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二级学院课程建设实践与思考——以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为个案

2022-09-11

长期以来, 我国中小学教育围绕着高考指挥棒, 学生学习基本是在教师的全面安排下进行, 且课程门数少;而进入大学后, 所修课程多达五十余门, 教师教学基本以课堂教学为主, 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安排课程学习, 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对课程学习尤其重要。近三十年来, 我国高校教学改革主要针对教育管理体制方面, 对课程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积累的、可借鉴的经验不足。而课程是大学生学习知识与能力培养的最主要载体, 课程教与学的质量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高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浙江林学院作为一所省属地方院校, 与全国各地方院校有着相似的发展经历, 在高校扩招后, 抓住了发展机遇, 现在校本科学生规模已达一万八千余名, 本科专业四十余个。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为该校历史最为悠久的二级院系, 既有传统的林学、森林保护专业, 近十年来, 又先后增设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中药学、动物科学等专业, 专任教师人数达到90余人。为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质量, 贯彻教育质量工程, 本二级学院在课程建设上, 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与改革,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但也遇到了当前教育管理制度下难以解决的问题。

1 课程建设实践

1.1 充分调研, 重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

自2005年开始, 学院对林学等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 结果表明:本学院各专业毕业生最大的优势在于思想素质好, 工作肯吃苦, 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但知识面较窄,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够强, 再学习能力也有待提高。各专业学生最应具备的知识依次是: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知识、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计算机知识;最应具备的能力依次是:适应社会能力、实践动手及创新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最应具备的品质依次是敬业精神、思想道德品质、团队精神。

在对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充分调研基础上, 学院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基本规格要求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将具有进一步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本院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并围绕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课程设置调整。

1.2 建立课程建设岗位负责制, 明确课程建设责任主体, 形成教师与课程“三三函数关系”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与落脚点。课程建设首先要解决由谁来建的问题, 必须明确课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学院综合教师的学科专业背景及课程间的相似度, 将由本院承担教学任务的专业基础、专业模块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共162门课程组合成28个课程组, 每个课程组由3名以上专任教师组成, 含1至5门课程。课程组负责人全面负责协调其中各门课程的建设。

为规范课程组建设, 学院出台了《课程 (组) 建设管理与考核办法》, 将课程组负责人作为学院重点岗位, 进行岗位聘任, 并发放课程组负责人岗位津贴。为提高教师适应能力及有利于课程建设, 学院教师与课程两个集合之间形成“三三函数关系”, 即每位教师必须能承担三门课程的教学、每门课程至少有三位以上的主讲教师, 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课程的第一主讲教师, 即首席教师。

1.3 全面修订课程教学大纲、选好一本教材、精选教学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 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栽体和具体体现[1]。学院以精品课程“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材”的标准严格教材选择, 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作为首选教材, 并以此进行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课程组负责人负责组织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 由课程首席教师联合课程其他主讲教师执笔编写课程教学大纲, 经课程组、学院教学委员会讨论后予以通过。

1.4 高度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 促进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根本提高

课程是一种文化传承,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发展历史的总结[2], 它既是知识基础的平台, 又是认知基础的平台[3]。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认为, 学习是认知过程, 教学活动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加涅明确指出了学与教在认知过程中的辩证统一关系, 即学是认知过程, 学生是主体, 教是外部刺激, 是外因[4]。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符合课程知识特点的教学规律和适应教学对象要求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掌握课程知识与提高认知能力是教学活动根本目的。

课程教学形式, 即教学方法的创新无疑是教学中最重要环节[1]。学院通过课程组平台, 将相近的课程任课教师组织起来, 组织授课观摩、督导评课、新老教师结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活动, 促进教师间教学方法的相互交流。鼓励教师采用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 并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每门课程必须安排三个课时的学生讨论。学院近几年制订与实施了新教师授课准入制、教学业绩考核与评估制、学生评教等制度, 不断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 使教师逐渐形成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自觉性。

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 本院鼓励教师合理恰当地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如通过多媒体手段, 增加教学的信息量与生动性, 提高教学效率, 扩大教学视角,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5 分层次、分阶段开展课程建设

本院有近五十年的办学积累, 林学、森林保护等传统专业课程师资强, 但新上专业还有一个较长的课程建设过程。学院根据课程师资、实验室等资源的客观配备现状, 将基础性强、各专业共享度高的课程如植物学、生态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课程作为重要生物基础类课程进行建设, 其中有三门课程已列入浙江省精品课程。对体现本院专业特色的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作为重要专业特色类课程进行建设, 上述三门课程也先后列入省精品课程。对新上专业中具有基础性强的必修课作为重点建设类课程, 针对此类课程制订了详细的建设计划与目标要求, 作为学院近几年师资与实验室建设重点。对各专业开设的专选课程, 则根据师资、教学条件、应用性、学院特色, 有选择、有侧重进行建设。

1.6 实施导师制, 形成学生培养串珠链

学生对专业内各课程的学习是阶段性的, 各课程知识点犹如一盘散珠。本院从大二下学期开始, 通过师生双向选择, 实行导师制学生培养模式, 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专业模块方向与参加教师课题科研活动, 将各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串联, 有效地解决了课程学习阶段性问题, 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为学生融合贯通、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提供了机会,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一定的科研素质。如本院黄建洪同学自大二开始在导师崔永一教授指导下设计完成的“双螺旋立柱有机栽培系统”, 已获国家专利。

1.7 增设综合实习

学院在这次教学计划的调整中, 加大了实习教学学分比例, 各专业实习教学学分高达12%~17%。除具体课程实习外, 各专业均设置了为期各为两周的专业基础综合实习、专业综合实习及长达两个月的毕业综合实习。如林学专业基础实习, 要求综合运用植物学、树木学、生态学、测量学各门课程的知识进行样地植被生态调查。而毕业实习直接与学生毕业课题或实际生产相结合, 如林学专业学生参加有关县市的森林资源清查, 中药专业学生直接下到车间, 参加中成药的生产。通过综合与毕业实习, 为进入专业所在行业就业与从事研究奠定了基础。

2 课程建设反思

2.1 提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 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尤其是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生活由父母包办、学习靠老师安排已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以致进入大学学习阶段, 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主要依赖于教师安排的惯性思维, 要从中小学长期形成的的被动学习状态立即转入到大学的主动学习, 这无疑是高等教育难以解决的问题, 但又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习主动性至关重要, 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创新能力是获取知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的最高体现[4]。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 关系到我国青年一代的综合素质, 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综合竞争力, 需要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界、学生家长、教育行政管理层共同努力, 需要全社会密切关注。

2.2 课程教与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过程, 如何进行引导,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采取怎样的教学形式, 没有任何现成的统一模式。相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师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正如相同的剧本, 不同的演员会演出不同的戏来, 其中教师人格魅力对教学实效性影响极大。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而教学方法千差万别, 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无法采用统一标准。学生的课程学习主动性除教师的教学引导因素外, 受学生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兴趣等众多因素影响, 学习主动性源于课堂内外。课程教学质量由教与学的众多因素所决定, 可谓是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2.3 制度与认识滞后

我国课程建设起步较晚, 1987年北京市十所高校就课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内容与标准、实施办法与政策等六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我国高校课程建设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项目进行立项与建设是在20世纪90年代, 特别是90年代中期之后,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心才逐步转移到高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这一核心领域[5]。尽管近几年各高校将精品课程作为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大规模建设, 但在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院虽将28个课程组负责人作为院聘重点岗, 建立了课程组岗位负责制, 但对如何完善课程主讲教师激励机制仍是一个长期的认识与实践过程, 高校各级管理层对课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相应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完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课程建设的各项考核指标难以量化。

2.4 课程师资结构上相对过剩与缺乏

林学专业作为本院传统专业, 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 有深厚的积淀, 师资力量雄厚, 科学研究形成了鲜明特色, 单门课程师资人数少则三人, 多则达五人以上, 单纯从课程教学而言, 存在相对过剩。本院新上专业课程比重大, 由于我国一些专业高学历人才培养数量有限, 各高校需求大, 导致有些课程师资供应不足, 对课程建设产生了影响。这些因素导致学院课程师资结构上的不平衡, 从而影响课程建设质量。

2.5 提高课程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

传统的实验 (习) 教学中, 一般每次实验 (习) 的准备工作由教师“代为完成”, 学生只需机械地按实验 (习) 教材详尽的实验步骤“按图索骥”地完成。这种传统的实践教学服务于理论教学的认识,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要求。在思想认识上必须明确实践教学的本质目的是锻炼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研究探索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6]。由此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对学生所处的专业、学生基础状况、专业学生的总体培养目标、服务面向等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把学生需要的实践动手能力、探索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进行分解, 具体落实在不同的实践课程中去锻炼、培养。但落实到具体课程实践教学中如何锻炼、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 即如何灵活运用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始终是课程实践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对实践教学有个误区, 认为我国高校实践教学需要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比重, 压缩验证式实验比例, 笔者个人认为更重要的应是增加实践教学的总比例。

总之, 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需要不断的实践, 在实践中提高。近几年, 本院课程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首先全体教师对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取得了共识, 观念发生了彻底改变;继2004年植物学课程后共有六门课程相继列为省级精品课程, 取得了明显建设成效;全面完成了162门课程教学大纲等基本材料的建设, 课程教学不断趋于规范。但在课程建设的深层次上, 如系统性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如何完善课程建设管理等核心问题只是进行了初步实践, 还有待进一步进行总结与完善。

摘要:课程建设是高校的基本建设, 围绕课程基本文件与规范建设、责任主体、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课程建设中必须注重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培养创新精神。在当前教育管理体制下, 课程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涉及我国教育管理、社会教育观念的变革, 高校基本条件的改善。

关键词:课程建设,学习主动性,教学方法,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 柳礼泉, 陈宇翔.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3) :77~81.

[2] 冀满祥.精品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J].高等农业教育, 2005 (4) :54~56.

[3] 娄玉琴.以先进教育理念推进高校精品课程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2) :77~78.

[4] 樊传高.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33~37.

[5] 陈璐, 刘奇军.近十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述评[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161~164.

[6] 王永生, 刘拓, 章梓茂.建设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2) :48~50.

上一篇:公安边防部队司令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浅论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