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重于形式案例分析

2023-03-05

第一篇:实质重于形式案例分析

“轻形式,重实质”

“轻形式,重实质” 的精益推进方式

(三)

丰田的员工心态

在美国,精益生产曾一度沦为裁员的工具。因为有工会的存在,在美国解雇员工很难。甚至于跨国企业在中国的领导层都希望把过精益改善裁掉的人数作为自己的业绩汇报给美国总部。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常说他们现在最大的阻力就是UAW(美国汽车工会)。如果他们的员工和美国丰田的员工享受一样的薪资和福利的话,美国企业三大公司的财务报表立刻就会好看起来。

可他们为什么不考虑在丰田企业(包括丰田在美国的工厂),劳资双方就不会有这样的矛盾。甚至当丰田销量节节攀升的时候,他们员工主动要求不涨工资? 其实在丰田的一部分工厂也设有工会,但是这些工会与公司之间并不是对立而是配合共赢的关系。因为在丰田,员工把自己的命运和公司的命运捆绑在一起,所以他们就会考虑如果我们的企业3,5年后有问题,那么他们自己也会有问题。

潜移默化的改变员工的想法——科勒的“精益模式”

科勒全球动力设备(常州)有限公司是我亲手组建起来,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我希望在未来的3到5年之内把精益生产的体系一点一点建立起来。

真正决心做长期改善的企业(例如丰田)从来不会大张旗鼓的做精益生产,如果你问丰田员工什么是精益生产他很可能根本说不出来,他所作的就是每天做得好一点。所以,我从科勒一建厂开始就尝试采用潜移默化改变员工想法的方式来做改善,让新员工一进来就习惯这种做法。虽然你看不到我大张旗鼓地推行,但我希望天天都在改善,这才是丰田思想的精髓。在我们公司你甚至很难看到带有精益生产或相关术语的字样和口号。

无形不代表无为。在科勒推行精益生产之初,一方面我会给员工进行一些培训,另一方面我会给员工一些压力。我们的工程师都很聪明,指出问题给大家挑战,让大家去思考。从很多细节入手去改善。通过细节培养员工不但完成工作而且把工作做的更好,好了还要更好的行为习惯。只要有一两个带头人养成出这样的习惯,整个团队就会有这样的改变。

我们不搞轰轰烈烈的运动,我们更注重实在的效果。

上市公司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矛盾

这和企业所在的社会文化有关系。 短期利益太重势必忽视长期利益。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美资的上市公司推行精益很难。过分强调短期指标和短期利益,管理层流动频繁,还没等文化建立起来,人已经换了。每任管理层又都想通过自己的模式在任期内做出政绩,而没有着眼于长期的目标。在上市公司,两个季度报表不好,CEO可能都得换。所以很多情况下不得不为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利益。 如果我在一家上市公司,我会去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我还要知道什么是上级认为是正确的事情,然后取他们的交集去做。我不会做应该正确但老板不会在乎的事情。因为职业经理人的利益驱动与股东不同。

第二篇:行政许可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的思考

行政许可申请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提出拟从事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的意思表示。申请许可的意思表示一般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即提交申请书。申请人在提交申请的同时,还应当根据申请经营项目的不同,提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交的有关材料。申请人提供材料应当真实,《行政许可法》第78条规定,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已明文规定申请人应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行政机关的审查责任似乎已无关紧要。殊不知,该法同时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否则,一旦因疏于审查而违规实施行政许可,不仅将被责令改正,也会使相关人员受到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追究;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还将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见,行政机关

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是我们观察与研究法律问题的逻辑前提之一。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论证某一法律问题时,必须首先探寻与此有关的法律规范中的立法原旨;没有这样的叙述作铺陈,由此获得的结论也许是可疑的。关于行政许可的审查标准,在《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前分散于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之中,在法律位阶层面上并没有统一的规定。正因为如此,各行政机关之间对于行政许可的审查标准不一,从而也引出了许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行政许可法》作为规范行政许可设定与实施的“一般法”,可以对行政许可审查标准作出统一规定。但是,《行政许可法》虽然对此问题有所涉及,但并没有为行政机关提供一个明确、具体的审查标准,其中的原因外界不得而知。从《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中,我们可以从中解释出如下立法原旨。

(一)形式审查

形式审查,即行政机关审查申请人提供的材料限于数量上的齐全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前者如申请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证,申请人依法需要提供五份法定材料;后者如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的,申请人需要提供法定的“户籍证明”。《行政许可法》中的形式审查涉及到两个法律条款,它们分别置于第四章的第二节与第六节中,虽然在表述内容上基本相同,但它们之间却是“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之间的关系。

1.形式审查的“一般规定”。《行政许可法》第34条第2款规定:“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这一规定在学理上被解释为它是行政许可“简易程序”的依据。简易程序主要是一些仅涉及行政管理中的登记事项,不涉及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公共安全或公共利益的项目,或者是符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放领域的项目可以采用此种审查方式。那么,简易程序中是否只限于形式审查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应当分析“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根据上述《行政许可法》第34条第2款规定,“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的构成要件是:(1)申请材料齐全;(2)符合法定形式;(3)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前两个要件符合形式审查的要求,而第(3)要件中的“能够”之要求,显然已经是在要求行政机关对形式审查范围之外的事项作出某种实质性的判断,超过了形式审查之负重。有学者称:“行政机关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也应当按照本条的规定,认真审查申请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在此基础上作出书面的准予行政许可或者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可见,从《行政许可法》第34条第2款规定看,如果它是一个行政许可的简易程序,那么,它并不限于形式审查,也就是说,简易程序与形式审查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正如有学者所言:“按照简易程序作出许可决定的,一般是只需要进行形式审查就可以确定是否发放许可证的事项。”这里的“一般是只需要进行形式审查”已保留了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实质审查”的裁量空间。此外下面这一观点也多少可以支持本文的上述结论:“由于形式审查不对申请材料的内容进行审查,因此本法规定,对于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当场作出决定,以方便申请人,提高行政效率。”

如果《行政许可法》基于行政效率的考虑设置“简易程序”,那么就不应当设置第(3)个构成要件,只要具备第(1)、(2)两个构成要件即可启动简易程序。因为第(3)个构成要件的成就将可能减损行政效率。但是,现行《行政许可法》却明明白白地加上这个要件,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立法者的原旨中,《行政许可法》第34条第2款规定的行政许可程序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简易程序”,它是一种靠近“普通程序”的简易程序。

2.形式审查的“特别规定”。《行政许可法》第56条前段规定:“实施本法第十二条第五项所列事项的行政许可,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行政机关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登记,即“把有关事项写在特备的表册上以备查考。”这是《行政许可法》专门针对“登记”作出的特别规定。结合此条后段“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办理”之规定,在行政机关作出不“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判断之后,即可当场登记(简易程序)。

由于存在着这样一个“例外”情况,所以,在《行政许可法》第56条前段规定的简易程序中,形式审查也不是唯一的审查方式。“对于实施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事项的行政许可,根据本法的规定,可以实行形式审查,需要实行实质审查的,也可以实行实质审查。”所以,这里的结论与前述的形式审查的“一般规定”相同,印证了《行政许可法》立法内容上的一致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形式审查的“特别规定”中,“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的构成要件只有(1)申请材料齐全;(2)符合法定形式,没有形式审查的“一般规定”中的第(3)个规定,即“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但由于存在着《行政许可法》第56条后段的规定,所以,“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这一构成要件也是可以从中解释出来的。

(二)实质审查

实质审查,即行政机关审查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在内容上的真实性、合法性。如申请人在申请中提交的身份证复印件和原件,如果对此采用实质审查,那么行政机关还需要到该身份证颁发的公安机关进行核实身份证原件,以确定它是否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在《行政许可法》中,与形式审查一样,实质审查也涉及到两个法律条款,它们也有“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之分。

1.实质审查的“一般规定”。《行政许可法》第34条第3款规定:“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它不同于《行政许可法》第34条第2款规定构成了一个简易程序那样,能构成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普通程序”,它仅仅是普通程序中的一个“步骤”。

这个普通程序中的“步骤”,具有如下构成要件:(1)“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此可称为“裁量要件”,即是否实施这一步骤,由行政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裁量。(2)“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此可称为“实施要件”,即核查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必须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如《消防法》第12条规定:“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的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对于消防安全许可仅仅采用形式审查是不可能达到设置行政许可的预防性目的,必须采用实质审查。由于行政机关通过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是难以达到设置许可的目的,因此,必须派工作人员到“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的场所”去现场查看。

2.实质审查的“特别规定”。《行政许可法》第56条后段规定:“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办理。”如同《行政许可法》第56条后段规定一样,这一规定也仅适用于“登记”许可程序中。根据这一规定,在登记审查中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应当依照上述实质审查的“一般规定”进行实质审查。难度。

在实行形式审查的同时,必要时,要结合其他审查方式。需要进行实质审查的,应当启动实质审查程序。需要进行实质审查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四种:(1)审查时发现申请材料表面上存在瑕疵。如申请材料中有涂改痕迹等;(2)接到举报反映申请材料虚假,如反映公章、签字、文件造假等;(3)关系他人重大利益。如相邻关系、知识产权关系、契约关系等;(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需实质审查的情形。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解决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在何时何种情况下适用,是一个相当复杂和技术性很强的课题,有待立法的进一步明确规范。 (司法审查与行政审查标准的不一致问题有待解决)

第三篇:关于工商机关的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的思考

行政许可申请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提出拟从事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活动的意思表示。申请许可的意思表示一般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即提交申请书。申请人在提交申请的同时,还应当根据申请经营项目的不同,提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交的有关材料。申请人提供材料应当真实,《行政许可法》第78条规定,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这是法律对申请人的要求。但这并不排除登记机关在申请人提出许可申请后,登记机关随即负有的审查的义务。

登记机关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后,行政程序进入审查阶段。根据《行政许可法》34条之规定,“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许可决定。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行政机关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此条文表明审查一般有两种方式: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从该条文中还可以看出,书面审查即形式审查是登记机关审查的最主要方式,而实质性审查是形式审查的必要补充。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两者有机结合,在操作中有较大的难度,在认知上也存在歧义。笔者从依法行政角度,就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关于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之争 形式与实质审查义务之争一直是我国登记审查责任之分歧所在。所谓形式审查是对申请人提交的文件、证件的完备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实质审查则是在形式审查基础上,对登记申请人是否具备登记条件,申请登记事项是否属实等内容进行审查。

在国外,登记注册乃是政府对企业提供的一种权威而统一的程序性服务,而不是行政控制。基于这种定位,登记机关对公司提交的申请及有关文件资料,只作形式审查,即审查是否按公司法的规定提交了必须的文件资料;至于这些文件资料是否真实、内容是否合法等问题不在登记审查范围。我国的香港特区就是基于上述原则进行公司设立登记的。

但在我国内地,传统意义上的登记不单纯是一种程序性服务,更多地体现为行政控制,这种目的必然需要通过对登记事项的实质审查来实现。具体到工商登记,登记主管机关审核登记注册的程序是受理、审查、核准、发照、公告。其中,审查的范围包括提交的文件、证件和填报的登记注册书是否符合有关登记管理规定,并核实有关登记事项和开办条件。经过审查和核实后,做出核准登记或者不予核准登记的决定。这种实质审查制度仍然保留着很强的计划经济的痕迹。

《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已明文规定申请人应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行政机关的审查责任似乎已无关紧要。殊不知,该法同时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否则,一旦因疏于审查而违规实施行政许可,不仅将被责令改正,也会使相关人员受到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追究;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还将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见,行政机关虽不对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但仍负有审慎审查的责任,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在职权范围内对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和符合法定形式作出认定,这才是《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宗旨。而如何把握好许可过程中的形式与实质审查的“度”,由于法律的模糊,确实在操作中有相当的难度。

二、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之审慎把握

1、审慎审查的责任

登记机关的审慎审查是指登记人员对申请材料进行认真慎重地审查,并尽到了注意的责任。把握审慎审查原则,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依法行政的要求,登记人员应该做到主观上无过错,客观上做到了法律法规规章所要求的标准、步骤、条件等。二是实际操作中,登记人员是通过一般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审查,如直观的、字面上的,对申请材料的语言文字、文件数量等作出判断,而非通过特别的方法和手段,如调查、鉴定、勘验等。三是从认知的角度,应按照一般的登记人员的知识范围和工作经验,做与其职责和能力相应的恰当理解。因此,登记审查不是不审查,也不是随便审查,而是要遵守审慎审查的原则,既不能苛求对一切把关,也不能做任意的狭义解释。具体地讲,就是登记人员依据《企业登记程序规定》等相关规定,通过一般的方法和手段,根据其知识范围和工作经验,按照其职责和能力对申请人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进行形式审查,在形式审查过程中出现了需要进行实质审查的情形时,通过特别的方法和手段,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符合这一客观标准的,登记机关可以免责,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确立形式审查为主,实质审查为辅的审查方式

笔者认为,登记机关的审查应该理解为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形式审查。所谓一般情况下,是指没有出现需要进行实质审查的情形,所谓“主要”是指对大多数企业是形式审查,只有少数企业进行实质审查。

形式审查可以理解为,登记机关对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进行审查。笔者认为,所谓申请材料齐全,是指依照企业登记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要求申请人提交了全部材料。所谓符合法定形式,是指申请材料符合法定时限,记载事项符合法定要求、文书格式符合规范。形式审查要摈弃一种错误的理解,即认为既然是形式主义的,就全盘放弃审查,只是对材料予以收集而不加任何判别的思想,如登记人员对复印件与原件是否一致应予核对而放弃责任,只要求申请人签字确认即予以认可等。对此,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明确的要求:

一是法律的明文规定。根据《行政许可法》第31条、第56条的规定,对登记的审查,可以归纳为三层含义:(1)申请人对申请材料真实性负责;(2)登记机关对企业设立申请应当当场登记,这就表明企业登记一般是形式审查;(3)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进行实质审查。这里讲的需要不是指所有企业,而是由登记机关根据申请的情况予以确定。 二是高效便民的客观要求。为了保证市场交易的高效便捷,放宽市场准入,降低门槛,提高登记的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如果每个市场主体都是经过登记机关严格的实质性审查,势必阻碍经济的发展。

在实行形式审查的同时,必要时,要结合其他审查方式。需要进行实质审查的,登记机关应当启动实质审查程序。需要进行实质审查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四种:(1)审查时发现申请材料表面上存在瑕疵。如申请材料中有涂改痕迹等;(2)接到举报反映申请材料虚假,如反映公章、签字、文件造假等;(3)关系他人重大利益。如相邻关系、知识产权关系、契约关系等;(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需实质审查的情形。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解决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在何时何种情况下适用,是一个相当复杂和技术性很强的课题,有待立法的进一步明确规范。

3、司法审查与行政审查标准的不一致问题有待解决

行政登记行为司法审查的标准取决于法院对登记机关在登记程序中采用的登记审查标准的评价。虽然我国名义上奉行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相结合,但法律条文规定的模糊和司法与行政在理解法条上的差异,难免造成法定审查义务与实际履行义务在理解和执行上的冲突。固守全面干涉的实质审查标准显然是不现实的,《行政许可法》的立法意图以及登记机关所实际承载义务的现状表明都在向形式审查标准靠拢。但在行政诉讼中,涉及登记行为案件,法院在审判时,大多数法官仍基于实质审查标准(即以登记内容的真实、有效为标准)对登记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认定。如海门局近年作为被告的一起行政许可登记行政诉讼案件,原

一、二审法院均以工商部门登记审查瑕疵为由,作出撤销原登记行为的判决,虽然在再审阶段法院维持了工商局的登记行为,但案例说明大多数法官的判断标准,仍然是这种实质审查标准。这种认知上的不统一造成登记行为合法性界定标准的不明确,这些都有待通过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达到司法与行政在判断标准上的最后一致。

第四篇:从两个文化案例看企业文化的实质

世捷咨询颜新超

企业文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或者说,企业文化如何真正为企业的发展服务?这是很多人士,包括企业里高层管理者时常会问到一些问题。

在此,笔者想从正反两个著名的企业文化案例——科龙集团“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和IBM之道谈起,通过这两个案例的对比来解答企业文化的实质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

一、案例简介

1. 科龙:文化塑造活动案例获金奖后的巨亏

科龙集团是位于广东顺德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自1984年创业后的十多年里,科龙集团以务实、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取得极大成功,从一家乡镇企业发展成为大型家电企业集团。科龙集团是国内第一家同时在香港、深圳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视察,由此可见其当年的辉煌。

随着市场形势的不断发展,科龙集团所在的家电行业逐渐呈现严重供过于求的竞争态势,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遭遇极大的经营压力。

在此背景下,1998年,科龙聘请以CI策划而闻名的台湾某策划专家及某大学教授为顾问,实施一项命名为“万龙耕心”的企业文化塑造工程,希望借助这一“耕心”工程能够进一步凝聚人心,提高士气,以适应家电市场日益惨烈的竞争。

其目标一:是要塑造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辐射力和亲切力,以此来统一员工的思想行为,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目标二:通过策划并实施系列活动,使科龙1.2万名员工,要全员参与到企业文化塑造工程中去,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及发展方面,为科龙的二次创业创造辉煌的业绩做好准备。

下面是“万龙耕心”工程及相关的重要事件回放:

1998年8月18日,项目启动;

实施了样本数为5000人的内部文化问卷调查;

召开了3000人的新闻发布会;

12000名员工在10面“万龙耕心”旗帜上亲笔签名;

举办一场集团高层参加的,为时三天两夜的文化研讨营;

形成了文辞精美的“科龙文化纲领”;

“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获得第四届中国最佳公关案例大赛金奖; 2000年,科龙公告亏损7亿元;

2001年,科龙再次公告亏损15.7亿元;

2001年底,科龙被民营企业格林柯尔收购,成为民营企业;

2002年,科龙集团在顾雏军的领导下,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实现扭

亏为盈;

2003年,顾雏军通过成本+资本的运作,占据了冰箱市场的半壁江山,重塑冰箱格局。

2. IBM巨亏后重振企业文化赢得新生

整个七八十年代,IBM都得意洋洋地沉浸于行业霸主的优越感中。但进入90年代,IBM却突然发现,自己被PC的新潮流抛弃了。业界普遍认为,IBM从硬件到软件大小通吃的年代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将是微软、英特尔这样专注于某一部分的“新公司”。但1993年4月1日,郭士纳走马上任。4月19日的《财富》这样评价郭士纳:“他是个精明的人,甚至是个天才。他精力充沛,善于宏观调控公司文化。”而在郭士纳看来,IBM的衰落表面上是战略上的失误,即IBM从战略方向上固守大型机而错过了PC大发展机会,放弃了芯片与操作软件的主动权,给了微软和英特尔以大发展的机会,但事实上,在这种失误的背后是IBM文化出了问题,“真理往前跨了一步”,便成了谬误。

郭士纳“精明与宏观”体现在他真正理解了IBM文化的“精髓”。IBM80年(1914年~1993年)的“精髓”在于两:第一,IBM有着基于人性底蕴之上的科技创造力;第二,IBM的失败只不过是由于过于自满而丧失了方向,由于丧失方向而从科技领先的榜样衰落为严重官僚主义的“各自为战”,从而抵消了战斗力,而不是丧失了战斗力。基于这一观点,郭士纳的转型策略很简单,就是不说空话:先从“运营(利润)入手(记住,不是从远景与战略入手)”,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地踏实训练;再从远景与战略入手(记住,这时候强调远景与战略的一致性比利润重要),笨重的大象就一样可以轻盈跳舞。

据此,IBM总结出IBM的基本信仰——“IBM之道”,它从员工、客户与产品三个方面表明了IBM的原则底线,这就是商业逻辑底线,也是企业之所以基业长青的根本源泉。正因为IBM的“员工、产品与客户”金三角模式,使IBM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并成功实现了转型,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3. 问题思考

通过对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重大事件的回顾,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科龙这一文化活动的过程。当年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声势浩大,外部反响热烈。从文字结果来看,其企业理念、奋斗目标非常具有振奋性,没有理由说不好,要不怎么会得到一个“金奖”呢?

而IBM由一个业绩不好的亏损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和战略的调整,重新起死回生,打造了“蓝色巨人”之中,企业文化到底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下面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第一,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工程是否真正成功?如果说“万龙耕心”工程是成功的,那科龙为什么会巨亏?

第二,IBM的成功是归功于企业文化的变革还是其顺应环境而为之?

4. 案例分析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经营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对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大家毫不怀疑是按照这一思维逻辑去预想的,也就是说,通过这一工程,大家的心理预期是:科龙应该会更上一个台阶。因为科龙是国内非常著名的大型企业,知名度非常高,其产品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拥有极高的地位,在过去十多年里科龙集团也一直是先进管理的典型。在这样的光环下,加之科龙集团在“万龙耕心”文化工程活动本身的宣传造势比较到位,使得这一案例影响巨大。

当外界还不知道科龙巨亏的时候,其影响是正面的,甚至可以说,科龙通过这一活动推进了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后来的事实无情地将人们的愿望打破。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在金奖与巨亏之间,使很多人对企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疑惑。但必须认清的是,企业文化本身并没有错,而是当时的科龙做错了。

早在1981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特伦斯·迪尔和麦肯锡顾问阿伦·肯尼迪

在其著名的《企业文化》一书就提出,企业环境是塑造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的塑造必须以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基本的考虑依据。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家电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程度最高的行业。技术成熟、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供过于求成为家电产业的明显特征。在这样的产业状况下,品牌与价格已经成为竞争的最关键手段。

价格的后面是成本,成本的高低成为企业竞争胜利、能够获利的根本性问题。而科龙的致命问题是,缺乏对这一竞争形势的根本性判断,并据此进行真正的文化变革,建立以成本管理为核心要求的企业文化。这才是科龙最后失败的本质性。因此,科龙最终的结局,要么继续亏损直至被淘汰;要么被收购兼并,让新主人来完成适应新形势的文化变革。

当然,现在来说,科龙是幸运的,因为它被格林柯尔顾雏军收购了。顾雏军入主科龙,彻底改变了科龙的旧文化,把成本降低作为其最根本、最核心的工作,从根本上适应家电竞争环境的要求。而科龙也在被收购后的2002年实现了扭亏为盈,经营业绩得到完全改观。过去的2003年,顾雏军通过资本+成本的运作,成功地占领了中国冰箱市场的半壁江山。

而IBM比较幸运,因为它的创始人沃森认识到:并不是所有崇尚人性价值的企业都能持续成功,但持续成功的必定是那些弘扬人性创造力与个人价值的企业;所以提出的IBM之道——“员工、产品与客户”金三角模式,以此构造了“第一推动力”,推动了IBM的成功。

二、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和IBM之道的案例被不断地被一些文化专家们拿来作典型案例。而在中国,企业文化已经被一些所谓的专家们给空洞化、片面化、表面化了。对事实已经证明失败了的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大肆引用为成功经典就是一例,而IBM之道又从正面映衬了企业文化是实而非虚度。因此当谈到此话题时,我们不得不要先从企业的本质说起,以便为企业文化正本清源。

1、认清企业文化建设的本源

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它生来就是为实现利润这一目标而存在的,实现经济利益是企业的根本目标,它只有一个恒等的公式,即:

企业利润=企业销售收入—成本费用

更进一步地,企业经营的目的,就是让公式左边的利润最大化,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又需要努力促进销售收入的最大化和成本费用最小化。因此扩大销售收入和降低成本费用就成为企业经营的根本性目标任务。企业的一切活动为此而来,为此而去。企业文化及其活动莫不如此。当然,我们谈企业经营目的的时候,是建立在一个基本的符合社会道德、法规的前提之下的。

思考企业文化问题,只有基于上述思维,才不至于被一些所谓的“专家”们拖入“庸俗”的、只做表面化文章的危险之地。就如当年科龙“万龙耕心”文化塑造工程已经被后来的巨亏无情地宣告彻底失败后,还有所谓的文化专家将该案例列入优秀企业文化建设案例一样,这对企业文化来说是多么的悲哀。如何增加企业的利润、销售,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是企业文化的本源问题,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围绕这一本源才具有现实的意义。

而IBM能够成为一家优秀公司并历经兴衰仍然持续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把握了一种令企业长青的基因:逻辑底线。所有好的企业在本质上也都是一样的,无非也是远景、核心价值观、公平交换、自由竞争、利润、价值等商业逻辑的组合。这种本质的东西,我们称之为逻辑底线。这种逻辑底线往往是由第一代企业家提出或坚持塑造的,这个第一推动构成了企业之所以能够基业长青的“本质”。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遵从的商业逻辑比企业本身更持久,正如人在成长过程中遵从的人性逻辑比人更持久一样。

2、企业文化的实质

根据一般的解释,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坚持的价值观、理念及其具体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规范等,包含了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面的内容。但是,这样的解释似乎过于中性,很难让人懂得企业文化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实现优秀文化的塑造,或者进行文化上的变革。科龙集团 “万龙耕心”文化工程及后来的变化,让我们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企业必须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以达到对外部的适应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进而实现持续发展。打造持续、有效的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以达到持续的外部适应性,这才是企业文化的要义所在。经过长期的思考与研究之后,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寻求最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道

路上所逐渐形成的生存方式。例如,惠普是世界公认的优秀企业,它的“惠普之道”其实就是惠普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所形成的生存方式。而“惠普之道”其实也就是惠普的核心企业文化表现。

因此,作者对企业文化给出这样的解释: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为保证企业获得持续发展而选择或努力去营造的适应外部竞争的生存方式。这才是企业文化的实质所在。由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让企业适应竞争。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企业文化的时候,也就给企业文化建设即企业开展文化管理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建立能够对外部竞争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并能根据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的行为方式的能力,这种能力其实也就是企业所拥有的根据外部竞争环境需要而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运用的能力。企业文化建设应促进这一能力系统的形成并维持好这一能力系统。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所著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将企业文化的建设归纳为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企业的价值观,二是企业的行为方式。根据科特的观点,企业文化的实质应是指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企业价值观及其价值观指导下的行为方式。企业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包括愿景、理念等,将决定你可能走多远,爬多高;企业所建立的行为方式将最终决定你能走多远,能爬到什么样的高度。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

第五篇:国内服装市场形式分析

来源:采购销售助手

2008年,全球的经济下滑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08运经济对中国造成的负面效应也开始显现。国内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原材料上涨、失业率上升、消费信心下降等对各行各业都造成极大的影响,纺织服装行业更是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沉痛打击。

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外贸出口退税的缩减取消,纺织配额的下降,造成大量的出口外贸生产转为内销,市场大量充斥外贸货品,促使国内竞争近乎惨烈,大量的服装企业在这一轮的竞争中濒临破产的边缘。许多传统的大型品牌在目前迷茫的市场态势中也变的逡巡不敢前,市场开发及生产都被迫放缓,在多个层面上都是疲于应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服装行业更是成为了中国经济走向的风向标,中国的服装企业经过市场及自身的磨砺蜕变也逐步走向成熟,渐渐的同国际趋势进行了全面接规。纵观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史,宏观上可以将其分为五个阶段:既加工阶段、单品崛起阶段、终端制胜阶段、品牌制胜阶段及领先品牌阶段。

采购销售助手软件为采购员、销售员免费提供采购管理、采购流程、合同范本、销售管理、销售技巧、营销策划等实用资料;采购销售助手工具让采购员销售员工作效率提升30%,致力于打造为采购员、销售员提供免费采购培训班、免费销售培训班、采购销售论坛交流平台. 加工阶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市场经济的概念进入人们的生活,纺织服装行业作为首批突破计划经济的产业迅速的迎来了它的春天。但人们显然还是处在一种迷茫的状态中,原始的服装加工开始显现它的本能作用。一时间,温州、石狮、东莞等先期开放的城市成为当时服装鞋帽的代名词。骚动的消费市场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低成本、高附加值、技术含量低、无品牌无规范成为当时情况下的特殊产物。“温州服装”、“石狮服装”等成为当时服装的“品牌名片”。

单品崛起阶段: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品牌、质量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这一阶段,作为国内正装行业的佼佼者杉杉、雅戈尔迅速崛起,一时间大有统一大江南北的趋势,其对市场的全面轰炸也带来了西装消费市场的细分化,高、中、低档的产品细分也开始被人们接受,品牌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首选。毫无疑问,这一阶段,杉杉、雅戈尔成为西装市场最大的赢家。

终端制胜阶段:进入九十年代后期,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终端的重要性,服装消费习惯也从百货商场、服装市场向专卖店、专业服装商场转移。新颖的品牌专卖店、现代化的服装商场迅速崛起。一时间,商圈位置、店面形象、商场布局、终端陈列迅速成为销售终端的决定性要素。而我们国人西服也正是凭借这一阶段卧薪尝胆,慢慢开始崛起并迅速的控制终端,“开百家店”成为这一时期我们的目标取向。

品牌制胜阶段: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几年,大量的国际品牌迅速涌入中国市场,给中国人的传统消费观念又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冲击。这一阶段,服装的消费进一步的呈现出细分化,国际品牌凭借其先天优势迅速抢占了制高点,在高端市场中不可动摇。而前些年统领市场的杉杉、雅戈尔却在这一阶段变的处境有些尴尬,中高端的定位成为了不得以的选择,在国外品牌的阻击下艰难前行。而这一阶段,作为本土品牌的几个代表却异军突起,作为鲁派服装的代表新郎、国人迅速成为了三四级市场的主流,并依靠着自己的品牌提升、对市场

的优化整合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至次,正装领域一个“新三国”的局面已初步形成:以国际品牌为代表的杰尼亚、阿玛尼等恰似当初的曹魏集团,凭借其自身的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而国内洋派的代表报喜鸟、雅戈尔、罗蒙等恰似当初的东吴集团,“占据江东,已历三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作为本土品牌的代表国人、新郎等以牢固区域市场控制占领部分所属领地,正恰似当年的蜀汉集团,偏安一域,图谋发展。只有认清我们当前的形式,才能更正确的应对市场。在当前市场情况下,正是我们韬光养晦、巩固基业的时期。

领先品牌阶段:自2005年以来,各品牌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品牌观念、人才、产品设计、管理渠道、生产、销售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被人重视,除国际几个领先品牌外,大部分品牌都受到的市场的冲击。这一阶段说明中国的服装市场已全面同国际接轨,市场的机会也越来越小,自身修炼的厚重性成为制胜的法宝。杉杉等品牌的疲态已在此时尽露无疑,品牌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国际品牌以自身的优化整合及品牌溢出效应显现出其强劲的优势。

上一篇:水资源的现状调查报告下一篇:市政施工进度计划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