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结构研究论文

2022-04-19

一、个人简介张晓梅,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硕士,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博士。现任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六个一批”理论人才,企业管理研究所长,黑龙江省政府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业产业结构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产业结构研究论文 篇1:

经济地理学的重要课题—— 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进程

摘 要:产业结构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积极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是推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不同,会导致不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方式不尽相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合理快速发展。最后指出理论提炼不足、方法简单与资料来源单一、研究内容的层次和广度不够是目前产业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产业结构 产业调整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与组合形式,是经济地理极为关注的内容之一。产业结构理论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西方学者提出来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各个地方政府都认识到产业结构的重要性。产业结构的研究也显现出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特点,因此研究产业结构论文数量很多,但是鲜有关于产业结构研究综述性的文章出现[1]。

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不一样,所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也不相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适合经济发展是产业研究的重要内容。各种产业结构相关研究论文对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都做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与城市的二元经济结构。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需根据市场需求、资源优势与产业政策,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强带动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着力提高第二产业,全力支持与扶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从我国目前农村产业结构现状看,应首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村服务业,形成特色农业发展道路。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加工问题,通过农村服务业的调整和发展,解决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力争通过各种措施形成自身特色的产品结构和效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向着合理化、标准化、科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最终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1 从全国来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和方式

结合土地利用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策,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取向应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相一致,总体上应该推进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以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优化;扶持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引领农业生产组织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经济结构,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著名的积累循环模型指出:在要素流动中,劳动和资本会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因而不发达区域显示出一种下降的正反馈运动,结果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穷者更穷,富者更富[2]。尽管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但仍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和控制[3]。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4]。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这是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三大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突出矛盾。解决这三大主要的矛盾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提高重工业的市场进入门槛,增强产业的创新能力,建立国家创新工程,并积极吸收企业参与[4]。杨肖雨,张霞认为应做好绿色无公害产品的生产,积极做好绿标的申报和宣传工作,创优势品牌,增加收益。

2 从各个省区来看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各级政府对于经济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

由于各个省级区域的发展特点、速度和规模都不一样,所处的地方也不一样,所以各个地方采取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式也不一样。有的省区先从自然条件入手调整产业结构,解天[5]从广西土地石漠化成因谈防治对策的论文中对于土地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就有充分挖掘其內在优势,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蔗则蔗,并发展石山区特有药材,应用现代科技改变岩溶山区落后的耕作方式和单一的经济现状,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经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合理利用现有的耕地资源,走生态农业经济的道路,强化生态功能区建设,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各种产业。陈建成[6]对国有林区林业主导产业识别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黑龙江为例有这样的论述:发挥比较优势,合理确定和识别主导产业;合理进行产业定位,促进产业调整与优化;整合资源,有效提高区域竞争力。钟新桥、范志雄根据对河南省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优势、产业布局及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有针对性地探讨提出了河南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建议:实施郑州中心增长极发展战略;实施“三群两带”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战略;实施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展战略。

也有的学者从经济等人文方面入手来研究产业结构的调整,张永春[7]对青海省产业结构中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产业结构状况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标志,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而金融支持力度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极其重要的因素,利用金融支持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金融资源在青海产业结构中的配置作用,开拓资本市场充分发挥其融资功能,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对青海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邢子政[8]分析了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倾向于协同调整,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趋同现象,而并没有严重的同构现象,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各个层面上不同程度的趋同现象既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接近,资源禀赋的相似性,经济发展的“外生性”和广义的产业集聚有关,也与相应的制度、体制、政策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好的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区域协同调整对策。创新产业合作发展机制,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大资产存量调整力度;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作用;制定区域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推动京津冀区域产业整合;实施科学有效的区域产业政策,引导和推动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 从局部的县市来看县市级政府通过适时产业结构调整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马跃龙[9]分析长株潭三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现状,三市经济规模和总量偏小,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必须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力:建立强有力的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协调机构和协调机制,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立法,坚持法治优化、依法协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进行工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刘峰[10]对阜南县农业结构进行分析,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出矛盾和存在的问题: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业基础条件依然薄弱,科技力量支持不足。学者对此提出了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对策及建议,投入要从单一投入向多元投入转变,经营要从分散经营向产业集约转变,效益要从稳定增粮向稳定增收转变,制度建设上要建立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保障机制。

4 结语

地理界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已经是一个传统课题,近年来的论文数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说明这方面的研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纵观所有相关的研究论文,笔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理论有待提炼,现在的关于产业机构的相关理论都是源于外国,这些理论的提出背景与中国的现实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很多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在大量实例研究的基础上,应加强理论研究的力度。

(2)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的资料来源单一。描述与定量的方法是产业结构研究的传统方法,其他方法较为欠缺,资料则来自于统计资料和官方资料。这种单一性会导致研究的水平较低,目前这种情况仍然存在,笔者认为应该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利用其他领域的研究方法,对于资料的来源尽可能的从各个渠道去获取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3)研究内容的层次和广度应该继续拓宽。跳出产业结构的原有框架,努力寻求产业结构与社会、自然、经济的相互影响方面,以及他们的组织网络和调控网络方面,从而既扩大了产业结构研究内容,也为理论总结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春雨,方觉曙,朱永恒.地理学界产业结构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7(27):279-284.

[2] 王顺林,陈一芳.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动力策略[J].经济师,2005(8):265—266.

[3] 顾湘,曲福田,付光辉.中国土地利用比较优势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J].中国土地科学,2009(8):61—63.

[4] 谭顺福.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调整[J].管理世界,2007(6):156—157.

[5] 解天.从广西土地石漠化成因谈防治对策[J].环境经济,2007(6):33—34.

[6] 陈建成.国有林区林业主导产业识别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林业改革与发展,2009(11):78—80.

[7] 张永春.对青海省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问题的思考[J].经济天地,2009(23):77—80.

[8] 邢子政.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倾同倾向与协同调整之策[M].现代财经,2009(9):51—56.

[9] 马跃龙.论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J].研讨与争鸣,2009(5):78—80.

[10] 刘峰.阜南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之我见[J].安徽农学通报,2009(24):8—9.

作者:李晓强 刘长秀

农业产业结构研究论文 篇2: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张晓梅

一、个人简介

张晓梅,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硕士,东北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博士。现任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 “六个一批”理论人才,企业管理研究所长,黑龙江省政府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

二、主要研究领域与研究成果

主要从事国有林权改革研究、林业循环经济以及企业战略联盟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出版主要著作《黑龙江省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保障体系研究》(2009)、《黑龙江省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研究》(2008)、《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2005)。

在《林业经济》、《林业经济问题》、《中国流通经济》、《黑龙江日报》、《商业研究》等多家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CSSCI、EI、ISTP收录30余篇,人大复印报刊全文转载1篇。这些文章大致涉及以下领域:

第一,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如拓宽林产品经营途径(黑龙江日报(理论版)2007年6月1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政府职能与政策保障研究(林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3期),国有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政策支持研究(商业研究2007年第8期), “相持阶段”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国流通经济2006年第3期);黑龙江省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综合效益评价与操作对策(林业经济2009年第9期)。

第二,林业循环经济问题研究,如基于灰色动态关联分析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研究(林业经济问题2013年第6期);黑龙江省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林业经济问题2012年第3期);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枝丫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林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5期)。

第三,企业战略联盟研究,如哈尔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30期),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策略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17期),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第14期)。

第四,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如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学术交流2014年第1期);哈尔滨市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环境建设(论文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2005年),浅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水利天地2010年第6期)。

三、主要学术观点和贡献

在国有林权改革的探讨与创新方面:针对现有国有林业单一产权体制存在的价值主体错位和产权主体缺位等两大弊端,认真分析现有国有林业国有国营模式所引发的投入机制僵化、效益激励滞后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研究如何建立一种市场调节为主、多元产权主体并存的新型林业产权制度模式,从而为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通过对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现代产权理论、国有资产改革理论、林业产业理论、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保证伊春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功,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在林业循环经济研究方面:运用各类评价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各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状况及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从资源减量化投入、资源利用率、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几个方面入手,浅析每部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构建出适宜的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中,在枝丫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尤为突出,提出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等达到枝丫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企业战略联盟研究方面:研究分析并选择科学的黑龙江省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模式,在国家和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引导下有效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高效合作并推进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黑龙江省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模式,分析影响联盟运行模式的关键因素,为联盟模式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为促进黑龙江省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最终实现黑龙江省产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方面:立足于黑龙江省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农村教育产生与发展的资源、经济与社会背景。采用博弈模型方法对农民教育投入进行了分析;测算了农民个人投资收益率;设立了农村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激励机制模型。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所作的贡献,同时也验证农村教育在劳动力转移中所起的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研究论文 篇3:

论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

摘要:农村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了支撑,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联系。两者的协同发展,可以形成要素集聚效应、市场培育效应、产业优化效应和经济催化效应,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强化区域性城镇体系建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并加强配套制度改革,是实现两者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

文献标识码:A

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在于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收入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作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制度创新,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在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地域结构上相互影响、互相推动,两者的协同发展,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问题综述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在城镇集中的同时,各种要素不断集聚,导致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国外对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集中于城镇化发展阶段研究(P.Hall,1971;Klassen,1981)、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等领域。国内对城镇化发展的研究,则集中于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研究(费孝通,1984;辜胜阻,2000;李永周,2007)、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李树踪,2001;覃成林,2007;孙中和,2009)、城镇化发展水平和速度研究(辜胜阻,2000;叶裕民,2007),以及乡村城镇化等领域。农业产业化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提出“农业产业化”概念以来,国外学者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集中于产供销纵向一体化、横向协作研究和产品链企业管理结构研究等领域。国内的研究,则集中于对农业产业化内涵、实质、特征研究,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动力机制、发展条件、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问题,是城乡关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学者对城乡关系问题的研究集中了三个方面:(1)二元经济理论,包括“劳动力转移模型”、“费-拉模型”、“乔根森模型”,以及“托达罗模型”;(2)地理二元结构理论,包括“回波效应理论”、“区际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以及“中心边缘理论”;(3)城乡关系协调理论,包括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对城乡融合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观,以及霍华德(EbenezerHoward,1898)提出的“田园城市”概念,芒福德(Lewis Mumford,1961)提出的“城乡融合”概念,爱拨斯坦与杰泽夫提出的“三维城乡合作模型”,以及国内学者在城镇化与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理论探索。从大趋势来看,国外早期的研究侧重于对城乡经济关系的探索,随后侧重于对“城市偏向”问题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后,关注焦点转向城乡协调发展问题。与国外学者较多地从宏观层面研究城乡关系问题相比,国内学者更多地偏重于从微观、具体层面展开研究,尽管研究成果颇多,但较少涉及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问题。事实上,农村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了支撑,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联系。两者的协同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的效应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可以产生“1+1>2”的综合效果,不仅有利于两者自身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具体来讲,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的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两者协同发展,可以形成要素集聚效应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集聚过程,是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的过程;农业产业化则是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过程,其本质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一是将分散的农村企业集中到城镇,实现农村工业化向城镇工业化的转变;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是农户(农业企业)向龙头企业、核心企业集中,龙头企业、核心企业向工业园区和城镇集中的转变。这种劳动力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在提高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和质量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并通过纵向延伸(延长农业产业链)和横向拓展(组建农业企业集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发挥两者协同发展的联带效应。

(二)两者协同发展,可以形成市场培育效应

强化农业资产和农业要素的市场化运营,既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更要求农业资产、农业要素按市场规律有序流动,达到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目的。具体来讲,两者协同发展的市场培育效应,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两者的协同发展,要求按照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原则,推动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构建农地的有偿使用机制和依法流转机制;其次,两者的协同发展,要求强化以城镇为依托的农业要素市场,并建立健全市场中介组织,促进农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实现高效配置、优化配置;再次,两者的协同发展,要求完善以城镇为依托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同时,通过股份制改革等金融创新,也是促进农村集体资产市场化运营、提高农业企业运营效率的内在要求。可见,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农村市场的完善,从而发挥两者协同发展的市场培育效应。

(三)两者协同发展,可以形成产业优化效应

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来看,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是以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第一产业向以现代工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优化过程中,农村城镇为不同村落、不同宗族的“农村人”提供了集聚的场所和机会,使更多的农村居民从农村宗法关系、族群关系的束缚中摆脱出来,按照现代文明、民主法治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这时,农村城镇为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提供了更多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人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会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最终完成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这种转变过程,同时也满足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的要求,从而为农村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两者协同发展,可以形成经济催化效应

结合农业产业化趋势,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全面改造农村乡镇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长期以来,农村乡镇企业在反哺农业、以工补农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乡镇企业如果停留于用货币资金来支农、补农,显然无法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要。利用自身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着力办好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实现贸工农一体化,种养加和产供销一条龙,可以有力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两者协同发展的经济催化效应。同时,两者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形成机制共创、设施共用、信息共享、市场共肓的综合体系,从而有利于形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最终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的对策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按各自进程持续、稳定发展,才能夯实两者协同发展的基础;二是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彼此联系、互相促进,才能实现高水平、深层次的协同。因此,强化区域性城镇体系建设、强化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强化配套制度改革,是实现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强化区域性城镇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城镇化水平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农业大国,农村城镇化整体水平不高,城镇化发展空间巨大,但城镇化发展水平和速度要与农业发展相适应,不能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否则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强化区域性城镇体系的建设,特别要利用城镇化发展成果装备现代农业,提升城镇对农村和农业的服务功能,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只有这样,农业的发展才能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扎实的基础。首先,要利用现有城市强化区域性城镇体系建设。作为特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具有人口相对集中、交通相对发达、现代化程度较高等特征。在市场化条件下,城市通过与周边地区的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成为区域范围内具有较强凝聚力、较强辐射力的经济增长极。事实证明,城市越发达,其对周边地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越强,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也越强。因此,要在现有城市基础上,根据其在地理、产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区域性城镇体系的建设,以强化现有城市的“增长极”功能,这是实现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的基础。其次,要培育小城镇强化区域性城镇体系建设。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普遍不高,加上资本积累较少、社会资源不足、信息不充分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进入大城市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成本较高。在农村人口相对集中、地理位置较优越、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培育小城镇,尽管规模不大,但可以发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功效。特别是小城镇接近农村,生活成本低廉,农民可以就地实现非农就业。在培育小城镇的同时,要强化小城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功能和服务功能,吸引更多农业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集聚,以巩固小城镇的经济凝聚力和辐射力。

(二)强化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龙头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联系农户与市场的桥梁,龙头企业具有生产引导、市场拓展、技术转化、销售服务、品牌培育等功能。强化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首先要强化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动力、以农村合作组织为载体、有广大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其次,要通过企业并购、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参股控股等途径,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要通过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模式、创新生产技术和营销手段,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再次,要根据本地区在产品特色、地理特色、文化底蕴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城镇化发展需要,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向农村城镇集聚,鼓励、引导龙头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鼓励、引导龙头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通过集约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培育独具地方特色的产业品牌。总之,要通过强化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才能更好地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生产引导、市场拓展、技术转化、销售服务、品牌培育等功能,才能真正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才能为农村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动力,夯实两者协同发展的基础。

(三)强化配套制度改革,化解协同发展的约束因素

首先,两者的协同发展,要求强化配套制度改革: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同发展,要求人口城镇化与农民非农就业同步推进,实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业,而人口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就业,容易受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保制度等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强化配套制度改革:(1)在现有农地、林地流转改革的基础上,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打破城乡土地管理的二元格局,真正赋予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同地同权同价”,促进农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要在严格界定征地性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促进土地征用程序合法化、征用信息公开化、补偿标准规范化;(2)要在现有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的落后条件,并为进城农民提供与市民同等的求学、就医、养老待遇,为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3)要充分利用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契机,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彻底破除社会保障的区域界限、所有制界限、单位界限和身份界限,实现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

其次,两者的协同发展,要求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土地既是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载体,也是城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更是农业产业化的物质载体。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土地数量是有限的。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要求我们在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要在不损害农民利益、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以更好地满足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土地的需要;要在健全农地承包经营、完善农地流转市场的基础上,鼓励农民以出租、转包等形式,实现土地经营权的转移,满足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对土地资源的需要。

再次,要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的同时,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无论是城镇化发展、还是农业产业化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支持和人才支持。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要实现协同发展,尽管要按市场化原则来推进,但政府财政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在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财政支持应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固定投资、市政管网建设等领域。同时,要在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的同时,引导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等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要加大对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和技能培养,帮助更多的农民适应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顺利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由农业劳动者向非农劳动者的转移。

责任编辑:秦小珊

作者:朱小艳

上一篇:投资决策海洋工程论文下一篇:工程咨询企业竞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