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农业技术论文

2022-04-29

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总要求的重要途径。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注意处理好整体规划、田地制宜、夯实基础、激励创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从而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农业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农业技术论文 篇1:

新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是突破农业发展瓶颈,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是各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基于生产供给侧入手,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究制约新疆深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投资能力、农业技术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四个方面的要素与农林牧渔生产总值关联度最强是主要因素;政策保障和自然资源方面的要素关联度最小是次要影响因素。据此,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建立标准化经营管理体系、增强产业链条纵深能力、完善农业保障体系建设与构建新型经营模式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对策建議。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灰色关联度分析;影响因素;新疆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Xinjiang

PENG Xinzhe,GUAN Quanl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 China)

Key words: agricultur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influence factor;Xinjian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1]。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虽提高了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开展的重视程度,但由于农业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释放供给要素的活力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问题未得到有效改善,致使农业总体经济收益增长趋向不够强劲。因此,本研究选定新疆2014—2018年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实施前后的数据,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开展研讨,推断出生产资源供给与产业结构间的关联程度,最终联系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完善新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对策建议,为新疆拟定相关农业发展策略提供参照。

1 文献综述

关于什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学者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王一鸣等[2]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处理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不对称的问题,如何使有效供给与市场需求变化同步,让供需实现新的平衡关系;张社梅和李冬梅[3]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是指围绕市场主体对农产品和服务的各类需求,从农业供给侧切入,通过改革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推进生产经营制度革新,不断提升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许瑞泉[4]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从农产品供给侧入手,通过自身调整来重组、优化生产要素,使农产品在质量、数量这两方面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进而促进农产品供给结构优化,实现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无缝对接。

关于如何完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张蓓[5]认为,改革的目的是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农业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并提出要从农产品、劳动者、科技和资金等方面进行改革;龙通平[6]认为要从资本、劳动力、土地和制度等方面入手,优化各类要素资源,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林惠虾[7]从改革主体的视角研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路径,认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劳动者素质,能够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2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实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处理与协调好各方因素间的关系。而找出制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进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从而提升产品供给品质效益。因此,参照符华平[8]、任海靜等[9]、王波[10]、杨淑杰等[11]研究成果,根据新疆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考虑到研究数据可获取的难易程度,从投入和产出2个方面选取新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因素的指标因子。以生产资源中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农业技术水平、自然资源、政策保障和投资能力等6个方面的要素作为比较序列,来探索制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的影响因素。

2.1 指标选取

农林牧渔总产值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时间里农业产出整体情况和成效的体现,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后所产生的结果。而资源配置收益的增长是指生产资源要素投入到达一定程度时,通过整合资源配置来促进经济增长,但资源配置收益难以用固定值来估量,只能凭借经济增长理论从整体经济增进来估量,而农业经济增长可以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来权衡。因而,采用农林牧渔总产值作为产出指标的参考序列Y。

劳动是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存在的本源,农业的发展与劳动力的应用不可分割,而最符合权衡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是从事农业劳作的劳动力数目的总和,因此选取农业从业者人口总数,作为比较序列X1。

受教育人口比重是人才储备的最直观体现,人口受教育水平的程度比例,决定着人才储备是否充足,对产业布局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效用,因此采用农村人口未上过学、受过小学教育、受过初中教育、受过高中教育、受过大学专科教育和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作为比较序列X2、X3、X4、X5、X6、X7。

农业技术水平是农业生产历程中使用器具及其他资料的统称,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选用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药使用量以及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作为比较序列X8、X9、X10、X11。

自然资源在本研究中是指灌溉面积和农用地,土地和水是农业生产中最基础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源的配置结构是否合理决定着产业调整的难度,因此选取农业用地和灌溉面积作为比较序列X12、X13。

政策保障在本研究中是指地方财政支出,地方财政用于农业生产建设投入资金,对农业产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因此选取农林水事务支出作为比较序列X14。

投资能力是指农户人均消费支出,已有研究表明农业资金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为正相关关系,而农业资金广义分类较多,因此本研究从狭义的方向选取了农户人均消费支出作为比较序列X15。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来自于《新疆统计年鉴》,以2014—2018年为时间段,如表1所示。

2.2 引入灰色关联度分析影响因素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14—2018年数据进行均值化处理,均值化结果,如表2所示。

2.3 影响因素的测算

根据表2数据,确定参考数据为:

Y{0.901 6, 0.928 8, 0.990 6, 1.040 9, 1.138 2 }。

各影响因素ΔX值公式为:

ΔX=|Y-Xi|,i=1,2,…,15(1)

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求ΔX最值,得到:

ΔXmin=0,ΔXmax=1.138 22

2.4 影响因素测算结果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其他因子关联系数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关联系数大于0.9的因子有6种,分别是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受过小学教育和乡村从业人员数。而关联系数在0.7~0.9之间的因子有灌溉面积、受过高中教育、未上过学、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受过初中教育、地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农药使用量、农用地以及受过大学专以上教育;关联系数在0.5~0.7之间只有受过大学本科以教育这一因子。

关联度系数计算公式:

根据公式(3)计算得到新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如表5所示。

关联序为ξ15>ξ8>ξ9>ξ3>ξ1>ξ13>ξ5>ξ2>ξ11>ξ4>ξ14>ξ10>ξ12>ξ6>ξ7。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农林牧渔产业总产值与各项指标的灰色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受过小学教育>乡村从业人员数>灌溉面积>受过高中教育>未上过学>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受过初中教育>地方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农药使用量>农用地>受过大学专以上教育>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2.5 实证结论

从计算结果来看,此次研究所选取的15个指标中,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间关联序最强的前6名为: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受过小学教育和乡村从业人员数,其关联值全部在0.9。由此得出,关联度最强的5项指标,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在投资能力方面,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最为明显,这体现出农民的投资能力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重要。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农民的投资方向决定了产业的发展结构。而农民收入水平下降,直接导致农民消费支出水平下降,造成产业发展投资的选择性较小,从而加剧产业发展向主导产业倾斜,影响农业整体经济增长。而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则会提升农户的消费支出能力,使得农民在产业发展的投资上选择性更广,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由此可知,农户投资能力的提升,对提升新疆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技术水平方面,机械化程度与化肥的使用量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用机械得到了广泛使用,这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化肥的使用量得到有效控制,可以有效补充农作物在生产中缺少的养分,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對土地集约化利用,提升产值效益。而机械化投入范围有限,则造成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间效益差距较大,影响经济收益的增长;化肥施用量未得到控制,则会造成土壤肥力过高或过低,破坏生产环境,造成作物减产,从而影响产业产值。

受教育人口比重方面,总体呈增长趋势,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向小学文化水平倾斜。由于小学文化水平人口比重的升高,且受学习能力因素影响,使得整体人口素质下降,从而加大了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与技术推广运用的难度,农业现代化发展受阻,最终影响农业产值的增长。由此可知,提升人口素质水平刻不容缓,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劳动力方面,农业从业人员与农业总产值的关联度非常高,说明劳动力对于农业发展也有着较强的影响。劳动是一切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没有农业劳动,就没有农业的存在与发展,而劳动力是促进产业发展的主体。从业人口总量过高,会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竞争压力较大,劳动力过剩,从而影响社会发展;而从业人口过少,则会造成资源闲置,劳动力匮乏,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农业从业人口数量的增加,虽有助于农业经济增长,但要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才能促进产业有序发展,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3 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稳定发展

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设备建造的梳理排查,提升以水、电为主的基础设施建造与维护能力,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确保财政资金准确投入到具体项目,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夯实基础。加强对农户相关操作要求的宣传力度,农户作为设施设备的直接操作者,应掌握正确的操作规范和简单的维护技巧,将设施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合理反馈,保障设施设备稳定运行。同时,提高对农田水利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视程度,稳步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3.2 提高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发展

改变农户的思想观念,对农户加强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的宣传力度,并建造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实时分享高质量农产品的供需信息,形成良好的产需对接,以此增强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加大对农户的培育力度和范围,提高农户的相关知识与专业技能,对正在从事或有意从事各类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的中青年劳动者,加大培养力度,使其向专家型从业者发展,鼓励组建农户自己的技术服务队伍,提高技术推广应用范围。

3.3 建立标准化经营管理体系,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

根据农业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外农业最新生产工序,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体系,以标准化经营管理模式促进农业发展。在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后,加强对农户培训的力度,让其尽快掌握新型种植管理技术,并引导农户建立产业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载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及其他植保类农事活动,提高农户的产品质量意识和成本控制能力。同时,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重点检查农药、化肥和其他药物成分是否符合标准,形成常态化管理。

3.4 增强产业链条纵深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投入

巩固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等相关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改造并提升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技术。成立以县、乡、村为联动的农业服务系统,形成由各县区的农业局为领头单位,乡镇农业服务站为支柱,村农业合作社、农业大户与农资店铺为具体实施的农业服务组织机构,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力度,扩大农业技术对农户的覆盖范围,保障每个农户都能受到技术指导。同时,加强运输线路建设和技术设备向农村流动,增强产地与外界联系,并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大运输存储技术的研发,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货运能力。

3.5 完善农业保障体系建设

自治区政府需保持财政支农的资金稳步增长,提高财政支持力度,与各地农业发展水平相结合,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建立与其相匹配的财政支持机制。明确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增强财政支出的指向性,确保资金准确落实到农业产业发展,并加强对农业的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扩大经济效益。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记录好资金的使用明细,及时做好评价与反馈。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率,细化分配比例,促进财政资金良好循环。同时,进一步推进融资渠道与保险服务的建设,运用政策引导正规金融机构拓展在农村的经营规模,加强对农业发展的贷款扶持强度。

3.6 构建新型经营模式,提升协调发展能力

提高普通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引导农户参与到企业组织的生产中来,和企业组织共同经营管理。打造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普通农户为主要结构的产业协调发展模式,增强农产品质量和产品的附加值,将农业与农户的经济收益提升到最大化。扩大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推广范围,加强对普通农户的技术支撑,有助于增强农业整体生产能力,减少企业组织与农户之间矛盾冲突,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同时,大力开展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增强政策对农产品品牌建立的引导作用,建造农产品的品牌培植、发育和维护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指导和农户等多方参与的农产品品牌建设机制,并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发展潜力较好、带动能力强和公信力较高的特色品牌,促进农产品的商品价值向高端延伸,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万鹏. 习近平: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J]. 唯实:现代管理, 2016(2): 4-6.

[2] 王一鸣,陈昌盛,李承健.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N]. 人民日报. 2016-03-29(007).

[3] 张社梅, 李冬梅.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及推进路径[J]. 农业经济问题, 2017, 38(8): 59-65.

[4] 许瑞泉.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J]. 甘肃社会科学, 2016(6): 178-183.

[5] 张蓓. 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际镜鉴[J]. 改革, 2016(5): 123-130.

[6] 龙通平. 农业供给侧如何改?[J]. 农村工作通讯, 2016(1): 1.

[7] 林惠虾.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以漳州为例[J]. 经济师, 2016(10): 187-188, 194.

[8] 符华平. 基于生产要素视角的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 2018.

[9] 任海静, 丁生喜, 李燚.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张家口农业经济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J]. 价值工程, 2017, 36(34): 27-30.

[10] 王波. 基于农业生产效率DEA评价的洛阳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D]. 洛阳: 河南科技大学, 2019.

[11] 杨淑杰, 李玉波, 许请涛. 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 40(8): 208-213.

收稿日期:2021-02-26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9BYJ049)

作者简介:彭鑫哲(1994—),男,河北唐山人,在讀硕士生,主要从事农业管理方面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关全力(1972—),男,安徽蚌埠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教学方面研究。

作者:彭鑫哲 关全力

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农业技术论文 篇2: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摘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总要求的重要途径。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注意处理好整体规划、田地制宜、夯实基础、激励创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从而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定方向、定思路、定目标、定任务、定要求,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2018年2月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才能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梦。

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逻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所以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因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总要求”的重要途径。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目标。而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然要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其基本逻辑可以概括为:中国梦-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乡村振兴总要求的实现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论述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里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个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总要求”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总要求中既涉及到经济基础,又涉及到上层建筑,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三农”领域经济基础的夯实和提升必须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只有牢牢抓住農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才能在实现产业兴旺的基础上,真正实现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因此,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总要求”的重要途径。

二、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八个坚持,是我们党“三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和八个坚持的基础上,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通过实践创新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与市场的关系,为农民提供从生产到生活,从摇蓝到天堂的服务,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一)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重做好调结构和补短板工作,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功能互补的城乡融合发展包括产业融合、要素融合、制度融合、文化融合等多方面融合发展,其中产业融合是基础。研究表明,近几年我国农业与工业融合度较高,而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度较低甚至呈下降趋势,因此,应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生产方式融合,即以工业和服务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市场主导的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的一体化经营模式;二是生产要素融合,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的融合,尤其要以现代技术改善要素供给质量和结构,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在“三农”领域的应用;三是发展理念融合,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位”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重做好调结构和补短板工作。这里的调结构主要是调整单一、附加值低的农业产业结构,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向深度挖掘农业的衍生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流通以及乡村旅游融合起来发展,使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资源、要素、市场融合渗透、交叉重组、整合集成,形成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和新的产业结构。这里的补短板除了常说的进一步加强水、电、路、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应着重补好小农户和大市场对接的市场短板、城乡之间信息和信任传递的信息短板。在此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加强政策支持和组织引导,千方百计地把农户组织起来,通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集中采集和传播供求信息、制定规范市场行为主体的奖惩规则,补好城乡融合发展的市场短板和信息短板。

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除了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之外,还要着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重点是全面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二)走共同富裕之路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实践证明,单凭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小农户生产是无法同大市场对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从而实现生活富裕的,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之路才会产生市场力量和规模效益。组织起来的小农户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兴旺,才能真正走向共同富裕。例如,贵州省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殷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新路径,实际上是从农业供给侧的长期生产要素人手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活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了农户与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殷联心,推动了农村经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产业脱贫路,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三变”改革使百姓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原来的分散生产聚合为产业大军,在对接大市场的过程中不断调节供给结构,实现了更高层次的供求平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除了“三变”改革,还可以围绕劳动、土地、资本和创新这四大生产要素尝试以各种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产业兴旺、共同富裕。

(三)走质量兴农之路

通过调整农产品结构,生产优质农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提质增效。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突出的标志是粮食总产连续5年超过O.6万亿公斤,肉蛋菜果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过去是8亿人吃不饱,现在是14亿人吃不完。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由“有没有”“够不够”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人们不仅要求吃得饱,而且要求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从农业供给体系看,市场需求旺盛、适销对路的高品质农产品,国内生产供给不足,或者供应成本高,许多国内需求漂洋过海,中高端农产品进口显著增加;而一些大路货品种,虽然国内生产供应充足,但卖不上价,甚至积压滞销。”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当务之急是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一方面,要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农业绿色生态、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应用,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另一方面,要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科技和创新在“三农”领域的创造性应用。当前,不少省市县乡村都在积极主动地运用科技和创新手段改善农产品质量。例如,山东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的“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要求,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展翅行动,持续推进良种工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同时,加快推进蔬菜标准认证中心建设,争取制定国家蔬菜质量标准,打造山东蔬菜的金字招牌。努力把山东建成全国农产品最安全、最放心的地区之一。

(四)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让所有的生产要素在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前提下发挥作用。首先,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统筹山水林口湖草系统治理,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挖掘自然资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产业,促进化肥农药零增长,多搞绿色种植、生态循环种养、休耕轮作,防止城市和工業污染向农村转移。“对山水林田湖实施更严格的保护,加快生态脆弱区、地下水漏斗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区治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其次,要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乡村百姓的日常生活,如统筹规划城乡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不断创新农村污水处理方式;园地制宜地创新农村垃圾处理方式,改变农村垃圾乱堆放的情形,提高农村垃圾处理水平。再次,推广环保技术促进绿色发展。例如,通过采用环保技术对秸秆、粪便、餐厨垃圾等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以生产有机肥还田;产出的天然气可以提纯为新能源汽车燃料,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最后,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总之,要通过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五)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提升农产品文化内涵,打造乡村文化产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文化之基。按照“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的要求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既要注重充分发挥农耕文化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又要注重将乡土文化以产业为载体进行传承和创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富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袁家村模式提供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的样板。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的袁家村在2007年以前是个典型的空心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老弱病残守家,萧条破败,没有生气。支部书记郭占武大胆创新,提出打造关中民俗文化体验地的新思路,他从村民的日常生活中提取资源,从乡村的传统习俗中挖掘资源。在没有任何外部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参与下,以“越土越地道,土的掉渣才是特色”为理念,表现原生的地域文化及风土民俗,如最地道农家美食、民居、民俗文化、民居式的酒店体验以及农家生活体验等,带领全村的父老乡亲,在一片旧厂区的废墟上建成了今天享誉全国的关中印象体验地旅游景区——关中第一村,使关中民俗文化再现神韵,大放异彩。从异想天开到无中生有,袁家村通过在农业供给侧下功夫改革了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结构,让全村走出困境,焕然一新,并在传播关中文化的过程中,创造了乡村文化兴盛的局面。袁家村在没有贷款、没有外债、没有国家补助的前提下,依靠党员干部引领,重新把农民组织起来,使村集体经济积累从2007年1700万元增长到2017年2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07年的8600元增长到2017年7.5万元。

(六)走乡村善治之路

在组织村民优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结构的过程中,通过利益纽带引导村民步入乡村治理的良性发展道路。乡村治理应该遵循每个人都有一个位置,每个人都在他的位置上这一社会秩序原则,它是国家对公民整体及个体的责任……是团结一致,是整个社会问题。然而,乡村治理并非易事,要使原来软弱涣散的村党组织变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带领村民通过自治建设法治乡村、德治乡村、平安乡村,让成百上千的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在乡村治理中嵌入物质和精神利益的纽带。这个纽带可以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奖惩制度建立起来。例如,有的地方正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乡村振兴的主线,按照村里工作村为主,群众事情群众办的治理理念,塑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乡村(社区)主体、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农村(社区)治理新格局。

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创造的塘约模式用《红九条》村规民约为塘约村树起新风,提高了村民的文明意识。“违反九条中的任何一条,就列入黑名单管理。一旦列入,该户不享受国家任何优惠政策,村支两委也不为该户村民办理任何相关手续。”直至考察合格后,才能消除黑名单。塘约村的村规民约之所以管用,是因为在全体村民集体商议的基础上,围绕产业纽带把乡亲们连在一起,产业发展了,集体便有了财富,赏罚机制就有了载体,乡村治理因此得以完善。與塘约村相距不远的大坝村2017年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其乡村治理同样离不开产业发展,村规民约奖罚分明,治理效果十分显著。

(七)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为了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必须通过产业带动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改进帮扶方式方法,更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最关键的是补短板和增特色基础上的产业扶贫。有些水、电、路、田等基础设施欠缺的地方,必须经过补短板才能发展产业,而产业要增特色才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因此,精准扶贫必须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兴旺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持续胜利,避免返贫。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的“菜单式”扶贫就是让贫困户按市场需求调整产品供给结构,从而实现稳定脱贫的典型案例。西秀区政府全面分析全区农牧产业和市场供需状况,梳理出市场需求菜单,成立一家国有企业绿野芳田公司给贫困户下“菜单”,同时也负责买单,帮助贫困户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西秀区前后推出农业、养殖、金融、电商、工贸、旅游、就业、教育、助残、民政等10个方面的“菜单式”精准扶贫,形成了党委政府直接领导、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平台公司连接产销并组织贫困户生产、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的精准扶贫体系。

三、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规划,扎实推进。知易行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还需要注意处理和解决好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汲取以往“三农”工作经验教训做好科学规划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行动指南,但在实施过程中,务必要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不追求速度,更不能刮风搞运动。实施乡村振战略要像修红旗渠那样一干十年,甚至几十年,不要频繁地改变工作重点,一会儿新农村建设,一会儿小城镇建设,一会儿美丽乡村建设。以往基层干部在比较频繁的目标变动中工作上缺少长远眼光和系统思考,容易一哄而上盲目跟风,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资源浪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方方面面都要系统思考,合理部署。例如,当前强调产业带动是正确的方向,但是产业培育需要一个过程。除了基础设施建设,若对乡村住房建设加以正确引导同样可以发挥很大的振兴功能。在乡村,房子对农民来说是大事情,村民愿意将辛辛苦苦积攒的钱建房子,但建的质量、档次、文化内涵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民住房大致经历了四代演进,建了拆,拆了建,周期过短造成很大浪费和污染。若以村为单位做出“百年民房”规划(村民在规划专家指导下民主集中决策),不许农民再私自乱建,凡是新建住房都要符合当地规划,按规划建房可以享受政策补贴,那么,就可以鼓励农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下,一方面发展产业,一方面科学地建房,从而带动当地就业,促进乡村繁荣。另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有科学正确的政绩指挥棒,不能再用财政砸钱的方法垒大户。今后政绩的衡量,既要看点,更要看面,要惠及大多数老百姓。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稳扎稳打地结合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科学规划,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二)避免一刀切给基层干部留下创造空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指引下,一定要园地制宜,不能一个模式一刀切。各地区差异很大,需要实施差异化政策。如果统的太死,不仅政策上容易挂一漏万,更重要的是绑住了基层干部的手和脚。基层干部没有创造的空间,就没有积极性的进发,就没有朝气蓬勃的乡村振兴局面。因此,各级各部门领导要充分相信基层干部的家国情怀,相信基层干部群众的创造力,不要过于频繁地层层传导压力,而是要持续地传导激发干劲儿的动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真正落实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基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久久为功,扎实推进。”

(三)找准薄弱环节下大力气做好补短板工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找准薄弱环节,下大力气做好补短板工作。在物质层面着重搞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基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精神层面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议,抓好乡风文明和社会治理,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达到生活富裕。具体地说:一是路,路不通,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不解决,产业和业态不可能布置到农村;二是水,要解决饮水供给、污水处理和灌溉用水问题,加大水利设施投入;三是电,电和通讯要普及到村,互联网不进入农村,产品出不去,消费上不来;四是田,在土地整理上持续投入,才能可持续发展;五是环境治理,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欠账不少,必须结合“三大攻坚战”狠抓生态环境治理;六是公共服务,要进一步推动医疗、教育均等化;七是特色产业,在搞好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基础上,重点找准产业定位,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八是基层党建,由“宽松软”到“严紧硬”,必须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发动起来,在促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建设中,同步推进乡风文明和社会治理,一个也不能少地奔向生活富裕。

(四)鼓励基层通过试点尝试突破性的制度创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比如机制体制的创新改革,配套政策和财力保障,基层组织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等。实践出真知,为了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积极鼓励基层干部因地制宜地进行突破性的制度创新。例如,眼下当务之急是解决农村“人”的问题。靠“38、61、99部队”显然不行,靠吸引能人回乡创业效果有限。县里的能人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里。公务员不允许经商,但事业单位的人,国有企业的人,若允許他们在经营链条的某个环节上发挥作用,则可以极大地整合人力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加快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除了“人”的问题,还有“地”和“钱”的问题也需要尝试突破性的制度创新。例如,“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发展模式深入人心,但现在的土地确权是基于“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制度上的农户确权,若能以自然村或者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土地确权,这个“权”是村集体的“权”而非个人的“权”,个人的“权”由村集体根据本村的增人增地、减人减地情况动态微调,那么既可以充分发挥组织起来的集体的力量,也可以充分保护农民利益,在解决日益突出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矛盾的基础上,完善“三变”模式,促进乡村振兴。至于“钱”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浙江首创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这种合作金融模式值得大力倡导,事实上,广东清远市和陕西延安市志丹县合作金融,效果就很显著。“人”“地”“钱”的问题顺畅地解决了,产业兴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乡村振兴战略才能顺利实施。

(五)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提高“三农”资金使用效率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各级政府都会增加“三农”资金投入,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通过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三农”资金使用效率。一是投多少问题,中央对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需要的资金应进行科学测算,避免苦乐不均,造成新的发展不平衡。二是怎么投问题,原来的涉农资金太分散,最近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的意见》很有针对性,期待贯彻过程中不断完善。三是投给谁问题,以前不少资金直接给农户,而许多农户不会花钱,资金使用效率很低。最好是投给农村合作社等集体组织,或者补贴给致力于产业发展的真正给百姓带来福利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经营致富,把钱花好。四是评绩效问题,许多地方干部缺乏投入产出意识,只管投入,产出效果如何不大关注。政府每年应组织专家(如离退休干部)对县级资金使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匿名评审,督促基层干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责任编辑:李祖杰

作者:董艳玲

农业资金投入结构农业技术论文 篇3:

聚焦产业富民增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中共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五年要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但对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农民增收仍存在较大压力。按照2020年全省50%以上的农民年收入需达到3.2万元和6000元/人的脱贫标准,从目前增长情况看仍存在较大缺口。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当前关键是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級。

一、充分认识江苏农业结构调整

取得的成效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先后经历四次大的农业结构调整,农林牧渔业结构由1978年的80.4:1.5:15.8:2.3调整为2015年的56.1:2.0:19.0:22.9。符合江苏农业资源与环境条件的农业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一是粮食产能得到持续提升。单产连续创历史新高,以占全国3.8%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的粮食,养活了占全国5.8%的人口,创造了人口密度最大省份粮食总量平衡、口粮自给的不凡业绩。二是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人均肉类、蛋类、奶类和蔬菜占有量分别为47.7公斤、24.4公斤、7.6公斤和1028公斤,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4.9%、115.5%、27.1%和115.2%,位于全国前列。三是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有序推进,新型农产品流通业态初步形成。建成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07家,其中国家级61家,居全国第二;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68家,“一村一品一店”和淘宝村等农产品营销模式逐渐形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3家,与山东并列全国第一。四是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格局初步显现。依据资源禀赋条件的不同,与区域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格局初步显现,其中苏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但同时,江苏省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农产品供给与消费需求不相匹配。江苏现有农产品供给在数量与品种等方面能够满足消费需求,但在品质安全、健康与生态环保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多而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二是农业结构调整支撑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农业生产利润空间持续受到挤压。与此同时,经营规模小、产业链条短,产业间融合程度低、农民分享产后环节增值少,生产效益下降,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日益突出。三是农业结构调整受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江苏农业资源紧张,人均耕地面积比全国低0.45亩,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不均匀。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水土资源稀缺程度将进一步加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单位面积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和3倍,农膜、秸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林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峻。四是农业结构调整忽略省内三大区域资源禀赋差异。江苏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资源生态特点不同、现代农业发展阶段与重点不一样,需要分区施策、分类解决。

二、准确把握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原则

1.基本思路

按照“稳粮、增收、开放、可持续”总要求,坚持市场导向、创新驱动、政策支持、主体引领,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优质粮食、绿色果蔬、生态畜禽、高效水产、精品花木、休闲观光等六大现代农业产业,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支撑。

2.主要原则

坚持保供给保安全与促增收增效益相结合原则。在守住耕地红线、提高粮食产能前提下,科学合理确定产业发展优先序,着力优化主要农产品品种、产业、区域布局,做优粮袋子,丰富菜篮子,满足居民食品多样性消费需求。在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前提下,优化结构、做强产业、强化特色、提质增效。

坚持经济高效与生态环境可持续相结合原则。综合考虑江苏自然资源条件,逐步构建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因地制宜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解决资源性农产品供给缺口;提升质量,打造品牌,大力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出口与调出,实现国内外、省内外资源有效配置、国内外市场统筹利用,既保障供给,又保护产业、致富农民。

坚持农业功能拓展与产业升级相结合原则。探索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思路,既要综合利用各类农业资源、农村田园风光,发展生物质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产业,又要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农业产业组织、营销模式与流通业态创新。在强化农业传统的经济功能基础上,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挥农业就业增收、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等多重功能。

三、切实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

1.优化品种与产业结构

突出优质与安全,全面提升3300万亩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一是合理确定主要谷物的播种面积。“十三五”期间,全省水稻在播种面积保持在3300万亩左右,小麦播种面积3240万亩左右,玉米面积650万亩左右。二是加强优质稻米和专用小麦优势产业区建设。推进实施“粳提优”工程,扩大优质食味粳稻种植面积,提升粳稻产品品质,稳定适合加工的籼稻面积和产量。继续实施专用小麦建设工程,提升专用小麦产品品质。三是构建更为合理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积极发展草牧业,稳定油菜种植面积,扩大高粱和花生、山药、芋头等根茎类特色杂粮。

突出特色与品牌,精心打造一批“苏字头”优势农产品。一是突出产业布局优化,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巩固观赏苗木优势地位,扩大丘陵、沿海应时鲜果,稳定茶叶、食用菌、花卉生产,示范扩大木本油料植物、道地中药材种植,推广果茶立体种植模式。二是突出园艺品种改良,发展种源园艺产业。围绕蔬菜园艺重点领域集成攻关,着力建设现代蔬菜园艺科技创新体系,重点突破蔬菜育种及果茶花品种资源开发利用,逐步实现园艺品种自主创新替代。三是突出生态环保,凸显畜禽、水产养殖优势。大力推进畜禽、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模式和观光畜牧业发展,积极做好生态养殖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等培训,巩固提升生猪产业,适度发展家禽产业,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大力发展高效水产业。四是突出绿色生产溯源,打造精品品牌。加强农产品示范基地(示范区)建设,对产品生产信息进行标识和溯源跟踪管理,支持企业参加国际质量、环保认证,创出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江苏特色农产品品牌。

突出转型与增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进粮食加工减损增效,顺应居民食用农产品消费的“厨房革命”,加强菜篮子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满足个性化、多样性的食用农产品消费需求。二是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采用生物工程等精深加工技术,在提取蛋白质、脂肪、药用成分以及活性物质等方面取得突破,着力培育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生物医药等产业。三是大力发展主食加工业。以挖掘、培育与壮大江苏食品老字号等品牌主食加工企业为抓手,重点发展畜禽、蔬菜和水产调理制品、米面食品等主食加工业,唱响名优特品牌,彰显江苏地方特色,丰富品牌文化内涵。四是培育农副产品以及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工业。重点针对秸秆、稻壳米糠等外果以及果皮渣、畜禽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品,主攻循环利用、全值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实现环境友好、资源化利用与增值增效有机结合,提高农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拓展农产品加工新兴增长点。

突出农业多功能性,大力培育休闲观光农业。一是积极推进农业自然生态观光游。利用全省部分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公园众多、地形起伏、溪流交错、林木茂密等特点,发展自然生态游。利用各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都市农业示范园区,以具有农业观光价值的果园、茶园、花园、菜园、竹园、中草药园等为载体,展示传统生态农业风情和神奇高科技农业内涵,开展观光休闲、观赏采摘、体验考察、科普教育等活动。二是积极推进乡村休闲度假游。依托旅游景点、生态优势或民俗风情,结合新农村建设,打造以“农家乐”为主要形态的休闲旅游特色村,并利用农家庭院、农家生活和乡村文化,开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三是积极推进农业节庆和民俗文化游。休闲农业节庆根据不同主题,形成花卉节庆、采摘节庆、民俗节庆、农事节庆、旅游节庆、文化节庆和美食节庆等,吸引城乡游客。利用乡村特有的民俗风情、传统工艺、文物古迹、节庆文化、民间艺术以及古民居、古建筑等,组织开展观光、游憩、考古、体验、休闲旅游活动。

2.优化区域布局结构

苏北地区要走生态、外向农业发展道路,建设苏北绿色粮仓。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势,着力打造绿色粮仓和优质园艺、畜牧产品外向型生产基地,加强标准化生产,建立标准化加工体系,塑造精品品牌,构建稳定物流渠道,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供应体系。重点布局优质粮食、绿色果蔬、生态畜禽及高效水产等产业。形成连云港、淮安优质稻麦种植区,徐州、连云港、宿迁和盐城标准化玉米种植带,淮北设施蔬菜区、沿海滨江蔬菜区,丘陵、沿海滩涂和黄河古道沿线优质果品基地,徐宿淮盐生态健康循环养殖基地,以及沿海农业区和洪泽湖地区标准水产养殖基地。

苏中地区要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道路,打造苏中特色产业。充分利用里下河平原水网密布的资源特点,创新优化品种,重点布局水稻、水生蔬菜、水产品、水禽等“四水”产业。基于南通等地的区位优势,采取设施与露地栽培并行的模式,重点布局绿色果蔬产业,保留一部分露天种植面积,提高蔬菜种植设施化比重的同时,以订单形式供应上海等高端消费市场。以沿海大开发为契机,在苏中沿海地区重点布局特色苗木产业,推广以耐盐植物为主的常绿、耐盐和速生树种,将南通等沿海地区打造成绿色生态走廊。

苏南地区要走低碳、精品农业发展道路,发展苏南高端农业。着力发展农业新兴产业,加快高新技术向农业领域渗透,做大做强生物育种、生物农药、基因疫苗等生物农业,推广应用节水灌溉、远程控制、疫病监控等智能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精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以与大型米业龙头企业合作为契机,努力打造世界级优质食味稻米品牌。以满足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大中城市居民高端消费需要为目标,着力推进南京都市圈蔬菜产区和苏南城郊精细蔬菜产区向高端蔬菜、精致叶菜以及功能性蔬菜等方向调整。以生态环保为宗旨,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畜禽养殖模式。以太湖、阳澄湖、茅山山脉、宜溧山脉等山水资源以及苏南精致的农业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建设为依托,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打造形式多样、环境优美、功能配套的农村田园风光休旅项目。

四、多措并举助推农业结构调整

完善市场机制,营造农业结构调整的市场环境。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推动健全“菜篮子”产品分类调控制度,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重要农产品价格改革制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二是努力营造公平市场环境。着力解决农产品营销过程中市场“劣币逐良币”问题,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三是进一步提升农业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做好江苏农业全方位开放的顶层设计,制定农业“走出去”发展规划,鼓励支持省内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四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要在尊重农民自主权基础上,有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农民主动调整产业结构。

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制度环境。一是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推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在保护农户承包权益的基础上,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创新农村金融保险制度。推动金融资源向优化农业供给倾斜,创新金融保险产品供给,扩大金融保险产品覆盖面,降低融资成本,完善金融保障风险管控机制,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三是创新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平等交换,引导和规范城市工商资本下乡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动要素资源向农业优势产业集中。

加强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结构调整的科技支撑。一是要创新产品形态、产业形态,提升农产品品质与质量,优化供给方式,以新供给引领新消费,形成契合消费需求的生产。二是加大种业科技创新步伐,调整育种方向,重点开展优质食味型、功能营养保健型、高产能效益型、高抗逆型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应用。三是依靠创新驱动,提升农业技术装备与信息化水平,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依靠创新驱动,实施绿色技术攻关,集成应用节种、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劳等关键技术,实现可持续生产。

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農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一是新增农业投入重点要保障“三个基本”,即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民基本收益保障体系建设。二是改革农业政策支持方式,整合涉农资金,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聚焦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和重点环节。三是扩大普惠性政策支持,从专项资金和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转向一般转移支付;从项目支持逐步转向涵盖项目所有实施主体的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四是界定政府边界,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财政支持政策,主要通过风险补偿、担保体系和股权债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予以支持。五是实施政策倾斜,引导农民工、大学生等人员返乡进入农业,通过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强化金融保险政策支撑等方式,培育一批农业结构调整新型经营主体。

(作者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高 莉

作者:易中懿

上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防磨分析论文下一篇:市场经济条件下租赁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