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省现代农业产业论文

2022-04-22

摘要:甘肃作为西部的一个农业大省,因生态环境与资源禀赋的地带性差异较大,以致现代农业必须走区域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道路。本文依据产业集群理论,对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业大省现代农业产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大省现代农业产业论文 篇1:

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政策研究

摘 要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但是距农业强省还有一定差距,必须要加强科技在乡村农业振兴中的应用。基于此,分析了现阶段河南省乡村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乡村农业生产基础配套设施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种植户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对新思维、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乡村农业科技发展中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科研管理体系与制度尚未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水平的创新,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发挥科技生产力效能;建立完善的科技支撑政策等促进科技支撑河南乡村振兴发展的策略,以加强科技在河南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关键词 科技;乡村振兴;政策;河南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关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关乎全国乡村振兴大局,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河南省是全国重要农业大省,是国家确立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人口占全国农业总人口近10%,促进河南省乡村农业产业振兴,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实践证明,科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钥匙,创新是引领和驱动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乡村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渐衰落,其根本是人才、科技等为支撑的内生发展动力的逐步丧失。河南省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立足省情农情,顺势而为,通过科技推广、成果转化向乡村“输血”,促进创新,实现乡村资源的充分开发与产业特色优势发展,恢复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创新→造血→再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为此,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探索符合河南省实际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提出完善体制机制与构建政策体系的意见建议,为推动河南省乡村振兴,加快其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提供理论支撑、实践指引。

1 河南省乡村发展现状

河南省是农业人口大省,乡村常住人口占全国农业总人口近10%,乡村面积占全省面积的88%,有18万个自然村,具有乡村面积大、村庄数量多、发展不平衡等特点。同时,河南省乡村发展科技发展薄弱、人才缺失、资金匮乏等因素,导致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总体来说,河南省乡村振兴表现为地位特殊、任务繁重、基础设施薄弱。

2 河南省乡村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發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河南省乡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1 农业生产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

近年来,河南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农村农业生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但是在道路修建、水利工程以及电力通信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欠缺,许多偏远农村地区还没有全面覆盖宽带网络,给乡村农业发展融入科学技术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此外,在进行实际的农业生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时,没有建立完善的建设体系,对需要建设的项目没有进行系统分类和考核,造成需要建设的项目类型杂多,重复交叉[1]。另外,河南省农村地区财政支撑力度不足,建设所需的资金数量较大,缺乏充足的资金进行后期的管理工作,突出表现为只重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但是不注重对建成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基础配套设施损坏严重。与此同时,一些建设工程难度较大、要求较高,建设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庞大,给河南省财政部门带来了很大压力。总体来说,河南省农业发展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较多,而相关部门缺乏对项目的严格考核,也没有加大资金投入,造成大量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没有发挥出较好的效果。

2.1.2 种植户思想观念落后

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文化交流不畅,重点表现在农业种植户受教育程度较低、自身发展能力较弱以及信息化普及率不高等方面,在实际种植生产过程中,主体人员依然是当地的种植人员,生产种植也是依靠体力劳动、传统经营为主,对于现代化高科技产品接受能力不足,无法将现代科学技术转变为实际生产力。也有部分种植户有长远的发展目光,积极转变自身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学习新型的生产技术与方式,加大对现代化设备的应用,但是这样的种植户数量较少,无法带动河南省农业整体水平提升。此外,农业种植人员思想保守,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创新,始终秉承着传统生产种植中安全第一的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绝大部分种植户还延续着父辈的种植方式,没有兴趣学习现代化种植技术[2]。在实际农业种植过程中,种植户眼光短浅,没有利用发展的思维看待事情,片面追求短期利益,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破坏,且有些破坏不可逆转,增加了农业生产中科技的应用难度。此外,农业种植户小农思想问题突出,没有意识到开展农业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得农业科技合作活动难以贯彻实施,同时也阻碍了河南省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2.2 河南省乡村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 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河南省乡村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是由3方面原因造成的,即科研部门缺乏创新的内动力、农业科技公司综合水平低以及农业科技人才缺乏等。1)科研部门缺乏创新内动力。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科研部门正在进行市场转型,不再将公益性事业作为主体研究方向,造成农业公益科技研究进程缓慢,与此同时科研部门处于转型初期,相关制度还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研发部门的工作热情。2)农业科技公司方面。河南省农业科技公司整体实力一般,面对较大的农业种植面积,科技公司在数量以及技术水平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3)农业科技人才缺乏。河南省高水平农业技术人员缺乏,低学历人员为农业工作者的主体,高学历人才整体比例较小,并且这种现象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农业工作者的人事结构配比也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3]。

2.2.2 农业科研管理体系与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河南省许多区域的农业科研部门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与制度,工作开展效率低、工作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较为突出,必须不断改进。部分地区的农业科技部门管理能力较弱,调控手段一般、调控力度不够、调控速度较慢现象严重,还没有创建与实施全面的激励制度,不能有效对农业科技环境进行宏观调控。相关部门之间缺乏较好的协调沟通,科研部门内部的协调体系也不成熟,多部门共同合作效果较差,影响了许多重大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科技资源浪费较为严重,不能形成较好的创新合力[4]。相关部门没能紧随时代发展步伐开展改革工作,造成科研工作人员创新意识不强,在农业信息技术、先进农业机械等方面的研发上也比较松散,长期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无法取得较好的激励效果。

3 科技在河南省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3.1 科技具有创新引领作用

促进河南省农业科技研发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在核心问题点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强对基础性重点技术与现代先进技术的研发,能够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为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确保河南省农业生产长远、可持续发展[5]。1)进行河南省主体农作物品种的培养。河南省处于温带与压热带交界地区,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红麻以及油菜等农作物,在进行科技创新时,要重点对这些主流农作物进行技术突破,将现代化种植技术和理念结合到传统的种植方式中,促进农作物产量及品质的提升。2)加大对重要农作物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延长重要农产品的产业链,有效发挥农产品的市场价值,提高种植户经济收益。以水果类、小麦以及玉米等农作物为研究目标,不断突破农产品的加工技术,研究出营养价值高、色香味俱全的蔬果类饮品,同时加强农户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对重点种植物开展产业化开发。

3.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进科技成果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现阶段,河南省种植人员必须要强化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确保科学技术能够为农业产业带来强大推动力。1)提高对农业生产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的研发力度。加强对水稻、玉米以及水果等种植量大的农作物的产品研发,增加对新型农业肥料、植物源农药以及全生物降解地膜等新物品的推广[6]。2)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的成果转化。分析河南省各个地区的农业种植特点,并依据不同区域的种植状况在粮食产品、重点优势产业等方面实施增产提质技术。

3.3 强化创新性人才培养

应充分认识到人才在河南省农业科技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将人才强农战略思想贯彻在实际工作中,秉承“引育并举、以用为本”的基本准则,打造出一支喜爱钻研农业、愿意为河南省乡村和农业奉献自我的高素质专业技术团队[7]。1)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并不断完善河南省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决策扶持以及管理咨询4方面的人才培养。2)加强对农业种植户的科技知识培训,采用浅显易懂、简单便捷的方式向种植户传授知识,确保种植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为河南省开展乡村振兴活动奠定人才基础[8]。

4 科技支撑河南乡村振兴发展的策略

4.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要想促进科技在河南省乡村振兴策略中发挥作用,必须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对现阶段河南省乡村农业生产模式变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农产品改良、病虫害防控、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农产品精加工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使用新型设施设备,建立全面的辅助技术体系,促进河南省乡村农业不断向新兴产业发展[9]。为了确保河南省农业科技持续创新,必须要重视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加大对农业科研单位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确保农业单位能够真正发挥自身作用,不断壮大和完善农业科研队伍。在面对农业生产过程中较为薄弱的地方时,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和方式,引进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促进农业生产向现代化、机械化方向发展。要重视河南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目的地开发满足现代机械设备工作标准的绿色农作物新产品,研究出产量高、性能稳定、抗灾害能力强的高品质农作物,加大对现有土壤环境的改进力度,提高对田地的调节控制水平,同时对现有农药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促使其更高效、低污染,积极研究能够科学合理施肥、施药的机械化产品。此外,在面对一些产量高、品质好的农作物新品种时,要扩展新作物的产业链,研究符合农作物新品种特性的运营模式和加工工艺,同时加大对农作物新品种运输保鲜与储存防腐技术的研发力度,创建新作物从种植到销售的一体化经营体系。

4.2 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

1)参照河南省乡村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创建科研项目,确保科研项目的时效性和目的性,为科研项目的后续应用奠定基础,同时还能激发科研单位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动力,让科研单位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科研项目。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研产品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要以实际的应用效果作为衡量标准探讨农业科技成果的可行性。对于正在大力推广的新型科技产品,应建立相关的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经济型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在环保、种植自动化等层面建立完善的推广制度。3)在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时要随机应变、对症下药。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承包經营体制的前提下,不断改进土地承包方式,强化农业生产规模化的深层次转型,为农业科研成果的最终使用提供保障[10]。

4.3 建立完善的科技支撑河南省乡村振兴政策

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理解其系统性、战略性、时代性,以目标为导向,坚持因地制宜,构建科学政策体系。1)健全推动“农业强”的机制与政策。完善农业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机制;健全基本农田肥力技术修复制度,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加快河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由增产转向提质发展;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2)完善促进“农村美”的机制与政策。完善农业资源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机制;完善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完善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公共文化建设机制;加强数字化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3)健全实现“农民富”的机制与政策。“产业兴”是“农民富”的根本保障,因此,要完善产业兴村强县机制,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新格局;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5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是河南省乡村农业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河南省从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必经之路。现阶段,河南省利用科技促进乡村振兴还处于起步阶段,必须要加强农业科技水平的创新以及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建立完善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政策。

参考文献:

[1] 刘长江.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策研究——以四川革命老区D市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1):20-39.

[2] 王云华.“双生”循环系统下的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路径探析——基于生态与经济的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2):150-160.

[3] 赵晓峰,马锐.乡村治理的理论创新及其实践探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研讨会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9(2):131-136.

[4] 孔祥利,夏金梅.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关联及协同路径选择[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9(2):10-18.

[5] 郑瑞强,赖运生,胡迎燕.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策略优化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8,17(6):762-772.

[6] 陈诗波,李伟.高校新农村研究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8):54-59.

[7] 邢成举,罗重谱.乡村振兴:历史源流、当下讨论与实施路径——基于相关文献的综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5):8-17.

[8] 王燕,刘晗,赵连明,等.乡村振兴战略下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J].管理世界,2018,34(6):12-23.

[9] 陈美球,廖彩荣,刘桃菊.乡村振兴、集体经济组织与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基于江西黄溪村的实践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2):27-34,158.

[10] 熊小林.聚焦乡村振兴战略 探究农业农村现代化方略——“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8(1):138-143.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卢晓

农业大省现代农业产业论文 篇2:

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甘肃作为西部的一个农业大省,因生态环境与资源禀赋的地带性差异较大,以致现代农业必须走区域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道路。本文依据产业集群理论,对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甘肃;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对策

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规模经营制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研究,编号:2014A-142。

一、农业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思想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的,随后在经济界、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8年,迈克尔·波特在《集群与新经济学》一文中对产业集群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相互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连串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因此,产业集群是一个涉及产业、区域和企业的多维度复合体,是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大量产业关联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在特定地域集聚的现象。结合农业的特点,学者们提出了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宋玉兰,陈彤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同处或相关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群体。向慧娟、曹明宏则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中心,大量专业化的企业和支撑机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在农村社区范围内柔性集聚,结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尹成杰认为,农业产业集群通常是指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户和农业流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在地域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李渝萍则认为,农业产业集群是特定的农业先天禀赋、农业产业“根植性”和“衍生性”、外部市场经济条件(外部规模经济溢出效应)等因素有机结合自生成演化形成的,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现实表现,可以得出,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以特色农业为支点,大量与之相联系的企业、机构、服务组织等由其共生性、互补性在空间上集中在一起,按照分工协作原则,牵手合作,抱团发展,融合而成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类聚现象。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是自然、区位、技术、市场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网状产业链、地域根植性、共生互补性、效益叠加性的特征。

二、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甘肃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着力打造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按照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现已初步形成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生产基地,以定西、陇南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以平凉、庆阳、天水、陇南为主的苹果生产基地和以庆阳为主的瓜籽、小杂粮生产基地,以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徽成盆地为主的五大优势蔬菜产区以及以河西走廊为主的杂交玉米、瓜菜制种、酿造原料生产基地。2014年,全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2960多万亩,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4.6%;从事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营销的农户达到235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8.5%;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1000多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65家,农产品加工能力达1400多万吨,加工转化率达49.5%。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基本覆盖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农业特色产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改变了长期以来甘肃农业超小规模单体经营、低效重复、竞争乏力的状况,而且催生出许多从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集群,为甘肃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就甘肃农业产业集群运行的质量效益而言,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集群内不同经济主体关联度低,嵌入融合的深度、强度不够,利益联结机制不稳固等问题。多数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因自身缺陷或外部因素的制约普遍面临以下几点困境。

1、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新型营运体系

新型营运体系是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是以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为营运主体,集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化运营,社会化、组织化服务为一体的农业营运体系。目前甘肃农业的营运格局,依旧是超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农户各自为政,只从事初级农产品的简单粗放生产,农业组织化、标准化程度极低。尽管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大多规模小、实力弱,只从事产前的农资采购供应和产中的技术服务,缺乏产后环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营销能力,加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使得区域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很难按照专业化、社会化分工的要求,通过深度融合与集聚,形成全产业链经营的格局。

2、没有建成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科技服务体系

一是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基层农技服务网点力量薄弱,覆盖面窄,起点低,服务质量差。二是支撑区域农业特色产业提升发展的专业科研团队和技术研发中心普遍缺失,现有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对接不够紧密,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科研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涉农企业破解技术难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三是农业产业集群自身的科技创新与孵化能力严重不足。甘肃目前带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龙头企业大多没有科技研发机构,投入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的资金设备少,人员匮乏,导致产品的创新不足,科技含量低。

3、没有建成高效顺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目前,甘肃每年约有1000多万吨鲜活农产品、2200多万吨加工制成品销售到省外或国外市场,农产品市场交易规模急速增长,但连接农户与加工企业以及终端销售市场的农产品分销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却严重滞后,农产品产地市场的布局建设、仓储保鲜与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难以满足农业产业集群规模扩张与提质增效的要求。市场信息、物流信息收集、储存、传递的时效性差,不仅增大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供应链成本、产品流通成本,而且影响产业价值链上不同经济主体捆绑融合、抱团发展的信心,进而影响到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经营绩效与稳定性。

4、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

随着甘肃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劳力异地转移或进入非农产业就业,这本应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有利时机,但因现阶段甘肃农村土地依旧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这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承包经营方式使得土地难以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集中,无法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阻碍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结构的调整和区域化布局。此外,由于我国现行金融制度安排的非农化偏向和金融资本的逐利特点,使得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受资金制约,很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区域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5、没有建成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风险防范机制

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不仅需要产业集群组织注入大量资本,而且还要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自然风险、价格波动风险等)。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时常给产业集群内的经营主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这就需要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风险规避机制,以分散农业产业集群的经营风险。但目前甘肃农业保险的覆盖面还不到5%,农业保险业务在国内保险业务中的占比很低,农业保险费占全部保险费的比率不到2.0%。保险公司的农业保费收入低,赔付率高,从事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不高,导致目前甘肃农业特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风险防范机制。

三、促进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培育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夯实农业产业集群的组织基础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主体是以广大农户为基础,各类涉农经营主体相互关联、嵌入融合、分工协作的联合体。这意味着,集群内各类经营主体的状况,特别是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的状况对甘肃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提升发展影响巨大。因此,必须着眼农业产业集群组织体系建设,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制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扶持力度,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推动集群内不同经营主体深度合作,以降低集群内各经营主体的运营成本,提高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内动力。

2、拓宽涉农企业的融资渠道,破解产业集群的资金瓶颈

一是根据甘肃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政策,把财政支农资金真正用在甘肃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与产业集群培育的关键环节上。二是参照省上已成立的能源、交通投资公司的做法,由财政注资成立专门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通过与信用社、银行合作,推出更多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担保贷款产品。三是以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等投资农业产业集群。四是围绕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果蔬等特色优势产业,选择扶持单体规模实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上市,使其在更宽领域内融资,以破解其资金瓶颈。

3、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的科技转化能力

一是以“十二五”期间省农牧厅确定的2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组织专门的科研团队,明确首席专家,为区域优势显著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提供科技攻关与服务。二是建议省上将武威黄羊镇打造成我省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省农垦集团的优势,整合人才、科研与土地资源,为河西绿洲农业区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鼓励支持产业集群内的重点龙头企业组建研发机构,促其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协同创新与技术研发。四是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

4、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推动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一是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功能区划分,集中力量扶持建设3-5个规模较大、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特色显著的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区,使其成为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物流平台。二是鼓励支持特色农产品集中产区的政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到省外大中城市乃至境外设立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窗口,通过订单生产、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实现与国内外市场的有效对接。三是在甘肃二、三线城市建立蔬菜、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在原有集散、交易、中转等功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净菜加工配送、肉品、乳品产销对接等现代物流增值服务,以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5、完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化解农业产业集群的经营风险

农业作为一个高风险行业,如果没有良好的农业保险体系作支撑,就会阻碍投资机构的介入,进而制约农业科技投入、土地流转和产业集聚。因此,应在不断拓宽农业保险范围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来经营农业保险的再保险业务,以分散农业保险中的大宗农业经营风险,弱化原保险人的风险负担。同时,应设立省级政府主导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对农业保险公司和遭遇巨灾的产业集群提供风险补贴,以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集群抵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集群与新经济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宋玉兰、陈彤: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探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5(6).

[3] 向慧娟、曹明宏、潘泽江:农业产业集群: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J].农村经济,2005(3).

[4] 尹成杰: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定义[J].农村经济导刊,2006(7).

[5] 陶怀颖:我国农业产业区域集群形成机制与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责任编辑:李晓)

作者:许开录

农业大省现代农业产业论文 篇3:

持续推进河南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8月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强调,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这表明,我国进入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要求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社会。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全国农业发展形势。如何在新发展理念下加快形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格局,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对于带动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基于高水平开放视角,提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高水平开放视角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高质量发展可以从宏观、产业、企业三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是指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均衡发展、绿色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产业层面是指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优化,自动适应产业内部的转型升级,产业发展的效益持续提升。企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是指企业要拥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基础,具有全球一流的竞争力,产品质量具有可靠性与持续创新力。

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层面决定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应基于农业内在发展规律与外在需求,从高水平开放的角度正确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高水平开放

落实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须科学认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重要关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包含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个市场,这两个市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国内市场是指商品和劳务交换都发生在一国国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国际市场则突破了一国的界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产生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大循环就是一个封闭的循环,国内市场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国际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践表明,国际市场的存在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在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为全球经济的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全球经济变革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也不断上升。因此,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作为新发展格局中的两个主体,忽视任何一个市场,都只能称作单循环,而不是双循环。

(二)开放发展符合农业高质量发展三个层面的内涵要求

高质量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农业高质量发展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开放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全球化趋势的快速推进为我国农业高水平开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从宏观层面理解,高水平开放可以通过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资源,充分发挥国内外农业比较优势,协调农产品进出口与国内农产品供需之间的矛盾,实现农业增长的稳定性,进一步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兼顾生产、生活与生态平衡,最大限度实现公平正义。从产业层面理解,通过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国际化手段解决国内农业问题,用国际化视角调整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运用国际先进理念创新引领农业中的高端消费领域,健全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在绿色低碳、现代农业产业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形成新的增长点。从企业层面理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企业通过对外开放提升竞争力,提高产品可靠性和持续创新能力,参与构筑全球农业资源配置,提高我国在国际农业领域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三)开放发展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内外部动力相互协同的必然结果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义是持续不断地促进高效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环境约束,通过内外部动力同时发挥作用,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是农业发展中的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的互动规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外部动力体现在企业经济维度和社会维度等大环境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与内部动力相互协同,共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内外部动力相互结合和联动,才能确保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冲击,实现农业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

二、高水平开放视角下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一)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河南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土地要素禀赋丰富。“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粮食年均播种面积16065.25万亩,年均总产量1318.32亿斤,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2位。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58.5%,畜牧业产值达2424亿元、居全国第2位,蔬菜面积发展到2582万亩、居全国第2位,食用菌产量540万吨、居全国第1位。2018年,猪牛羊禽肉产量发展到670万吨、居全国第2位,禽蛋产量发展到414万吨、居全国第2位。

河南农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积累,农业经济从单一薄弱向多元化领域跨越,农产品从短缺不足到比较丰富,农业生产方式从分散落后到先进融合。河南省正处于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型期,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轨期,从农民身份化向农民职业化的转变期。2016年、2017年、2018年全省第一產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10.6%、9.6%、8.9%,已经到了10%拐点以下的时代,进入了现代农业加速发展阶段。

(二)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河南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河南省虽然农村人口基数庞大,然而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对农业投入的能效逐渐减弱,已经无法更好地支持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前些年的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过度投入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领域的生态危机日益显现。随着经济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对农产品的多元化、安全化消费需求同农业供给侧结构之间出现了失衡局面。河南省“十三五”时期的农产品进出口规模一直在全国第13位徘徊,这与河南省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消费大省的现状形成了矛盾。河南省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产品贸易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国际竞争力不足、粮食生产者补贴和操作方式不完善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因素,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急需激发新动能、寻找新出路。

三、高水平开放视角下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高水平开放助推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要求,以统筹实施国家粮食绝对安全战略为基点,以扩大内需为基本导向的高水平开放政策为支撑,以市场和政府之间相互协同为抓手,全面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在统筹实施国家粮食绝对安全战略的基础上实行高水平开放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的粮食安全观,做到保证国内粮食基本供给能力不受冲击和削弱;依靠粮食产出保证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依靠肉类产出解决中国人“吃好”的问题,依靠农业多元化供给解决中国人的多样化消费问题。在保生存的基础上促发展,积极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产业安全和稳步发展,弥补国内供给不足。河南应以精准化底线思维坚守三大主粮红线不动摇,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做到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对省内优势特色农产品积极实施“走出去”,走出河南,走向国际市场;对居民需求的特色农产品应采取积极主动和平衡适度的“引进来”战略,全面提升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为推进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二)新发展格局下要坚持以扩大内需为基本导向的高水平开放

供给和需求是双循环新发展的两大内生动力源。新发展格局下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管理相结合,解决好短期和长期的问题和矛盾。当前,消费升级成为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20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33.02亿元,同比增长1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3位。与2019年相比,向前移动5位。以上数据表明,最大限度释放市场潜力,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空间,也将为经济增长打下重要基础。因此,应在有效重视供给侧管理的同时更加重视需求侧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内需潜力的释放需要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作为支撑。河南省近1亿人的内需大市场成为推进高水平开放的独特优势和基本条件。新发展格局下,河南应积极实施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高水平开放政策,在加大对农业不断投入的同时,促进百姓对农產品的消费升级;着力优化外贸条件,畅通农产品出口大通道,稳定农产品供应链,提升农产品贸易质量;鼓励农产品贸易与新兴商业模式、新型贸易业态相结合,把小而特的农产品做成大产业,做成富民产业,促进农业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培育农产品竞争新优势,从而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根据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的要求,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协同作用

在现阶段,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很多新机遇新挑战。比如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对小微企业、对农户等的循环还不够通畅,人才的流通仍然受限于户籍制度和房价等多重因素,而农村土地市场尚待完善,打通双循环中的堵点痛点是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坎。怎样迈过这个坎,形成有效的市场?只有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是最有效的手段。一是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业对外合作的若干意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编制好河南农业对外开放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出台相应政策,统筹整合全省农业企业资源,以制度型开放促进制度性变革,积极主动推进规则、管理、标准、人才培养等与国际接轨。同时,保障国内外各种要素在竞争中的中性原则,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一视同仁。二是通过高水平开放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高水平开放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畅通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在农业农村市场的自由流动。农业企业在实施开放战略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资,从全产业链布局出发,在种子、农药、化肥收购、加工、仓储、码头等环节合理布点,形成对全产业链的控制力,形成全球一流的核心竞争力。农业企业应适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结合,在自主可控和合作共赢中加快技术更新升级。

结  语

实行高水平开放,要以内生强循环主动选择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好掌握对外开放主动权。坚持高水平开放不动摇,不仅有利于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应着眼于河南省农业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正确分析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持续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河南农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取得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成果。

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高水平开放促进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编号:212400410449)

(作者系河南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高级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作者:靳素君

上一篇:医院正常供电后勤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国家族企业税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