论:

在中国各个民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社交活动中,酒和民风民俗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酒是情感的寄托,以酒抒情,借酒抒意,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以举行,悲喜情感便无所依托。中国把酒当成一种交际的工具,更注重饮酒后的人际作用,这与中国的集体主义的紧密社会结构相统一。而西方社会崇尚自由,酒只是一种艺术品,人们更享受饮酒的欢愉。了解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有利于加深对这两种文化的理解,促进跨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陈少华.独领风骚的中国酒文化[J].科学中国人,1999(2).

[2]黎莹.举世无双的中国酒文化(二)[J].食品与健康,2004(2).

[3]周海平.中国酒的文化特性[J].山东食品发酵,2012(3).

[4]徐少华.中国酒文化研究五十年[J].中国酿造,1999(10).

[5]丁季华.中国酒文化的结构与功能[J].历史教学问题,1991(3).

[6]王岳川.中国文化精神与酒之深层关系[J].江苏学政学院学报,2012(1).

[7]孙小超.浅析中国的酒文化及特征[A].现代交际,2010(7).

[8]李雷,李杨,方春玉.酒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D].酿酒科技,2012(9).

[9]黄亦锡.酒、酒器与中国传统文化[D].厦门大学,2008.

[10]吴慧颖,张秀军,张晓.对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形态与特点的探讨[A].学理论,2010(2).

[11]何秀贤,方小将.中国酒文化承载的社会功能[J].中国集体经济,2011(1).

[12]高枫.中国酒文化的精神内涵[J].山西師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13]杨小川.中国酒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J].酿酒科技,2014(8).

[14]杨小川.浅议中西酒文化差异[J].大观周刊,2012(50).

作者:闫宇欣

传统节俗诗词酒文化论文 篇3:

高职语文课程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

内容摘要:现今许多高职院校对语文教学重视不够,拥有语文类课堂的高校寥寥无几,且往往压缩了学时,严重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学生也因为重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语文课程往往不爱听也不爱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则改变了这一现状。本文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入手,将高职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态有机的融合,使学生从忽略语文到热爱语文,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只闻其名转化为耳熟能详,真正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是不偏左右、不偏上下,守中为上。现行的职业教育过度重视职业技能的提高,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尚嫌不足,这种“过”则使得教育显得极为浮躁且功利。我们常说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但在高职院校培养体系的实施中,“技能”和“专业”两个词都有了,“高素质”则需打个折扣。“高素质”不单指代高的“技能”素质,同样也指代高的“人文”素质。因此,建立全面、和谐,可持续的语文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态有机融合,对于促进教育的发展、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传统高职语文课程由于多方重视度不够,造成教学单一、过度强调技能、课时少,学生不爱听教师不爱教等恶劣后果,对学生人文素养乃至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了很大影响。基于此,课题组在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以全院公选课《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为试点,开展从作家作品着手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试点推广教学。

一.从作家作品着手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新语文教学)

传统的大学语文类课程的授课方式是教师先讲授重要作家生平,再着重阐述作家的优秀作品。但对于学生而言,诸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学语文课堂已认真学习,若大学再老生常谈,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浓厚的特点。

新语文教学的授课方式是以作家为中心,从作品的某个点或者细节出发,引申出对应方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公选课《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有20学时,除最后2学时作为随堂期末考试之外,课题组负责人在教学中开设了九个专题: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与作诗、陶渊明与中国隐逸文化、王维与画、李白斗酒诗百篇、杜甫与联、宋代词学与填词、苏轼与中华传统服饰、李清照与节俗文化、辛弃疾与中国古典舞。

以李清照与节俗文化为例,传统文学类赏析课程对于李清照词的讲授方式是先简述其生平,再举其最具盛名的二三首词作展开详细鉴赏分析,最后教师予以总结,对作家盖棺定论。但此种讲法缺点明显,一来李清照著名词作如《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学生中学已经学过,如今再学,已失新意,学生听课率和积极性均不高。二来教师只讲授作家最著名的作品,导致学生对作家理解片面,学到的只是某个点,对作家整体的解读并不完善。

新语文教学模式在讲授李清照时,首先按常规方式先对作家生平予以简单概述,对于著名作品则放在生平当中略讲,使学生对于作家有个初步的整体性的看法。再选取李清照词的若干节序词,从节气民俗的角度使学生对作家心绪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而后从李清照的节序词出发,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节俗文化,使学生在读懂李清照词的同时学习了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时间有限,这种授课方式虽不能给学生呈现一个真正完整的李清照,但是相较传统方式而言,学生对作家次一级或者有同一特质的作品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并能从作家作品着手,对相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所认知。课堂的知识性、趣味性均能有效提高,学生听课率亦能显著上升。

二.对照组的问卷统计结果

本门公选课《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共有学生40人,学期始共有39人参与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8份。学期末有38人完成问卷,全部有效。学期始的问卷主要针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情况,而学期末的问卷则着重探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和提高程度。

学期始的问卷共11题,除年龄、性别和专业等个人情况外,其中1、2题是学生学情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学生高中分文理情况、为什么会选择本门公选课。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是文科生(79%)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兴趣((84%))才会选择本门课程。其他题目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包括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度、是否愿意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起到多大作用、是否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哪些内容并对哪些内容更感兴趣、通过何种途径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希望以何种方式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是否希望教师在讲授本门课程时再传授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及认为大家不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或者比较感兴趣(84%),也愿意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2%),他们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平时生活至少起了一定作用(92%),但是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晓程度并不高,有8%的同学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哪些内容,而71%的同学只知道一点。

从统计结果上看,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很多门类都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学习职业技能更重要(26%)、自己没兴趣(42%)、工作用不上(16%)及没时间(13%)等原因导致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但是94%的同学表明不愿意只上传统的《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课程,更愿意教师在讲授鉴赏课程的同时再传授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在本学期最后一堂课教师进行了第二次调查问卷,本次问卷共11题,基本都围绕本学期课程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展开。第一题是传统鉴赏课和新教法两种授课方式学生更加倾向于哪种。结果显示有95%的同学更喜欢文学鉴赏课程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法,觉得更加新颖、生动,富有趣味性。此后两题问学生本学期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和未开设的专题,学生对哪些更有兴趣,经调查显示学生的兴趣多种多样,对各类传统文化都极具好奇心,只是平时没有机会接触。第四题及第五题为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掌握诗词对联的创作情况及文学鉴赏能力是否提高,多数同学能够较熟练的进行诗词对联的创作,偶尔需要老师给予指导,而且95%的同学表明文学鉴赏能力有所提高。第六题为学生对课程的期望,本题是一道多选题,选项中希望有专家开展讲座、希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中开展一些实践项目、希望举办线下读书会及赏析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等,各选项均有不少同学选择,代表了学校对中文素养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及学生已不满足教师单纯教学,而更希望提高参与度,真正活跃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来。最后一题是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情况,有82%的同学对此更加感兴趣,这亦是本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

三.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授课工作实施以来,课题组所有成员都能自觉围绕课题进行实践、反思与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还未达到一定高度,课题研究的经验相当不足,研究方法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研究就必然存在着好多问题和困难有待解决,具体如下:

1.抽样样本有所偏差。常用的抽样调查法有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及分层抽样。抽样调查虽然人数较少不是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课题组开展试点的公选课程虽然全院各专业学生均可报名,但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选本门课程的学生大多是文科生(79%),且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兴趣(84%),因此问卷统计结果会有一定偏差。

2.融合过程较为生硬。课题负责人开展第一轮教学试点,但由于经验不足,作家作品的鉴赏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过程稍嫌生硬。如讲授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时,从玉环飞燕的用典引申到中国古典舞,教学课件的切换过于简略直白。

3.备课难度显著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包罗万象,种类繁多,因此要求备课的教师除掌握中文知识之外,还要对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导致备课任务繁重。如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中国古典诗词鉴赏》除了赏析中国古典诗词之外,还要熟练掌握如何作诗填词写对联、酒文化、服饰文化、节俗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备课更加辛苦,但是学生课堂听课效率及知识面的拓宽上却有着显著的提高,这亦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所在。

高职院校不是培训技能的“驾校”,而是一个培养人的高等院校。它既要进行专业培养,也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形成“人文素养+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路径,实现从“职业能力培养”向“职业素质培养”的拓展和提升,促进学生的整体和谐发展。在这种教育趋势的促使下,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语文教学模式虽然目前只是一个雏形,但经过课题组未来教学过程中继续完善,相信会改革成为一个教师爱教,学生爱学,并且真正能够学以致用的优秀课堂。

参考文献

[1]彭坤.高职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路径———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100-103.

[2]刘雪静、任焕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6(8):40-43.

[3]王红.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教学方案及课程评价微探[J]. 汉语文教学.2017(15):32-33.

基金: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青年专项课题“教育生态化视阈下高职语文课程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项目号:GZD1317059)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丛何。

(作者介绍:丛何,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

作者:丛何

上一篇:混凝土拱坝工程设计论文下一篇:现阶段农村小学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